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0566
阅读:14391
发表:2015/1/12
历史
小说
蜀阳公主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司马错与他带来的一个卫士走出门外,外面却是一片树林,月亮还没有出来,一团漆黑。这时有人叫道:“左庶长,在这边上轿”!
司马错稀里糊涂地坐上了轿,这时,他才静下心来想:这三叔公谋反已经是历来已久的事了!惠文君的安危就系于我一身了!
孝公床前托孤,也许惠文君并不知道,因为他的名声在秦国早已威风扫地,谁也没有想到他能继承王位?普天下老百姓可能都认为,未来的王位应该是老大来继承了,不应该是老二惠文君。孝公的老大是一个宫女为他生的儿子,他身上有一半低贱的血统,所以不能立为太子,也就无缘继承大宝。然而老大也乐于安于现状,即使孝公在世,老二惠文君被商鞅软禁起来时,他也没有去争取太子的位置。如今父王已死,他就一直躲在家里,静观其变,弟弟坐稳了王位,少不了他的一杯羹,三叔公胜利了,也少不了他的一根骨头!他又何必参和进去,搞不好还会人头落地,又何苦了呢?
朝廷上,惠文君宣布:由右庶长率领五千人马去增援南郑守军!
十一级的右庶长出列领命。
在这朝堂上还是孝公时代的原班人马,只是少了商鞅和他的师傅尸子,他的相位已经由张仪来替代了。在这朝廷上没有人再会提到商鞅师徒这两个人的名字了。
左边是以张仪、司马错为首的文武大臣;右边是以三叔公为首的王亲国戚,一个秦国的权力就控制在这两批人手里,他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物!
一个宫人宣布:有事便奏,无事就退朝!
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事可奏呢?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罢!保住脑袋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惠文君却说:“相国、大庶长请留下,本王还有要事相商”!
当那些王亲国戚、大臣都离开了朝廷后,惠文君才从他的宝座上走下来,来到张仪、司马错站立的地方,说:“张叔、司叔请坐”!
立即有两个宫女搬来两个锦团,放到了了二人的屁股后面。
他二人毕竟还是不敢就坐。
“两位叔叔请坐”!
“谢大王座”!他二人才诚惶诚恐地坐下来。
“张叔,有人要谋反,您有何看法?”惠文君就站着问。
“大王,微臣也有耳闻,微臣觉得应加强王宫的保卫,进一步肃清商鞅死硬分子”!张仪说后用眼盯了一下司马错。
惠文君点点头,对司马错问:“司叔,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司马错把胸一拍说:“大王,有微臣在,敢保大王无事”!
惠文君不断地点头,说:“有司叔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在他面前这位大庶长,手握秦国几十万大军,谁能得到他的支持,谁就拥有天下呀!
37、三取南郑
秦军南出汉中,就只有唯一一条通道,这条道路崎岖艰险,特别是在秦岭以南的一条峡长的山谷,两边山崖如同刀切,崖下涧深不见底,就在这峡长的深谷里,蜀军经营了数百年,历经代代修缮,早已形成了坚固的城防工事,除非雄鹰,莫想越过。
就在秦孝公时代,他专门训练了一批攀援能手,就凭借这批人绕过了蜀军的城防工事,从侧面的悬崖上,用绳索把人放了下去。
此时,秦军从北面开始对蜀军的工事展开了猛攻,吸引了蜀军的注意力。而从侧绕过的秦军却集中起来,对蜀军的背后采取了出其不意攻击。数百蜀军被秦军屠杀殆尽。蜀军千百年来的防御工事,就那样落入秦军手中了。
蜀军工事只有南面留有一道门,从门里可以登上城墙,城墙上修有许多箭垛。而城墙北面是用石块垒砌进来的,高五寻,没有云梯,是休想爬上来的。而峡谷很长,侧边又有深涧,是不利于秦军大部队进攻的。
秦军夺取蜀军的防御工事后,立即用准备好的云梯,使一万秦军从云梯上翻越过了蜀军的工事。
此时南郑的蜀军并不知道秦岭的防御工事已经被秦国占领了,因为工事守军没有一人漏网,所以没有人向南郑驻军报信。而秦军却化装成百姓分批混进了南郑城中。秦军混入南郑的人已经有五百人了,而蜀军还一无所知。
就在那天晚上,越过秦岭的一万秦军突然向南郑发动了攻击,秦军高举着火把,喊杀声惊天动地。
蜀军守城军队只有三千人马,由上勇士统领。因为蜀军有秦岭那坚固的工事,秦人是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当晚上勇士正在他的营房里饮酒作乐,这位上勇士他也是大将军的级别,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军师了,因为五丁大力士人劦属于蜀王直接调遣,并不能管他大勇士。所以这位大将军在这里独霸一方,享受着荣华富贵。他左手搂抱着美女,右手端起酒尊,嘴里叫着:“美人儿,来饮一口”!
就在他们面前是一群半裸的舞姬,一这跳一边做着挑逗的动作。
美人用手把酒樽推开,娇滴滴地说:“将军,你先来”!
上勇士饮了一大口,然后对准美人的小口,全部吐了进去。美女经受不住烈酒的刺激,一个喷嚏,全部都喷了出来。他连忙用左手在美人的背上轻轻地拍拍,右手放下酒樽,粗鲁地在她的小嘴上一抹。
这时,一个卫士进来报告:“大将军,秦军已经开始攻城了,请大将军定夺”!
“啊”!大勇士一声惊,推开了美人儿,站了起来,“来人呀”!
那些舞姬也是一派惊慌,不知所措。
大勇士的卫士立即给他披挂好战袍,他便仗剑走出营门。
南郑是以秦岭的山岩而修建的,因而,它只有三面城墙,三道城门。这三道城门上的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秦军割掉了脑袋。三道城门有两道被混入城内的秦军打开了。秦军如同潮水般地涌进了城里。
大勇士带着他的卫队直奔南门而来,不巧与涌进城里的秦军碰过正着。
秦军是一个长矛方阵,挺着长矛直刺蜀军。蜀军使用的都是长剑或大刀,当他们的剑与刀还没有接触到秦军时,就被秦军士兵的长矛刺死了。大勇士虽然挑开了秦军士兵的长矛,杀死了两个秦军士兵,但已经无济于事了,他的士兵已经遭到成批的屠杀,他自己虽然奋力拼搏,最终还是被秦军的长矛穿了心,倒在了血泊之中了。
蜀军遇到了秦军的突然袭击,只能各自为战,最后被秦军分割彻底地消灭了。从此,南郑城头上的开明兽旗帜,换成了秦人的龙旗。
蜀王趁秦孝公驾崩之机,派大巫师和五丁五丁二力士虎众虎众、五丁三力士狮轟率三万人马来取南郑,虽然失败了,但却夺回了秦岭通道的城防工事,这样,虽然南郑还在秦人手中,但却成了没有了供给的孤城了。
南郑城中五千秦军等待救援,已经是在汉水中望月亮了。
城中虽然储备了充足的粮食,也不缺饮用水,但是坚守一个月后,在居民中已经产生了恐慌。城市被蜀军团团围住,市民们原本是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如今早已断了货源,只有关门大吉了。
南郑已经成了一座死城了,除了每天的杀声,静下来时,只有一轮空月照在这座孤城上。每当此时,便从蜀军军营里传来一种哀怨的瑟声,蜀军演奏的是秦国的民歌《权舆》:
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于嗟乎,不承权舆。
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每当战事一平息下来,在夜深人静之时,蜀军中就有数人来弹奏这首秦人的民歌《权舆》,一直到拂晓之时才停止下来。
城中秦军士兵和大多数市民都来自于关中黄土地,每当听起自己的民歌时,就暗暗伤神,激起了思乡之情。他们自己演奏这支曲子,用的却是土陶乐器,虽然低沉却很容易表达出哀怨之情来。丝竹之瑟原本是蜀人的祖先宁封子发明的,后来经过他的女儿素女的改进,由原来的五十弦减少为二十五弦。虽然,蜀地的瑟早已传入秦地,但一般老百姓和普通士兵是无缘听这种美妙的曲调的,自己的曲调由别人演出来,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他乡遇知音了!
每到这时,左庶长就会派出他的督战队,来制止士兵听这从蜀军军营里传来的东西。
五丁力士老大连续进攻了月余,都遇到了秦军的顽强抵抗,可见秦军的战斗力并没有衰退,蜀军要想从正面攻入城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要么只有困死城中的秦军。
五丁大力士人劦已经接到了五丁二力士虎众的飞鸽传书,得知:五丁二力士虎众、五丁三力士狮轟已经把蜀阳公主送过了汉水,他们正率军赶来南郑前线。他掐指一算,今天夜里,五丁二力士虎众的军队就要到达这里了。于是,他命令他的部队继续向秦军发起攻击,蜀军高举火把,喊杀声煞时四起,但是这种攻击,与前几十次一样,无功而返,只是消耗了秦军一些箭矢。五丁大力士人劦走进军营,查看有没有士兵在进攻中受伤,然后回到中军帐里,等待五丁二力士虎众的消息。
五丁二力士虎众与五丁三力士狮轟自从送走了蜀阳公主后立即回到军营,命令士兵马上拔营起程,在屯口方向三十里地,扎下营来,吃过饭后,当天晚上就连夜赶往南郑前线。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第二天的夜晚到达了五丁大力士人劦的军营,两军汇合在一起。
五丁二力士虎众的方阵已经两个晚上没有睡觉,十分疲惫了。此时,五丁大力士人劦的攻城方阵誊出了他们的营帐,让五丁二力士虎众的军队好好睡上一觉,以养足精神。
攻城结束了,接着便是蜀军中的演奏高手开始弹起瑟来,那秦人的民歌《权舆》,伴随着清风,又哀怨的回荡在夜空里了。
月光之下,汉水还是象一条银白色的练子,向东南方缓缓地飘去。
白天攻城的部队继续攻城。
五丁二力士虎众的方阵仍然在帐蓬里睡大觉。中午吃过饭,继续睡觉。直至酉时,五丁二力士虎众才命令士兵起床,做好战斗准备。
在对南郑发起最后攻击前,五丁大力士人劦在他的中军帐召开了蜀军勇士以上的军官会议,并当众宣布了蜀王下达的夺回南郑的命令。每位将官都明白这一个月的攻城,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五丁大力士人劦开始调遣布署进攻的队伍了,首先下令:“五丁二力士虎众听令“!
五丁二力士虎众闻声站起来,“是”!
“五丁二力士虎众率领本部方阵,从秘道里攻入城里,然后向南门猛攻,打开城门”!
“本将领命”!五丁二力士虎众重新坐下来。
“五丁三力士狮轟听命”!
“是”!
“五丁三力士狮轟,你率领本部方阵,紧随五丁二力士虎众方阵,掩护五丁二力士虎众”!
“是”!五丁三力士狮轟接受命令后重新坐下来。
五丁大力士人劦接着向从正面攻城的上勇士等将军们发布了命令,一切安排就绪后,最后五丁大力士人劦宣布散会。
月亮象往常一样,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了起来,照耀在如练似的汉水上,大地都显得苍白了。
蜀军又开始了攻城,火把高高举起,喊杀声四起。
五丁二力士虎众率领他的方阵,从蜀军军营中间一处低矮处新挖掘出来的秘道进去。这条秘道由蜀军挖掘了月余,两人可以直立并肩而行,到达尽头是一块比较大的空间。先期到达的熟练的挖掘工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们见蜀军已经来到,于是便挥起工具,拔开地面。出口处是一块市民种菜的菜地,蜀军从里面钻了出来,也没有被人发现。
秦军主力几乎都投入到三道城门上的防守上去了,是不会有人来关注一块菜地的。只是从那黑乎乎的民居里传来几声狗叫声。
很快蜀军从洞里出来了一百人,虽然悄无声息,但在月光之下,还是被城墙上的秦军发现了。煞时间,从城墙上飞来象飞蝗似的箭矢。但蜀军早有准备,他们立即举起盾牌,以防被射伤。
蜀军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涌上来,这时,五丁二力士虎众对一个百人长下令道:“你带上你的方阵,立即奔袭秦军的中军帐”!
“是,二将军”!他转身向他的方阵令道:“跟我来”!
城墙上秦军士兵越来越多了,五丁二力士虎众见情况紧急,于是对一个千人长下令道:“千人长,你负责用盾牌护住出口,其它人跟我来”!
秦军在城墙上,与蜀军的出口点还有十几寻的距离,在夜晚要想射准蜀军是不容易的。但在那高大的城墙上没有云梯一时是下不来的,他们只有放箭。
五丁二力士虎众率领他的部分方阵,直接冲向南城门。他们越过居民的菜地,便进入了一片居民居住区。这里的居民,年青男女都被应征去作了夫差,或直接被编入了军队的预备队。家中就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所以,家家户户都紧闭着大门。
蜀军冲出居民区,便是一条直通南城门的大道。此时,这大道上都点上了火把,一直连接到城门,然而城楼上却是黑灯瞎火的。城内听不到什么喊杀声,只有城外蜀军的喊杀声,从城墙上传了进来。
这时,蜀军的前面突然出现了秦军的长矛方阵,长矛上的锋利的矛尖在火光下,一闪一闪的。秦军已经发现蜀军从地下冒了出来,所以,秦军指挥官左庶长,立即调动一个五百人长的方阵去阻击、消灭蜀军。
近几十年间,蜀军与秦军发生过数次战争,而每次都是以蜀军的失败而告终。秦军那锋利的长矛所向无敌,蜀军的长剑、大刀根本无法抵挡,而秦军还有更利害的机弩,蜀军士兵几乎成了秦军的活人靶。
此次,五丁二力士虎众所率的方阵,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士兵身着铜铠甲,头带铜鎑,以防秦军的箭伤,同时每人身背弓箭,腰佩长剑。蜀军将用弓箭先发制人,致使秦军的长矛还没有接近蜀军时,蜀军便用箭进行射杀。
长矛方阵如同蚂蚁一样滚滚而来,气势汹汹,不可阻挡。蜀军见此,真有点心有余悸。
五丁二力士虎众见秦军长矛方阵距离他们只有三寻之遥了,于是下令道:“拔箭,射杀”!
秦军凭借他们的长矛,所以从来不穿铜铠甲,因而运用长矛十分灵活,敌人在一寻之外便被剌死了。可现在他们却遇到了克星,而是他们在二寻之外便被飞箭穿了心。前面的士兵成排地倒下了,而后面的士兵又补充了上来,因为长矛只能刺人,而不能做挡箭牌,他们只有被动地挨射杀,而没法作任何的还击。
蜀军每人佩带有三十支箭,前面的士兵放完之后,退到一边去,让后面的人继续进行射杀。
秦军五百人长也被蜀军射杀了,秦军一看长官已死,没有了长官指挥,马上就乱了套,活着的人开始向后逃跑了。
真是兵败如山倒。秦军扛着长矛是无法逃跑的,所以统统丢弃武器四处奔逃,这样为蜀军更容易射杀了,甚至那些跑得慢的,便被蜀军长剑砍死。
蜀军百人长率领他的方阵直奔秦军的中军帐,这时迎面却遇上了秦军派往南城门的增援方阵,秦军足有五百人,前面是机弩方阵,后面是长矛方阵。蜀军百人长当机立断下令:“放箭”!
司马错稀里糊涂地坐上了轿,这时,他才静下心来想:这三叔公谋反已经是历来已久的事了!惠文君的安危就系于我一身了!
孝公床前托孤,也许惠文君并不知道,因为他的名声在秦国早已威风扫地,谁也没有想到他能继承王位?普天下老百姓可能都认为,未来的王位应该是老大来继承了,不应该是老二惠文君。孝公的老大是一个宫女为他生的儿子,他身上有一半低贱的血统,所以不能立为太子,也就无缘继承大宝。然而老大也乐于安于现状,即使孝公在世,老二惠文君被商鞅软禁起来时,他也没有去争取太子的位置。如今父王已死,他就一直躲在家里,静观其变,弟弟坐稳了王位,少不了他的一杯羹,三叔公胜利了,也少不了他的一根骨头!他又何必参和进去,搞不好还会人头落地,又何苦了呢?
朝廷上,惠文君宣布:由右庶长率领五千人马去增援南郑守军!
十一级的右庶长出列领命。
在这朝堂上还是孝公时代的原班人马,只是少了商鞅和他的师傅尸子,他的相位已经由张仪来替代了。在这朝廷上没有人再会提到商鞅师徒这两个人的名字了。
左边是以张仪、司马错为首的文武大臣;右边是以三叔公为首的王亲国戚,一个秦国的权力就控制在这两批人手里,他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物!
一个宫人宣布:有事便奏,无事就退朝!
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事可奏呢?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罢!保住脑袋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惠文君却说:“相国、大庶长请留下,本王还有要事相商”!
当那些王亲国戚、大臣都离开了朝廷后,惠文君才从他的宝座上走下来,来到张仪、司马错站立的地方,说:“张叔、司叔请坐”!
立即有两个宫女搬来两个锦团,放到了了二人的屁股后面。
他二人毕竟还是不敢就坐。
“两位叔叔请坐”!
“谢大王座”!他二人才诚惶诚恐地坐下来。
“张叔,有人要谋反,您有何看法?”惠文君就站着问。
“大王,微臣也有耳闻,微臣觉得应加强王宫的保卫,进一步肃清商鞅死硬分子”!张仪说后用眼盯了一下司马错。
惠文君点点头,对司马错问:“司叔,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司马错把胸一拍说:“大王,有微臣在,敢保大王无事”!
惠文君不断地点头,说:“有司叔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在他面前这位大庶长,手握秦国几十万大军,谁能得到他的支持,谁就拥有天下呀!
37、三取南郑
秦军南出汉中,就只有唯一一条通道,这条道路崎岖艰险,特别是在秦岭以南的一条峡长的山谷,两边山崖如同刀切,崖下涧深不见底,就在这峡长的深谷里,蜀军经营了数百年,历经代代修缮,早已形成了坚固的城防工事,除非雄鹰,莫想越过。
就在秦孝公时代,他专门训练了一批攀援能手,就凭借这批人绕过了蜀军的城防工事,从侧面的悬崖上,用绳索把人放了下去。
此时,秦军从北面开始对蜀军的工事展开了猛攻,吸引了蜀军的注意力。而从侧绕过的秦军却集中起来,对蜀军的背后采取了出其不意攻击。数百蜀军被秦军屠杀殆尽。蜀军千百年来的防御工事,就那样落入秦军手中了。
蜀军工事只有南面留有一道门,从门里可以登上城墙,城墙上修有许多箭垛。而城墙北面是用石块垒砌进来的,高五寻,没有云梯,是休想爬上来的。而峡谷很长,侧边又有深涧,是不利于秦军大部队进攻的。
秦军夺取蜀军的防御工事后,立即用准备好的云梯,使一万秦军从云梯上翻越过了蜀军的工事。
此时南郑的蜀军并不知道秦岭的防御工事已经被秦国占领了,因为工事守军没有一人漏网,所以没有人向南郑驻军报信。而秦军却化装成百姓分批混进了南郑城中。秦军混入南郑的人已经有五百人了,而蜀军还一无所知。
就在那天晚上,越过秦岭的一万秦军突然向南郑发动了攻击,秦军高举着火把,喊杀声惊天动地。
蜀军守城军队只有三千人马,由上勇士统领。因为蜀军有秦岭那坚固的工事,秦人是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当晚上勇士正在他的营房里饮酒作乐,这位上勇士他也是大将军的级别,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军师了,因为五丁大力士人劦属于蜀王直接调遣,并不能管他大勇士。所以这位大将军在这里独霸一方,享受着荣华富贵。他左手搂抱着美女,右手端起酒尊,嘴里叫着:“美人儿,来饮一口”!
就在他们面前是一群半裸的舞姬,一这跳一边做着挑逗的动作。
美人用手把酒樽推开,娇滴滴地说:“将军,你先来”!
上勇士饮了一大口,然后对准美人的小口,全部吐了进去。美女经受不住烈酒的刺激,一个喷嚏,全部都喷了出来。他连忙用左手在美人的背上轻轻地拍拍,右手放下酒樽,粗鲁地在她的小嘴上一抹。
这时,一个卫士进来报告:“大将军,秦军已经开始攻城了,请大将军定夺”!
“啊”!大勇士一声惊,推开了美人儿,站了起来,“来人呀”!
那些舞姬也是一派惊慌,不知所措。
大勇士的卫士立即给他披挂好战袍,他便仗剑走出营门。
南郑是以秦岭的山岩而修建的,因而,它只有三面城墙,三道城门。这三道城门上的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秦军割掉了脑袋。三道城门有两道被混入城内的秦军打开了。秦军如同潮水般地涌进了城里。
大勇士带着他的卫队直奔南门而来,不巧与涌进城里的秦军碰过正着。
秦军是一个长矛方阵,挺着长矛直刺蜀军。蜀军使用的都是长剑或大刀,当他们的剑与刀还没有接触到秦军时,就被秦军士兵的长矛刺死了。大勇士虽然挑开了秦军士兵的长矛,杀死了两个秦军士兵,但已经无济于事了,他的士兵已经遭到成批的屠杀,他自己虽然奋力拼搏,最终还是被秦军的长矛穿了心,倒在了血泊之中了。
蜀军遇到了秦军的突然袭击,只能各自为战,最后被秦军分割彻底地消灭了。从此,南郑城头上的开明兽旗帜,换成了秦人的龙旗。
蜀王趁秦孝公驾崩之机,派大巫师和五丁五丁二力士虎众虎众、五丁三力士狮轟率三万人马来取南郑,虽然失败了,但却夺回了秦岭通道的城防工事,这样,虽然南郑还在秦人手中,但却成了没有了供给的孤城了。
南郑城中五千秦军等待救援,已经是在汉水中望月亮了。
城中虽然储备了充足的粮食,也不缺饮用水,但是坚守一个月后,在居民中已经产生了恐慌。城市被蜀军团团围住,市民们原本是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如今早已断了货源,只有关门大吉了。
南郑已经成了一座死城了,除了每天的杀声,静下来时,只有一轮空月照在这座孤城上。每当此时,便从蜀军军营里传来一种哀怨的瑟声,蜀军演奏的是秦国的民歌《权舆》:
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于嗟乎,不承权舆。
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每当战事一平息下来,在夜深人静之时,蜀军中就有数人来弹奏这首秦人的民歌《权舆》,一直到拂晓之时才停止下来。
城中秦军士兵和大多数市民都来自于关中黄土地,每当听起自己的民歌时,就暗暗伤神,激起了思乡之情。他们自己演奏这支曲子,用的却是土陶乐器,虽然低沉却很容易表达出哀怨之情来。丝竹之瑟原本是蜀人的祖先宁封子发明的,后来经过他的女儿素女的改进,由原来的五十弦减少为二十五弦。虽然,蜀地的瑟早已传入秦地,但一般老百姓和普通士兵是无缘听这种美妙的曲调的,自己的曲调由别人演出来,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他乡遇知音了!
每到这时,左庶长就会派出他的督战队,来制止士兵听这从蜀军军营里传来的东西。
五丁力士老大连续进攻了月余,都遇到了秦军的顽强抵抗,可见秦军的战斗力并没有衰退,蜀军要想从正面攻入城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要么只有困死城中的秦军。
五丁大力士人劦已经接到了五丁二力士虎众的飞鸽传书,得知:五丁二力士虎众、五丁三力士狮轟已经把蜀阳公主送过了汉水,他们正率军赶来南郑前线。他掐指一算,今天夜里,五丁二力士虎众的军队就要到达这里了。于是,他命令他的部队继续向秦军发起攻击,蜀军高举火把,喊杀声煞时四起,但是这种攻击,与前几十次一样,无功而返,只是消耗了秦军一些箭矢。五丁大力士人劦走进军营,查看有没有士兵在进攻中受伤,然后回到中军帐里,等待五丁二力士虎众的消息。
五丁二力士虎众与五丁三力士狮轟自从送走了蜀阳公主后立即回到军营,命令士兵马上拔营起程,在屯口方向三十里地,扎下营来,吃过饭后,当天晚上就连夜赶往南郑前线。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第二天的夜晚到达了五丁大力士人劦的军营,两军汇合在一起。
五丁二力士虎众的方阵已经两个晚上没有睡觉,十分疲惫了。此时,五丁大力士人劦的攻城方阵誊出了他们的营帐,让五丁二力士虎众的军队好好睡上一觉,以养足精神。
攻城结束了,接着便是蜀军中的演奏高手开始弹起瑟来,那秦人的民歌《权舆》,伴随着清风,又哀怨的回荡在夜空里了。
月光之下,汉水还是象一条银白色的练子,向东南方缓缓地飘去。
白天攻城的部队继续攻城。
五丁二力士虎众的方阵仍然在帐蓬里睡大觉。中午吃过饭,继续睡觉。直至酉时,五丁二力士虎众才命令士兵起床,做好战斗准备。
在对南郑发起最后攻击前,五丁大力士人劦在他的中军帐召开了蜀军勇士以上的军官会议,并当众宣布了蜀王下达的夺回南郑的命令。每位将官都明白这一个月的攻城,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五丁大力士人劦开始调遣布署进攻的队伍了,首先下令:“五丁二力士虎众听令“!
五丁二力士虎众闻声站起来,“是”!
“五丁二力士虎众率领本部方阵,从秘道里攻入城里,然后向南门猛攻,打开城门”!
“本将领命”!五丁二力士虎众重新坐下来。
“五丁三力士狮轟听命”!
“是”!
“五丁三力士狮轟,你率领本部方阵,紧随五丁二力士虎众方阵,掩护五丁二力士虎众”!
“是”!五丁三力士狮轟接受命令后重新坐下来。
五丁大力士人劦接着向从正面攻城的上勇士等将军们发布了命令,一切安排就绪后,最后五丁大力士人劦宣布散会。
月亮象往常一样,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了起来,照耀在如练似的汉水上,大地都显得苍白了。
蜀军又开始了攻城,火把高高举起,喊杀声四起。
五丁二力士虎众率领他的方阵,从蜀军军营中间一处低矮处新挖掘出来的秘道进去。这条秘道由蜀军挖掘了月余,两人可以直立并肩而行,到达尽头是一块比较大的空间。先期到达的熟练的挖掘工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们见蜀军已经来到,于是便挥起工具,拔开地面。出口处是一块市民种菜的菜地,蜀军从里面钻了出来,也没有被人发现。
秦军主力几乎都投入到三道城门上的防守上去了,是不会有人来关注一块菜地的。只是从那黑乎乎的民居里传来几声狗叫声。
很快蜀军从洞里出来了一百人,虽然悄无声息,但在月光之下,还是被城墙上的秦军发现了。煞时间,从城墙上飞来象飞蝗似的箭矢。但蜀军早有准备,他们立即举起盾牌,以防被射伤。
蜀军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涌上来,这时,五丁二力士虎众对一个百人长下令道:“你带上你的方阵,立即奔袭秦军的中军帐”!
“是,二将军”!他转身向他的方阵令道:“跟我来”!
城墙上秦军士兵越来越多了,五丁二力士虎众见情况紧急,于是对一个千人长下令道:“千人长,你负责用盾牌护住出口,其它人跟我来”!
秦军在城墙上,与蜀军的出口点还有十几寻的距离,在夜晚要想射准蜀军是不容易的。但在那高大的城墙上没有云梯一时是下不来的,他们只有放箭。
五丁二力士虎众率领他的部分方阵,直接冲向南城门。他们越过居民的菜地,便进入了一片居民居住区。这里的居民,年青男女都被应征去作了夫差,或直接被编入了军队的预备队。家中就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所以,家家户户都紧闭着大门。
蜀军冲出居民区,便是一条直通南城门的大道。此时,这大道上都点上了火把,一直连接到城门,然而城楼上却是黑灯瞎火的。城内听不到什么喊杀声,只有城外蜀军的喊杀声,从城墙上传了进来。
这时,蜀军的前面突然出现了秦军的长矛方阵,长矛上的锋利的矛尖在火光下,一闪一闪的。秦军已经发现蜀军从地下冒了出来,所以,秦军指挥官左庶长,立即调动一个五百人长的方阵去阻击、消灭蜀军。
近几十年间,蜀军与秦军发生过数次战争,而每次都是以蜀军的失败而告终。秦军那锋利的长矛所向无敌,蜀军的长剑、大刀根本无法抵挡,而秦军还有更利害的机弩,蜀军士兵几乎成了秦军的活人靶。
此次,五丁二力士虎众所率的方阵,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士兵身着铜铠甲,头带铜鎑,以防秦军的箭伤,同时每人身背弓箭,腰佩长剑。蜀军将用弓箭先发制人,致使秦军的长矛还没有接近蜀军时,蜀军便用箭进行射杀。
长矛方阵如同蚂蚁一样滚滚而来,气势汹汹,不可阻挡。蜀军见此,真有点心有余悸。
五丁二力士虎众见秦军长矛方阵距离他们只有三寻之遥了,于是下令道:“拔箭,射杀”!
秦军凭借他们的长矛,所以从来不穿铜铠甲,因而运用长矛十分灵活,敌人在一寻之外便被剌死了。可现在他们却遇到了克星,而是他们在二寻之外便被飞箭穿了心。前面的士兵成排地倒下了,而后面的士兵又补充了上来,因为长矛只能刺人,而不能做挡箭牌,他们只有被动地挨射杀,而没法作任何的还击。
蜀军每人佩带有三十支箭,前面的士兵放完之后,退到一边去,让后面的人继续进行射杀。
秦军五百人长也被蜀军射杀了,秦军一看长官已死,没有了长官指挥,马上就乱了套,活着的人开始向后逃跑了。
真是兵败如山倒。秦军扛着长矛是无法逃跑的,所以统统丢弃武器四处奔逃,这样为蜀军更容易射杀了,甚至那些跑得慢的,便被蜀军长剑砍死。
蜀军百人长率领他的方阵直奔秦军的中军帐,这时迎面却遇上了秦军派往南城门的增援方阵,秦军足有五百人,前面是机弩方阵,后面是长矛方阵。蜀军百人长当机立断下令:“放箭”!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