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牧师:你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停顿。他呼吸粗重,竭力自持。
牧师:你知道……
他的喉咙哽住了。他的下颚开始颤抖,泪水涌入他的双眸。他猝然背过身去。
一直盯着他的学校教师垂下目光,待在原处,一言不发。
片刻后,牧师重新获得了足够的自制力,可以转过身来面对学校教师了。
牧师:我想,我是第一个听到你这些可怕话语的人。
学校教师默默地表示“的确如此”。
牧师:如果你竟敢用这些话去烦扰其他人,如果你用这种卑鄙的手段去公开诋毁这些可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孩子,我保证———你可以相信我———你会进监狱的。
学校教师想答话,但是牧师不容他插嘴。
牧师:作为牧师,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算见多识广,但我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令人作呕的事。
他盯着学校教师看了片刻,满脸鄙薄之意。
牧师:你没有孩子。如果有的话,你不会屈服于这种恶意。你的头脑是病态的。真不明白学校当局怎么会听任你在孩子们当中为所欲为。我会在恰当的时机跟当局谈一谈。现在请离开我家。我不希望在这里再见到你。
  
74.接生婆的住宅,外景,白天
管家、他的妻子和学校教师试图破门而入。起先管家试了几把钥匙。没有奏效。他们打破了房子后面的一扇门,进去了。
叙事人:接生婆没有回来。我一直等到两天后的上午。然后,我去了宅邸,通报给男爵。他让我去找管家,说要立即打开房门,寻找这个已经残疾的男孩。
  
75.接生婆的住宅,内景,白天
回到当下场景。
学校教师、管家和他的妻子在房屋里搜寻。因为百叶窗紧闭,房间光线很暗。他们喊了几声“汉斯!”,“你好,汉斯,你在哪儿?”。在叙事人声音的遮盖下,他们的喊声只是依稀可闻。
在接生婆的卧室,学校教师留意到一帧相片:上面是医生、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和还是个小女孩的克塞尼娅。
男孩踪影全无。
叙事人:我从没来过接生婆的家,一想到自己是未经允许擅闯民宅我就觉得别扭。虽然很不自在,但是我们依然搜索了一番,并且焦急地呼唤汉斯的名字。我早就知道了,我们的搜索纯属徒劳。任何了解接生婆的人都清楚,她对自己低能的儿子的爱无微不至,她绝不会留下她受伤的汉斯一个人的。
三个搜索者一无所获,又在楼梯那里碰面了。
  
76.接生婆的住宅,外景,白天
学校教师、管家和他的妻子从房子后面绕出来,各自散去。此地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和它紧闭的百叶窗。
叙事人:在随后几周,村里的谣言工厂加班加点地制造谣言。有人声称,医生就是汉斯的父亲。他和接生婆本想堕胎,以免他们可耻的关系被人发现,不料致使这个孩子先天残疾。其他人甚至更夸张,声称医生妻子的死因很可疑,而且如果凶手是这两个人的话,他们也不会吃惊。
  
77.蒙太奇,外景,白天
医生、牧师、农夫的住宅,学校前面的街道,庄园的附属建筑和宅邸。
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人。
叙事人:那些凌虐汉斯的人显然知道他的父母隐匿的罪恶。突然之间,似乎医生和接生婆,作为潜在的凶手,也很有可能是所有其他罪行的案犯。人们怀疑,医生不想因为罪行大白于天下而让自己和自己合法的孩子受辱,因此带着他们逃走了。显然,他出于负疚之心,也带上了低能的男孩。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他把同谋和这个不名誉的孩子的母亲丢下不管了。而她则妄图骑车追赶这个兴高采烈地逃掉的男人。这事儿让村民乐不可支。
荒弃的庄园装饰着旗帜。
叙事人: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在8月1日星期六,德国向俄国宣战,在下一个星期一,又向法国宣战。
  
78.教堂,内景,白天
俯角拍摄。
村民们即将就座。小一点儿的孩子随父母坐在家庭座席上。
所有人都身着盛装。民兵们穿着制服。到处都插满了旗帜。到处洋溢着欢欣鼓舞的劲头。
等到教堂座无虚席,男爵、男爵夫人和他们的儿子西格蒙德走过通道,坐到前排。
叙事人:在这些日期之间的那个星期天,整个村子都出动了,来参加庆典。期待与离别的气氛在空气中涌动。从现在开始,一切都将改变了。就在几天前,每个人都把他们的生活称作上帝的旨意,值得过下去,对任何变化都避之唯恐不及。人们带着莫名的欢乐,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在在表明,这种秩序和安全貌似稳定,其实危机四伏。
特写:片中所有主要的成人角色,只有医生和接生婆不在其列。此外,还有埃娃和她的父亲。
叙事人:狂热的爱国气氛节节高涨,曾经惊心动魄的事件变得无关紧要。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埃娃的父亲把女儿领了回来,并应她的请求,驾临埃希瓦尔德,来瞧一瞧他未来的女婿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我预期自己很快就可以将这个可爱的人儿称为我的妻子,这也使得这个日子成为神圣的一天。牧师对我们的谈话三缄其口。我们的关系仅限于职责要求的往来。他显然没有把去找学校当局谴责我的威胁付诸行动。
更多的特写。
走廊上的学校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们开始。学生们开始唱歌。他们依次出现在画面中。最后我们看到了玛丽:她的头发上系着白丝带。
叙事人:今天,时隔四分之一个世纪,在我生命的尽头,在第二次战争结束之后———这次战争比第一次,亦即我们当时面对的战争,更残酷也更剧烈地改变了世界———我在想,发生在那些日子里的事件和我们对此所持的缄默态度,是不是我们走向悲剧的开端呢?是不是我们私底下都清楚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假装视而不见,才使后来的一切成为可能呢?我们守口如瓶,是不是因为如果我们说出真相,就不得不承认,这些孩子的恶行,我们的孩子的恶行,其实就是我们言传身教的结果?
玛丽系着耀眼的白丝带唱歌的形象定格。
叙事人:战争进行到第三年年初,我应征入伍。战后,我出售了格伦巴赫的房子,那是从我父亲手里继承来的,当时他已故世。用售房所得,我在城里开了一间裁缝铺,并居住至今。我再也没见过那个村子里的任何人。
在定格的画面上,片尾演职员表开始滚动。叙事人的声音沉寂下来,我们听到巴赫庄严的圣歌。孩子们的歌声有如天籁。
  
(全剧终)
                                            
                                            
                                停顿。他呼吸粗重,竭力自持。
牧师:你知道……
他的喉咙哽住了。他的下颚开始颤抖,泪水涌入他的双眸。他猝然背过身去。
一直盯着他的学校教师垂下目光,待在原处,一言不发。
片刻后,牧师重新获得了足够的自制力,可以转过身来面对学校教师了。
牧师:我想,我是第一个听到你这些可怕话语的人。
学校教师默默地表示“的确如此”。
牧师:如果你竟敢用这些话去烦扰其他人,如果你用这种卑鄙的手段去公开诋毁这些可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孩子,我保证———你可以相信我———你会进监狱的。
学校教师想答话,但是牧师不容他插嘴。
牧师:作为牧师,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算见多识广,但我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令人作呕的事。
他盯着学校教师看了片刻,满脸鄙薄之意。
牧师:你没有孩子。如果有的话,你不会屈服于这种恶意。你的头脑是病态的。真不明白学校当局怎么会听任你在孩子们当中为所欲为。我会在恰当的时机跟当局谈一谈。现在请离开我家。我不希望在这里再见到你。
74.接生婆的住宅,外景,白天
管家、他的妻子和学校教师试图破门而入。起先管家试了几把钥匙。没有奏效。他们打破了房子后面的一扇门,进去了。
叙事人:接生婆没有回来。我一直等到两天后的上午。然后,我去了宅邸,通报给男爵。他让我去找管家,说要立即打开房门,寻找这个已经残疾的男孩。
75.接生婆的住宅,内景,白天
回到当下场景。
学校教师、管家和他的妻子在房屋里搜寻。因为百叶窗紧闭,房间光线很暗。他们喊了几声“汉斯!”,“你好,汉斯,你在哪儿?”。在叙事人声音的遮盖下,他们的喊声只是依稀可闻。
在接生婆的卧室,学校教师留意到一帧相片:上面是医生、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和还是个小女孩的克塞尼娅。
男孩踪影全无。
叙事人:我从没来过接生婆的家,一想到自己是未经允许擅闯民宅我就觉得别扭。虽然很不自在,但是我们依然搜索了一番,并且焦急地呼唤汉斯的名字。我早就知道了,我们的搜索纯属徒劳。任何了解接生婆的人都清楚,她对自己低能的儿子的爱无微不至,她绝不会留下她受伤的汉斯一个人的。
三个搜索者一无所获,又在楼梯那里碰面了。
76.接生婆的住宅,外景,白天
学校教师、管家和他的妻子从房子后面绕出来,各自散去。此地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和它紧闭的百叶窗。
叙事人:在随后几周,村里的谣言工厂加班加点地制造谣言。有人声称,医生就是汉斯的父亲。他和接生婆本想堕胎,以免他们可耻的关系被人发现,不料致使这个孩子先天残疾。其他人甚至更夸张,声称医生妻子的死因很可疑,而且如果凶手是这两个人的话,他们也不会吃惊。
77.蒙太奇,外景,白天
医生、牧师、农夫的住宅,学校前面的街道,庄园的附属建筑和宅邸。
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人。
叙事人:那些凌虐汉斯的人显然知道他的父母隐匿的罪恶。突然之间,似乎医生和接生婆,作为潜在的凶手,也很有可能是所有其他罪行的案犯。人们怀疑,医生不想因为罪行大白于天下而让自己和自己合法的孩子受辱,因此带着他们逃走了。显然,他出于负疚之心,也带上了低能的男孩。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他把同谋和这个不名誉的孩子的母亲丢下不管了。而她则妄图骑车追赶这个兴高采烈地逃掉的男人。这事儿让村民乐不可支。
荒弃的庄园装饰着旗帜。
叙事人: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在8月1日星期六,德国向俄国宣战,在下一个星期一,又向法国宣战。
78.教堂,内景,白天
俯角拍摄。
村民们即将就座。小一点儿的孩子随父母坐在家庭座席上。
所有人都身着盛装。民兵们穿着制服。到处都插满了旗帜。到处洋溢着欢欣鼓舞的劲头。
等到教堂座无虚席,男爵、男爵夫人和他们的儿子西格蒙德走过通道,坐到前排。
叙事人:在这些日期之间的那个星期天,整个村子都出动了,来参加庆典。期待与离别的气氛在空气中涌动。从现在开始,一切都将改变了。就在几天前,每个人都把他们的生活称作上帝的旨意,值得过下去,对任何变化都避之唯恐不及。人们带着莫名的欢乐,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在在表明,这种秩序和安全貌似稳定,其实危机四伏。
特写:片中所有主要的成人角色,只有医生和接生婆不在其列。此外,还有埃娃和她的父亲。
叙事人:狂热的爱国气氛节节高涨,曾经惊心动魄的事件变得无关紧要。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埃娃的父亲把女儿领了回来,并应她的请求,驾临埃希瓦尔德,来瞧一瞧他未来的女婿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我预期自己很快就可以将这个可爱的人儿称为我的妻子,这也使得这个日子成为神圣的一天。牧师对我们的谈话三缄其口。我们的关系仅限于职责要求的往来。他显然没有把去找学校当局谴责我的威胁付诸行动。
更多的特写。
走廊上的学校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们开始。学生们开始唱歌。他们依次出现在画面中。最后我们看到了玛丽:她的头发上系着白丝带。
叙事人:今天,时隔四分之一个世纪,在我生命的尽头,在第二次战争结束之后———这次战争比第一次,亦即我们当时面对的战争,更残酷也更剧烈地改变了世界———我在想,发生在那些日子里的事件和我们对此所持的缄默态度,是不是我们走向悲剧的开端呢?是不是我们私底下都清楚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假装视而不见,才使后来的一切成为可能呢?我们守口如瓶,是不是因为如果我们说出真相,就不得不承认,这些孩子的恶行,我们的孩子的恶行,其实就是我们言传身教的结果?
玛丽系着耀眼的白丝带唱歌的形象定格。
叙事人:战争进行到第三年年初,我应征入伍。战后,我出售了格伦巴赫的房子,那是从我父亲手里继承来的,当时他已故世。用售房所得,我在城里开了一间裁缝铺,并居住至今。我再也没见过那个村子里的任何人。
在定格的画面上,片尾演职员表开始滚动。叙事人的声音沉寂下来,我们听到巴赫庄严的圣歌。孩子们的歌声有如天籁。
(全剧终)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