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3330
阅读:5028
发表:2021/1/27
7章 主旋律,爱情,农村 小说
《龙殇》第3章
1
2
3
4
5
6
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于是众人纷纷为之赞叹不已,都说刘中信这小子厉害无比。惟有他这个愿望实实在在,值得人们为之艳羡不已。而其他种种说法,都难逃脱离实际之嫌,相比之下一并黯然失色。众人哈哈大笑之余,一起报以热烈的掌声。
也许刘中信当时只是兴之所至,信口一说而已。他本人绝对不曾想到,自己会和姑姑发生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而且若干年后会和姑姑纠结在一起,演绎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3
大千世界,风云变幻,可以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让人们始料不及,为之扼腕叹息。
初始,谁也不曾料到,我那位美丽的姑姑会阴差阳错地嫁进周氏家族,开启孟周两大家族通婚的先河。仔细考究起来,其中的委曲情由令人欲哭无泪,不能不感慨系之。
接下来,似乎应该说到我的那位姑父了。
比较而言,姑父与姑姑的反差极大,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任谁都一看即知,这一桩婚姻不合常理,自应有其奥秘之处。
对于姑姑的美丽,我并未给予直接描绘。为着公平起见,这里对姑父的丑陋也不做任何具体说明。不过,有一种极为有趣的情形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无论是谁,每当见到姑父其人时,都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联想,脑海中浮现出那位任人皆知的武大郎形象。这种情形微妙得很,当然也很残酷。我恳请大家还是慎重一些,千万不要进一步地联想到那个潘金莲才好。也许那个女人应该属于另类,绝不可与我的姑姑同日而语。
有关姑姑的故事,似乎应该从生儿育女讲起。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一点显得极为平常,大抵不会有什么一波三折的故事发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在姑姑身上却引发了一系列风波,直至影响到她的整个人生。
姑姑嫁到周氏家族之后,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未能生育。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形,自然也就引起了母亲的注意。母亲不只同情姑姑的遭遇,也一直在关注着姑姑的命运。在生育这一方面,她倾注的心血似乎更多一些,几乎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为此,母亲曾经请赵神仙分别为姑姑和姑父各自卜过一卦。场合虽然不同,目的却只有一个,无非是预测一下有关子嗣方面的情况而已。殊不料,那一番占卜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令人无所适从。
赵神仙说,姑姑命中有两个儿子,而姑父却合该一世无子。这两种说法传出之后,大家都当成笑话去说,纷纷嘲笑那赵神仙信口胡诌,算出卦来连一点儿准头儿都没有,还敢自称神仙呐,简直就是大草包一个嘛。
后来,恰好赶在一个公开场合上,有人以此为由引出话题,向赵神仙发难,问他自己究竟做何解释。连日来,赵神仙一直为此懊恼不已,正在寻找时机,以便郑重其事地为自己正一正名。他当即振振有词地说:我赵神仙演习的是老祖先留传下来的伏羲八卦,哪里有个不灵验的道理呐, 一算一个准,绝对不会有失误的时候。说我信口胡诌,不光是冤枉了我赵神仙,对伏羲氏他老人家也是一种大不敬,说句不好听的,简直就是有辱先师嘛。
有人悻悻地反问:那你倒是说一说看,人家明明是一对夫妇,怎么会一个有子,一个无子,这又怎么说得通呢?
赵神仙早已心中有数,却拿腔拿调地不肯当即讲出,只是吞吞吐吐地说:这话不大好说,一旦传到人家本人耳朵里去,也不大好听,今儿个咱们还是不说了吧!
说来也怪,赵神仙越是卖关子,大家越是想知道。一时间,竟乱纷纷地嚷了起来:
到底有啥碍口的说法呀! 你尽管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嘛。
得了,我看他也没啥可说的,不过是拉拉花架子,替自个儿找一个台阶罢了。
一个破方盘而已,小心别端洒了汤啊!
……
看看到了火候,赵神仙这才慢条斯理地又开了口:你们知道什么呀! 我背地里又替那男的算了一卦,他的阳寿也差不多就到头了,一旦没了男人,女人当然可以另走一家,年岁又不算大,别说是两个儿子,就是生养三个五个也还来得及呀!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反唇相讥:你是阎王爷呀还是判官呐,手里又没掌那生死簿子,你让谁死他就得死呀还是咋的?人家年轻力壮的,你这分明是在咒人家嘛。
赵神仙“嗤”地一笑:你懂个什么呀? 马有转缰之灾,人有当日之祸,黄泉路上无老少嘛,谁又能保得住谁呀!
众人半信半疑,一时却也再无话说。
赵神仙经过一场舌战,总算是平息了于己不利的舆论,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只是姑父依旧活得颇为健壮,一日日吃得饱,屙得净,响屁放得,比一头健牛也不差多少。看那样子,至少还有半个世纪的活头儿。
后来有好事者把赵神仙的那一番话传给了姑父本人,并一再怂恿他当仁不让,亲自出面去教训那赵神仙一通,看他往后还敢不敢信口雌黄,妄论他人生死。
姑父听罢,吭哧了好半晌,才冒出一句话来:他白话他的,我活我自个儿的,一咒十年旺,管他背地里说些啥屁话哪!
癞狗扶不上墙,帮腔上不了台,败兴啊! 好事者叹息一番之后,也只好怏怏而去。
也许刘中信当时只是兴之所至,信口一说而已。他本人绝对不曾想到,自己会和姑姑发生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而且若干年后会和姑姑纠结在一起,演绎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3
大千世界,风云变幻,可以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让人们始料不及,为之扼腕叹息。
初始,谁也不曾料到,我那位美丽的姑姑会阴差阳错地嫁进周氏家族,开启孟周两大家族通婚的先河。仔细考究起来,其中的委曲情由令人欲哭无泪,不能不感慨系之。
接下来,似乎应该说到我的那位姑父了。
比较而言,姑父与姑姑的反差极大,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任谁都一看即知,这一桩婚姻不合常理,自应有其奥秘之处。
对于姑姑的美丽,我并未给予直接描绘。为着公平起见,这里对姑父的丑陋也不做任何具体说明。不过,有一种极为有趣的情形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无论是谁,每当见到姑父其人时,都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联想,脑海中浮现出那位任人皆知的武大郎形象。这种情形微妙得很,当然也很残酷。我恳请大家还是慎重一些,千万不要进一步地联想到那个潘金莲才好。也许那个女人应该属于另类,绝不可与我的姑姑同日而语。
有关姑姑的故事,似乎应该从生儿育女讲起。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一点显得极为平常,大抵不会有什么一波三折的故事发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在姑姑身上却引发了一系列风波,直至影响到她的整个人生。
姑姑嫁到周氏家族之后,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未能生育。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形,自然也就引起了母亲的注意。母亲不只同情姑姑的遭遇,也一直在关注着姑姑的命运。在生育这一方面,她倾注的心血似乎更多一些,几乎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为此,母亲曾经请赵神仙分别为姑姑和姑父各自卜过一卦。场合虽然不同,目的却只有一个,无非是预测一下有关子嗣方面的情况而已。殊不料,那一番占卜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令人无所适从。
赵神仙说,姑姑命中有两个儿子,而姑父却合该一世无子。这两种说法传出之后,大家都当成笑话去说,纷纷嘲笑那赵神仙信口胡诌,算出卦来连一点儿准头儿都没有,还敢自称神仙呐,简直就是大草包一个嘛。
后来,恰好赶在一个公开场合上,有人以此为由引出话题,向赵神仙发难,问他自己究竟做何解释。连日来,赵神仙一直为此懊恼不已,正在寻找时机,以便郑重其事地为自己正一正名。他当即振振有词地说:我赵神仙演习的是老祖先留传下来的伏羲八卦,哪里有个不灵验的道理呐, 一算一个准,绝对不会有失误的时候。说我信口胡诌,不光是冤枉了我赵神仙,对伏羲氏他老人家也是一种大不敬,说句不好听的,简直就是有辱先师嘛。
有人悻悻地反问:那你倒是说一说看,人家明明是一对夫妇,怎么会一个有子,一个无子,这又怎么说得通呢?
赵神仙早已心中有数,却拿腔拿调地不肯当即讲出,只是吞吞吐吐地说:这话不大好说,一旦传到人家本人耳朵里去,也不大好听,今儿个咱们还是不说了吧!
说来也怪,赵神仙越是卖关子,大家越是想知道。一时间,竟乱纷纷地嚷了起来:
到底有啥碍口的说法呀! 你尽管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嘛。
得了,我看他也没啥可说的,不过是拉拉花架子,替自个儿找一个台阶罢了。
一个破方盘而已,小心别端洒了汤啊!
……
看看到了火候,赵神仙这才慢条斯理地又开了口:你们知道什么呀! 我背地里又替那男的算了一卦,他的阳寿也差不多就到头了,一旦没了男人,女人当然可以另走一家,年岁又不算大,别说是两个儿子,就是生养三个五个也还来得及呀!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反唇相讥:你是阎王爷呀还是判官呐,手里又没掌那生死簿子,你让谁死他就得死呀还是咋的?人家年轻力壮的,你这分明是在咒人家嘛。
赵神仙“嗤”地一笑:你懂个什么呀? 马有转缰之灾,人有当日之祸,黄泉路上无老少嘛,谁又能保得住谁呀!
众人半信半疑,一时却也再无话说。
赵神仙经过一场舌战,总算是平息了于己不利的舆论,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只是姑父依旧活得颇为健壮,一日日吃得饱,屙得净,响屁放得,比一头健牛也不差多少。看那样子,至少还有半个世纪的活头儿。
后来有好事者把赵神仙的那一番话传给了姑父本人,并一再怂恿他当仁不让,亲自出面去教训那赵神仙一通,看他往后还敢不敢信口雌黄,妄论他人生死。
姑父听罢,吭哧了好半晌,才冒出一句话来:他白话他的,我活我自个儿的,一咒十年旺,管他背地里说些啥屁话哪!
癞狗扶不上墙,帮腔上不了台,败兴啊! 好事者叹息一番之后,也只好怏怏而去。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