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0684
阅读:7205
发表:2019/10/21
主旋律,农村
小说
挑泰山(第三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早饭后,岳清亮拿着米尺,老队长拿着量地的杆子,吴福祥拿着经济田承包底账,带着相关的村民,来到虬龙湾北岸,一一核对村里承包出去的经济田,开始对全村经济田进行摸底。
刚核对了不到十户,就见郝大芳从村头跑来,还在地的那头就大喊起来:“清亮,赶快家走,咱爹快不行了……”
岳清亮一听,扔下米尺,向村里跑去,边跑边咋呼:“老队长,你们继续……”
岳清亮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进屋一看,岳光武直挺挺地躺在坑上,脸上已蒙上一张火纸。
岳清亮娘正坐在坑沿上,为岳光武整理着衣裳:“你爹走咧,你爹走咧啊……”
岳清亮扑腾一声双腿跪在了坑前。
清亮他娘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三
一九九九年三月九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晴。
今天是爹去世的第四天,悲痛的心难以平复。摆在我面前的是个两难选择,我该怎么办?我憋不住了。我要去挑山。我要在独行中冷静地思考,作出我的选择。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按照泰山一带的风俗,双亲去世的七天内,就是不出“一七”,儿子要在家守孝,是不能出家门的。正月二十二,也就是岳光武的爹去世的第四天,一大早,岳清亮就拿出老岳家的传家宝――那根护山棘树根做的扁担,没和任何人吱一声,来到了关帝庙前。
关帝庙,是泰山登山古盘道起始处。
庙前是一方空地,平时,挑泰山的汉子们就在这里接活干,把货物从这里挑向泰山极顶,或挑向泰山的旮旮旯旯。岳清亮清楚记得,一九八一年十月一日一大早,他扛着二老爷亲手为他刮的扁担,跟着二老爷走进关帝庙,先到崇宁殿拜关老爷,再到圣母殿给泰山奶奶磕头,然后,在关帝庙门前,岳清亮接下第一个挑山的活儿,他的挑山生涯从此开始。
一九九九年的春脖子很短,一码过年,天气就眼看着转暖。
这已是惊蛰的第三天,阳光格外温暖,远远看去,泰山上满山地松柏微微露出一丝丝绿意,山上开始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关帝庙前,岳清亮顺利接下一个小活儿,要把一百一十斤面条送到泰山天街笊篱家面馆。
担子一上肩,有一种快感聚上岳清亮心头,他顿时觉得浑身轻松起来。岳清亮望一眼泰山,眼前的一切都像久违了的老朋友一般。岳清亮从紧邻关帝庙的红门出发,迈开挑山人那特有的沉稳脚步,登上通向泰山极顶的第一个台阶。
岳清亮选择在七天守孝日内来挑山,肯定地说不是为了挣那几块钱,对他来说,也许这才是对爹爹最好的缅怀。上任村支书当天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丧父的巨痛,妻子的规劝,把岳清亮推到一个十字路口,他可以选择退缩,也可以选择挺起,这个挑山汉子会动摇吗?这次挑山,会给他足够地时间去思考,让这个挑山汉子作出一个明确的选择。
给爹发丧的当天夜晚,岳清亮和岳清明坐在堂屋地上的麦秸窝里守夜。夜很静,金豆子山上猫头鹰那“咕咕咕咕喵、咕咕咕咕喵”的叫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岳清明试着和岳清亮探讨他的人生。
“哥,你是咱老岳家挑山传人,你真的要放弃挑山吗?”
“不会放弃。”
“挑泰山这行当,不比从前,不放弃不行了。”
“那也不会放弃。”
“这个村支书你真的要做下去?”
“做下去。”
刚核对了不到十户,就见郝大芳从村头跑来,还在地的那头就大喊起来:“清亮,赶快家走,咱爹快不行了……”
岳清亮一听,扔下米尺,向村里跑去,边跑边咋呼:“老队长,你们继续……”
岳清亮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进屋一看,岳光武直挺挺地躺在坑上,脸上已蒙上一张火纸。
岳清亮娘正坐在坑沿上,为岳光武整理着衣裳:“你爹走咧,你爹走咧啊……”
岳清亮扑腾一声双腿跪在了坑前。
清亮他娘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三
一九九九年三月九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晴。
今天是爹去世的第四天,悲痛的心难以平复。摆在我面前的是个两难选择,我该怎么办?我憋不住了。我要去挑山。我要在独行中冷静地思考,作出我的选择。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按照泰山一带的风俗,双亲去世的七天内,就是不出“一七”,儿子要在家守孝,是不能出家门的。正月二十二,也就是岳光武的爹去世的第四天,一大早,岳清亮就拿出老岳家的传家宝――那根护山棘树根做的扁担,没和任何人吱一声,来到了关帝庙前。
关帝庙,是泰山登山古盘道起始处。
庙前是一方空地,平时,挑泰山的汉子们就在这里接活干,把货物从这里挑向泰山极顶,或挑向泰山的旮旮旯旯。岳清亮清楚记得,一九八一年十月一日一大早,他扛着二老爷亲手为他刮的扁担,跟着二老爷走进关帝庙,先到崇宁殿拜关老爷,再到圣母殿给泰山奶奶磕头,然后,在关帝庙门前,岳清亮接下第一个挑山的活儿,他的挑山生涯从此开始。
一九九九年的春脖子很短,一码过年,天气就眼看着转暖。
这已是惊蛰的第三天,阳光格外温暖,远远看去,泰山上满山地松柏微微露出一丝丝绿意,山上开始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关帝庙前,岳清亮顺利接下一个小活儿,要把一百一十斤面条送到泰山天街笊篱家面馆。
担子一上肩,有一种快感聚上岳清亮心头,他顿时觉得浑身轻松起来。岳清亮望一眼泰山,眼前的一切都像久违了的老朋友一般。岳清亮从紧邻关帝庙的红门出发,迈开挑山人那特有的沉稳脚步,登上通向泰山极顶的第一个台阶。
岳清亮选择在七天守孝日内来挑山,肯定地说不是为了挣那几块钱,对他来说,也许这才是对爹爹最好的缅怀。上任村支书当天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丧父的巨痛,妻子的规劝,把岳清亮推到一个十字路口,他可以选择退缩,也可以选择挺起,这个挑山汉子会动摇吗?这次挑山,会给他足够地时间去思考,让这个挑山汉子作出一个明确的选择。
给爹发丧的当天夜晚,岳清亮和岳清明坐在堂屋地上的麦秸窝里守夜。夜很静,金豆子山上猫头鹰那“咕咕咕咕喵、咕咕咕咕喵”的叫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岳清明试着和岳清亮探讨他的人生。
“哥,你是咱老岳家挑山传人,你真的要放弃挑山吗?”
“不会放弃。”
“挑泰山这行当,不比从前,不放弃不行了。”
“那也不会放弃。”
“这个村支书你真的要做下去?”
“做下去。”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