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704
阅读:7320
发表:2015/11/27 修改:2015/11/29
16章 都市 小说
《法官周崇实》第2章
1
2
3
…
15-1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二章 生死两茫茫
第十三节 我等你回来
日子过得真快,周如海与蒋玉冰结婚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周如海每天只是在菜园子里劳动几个小时,除了蔬菜,培育得十分茂盛外,他还种了秋玉米、秋红薯、秋豆荚等。他想一旦这里不能住了,他可以收获些杂粮,躲进山里去。
“外面的形势怎样,你知不知道?这里一无收音机、二无报纸,真是与世隔绝。”这天吃中饭的时候,周如海问玉冰。
“乱的很。听说省城的什么革命造反派与红色造反派为争夺领导权,正在大搞武斗。我们县里有两个回市造反的知青,在武斗中被打死。现在每个市、县都有两大誓不两立的派别,都有枪支弹药,都占地为营,抓了对方的人就严刑拷打,甚至枪毙。搞得人心惶惶的。”
“哎。”周如海叹了口气说:“这哪是什么文化革命啰!”
“毛主席说‘要文斗,不要武斗’,可另外有人说什么‘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是经受锻炼;坏人打坏人,是以毒攻毒;好人打好人,是误会。’总之是要你们一顿乱打。”
“国无宁日啊!”周如海伤感地说。
“反正你不要出去就是。一旦这大队、生产队也不安宁的话,我就陪你一起躲到深山里去。”
“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好幸运。”
“夫唱妇随。我们二人总总是生死在一起。”玉冰说着收拾好碗筷:“我得出工去了。”说完背起药箱就走。他送她到大门口,替她拉开大门闩,然后,两人相抱一吻。她出门之后,依旧要带关门,锁上挂锁。
就在她上锁的时候,突然从门边窜出两个人来,一把抢过挂锁。她还没有反应过来,大门就被推开,两个人都端着五四手枪冲了进去。接着,从冬青围篱边又窜出几个人,都向屋里冲去。
“你们要干什么!”她稍作镇定,便大声呼喊。
不一会,周如海被几个人反揪着手推了出来。他在门口一看,来的足有十多人。其中有一个戴着“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袖筒的解放军,他叫冉力,是一个连级干部,在军管会负责抓公检法内部的“斗批改”。其余都是穿着草绿色的自制的军式服装,戴着“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袖章的造反派。为首的叫仇基达,是“三结合”的“斗批改”小组的副组长。这两个人周如海都认识,他正是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他们的“斗批改”,才冒着生命逃了出来的。
冉力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香烟用食指弹了弹烟灰说:“周如海,想不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这可是你理想的世外桃源呀!”
周如海抬头望了他一眼,一言不发。
“天涯海角,都是一片红色江山,岂容现行反革命分子东藏西躲,逍遥法外!”冉力将烟蒂狠狠地往地上一扔:“带走!”凶神恶煞地大吼一声。
“慢!”蒋玉冰站到周如海胸前:“你们到我们大队来抓人,通过公社、大队革委会吗?”
“嘿,黑角湾里杀出一个李逵来,你是他的什么人,他又是你的什么人啦?”仇基达微眯着双眼,斜着脑袋,凑到蒋玉冰眼前油腔滑调地说。
周如海轻轻地扒了玉冰一下,悄声地说:“别理他们,你什么也不要说。”
玉冰面对着周如海:“我等你回来。”
周如海点了点头:“记住《长恨歌》里的那句话:‘七月七日长生殿……’。”
“比翼鸟,连理枝。”她悄悄地对着他的耳朵说。
仇基达转向冉力:“冉组长,他们两人鬼混在一起,都带回市去吧!”
冉力:“那怎么行,这个姑娘是一个下放的知青,是江青同志最器重的一代,即使受了蒙蔽,也要让她自我教育,要相信她总有一天会反戈一击,这是区别对待的政策。至于周如海,你在这里干了些什么坏事,回去好好交代,党的政策你是知道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把他捆起来,押起走。”仇基达指挥几个造反派,用麻绳将周如海五花大绑。
一伙人把周如海连推带拉,蜂拥而去。
蒋玉冰站在门口,望着周如海被押着消失在丛林之中。她跑回房里,伏在床上失声大哭。
第十四节 造反派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如海被押回市后,仍旧被关在公检法大院的一间杂屋里,外面由仇基达带领的“群众专政小分队”重兵把守。
回市的第一个晚上,周如海就被仇基达提押到冉力的办公室“过堂”。
“周如海,我们把你请来,只要你老老实实交代,我们不会把你怎样的,你听到了吗?”冉力用似是十分和气的声调,颇有幽默感地开始审讯。
周如海只是低着头坐着。
“噢,我知道,你有愧于坐着说,是吗?”冉力面带狡黠的笑容一面对周如海说,一面向站在一旁的打手递了个眼色。
打手们立即上去,把周如海往上一提,撤去了凳子,又强按着他的头,往膝后猛踢一脚,“嘭”地一声,周如海跪在了地上。
“哎,应该轻点嘛,这样会吓着他的。”冉力阴阳怪气地嗔着打手们。接着又转向周如海:“可以说了吧,跪久了我相信膝盖是不好受的,你说呢?”
“你们到底要我讲什么?”周如海愤然地说。
“不要生气嘛,好好地谈,第一,你为什么要逃跑;第二,逃跑之后干了些什么坏事;第三,你与哪些‘走资派’有联系。好好地说,我们对你会很客气的。”
“第一,我从来就不是反革命,我有行动的自由,因此,不存在逃跑。我的一切行动都是正常的。第二,我从来不干坏事。第三,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联系。”
“你不想交代问题,依我说也就算了,只是呀,造反派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连我拿他们也没有办法。”冉力站起来,“你考虑考虑吧,等想好了,我们再谈。”说完,他就走了出去。
“文化革命,是一场触及每一个人的灵魂的革命。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要先触及皮肉,皮肉受到刺激,才能触及灵魂,你就是这样的人。”一个造反派手握一根皮带,说完就用皮带往周如海身上猛抽。
周如海被抽打得在地上滚,又上来一个造反派,用穿着翻毛皮鞋的脚,猛踢他的臀部、肩部、腰部。周如海遍体鳞伤,口、鼻流血。
“唷,我一走,你们就这样不讲客气,快停下,要文斗不要武斗嘛。”冉力走了进来,又是阴阳怪气地说。
打手们停止行凶。
冉力弯下腰看了周如海一眼:“不过,请你原谅,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好吧,我们的人也累了,需要休息休息,你呢,也需要痛定思痛。明天、后天,我们天天都有谈话的机会,那就下次见。”说完,他把手一扬。
打手们连挟带拖地把周如海送回监房。
造反派们真会整人,他们给周如海做了一块足足有五公斤重铁牌子,上面写着“现行反革命分子周如海”,拴上铁丝,挂在周如海的后颈根上,每天不是拉出去游街,就是跪在台上,接受批斗。每走一步,那铁牌就在胸前晃荡一下,铁丝也就在颈上来回摩擦一下,久而久之,后颈显出一条沟,磨去了粗皮,渗出血来,痛不堪言。白天如此,晚上还经常要受刑讯逼供,新伤旧痕,遍布全身。他曾想淋漓尽致地痛骂那班狗杂种,然后与他们拼个死算了;他也曾想到自杀了此残生,以示对暴行的抗议。但他都没有这样做。因为每每萌发出这些念头,蒋玉冰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舍不得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他要为她而顽强地活下去!于是,他面对着暴行,总是装着老老实实任人宰割的样子,一切忍受着,有时甚至还强作笑脸。可在心里却咬牙切齿地诅咒他们,恨不能生吞活剥地吃他们的肉,寝他们的皮。
无论周如海怎样表现老实,可还是几次都被整得死去活来。
周如海想,他个人与那些人都不曾有直接的恩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残酷地对待他,让他活受罪?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或是曾受过刑事处罚,或是对十七年来共产党的执政怀有刻骨的阶级仇恨,因而,对公检法的人实行疯狂地报复;二是变态人格表现。因为他们长期受社会的压制,一旦自己获得些许宽松与权力,则暴发出对他人的虐待狂。这样的人全无法纪观念、道德观念,一味地以杀人、伤害人、玩弄人为乐趣。而今,恰恰为这类变态人格创造了发泄的条件。
如何摆脱这种恶劣的处境,减轻皮肉痛苦,他无时无刻不在冥思苦想。终于想到只有进看守所。对看守所,他是熟悉的,那里的干部,看守是有规定的,不许体罚、虐待犯人。
于是,这天晚上又来提审他的时候,他一进冉力的办公室,就往地上一跪,老老实实地、主动地交代自己在黑板上写那两句古诗确实是反革命行为。其犯罪心理,就是对文化革命不满、对“砸烂公检法不满”、对军管会不满、对斗批改不满等等。
“冉组长,我犯了反革命罪,政府判我的刑,我认罪,你把我送到看守所去吧,我老老实实地接受判决。”他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向冉力提出了恳求。
那冉力坐在椅子上,身子斜靠在靠背上,又阴阳怪气地说:“哎,那怎么行哩,那太委屈你了。因为你大小也曾经是一个法官。一则我们不忍心;二则这也是政策规定,要区别对待,不能和刑事犯罪分子关在一起。”
“与刑事犯关在一起没关系,反正都是犯了罪的人。”周如海站起来。
“你哪里是真想进监狱,其实是不服我们这些工农兵分子的管制,看来还得整整你的傲气。”一个打手拿着皮带走到周如海面前,说了几句就对着他抽打起来。
“好啦,好啦,要文斗,打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冉力慢条斯理地从座位上走下来,看到打手狠狠地抽打了周如海好几皮带后,才用手把那打手扒开。
“好吧,今天就不再谈了。”冉力面对着周如海:“造反派的脾气,我也得让他们几分。你不应当惹他们生气。”他又转向打手们:“不要打了,把他带下去。”
第十五节 周如海的后事交给我处理吧
周如海被两个腰上插着五四手枪的造反派押着从冉力的办公室出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机关里面静悄悄的。他决心寻找机会逃跑,每次被打之后,周如海总是弯腰屈腿,一步一趋,十分痛苦的样子。今天只被抽了几皮带,伤痛并不重,但他的行动表现出比以往更艰难,摇摇晃晃,一步一跛,一步一呻吟。
“你装什么样子,今天并没有打你多少,还不快走!”一个造反派呵斥着。
“你不知道,我遍体都是老伤,这一打,新伤老伤都痛起来了,好难受的,每走一步,脚像抽筋一样痛死人了。哎呦,哎呦,我到厕所方便一下行吗?”周如海一副十分可怜的样子。
“去吧,我也要上厕所了。”一个造反派说。
另一个造反派也说:“干脆都上厕所。”
三个人都进了厕所,周如海慢腾腾地在身上摸索着。两个造反派一个找了一个坑位,拉开裤口,都开始了拉小便。周如海说了声:“忘记带纸了。”说完转身出了厕所。出厕所之后,他撒腿就跑,直冲出传达室,拼命地往街上跑。
两个造反派从厕所出来,不见周如海,冲到传达室一问,守传达的说只见一个人跑了出去,未注意是谁。两个造反派一听,一个急忙跑出去追,一个则对院内大声呼喊:“反革命分子跑了,快来人呀!”
正在打扑克的仇基达与“群众专政小分队”的几个人把扑克一丢,就都端着手枪或是冲锋枪跑了出来,与那个造反派一道追了出去。远处传来“站住,站住!”吼叫声,他们循声追去。追了几百米,已是郊外,没有路灯。这伙人见相隔有百多米,有两个黑影一前一后地奔跑,前面那一个就要进入山林了。
“周如海快站住,不然我们要开枪了!”仇基达大声喊叫,紧接着对天鸣了一枪。
周如海就要进入林子了,“小分队”一齐向他开枪。远处,两个黑影都相继倒下。
“不得了,我们自己的人也中弹了!”一个造反派叫了起来。
“谁叫你们对着人开枪的!”仇基达向喽啰们吼着。大家奔向倒下的两个人。
吼声、枪声,惊动了机关里的所有人。有的站在室外三五成群地议论什么;有的跑出传达室,寻向出事地点。而军管会的首脑办公室则灯火通明,军人们出出进进。
出事地点围着一大堆人。李运九跟着冉力坐着囚车来了。那位造反派是头部中弹,尸体开始冷却。冉力走到周如海身边,只见满胸被血染红,发出刺鼻的血腥味,他知道他也死了。
“冉组长,周如海的后事交给我处理吧,看在过去是同事的份上。”李运九恳切地请求。
“他家住哪里,还有什么人?”
“他老家在山区,只有叔叔,其余什么人也没有。”
“好吧,你就用这辆囚车,连夜送去。但是要保密,不能讲打成反革命被群众专政,因逃跑而被打死,只能讲是在武斗中打仗打死的。懂吗?”
“我懂,请您放心。”
“快,越快越好,人多了影响不好。”冉力叫囚车司机把车停在周如海身边。又叫了两个人,用囚车上带来的一块白布,兜着周如海放在车内。李运九坐在司机侧边,车子就开走了。
又来一辆车则很快地把那位造反派的尸体拉走了。
第十六节 他还有救吗?
运载周如海尸体的车子开出了出事地点。
“我想如果你不说黑板上那几个字是周如海写的,他恐怕不会遭到这样的下场。”司机是法院的老司机,他绷着脸责怪起李运九来。
“现在不是谈论你是我非的时候,快,加快油门往省里的医院开!”
司机惊疑地问:“他还有救?”
“我看他有救。”
“为什么不送本市的医院。”
“这你还不懂,本市医院即使把他救活了,他仍要活受罪。”
“不要说了,保证四十分钟到医院。”司机说完,拉响了囚车警笛,加大了油门。
夜,公路上车辆不多,只有警笛长鸣划破宁静的夜空,囚车风驰电掣般飞腾。很快到了医院。刚停好车李运九和司机就急速地抬着周如海往急救室跑。
“一个被枪打伤的同志,请你们赶快救人!”李运九向值班医生恳求道。
正在打瞌睡的值班医生蓦地站了起来,立即叫他们把病人抬到抢救室的病床上。值班医生先看了看他的瞳孔。
“快取血样验血型!”医生对护士说。
护士早已准备好了,医生话音未落,她就开始采样。一会就拿着血样走了。
医生检查完了伤口,又量血压,取下听诊器对李运九说:“有证明吗?”
“啊,没来得及,请先救人吧!一切手续我都会办好的。”
医生坐在办公桌上写处方,一言不发。
“你在这里,我去找我的一个朋友。”李运九向司机耳语了几句就走了。
“你先去交费,我可以为他作些急救处理。”
医生把处方单交给司机。
李运九找来了他的朋友——外科医生刘白夫。他一进门就趋向病人。
“上胸锁骨下中弹,失血过多。”值班医生对刘白夫说。
司机与护士拿着些针剂与两瓶血浆进来。
“把他交给我吧,送住院部外科病室。”刘白夫对值班医生说。
值班医生点了点头。于是李运九等用担架抬着周如海,带上药剂、血浆,进了住院部外科病室。
刘白夫对病人作了紧急抢救处理,李运九一直守候在病室。
“我得走了,有什么问题你及时找我联系。”司机对李运九说。
“不,你现在不要走,你的任务是把他送到老山区,到山区不可能这么快就返回家里。”李运九拉着司机的手走到门外,又对他悄悄地说:“周如海的命运掌握在你我的手里,我请求你不要把抢救他的事告诉任何人,你对冉力说,把周如海的尸体送到了山区的一个马路边上你就开车回来了,因为周如海的老家离马路还有十多里山路,不能去汽车,懂吗?”
司机紧紧地握着李运九的手:“运九同志,过去我把你看错了,原来你是一个极有正义感的人,周如海是一个好同志,我们一定要救活他,出了院也要远离城市,切不可露面。对啦,刚才我交了五十元医疗费用,身上还有一百元,都交给你,过几天,我再想办法凑些钱来。”他把钱塞在李运九的手里。
“这钱我收下了,我身上也带了几百元,估计够用了,你不要再送来。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来找你。你现在可以到什么地方睡一下,一定要在明天中午以后再到家。”
司机点了点头,走了。
第十七节 我能见见周如海吗?
自从周如海被抓走之后,蒋玉冰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她每天只是到大队医务室走一走,无心给人治病,无心采制中草药,也无心跟任何人交谈。回到屋里,她总是草草地搞点饭菜,随便地吃几口,躺下睡不着,坐着便发呆。她寻寻觅觅,不知所为,心中似压着沉沉铅块,白天老盼着天黑,夜晚又觉得难待天明。她度日如年,万般情绪萦绕心头。
“我要去找他,我要告诉别人,我是他的妻子。”这一天早上蒋玉冰在床上就这么自言自语地说。吃了早饭,她就打点着简单的行装,径直往镇上的汽车站走去。
蒋玉冰是雨店市的下放青年,她这是第一次来风国市。下了汽车,她感到一切都很陌生,左顾右盼,不知所往。正在踌躇中,耳边忽然鼓乐、鞭炮、火药铳、广播喇叭轰轰鸣鸣滚滚而来。许多人向大街拥去,她也很自然地加入到了骚动的人群之中。越过一个十字路口,她看到了一个十分壮观的场面,大型游行队伍从东向西缓缓而来。莫不是又有“最高指示”发表了?这两年,她看过几次集会游行,都是欢呼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或是发表了“最新最高指示”。
那队伍慢慢地近了,她看清楚了,原来是声势浩大的送葬队伍。其场面实在壮观得很。前面一辆扎着大白花的吉普车开路,车后如同千帆汇集,巨型挽幛林立。走在最前并排的挽幛上分别写着“革命烈士”、“造反精英”。后面的挽幛,有写着“为红色政权以身殉职”、“与反革命作斗争英勇献身”。也有的写着“寄托哀思”、“重于泰山”之类。几百幅挽幛之后,有十几名放铳手,分作两排,举着铳杆轮番放火药铳。接着是西乐队、灵车,再后是花圈队、打着各种造反司命部旗号的送葬游行队伍。这队伍足足有一里路长,上千人。
“什么人死了,这样热闹?”蒋玉冰问身边一个看热闹的中年人。
“就是先前天晚上,造反派们去追一个逃跑的反革命,不知怎么,自己把自己的人打死了。”
第十三节 我等你回来
日子过得真快,周如海与蒋玉冰结婚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周如海每天只是在菜园子里劳动几个小时,除了蔬菜,培育得十分茂盛外,他还种了秋玉米、秋红薯、秋豆荚等。他想一旦这里不能住了,他可以收获些杂粮,躲进山里去。
“外面的形势怎样,你知不知道?这里一无收音机、二无报纸,真是与世隔绝。”这天吃中饭的时候,周如海问玉冰。
“乱的很。听说省城的什么革命造反派与红色造反派为争夺领导权,正在大搞武斗。我们县里有两个回市造反的知青,在武斗中被打死。现在每个市、县都有两大誓不两立的派别,都有枪支弹药,都占地为营,抓了对方的人就严刑拷打,甚至枪毙。搞得人心惶惶的。”
“哎。”周如海叹了口气说:“这哪是什么文化革命啰!”
“毛主席说‘要文斗,不要武斗’,可另外有人说什么‘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是经受锻炼;坏人打坏人,是以毒攻毒;好人打好人,是误会。’总之是要你们一顿乱打。”
“国无宁日啊!”周如海伤感地说。
“反正你不要出去就是。一旦这大队、生产队也不安宁的话,我就陪你一起躲到深山里去。”
“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好幸运。”
“夫唱妇随。我们二人总总是生死在一起。”玉冰说着收拾好碗筷:“我得出工去了。”说完背起药箱就走。他送她到大门口,替她拉开大门闩,然后,两人相抱一吻。她出门之后,依旧要带关门,锁上挂锁。
就在她上锁的时候,突然从门边窜出两个人来,一把抢过挂锁。她还没有反应过来,大门就被推开,两个人都端着五四手枪冲了进去。接着,从冬青围篱边又窜出几个人,都向屋里冲去。
“你们要干什么!”她稍作镇定,便大声呼喊。
不一会,周如海被几个人反揪着手推了出来。他在门口一看,来的足有十多人。其中有一个戴着“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袖筒的解放军,他叫冉力,是一个连级干部,在军管会负责抓公检法内部的“斗批改”。其余都是穿着草绿色的自制的军式服装,戴着“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袖章的造反派。为首的叫仇基达,是“三结合”的“斗批改”小组的副组长。这两个人周如海都认识,他正是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他们的“斗批改”,才冒着生命逃了出来的。
冉力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香烟用食指弹了弹烟灰说:“周如海,想不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这可是你理想的世外桃源呀!”
周如海抬头望了他一眼,一言不发。
“天涯海角,都是一片红色江山,岂容现行反革命分子东藏西躲,逍遥法外!”冉力将烟蒂狠狠地往地上一扔:“带走!”凶神恶煞地大吼一声。
“慢!”蒋玉冰站到周如海胸前:“你们到我们大队来抓人,通过公社、大队革委会吗?”
“嘿,黑角湾里杀出一个李逵来,你是他的什么人,他又是你的什么人啦?”仇基达微眯着双眼,斜着脑袋,凑到蒋玉冰眼前油腔滑调地说。
周如海轻轻地扒了玉冰一下,悄声地说:“别理他们,你什么也不要说。”
玉冰面对着周如海:“我等你回来。”
周如海点了点头:“记住《长恨歌》里的那句话:‘七月七日长生殿……’。”
“比翼鸟,连理枝。”她悄悄地对着他的耳朵说。
仇基达转向冉力:“冉组长,他们两人鬼混在一起,都带回市去吧!”
冉力:“那怎么行,这个姑娘是一个下放的知青,是江青同志最器重的一代,即使受了蒙蔽,也要让她自我教育,要相信她总有一天会反戈一击,这是区别对待的政策。至于周如海,你在这里干了些什么坏事,回去好好交代,党的政策你是知道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把他捆起来,押起走。”仇基达指挥几个造反派,用麻绳将周如海五花大绑。
一伙人把周如海连推带拉,蜂拥而去。
蒋玉冰站在门口,望着周如海被押着消失在丛林之中。她跑回房里,伏在床上失声大哭。
第十四节 造反派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如海被押回市后,仍旧被关在公检法大院的一间杂屋里,外面由仇基达带领的“群众专政小分队”重兵把守。
回市的第一个晚上,周如海就被仇基达提押到冉力的办公室“过堂”。
“周如海,我们把你请来,只要你老老实实交代,我们不会把你怎样的,你听到了吗?”冉力用似是十分和气的声调,颇有幽默感地开始审讯。
周如海只是低着头坐着。
“噢,我知道,你有愧于坐着说,是吗?”冉力面带狡黠的笑容一面对周如海说,一面向站在一旁的打手递了个眼色。
打手们立即上去,把周如海往上一提,撤去了凳子,又强按着他的头,往膝后猛踢一脚,“嘭”地一声,周如海跪在了地上。
“哎,应该轻点嘛,这样会吓着他的。”冉力阴阳怪气地嗔着打手们。接着又转向周如海:“可以说了吧,跪久了我相信膝盖是不好受的,你说呢?”
“你们到底要我讲什么?”周如海愤然地说。
“不要生气嘛,好好地谈,第一,你为什么要逃跑;第二,逃跑之后干了些什么坏事;第三,你与哪些‘走资派’有联系。好好地说,我们对你会很客气的。”
“第一,我从来就不是反革命,我有行动的自由,因此,不存在逃跑。我的一切行动都是正常的。第二,我从来不干坏事。第三,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联系。”
“你不想交代问题,依我说也就算了,只是呀,造反派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连我拿他们也没有办法。”冉力站起来,“你考虑考虑吧,等想好了,我们再谈。”说完,他就走了出去。
“文化革命,是一场触及每一个人的灵魂的革命。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要先触及皮肉,皮肉受到刺激,才能触及灵魂,你就是这样的人。”一个造反派手握一根皮带,说完就用皮带往周如海身上猛抽。
周如海被抽打得在地上滚,又上来一个造反派,用穿着翻毛皮鞋的脚,猛踢他的臀部、肩部、腰部。周如海遍体鳞伤,口、鼻流血。
“唷,我一走,你们就这样不讲客气,快停下,要文斗不要武斗嘛。”冉力走了进来,又是阴阳怪气地说。
打手们停止行凶。
冉力弯下腰看了周如海一眼:“不过,请你原谅,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好吧,我们的人也累了,需要休息休息,你呢,也需要痛定思痛。明天、后天,我们天天都有谈话的机会,那就下次见。”说完,他把手一扬。
打手们连挟带拖地把周如海送回监房。
造反派们真会整人,他们给周如海做了一块足足有五公斤重铁牌子,上面写着“现行反革命分子周如海”,拴上铁丝,挂在周如海的后颈根上,每天不是拉出去游街,就是跪在台上,接受批斗。每走一步,那铁牌就在胸前晃荡一下,铁丝也就在颈上来回摩擦一下,久而久之,后颈显出一条沟,磨去了粗皮,渗出血来,痛不堪言。白天如此,晚上还经常要受刑讯逼供,新伤旧痕,遍布全身。他曾想淋漓尽致地痛骂那班狗杂种,然后与他们拼个死算了;他也曾想到自杀了此残生,以示对暴行的抗议。但他都没有这样做。因为每每萌发出这些念头,蒋玉冰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舍不得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他要为她而顽强地活下去!于是,他面对着暴行,总是装着老老实实任人宰割的样子,一切忍受着,有时甚至还强作笑脸。可在心里却咬牙切齿地诅咒他们,恨不能生吞活剥地吃他们的肉,寝他们的皮。
无论周如海怎样表现老实,可还是几次都被整得死去活来。
周如海想,他个人与那些人都不曾有直接的恩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残酷地对待他,让他活受罪?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或是曾受过刑事处罚,或是对十七年来共产党的执政怀有刻骨的阶级仇恨,因而,对公检法的人实行疯狂地报复;二是变态人格表现。因为他们长期受社会的压制,一旦自己获得些许宽松与权力,则暴发出对他人的虐待狂。这样的人全无法纪观念、道德观念,一味地以杀人、伤害人、玩弄人为乐趣。而今,恰恰为这类变态人格创造了发泄的条件。
如何摆脱这种恶劣的处境,减轻皮肉痛苦,他无时无刻不在冥思苦想。终于想到只有进看守所。对看守所,他是熟悉的,那里的干部,看守是有规定的,不许体罚、虐待犯人。
于是,这天晚上又来提审他的时候,他一进冉力的办公室,就往地上一跪,老老实实地、主动地交代自己在黑板上写那两句古诗确实是反革命行为。其犯罪心理,就是对文化革命不满、对“砸烂公检法不满”、对军管会不满、对斗批改不满等等。
“冉组长,我犯了反革命罪,政府判我的刑,我认罪,你把我送到看守所去吧,我老老实实地接受判决。”他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向冉力提出了恳求。
那冉力坐在椅子上,身子斜靠在靠背上,又阴阳怪气地说:“哎,那怎么行哩,那太委屈你了。因为你大小也曾经是一个法官。一则我们不忍心;二则这也是政策规定,要区别对待,不能和刑事犯罪分子关在一起。”
“与刑事犯关在一起没关系,反正都是犯了罪的人。”周如海站起来。
“你哪里是真想进监狱,其实是不服我们这些工农兵分子的管制,看来还得整整你的傲气。”一个打手拿着皮带走到周如海面前,说了几句就对着他抽打起来。
“好啦,好啦,要文斗,打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冉力慢条斯理地从座位上走下来,看到打手狠狠地抽打了周如海好几皮带后,才用手把那打手扒开。
“好吧,今天就不再谈了。”冉力面对着周如海:“造反派的脾气,我也得让他们几分。你不应当惹他们生气。”他又转向打手们:“不要打了,把他带下去。”
第十五节 周如海的后事交给我处理吧
周如海被两个腰上插着五四手枪的造反派押着从冉力的办公室出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机关里面静悄悄的。他决心寻找机会逃跑,每次被打之后,周如海总是弯腰屈腿,一步一趋,十分痛苦的样子。今天只被抽了几皮带,伤痛并不重,但他的行动表现出比以往更艰难,摇摇晃晃,一步一跛,一步一呻吟。
“你装什么样子,今天并没有打你多少,还不快走!”一个造反派呵斥着。
“你不知道,我遍体都是老伤,这一打,新伤老伤都痛起来了,好难受的,每走一步,脚像抽筋一样痛死人了。哎呦,哎呦,我到厕所方便一下行吗?”周如海一副十分可怜的样子。
“去吧,我也要上厕所了。”一个造反派说。
另一个造反派也说:“干脆都上厕所。”
三个人都进了厕所,周如海慢腾腾地在身上摸索着。两个造反派一个找了一个坑位,拉开裤口,都开始了拉小便。周如海说了声:“忘记带纸了。”说完转身出了厕所。出厕所之后,他撒腿就跑,直冲出传达室,拼命地往街上跑。
两个造反派从厕所出来,不见周如海,冲到传达室一问,守传达的说只见一个人跑了出去,未注意是谁。两个造反派一听,一个急忙跑出去追,一个则对院内大声呼喊:“反革命分子跑了,快来人呀!”
正在打扑克的仇基达与“群众专政小分队”的几个人把扑克一丢,就都端着手枪或是冲锋枪跑了出来,与那个造反派一道追了出去。远处传来“站住,站住!”吼叫声,他们循声追去。追了几百米,已是郊外,没有路灯。这伙人见相隔有百多米,有两个黑影一前一后地奔跑,前面那一个就要进入山林了。
“周如海快站住,不然我们要开枪了!”仇基达大声喊叫,紧接着对天鸣了一枪。
周如海就要进入林子了,“小分队”一齐向他开枪。远处,两个黑影都相继倒下。
“不得了,我们自己的人也中弹了!”一个造反派叫了起来。
“谁叫你们对着人开枪的!”仇基达向喽啰们吼着。大家奔向倒下的两个人。
吼声、枪声,惊动了机关里的所有人。有的站在室外三五成群地议论什么;有的跑出传达室,寻向出事地点。而军管会的首脑办公室则灯火通明,军人们出出进进。
出事地点围着一大堆人。李运九跟着冉力坐着囚车来了。那位造反派是头部中弹,尸体开始冷却。冉力走到周如海身边,只见满胸被血染红,发出刺鼻的血腥味,他知道他也死了。
“冉组长,周如海的后事交给我处理吧,看在过去是同事的份上。”李运九恳切地请求。
“他家住哪里,还有什么人?”
“他老家在山区,只有叔叔,其余什么人也没有。”
“好吧,你就用这辆囚车,连夜送去。但是要保密,不能讲打成反革命被群众专政,因逃跑而被打死,只能讲是在武斗中打仗打死的。懂吗?”
“我懂,请您放心。”
“快,越快越好,人多了影响不好。”冉力叫囚车司机把车停在周如海身边。又叫了两个人,用囚车上带来的一块白布,兜着周如海放在车内。李运九坐在司机侧边,车子就开走了。
又来一辆车则很快地把那位造反派的尸体拉走了。
第十六节 他还有救吗?
运载周如海尸体的车子开出了出事地点。
“我想如果你不说黑板上那几个字是周如海写的,他恐怕不会遭到这样的下场。”司机是法院的老司机,他绷着脸责怪起李运九来。
“现在不是谈论你是我非的时候,快,加快油门往省里的医院开!”
司机惊疑地问:“他还有救?”
“我看他有救。”
“为什么不送本市的医院。”
“这你还不懂,本市医院即使把他救活了,他仍要活受罪。”
“不要说了,保证四十分钟到医院。”司机说完,拉响了囚车警笛,加大了油门。
夜,公路上车辆不多,只有警笛长鸣划破宁静的夜空,囚车风驰电掣般飞腾。很快到了医院。刚停好车李运九和司机就急速地抬着周如海往急救室跑。
“一个被枪打伤的同志,请你们赶快救人!”李运九向值班医生恳求道。
正在打瞌睡的值班医生蓦地站了起来,立即叫他们把病人抬到抢救室的病床上。值班医生先看了看他的瞳孔。
“快取血样验血型!”医生对护士说。
护士早已准备好了,医生话音未落,她就开始采样。一会就拿着血样走了。
医生检查完了伤口,又量血压,取下听诊器对李运九说:“有证明吗?”
“啊,没来得及,请先救人吧!一切手续我都会办好的。”
医生坐在办公桌上写处方,一言不发。
“你在这里,我去找我的一个朋友。”李运九向司机耳语了几句就走了。
“你先去交费,我可以为他作些急救处理。”
医生把处方单交给司机。
李运九找来了他的朋友——外科医生刘白夫。他一进门就趋向病人。
“上胸锁骨下中弹,失血过多。”值班医生对刘白夫说。
司机与护士拿着些针剂与两瓶血浆进来。
“把他交给我吧,送住院部外科病室。”刘白夫对值班医生说。
值班医生点了点头。于是李运九等用担架抬着周如海,带上药剂、血浆,进了住院部外科病室。
刘白夫对病人作了紧急抢救处理,李运九一直守候在病室。
“我得走了,有什么问题你及时找我联系。”司机对李运九说。
“不,你现在不要走,你的任务是把他送到老山区,到山区不可能这么快就返回家里。”李运九拉着司机的手走到门外,又对他悄悄地说:“周如海的命运掌握在你我的手里,我请求你不要把抢救他的事告诉任何人,你对冉力说,把周如海的尸体送到了山区的一个马路边上你就开车回来了,因为周如海的老家离马路还有十多里山路,不能去汽车,懂吗?”
司机紧紧地握着李运九的手:“运九同志,过去我把你看错了,原来你是一个极有正义感的人,周如海是一个好同志,我们一定要救活他,出了院也要远离城市,切不可露面。对啦,刚才我交了五十元医疗费用,身上还有一百元,都交给你,过几天,我再想办法凑些钱来。”他把钱塞在李运九的手里。
“这钱我收下了,我身上也带了几百元,估计够用了,你不要再送来。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来找你。你现在可以到什么地方睡一下,一定要在明天中午以后再到家。”
司机点了点头,走了。
第十七节 我能见见周如海吗?
自从周如海被抓走之后,蒋玉冰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她每天只是到大队医务室走一走,无心给人治病,无心采制中草药,也无心跟任何人交谈。回到屋里,她总是草草地搞点饭菜,随便地吃几口,躺下睡不着,坐着便发呆。她寻寻觅觅,不知所为,心中似压着沉沉铅块,白天老盼着天黑,夜晚又觉得难待天明。她度日如年,万般情绪萦绕心头。
“我要去找他,我要告诉别人,我是他的妻子。”这一天早上蒋玉冰在床上就这么自言自语地说。吃了早饭,她就打点着简单的行装,径直往镇上的汽车站走去。
蒋玉冰是雨店市的下放青年,她这是第一次来风国市。下了汽车,她感到一切都很陌生,左顾右盼,不知所往。正在踌躇中,耳边忽然鼓乐、鞭炮、火药铳、广播喇叭轰轰鸣鸣滚滚而来。许多人向大街拥去,她也很自然地加入到了骚动的人群之中。越过一个十字路口,她看到了一个十分壮观的场面,大型游行队伍从东向西缓缓而来。莫不是又有“最高指示”发表了?这两年,她看过几次集会游行,都是欢呼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或是发表了“最新最高指示”。
那队伍慢慢地近了,她看清楚了,原来是声势浩大的送葬队伍。其场面实在壮观得很。前面一辆扎着大白花的吉普车开路,车后如同千帆汇集,巨型挽幛林立。走在最前并排的挽幛上分别写着“革命烈士”、“造反精英”。后面的挽幛,有写着“为红色政权以身殉职”、“与反革命作斗争英勇献身”。也有的写着“寄托哀思”、“重于泰山”之类。几百幅挽幛之后,有十几名放铳手,分作两排,举着铳杆轮番放火药铳。接着是西乐队、灵车,再后是花圈队、打着各种造反司命部旗号的送葬游行队伍。这队伍足足有一里路长,上千人。
“什么人死了,这样热闹?”蒋玉冰问身边一个看热闹的中年人。
“就是先前天晚上,造反派们去追一个逃跑的反革命,不知怎么,自己把自己的人打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