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晨光温柔地搂抱着妻子说:“这儿好吗?”
绿娘缓缓地摇摇头从怀掏出一张华侨日报,通栏标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张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的照片……
晨光从衣袋里也掏出一张同样的报纸……
镜头又回到苇荡,已经入夜了。两个逃亡者盘着腿对坐着抽着烟,烟斗里的火光一闪一闪地照亮他们的严肃的脸。
“……是呀!”冯汉声说:“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谁也没有把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
晨光接着说:“我们当时几乎得了思乡病,强烈要求回国,被居留国政府驱逐出境,没收了我们所有的财物……”
美洲那个城市的画廊门口,几个工人正在卸凌晨光画展的大幅广告。
一辆白色的卧车驶来,突然刹车,从汽车里走出一个穿白色外套的女人,她就是娟娟。她走过去问工人:
“这个画展刚刚开始展出吗?”
“您刚刚到美洲来?”
“对!从欧洲!”
“不是刚刚开始,而是刚刚结束。”
“这么快就结束了!”娟娟十分遗憾。
“不!这个画展展出了一年多,是我们这个画廊时间最长的一次画展……”
“这位画家呢?”
“回国了……”
“什么?回国了?”
“刚上船……”
“什么船?”
“圣女贞德号,小姐!”工人递给她一张废了的入场券:“留个纪念吧!”
娟娟接过入场券,看见晨光的画像,泪水立即涌满了眼眶。
画外传来轻轻的“我们相见在阳光下”的旋律……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圣女贞德号”离开港口了……
晨光抱着绿娘站在甲板上,满怀希望和信心,他们不往后看,往前看,背后是异国的城市。
轮船破浪前进。
画外独白:
“迎着从东方——从祖国吹来的风,迎着从东方——从祖国升起的太阳,祖国的儿女回来了!”
透明的浪花飞溅到晨光和绿娘面前。
他俩依偎着说着悄悄话,绿娘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儿子……,也许是女儿……在动……”
“快临产了吧?绿娘……”
“快了,他真幸福,将要出生在新中国!”
“要是早产了怎么办?”
绿娘用手捂住他的嘴:“不许说,他一定要生在新中国!”
“是吗?……”
“那当然!”
“啊!”
“绝对!”
“我同意,一百个同意,一千个同意……”
“同意还不行,你得保证!”
“保证!”晨光为难了,但他还得说:“对!绝对保证!”
“什么都丢掉了,连路费都没有了……”绿娘叹息。
“是呀!”晨光兴奋地说:“可我们得到的不是更多吗?我们终于踏上了归途,就要到家了!”
甲板上,几个华人在洗刷甲板,其中有晨光,在他旁边有一个胸前飘着大领花、蓄着连鬓胡子的中年人,中年人旁边有个瘦弱的不咳嗽的女人。
晨光问他:“您贵姓……?”
“我叫谢秋山……”
“啊!诗人。我在《华侨日报》上常常看到您的作品……”
谢秋山指着瘦弱的女人介绍说:“我太太云英。”
“您好!”
“您好!”云英伸出手来,但又是一阵咳嗽。
晨光关心地说:“身体不好……”
云英笑笑说:“就会好的,回到祖国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晨光肯定地点点头。
云英问:“看样子您太太很快要临产了吧!”
“不!他要生在新中国!”
“太好了!”
底舱靠近舷窗的地方,绿娘躺在晨光的怀里痛苦地呻吟着,云英和谢秋山在一边给她换着热毛巾,帮她热敷……
绿娘喃喃地不断地问:“到了祖国吗?看见祖国了吗?听见祖国了吗?”
晨光小声答应着:“快了,快了,快了……”
绿娘的阵痛紧了起来,大声叫着。
云英连忙拿起一床被单,把一个角交给秋山:“快!挂起来,脸背过去!”
谢秋山扯着被单的一角,背过身去轻轻地吟诵着诗句:
“上帝并没有创造过人类,
他却得到人类将近两千年的赞美和顶礼!
还有无数座华丽的教堂,
两千年钟声不息。
而人类的创造者正是人类本身,
人类创造了自己——包括上帝,
为了创造,忍受着无边海洋般的痛苦,
哪怕得到的幸福小如一颗透明的水滴……”
一声新奇的出人意料的声音使秋山一惊,
“哇——!”一个新生命出世了。
绿娘摆着头呻吟着:“祖国……祖国……祖国到了吗?”
晨光遗憾地说:“我们还在海上……”
“海上?孩子多命苦,出生在异国……”
“不!大概是公海……”
“不!”秋山大叫着说:“不是公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领海!”
晨光扶起绿娘的头,往舷窗外看去……
一座灯塔上飘扬着一面娇艳的五星红旗……
画外传来婴儿大喊大叫的哭声……
红旗飘动着……
绿娘的泪珠连连地落下来:“啊!祖国!……孩子呢?”
云英把包好了的孩子递给她,她问:“是个……?”
“绿娘,是个,也许……”晨光傻乎乎地说:“起个名吧!”
“对……”绿娘喃喃地说:“起个名儿……”
轻柔的五星红旗像梦里那样缓缓舒卷着……五颗星星放着金光……
绿娘说:“就叫星星吧!”
一声长长的汽笛在天水之间回响起来了,像是在礼赞星星的出生……
绿娘亲吻着挂有泪水的小脸……
汽笛声不断,长长的列车穿过祖国美丽的田野……
绿娘抱着婴儿贴近车窗看着锦绣家国……
晨光、秋山和云英像孩子似地互相挤着,都想在玻璃窗上占一小块地方……
画外独白:
“谁都会怀念五十年代的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坚定的!尤其是全民族奋发图强的意志,那么坚强!新中国!您有过多么好的一个开端啊!”
礼花在空中绘出奇妙的图案……
晨光、绿娘、星星、秋山和云英在欢乐的人群中仰望着天安门上的礼花……
海滨疗养院里阳光弃沛的大走廊,疗养的人们鱼贯走上磅秤,秋山扶着云英走上磅秤,她高兴地叫着:“啊!这个星期又重了一斤……”
“祝贺你!”晨光和绿娘庄重地伸手向她祝贺。云英衷心地笑了,像银铃般的笑声。
阳光灿烂。
鸟岛。小鸟成群在绿草如茵的地上飞起。
满天群飞的小鸟,叫嚷着……
晨光和绿娘带着小女儿在飞舞着的鸟群中旋转着,奔跑着,醉意地叫着……
小女儿在捕追那些还不太会飞的雏鸟,她并不真的捕捉它们,当它们飞起来的时候,她眯着眼睛嚷着笑了,她举着双手像展开的翅膀那样飞,但她摔倒在草地上,她没有哭,大笑着在草地上翻滚……
晨光和绿娘牵着小女儿奔跑着,鸟群在他们身前身后飞过……
占满整个画面的鸟的翅膀……
逆光纷飞着的鸟群……
旋转飞舞着的鸟群……
晨光畅快地笑着旋转着……
欢笑的绿娘的脸……
展开双臂奔跑的小女儿……
夏令营的营地。红领巾们在海滨沙滩上跳着舞唱着,变换着队形,几百人领巾中间有两个戴红领巾的成人,他们是晨光和秋山,他们也都活泼得像儿童一样……
晨光的眼睛,叠印出他自己童年时背着小包袱流浪的形象……
像花朵似的红领巾的队形,瞬息万变,欢快的童声合唱……
晨光站在耕耘过微微冒着蒸气的祖国大地上,远处在架高压电线。
晨光眼眶里滚动着泪水……
主题歌的旋律骤然涌现出来……
晨光的眼睛,叠印着含云带雨的巫山……
晨光画出《三峡烟雨图》,他摇摇头把它揉成团扔了……
晨光的眼睛,叠印着新疆各族人民欢乐的市集……
晨光画出《天山在唱歌》,又摇摇头把它揉成团扔了……
晨光的眼睛叠印满山杜鹃的山林。
绿娘缓缓地摇摇头从怀掏出一张华侨日报,通栏标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张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的照片……
晨光从衣袋里也掏出一张同样的报纸……
镜头又回到苇荡,已经入夜了。两个逃亡者盘着腿对坐着抽着烟,烟斗里的火光一闪一闪地照亮他们的严肃的脸。
“……是呀!”冯汉声说:“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谁也没有把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
晨光接着说:“我们当时几乎得了思乡病,强烈要求回国,被居留国政府驱逐出境,没收了我们所有的财物……”
美洲那个城市的画廊门口,几个工人正在卸凌晨光画展的大幅广告。
一辆白色的卧车驶来,突然刹车,从汽车里走出一个穿白色外套的女人,她就是娟娟。她走过去问工人:
“这个画展刚刚开始展出吗?”
“您刚刚到美洲来?”
“对!从欧洲!”
“不是刚刚开始,而是刚刚结束。”
“这么快就结束了!”娟娟十分遗憾。
“不!这个画展展出了一年多,是我们这个画廊时间最长的一次画展……”
“这位画家呢?”
“回国了……”
“什么?回国了?”
“刚上船……”
“什么船?”
“圣女贞德号,小姐!”工人递给她一张废了的入场券:“留个纪念吧!”
娟娟接过入场券,看见晨光的画像,泪水立即涌满了眼眶。
画外传来轻轻的“我们相见在阳光下”的旋律……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圣女贞德号”离开港口了……
晨光抱着绿娘站在甲板上,满怀希望和信心,他们不往后看,往前看,背后是异国的城市。
轮船破浪前进。
画外独白:
“迎着从东方——从祖国吹来的风,迎着从东方——从祖国升起的太阳,祖国的儿女回来了!”
透明的浪花飞溅到晨光和绿娘面前。
他俩依偎着说着悄悄话,绿娘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儿子……,也许是女儿……在动……”
“快临产了吧?绿娘……”
“快了,他真幸福,将要出生在新中国!”
“要是早产了怎么办?”
绿娘用手捂住他的嘴:“不许说,他一定要生在新中国!”
“是吗?……”
“那当然!”
“啊!”
“绝对!”
“我同意,一百个同意,一千个同意……”
“同意还不行,你得保证!”
“保证!”晨光为难了,但他还得说:“对!绝对保证!”
“什么都丢掉了,连路费都没有了……”绿娘叹息。
“是呀!”晨光兴奋地说:“可我们得到的不是更多吗?我们终于踏上了归途,就要到家了!”
甲板上,几个华人在洗刷甲板,其中有晨光,在他旁边有一个胸前飘着大领花、蓄着连鬓胡子的中年人,中年人旁边有个瘦弱的不咳嗽的女人。
晨光问他:“您贵姓……?”
“我叫谢秋山……”
“啊!诗人。我在《华侨日报》上常常看到您的作品……”
谢秋山指着瘦弱的女人介绍说:“我太太云英。”
“您好!”
“您好!”云英伸出手来,但又是一阵咳嗽。
晨光关心地说:“身体不好……”
云英笑笑说:“就会好的,回到祖国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晨光肯定地点点头。
云英问:“看样子您太太很快要临产了吧!”
“不!他要生在新中国!”
“太好了!”
底舱靠近舷窗的地方,绿娘躺在晨光的怀里痛苦地呻吟着,云英和谢秋山在一边给她换着热毛巾,帮她热敷……
绿娘喃喃地不断地问:“到了祖国吗?看见祖国了吗?听见祖国了吗?”
晨光小声答应着:“快了,快了,快了……”
绿娘的阵痛紧了起来,大声叫着。
云英连忙拿起一床被单,把一个角交给秋山:“快!挂起来,脸背过去!”
谢秋山扯着被单的一角,背过身去轻轻地吟诵着诗句:
“上帝并没有创造过人类,
他却得到人类将近两千年的赞美和顶礼!
还有无数座华丽的教堂,
两千年钟声不息。
而人类的创造者正是人类本身,
人类创造了自己——包括上帝,
为了创造,忍受着无边海洋般的痛苦,
哪怕得到的幸福小如一颗透明的水滴……”
一声新奇的出人意料的声音使秋山一惊,
“哇——!”一个新生命出世了。
绿娘摆着头呻吟着:“祖国……祖国……祖国到了吗?”
晨光遗憾地说:“我们还在海上……”
“海上?孩子多命苦,出生在异国……”
“不!大概是公海……”
“不!”秋山大叫着说:“不是公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领海!”
晨光扶起绿娘的头,往舷窗外看去……
一座灯塔上飘扬着一面娇艳的五星红旗……
画外传来婴儿大喊大叫的哭声……
红旗飘动着……
绿娘的泪珠连连地落下来:“啊!祖国!……孩子呢?”
云英把包好了的孩子递给她,她问:“是个……?”
“绿娘,是个,也许……”晨光傻乎乎地说:“起个名吧!”
“对……”绿娘喃喃地说:“起个名儿……”
轻柔的五星红旗像梦里那样缓缓舒卷着……五颗星星放着金光……
绿娘说:“就叫星星吧!”
一声长长的汽笛在天水之间回响起来了,像是在礼赞星星的出生……
绿娘亲吻着挂有泪水的小脸……
汽笛声不断,长长的列车穿过祖国美丽的田野……
绿娘抱着婴儿贴近车窗看着锦绣家国……
晨光、秋山和云英像孩子似地互相挤着,都想在玻璃窗上占一小块地方……
画外独白:
“谁都会怀念五十年代的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坚定的!尤其是全民族奋发图强的意志,那么坚强!新中国!您有过多么好的一个开端啊!”
礼花在空中绘出奇妙的图案……
晨光、绿娘、星星、秋山和云英在欢乐的人群中仰望着天安门上的礼花……
海滨疗养院里阳光弃沛的大走廊,疗养的人们鱼贯走上磅秤,秋山扶着云英走上磅秤,她高兴地叫着:“啊!这个星期又重了一斤……”
“祝贺你!”晨光和绿娘庄重地伸手向她祝贺。云英衷心地笑了,像银铃般的笑声。
阳光灿烂。
鸟岛。小鸟成群在绿草如茵的地上飞起。
满天群飞的小鸟,叫嚷着……
晨光和绿娘带着小女儿在飞舞着的鸟群中旋转着,奔跑着,醉意地叫着……
小女儿在捕追那些还不太会飞的雏鸟,她并不真的捕捉它们,当它们飞起来的时候,她眯着眼睛嚷着笑了,她举着双手像展开的翅膀那样飞,但她摔倒在草地上,她没有哭,大笑着在草地上翻滚……
晨光和绿娘牵着小女儿奔跑着,鸟群在他们身前身后飞过……
占满整个画面的鸟的翅膀……
逆光纷飞着的鸟群……
旋转飞舞着的鸟群……
晨光畅快地笑着旋转着……
欢笑的绿娘的脸……
展开双臂奔跑的小女儿……
夏令营的营地。红领巾们在海滨沙滩上跳着舞唱着,变换着队形,几百人领巾中间有两个戴红领巾的成人,他们是晨光和秋山,他们也都活泼得像儿童一样……
晨光的眼睛,叠印出他自己童年时背着小包袱流浪的形象……
像花朵似的红领巾的队形,瞬息万变,欢快的童声合唱……
晨光站在耕耘过微微冒着蒸气的祖国大地上,远处在架高压电线。
晨光眼眶里滚动着泪水……
主题歌的旋律骤然涌现出来……
晨光的眼睛,叠印着含云带雨的巫山……
晨光画出《三峡烟雨图》,他摇摇头把它揉成团扔了……
晨光的眼睛,叠印着新疆各族人民欢乐的市集……
晨光画出《天山在唱歌》,又摇摇头把它揉成团扔了……
晨光的眼睛叠印满山杜鹃的山林。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