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61567
阅读:4927
发表:2021/1/26 修改:2021/5/21
20章 历史 小说
《巴国》第2章
1
2
3
4
5
6
7
8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铁老五是铁老四的兄弟,从小不喜欢经商,但痴迷剑术,万贯家财可以让他拜天下知名剑客为师,他曾游历中原十年,回来后,他的剑术便不弱,甚至已达一流剑客的境界。
铁老四的兵器铺之所以出名,除了雇佣了一批手艺精湛的工匠外,更关键的是,每一把锻造出的宝剑,都经过铁老五的检验。只有一流的剑客才能懂得剑的好坏,这是其它兵器铺竞争不过铁老四的根本原因。
铁老四的生意一直很好,钱像水一样淌进铁老四的铺子里,铁老四的财富也一直安然无恙,这都得益于铁老五。因为铁老五守在身边,所以铁老四的铸剑一直顺风顺水,直到这天早上。
太阳刚刚升起,侍女小兰便去伺候铁老四起床,她发现卧室里没有铁老四,地上却多了一个黑布口袋。小兰好奇地打开了那个口袋一看,便突然发出一声尖叫,人就晕死过去了。
铁老五就睡在隔壁,听到动静便立刻冲过来,他看到小兰晕倒在一旁,那黑布口袋里滚出来一个血糊糊的人头,还有一把沾满鲜血的宝剑。铁老五认得,脑袋是铁老四的,宝剑是剑铺里刚刚锻造出来的。
显然,这把宝剑不需要铁老五鉴定了,它的确是把好剑,而铺子里的钱分文未动。
刺客档案
聂无影天下闻名,也早有人整理出为他整理出了这样一份档案。
姓名:聂无影
年龄:二十三
职业:刺客
籍贯:宋国
来历:弃婴
履历:
二十三年前,一个寒冬的黄昏,有个宋国的骟猪匠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地晦暗,霜冻让土地变得生硬,寒风钻进脖子里像刀割一样,但寒冷似乎并没有对骟猪匠起任何作用,他仍然敞开胸膛,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浑身上下冒着的热气似乎要把天地间的霜雪融化。
天地无语,只有风的呼号声,似乎要与骟猪匠交流嬉戏,但骟猪匠始终紧闭双唇。
当骟匠走过一片盐碱滩时,突然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传来,骟猪匠循声搜索,发现一个大红丝缎襁褓放在荆棘丛下。
骟匠扒开襁褓,顿时眉头一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个长得很丑的婴儿。从襁褓的料子来看,这个丑得出奇的婴儿是出生在有钱人家里,但长得太丑,所以他被抛弃了。
骟匠举目四望,发现并无一个踪影,他心想:“这个不幸的孩子放在这里,不被冻死,也会被野狗吃掉。”于是他决定把婴儿带回家去。
聂无影又是幸运的,他活了下来。
但聂无影最终又是不幸的,因为他活得很悲惨。
从他记事起,他就是别人攻击的对象,那些小孩见到他都朝他扔石子,那些大人见到都喜欢放狗咬他,因为害怕他把自己家的孩子吓哭了。
当骟匠从外面回来看到遍体鳞伤的聂无影,便叹息道:“以后你就跟我学艺吧。”
从此以后,宋都的人们便常常看到一大一小的两个骟匠,走街串巷,孤独而倔强。
聂无影很丑,但一点都不笨,甚至可以说聪明出众,他在用刀方面极具天赋,骟匠的手艺他不到半年就学会了,并且出刀更准确、迅捷、果断,他很快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小骟匠。
当他长到十岁时,他发现骟匠不止是会骟牲口,还会杀人,并且剑法高明。
聂无影想起自己被丢石子被狗咬的经历,于是求骟匠教他剑法,骟匠问道:“你为何要学剑?”
聂无影道:“会剑法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了。”
骟匠道:“如果别人被欺负呢?”
十岁的聂无影想了想,说道:“那我就去帮助他。”
从那以后,骟匠就开始教聂无影剑法,并且隔三差五带着他到很远的地方去,那里总有不少和骟匠一样的人,身份普通却身手不凡,他们一起在实战中学习剑法。
聂无影后来才知道,骟匠是墨家弟子,听从矩子令的调遣,扶危救难,死不旋踵。
在聂无影十八岁那一年,骟匠在一次扶危救难中被杀死了,当他用一张破席子卷着骟匠的尸首,然后埋进一个黄土坑之后,他就坐在土堆前思考良久,回味着骟匠对他说过的很多话,其中最重要的是:墨家弟子的使命就是化解苦难,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先要让自己先过上幸福的生活,然后才能帮别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聂无影反复思索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决定要先为自己的幸福而拼搏。
现实总是很残酷,丑人的幸福从来就是很困难的,尽管聂无影剑术高明,成了天下闻名的剑客,并且用剑挣了大钱,但他仍然过得很痛苦,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甚至妓女都不愿接他的生意,每次他到妓院,花最多的钱,却只能跟又丑又老的妓女睡觉。
当聂无影某天在妓院看着躺在身边丑得像猪一样的妓女时,他又陷入了沉思。
“要让自己先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得改变自己的容貌。”这是聂无影反复思索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决定要学习易容之术。
当聂无影可以轻松“变脸”的时候,他才发现任何人在宋国都是不幸福的,甚至宋国国王都不幸福。因为宋国不但是个弱国,而且还是个穷国,秦楚齐那样的大国随时可以灭掉它,所以宋国人个个衣衫褴褛,面带忧郁,日子过得胆战心惊的。
聂无影再无需思索,他果断地离开了宋国。
巴蜀之地是一片和平的乐园,怒涛之城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聂无影来到这里就再也不想离开了,他发现这里最适合他这样的有钱人,这里不但有美女美酒美食,而且还非常自由,贵族都是自己养兵保护自己,官府从来不管束他们作奸犯科,要知道那可是男人难以克服的通病。
聂无影在怒涛之城混得如鱼得水,靠着自己的本事,他常常替别人解决一些麻烦事,然后挣到花不完的钱,再靠自己的颜值,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昨天晚上。
这是聂无影第一次在怒涛之城露出了真面容,聂无影憎恶自己的面容,因为丑陋的面容曾带给自己深深的自卑,所以才以易容术遮饰自己最丑的一面,而现在却将自己更丑的一面展示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所谓的体面,其实就是没有揭开盖子的臭菜坛子。而那些想体面的人,到最后往往连一点体面都没有,聂无影现在渴望有人能一剑刺死自己,或者像鬼王一样,立刻被枭首示众。此时,在满堂权贵中,只有无象心生怜悯,尽管他是王子,但他知道面容丑陋是什么滋味,何况还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丑男。
这时候,丞相颜夫子却看不下去了,他开口问道:“这个天下闻名的刺客不知是何时进入了我巴国,有什么目的,为何现在又成了大王的阶下囚,难不成他想要刺杀大王?”
辛卯哼了一声,说道:“这家伙从昨晚到现在,问啥都不说,要不拉到这里来,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明月环视众人一眼,说道:“能请得动天下第一刺客的,必定是财力雄厚的人物,不过既然他潜入到玫瑰花园,总不会为了采花,一定有其它的目的。”
“你们可有让他开口的办法?”巴王发问,其他人却都面面相觑,无一人有此把握,因为他们都晓得天下刺客死士的信条:宁死不出卖主顾。
巴王凑近聂无影的脸庞,仔细端详着这张丑陋的脸,发现此人虽然相貌丑陋,眼神却充满了坚毅,自有一股侠士气度,于是说道:“作为一个拿钱办事的刺客,守住雇主的秘密是他们的职业操守。”巴王想了想,又说道:“或许你自己也不知道在为谁办事,都说天下所有的金子都长得一样,本王说得对么?”
聂无影此时才收回眼神,看着眼前这位巴王,虽然须发花白,却精力充沛,目露精光,果然有一代雄主的威严,这让聂无影也心生几分畏惧。
这时雨山道:“只要他不是哑巴,就总有办法让他开口的。”雨山奏请巴王将聂无影先打入死牢,然后使用酷刑,直到他开口。
巴王环视众人,问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众人皆答:“是的。”
巴王半晌没有吭声,却突然转身问王后穆妍:“王后以为该如何?”
聂无影的形象早已让穆妍厌恶,此时穆妍也不想给予他仁慈,她蹙眉道:“敢冒犯王室威严,必定不是等闲人物,绝不能让他带着秘密死掉。”
于是聂无影又没有死,只是这次他活得就更困难了。
但天下从没人关心一个刺客的生死,更没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马择主
雨夜来临,怒涛之城笼罩在朦胧的水汽中,宴会上的狂热似乎已被雨水浇灭,很多人都忘记了白天经历的惊悸和刺激,此刻心中只想着和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家人围坐在一起倾心交谈,如果是一个人独处,心绪必定会飞得很远,去追逐远去的时光,飞到远方亲人的身旁。
当然,雨中的安逸并没有浸润每一个人,有的人内心依然在蠢动,只要活着,脚步就不会停歇,风雨无阻,使命必达,如巴王、明月、雨山、杜伯等人。
童无欺、吕琦、范江海等“五马”与孟三娘等人都身着素缟,在老孟的牌位前焚香祷告,此刻没有悲伤,悲伤不适合这些时代的强者,因为他们是为信念而活,而不是为了彼此的存在而活着,信念早已将悲伤消融。
童无欺道:“老孟的大仇已报,现在是时候好好筹划下一笔买卖了。”
范江海道:“是该好好筹划了,这一次的买卖我们算是蚀了本了。”
邓遗清道:“这次损失的不但是金子,还让吕琦兄弟在冰天雪地里白跑了一趟边塞古城。”
白亮道:“没想到两手空空的三公子倒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一曲《来凤》不但征服了众臣,还征服了巴王,看来二公子是没有希望了。”
童无欺捋了捋自己的白胡子,摇头道:“还没到最后时刻,就不能说已经亏定了。”
吕琦道:“这次为巴王献礼,三公子无象算是出其不意,只要巴王还没有下旨立太子,那大公子明月和二公子雨山就都还有机会,我们下一步该在谁身上下注,还需仔细筹划。”
这时众人便各有想法,有的认为应该烧三公子那口热灶,有的认为大公子是长子,希望应该更大;有的则认为应该和二公子继续合作。众人各有意见,只有吕琦和童无欺没有言语。
这时吕琦问童无欺:“童老以为如何?”
童无欺道:“我们既然已经在二公子身上下了注,那就要继续跟下去。”
“二公子现在被大公子和三公子夹击,这样做是不是风险太大了?”邓遗清担忧地问道。
童无欺摇摇头,说道:“做买卖不光要看利润,还要看风险,三公子现在虽然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是他不拘小节,行为放荡,易触犯禁忌,老夫以为,他的热度并不能持续多久。何况他喜好百家学说,交往的都是辩士智者,我等逐利商贾,很难同这样人打交道。”
“那大公子明月呢?”范江海问道。
童无欺道:“大公子明月有先发优势,他毕竟是巴王的长子,但明月公子身边围着那么多谋臣门客,还有氏族大臣,也多对他充满期待,如果我们再凑上去,恐怕只能分得一点残羹剩水。”
范江海听罢,也点点头,说道:“这么说的话,明月是个无利可图的主顾?”
童无欺道:“不错,我们做买卖,不止要看自己有什么,更要看别人需要什么,从这一点说,大公子并不是我们要找的好主顾。”
童无欺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于是和二公子的买卖便成了他接下来的主业。
而明月的府上一向很热闹,此时更因为巴王的寿宴精彩纷呈,惊喜连连,所以明月门下宾客都在津津乐道,交口称赞。但明月却并没有喜色,只说道:“杜伯果然是讲究秩序的人,心思缜密,此次父王的寿宴,他操办得非常得体。”
“公子说得不错,从这次寿宴来看,杜伯的确是个精明能干的人物,但操办这次寿宴的不是杜伯,至少不是他全部操办的。”
其他门客听了鲍驹的话,便问其缘故。
鲍驹放下茶杯,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须,说道:“真正操办这次寿宴的是巴王,自始至终都是巴王。巴王总揽全局,井然有序却又出其不意,震慑内外,这绝非一个初来乍到的杜伯可以办到的。”
明月听罢,觉得鲍驹说得很有道理,心里对巴王愈加佩服了,但又叹道:“此次寿宴如此奢靡,天下列国皆无此排场,尤其是那小白鼎乃天下盟主的象征,这恐怕招他国非议,于我巴国不利,难道父王没有想到这一点吗?先生对此事怎么看?”
鲍驹知道明月是担心二公子的小白鼎迷惑了巴王的双眼,于是他便不紧不慢地品了一口春茶,润润嗓子才说道:“我巴国居盐泉之利,可以说是赚尽了天下的钱,列国是既恨我又离不开我,其中以楚国最想吞并我巴国,但其它诸侯害怕楚国占据盐泉,所以始终对其掣肘。这次大王大摆寿宴,并非为了个人荣光,而是提醒天下诸侯这巴国盐泉的价值,让他们更积极地介入巴楚之争,不能有丝毫松懈,这也是巴王为何要广邀列国前来的原因。”
鲍驹一席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连大公子明月也都叹服,鲍驹接着道:“因为那小白鼎乃天下奇物,大王更会避而远之,以免招惹列国猜疑,所以大王不会因此而欣喜,更不会因此而立雨山公子为太子的。”
鲍驹这一通说下来,让明月茅塞顿开,众门客也无不信服。鲍驹继续说道:“现在巴国比任何时候都富强,既是商贾们的摇钱树,也为那些部落提供了足够的食盐,所以现在除了楚国,天下所有人都期望我们巴国安全,难道这不算高明吗?”
“那巴王为何对周王室高看一眼呢,现在周天子已一无所有了?”有一位叫晏塘的门客问道。
“这也是大王的高明之处,天下大国都不尊重周王室,那是因为他们有称霸之心,都想代周而立,现在巴王主动尊重周王室,代表我巴国无争霸之心,是向天下宣誓我巴国会严格遵守当初周公确定的封地范围,绝无扩张的企图,现在要展示谨守本分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尊崇周天子,那一尊青铜鼎看似神圣,但在我巴国这里,其实并无多少价值,所以二公子所为,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鲍驹一番分析下来,明月和其他人又都喜笑颜开了,明月道:“鲍先生果然有管仲之才,可惜我巴国无左右天下局势的实力,在我府上做个小小的幕宾,真是屈才了。”
鲍驹闻言非常惶恐,道:“能追随公子已是鲍某的福气,岂敢言屈才二字。”接着他有对明月表示,现在是大争之时,列国合纵连横,战乱频起,巴国在列国间周旋,稍有不慎,就会招来灭顶之灾。“公子当积蓄实力,招揽贤才,以备将来主政所用。”鲍驹接着说道。
明月听出了鲍驹话中的意思,便说道:“父王春秋鼎盛,还如此睿智,立储之事恐怕还遥遥无期。”
这时门客晏塘说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公子不得不防。雨山敬献小白鼎,显然是想让大王立他为世子,巴王虽说是要奏闻周天子之意,那不过是推托之词,现在华子夜和二公子雨山说不定又在密谋新的计划,我们不可不防。”
“晏兄不必过虑,从今日大典上的情形看,雨山虽然献了至宝,大王却并没有格外垂青,自古讲究长幼有序,以大王的英明,绝不会干出废长立幼的荒唐之举。”鲍驹说得非常自信,他又对晏塘等人说道:“不过晏兄所言也不无道理,我们要对他们严密监视,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满载而归
夜雨就像下在二公子雨山的心里,在回到府中后,神情便有些沮丧,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华子夜、孙辰等心腹门客大气不敢出,只是默默地围坐在两旁,窗外的雨水滴在屋瓦上,就像是时钟滴滴答答的响动。
众人见华子夜没开口,便都端坐着,心头那熊熊火焰也慢慢地熄灭了。
“小白鼎都未让父王动心,看来我们的努力白费了。”见雨山开口说话了,众人才悄然舒了一口气。
“不是小白鼎未让大王动心,也不是大王被那玉笙吸引,而是无象公子的技艺太过惊艳,没想到百无一用的书生,在这大典之上,居然有如此让人难忘的表现,这不但出乎大王意料,也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
华子夜痛惜一番自己棋差一招,然后又自信地说道:“人算不如天算,公子也不必沮丧,人不能总靠意外取胜,只要大王没有宣诏立储,公子就仍然会有机会。”
孙辰道:“看大王的神情,是对自己的那个书生儿子青睐有加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公子爷和大公子献上稀世珍宝却没落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会吹笙的三公子博得了大王的喝彩,甚至都忘了废长立幼自古是取乱之道的教训。”一个叫黄虎的门客也附和孙辰的推测。
雨山放下茶杯,咬牙说道:“这没有什么奇怪,规矩是人定的,自然就会有人改变它,父王当年也是挑落了他的太子兄长才登上王位的,不过他青睐老三那个书生却是我没想到的。”
“事情并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欲做大事,不可有私情,只要公子有决心,我等愿想尽办法替公子扳回这一局。”孙辰看着雨山,等待他的态度。
“现在只要挡我的路,就都是敌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雨山一拍案几,眼神坚定,外面的雨骤风急,华子夜等立刻伏地高呼:“公子英明,我等以性命担保,必助公子登上大王。”
雨山道:“诸位请起,如果我登上王座,诸位必是朝中重臣,替我执掌军国大事,我们一起创做大事,逐鹿天下,绝不只是固守这巴蜀之地。”
华子夜道:“公子高明,我巴国民风彪悍,财力雄厚,本有与列国争霸的实力,但千百年来只守着这西南一隅过日子。巴王虽然是一代雄主,却是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坐看列国争霸,无所作为,实在可惜。”
雨山道:“不能再让我巴国就这样默默无闻下去了,如果我登基为王,必将开疆扩土,一展我巴人风采,青史留名。”
二公子雨山的一番话说得华子夜等人心潮澎湃,他们追随雨山就是有名扬天下的目的,见二公子早有此意,便有志士逢明主的欣喜。
华子夜道:“我巴国据盐田之利,国力在巴蜀之地是首屈一指,如果我巴国西进吞并蜀国,然后收罗大小部落邦国,我巴国的国力就足以与中原大国相抗衡,并且我巴国有地理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就像秦国出崤山一样,北进中原,取代周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门客黄虎听罢,说道:“先生果然妙计,只是蜀国国力不弱,想要一举吞没,恐怕也不容易。”
华子夜哈哈一笑,说道:“蜀国虽然地域广大,但兵无战力,且不说现在蜀王耽于享乐,就是那蜀国都城,虽说繁华,但却无险可守,一支奇兵劲旅就可拿下了。”
雨山笑道:“先生果然大才,那王座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可以说是巴人共有的,坐在王座上,自然要让巴国扬威天下,方不辱先祖的荣光。”
孙辰道:“公子是我们的希望,公子就是那天阁风铃的栋梁,我等就是砖瓦,公子占得更高,我等也才能占得更高。”
其他门客闻言也忙宣誓:“我等誓死辅佐公子。”孙辰接着说道:“现在形势对公子愈加不利,以前是一个对手,现在变成了两个,在下以为公子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最坏的打算?”雨山一愣,不知这话何意。
“公子何不效法大王?”华子夜冷冷地说道。
“可是我们现在不掌握军队,府兵的数量也有限,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就招兵买马,公子不要忘了,这怒涛之城是个交易的地方,需要什么就购买什么,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
铁老四的兵器铺之所以出名,除了雇佣了一批手艺精湛的工匠外,更关键的是,每一把锻造出的宝剑,都经过铁老五的检验。只有一流的剑客才能懂得剑的好坏,这是其它兵器铺竞争不过铁老四的根本原因。
铁老四的生意一直很好,钱像水一样淌进铁老四的铺子里,铁老四的财富也一直安然无恙,这都得益于铁老五。因为铁老五守在身边,所以铁老四的铸剑一直顺风顺水,直到这天早上。
太阳刚刚升起,侍女小兰便去伺候铁老四起床,她发现卧室里没有铁老四,地上却多了一个黑布口袋。小兰好奇地打开了那个口袋一看,便突然发出一声尖叫,人就晕死过去了。
铁老五就睡在隔壁,听到动静便立刻冲过来,他看到小兰晕倒在一旁,那黑布口袋里滚出来一个血糊糊的人头,还有一把沾满鲜血的宝剑。铁老五认得,脑袋是铁老四的,宝剑是剑铺里刚刚锻造出来的。
显然,这把宝剑不需要铁老五鉴定了,它的确是把好剑,而铺子里的钱分文未动。
刺客档案
聂无影天下闻名,也早有人整理出为他整理出了这样一份档案。
姓名:聂无影
年龄:二十三
职业:刺客
籍贯:宋国
来历:弃婴
履历:
二十三年前,一个寒冬的黄昏,有个宋国的骟猪匠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地晦暗,霜冻让土地变得生硬,寒风钻进脖子里像刀割一样,但寒冷似乎并没有对骟猪匠起任何作用,他仍然敞开胸膛,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浑身上下冒着的热气似乎要把天地间的霜雪融化。
天地无语,只有风的呼号声,似乎要与骟猪匠交流嬉戏,但骟猪匠始终紧闭双唇。
当骟匠走过一片盐碱滩时,突然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传来,骟猪匠循声搜索,发现一个大红丝缎襁褓放在荆棘丛下。
骟匠扒开襁褓,顿时眉头一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个长得很丑的婴儿。从襁褓的料子来看,这个丑得出奇的婴儿是出生在有钱人家里,但长得太丑,所以他被抛弃了。
骟匠举目四望,发现并无一个踪影,他心想:“这个不幸的孩子放在这里,不被冻死,也会被野狗吃掉。”于是他决定把婴儿带回家去。
聂无影又是幸运的,他活了下来。
但聂无影最终又是不幸的,因为他活得很悲惨。
从他记事起,他就是别人攻击的对象,那些小孩见到他都朝他扔石子,那些大人见到都喜欢放狗咬他,因为害怕他把自己家的孩子吓哭了。
当骟匠从外面回来看到遍体鳞伤的聂无影,便叹息道:“以后你就跟我学艺吧。”
从此以后,宋都的人们便常常看到一大一小的两个骟匠,走街串巷,孤独而倔强。
聂无影很丑,但一点都不笨,甚至可以说聪明出众,他在用刀方面极具天赋,骟匠的手艺他不到半年就学会了,并且出刀更准确、迅捷、果断,他很快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小骟匠。
当他长到十岁时,他发现骟匠不止是会骟牲口,还会杀人,并且剑法高明。
聂无影想起自己被丢石子被狗咬的经历,于是求骟匠教他剑法,骟匠问道:“你为何要学剑?”
聂无影道:“会剑法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了。”
骟匠道:“如果别人被欺负呢?”
十岁的聂无影想了想,说道:“那我就去帮助他。”
从那以后,骟匠就开始教聂无影剑法,并且隔三差五带着他到很远的地方去,那里总有不少和骟匠一样的人,身份普通却身手不凡,他们一起在实战中学习剑法。
聂无影后来才知道,骟匠是墨家弟子,听从矩子令的调遣,扶危救难,死不旋踵。
在聂无影十八岁那一年,骟匠在一次扶危救难中被杀死了,当他用一张破席子卷着骟匠的尸首,然后埋进一个黄土坑之后,他就坐在土堆前思考良久,回味着骟匠对他说过的很多话,其中最重要的是:墨家弟子的使命就是化解苦难,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先要让自己先过上幸福的生活,然后才能帮别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聂无影反复思索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决定要先为自己的幸福而拼搏。
现实总是很残酷,丑人的幸福从来就是很困难的,尽管聂无影剑术高明,成了天下闻名的剑客,并且用剑挣了大钱,但他仍然过得很痛苦,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甚至妓女都不愿接他的生意,每次他到妓院,花最多的钱,却只能跟又丑又老的妓女睡觉。
当聂无影某天在妓院看着躺在身边丑得像猪一样的妓女时,他又陷入了沉思。
“要让自己先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得改变自己的容貌。”这是聂无影反复思索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决定要学习易容之术。
当聂无影可以轻松“变脸”的时候,他才发现任何人在宋国都是不幸福的,甚至宋国国王都不幸福。因为宋国不但是个弱国,而且还是个穷国,秦楚齐那样的大国随时可以灭掉它,所以宋国人个个衣衫褴褛,面带忧郁,日子过得胆战心惊的。
聂无影再无需思索,他果断地离开了宋国。
巴蜀之地是一片和平的乐园,怒涛之城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聂无影来到这里就再也不想离开了,他发现这里最适合他这样的有钱人,这里不但有美女美酒美食,而且还非常自由,贵族都是自己养兵保护自己,官府从来不管束他们作奸犯科,要知道那可是男人难以克服的通病。
聂无影在怒涛之城混得如鱼得水,靠着自己的本事,他常常替别人解决一些麻烦事,然后挣到花不完的钱,再靠自己的颜值,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昨天晚上。
这是聂无影第一次在怒涛之城露出了真面容,聂无影憎恶自己的面容,因为丑陋的面容曾带给自己深深的自卑,所以才以易容术遮饰自己最丑的一面,而现在却将自己更丑的一面展示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所谓的体面,其实就是没有揭开盖子的臭菜坛子。而那些想体面的人,到最后往往连一点体面都没有,聂无影现在渴望有人能一剑刺死自己,或者像鬼王一样,立刻被枭首示众。此时,在满堂权贵中,只有无象心生怜悯,尽管他是王子,但他知道面容丑陋是什么滋味,何况还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丑男。
这时候,丞相颜夫子却看不下去了,他开口问道:“这个天下闻名的刺客不知是何时进入了我巴国,有什么目的,为何现在又成了大王的阶下囚,难不成他想要刺杀大王?”
辛卯哼了一声,说道:“这家伙从昨晚到现在,问啥都不说,要不拉到这里来,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明月环视众人一眼,说道:“能请得动天下第一刺客的,必定是财力雄厚的人物,不过既然他潜入到玫瑰花园,总不会为了采花,一定有其它的目的。”
“你们可有让他开口的办法?”巴王发问,其他人却都面面相觑,无一人有此把握,因为他们都晓得天下刺客死士的信条:宁死不出卖主顾。
巴王凑近聂无影的脸庞,仔细端详着这张丑陋的脸,发现此人虽然相貌丑陋,眼神却充满了坚毅,自有一股侠士气度,于是说道:“作为一个拿钱办事的刺客,守住雇主的秘密是他们的职业操守。”巴王想了想,又说道:“或许你自己也不知道在为谁办事,都说天下所有的金子都长得一样,本王说得对么?”
聂无影此时才收回眼神,看着眼前这位巴王,虽然须发花白,却精力充沛,目露精光,果然有一代雄主的威严,这让聂无影也心生几分畏惧。
这时雨山道:“只要他不是哑巴,就总有办法让他开口的。”雨山奏请巴王将聂无影先打入死牢,然后使用酷刑,直到他开口。
巴王环视众人,问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众人皆答:“是的。”
巴王半晌没有吭声,却突然转身问王后穆妍:“王后以为该如何?”
聂无影的形象早已让穆妍厌恶,此时穆妍也不想给予他仁慈,她蹙眉道:“敢冒犯王室威严,必定不是等闲人物,绝不能让他带着秘密死掉。”
于是聂无影又没有死,只是这次他活得就更困难了。
但天下从没人关心一个刺客的生死,更没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马择主
雨夜来临,怒涛之城笼罩在朦胧的水汽中,宴会上的狂热似乎已被雨水浇灭,很多人都忘记了白天经历的惊悸和刺激,此刻心中只想着和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家人围坐在一起倾心交谈,如果是一个人独处,心绪必定会飞得很远,去追逐远去的时光,飞到远方亲人的身旁。
当然,雨中的安逸并没有浸润每一个人,有的人内心依然在蠢动,只要活着,脚步就不会停歇,风雨无阻,使命必达,如巴王、明月、雨山、杜伯等人。
童无欺、吕琦、范江海等“五马”与孟三娘等人都身着素缟,在老孟的牌位前焚香祷告,此刻没有悲伤,悲伤不适合这些时代的强者,因为他们是为信念而活,而不是为了彼此的存在而活着,信念早已将悲伤消融。
童无欺道:“老孟的大仇已报,现在是时候好好筹划下一笔买卖了。”
范江海道:“是该好好筹划了,这一次的买卖我们算是蚀了本了。”
邓遗清道:“这次损失的不但是金子,还让吕琦兄弟在冰天雪地里白跑了一趟边塞古城。”
白亮道:“没想到两手空空的三公子倒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一曲《来凤》不但征服了众臣,还征服了巴王,看来二公子是没有希望了。”
童无欺捋了捋自己的白胡子,摇头道:“还没到最后时刻,就不能说已经亏定了。”
吕琦道:“这次为巴王献礼,三公子无象算是出其不意,只要巴王还没有下旨立太子,那大公子明月和二公子雨山就都还有机会,我们下一步该在谁身上下注,还需仔细筹划。”
这时众人便各有想法,有的认为应该烧三公子那口热灶,有的认为大公子是长子,希望应该更大;有的则认为应该和二公子继续合作。众人各有意见,只有吕琦和童无欺没有言语。
这时吕琦问童无欺:“童老以为如何?”
童无欺道:“我们既然已经在二公子身上下了注,那就要继续跟下去。”
“二公子现在被大公子和三公子夹击,这样做是不是风险太大了?”邓遗清担忧地问道。
童无欺摇摇头,说道:“做买卖不光要看利润,还要看风险,三公子现在虽然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是他不拘小节,行为放荡,易触犯禁忌,老夫以为,他的热度并不能持续多久。何况他喜好百家学说,交往的都是辩士智者,我等逐利商贾,很难同这样人打交道。”
“那大公子明月呢?”范江海问道。
童无欺道:“大公子明月有先发优势,他毕竟是巴王的长子,但明月公子身边围着那么多谋臣门客,还有氏族大臣,也多对他充满期待,如果我们再凑上去,恐怕只能分得一点残羹剩水。”
范江海听罢,也点点头,说道:“这么说的话,明月是个无利可图的主顾?”
童无欺道:“不错,我们做买卖,不止要看自己有什么,更要看别人需要什么,从这一点说,大公子并不是我们要找的好主顾。”
童无欺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于是和二公子的买卖便成了他接下来的主业。
而明月的府上一向很热闹,此时更因为巴王的寿宴精彩纷呈,惊喜连连,所以明月门下宾客都在津津乐道,交口称赞。但明月却并没有喜色,只说道:“杜伯果然是讲究秩序的人,心思缜密,此次父王的寿宴,他操办得非常得体。”
“公子说得不错,从这次寿宴来看,杜伯的确是个精明能干的人物,但操办这次寿宴的不是杜伯,至少不是他全部操办的。”
其他门客听了鲍驹的话,便问其缘故。
鲍驹放下茶杯,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须,说道:“真正操办这次寿宴的是巴王,自始至终都是巴王。巴王总揽全局,井然有序却又出其不意,震慑内外,这绝非一个初来乍到的杜伯可以办到的。”
明月听罢,觉得鲍驹说得很有道理,心里对巴王愈加佩服了,但又叹道:“此次寿宴如此奢靡,天下列国皆无此排场,尤其是那小白鼎乃天下盟主的象征,这恐怕招他国非议,于我巴国不利,难道父王没有想到这一点吗?先生对此事怎么看?”
鲍驹知道明月是担心二公子的小白鼎迷惑了巴王的双眼,于是他便不紧不慢地品了一口春茶,润润嗓子才说道:“我巴国居盐泉之利,可以说是赚尽了天下的钱,列国是既恨我又离不开我,其中以楚国最想吞并我巴国,但其它诸侯害怕楚国占据盐泉,所以始终对其掣肘。这次大王大摆寿宴,并非为了个人荣光,而是提醒天下诸侯这巴国盐泉的价值,让他们更积极地介入巴楚之争,不能有丝毫松懈,这也是巴王为何要广邀列国前来的原因。”
鲍驹一席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连大公子明月也都叹服,鲍驹接着道:“因为那小白鼎乃天下奇物,大王更会避而远之,以免招惹列国猜疑,所以大王不会因此而欣喜,更不会因此而立雨山公子为太子的。”
鲍驹这一通说下来,让明月茅塞顿开,众门客也无不信服。鲍驹继续说道:“现在巴国比任何时候都富强,既是商贾们的摇钱树,也为那些部落提供了足够的食盐,所以现在除了楚国,天下所有人都期望我们巴国安全,难道这不算高明吗?”
“那巴王为何对周王室高看一眼呢,现在周天子已一无所有了?”有一位叫晏塘的门客问道。
“这也是大王的高明之处,天下大国都不尊重周王室,那是因为他们有称霸之心,都想代周而立,现在巴王主动尊重周王室,代表我巴国无争霸之心,是向天下宣誓我巴国会严格遵守当初周公确定的封地范围,绝无扩张的企图,现在要展示谨守本分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尊崇周天子,那一尊青铜鼎看似神圣,但在我巴国这里,其实并无多少价值,所以二公子所为,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鲍驹一番分析下来,明月和其他人又都喜笑颜开了,明月道:“鲍先生果然有管仲之才,可惜我巴国无左右天下局势的实力,在我府上做个小小的幕宾,真是屈才了。”
鲍驹闻言非常惶恐,道:“能追随公子已是鲍某的福气,岂敢言屈才二字。”接着他有对明月表示,现在是大争之时,列国合纵连横,战乱频起,巴国在列国间周旋,稍有不慎,就会招来灭顶之灾。“公子当积蓄实力,招揽贤才,以备将来主政所用。”鲍驹接着说道。
明月听出了鲍驹话中的意思,便说道:“父王春秋鼎盛,还如此睿智,立储之事恐怕还遥遥无期。”
这时门客晏塘说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公子不得不防。雨山敬献小白鼎,显然是想让大王立他为世子,巴王虽说是要奏闻周天子之意,那不过是推托之词,现在华子夜和二公子雨山说不定又在密谋新的计划,我们不可不防。”
“晏兄不必过虑,从今日大典上的情形看,雨山虽然献了至宝,大王却并没有格外垂青,自古讲究长幼有序,以大王的英明,绝不会干出废长立幼的荒唐之举。”鲍驹说得非常自信,他又对晏塘等人说道:“不过晏兄所言也不无道理,我们要对他们严密监视,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满载而归
夜雨就像下在二公子雨山的心里,在回到府中后,神情便有些沮丧,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华子夜、孙辰等心腹门客大气不敢出,只是默默地围坐在两旁,窗外的雨水滴在屋瓦上,就像是时钟滴滴答答的响动。
众人见华子夜没开口,便都端坐着,心头那熊熊火焰也慢慢地熄灭了。
“小白鼎都未让父王动心,看来我们的努力白费了。”见雨山开口说话了,众人才悄然舒了一口气。
“不是小白鼎未让大王动心,也不是大王被那玉笙吸引,而是无象公子的技艺太过惊艳,没想到百无一用的书生,在这大典之上,居然有如此让人难忘的表现,这不但出乎大王意料,也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
华子夜痛惜一番自己棋差一招,然后又自信地说道:“人算不如天算,公子也不必沮丧,人不能总靠意外取胜,只要大王没有宣诏立储,公子就仍然会有机会。”
孙辰道:“看大王的神情,是对自己的那个书生儿子青睐有加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公子爷和大公子献上稀世珍宝却没落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会吹笙的三公子博得了大王的喝彩,甚至都忘了废长立幼自古是取乱之道的教训。”一个叫黄虎的门客也附和孙辰的推测。
雨山放下茶杯,咬牙说道:“这没有什么奇怪,规矩是人定的,自然就会有人改变它,父王当年也是挑落了他的太子兄长才登上王位的,不过他青睐老三那个书生却是我没想到的。”
“事情并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欲做大事,不可有私情,只要公子有决心,我等愿想尽办法替公子扳回这一局。”孙辰看着雨山,等待他的态度。
“现在只要挡我的路,就都是敌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雨山一拍案几,眼神坚定,外面的雨骤风急,华子夜等立刻伏地高呼:“公子英明,我等以性命担保,必助公子登上大王。”
雨山道:“诸位请起,如果我登上王座,诸位必是朝中重臣,替我执掌军国大事,我们一起创做大事,逐鹿天下,绝不只是固守这巴蜀之地。”
华子夜道:“公子高明,我巴国民风彪悍,财力雄厚,本有与列国争霸的实力,但千百年来只守着这西南一隅过日子。巴王虽然是一代雄主,却是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坐看列国争霸,无所作为,实在可惜。”
雨山道:“不能再让我巴国就这样默默无闻下去了,如果我登基为王,必将开疆扩土,一展我巴人风采,青史留名。”
二公子雨山的一番话说得华子夜等人心潮澎湃,他们追随雨山就是有名扬天下的目的,见二公子早有此意,便有志士逢明主的欣喜。
华子夜道:“我巴国据盐田之利,国力在巴蜀之地是首屈一指,如果我巴国西进吞并蜀国,然后收罗大小部落邦国,我巴国的国力就足以与中原大国相抗衡,并且我巴国有地理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就像秦国出崤山一样,北进中原,取代周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门客黄虎听罢,说道:“先生果然妙计,只是蜀国国力不弱,想要一举吞没,恐怕也不容易。”
华子夜哈哈一笑,说道:“蜀国虽然地域广大,但兵无战力,且不说现在蜀王耽于享乐,就是那蜀国都城,虽说繁华,但却无险可守,一支奇兵劲旅就可拿下了。”
雨山笑道:“先生果然大才,那王座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可以说是巴人共有的,坐在王座上,自然要让巴国扬威天下,方不辱先祖的荣光。”
孙辰道:“公子是我们的希望,公子就是那天阁风铃的栋梁,我等就是砖瓦,公子占得更高,我等也才能占得更高。”
其他门客闻言也忙宣誓:“我等誓死辅佐公子。”孙辰接着说道:“现在形势对公子愈加不利,以前是一个对手,现在变成了两个,在下以为公子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最坏的打算?”雨山一愣,不知这话何意。
“公子何不效法大王?”华子夜冷冷地说道。
“可是我们现在不掌握军队,府兵的数量也有限,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就招兵买马,公子不要忘了,这怒涛之城是个交易的地方,需要什么就购买什么,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