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347
阅读:5
发表:2025/9/24
66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66章:中原逐鹿(4)
汾之河 [山西静乐]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6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红色经典

  七
  豫东这边,粟裕豫东战役第三阶段战役正在展开,但因部署仓促并不顺利。
  7月2日,区兵团75师被歼,72师被围在铁佛寺。国民党东西两线增援部队正在逼近。在东西长约50公里的战线上,双方部队纠缠在一起,战场上仍旧炮火纷飞。
  粟裕对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道:“我们前阶段预期作战任务业已完成,部队准备随时脱离战场,我们的伤员如何处置?”
  钟期光答道:“战役前面两阶段,我军伤员已达两万余人,我们正在想办法南运豫皖苏解放区,运不走的只能由各部队自行携带。现在问题是,南边敌军黄百韬部疯狂西进,伤员南运极其困难。”
  参谋长张震道:“东西两线部队都与敌军接触甚密,我军好不容易缴获的武器和物资又舍不得丢掉,脱离战场决非容易。”
  粟裕恨道:“打掉黄百韬,不铲掉这颗毒瘤,我军东撤便成问题。”
  张震道:“黄百韬从苏北、山东至豫东,一真紧随于我,阴魂不散。其疯狂如此,令人发指,只是太强悍了。”
  粟裕说:“他们由山东滕县远道而来,长途跋涉,立足未稳,现被我11纵队挡在帝丘店附近,利于围歼,铁佛寺的整编第72师已伤亡较大,无力出援。若能歼灭黄百韬兵团,整编第72师也跑不掉。”
  张震道:“各纵队连续作战数月之久,长途奔袭,极端疲惫。”
  粟裕道:“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打掉黄百韬,我们才有回旋余地。告诉战士们,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之精神,消灭黄百韬于帝丘店地区在此一役。”他补充道:“只是我们动作要快,速战速决。”
  紧急商议之后,华野司令员决定发起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战役决定。
  在歼灭区兵团总部和75师的当日,粟裕便紧急发布了围歼黄百韬的命令。
  他命令:“第1、第4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及两广纵队迅速东移,包围黄百韬兵团,并迅即围歼之。”
  命令:“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回围监视整编第72师。”
  命令:“第6纵队1个师继续肃清榆厢铺、何旗屯的整编第75师残部。”
  命令;“第3、第8及第10纵队继续阻击邱清泉,不使其东进。”
  他反复强调:动作要快,速战速决!
  7月3日,各纵队到达帝丘店西北曹营、谢营,同时发起全线攻击。
  黄百韬远道而来,在帝丘店和王老集一带,遭到共军第11纵队的阻击。黄百韬明白已经与共军粟裕部短兵相接了,便命令部队全面展开,摆弄阵势,要与共军决战。
  部队还没有完全展开,突然猛烈炮火连续不断袭来,措手不及,很快便有四五处阵地失守,防线大有全面崩溃之势。
  黄百韬身经百战,和共军战斗还从来没有失手过。这次立足未稳便遭到一顿劈头猛揍,心中一阵怒火,竟离开指挥部,登上一辆坦克,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到前沿阵地上。经过一天绞杀,居然将失去的阵地收回来了。
  黄百韬心中才稍觉宽慰了一些。晚上,回到指挥部,未及喘过一口气来,参谋人员就前来报告:“共军趁夜又进攻了!”
  不久又报:“白天夺回的阵地又丢了!”
  黄百韬白天见识了对手的顽强,夜间难与共军纠缠,只好命令部队收缩。
  经一天一夜战斗,黄百韬两个团被打掉了。
  黄百韬将部队收缩到帝丘店。这是一个方圆两公里的土围子,里面只有水塘一处,水井一眼。时值盛夏,数万人马只能喝饮泥塘中的臭水。
  由于军队急行前进,军粮也已经告罄,黄百韬向空军请求援助。飞机飞来,投下几箱饼干,几万士兵的肚腹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黄百韬一面下令部队固守,一面令72师自行突围,向帝丘店靠近,一向蒋介石请求援助。
  ******
  邱清泉在通许、杞县一线遭到阻击,拼死拼活冲不过去,甚是焦虑。到了7月2日,听说区寿年、沈澄年战败,生死不明。邱清泉在指挥部焦急地走来走去,不知下一步如何办。到了晚上,参谋总部来电,黄百韬被围,要求他不惜代价驰援。
  参谋长龚时英道:“总部要我们尽快东进,支援黄兵团,可是,共军在前面拼命阻挡,我军几次冲击,都冲不过去,部队伤亡极大,前进受阻,该如何办?”
  邱清泉道:“区兵团新遭毒手,总部几次催促并责备我军救援不力,现在黄兵团被围,再不想办法突进,恐受责罚。”
  面对共军不要命的顽强阻击 邱清泉大为光火。他对龚时英道:“既然这里过不去,老子另寻别路!妈的,立即下令,转兵北上,绕道陇海线,从兰封、民权一线接近黄兵团。”
  陈唐部三个纵队,转战南北,连续作战,已经两月之久,伤亡极大,且得不到休息。现在通许至杞县地区阻击邱清泉,区兵团覆灭,华野总司又包围了黄百韬,要求第3纵队和第10纵队继续阻击邱清泉,同时又抽调第8纵队东进加入围歼黄兵团序列。1纵和10纵赶紧加强修筑工事,7月3日拂晓,正在等待敌人进攻,忽然发现对面敌军阵地静悄悄,才知邱清泉连夜北上了。接着就接到野司紧急命令,要3纵和10纵不惜代价拖住邱清泉。
  3日上午,3纵和10纵放弃阵地,拖着疲惫之躯,向东追击邱清泉。
  邱清泉第5军汽车开道,坦克随后,轰隆隆一路向北然后东折。共军陈唐部拼命追击,只能稍微延缓邱部行进进程,而不能阻挡其向东前进了。
  ******
  南线刘邓中原野战军杨勇第1纵队、陈再道第2纵队、陈锡联第3纵队和王宏坤第10纵队在上蔡地区阻击胡琏兵团北上。中原野战军经大别山艰苦转战,战力大减。四个纵队总共不到4万人马。
  7月4日,在蒋介石严厉催促之下,胡琏兵团突破共军防线,挥师北上,兵临太康。
  同日,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开到商丘。
  粟裕华野集团陷于敌重兵合围之中。
  这天,周恩来又以军委的名义给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政委邓小平电:“粟裕部正在续歼敌25师及第3快速纵队等部,你们应阻止敌胡(琏)吴(绍周)两兵团北援,保证粟军南面安全,严令陈(赓)谢(富治)以全力向胡(琏)作攻势战斗”。电报中,一向心气和平的周恩来又用了“严令”一词。
  按当时统帅部的命令指示电报,一般是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商量研究确定对策后,多数由毛泽东起草文电,少数由周恩来起草。然而这次,面对似火的军情和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周恩来亲自起草电文,下发有关战略区的领导人,可见此时战场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严峻得多。
  ******
  各处情报报来,形势危急。7月5日,粟裕询问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伤员疏散安置情况如何?”
  钟期光回道:“很不理想。伤员将近两万余人,趁我军围困黄百韬兵团的这几天里,有差不多一半,我们已经紧急南运到豫皖苏解放区了,另一半只好由各部队携行转移。”
  粟裕点头道:“不能说不理想,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应当感谢后勤部的同志和解放区人民的支持。”
  张震说:“刚才后勤部报告,有一队运送伤员的队伍,在陇海铁路以南遭到邱清泉部袭击和飞机的轰炸,连伤员二百三十多人全部牺牲。”
  张震又道:“接到多个纵队指战员报告,战场比较混乱。运送伤员的队伍不时遭到敌机轰炸,有抬担架的见到敌机,扔下担架就跑,伤员被敌机炸死。而我纵队战士,见到敌军追过来,只能临时组织阻击,有的连队因和敌军绞杀与上级失去联系,只能人自为战。而且,我军战士疲惫已极,在阵地上倒地不起的时有发生。”
  粟裕沉思了一会道:“歼灭黄兵团和72师已经不可能了,敌东西南三面重兵向我压过来。我们准备尽快脱离战场,向鲁西南转移。”
  张震道:“现在转移,会不会成为溃军,如果敌军随后追击,是不是很危险?”
  粟裕道:“明天上午8点,命令围困帝丘店的部队发起对黄兵团总攻,要打出气势,让他三天之内不敢轻举妄动。让陈唐部也在夜幕降临之时对邱兵团发起一次猛烈打击,中午趁势撤出战场,快速向东转移。”
  当日晚,陈唐兵团张仁初、王一平的第8纵队也由杞县急行赶到帝丘店。7月6日上午8 点整,总攻开始,粟裕一声令下,各个纵队炮火齐鸣,把所有炮弹都派上了用场,全向敌军阵地泼了过去,大有不灭黄百韬誓不罢休的阵势。
  黄百韬指挥部队严防紧守。到了下午,战场突然变得一片寂静。,他知道,战场的短暂寂静决不是好事,沉寂之后必然是一场恶战。共军极善夜战,眼看着太阳很快就要西沉,想想74师张灵甫和眼前的区寿年兵团,黄百韬不寒而栗。
  黄百韬焚烧文件,命令部队:“从现在开始,不指望一兵一弹之增援,黄昏后,空军更是爱莫能助,共军由哪里突破,你们就在哪里抵抗到死。”全军上下被黄百韬哀气所感染,倒是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准备拼死一搏了。到了晚上,全军瞪大眼睛鼓足劲,紧盯着对面黑漆漆阵地,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过了午夜,四周一片安静,连那青蛙蛐蛐也叫了起来。
  黄百韬的不安却是与时俱增。
  拂晓时分,依然豪无动静。天亮了,共军阵地上空空如也。才知“共军跑啦!”全军上下的一片欢呼,将士们请示:“要不要追击?”黄百韬惊魂甫定,骂道:“不要命的就去追吧,我不想第二次陷入重围了。”
  ******
  邱清泉率部一路急进,开到陇海线南、民权以西,离黄兵团已经不到20公里。后面是共军华野3纵和10纵不顾疲劳死追不放,毕竟疲惫之师,倒也威胁不大。前方报告:睢杞一线共军部队正在向东北方向移动。
  邱清泉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待命。
  龚时英参谋长道:“粟裕是不是要跑?要不要派部围击?”
  邱清泉此时已经没有了原先的锐气:“粟裕并没有战败,为何要跑?命令各部不要轻举妄动,以防被共军分割包围。”
  ******
  7月6日,被围在铁佛寺的国民党整编72师,已到绝望边缘,却见共军阵地一片安静,小心翼翼向东试探,竟未受到阻挡,遂与前面阵地前呆立的整编黄百韬整编25师会师,两军欢声轰动,相拥而泣。
  ******
  豫东战役震撼了南京,高层反应激烈。7月6日,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日记叹道:“共匪退出开封寻攻区寿年兵团,击溃七十五师及二十一旅,黄兵团如再损失则津浦危而京师震动矣。一座悚惧。”未料7日,黄兵团竟至转危为安,72师也被救出,国防部一片喜庆,顾祝同逢人便讲豫东胜绩。
  蒋介石在南京大开庆功会,奖黄百韬晴天白日勋章,表彰其顽强解救第72师功绩,同时,给予邱清泉撤职留任之处分。
  7 月7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顺利北撤至民权、考城、菏泽、曹县、定陶地区休整,并电告中央军委毛泽东、中原局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
  8 日,中央军委在复电:“撤退是正确的。”
  战后中共中央军委再一次调整了战略部署。
  7月13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中原局并告粟裕、陈士榘、唐亮的电报,指示:“粟兵团应在现地作战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歼灭五军、十八军等部,开辟南进道路,然后南进(不歼灭五军、十八军不走)。”
  豫东之战,华野伤亡33000人,歼敌94000余,粟裕称此战为“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
  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过去了。”
  八
  豫东战役以粟裕主动撤离战场而结束。中原国民党主力集于豫东,刘邓即放手发起襄樊战役。
  7月2日,中野王近山第六纵队和王宏坤桐柏军区包围了襄阳、樊城。7月7日,豫东战场沉寂之时,王宏坤、王近山决定开始攻打襄阳。
  王近山、王宏坤决定先夺取城西屏障琵琶山、真武山和西门外的铁佛寺(也叫铁佛寺)等城外屏障。
  襄阳守军凭借有利地形和既设工事进行顽抗,并施放毒气, 一连几天,久攻不下,伤
  亡不断增加。
  7月8日, 王近山、王宏坤召集部下商议对策。
  王近山说:“我军攻打城外诸山,伤亡不小,却连续几天攻不下来。我想破破例,放弃攻击外围屏障,从山下直接攻打城池,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都不语,王近山说:“当然,先夺山后攻城,是稳当攻城之道。但敌军凭借山地优势,又有化学炮,毒气弹,夺山势必付出很大伤亡。我们不如悄悄收拢攻山部队,集中兵力,直捣西门,凭我优势兵力,可攻破襄阳!”
  王宏坤也点头同意:“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攻打西门是个好办法,可打他一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城外山地之敌不能消灭,是我们后顾之忧,如果我们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攻下西门,敌军援兵走到,战场将很不利于我们。”
  王近山道:“我以为,尽短时间内拿下襄阳,应该没有问题。”
  王宏坤道:“我们可把作战方案上报总指,听听总指的意见。”
  大家一致同意。
  中野指挥部接到王近山“舍山打城,主攻西门”的作战方案报告,刘伯承很是赞赏。
  当即回电:“完全同意作战方案,白崇禧主力被钳制在周家口一线;对南阳王凌云,已派二纵队前往监视和阻击,10天内援军保证到不了襄阳,后顾之忧可完全解除,望按计划加紧攻击。”
  两王接命,立即布置:
  李德生第17旅集中主力于西门实施主要突破;肖永银第18旅待命插入东关,钳击敌人;尤太忠第16旅为预备队;陕南第12旅和桐柏3分区部队继续佯攻南高地,迷惑牵制敌人。 7月11日发起总攻击。
  城内康泽、郭勋褀见共军来势凶猛,又感兵力不足,急向武汉“剿总”求救。
  九日,白崇禧电令康泽:“匪众我寡,守备襄樊则更单薄,着即放弃樊城,秘密集中,全力固守襄阳待援”,并告“已令整编第七、第九师主力分道兼程来援,因抽调兵力需时,务须能固守到七月二十二日”。
  九日下午十六时,一六四旅放弃樊城,在飞机的掩护下,渡过汉水进入襄阳。
  刘邓大军兵临城下,这时正是炎炎盛夏,襄阳城外重兵围困,襄阳城内三个旅加一个炮兵边,三个保安团,龟缩城内做无望挣扎。
  襄阳是白崇禧的地盘,守军长官却是蒋介石的人,想守地盘又不愿意范险救人,白崇禧在这种矛盾中很难下必救襄阳之决心。
  驻守南阳的王凌云兵团距离襄阳最近,所辖整编第九、第十五师也有战斗力,但是白崇禧顾虑刘伯承围点打援,不敢从南阳出援。只得派驻守信阳整编第七师和驻守确山的整编二十师乘火车绕道孝感,然后北上,步行经应城、京山、钟祥,过蛮河,由宜城增援襄阳。
  这种散漫行军式的增援,几乎等于放任共产党军队攻击襄阳。
  刘伯承命令江汉军区部队在钟祥一带发动攻势,致使白崇禧的先头增援部队一七二旅不敢孤军冒进,在京山、钟祥一线停了下来,等待整编二十师的主力。
  这样,襄阳便在漫长的等待中任由共军从容攻打。
  7月11日起,解放军各参战部队按各自分工,发起总攻击。第六纵队主力采用在城西狭长走廊上挖交通壕和梯次掩护的办法,战至13日,西关大部被占领。
  康泽感武汉救援无望,向远在南京的蒋介石请求援助。蒋介石复电:“共军必无远程炮与重武器,弃山守城,固守待援。”
  在武汉的白崇禧,得知蒋介石要康泽“弃山守城”,大吃一惊,表示坚决反对,严令康泽立即夺回丢失的真武山,恢复城南山头的防御阵地。他说:“弃山守城,有违‘居高临下、恃于形势’的军事原则。”但是,援兵却是迟迟不到,康泽只能听蒋介石的,没有理会白崇禧的命令,于十四日中午将外围虎头山、羊牯山的守备部队全部撤进了城内。
  白崇禧哀叹道:“襄阳城西南各高地能瞰制全城,羊牯山离我城西南角仅四百公尺,轻重机枪及火炮可以纵射西南城垣,瞰制南面城垣,诚为阵地之锁钥。守山地几十日匪攻不下,退守城内一日即被攻陷,放弃西南高地实乃失策。”
  其实他应该知道,救兵不到,城破只是时日问题。
  ******
  副参谋长易谦和第三处处长胡学熙皆是康泽的心腹,看出康泽不是指挥大战役的料子,便婉言向他建议,组织前敌指挥所,让副司令官郭勋祺任前敌指挥,司令官可以相机随时突围。康泽不听,说:“我一切听命于总统,决不擅离职守。”
  为了固守襄阳城,扫清城外的射界,他下令化学炮连用美式迫击炮发射黄磷弹,烧毁城垣外的所有民房。
  十五日黄昏,襄阳的总攻战打响。六纵李德生十七旅从西关经大石桥攻击西门,尤太忠十六旅由城西北配合,肖永银十八旅为第三梯队入城巷战;陕南军区十二旅攻击东北角,桐柏军区二十八旅攻击东南角,策应西门主攻。
  二十时二十分,火炮抵近轰击西门城防工事。爆破组在炮火中连续爆破,把城墙炸开了一个大洞。突击队员趁硝烟未散迅速跨过大石桥,竖梯登城。四十九团一营三连李发科排长率战士岳秀清和冯秀林率先登上城头,西门被突破。之后,在西北角攻击的四十七团也转由西门突入。
  巷战在黑暗中开始。
  十六日天亮时,守军阵地只剩下东街杨家祠堂内的绥靖区司令部和鼓楼两处了。上午十点鼓楼守军投降。攻击部队把康泽的绥靖区司令部包围得水泄不通。
  杨家祠堂是个四进院落,四角筑有坚固堡垒,中心是一座三层主堡,互相有坑道相连。此时,康泽在坑道里,郭勋祺则在中心碉堡里负责指挥作战。康泽司令部里的特务营和宪兵队数百人在郭勋祺的督战下拼死顽抗。
  僵持到下午十六时,共产党军队开始了最后的攻击。
  胡学熙对郭勋祺说:“我刚才到碉楼顶层看了,城墙、城内几个据点都挂上了白被单,我们彻底完了,就剩下这巴掌大的一块了……”
  郭勋祺未及回话,炮声便铺天盖地响起来。
  这时是炮兵射击、工兵爆破、步兵冲击,杨家祠堂的围墙被轰垮,塔楼工事被炸塌。
  炮声间歇,四面八方都有共军喊话。
  司令部军心崩溃。一个军官摘下帽子,喊道:“我们要投降!他妈的,他们发财,我们送命,不打了。”
  一呼百应,几百人随着喊:“我们不打了!投降!”
  话音刚落,院子里有人喊:“共军进院子啦!”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虚谷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小小(农村)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一寸河山一寸血(主旋律, 军事)
蓝色幽灵(历史)
长津湖三部曲(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巴国(历史)
夏春虎(主旋律, 家庭, 历史)
大唐沧澜(奇幻, 历史)
寻找“美人香”(主旋律, 军事)
烽火(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