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小晨光独自对着破瓶子里的玉兰出神……
那幅白描玉兰长卷在幻觉中出现了,圆寂了的长老安详的面容……
早上,背着小包袱的小晨光走上山间小路,南方常绿的树林列队欢送他……
“等——一——等!”娟娟的声音。娟娟飞奔而来,在小晨光的面前喘息不止: “先生!您不能留下吗?”
“我很想留下……不能!”小晨光笑笑,把那双已经破得露脚指头的鞋往草里藏。
娟娟掏出那把木刻刀说:“您不会嫌这礼物太轻吧?”
小晨光接过木刻刀老老实实地说:“我……没有礼物给你……”
“你给过我了……”
“是吗?”小晨光不解地看着她。
“你忘了,那么美的画……”
小晨光有些难为情地笑了一下转身走了。
忽然身后传来娟娟的歌声,他停住了,转过身来,他觉得很好听。
娟娟真情地唱着,她那初解人事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我们相见在阳光下,
我们相知在月光下;
我们相爱了,
我们相爱在星光下……
阳光多么慷慨,
给我们相见的路上铺满鲜花;
月光多么温柔,
照耀着我们眼睛里的泪花;
星光多么亲切,
教会了我们尽情地倾吐悄悄话……
我们相见在阳光下,
我们相知在月光下;
我们相爱了,
我们相爱在星光下……”
小晨光转着圈走了,跟着娟娟唱的很容易上口的旋律哼着……
苇荡。烟斗里冒着烟,晨光闭着眼睛哼着童年时的歌……
“怎么?”冯汉声出现在他的面前,用笔形电筒照着他还沉浸在回忆中的脸。“沉醉在甜蜜的回忆里,我懂!回忆的是过去。过去,过去就是历史——属于我研究的范畴,不过还得先解决任何帝王都得解决的问题——民生!来!”他说完从一个背囊里掏出许多纸包来。
“您这是偷……”晨光很冒失地把个偷字给冲了出来。
“偷?”冯汉声着实有些生气了:“怎么能偷呢,不管我们属于法家还是儒家,斯文一脉大概是没有问题的。情操!情操!情操太重要了,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偷,这都是借来的,借和偷可有原则性的区别!”说着摸出个笔记本“教授手册”,“你看,一笔一笔记得很清楚。烧鸡一只,二斤八两——湖滨区食品商店橱窗:西红柿四斤半——光明街菜场第二售货组;烧饼二十个,红卫合作食堂……以后要还的……这儿还有酒……放心大胆、踏踏实实地吃!喝!”说着他撕了一只鸡腿递给晨光。“……当然,借,也得有很高超的技术才行,否则人家不仅不相信我是个还得起帐的教授,反而闹得很不愉快。开始也不行,后来这双手就熟能生巧了……”冯汉声把小酒瓶举起来,首先自己喝了一口,然后递给晨光……
苇荡在晨曦中显得神秘而迷人,青蛙渐渐沉寂下来,远处传来鸡鸣……包食物的纸包都空了,满地狼藉,晨光和冯汉声枕着自己的手仰面朝天地躺着,显然已经有些醉意了。
“老弟!”冯汉声含混地说:“又在想老婆了?”
“……”晨光没有回答,坐起来问他:“您老伴儿……?”
“什么?”冯汉声一跃而起:“我还敢有老伴?为了它!”拍着自己腰里的手稿,“我已经落到这步田地,再要有个老伴,那就更美妙了!”晨光重又躺下来,感叹地说:“我有老伴,我们是患难夫妻……”“说说,我本人从来没有罗曼史,倒是很爱听别人讲……”
空中咿哑咿哑的雁鸣声之后,出现了人字形的雁阵……
一双赤脚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走着,当镜头摇起来的时候,我们看见的是成年的晨光,背着小包袱。
他的前边走着一队形容憔悴的壮丁,每人的左手腕上都戴着一只铁环,他们之间又用一根长绳联结着……他们艰难地移着步子,前后都有荷枪实弹的大兵押着,一个瘦长个儿的上尉跟在队尾,他不时往后看着这个流浪汉,眼珠子转着……
忽然,两个大兵抓住了晨光。晨光的手上被扣上铁环,三个人抓住他,给他穿上绳索,使他成为壮丁队伍中的一名,他用牙咬着绳索,大兵用枪托打他。
壮丁们席地坐在路边草地上,他们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把剃刀,循环着剃头。晨光也在这个圆圈上,他只给前面的人剃,不许后面的人给他剃,他用手打飞身后那个壮丁手里的剃刀。
一转眼又变了,还是壮丁坐着的圆圈,每人手里不是剃刀,而是一块竹片,循环打手板。响声在山林中发出回响,晨光不打别人,也不让别人打他。上尉向几个大兵悄悄说了一句话,大兵们把晨光放在圆心上,剥了他的衣服。上尉喊着:“都打他!”
壮丁们的竹片像雪片般飞来,晨光抱住了头……
夜,壮丁队伍的剪影,一根绳子连着一群壮丁……
晨光在队列中得到了特殊待遇,脚上拖着脚镣……
壮丁的队伍突然乱了,响起了枪声……喊声……
脚镣急促的响声消失在坡下树林里……
枪声传来,不断的枪声。晨光在枪声中用手提着脚镣十分困难地跑着……
晨光奔出树林,发现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里正好驶过一只乌篷船,发出“咿呀咿呀”的摇橹声。他向河里的船扑过去,但落在水里。他抓住舶沿往上爬,打得水“扑通”响,就是爬不上船舷。
仓促中出现一双有力的手把他轻轻地提起来扔在船舱里,他想站起来,枪声更近了,还有喊叫声,他伏在舱底不动了……
乌篷船不快不慢地划行着,一个船家女沉着地摇着橹……
“站住!”上尉鸣枪喊着:“站住!”
船家女沉着地摇着橹,只是暗暗地加快了速度……
枪声渐渐远了。晨光抬起来,慢慢才看清船尾坐着一个老头,抽着烟袋掌着舵。再往上看,月亮从云朵里飞出来了,一个船家女摇着橹的侧影呈现在面前。他呆住了。她那样健美,衬着月明如水的夜空,大眼睛里反射着月光,青春的面庞在月光下特别妩媚,鬓边插着一个小小的白兰花环,印蓝花的围裙,宽脚裤……不断地随着航向的变化改变着角度,几乎每个角度都是那样美,长长的辫子垂在丰满的胸前,在晨光的眼里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画幅……
船家女的眼睛。
早晨,乌篷船停泊在河湾里。绿娘从船头小锅上端下小篾笼,从笼里拿出两碗热饭,饭上搁有两条小鱼,她把两碗饭分别递给自己的父亲和晨光。
晨光用满是伤痕的手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连小鱼的刺也嚼了。
船家女坐在船头上欣慰地笑着……
晨光吃光了,自己去揭笼盖,发现已经没有第三碗了,只好把碗筷放下来……
晨光很抱歉地打着手势:你没吃饭,怎么办呢?
船家女温柔地笑笑,摇摇头……
晨光合掌向船家女致谢。
船家女又是温柔地笑笑,摇摇头……
晨光用手搬动自己的脚,才发现脚脖子已经被铁镣磨烂了。
老头向女儿示意。
女儿把橹交给父亲,拿了一只小木盆,从壶里倒了些温水端在晨光面前,把他的脚拿起来,细心地洗着,涂上油膏……晨光感激地看着姑娘,
姑娘一抬头,看见晨光正在看她,她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晨光连连用满是伤痕的双手合十姑娘道谢,姑娘只会低着头微笑……
绿娘摇着橹……
晨光半睁着眼睛躺在舱里,他感到那样温暖和舒适……
前面远远一阵吵嚷声,枪声。绿娘停住橹。
迎面划来一条船……
老头问划船的青年:“出了什么事?”
“抓壮丁!”
两条船错肩而过……
晨光一惊跳起来,背上小包袱。
绿娘向他使着眼色,不让他走,但他不懂。
“大伯!小妹,我得走了……”
老头问:“你能走吗?”
“我……不想走,又不能不走,不能拖累你们……”
船家女把目光落在他那双没有鞋子的烂脚上。
“我走了!”晨光毅然站起来,走出船舱,恰好站在船家女的面前。
船家女抱怨和愁苦地看着他,他犹豫了,画外独白:
“能留恋一时的温暖吗?不!在人生的航程里谁都有很多非常留恋而又不能留恋的港湾……”
晨光轻轻地问她:“小妹!你叫什么名字?”
“绿娘!”
“绿娘……”晨光从甲板上一个箭步跳上岸边。
绿娘的眼眶里顿时涌满了泪,但她仍然“咿呀咿呀”地摇着橹,她乘父亲没看见的时候,脱了自己的一只鞋,向岸边的晨光掷去,接着又是一只……
晨光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双女人的绣了些小花的旧鞋,他看了看就用劲往脚上蹬,不仅可以穿上,而且还大得可以插进一根手指。
晨光得意地靠着石头躺在那儿,穿着绣花鞋的脚蹬在大石头上……
“咿呀咿呀”的橹声里,船家女和船的剪影渐远了,但久久没有消失……
苇荡,朝霞已经布满了半个天空。
“后来呢?”冯汉生像小孩听故事那样追问着:“后来呢?”
“后来……”晨光眯起了眼睛……
上海外滩的高楼大厦……
像潮水般的示威群众在上海外滩滚动……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标语在人群中闪动。
传单飞舞,镜头追逐着传单里的一张木刻。
又一张木刻、木刻、木刻……
木刻占满整个画面,饥饿的人不是捧着碗,而是拿着武器,棍棒,眼睛喷射着怒火……
晨光在人群中用力向天空散发着木刻传单……
一只有力的手握着木刻刀,正是娟娟送给晨光的那把系着同心结缨子的木刻刀……
木刻刀在木板上滑动,长长的木屑飞卷着……
候船室。陈先生夫妇和长成大姑娘了的娟娟坐在长靠椅上,他们面前放着箱子和提篮。晨光双手插在口袋里像无事人似地,有选择地把传单塞给她,轻声说:“小姐!在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的事业中,希望您不是旁观者……”
娟娟一抬头认出了晨光,一把抓住他:“你!你不是凌晨光先生吗?”
晨光连忙辩解说:“小姐!您认错人了,我不姓凌!”
娟娟着急地说:“不会认错,我是娟娟!这是我爸爸,妈妈!”
晨光这才认出这一家人,立即叫着:“陈先生,陈太太!您们这是……”
娟娟说:“到国外去!”
“到国外?这个时候……”
“凌先生!”陈先生说:“祖国看来是没有希望了,你跟我们一起走吧!”
陈太太说:“走吧!凌先生!”
“走吧!”娟娟热情地说:“这条船的船长是我爸爸的老朋友,可以马上补票。”
“不!”晨光说:“我和你们的看法恰恰相反,祖国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大有希望……”他指着窗外示威的人群,“这不就是希望吗?”
娟娟的目光始终跟着他的神情移动……
陈太太说:“你想得太简单了吧!”
娟娟深深地失望了,反复地捏着自己的手,痛苦地看晨光,轻声地说:“您不能再想想吗?……我请求您再想想……”
“不!”晨光坚决地说:“我早就想过了!”
娟娟捂住了自己的脸……
铃声响了,乘客们开始从座位上站起来。
那幅白描玉兰长卷在幻觉中出现了,圆寂了的长老安详的面容……
早上,背着小包袱的小晨光走上山间小路,南方常绿的树林列队欢送他……
“等——一——等!”娟娟的声音。娟娟飞奔而来,在小晨光的面前喘息不止: “先生!您不能留下吗?”
“我很想留下……不能!”小晨光笑笑,把那双已经破得露脚指头的鞋往草里藏。
娟娟掏出那把木刻刀说:“您不会嫌这礼物太轻吧?”
小晨光接过木刻刀老老实实地说:“我……没有礼物给你……”
“你给过我了……”
“是吗?”小晨光不解地看着她。
“你忘了,那么美的画……”
小晨光有些难为情地笑了一下转身走了。
忽然身后传来娟娟的歌声,他停住了,转过身来,他觉得很好听。
娟娟真情地唱着,她那初解人事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我们相见在阳光下,
我们相知在月光下;
我们相爱了,
我们相爱在星光下……
阳光多么慷慨,
给我们相见的路上铺满鲜花;
月光多么温柔,
照耀着我们眼睛里的泪花;
星光多么亲切,
教会了我们尽情地倾吐悄悄话……
我们相见在阳光下,
我们相知在月光下;
我们相爱了,
我们相爱在星光下……”
小晨光转着圈走了,跟着娟娟唱的很容易上口的旋律哼着……
苇荡。烟斗里冒着烟,晨光闭着眼睛哼着童年时的歌……
“怎么?”冯汉声出现在他的面前,用笔形电筒照着他还沉浸在回忆中的脸。“沉醉在甜蜜的回忆里,我懂!回忆的是过去。过去,过去就是历史——属于我研究的范畴,不过还得先解决任何帝王都得解决的问题——民生!来!”他说完从一个背囊里掏出许多纸包来。
“您这是偷……”晨光很冒失地把个偷字给冲了出来。
“偷?”冯汉声着实有些生气了:“怎么能偷呢,不管我们属于法家还是儒家,斯文一脉大概是没有问题的。情操!情操!情操太重要了,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偷,这都是借来的,借和偷可有原则性的区别!”说着摸出个笔记本“教授手册”,“你看,一笔一笔记得很清楚。烧鸡一只,二斤八两——湖滨区食品商店橱窗:西红柿四斤半——光明街菜场第二售货组;烧饼二十个,红卫合作食堂……以后要还的……这儿还有酒……放心大胆、踏踏实实地吃!喝!”说着他撕了一只鸡腿递给晨光。“……当然,借,也得有很高超的技术才行,否则人家不仅不相信我是个还得起帐的教授,反而闹得很不愉快。开始也不行,后来这双手就熟能生巧了……”冯汉声把小酒瓶举起来,首先自己喝了一口,然后递给晨光……
苇荡在晨曦中显得神秘而迷人,青蛙渐渐沉寂下来,远处传来鸡鸣……包食物的纸包都空了,满地狼藉,晨光和冯汉声枕着自己的手仰面朝天地躺着,显然已经有些醉意了。
“老弟!”冯汉声含混地说:“又在想老婆了?”
“……”晨光没有回答,坐起来问他:“您老伴儿……?”
“什么?”冯汉声一跃而起:“我还敢有老伴?为了它!”拍着自己腰里的手稿,“我已经落到这步田地,再要有个老伴,那就更美妙了!”晨光重又躺下来,感叹地说:“我有老伴,我们是患难夫妻……”“说说,我本人从来没有罗曼史,倒是很爱听别人讲……”
空中咿哑咿哑的雁鸣声之后,出现了人字形的雁阵……
一双赤脚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走着,当镜头摇起来的时候,我们看见的是成年的晨光,背着小包袱。
他的前边走着一队形容憔悴的壮丁,每人的左手腕上都戴着一只铁环,他们之间又用一根长绳联结着……他们艰难地移着步子,前后都有荷枪实弹的大兵押着,一个瘦长个儿的上尉跟在队尾,他不时往后看着这个流浪汉,眼珠子转着……
忽然,两个大兵抓住了晨光。晨光的手上被扣上铁环,三个人抓住他,给他穿上绳索,使他成为壮丁队伍中的一名,他用牙咬着绳索,大兵用枪托打他。
壮丁们席地坐在路边草地上,他们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把剃刀,循环着剃头。晨光也在这个圆圈上,他只给前面的人剃,不许后面的人给他剃,他用手打飞身后那个壮丁手里的剃刀。
一转眼又变了,还是壮丁坐着的圆圈,每人手里不是剃刀,而是一块竹片,循环打手板。响声在山林中发出回响,晨光不打别人,也不让别人打他。上尉向几个大兵悄悄说了一句话,大兵们把晨光放在圆心上,剥了他的衣服。上尉喊着:“都打他!”
壮丁们的竹片像雪片般飞来,晨光抱住了头……
夜,壮丁队伍的剪影,一根绳子连着一群壮丁……
晨光在队列中得到了特殊待遇,脚上拖着脚镣……
壮丁的队伍突然乱了,响起了枪声……喊声……
脚镣急促的响声消失在坡下树林里……
枪声传来,不断的枪声。晨光在枪声中用手提着脚镣十分困难地跑着……
晨光奔出树林,发现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里正好驶过一只乌篷船,发出“咿呀咿呀”的摇橹声。他向河里的船扑过去,但落在水里。他抓住舶沿往上爬,打得水“扑通”响,就是爬不上船舷。
仓促中出现一双有力的手把他轻轻地提起来扔在船舱里,他想站起来,枪声更近了,还有喊叫声,他伏在舱底不动了……
乌篷船不快不慢地划行着,一个船家女沉着地摇着橹……
“站住!”上尉鸣枪喊着:“站住!”
船家女沉着地摇着橹,只是暗暗地加快了速度……
枪声渐渐远了。晨光抬起来,慢慢才看清船尾坐着一个老头,抽着烟袋掌着舵。再往上看,月亮从云朵里飞出来了,一个船家女摇着橹的侧影呈现在面前。他呆住了。她那样健美,衬着月明如水的夜空,大眼睛里反射着月光,青春的面庞在月光下特别妩媚,鬓边插着一个小小的白兰花环,印蓝花的围裙,宽脚裤……不断地随着航向的变化改变着角度,几乎每个角度都是那样美,长长的辫子垂在丰满的胸前,在晨光的眼里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画幅……
船家女的眼睛。
早晨,乌篷船停泊在河湾里。绿娘从船头小锅上端下小篾笼,从笼里拿出两碗热饭,饭上搁有两条小鱼,她把两碗饭分别递给自己的父亲和晨光。
晨光用满是伤痕的手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连小鱼的刺也嚼了。
船家女坐在船头上欣慰地笑着……
晨光吃光了,自己去揭笼盖,发现已经没有第三碗了,只好把碗筷放下来……
晨光很抱歉地打着手势:你没吃饭,怎么办呢?
船家女温柔地笑笑,摇摇头……
晨光合掌向船家女致谢。
船家女又是温柔地笑笑,摇摇头……
晨光用手搬动自己的脚,才发现脚脖子已经被铁镣磨烂了。
老头向女儿示意。
女儿把橹交给父亲,拿了一只小木盆,从壶里倒了些温水端在晨光面前,把他的脚拿起来,细心地洗着,涂上油膏……晨光感激地看着姑娘,
姑娘一抬头,看见晨光正在看她,她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晨光连连用满是伤痕的双手合十姑娘道谢,姑娘只会低着头微笑……
绿娘摇着橹……
晨光半睁着眼睛躺在舱里,他感到那样温暖和舒适……
前面远远一阵吵嚷声,枪声。绿娘停住橹。
迎面划来一条船……
老头问划船的青年:“出了什么事?”
“抓壮丁!”
两条船错肩而过……
晨光一惊跳起来,背上小包袱。
绿娘向他使着眼色,不让他走,但他不懂。
“大伯!小妹,我得走了……”
老头问:“你能走吗?”
“我……不想走,又不能不走,不能拖累你们……”
船家女把目光落在他那双没有鞋子的烂脚上。
“我走了!”晨光毅然站起来,走出船舱,恰好站在船家女的面前。
船家女抱怨和愁苦地看着他,他犹豫了,画外独白:
“能留恋一时的温暖吗?不!在人生的航程里谁都有很多非常留恋而又不能留恋的港湾……”
晨光轻轻地问她:“小妹!你叫什么名字?”
“绿娘!”
“绿娘……”晨光从甲板上一个箭步跳上岸边。
绿娘的眼眶里顿时涌满了泪,但她仍然“咿呀咿呀”地摇着橹,她乘父亲没看见的时候,脱了自己的一只鞋,向岸边的晨光掷去,接着又是一只……
晨光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双女人的绣了些小花的旧鞋,他看了看就用劲往脚上蹬,不仅可以穿上,而且还大得可以插进一根手指。
晨光得意地靠着石头躺在那儿,穿着绣花鞋的脚蹬在大石头上……
“咿呀咿呀”的橹声里,船家女和船的剪影渐远了,但久久没有消失……
苇荡,朝霞已经布满了半个天空。
“后来呢?”冯汉生像小孩听故事那样追问着:“后来呢?”
“后来……”晨光眯起了眼睛……
上海外滩的高楼大厦……
像潮水般的示威群众在上海外滩滚动……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标语在人群中闪动。
传单飞舞,镜头追逐着传单里的一张木刻。
又一张木刻、木刻、木刻……
木刻占满整个画面,饥饿的人不是捧着碗,而是拿着武器,棍棒,眼睛喷射着怒火……
晨光在人群中用力向天空散发着木刻传单……
一只有力的手握着木刻刀,正是娟娟送给晨光的那把系着同心结缨子的木刻刀……
木刻刀在木板上滑动,长长的木屑飞卷着……
候船室。陈先生夫妇和长成大姑娘了的娟娟坐在长靠椅上,他们面前放着箱子和提篮。晨光双手插在口袋里像无事人似地,有选择地把传单塞给她,轻声说:“小姐!在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的事业中,希望您不是旁观者……”
娟娟一抬头认出了晨光,一把抓住他:“你!你不是凌晨光先生吗?”
晨光连忙辩解说:“小姐!您认错人了,我不姓凌!”
娟娟着急地说:“不会认错,我是娟娟!这是我爸爸,妈妈!”
晨光这才认出这一家人,立即叫着:“陈先生,陈太太!您们这是……”
娟娟说:“到国外去!”
“到国外?这个时候……”
“凌先生!”陈先生说:“祖国看来是没有希望了,你跟我们一起走吧!”
陈太太说:“走吧!凌先生!”
“走吧!”娟娟热情地说:“这条船的船长是我爸爸的老朋友,可以马上补票。”
“不!”晨光说:“我和你们的看法恰恰相反,祖国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大有希望……”他指着窗外示威的人群,“这不就是希望吗?”
娟娟的目光始终跟着他的神情移动……
陈太太说:“你想得太简单了吧!”
娟娟深深地失望了,反复地捏着自己的手,痛苦地看晨光,轻声地说:“您不能再想想吗?……我请求您再想想……”
“不!”晨光坚决地说:“我早就想过了!”
娟娟捂住了自己的脸……
铃声响了,乘客们开始从座位上站起来。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