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0684
阅读:7219
发表:2019/10/21
主旋律,农村
小说
挑泰山(第三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二00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八月初十,晴。
村赤鳞鱼养殖基地存养量已近二万多尾。存养量增加,原来的规模已不适应,在山农大研究人员帮助下,开始进行旧池改造,同时新建六个中转池,整个赤鳞鱼养殖基地扩建进展挺快。扩建后,年存养量达三到五万尾没问题。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二00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农历八月十二,阴天。
俗话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我万万没有想到,群众参与凤凰山茶园建设的积极性这么高,到今天,四百六十亩茶园全部移栽完成。按照村两委计划,下一步,就轮到开发金豆子山泰山四大名药基地了,这个项目不但有它的自身价值,和下一步旅游开发也有直接关系。但是开发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大。听说,大津口一带也正在研究开发泰山四大名药。这个项目不管多难,都得把它拿下。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岳清亮挑着满满两筐秋黄瓜来到泰山中天门石坊。他放下担子,站在高高的石梁上,凝望着十八盘。
中秋的泰山是迷人的。清晨,被露水沾湿的泰山在朝阳里处处闪烁着清亮的光点。也许刚刚苏醒的缘故,那份明丽,不失婉约,更给人醉意朦胧的感觉。累累的果实坠在枝头一动不动,这时,尽管没有秋风,那充盈的汁液还是随着山涧涌动着的潺潺溪流的乐音向四处扩散,涌入鼻孔,让人禁不住深深地、长长地一嗅,那湿漉漉的香甜就随之沁入心脾。
太阳升起,泰山上湿漉漉的香甜就被蒸发到空中,在整个泰山上弥漫。
这时,盘道上人群变得熙熙攘攘起来。
九年前搬运大架子的情形立时浮现在岳清亮眼前,那浩浩荡荡的挑山队伍,惊天动地的场景,还有那令人亢奋的泰山号子,让岳清亮激动不已。
岳清亮在人群中找寻着什么,他最希望看到的挑山工却一个也没有出现。
临近中午,岳清亮来到泰山中天门天门宾馆,交了货,回头问天门宾馆收货的王经理:“王经理,这挑上山的黄瓜什么行市?”
王经理说:“常规来说,和山下比,接近翻番吧。”
岳清亮别过王经理,挑着两个空空的筐子,径直朝原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临时休息点走去。
满山的荆棵发出近乎刺鼻的浓郁的馨香。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临时休息点,宽大的帐篷已被一个小的户外旅行帐篷取代。
郭玉凯正在旁边石光梁上晾晒中药材。
见岳清亮挑着筐子走来,郭玉凯立马前去迎接。
两人一阵寒暄。
“一大早摘的,尝尝味道怎么样……可是,村里的事还顺利吧?”郭玉凯向岳清亮递过一个泰山黄金梨。
“还算顺利正在一项项地铺开,慢慢来吧。”岳清亮接过黄金梨。
“挑山的活儿在一天天减少,队上人员也剩下没几个了……”郭玉凯转眼看了看石光梁上晾晒的中药材,“我就抽空采些中草药,何首乌、紫草、四叶参、黄精……已采了一些。”
接着,郭玉凯又如数家珍,向岳清亮介绍起他采的四大名药来。
“玉凯,挑山这活儿,一步步减少,这是趋势……今天过来,一是看看老弟这里的情况,二是想和你商量俩事……”
“清亮哥,有事你尽管说。”
“村里兄弟爷们大棚蔬菜销售的事,想让你承个头……”
不等岳清亮说完,郭玉凯就把话抢了过去:“清亮哥,我说过的,我不会下山,只要有泰山在,就离不了挑山工,挑山的活儿再少,我也不怕。”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