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0684
阅读:7219
发表:2019/10/21
主旋律,农村
小说
挑泰山(第三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听我说……眼下,村里正在热火朝天建冬暖式蔬菜大棚,我估算了下,今年全村冬暖式蔬菜大棚能建到近四百个,按说这是可喜的事,可是你哥怎么也喜不起来,想想去年的菠菜滞销事件,我至今从心里发怵……今年这么多的大棚建起来,蔬菜产量可不是个小数,要是销路不好,菜农投入这么大本钱……这可不是个小事!”
“是啊,一旦有点闪失,那可是要命的!”
“年初去良庄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参观学习时,我就注意到,在那个市场里活跃着上百个蔬菜销售中介人,当地人叫他们‘菜经纪’, 每个‘菜经纪’都有自己的客户,山南海北的都有,北宋市场每天走菜上百万斤,都是这些‘菜经纪’推销出去的。良庄大棚蔬菜面积五六万亩,菜农的菜,都不愁销路。我也问过,这些‘菜经纪’收入也不少,他们每给菜农推销一斤菜,才提一两分钱,能把菜销出去,提这一两分钱菜农觉得很值,‘菜经纪’的收入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
“这还真是个新鲜事。”
“我想,咱也学学人家的经验,尽快成立咱村的‘菜经纪’队伍……我寻思这样,咱不用找山南海北的客户,泰安是旅游城市,光泰山和泰城每年对蔬菜就有很大需求,咱挑山这么多年,和泰山上的各大宾馆饭店很熟,咱可以和他们签订常年供应无公害蔬菜的合同,刚才我问了天门宾馆的王经理,蔬菜运到山上,价格会大幅度提高。再说,山下还有那么多大宾馆饭店,只要菜的质量有保证,三四百个大棚的蔬菜销售不是大问题……运输也不是问题,可以用车运到中天门,也可用货运索道运到山顶,咱挑山队员再把菜配送到山上的宾馆饭店就是……这也没离开咱挑山的老本行啊!再说,泰城还有那么多宾馆饭店,也是可以联系的。”
“那咱的工资怎么出?”
“只要保证一年四季能把兄弟爷们的菜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从中适当提点成,兄弟爷们也是认可的。”
“那行!”
“你这个队长就承这个头,尽快拿个方案,这事就这么定了。另一个事……你中午吃什么饭?咱干脆边吃边啦……”
郭玉凯拿来煎饼圈山韭菜就咸菜。
两人边吃边说。
“听说你郭家祖上出过‘泰山药王’?”
“这……到是听我老爷说过。乾隆皇帝第一次登泰山时陪他母亲来到泰山朝阳洞,当时我老爷的老爷采了满满一篓子草药来到朝阳洞,正在洞前休息。乾隆皇帝和我老爷的老爷攀谈起来,我老爷的老爷向乾隆皇帝介绍了泰山四大名药。当乾隆皇帝看到篓子里像人形的何首乌时十分好奇,我老爷的老爷就给乾隆皇帝讲了食用何首乌长生不老的传说。乾隆皇帝当即给母亲买下何首乌……后来,我老爷的老爷就被传为‘泰山药王’了。”
岳清亮早就听说过郭玉凯祖上的传说,没想到郭玉凯也这么熟悉。
“现在,村里的大棚蔬菜、赤鳞鱼、茶园项目已成定局,下一步,我想开发泰山四大名药。”
听岳清亮这么一说,郭玉凯愣了一下。
岳清亮接着说:“我知道,培育泰山四大名药,是你家的祖传,我今天来,就是让你参谋参谋,这事能成不能成?”
“开发泰山四大名药,绝对是好项目,市场对泰山四大名药的需求很大。”郭玉凯为难地说,“我对泰山四大名药只是知道点皮毛,大哥郭玉庆,才得到祖上真传,精通泰山四大名药栽培技术,可是他……小毛蛋哥那脾气……你也是知道的。”
“好,我明白了……小毛蛋哥那里我去说。咱这就下山!”
郭玉凯把简易的生活用品用网兜一嘟噜,收起帐篷,随后,又把中药材收拾好,正好两挑。
岳清亮挑着两筐中草药,郭玉凯挑着帐篷和家什,两个一先一后,疾步挑下山来。
下来红门,两人分手。
岳清亮没有回村,挑着两筐何首乌、紫草、四叶参、黄精,径直朝泰山林科院走去。
自从建茶园,岳清亮就成了林科院的常客。
岳清亮直接把挑子挑进林科院郑院长办公室。
郑院长先是大吃一惊,后又拍着岳清亮肩膀说:“宝贝啊,宝贝!,你挑来的全是宝贝。”
郑院长一边仔细辨认,一边又竖起了大拇指。
岳清亮对郑院长说:“今天来请教郑院长,给我们指一指路。我们金豆子山村计划建一个泰山四大名药种植基地,泰山四大名药到底有没有引种价值,前景会怎么样?”
“泰山以药材宝藏著称于世,泰山有特产药物近百种,其中泰山何首乌、四叶参、黄精和紫草被中医药界誉为泰山四大名药。何首乌和黄精比较常见,可四叶参和紫草很少有人采到,几乎绝迹。如果能建一个泰山四大名药种植基地,这不仅是对泰山四大名药的保护和传承,其经济价值也会相当可观。”郑院长讲,“何首乌、黄精引种容易,四叶参和紫草就很难。”
郑院长又了解了金豆子山村茶叶基地进展情况后,明确表态:“我们会全力支持金豆子山村建泰山四大名药基地,将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
“是啊,一旦有点闪失,那可是要命的!”
“年初去良庄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参观学习时,我就注意到,在那个市场里活跃着上百个蔬菜销售中介人,当地人叫他们‘菜经纪’, 每个‘菜经纪’都有自己的客户,山南海北的都有,北宋市场每天走菜上百万斤,都是这些‘菜经纪’推销出去的。良庄大棚蔬菜面积五六万亩,菜农的菜,都不愁销路。我也问过,这些‘菜经纪’收入也不少,他们每给菜农推销一斤菜,才提一两分钱,能把菜销出去,提这一两分钱菜农觉得很值,‘菜经纪’的收入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
“这还真是个新鲜事。”
“我想,咱也学学人家的经验,尽快成立咱村的‘菜经纪’队伍……我寻思这样,咱不用找山南海北的客户,泰安是旅游城市,光泰山和泰城每年对蔬菜就有很大需求,咱挑山这么多年,和泰山上的各大宾馆饭店很熟,咱可以和他们签订常年供应无公害蔬菜的合同,刚才我问了天门宾馆的王经理,蔬菜运到山上,价格会大幅度提高。再说,山下还有那么多大宾馆饭店,只要菜的质量有保证,三四百个大棚的蔬菜销售不是大问题……运输也不是问题,可以用车运到中天门,也可用货运索道运到山顶,咱挑山队员再把菜配送到山上的宾馆饭店就是……这也没离开咱挑山的老本行啊!再说,泰城还有那么多宾馆饭店,也是可以联系的。”
“那咱的工资怎么出?”
“只要保证一年四季能把兄弟爷们的菜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从中适当提点成,兄弟爷们也是认可的。”
“那行!”
“你这个队长就承这个头,尽快拿个方案,这事就这么定了。另一个事……你中午吃什么饭?咱干脆边吃边啦……”
郭玉凯拿来煎饼圈山韭菜就咸菜。
两人边吃边说。
“听说你郭家祖上出过‘泰山药王’?”
“这……到是听我老爷说过。乾隆皇帝第一次登泰山时陪他母亲来到泰山朝阳洞,当时我老爷的老爷采了满满一篓子草药来到朝阳洞,正在洞前休息。乾隆皇帝和我老爷的老爷攀谈起来,我老爷的老爷向乾隆皇帝介绍了泰山四大名药。当乾隆皇帝看到篓子里像人形的何首乌时十分好奇,我老爷的老爷就给乾隆皇帝讲了食用何首乌长生不老的传说。乾隆皇帝当即给母亲买下何首乌……后来,我老爷的老爷就被传为‘泰山药王’了。”
岳清亮早就听说过郭玉凯祖上的传说,没想到郭玉凯也这么熟悉。
“现在,村里的大棚蔬菜、赤鳞鱼、茶园项目已成定局,下一步,我想开发泰山四大名药。”
听岳清亮这么一说,郭玉凯愣了一下。
岳清亮接着说:“我知道,培育泰山四大名药,是你家的祖传,我今天来,就是让你参谋参谋,这事能成不能成?”
“开发泰山四大名药,绝对是好项目,市场对泰山四大名药的需求很大。”郭玉凯为难地说,“我对泰山四大名药只是知道点皮毛,大哥郭玉庆,才得到祖上真传,精通泰山四大名药栽培技术,可是他……小毛蛋哥那脾气……你也是知道的。”
“好,我明白了……小毛蛋哥那里我去说。咱这就下山!”
郭玉凯把简易的生活用品用网兜一嘟噜,收起帐篷,随后,又把中药材收拾好,正好两挑。
岳清亮挑着两筐中草药,郭玉凯挑着帐篷和家什,两个一先一后,疾步挑下山来。
下来红门,两人分手。
岳清亮没有回村,挑着两筐何首乌、紫草、四叶参、黄精,径直朝泰山林科院走去。
自从建茶园,岳清亮就成了林科院的常客。
岳清亮直接把挑子挑进林科院郑院长办公室。
郑院长先是大吃一惊,后又拍着岳清亮肩膀说:“宝贝啊,宝贝!,你挑来的全是宝贝。”
郑院长一边仔细辨认,一边又竖起了大拇指。
岳清亮对郑院长说:“今天来请教郑院长,给我们指一指路。我们金豆子山村计划建一个泰山四大名药种植基地,泰山四大名药到底有没有引种价值,前景会怎么样?”
“泰山以药材宝藏著称于世,泰山有特产药物近百种,其中泰山何首乌、四叶参、黄精和紫草被中医药界誉为泰山四大名药。何首乌和黄精比较常见,可四叶参和紫草很少有人采到,几乎绝迹。如果能建一个泰山四大名药种植基地,这不仅是对泰山四大名药的保护和传承,其经济价值也会相当可观。”郑院长讲,“何首乌、黄精引种容易,四叶参和紫草就很难。”
郑院长又了解了金豆子山村茶叶基地进展情况后,明确表态:“我们会全力支持金豆子山村建泰山四大名药基地,将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