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7703
阅读:11527
发表:2012/11/29
3章 农村 小说
《孤独人生》第1章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孤独人生
序言:一位农村妇女见证下中国农村发展的近百年苍桑历史,在这个巨大的落后部落里,人生意义终是如蚊蚁如虫鸟,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吵吵闹闹,庸庸凡凡。岁月涤洗不尽衰伤,叹人生何其慢长何其艰苦何其孤独……
1
民国25年。
江南小镇禾田镇赶集的日子,集市上异常冷清,穷苦的农民节余十分有限,自然什么买卖能力,晃荡几下散集了。一处卖茶油的铺点上老板娘让长工阿贵收好秤和漏斗,整理挑担回家。阿贵叫他师娘。师娘正是禾田镇大户黄大界刚迎娶的媳妇杨氏,她穿着粗布衣,头发盘得干净利落,比起集市上篷头垢面的衣不遮体的村妇要显眼得多。
回家经过一座大山岭,有长长的石坡路,有人一级级数过有502级,当在人叫它百步坡。其间的一个四脚凉亭,上面刻记着修亭乐捐名单和修亭序言。过路的乡民坐在条石上小歇一会。刚过了四脚凉亭,师娘拿着秤杆十分小心低着头走在前面,一眼不看见,阿贵坐在倒了油的瓦罐片子中间,哭丧着脸:“师娘……”杨氏跑回来舀油也不是,扶人也不是,急了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哪?你死人呀,那么大个人了?哎,算了算了,油倒了也拾不起,站起来吧。”她心里不知多可惜这两缸油,走时还回头看地上两滩油。阿贵不敢作声了,他走得慢了,还停停走走。杨氏生气了:“阿贵,你走不走了?!”阿贵小声说:“师娘,有小孩子的哭声,你听见没?”
凉亭后面的大樟树下一个女婴哭声已经很微弱。杨氏抱起来。笑着说:“我说呢,这孩子跟我有缘,不然怎么不正不歪在这油倒了呢?”
黄家是镇里大户人家,不过是有一座比较结实的土木结构的大宅子,粗大木头做的门框也没上油漆,经过些年月就熏黑了。房前有一株大榕树,树径有木桶般大小,树荫非常漂亮,正是这棵树给黄家的风景增添了许多高雅的风范。户主黄大界,父母早亡,血亲只有一弟弟叫大名。黄大界年轻自学懂得些天文地理,成了一名私塾先生;又辛苦持家,用所得购置了一些田产,是镇里有名气的人物。
门口有一口井,左边放着两只存水的大缸。丫环小燕用木桶吊水,洗衣服。
正屋是大厅空无一人,西屋里屋主人黄大界在和弟弟说着什么。在书桌上平放着一些线装或非线装的古体书。听见屋外吵闹的声音知道是“卖油的”回来了,兄弟二人都走出来。阿贵见了二位主子忙站到一边去了,黄大界也不管他,冲着夫人手里的婴儿走过来,说:“我看看。”夫人说:“老爷,油倒了。看见这是女孩,放在百步坡,怪漂亮的就抱回来。给他取个名字吧?”黄大界看了,还算喜欢就说:“好,金花银花,咱以后生了就叫金花,她就叫银花吧。”
2
十年后,杨氏还是没有生育。杨氏不知烧了多少高香拜了多少神佛,求一儿半女竟比登天还难。十岁的银花异常调皮。一家人对她是又爱又怜。
早上,黄大界说:“跟我去学堂。”“不去。”父亲要抱她走,她一闪,爬到榕树上,黄大界只好摇头走了。
黄大界的“明德学堂”是镇上唯一的私塾,一些家庭条件稍好的男孩在这读书,唯一的女生是银花, 她常在父亲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来捣乱,自己却从来不肯学习。黄大界下课了,独自一人在休息室享受一袋烟的功夫。男孩子们在玩丢石子游戏,都不与银花玩,因为她是女生。当银花从兜里拿出炒豆子,他们一哄来抢,在学堂里追来赶去,黄大界最不喜欢学生吵闹,听见吵闹拾了教鞭就要来揍人,其他学生见先生生气立即散了,银花看见父亲忙躲避不及,跑出院落,撞见大树飞快地爬上去。黄大界在下面喊:“下来,小心,爸爸不打你了。”“我不跟念经。难听死了。”“好好。下来,去玩啊。”
她总是和没书读的穷人家孩子去山上捡柴。在山上疯跑,玩闹。还抓过一个乱砍生柴的少年,“砍我家的茶树?这回被我逮住了。”银花胜利地尖叫,孩子们都围住少年了。少年回过头,清秀的脸和破旧的衣服难以成对比,他却不示弱的目光。“为什么到这来砍树?”银花追问。“这是野生的,你家种的是茶树,收的是茶果,榨的是茶油,这松树怎么不是野生的?”“野生的也是活的,只有死树干柴才能当柴砍烧。”“我祖辈都是打柴的,他们的规矩是凡是野生的都是我们担上的柴。如果你也是野——”“你,不讲理,长癞子。”银花被气得转过身去。少年后悔把话说过了:“对不起,不要生气。开玩笑的。”银花大声说:“我有娘。没有娘怎么有我。”说完向山上跑去。
谷雨时节采茶忙。黄家有大约十来亩茶园。黄大界教书去了,黄大名和嫂子杨氏带着长工阿贵丫环小燕采摘茶叶。
山腰的一处平地,有一株比较大的树荫着的便是他们放物什的地方,放着好几担空箩筐和茶水粗粮,及换下的衣服。银花像放飞的小鸟满山跑着。杨氏采茶很仔细,只采两片芽叶,手也轻巧。黄大名采茶不急不缓,动作自然慢,一旁的小燕采几回合了他也未必采好一来回。他采哪她也摘哪,他以为是巧合,第四回,她抓住他手还调皮冲他笑。他忙缩回手,说:“小燕,你怎么了?山上到处是茶叶,你非要到我手里抢。”小燕一急说:“傻二爷,是夫人叫我来的。”“叫你采茶,你干嘛老抓我手。”小燕被他气得飞红了脸。正好阿贵叫她,她背上篓就跑了。
中午,黄大界送饭来吃,一家人在树荫下吃起来,他们自己吃饭只管饭足,菜还是素菜,下人会加一些粗粮。黄大名把唯一一个鸡蛋给银花全盛了,自己和哥嫂随便吃坛子里的泡菜。杨氏要让给他分一半吃他不肯。银花看看四周说:“小燕姐姐和阿贵哥哥呢?”杨氏说:“可能到边上采去了,饿了自然回来吃。”黄大界看看弟弟说:“大名,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们父母早逝,你婚事我替你想了,你嫂子也说,把小燕说给你,小燕同意了,你看怎么样?”杨氏说:“别看她是下人,都是一样的,人机灵着。”黄大名想起小燕抓住自己手那触电般的感觉,笑着说:“大哥嫂子给我订亲,我喜欢。”他快速吃完饭又去采茶,黄大界叫他休息下他不肯。大名就是个特实诚的人。
吃了饭,大人们都去忙了,银花一个人坐在树荫下玩,一个衣衫破烂,又黑又瘦的婆子突然出现在她眼前,她看看四周无人,笑着对银花说:“你就是百步坡捡到的小孩?”银花不想理她。她接着说:“生养得多俊?比你姐姐都要高了。”银花不高兴地说:“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我娘看见你会生气的。”那女人跪下说:“你不要叫。我是你亲娘,你是我亲女儿。”银花被她的话惊地坐在地上,她知道她不是娘亲生的,可是听说是眼前这个女人的亲女儿,还是吓坏了:“你说是我娘?你有何证明?那你说当时我身上有些什么东西?”那女人哭着说:“你口袋里有一小袋红薯,还有一张纸条,是你十二月初五出生的。”银花心一惊,“那你为什么不要我了?”“都是家里穷闹的,大人小孩都没有吃的,你又是个女孩,你爸爸想要一个男孩,生下你他一脚就踢翻了装你的小狗窝,没有奶吃,他们两天不给你吃东西,我想在家迟早会饿死,就把你放在后山的百步坡,我藏在后面看着你娘抱回家去,我泪水哭干了,我对不起你。”银花也哭了,她给娘跪下:“娘,你是我娘。可是我现在不能认你,我娘会伤心的。等我出嫁了,再去找娘。”娘擦了泪说:“我知道,娘不让你做那种人。你娘捡了你就没有生育,是我们对不起她,她是好人。娘看你好就好。”娘很想摸一摸银花的脸,可是自己一身又脏又烂,哪敢去碰她漂亮的小脸。怕惊了她,收回伸出的手,哽咽地走了。银花知道自己的身世,一脸是凄凉。她想独处一会,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茶树都没过刚齐过她的头,她觉得有人看得见她的秘密,她要躲得远远的。她向一个方向跑,在茶林中穿梭。
不知跑了多远,在一个自觉隐避的地方停下来。在这个山凹里,好像两只野猪在打架,她看得模模糊糊,她本能地想喊:“野猪——”声音在喉咙即收回,因为她看清了那不是野猪打架,那是阿贵和小燕脱光了衣服压在一块。阿贵趴在小燕的身上使劲用着力,二人挥汗如雨,身上也贴满了茶叶片。他们身下铺着的是一层厚厚的刚采下的茶叶。银花痛苦地闭上眼睛。
3
银花看着家人为叔叔黄大名和丫环小燕的婚事忙碌,布置新房。杨氏给大名和小燕都做了两套新衣。阿贵总是低着头按主人吩咐忙里忙外。房里只有阿贵和小燕在摆放东西,小燕要走,阿贵拦住她,挖苦说:“当夫人了,就不理我这下人了,变得也太快了。”小燕低着头说:“请你不要说了,婚事是夫人定的,我能说什么?还有,我真后悔那天。”“后悔?我算是看清你了!攀高枝鸟!”阿贵恼怒地冲出来,险些撞了银花。银花在门后偷听?只见银花很自然地弯下腰去拾门口的小球,阿贵才松了一口气。
黄家备了些自家产的东西当聘礼:糯米粑粑粉,茶油,茶叶,花生,红枣等,给小燕叔叔婶婶。阿贵挑起足一担。黄大名和小燕着全套新衣裳给哥哥嫂嫂道别。黄大界反复叮嘱:“现在瘟病流行,到江华圩要走四五天,路上不要喝生水,吃的都要自己煮过。礼到马上就回。”大名一一应了。小燕父母早亡,叔叔婶婶流落到禾田镇时没了食宿,几个铜板把她卖到黄家做丫环。现在却要去拜见他们。小燕感觉自己就是木头人只有任人摆布。
她和阿贵的感情更是无人能解,羞于见人,只有心里默默煎熬罢了。
去江华圩一路高温路险,经道县一带瘟疫流行 ,路边常有病死的尸体,散发着恶臭,令人生畏。累了,三人坐下歇脚,黄大名小有咳嗽,小燕忙用手帕子给他擦汗。阿贵生火做饭,听小燕说“二爷口渴了”,他应着,把水壶里的水倒了,灌上涧水,送上去。黄大名喝了水,还想吐。
序言:一位农村妇女见证下中国农村发展的近百年苍桑历史,在这个巨大的落后部落里,人生意义终是如蚊蚁如虫鸟,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吵吵闹闹,庸庸凡凡。岁月涤洗不尽衰伤,叹人生何其慢长何其艰苦何其孤独……
1
民国25年。
江南小镇禾田镇赶集的日子,集市上异常冷清,穷苦的农民节余十分有限,自然什么买卖能力,晃荡几下散集了。一处卖茶油的铺点上老板娘让长工阿贵收好秤和漏斗,整理挑担回家。阿贵叫他师娘。师娘正是禾田镇大户黄大界刚迎娶的媳妇杨氏,她穿着粗布衣,头发盘得干净利落,比起集市上篷头垢面的衣不遮体的村妇要显眼得多。
回家经过一座大山岭,有长长的石坡路,有人一级级数过有502级,当在人叫它百步坡。其间的一个四脚凉亭,上面刻记着修亭乐捐名单和修亭序言。过路的乡民坐在条石上小歇一会。刚过了四脚凉亭,师娘拿着秤杆十分小心低着头走在前面,一眼不看见,阿贵坐在倒了油的瓦罐片子中间,哭丧着脸:“师娘……”杨氏跑回来舀油也不是,扶人也不是,急了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哪?你死人呀,那么大个人了?哎,算了算了,油倒了也拾不起,站起来吧。”她心里不知多可惜这两缸油,走时还回头看地上两滩油。阿贵不敢作声了,他走得慢了,还停停走走。杨氏生气了:“阿贵,你走不走了?!”阿贵小声说:“师娘,有小孩子的哭声,你听见没?”
凉亭后面的大樟树下一个女婴哭声已经很微弱。杨氏抱起来。笑着说:“我说呢,这孩子跟我有缘,不然怎么不正不歪在这油倒了呢?”
黄家是镇里大户人家,不过是有一座比较结实的土木结构的大宅子,粗大木头做的门框也没上油漆,经过些年月就熏黑了。房前有一株大榕树,树径有木桶般大小,树荫非常漂亮,正是这棵树给黄家的风景增添了许多高雅的风范。户主黄大界,父母早亡,血亲只有一弟弟叫大名。黄大界年轻自学懂得些天文地理,成了一名私塾先生;又辛苦持家,用所得购置了一些田产,是镇里有名气的人物。
门口有一口井,左边放着两只存水的大缸。丫环小燕用木桶吊水,洗衣服。
正屋是大厅空无一人,西屋里屋主人黄大界在和弟弟说着什么。在书桌上平放着一些线装或非线装的古体书。听见屋外吵闹的声音知道是“卖油的”回来了,兄弟二人都走出来。阿贵见了二位主子忙站到一边去了,黄大界也不管他,冲着夫人手里的婴儿走过来,说:“我看看。”夫人说:“老爷,油倒了。看见这是女孩,放在百步坡,怪漂亮的就抱回来。给他取个名字吧?”黄大界看了,还算喜欢就说:“好,金花银花,咱以后生了就叫金花,她就叫银花吧。”
2
十年后,杨氏还是没有生育。杨氏不知烧了多少高香拜了多少神佛,求一儿半女竟比登天还难。十岁的银花异常调皮。一家人对她是又爱又怜。
早上,黄大界说:“跟我去学堂。”“不去。”父亲要抱她走,她一闪,爬到榕树上,黄大界只好摇头走了。
黄大界的“明德学堂”是镇上唯一的私塾,一些家庭条件稍好的男孩在这读书,唯一的女生是银花, 她常在父亲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来捣乱,自己却从来不肯学习。黄大界下课了,独自一人在休息室享受一袋烟的功夫。男孩子们在玩丢石子游戏,都不与银花玩,因为她是女生。当银花从兜里拿出炒豆子,他们一哄来抢,在学堂里追来赶去,黄大界最不喜欢学生吵闹,听见吵闹拾了教鞭就要来揍人,其他学生见先生生气立即散了,银花看见父亲忙躲避不及,跑出院落,撞见大树飞快地爬上去。黄大界在下面喊:“下来,小心,爸爸不打你了。”“我不跟念经。难听死了。”“好好。下来,去玩啊。”
她总是和没书读的穷人家孩子去山上捡柴。在山上疯跑,玩闹。还抓过一个乱砍生柴的少年,“砍我家的茶树?这回被我逮住了。”银花胜利地尖叫,孩子们都围住少年了。少年回过头,清秀的脸和破旧的衣服难以成对比,他却不示弱的目光。“为什么到这来砍树?”银花追问。“这是野生的,你家种的是茶树,收的是茶果,榨的是茶油,这松树怎么不是野生的?”“野生的也是活的,只有死树干柴才能当柴砍烧。”“我祖辈都是打柴的,他们的规矩是凡是野生的都是我们担上的柴。如果你也是野——”“你,不讲理,长癞子。”银花被气得转过身去。少年后悔把话说过了:“对不起,不要生气。开玩笑的。”银花大声说:“我有娘。没有娘怎么有我。”说完向山上跑去。
谷雨时节采茶忙。黄家有大约十来亩茶园。黄大界教书去了,黄大名和嫂子杨氏带着长工阿贵丫环小燕采摘茶叶。
山腰的一处平地,有一株比较大的树荫着的便是他们放物什的地方,放着好几担空箩筐和茶水粗粮,及换下的衣服。银花像放飞的小鸟满山跑着。杨氏采茶很仔细,只采两片芽叶,手也轻巧。黄大名采茶不急不缓,动作自然慢,一旁的小燕采几回合了他也未必采好一来回。他采哪她也摘哪,他以为是巧合,第四回,她抓住他手还调皮冲他笑。他忙缩回手,说:“小燕,你怎么了?山上到处是茶叶,你非要到我手里抢。”小燕一急说:“傻二爷,是夫人叫我来的。”“叫你采茶,你干嘛老抓我手。”小燕被他气得飞红了脸。正好阿贵叫她,她背上篓就跑了。
中午,黄大界送饭来吃,一家人在树荫下吃起来,他们自己吃饭只管饭足,菜还是素菜,下人会加一些粗粮。黄大名把唯一一个鸡蛋给银花全盛了,自己和哥嫂随便吃坛子里的泡菜。杨氏要让给他分一半吃他不肯。银花看看四周说:“小燕姐姐和阿贵哥哥呢?”杨氏说:“可能到边上采去了,饿了自然回来吃。”黄大界看看弟弟说:“大名,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们父母早逝,你婚事我替你想了,你嫂子也说,把小燕说给你,小燕同意了,你看怎么样?”杨氏说:“别看她是下人,都是一样的,人机灵着。”黄大名想起小燕抓住自己手那触电般的感觉,笑着说:“大哥嫂子给我订亲,我喜欢。”他快速吃完饭又去采茶,黄大界叫他休息下他不肯。大名就是个特实诚的人。
吃了饭,大人们都去忙了,银花一个人坐在树荫下玩,一个衣衫破烂,又黑又瘦的婆子突然出现在她眼前,她看看四周无人,笑着对银花说:“你就是百步坡捡到的小孩?”银花不想理她。她接着说:“生养得多俊?比你姐姐都要高了。”银花不高兴地说:“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我娘看见你会生气的。”那女人跪下说:“你不要叫。我是你亲娘,你是我亲女儿。”银花被她的话惊地坐在地上,她知道她不是娘亲生的,可是听说是眼前这个女人的亲女儿,还是吓坏了:“你说是我娘?你有何证明?那你说当时我身上有些什么东西?”那女人哭着说:“你口袋里有一小袋红薯,还有一张纸条,是你十二月初五出生的。”银花心一惊,“那你为什么不要我了?”“都是家里穷闹的,大人小孩都没有吃的,你又是个女孩,你爸爸想要一个男孩,生下你他一脚就踢翻了装你的小狗窝,没有奶吃,他们两天不给你吃东西,我想在家迟早会饿死,就把你放在后山的百步坡,我藏在后面看着你娘抱回家去,我泪水哭干了,我对不起你。”银花也哭了,她给娘跪下:“娘,你是我娘。可是我现在不能认你,我娘会伤心的。等我出嫁了,再去找娘。”娘擦了泪说:“我知道,娘不让你做那种人。你娘捡了你就没有生育,是我们对不起她,她是好人。娘看你好就好。”娘很想摸一摸银花的脸,可是自己一身又脏又烂,哪敢去碰她漂亮的小脸。怕惊了她,收回伸出的手,哽咽地走了。银花知道自己的身世,一脸是凄凉。她想独处一会,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茶树都没过刚齐过她的头,她觉得有人看得见她的秘密,她要躲得远远的。她向一个方向跑,在茶林中穿梭。
不知跑了多远,在一个自觉隐避的地方停下来。在这个山凹里,好像两只野猪在打架,她看得模模糊糊,她本能地想喊:“野猪——”声音在喉咙即收回,因为她看清了那不是野猪打架,那是阿贵和小燕脱光了衣服压在一块。阿贵趴在小燕的身上使劲用着力,二人挥汗如雨,身上也贴满了茶叶片。他们身下铺着的是一层厚厚的刚采下的茶叶。银花痛苦地闭上眼睛。
3
银花看着家人为叔叔黄大名和丫环小燕的婚事忙碌,布置新房。杨氏给大名和小燕都做了两套新衣。阿贵总是低着头按主人吩咐忙里忙外。房里只有阿贵和小燕在摆放东西,小燕要走,阿贵拦住她,挖苦说:“当夫人了,就不理我这下人了,变得也太快了。”小燕低着头说:“请你不要说了,婚事是夫人定的,我能说什么?还有,我真后悔那天。”“后悔?我算是看清你了!攀高枝鸟!”阿贵恼怒地冲出来,险些撞了银花。银花在门后偷听?只见银花很自然地弯下腰去拾门口的小球,阿贵才松了一口气。
黄家备了些自家产的东西当聘礼:糯米粑粑粉,茶油,茶叶,花生,红枣等,给小燕叔叔婶婶。阿贵挑起足一担。黄大名和小燕着全套新衣裳给哥哥嫂嫂道别。黄大界反复叮嘱:“现在瘟病流行,到江华圩要走四五天,路上不要喝生水,吃的都要自己煮过。礼到马上就回。”大名一一应了。小燕父母早亡,叔叔婶婶流落到禾田镇时没了食宿,几个铜板把她卖到黄家做丫环。现在却要去拜见他们。小燕感觉自己就是木头人只有任人摆布。
她和阿贵的感情更是无人能解,羞于见人,只有心里默默煎熬罢了。
去江华圩一路高温路险,经道县一带瘟疫流行 ,路边常有病死的尸体,散发着恶臭,令人生畏。累了,三人坐下歇脚,黄大名小有咳嗽,小燕忙用手帕子给他擦汗。阿贵生火做饭,听小燕说“二爷口渴了”,他应着,把水壶里的水倒了,灌上涧水,送上去。黄大名喝了水,还想吐。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