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0566
阅读:14386
发表:2015/1/12
历史
小说
蜀阳公主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秦军的一场攻坚战开始了。
秦军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机弩和长矛,但是,要攻城,这种武器就发挥不了它的长处。蜀军躲在城墙上的箭垛后面,机弩不过是放一阵空箭而已,长矛是刺不到蜀军。当然有大雾的掩护,秦军也就避免了蜀军的乱箭的射杀。秦军首先派出了一个铜钾方阵,在前面掩护云梯队。
中勇士首先指挥士兵,从城墙上抛下一批石块,直接砸向秦军的铜钾队。秦军铜钾当然无法承受从五寻高的城墙上抛下来的石块的巨力。秦军纷纷被砸伤而倒地。但秦军必须夺取这隘口,这是死命令。右庶长骑在马背上,挥舞着长剑,指挥着铜钾队员继续向前冲,掩护云梯队。
铜钾队踩着同伴的尸首,又冲了上来,但遭到的仍然是一批乱石,没有被砸死的,逃了回去。有一个拖着伤腿的士兵,被右庶长一长剑挥来。铜钾士兵本是训练有素的,他立即用铜盾挡了过来。可那锋利的长剑,竟削去了铜盾一大块,因而那士兵的半个脑袋也飞进了那悬岩之下去了。
那些逃回来的伤兵们,见同伴的半边脑袋飞下了悬崖,情知不妙,立即就退了回去──退回去,被石块砸死,是死,但死得光荣!逃回去被右庶长削掉脑袋,是死,那样就当了一回逃兵罢了!
铜钾队,第二梯队接着举着盾牌又上来了,云梯队紧随其后。城墙上的蜀军并没有放箭,这次也没有抛下石块。此时云梯队员很容易就把云梯举了起来。因为云梯的前端绑有一根撑杆,由两个大力士负责朝上举。秦军很顺利地把云梯搭好了,那些铜甲队员立马从云梯往上爬。
就在这时,城墙箭孔里的蜀军,利用铜叉来推倒秦军的云梯,两个蜀军士兵用力向外推去,可那云梯如同钉在了城墙上似的,再增加了两个士兵,仍然岿然不动。其实,那云梯前端上面的撑杆,当它把云梯举上了城墙后,下面由五六个士兵向下坠,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反杠杆原理,下面一个人的力量就产生出了五倍的粘合力,所以,蜀军士兵根本就推不开云梯了。
负责在这一层指挥的下勇士见此情况,立即向中勇士作了报告。
中勇士立即命令:继续抛石头下去砸死那些秦军!
蜀军从城墙上抛下来的石块,秦军那些如此坚硬的铜盾,也承受不了那飞下来的石头,不仅铜甲被砸烂,那些士兵有的也被活活砸死。那些向下拖撑杆的士兵,也被砸伤的砸伤、砸死的砸死。撑杆没有人朝下拖了,就没有了粘合力了,这样箭孔里的蜀军士兵很轻松地就推开了云梯。那些还在亡命地朝城墙上爬的士兵,也只能顺着云梯倒了下去。
秦军总共撑起了三座云梯,然而,这三座云梯都先后被推倒了。
秦军再次丢下了一批死尸,第二次登城又失败了。
太阳早已西沉了,加之雾气,天色更加暗淡了,五步之外已经看不清人影了。这个时候很自然是秦军攻城的好时机。右庶长又组织了秦军的第三次攻城行动。他估计蜀军城墙上的石块可能已经丢弃完了,蜀军没有了石块,就奈何不了秦军。
这次,秦军把所有的云梯全部都搭上了,因为有大雾的掩护,蜀军并没有作任何阻挡,十座云梯全部搭到了隘口城墙上了。蜀军士兵虽然用铜叉企图推倒云梯,然而那云梯仍然象钉在了城墙上似的。蜀军无奈,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秦军的铜甲队员从云梯上爬上来──因为大雾的原因,蜀军士兵并不能看见秦军的铜甲队员。
此时,蜀军城墙上和城墙里的士兵都十分的紧张,因为一场大厮杀就要开始了!
蜀军的石块几乎都用完了,却给秦军准备了一捆捆干柴,这些干柴足以使秦军葬身火海之中。
中勇士身佩长剑,威风凛凛站在城墙正中,亲自指挥士兵摆好干柴,另一个士兵已经准备好了火把,只等中勇士一声令下,就立即点燃干柴,然后,从城墙垛上掀下去。
两位下勇士就躲在箭垛后面观察秦军的动向,并不断地把新情况报告给中勇士。
中勇士听了下勇士报告后,立即下令道:“点火”!
那些干柴上早已洒上了蜀地特产的菜籽油,只要一点上火,立即就会燃烧起来。
秦军士兵马上就要攀上城墙了,可就在此时,一团火球从他们的头顶上滚了下来。
这突如其来的火球,是秦军始未所料的。而大雾中的火球瞬间即融化了四周的大雾,云梯上、城墙下的秦军完全暴露给了城墙上的蜀军。蜀军为了防止秦军逃跑掉,立即把城墙上所有的石头全部抛了下去,秦军的盾牌再坚实,也被五寻高处飞下来的石头砸穿了,城墙下的秦军不死即伤。云梯没有了士兵的扶持,一下子就失去了重心。那熊熊燃烧的柴火,早已使云梯上的秦军难以抵挡了,但秦军却用盾牌遮挡着火球,另一只手挥动着长剑还要继续往上冲──真是不怕死的英雄啊!可惜的是,越往上爬,那云梯越不稳当。虽然第一团火球被挡开了,而第二团火球又滚了来。秦军已经是顾头不顾尾了,一个个被城墙上的箭孔里伸出来的长戈刺中,然后随着火球摔了下来。前面的人掉下来,直接就压在了云梯后面的人头顶。后面的秦军见前面的人滚下来,不得不用长剑去别开,他们还在向上冲!
从来战争的胜利,就是士兵们的鲜血铸就的!
城墙下的士兵已经砸死了不少,但中勇士并没有下令对云梯上的秦军进行屠杀,而是让他们继续往上爬。
秦军右庶长站在高台上,眼看着城墙上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再看逃回来的伤兵,他没有象以前那样挥剑杀死一两个怕死者,他在想:那云梯上还有近百名士兵,如果现在就鸣金收兵,他们就会全部被蜀军的石头砸死无疑,继续攻击,或许他们还有一线希望。他当机立断命令第二批预备队上!
秦军又一窝蜂地冲上来扶住了云梯。
可就在此时,城墙上又飞下来了如雨点似的石块。五寻高处,即使是一块鸡蛋大的石头也会砸伤人,甚至能砸死人的!何况那些石头都有碗口那么大,虽然一些士兵专门用盾牌去阻挡,然而,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那千斤之力,洞穿盾牌后,举盾牌者一样被砸伤了,第二块石头飞来时,只有命丧黄泉了。
右庶长见他的预备队又被蜀军砸死的砸死,砸伤的砸伤,他气急败坏地下令最后一批突击队员接着上。
蜀军中勇士再次下令:“砸”!
秦军第三批也全部被消灭了,唯独云梯上的秦军还在坚持往上冲!
那些被秦军别开的火球掉到了城墙下,就在那些秦军留下的尸体上燃烧起来,就连那些还没有断气的秦军士兵,就那样活活地被烧死了。即使在城墙上,都能闻到人肉被烧燋的味道了。
实际上,云梯上的秦军也再不断地减少,因为冲去一个,不死即伤,就会从云梯上掉下去。
秦军右庶长见死了那么多的士兵,而大火又在城墙脚下燃烧起来了,就连那云梯马上就会被烧毁。这时,他不得不下令,鸣金收兵!
云梯上那数十名士兵只有为国捐躯了!
中勇士一听秦军鸣金收兵,立即命令蜀军向那些云梯上的秦军抛下数十斤重的大石块。就那么一块石头,就把云梯上所有的人都砸进了火海。十部云梯上没有一个秦军士兵幸免。
右庶长率领他的士兵重新退回到驻地,一清点人数,死伤竟达五百有余。
39、飞鸽传书
秦军对褒斜隘口的攻击以失败而告终,右庶长坐在中军帐,随从把饭菜给他送了上来,都快凉了,他都没有动一下筷子。死五百人,对一个将军来说算个什么?最使他痛心的是他曾经精心训练的突击队竟损失了一半,那些都是攀援能手,没有了他们,是休想登上那五寻高的城墙的,登不上城墙就别想去增援南郑的秦军了。
从都城咸阳到这秦岭隘口整整半月了,想来要夺取这隘口并非易事,于是说:“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一个随从闻声进来。
“立即把这封信,用快马送到秦王手里”!
“是!将军”!随从接过了右庶长手中的一块羊皮书,然后,转身出去了。
蜀军中勇士见秦军退却了,他便下令蜀军停止反击了。
敌人退走了,城墙上的蜀军好一阵欢呼,来庆祝他们的胜利!
打了胜仗,就要犒劳所有的士兵。
在这边境之地,士兵们的生活原本就是很清苦的。除了生活用水,可以就地自取外,其它什么东西都要从山外运进来。如果遇到大雪封山或者暴雨冲断了进山的小路,那些士兵就会在这里挨饿。当然在这个时候,敌人也不会来进攻的。
中勇士到营区看望了一遍士兵们,然后回到他的中军帐,他的书记官立即来向他报告:“蜀军没有伤亡,只有五人受了点轻伤”!
中勇士听后点点头。
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极差,许多士兵都因受伤后得不到医治而死亡。所以伤兵就成了将官们最头痛的一件事。
这时,帐外有鸽子的哨声。他想:这么晚,有飞鸽声,一定有什么急事?于是他走出了帐篷。
飞鸽传书,这本是蜀人的传统,在都城,蜀王就养了一批人专门训练飞鸽,然后用到边境上的一些关口,来传送军事情报。
远在秦岭以北的秦人,深知蜀人的训鸽技术。在秦孝王以前,就曾派出一批批以商人为掩护的间谍,企图盗窃蜀人的信鸽。因为蜀王亲自掌管着信鸽的训练,即使要招一个训练信鸽徒弟,都得经过蜀王审查,所以,一般人是接近不了信鸽的。但老蜀王一死,新蜀王管理不过来,就把此事转给了大巫师管理。这样缺口一下子就打开了,金银珠宝、美女送到了大巫师的府上,秦人数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因为秦人经过几代人与蜀人的交往,在都城早已形成了秦人的聚居区域。秦人的间谍就躲藏在这些秦人中。现在,买通了蜀国的第二号人大巫师作为他们的后台,多年的野心就要实现了。因为蜀人官府有专人训练信鸽,而都城的百姓也喜欢养鸽,这种养鸽一时就成为蜀地的一种风气,所以,秦人、中原人、楚人也养起鸽来,但这恰恰给间谍们提供了一把保护伞。因为哪是信鸽?哪是老百姓养的鸽子,是很难分清的。
秦人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学会了放鹰,为主人捕获野兔,然而,这种经过训练的鹰同样可以捕获信鸽。秦人占领南郑后,就利用这种鹰多次捕捉到蜀人的信鸽,这样就窃取了蜀人的军事情报。然而,秦人也还不敢公然把这种鹰带到蜀国的内地来,它只能在边境之地拦击蜀人的信鸽。
秦国有大量的间细在蜀国活动,他们大都以经商为掩护。他们把秦国的金银铜器和陶器运来蜀国,再从蜀国买回蜀锦和茶叶。这样,秦人在蜀国都城便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他们不断地用金银和西域美女来贿赂蜀国的官员。
秦地本苦寒之地,而蜀国地处盆地之中,肥田沃土,物产丰富,这些早使秦人垂唌三尺,但秦人为了与中原诸侯争雄,一直没有能力来顾及到身边的这块肥肉。这并不是说秦人就不想兼并巴蜀,因而不断地派出经过训练的间谍,在巴蜀之地四处活动,积聚力量,以此作为内应。
远隔秦岭的秦王对南郑的军情还不得而知,他只有依靠在蜀地活动的间谍把情报传入关中。秦王得知南郑被蜀军围困已经月余,危在旦夕,所以最后才决定派右庶长火速率领五千精兵驰援南郑,然而,在秦岭隘口受阻。朝廷上,秦惠文王把敌我双方的情况向大臣们通报了,秦王脚下的那些臣子们便哑口无言。
秦王想:这个时候谁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宣布退朝,他却把张仪、司马错留了下来,说:“张叔、司叔,你们有何高见,能解朕一时之危”!
张仪抬双臂,一躬身说:“大王,现在只有启用蜀地的人了”!
“张叔,快说,怎么个启用法”?
“大王,我国先后派往蜀地的人不下千余人,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息繁衍,至今少说也增加了三倍,现在把他们都利用起来,来个里应外合,不怕夺取不了隘口”!
“丞相,你是不是忘记了,前不久还收到情报,尸子逃到了蜀国,他会不会把我们的人向蜀王告密,作为他的见面礼呢”?
“大司马,不才相信尸子的人品”!张仪停了下又说:“更何况尸子根本就没有参与这件事!”
“张叔,但愿如此”!
尸子能顺利地离开秦国,得力于张仪在秦王面前说了好话,秦王才放了他一马,否则,可能他与他的弟子商君一样,早就魂归地府了。于是张仪说:“现在启用我们的人,也就检验出尸子是不是向蜀王告了密”?
“张叔,这办法不错,就按张叔的,传令下去”!
“大王,假如尸子告了密,蜀王将计就计,我们又该怎么办”?司马错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王,我们现在只有走这一着险棋了”!
司马错又说:“那就命左庶长随机应变”!
蜀王坐上了龙椅,宫人低下头,嘴对准蜀王的耳朵叽咕了一句,蜀王点点头。宫人站到一旁宣布道:“下面由大军师为各位大臣们讲讲我国北方边境的军事情况”!
杨城守从左边站班里向前一步,对蜀王一躬身说:“大王”!然后转过身对各位大臣又一揖,说:“各位大臣”!杨城守得到大国师苌宏的推荐,得以接替退休的大军师,从一个地方官一下子就位居三师。因为他不是蜀人,而其祖先原本是晋人,在蜀人眼里总觉得他是外人,甚至可能还认为是间谍,所以,他从涪城来到都城上任,便格外小心。而且在三卿之位,还多了一个新面孔,那就是从秦国逃来蜀地的尸子。因为蜀国没有卿这个职位,所以就只得曲居在大巫师之后了。不过,蜀王对他这种待遇,他作为一个逃难者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而最近由采女作媒,把蜀王的侍女小玉还嫁给了他作老婆,这对他来说真是喜上加喜了。人过中年,他还孓然一身,如今总算有了一个家呀!从此他可以安定下来了。想当时,蜀王为他主持婚礼,王妃为他作媒,着实也够他风光了一阵。小玉虽然并非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但她是蜀国人,又是蜀王身边的红人,对一个异国逃难之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保护伞。
小玉不仅是大巫师的情人,而且早就与蜀王有染,就凭着这种特殊关系,她便飘飘然起来,根本就没有把尸子放在眼里。蜀王之所以要把她嫁给尸子,她当然明白,她还担负着监视尸子的重任。其实,象他尸子这样的人,他与小玉的关系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大军师杨城守讲了五丁力士已经调齐了人马,不日即将攻取南郑。
大臣们听后,都舒了口气。
这时,大巫师站出来,向蜀王一躬身说:“大王,前方将士们如此辛苦,我想派出一支慰问队,到南郑前线去慰问我军将士”!
蜀王在那龙椅上头一点,手一挥说:“要得”!接着又补上一句:“准奏,此事就由大巫师全权安排”!说完打了一个喝欠,向龙椅上一 。
站在蜀王一旁的宫人,心领神会,立即宣布:“有事便奏,无事即退朝”!
蜀王脚下的人,谁不明白,即使有什么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讨蜀王的没趣,天大的事,明天再奏!
杨城守回到他的大军师府,立即传来幕僚,商讨大巫师即将派出慰问队的事。
一个幕僚说:“大军师,大巫师这时派慰问队,怕别有用心吧”!
“大巫师素来与五丁力士不合”!另一个幕僚补充道。
“大巫师与秦国商人来往密切”!第三个幕僚又说。
大军师一直听他的幕僚们发表各自的看法。
最后,大军师才说:“为安全起见,得安排两批人马前往南郑给五丁力士通报一下,让他们早作准备。此事必须秘密安排,不能让大巫师的人知道”!
大巫师从都城派出了一支慰问队,但他得请求大军师派出人马保护慰问队安全通过各种关卡到达南郑。
大巫师已经把派出慰问队的事,用飞鸽传书告知了在南郑前线的五丁力士。当时五丁大力士人劦正在组织人马不间断地向南郑城里秦军发动一次次攻击,慢慢地消耗秦军的有生力量。当他接到大巫师的书信后,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因为他不受大巫师的管辖,而是受蜀王直接指挥的,大军师不发信,为何他大巫师发信呢?
五丁大力士人劦仍然按照他们的原订方案,一步一步地实施攻城计划,以静观其变。
有一天,五丁力士全部会齐于南郑城下,正准备向南郑发起总攻时,大军师从都城派快马送来的紧急情报送到,五丁大力士人劦读后,递给了五丁二力士虎众,大家依次读了后,五丁大力士人劦问道:“兄弟们,大家有何看法”?
“大哥,我们是不是推迟攻城时间”!五丁三力士狮轟一惯比较稳重。
“大哥,以我看,没有必要再拖延了”!五力士牛骉牛骉是一个性中之人。
五丁二力士虎众与四力士马犇一直没有吭声。
“你们两位,表表态”?五丁大力士人劦说。
五丁二力士虎众把四力士马犇看了一眼,才说:“大哥,如果大巫师的慰问队搞了什么名堂,可能明后两天之内就会赶到南郑来,因为救人如救火,十万火急”!
“管他搞什么名堂,我们拿下南郑,给慰问队一个见面礼不好呢”?五力士牛骉又急不可耐地说道。
“四弟,你看怎样”?
“大哥,打就打吧,趁热打铜”!
进攻南郑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40、蜀军夺回南郑
蜀军在五丁大力士人劦亲自指挥下,越过了护城河,用盾牌抵挡着秦军射来的机弩,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东门。秦军只能负隅顽抗了。经过一个月的消耗战,秦军的箭失早已消耗过半,又经过了这一夜的防守战,箭矢耗尽,那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机弩已经成了一堆堆废木头了。然而,秦人手中还有长矛,他们守住上城楼的门口,蜀军竟一时奈何不了。蜀军虽然有长剑方阵、长矛方阵,可长剑是刺不到秦军的,而长矛比起秦人的长矛又短了一截。
秦军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机弩和长矛,但是,要攻城,这种武器就发挥不了它的长处。蜀军躲在城墙上的箭垛后面,机弩不过是放一阵空箭而已,长矛是刺不到蜀军。当然有大雾的掩护,秦军也就避免了蜀军的乱箭的射杀。秦军首先派出了一个铜钾方阵,在前面掩护云梯队。
中勇士首先指挥士兵,从城墙上抛下一批石块,直接砸向秦军的铜钾队。秦军铜钾当然无法承受从五寻高的城墙上抛下来的石块的巨力。秦军纷纷被砸伤而倒地。但秦军必须夺取这隘口,这是死命令。右庶长骑在马背上,挥舞着长剑,指挥着铜钾队员继续向前冲,掩护云梯队。
铜钾队踩着同伴的尸首,又冲了上来,但遭到的仍然是一批乱石,没有被砸死的,逃了回去。有一个拖着伤腿的士兵,被右庶长一长剑挥来。铜钾士兵本是训练有素的,他立即用铜盾挡了过来。可那锋利的长剑,竟削去了铜盾一大块,因而那士兵的半个脑袋也飞进了那悬岩之下去了。
那些逃回来的伤兵们,见同伴的半边脑袋飞下了悬崖,情知不妙,立即就退了回去──退回去,被石块砸死,是死,但死得光荣!逃回去被右庶长削掉脑袋,是死,那样就当了一回逃兵罢了!
铜钾队,第二梯队接着举着盾牌又上来了,云梯队紧随其后。城墙上的蜀军并没有放箭,这次也没有抛下石块。此时云梯队员很容易就把云梯举了起来。因为云梯的前端绑有一根撑杆,由两个大力士负责朝上举。秦军很顺利地把云梯搭好了,那些铜甲队员立马从云梯往上爬。
就在这时,城墙箭孔里的蜀军,利用铜叉来推倒秦军的云梯,两个蜀军士兵用力向外推去,可那云梯如同钉在了城墙上似的,再增加了两个士兵,仍然岿然不动。其实,那云梯前端上面的撑杆,当它把云梯举上了城墙后,下面由五六个士兵向下坠,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反杠杆原理,下面一个人的力量就产生出了五倍的粘合力,所以,蜀军士兵根本就推不开云梯了。
负责在这一层指挥的下勇士见此情况,立即向中勇士作了报告。
中勇士立即命令:继续抛石头下去砸死那些秦军!
蜀军从城墙上抛下来的石块,秦军那些如此坚硬的铜盾,也承受不了那飞下来的石头,不仅铜甲被砸烂,那些士兵有的也被活活砸死。那些向下拖撑杆的士兵,也被砸伤的砸伤、砸死的砸死。撑杆没有人朝下拖了,就没有了粘合力了,这样箭孔里的蜀军士兵很轻松地就推开了云梯。那些还在亡命地朝城墙上爬的士兵,也只能顺着云梯倒了下去。
秦军总共撑起了三座云梯,然而,这三座云梯都先后被推倒了。
秦军再次丢下了一批死尸,第二次登城又失败了。
太阳早已西沉了,加之雾气,天色更加暗淡了,五步之外已经看不清人影了。这个时候很自然是秦军攻城的好时机。右庶长又组织了秦军的第三次攻城行动。他估计蜀军城墙上的石块可能已经丢弃完了,蜀军没有了石块,就奈何不了秦军。
这次,秦军把所有的云梯全部都搭上了,因为有大雾的掩护,蜀军并没有作任何阻挡,十座云梯全部搭到了隘口城墙上了。蜀军士兵虽然用铜叉企图推倒云梯,然而那云梯仍然象钉在了城墙上似的。蜀军无奈,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秦军的铜甲队员从云梯上爬上来──因为大雾的原因,蜀军士兵并不能看见秦军的铜甲队员。
此时,蜀军城墙上和城墙里的士兵都十分的紧张,因为一场大厮杀就要开始了!
蜀军的石块几乎都用完了,却给秦军准备了一捆捆干柴,这些干柴足以使秦军葬身火海之中。
中勇士身佩长剑,威风凛凛站在城墙正中,亲自指挥士兵摆好干柴,另一个士兵已经准备好了火把,只等中勇士一声令下,就立即点燃干柴,然后,从城墙垛上掀下去。
两位下勇士就躲在箭垛后面观察秦军的动向,并不断地把新情况报告给中勇士。
中勇士听了下勇士报告后,立即下令道:“点火”!
那些干柴上早已洒上了蜀地特产的菜籽油,只要一点上火,立即就会燃烧起来。
秦军士兵马上就要攀上城墙了,可就在此时,一团火球从他们的头顶上滚了下来。
这突如其来的火球,是秦军始未所料的。而大雾中的火球瞬间即融化了四周的大雾,云梯上、城墙下的秦军完全暴露给了城墙上的蜀军。蜀军为了防止秦军逃跑掉,立即把城墙上所有的石头全部抛了下去,秦军的盾牌再坚实,也被五寻高处飞下来的石头砸穿了,城墙下的秦军不死即伤。云梯没有了士兵的扶持,一下子就失去了重心。那熊熊燃烧的柴火,早已使云梯上的秦军难以抵挡了,但秦军却用盾牌遮挡着火球,另一只手挥动着长剑还要继续往上冲──真是不怕死的英雄啊!可惜的是,越往上爬,那云梯越不稳当。虽然第一团火球被挡开了,而第二团火球又滚了来。秦军已经是顾头不顾尾了,一个个被城墙上的箭孔里伸出来的长戈刺中,然后随着火球摔了下来。前面的人掉下来,直接就压在了云梯后面的人头顶。后面的秦军见前面的人滚下来,不得不用长剑去别开,他们还在向上冲!
从来战争的胜利,就是士兵们的鲜血铸就的!
城墙下的士兵已经砸死了不少,但中勇士并没有下令对云梯上的秦军进行屠杀,而是让他们继续往上爬。
秦军右庶长站在高台上,眼看着城墙上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再看逃回来的伤兵,他没有象以前那样挥剑杀死一两个怕死者,他在想:那云梯上还有近百名士兵,如果现在就鸣金收兵,他们就会全部被蜀军的石头砸死无疑,继续攻击,或许他们还有一线希望。他当机立断命令第二批预备队上!
秦军又一窝蜂地冲上来扶住了云梯。
可就在此时,城墙上又飞下来了如雨点似的石块。五寻高处,即使是一块鸡蛋大的石头也会砸伤人,甚至能砸死人的!何况那些石头都有碗口那么大,虽然一些士兵专门用盾牌去阻挡,然而,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那千斤之力,洞穿盾牌后,举盾牌者一样被砸伤了,第二块石头飞来时,只有命丧黄泉了。
右庶长见他的预备队又被蜀军砸死的砸死,砸伤的砸伤,他气急败坏地下令最后一批突击队员接着上。
蜀军中勇士再次下令:“砸”!
秦军第三批也全部被消灭了,唯独云梯上的秦军还在坚持往上冲!
那些被秦军别开的火球掉到了城墙下,就在那些秦军留下的尸体上燃烧起来,就连那些还没有断气的秦军士兵,就那样活活地被烧死了。即使在城墙上,都能闻到人肉被烧燋的味道了。
实际上,云梯上的秦军也再不断地减少,因为冲去一个,不死即伤,就会从云梯上掉下去。
秦军右庶长见死了那么多的士兵,而大火又在城墙脚下燃烧起来了,就连那云梯马上就会被烧毁。这时,他不得不下令,鸣金收兵!
云梯上那数十名士兵只有为国捐躯了!
中勇士一听秦军鸣金收兵,立即命令蜀军向那些云梯上的秦军抛下数十斤重的大石块。就那么一块石头,就把云梯上所有的人都砸进了火海。十部云梯上没有一个秦军士兵幸免。
右庶长率领他的士兵重新退回到驻地,一清点人数,死伤竟达五百有余。
39、飞鸽传书
秦军对褒斜隘口的攻击以失败而告终,右庶长坐在中军帐,随从把饭菜给他送了上来,都快凉了,他都没有动一下筷子。死五百人,对一个将军来说算个什么?最使他痛心的是他曾经精心训练的突击队竟损失了一半,那些都是攀援能手,没有了他们,是休想登上那五寻高的城墙的,登不上城墙就别想去增援南郑的秦军了。
从都城咸阳到这秦岭隘口整整半月了,想来要夺取这隘口并非易事,于是说:“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一个随从闻声进来。
“立即把这封信,用快马送到秦王手里”!
“是!将军”!随从接过了右庶长手中的一块羊皮书,然后,转身出去了。
蜀军中勇士见秦军退却了,他便下令蜀军停止反击了。
敌人退走了,城墙上的蜀军好一阵欢呼,来庆祝他们的胜利!
打了胜仗,就要犒劳所有的士兵。
在这边境之地,士兵们的生活原本就是很清苦的。除了生活用水,可以就地自取外,其它什么东西都要从山外运进来。如果遇到大雪封山或者暴雨冲断了进山的小路,那些士兵就会在这里挨饿。当然在这个时候,敌人也不会来进攻的。
中勇士到营区看望了一遍士兵们,然后回到他的中军帐,他的书记官立即来向他报告:“蜀军没有伤亡,只有五人受了点轻伤”!
中勇士听后点点头。
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极差,许多士兵都因受伤后得不到医治而死亡。所以伤兵就成了将官们最头痛的一件事。
这时,帐外有鸽子的哨声。他想:这么晚,有飞鸽声,一定有什么急事?于是他走出了帐篷。
飞鸽传书,这本是蜀人的传统,在都城,蜀王就养了一批人专门训练飞鸽,然后用到边境上的一些关口,来传送军事情报。
远在秦岭以北的秦人,深知蜀人的训鸽技术。在秦孝王以前,就曾派出一批批以商人为掩护的间谍,企图盗窃蜀人的信鸽。因为蜀王亲自掌管着信鸽的训练,即使要招一个训练信鸽徒弟,都得经过蜀王审查,所以,一般人是接近不了信鸽的。但老蜀王一死,新蜀王管理不过来,就把此事转给了大巫师管理。这样缺口一下子就打开了,金银珠宝、美女送到了大巫师的府上,秦人数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因为秦人经过几代人与蜀人的交往,在都城早已形成了秦人的聚居区域。秦人的间谍就躲藏在这些秦人中。现在,买通了蜀国的第二号人大巫师作为他们的后台,多年的野心就要实现了。因为蜀人官府有专人训练信鸽,而都城的百姓也喜欢养鸽,这种养鸽一时就成为蜀地的一种风气,所以,秦人、中原人、楚人也养起鸽来,但这恰恰给间谍们提供了一把保护伞。因为哪是信鸽?哪是老百姓养的鸽子,是很难分清的。
秦人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学会了放鹰,为主人捕获野兔,然而,这种经过训练的鹰同样可以捕获信鸽。秦人占领南郑后,就利用这种鹰多次捕捉到蜀人的信鸽,这样就窃取了蜀人的军事情报。然而,秦人也还不敢公然把这种鹰带到蜀国的内地来,它只能在边境之地拦击蜀人的信鸽。
秦国有大量的间细在蜀国活动,他们大都以经商为掩护。他们把秦国的金银铜器和陶器运来蜀国,再从蜀国买回蜀锦和茶叶。这样,秦人在蜀国都城便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他们不断地用金银和西域美女来贿赂蜀国的官员。
秦地本苦寒之地,而蜀国地处盆地之中,肥田沃土,物产丰富,这些早使秦人垂唌三尺,但秦人为了与中原诸侯争雄,一直没有能力来顾及到身边的这块肥肉。这并不是说秦人就不想兼并巴蜀,因而不断地派出经过训练的间谍,在巴蜀之地四处活动,积聚力量,以此作为内应。
远隔秦岭的秦王对南郑的军情还不得而知,他只有依靠在蜀地活动的间谍把情报传入关中。秦王得知南郑被蜀军围困已经月余,危在旦夕,所以最后才决定派右庶长火速率领五千精兵驰援南郑,然而,在秦岭隘口受阻。朝廷上,秦惠文王把敌我双方的情况向大臣们通报了,秦王脚下的那些臣子们便哑口无言。
秦王想:这个时候谁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宣布退朝,他却把张仪、司马错留了下来,说:“张叔、司叔,你们有何高见,能解朕一时之危”!
张仪抬双臂,一躬身说:“大王,现在只有启用蜀地的人了”!
“张叔,快说,怎么个启用法”?
“大王,我国先后派往蜀地的人不下千余人,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息繁衍,至今少说也增加了三倍,现在把他们都利用起来,来个里应外合,不怕夺取不了隘口”!
“丞相,你是不是忘记了,前不久还收到情报,尸子逃到了蜀国,他会不会把我们的人向蜀王告密,作为他的见面礼呢”?
“大司马,不才相信尸子的人品”!张仪停了下又说:“更何况尸子根本就没有参与这件事!”
“张叔,但愿如此”!
尸子能顺利地离开秦国,得力于张仪在秦王面前说了好话,秦王才放了他一马,否则,可能他与他的弟子商君一样,早就魂归地府了。于是张仪说:“现在启用我们的人,也就检验出尸子是不是向蜀王告了密”?
“张叔,这办法不错,就按张叔的,传令下去”!
“大王,假如尸子告了密,蜀王将计就计,我们又该怎么办”?司马错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王,我们现在只有走这一着险棋了”!
司马错又说:“那就命左庶长随机应变”!
蜀王坐上了龙椅,宫人低下头,嘴对准蜀王的耳朵叽咕了一句,蜀王点点头。宫人站到一旁宣布道:“下面由大军师为各位大臣们讲讲我国北方边境的军事情况”!
杨城守从左边站班里向前一步,对蜀王一躬身说:“大王”!然后转过身对各位大臣又一揖,说:“各位大臣”!杨城守得到大国师苌宏的推荐,得以接替退休的大军师,从一个地方官一下子就位居三师。因为他不是蜀人,而其祖先原本是晋人,在蜀人眼里总觉得他是外人,甚至可能还认为是间谍,所以,他从涪城来到都城上任,便格外小心。而且在三卿之位,还多了一个新面孔,那就是从秦国逃来蜀地的尸子。因为蜀国没有卿这个职位,所以就只得曲居在大巫师之后了。不过,蜀王对他这种待遇,他作为一个逃难者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而最近由采女作媒,把蜀王的侍女小玉还嫁给了他作老婆,这对他来说真是喜上加喜了。人过中年,他还孓然一身,如今总算有了一个家呀!从此他可以安定下来了。想当时,蜀王为他主持婚礼,王妃为他作媒,着实也够他风光了一阵。小玉虽然并非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但她是蜀国人,又是蜀王身边的红人,对一个异国逃难之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保护伞。
小玉不仅是大巫师的情人,而且早就与蜀王有染,就凭着这种特殊关系,她便飘飘然起来,根本就没有把尸子放在眼里。蜀王之所以要把她嫁给尸子,她当然明白,她还担负着监视尸子的重任。其实,象他尸子这样的人,他与小玉的关系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大军师杨城守讲了五丁力士已经调齐了人马,不日即将攻取南郑。
大臣们听后,都舒了口气。
这时,大巫师站出来,向蜀王一躬身说:“大王,前方将士们如此辛苦,我想派出一支慰问队,到南郑前线去慰问我军将士”!
蜀王在那龙椅上头一点,手一挥说:“要得”!接着又补上一句:“准奏,此事就由大巫师全权安排”!说完打了一个喝欠,向龙椅上一 。
站在蜀王一旁的宫人,心领神会,立即宣布:“有事便奏,无事即退朝”!
蜀王脚下的人,谁不明白,即使有什么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讨蜀王的没趣,天大的事,明天再奏!
杨城守回到他的大军师府,立即传来幕僚,商讨大巫师即将派出慰问队的事。
一个幕僚说:“大军师,大巫师这时派慰问队,怕别有用心吧”!
“大巫师素来与五丁力士不合”!另一个幕僚补充道。
“大巫师与秦国商人来往密切”!第三个幕僚又说。
大军师一直听他的幕僚们发表各自的看法。
最后,大军师才说:“为安全起见,得安排两批人马前往南郑给五丁力士通报一下,让他们早作准备。此事必须秘密安排,不能让大巫师的人知道”!
大巫师从都城派出了一支慰问队,但他得请求大军师派出人马保护慰问队安全通过各种关卡到达南郑。
大巫师已经把派出慰问队的事,用飞鸽传书告知了在南郑前线的五丁力士。当时五丁大力士人劦正在组织人马不间断地向南郑城里秦军发动一次次攻击,慢慢地消耗秦军的有生力量。当他接到大巫师的书信后,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因为他不受大巫师的管辖,而是受蜀王直接指挥的,大军师不发信,为何他大巫师发信呢?
五丁大力士人劦仍然按照他们的原订方案,一步一步地实施攻城计划,以静观其变。
有一天,五丁力士全部会齐于南郑城下,正准备向南郑发起总攻时,大军师从都城派快马送来的紧急情报送到,五丁大力士人劦读后,递给了五丁二力士虎众,大家依次读了后,五丁大力士人劦问道:“兄弟们,大家有何看法”?
“大哥,我们是不是推迟攻城时间”!五丁三力士狮轟一惯比较稳重。
“大哥,以我看,没有必要再拖延了”!五力士牛骉牛骉是一个性中之人。
五丁二力士虎众与四力士马犇一直没有吭声。
“你们两位,表表态”?五丁大力士人劦说。
五丁二力士虎众把四力士马犇看了一眼,才说:“大哥,如果大巫师的慰问队搞了什么名堂,可能明后两天之内就会赶到南郑来,因为救人如救火,十万火急”!
“管他搞什么名堂,我们拿下南郑,给慰问队一个见面礼不好呢”?五力士牛骉又急不可耐地说道。
“四弟,你看怎样”?
“大哥,打就打吧,趁热打铜”!
进攻南郑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40、蜀军夺回南郑
蜀军在五丁大力士人劦亲自指挥下,越过了护城河,用盾牌抵挡着秦军射来的机弩,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东门。秦军只能负隅顽抗了。经过一个月的消耗战,秦军的箭失早已消耗过半,又经过了这一夜的防守战,箭矢耗尽,那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机弩已经成了一堆堆废木头了。然而,秦人手中还有长矛,他们守住上城楼的门口,蜀军竟一时奈何不了。蜀军虽然有长剑方阵、长矛方阵,可长剑是刺不到秦军的,而长矛比起秦人的长矛又短了一截。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