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4559
阅读:11279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4章
1
…
3
4
5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十二
一个星期六的晚饭后,在何佳因姐弟俩饭后愉快地各就各位在自己的书桌前而感到欣慰并麻利地收拾碗筷的当儿,曲良望着何佳温柔地笑了一会。何佳感到有些奇怪,或者说不太自然,这么多年都没有看到这种微笑了,而自己竟忘记了这种微笑。这应该是妻子的责任,是我的义务,难道风雨交加的日子使我忘记了自己的义务,剥夺了我微笑的权利?是的,这就是原因所在,除非你忘记了痛苦,但是如果始终把痛苦放在心头或挂在脸上,就不会使怀念开出新芽结出花蕾,是的,怀念是有休养的人经过精心准备后用智慧赞美当年人和事的高尚行为,是需要花费心血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享受,最终目的是要我们热爱生活,不要忘记生活的温馨。我应该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把生活中快乐的一面表现出来。母亲说过要拿出勇气去热爱生活,看来曲良悟出了生活的真啼。
“有什么事吗?”何佳把碗筷洗干净,手也洗了一遍,一切收拾停当后问道。
曲良说道:“你记得吗?我们曾经去过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个地方很美,是你发现它们的,我们曾经在那儿流连忘返。”
“我当然记得。那么多年了,不知道现在的风景怎样,那些草地和小溪还在不在?”何佳在曲良身边坐了下来。
“一定还在,没有人会破坏那儿的草地,还有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曲良自信地说道。
“你还想再去一次?”
“是的。我常想到当年你对那些景致赞不绝口,所以想让你再去一次那个地方。”
“你可能预谋已久了,为什么不早说呢?”何佳说对了。
曲良答道:“我看你一直沉浸在儿女的学习之中,还有没完没了的产量上,没敢打搅你。”
“还有痛苦和怀念。”何佳说道。
“是的。”一会儿,曲良再一次微笑地看着妻子,说道,“就我们俩人去。不必担心孩子的学习,有爸爸,他会照顾好他们的,孩子们夸他做的饭菜比我做的还好吃呢!”
“就照你说得办,我非常愿意。”何佳说道。
天刚黎明,何佳和曲良坐上一辆开往大冶县的长途客车。客车准点出发,开始驶过寂静的街道,此时何佳看到许多家庭主妇在街道旁生煤炉,她们摇动扇子,火苗纷纷从蜂窝煤的孔中串了出来,还有一些男主人开始忙乎小店的营生,他们看上去平静,与世无争,或者可能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得习惯了,像是在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她突然产生了羡慕他们的感觉,没有喧嚣声,一切归于平静,在平静中慢慢渡过一生,又对自己笑了一下,责备自己异想天开,尽想好事。何佳观察了一下乘客,他们的目的显然各自不同。一对年青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孩子们一上车就说个不停,像山林里的小鸟,使清晨更加安静,从他们口中得知是到一个叫金牛的地方看望他们的外婆,好像有几年没有去了。两个提着黑皮包穿着涤咔中山装的中年人一上车就倒头闭上了眼睛,猜出就是工厂的采购员,经常出差,一付老于世故的样子。多数乘客因为私事相互询问营生,或有到同一地方,或有同乡,他们期望早点到达目的地,开始忙活一家的生计。如果要车内人竞猜何佳和曲良有如贵干,肯定没有一个人能猜出一点边儿,说他们是办事的公务人员,没有常把责任挂在脸上的样子,或者是去游山玩水的旅行者,也没有悠然自得的神情,要说是探亲访友从他们类似敬拜圣物的表情中也看不出来。坐在隔壁座位的两个年青人,时而看过去一眼,他们除知道是两个城里人外,再也猜不出什么了。
客车离开了市区,开始向南驶入了广阔的原野,晨风非常凉爽,伴有阵阵稻谷和野草的清香,很好闻,有种沁入肺腑的感觉。此时东方出现了朝霞,不一会变成霞光万丈,很快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正式开始。何佳在原野看着初升的朝霞迎接新一天的来临还是头一次,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也是头一次,我们同车上许多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在为生计而奔波,而我们是在为生活而奔波。
客车继续在原野上行驶。天已大亮,田野都是劳作的农民,此时刚立秋,是一个劳作强度仅次于“双抢”的农忙时节。聚集人数最多的是稻田里收割晚稻的农民,他们深弯着腰,双手配合默契地用镰刀收割一茬茬的稻谷,然后平摆在旁边,很少有人站起身来,活路使他们动作机械并像受过训练的部队战士,而手感只有他们心里明白。干这种活的妇女最多,不知怎的,她们个个面色平静,身手敏捷,甚至眼睛还透露出掩饰负重的自信,她们长时间地深弯着腰,稳步前进,只是偶尔直起腰来用手扯一下后背已经汗湿一片并向上提起的衣衫。还有一些农民在山坡地上挖红苕,这些人将挖出的红苕用锄尖斜挑到地边,动作轻松而有节凑。何佳不懂得庄稼的活道,但她看见了中国妇女长期忍辱负重,坚贞不屈的伟大传统以及勤劳善良的美德,它们是中国妇女不断进步的源泉。
此时,乘客开始陆续下车,继续他们的生活历程。公路上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拖拉机,其中一辆手扶拖拉机车斗正前方站着三个背着草帽眯着双眼的农民,他们面无表情地迎着风尘,何佳感觉到有些好笑,赞叹他们开始忙于今天计划中的农活,而这些拿着分配给生产队指标去拉化肥的农民压根儿不知道有人曾注视过他们,他们从不在意别人注意他们。还有许多收早工的农民,也不在意过往的车辆,踢踏着鞋子往村里走去,赶紧吃完早饭,继续出工干活。客车继续运行几分钟后经过一个铁路支线终端小站的搬道房,向南转弯过铁路行驶不到两公里到达了一个叫枫桥的车站。何佳和曲良一下车就找到了往日的感觉,真是物是人非,眼前的村庄还是原来的模样,道路依旧,一条从赤峰水库下来的河流仍淌着清水,两边杨柳成行。他们继续向南行走,目的地就在前方,大山就在眼前,先是走过一段约五百米的田间小路,然后开始爬山,如同十五年前的情景。曲良在前面带路,经常回头看望,或拉着何佳走一段,或休息一会,一起遥看山下的景物,在穿过几处松树林和一段在岩石上凿出的山路后,终于登上了山顶。他们稍作休息继续沿着山脊向前走,两边是宽阔的坡地,记得当年春天这里开满了映山红,满山遍野都是。在经过一小段下坡路后,终于看到了下方的一大遍草坡地,真是一点都没有改变,还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
曲良兴奋地看着何佳,指着下方说道:“你瞧,我们终于到了,我说过一点也没有改变。”
何佳同样兴奋地看着眼前的草地,稍微平静一会说道:“我看见了,曲良,我终于又看见了。它怎么一点也没有改变,甚至比以前还要翠绿呢!”她高兴地拉起曲良的手,“我们赶快到草地那儿去吧。”
他们欢快地跑进草地,转动身子,看着四周,“真美呀!比以前更美,真是感到心旷神怡啊!”何佳兴奋地赞叹。“瞧对面原来是一个荒山,现在种满了整齐的杉树,更好看了呢!他们为什么没有动用这片草地?这儿也是他们的作业范围,这片草地肯定能种出更好的树林。”
曲良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也许他们想的跟我们一样。”
何佳高兴地说道:“一定是这样的。我们以后还来吗?”
“当然啦,我们会经常来。”曲良指着位于草地中心曾经坐过的地方,那儿有一块大而光滑的石头,“来吧,我们到那儿坐坐,瞧它正等着我们,这里的一切都等着我们呢!”
他们按原位双双坐下,前方是杉树林,右边是连接草地的大片光洁的黑色巨石,一条小溪从那里流出来,在他们眼前顺着山丘与草地延伸的交接处一直流下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闪闪,左边是山脉的延伸方向,一直向东,太阳每天都从山脊上走过。从东南方向望去可看见远处山下一马平川的农田和象似缩小了的村庄模型,小溪也从这个方位一直流到下面的红仙里水库。
“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如果我们的生活同这美景一样,那有多好啊!”曲良显然在迎合那个美丽的心灵。
“好吧,那我问你,你指的美好生活是什么?”何佳问道。
曲良稍加思索,“当然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还有愉快地工作。”
“你说的不错,但是还差得远呢!你把重要的部分给忘记了,这样的回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何佳说道。
“还有,我怎么会忘记呢?那就是信念和追求。”曲良说道。
一个星期六的晚饭后,在何佳因姐弟俩饭后愉快地各就各位在自己的书桌前而感到欣慰并麻利地收拾碗筷的当儿,曲良望着何佳温柔地笑了一会。何佳感到有些奇怪,或者说不太自然,这么多年都没有看到这种微笑了,而自己竟忘记了这种微笑。这应该是妻子的责任,是我的义务,难道风雨交加的日子使我忘记了自己的义务,剥夺了我微笑的权利?是的,这就是原因所在,除非你忘记了痛苦,但是如果始终把痛苦放在心头或挂在脸上,就不会使怀念开出新芽结出花蕾,是的,怀念是有休养的人经过精心准备后用智慧赞美当年人和事的高尚行为,是需要花费心血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享受,最终目的是要我们热爱生活,不要忘记生活的温馨。我应该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把生活中快乐的一面表现出来。母亲说过要拿出勇气去热爱生活,看来曲良悟出了生活的真啼。
“有什么事吗?”何佳把碗筷洗干净,手也洗了一遍,一切收拾停当后问道。
曲良说道:“你记得吗?我们曾经去过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个地方很美,是你发现它们的,我们曾经在那儿流连忘返。”
“我当然记得。那么多年了,不知道现在的风景怎样,那些草地和小溪还在不在?”何佳在曲良身边坐了下来。
“一定还在,没有人会破坏那儿的草地,还有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曲良自信地说道。
“你还想再去一次?”
“是的。我常想到当年你对那些景致赞不绝口,所以想让你再去一次那个地方。”
“你可能预谋已久了,为什么不早说呢?”何佳说对了。
曲良答道:“我看你一直沉浸在儿女的学习之中,还有没完没了的产量上,没敢打搅你。”
“还有痛苦和怀念。”何佳说道。
“是的。”一会儿,曲良再一次微笑地看着妻子,说道,“就我们俩人去。不必担心孩子的学习,有爸爸,他会照顾好他们的,孩子们夸他做的饭菜比我做的还好吃呢!”
“就照你说得办,我非常愿意。”何佳说道。
天刚黎明,何佳和曲良坐上一辆开往大冶县的长途客车。客车准点出发,开始驶过寂静的街道,此时何佳看到许多家庭主妇在街道旁生煤炉,她们摇动扇子,火苗纷纷从蜂窝煤的孔中串了出来,还有一些男主人开始忙乎小店的营生,他们看上去平静,与世无争,或者可能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得习惯了,像是在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她突然产生了羡慕他们的感觉,没有喧嚣声,一切归于平静,在平静中慢慢渡过一生,又对自己笑了一下,责备自己异想天开,尽想好事。何佳观察了一下乘客,他们的目的显然各自不同。一对年青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孩子们一上车就说个不停,像山林里的小鸟,使清晨更加安静,从他们口中得知是到一个叫金牛的地方看望他们的外婆,好像有几年没有去了。两个提着黑皮包穿着涤咔中山装的中年人一上车就倒头闭上了眼睛,猜出就是工厂的采购员,经常出差,一付老于世故的样子。多数乘客因为私事相互询问营生,或有到同一地方,或有同乡,他们期望早点到达目的地,开始忙活一家的生计。如果要车内人竞猜何佳和曲良有如贵干,肯定没有一个人能猜出一点边儿,说他们是办事的公务人员,没有常把责任挂在脸上的样子,或者是去游山玩水的旅行者,也没有悠然自得的神情,要说是探亲访友从他们类似敬拜圣物的表情中也看不出来。坐在隔壁座位的两个年青人,时而看过去一眼,他们除知道是两个城里人外,再也猜不出什么了。
客车离开了市区,开始向南驶入了广阔的原野,晨风非常凉爽,伴有阵阵稻谷和野草的清香,很好闻,有种沁入肺腑的感觉。此时东方出现了朝霞,不一会变成霞光万丈,很快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正式开始。何佳在原野看着初升的朝霞迎接新一天的来临还是头一次,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也是头一次,我们同车上许多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在为生计而奔波,而我们是在为生活而奔波。
客车继续在原野上行驶。天已大亮,田野都是劳作的农民,此时刚立秋,是一个劳作强度仅次于“双抢”的农忙时节。聚集人数最多的是稻田里收割晚稻的农民,他们深弯着腰,双手配合默契地用镰刀收割一茬茬的稻谷,然后平摆在旁边,很少有人站起身来,活路使他们动作机械并像受过训练的部队战士,而手感只有他们心里明白。干这种活的妇女最多,不知怎的,她们个个面色平静,身手敏捷,甚至眼睛还透露出掩饰负重的自信,她们长时间地深弯着腰,稳步前进,只是偶尔直起腰来用手扯一下后背已经汗湿一片并向上提起的衣衫。还有一些农民在山坡地上挖红苕,这些人将挖出的红苕用锄尖斜挑到地边,动作轻松而有节凑。何佳不懂得庄稼的活道,但她看见了中国妇女长期忍辱负重,坚贞不屈的伟大传统以及勤劳善良的美德,它们是中国妇女不断进步的源泉。
此时,乘客开始陆续下车,继续他们的生活历程。公路上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拖拉机,其中一辆手扶拖拉机车斗正前方站着三个背着草帽眯着双眼的农民,他们面无表情地迎着风尘,何佳感觉到有些好笑,赞叹他们开始忙于今天计划中的农活,而这些拿着分配给生产队指标去拉化肥的农民压根儿不知道有人曾注视过他们,他们从不在意别人注意他们。还有许多收早工的农民,也不在意过往的车辆,踢踏着鞋子往村里走去,赶紧吃完早饭,继续出工干活。客车继续运行几分钟后经过一个铁路支线终端小站的搬道房,向南转弯过铁路行驶不到两公里到达了一个叫枫桥的车站。何佳和曲良一下车就找到了往日的感觉,真是物是人非,眼前的村庄还是原来的模样,道路依旧,一条从赤峰水库下来的河流仍淌着清水,两边杨柳成行。他们继续向南行走,目的地就在前方,大山就在眼前,先是走过一段约五百米的田间小路,然后开始爬山,如同十五年前的情景。曲良在前面带路,经常回头看望,或拉着何佳走一段,或休息一会,一起遥看山下的景物,在穿过几处松树林和一段在岩石上凿出的山路后,终于登上了山顶。他们稍作休息继续沿着山脊向前走,两边是宽阔的坡地,记得当年春天这里开满了映山红,满山遍野都是。在经过一小段下坡路后,终于看到了下方的一大遍草坡地,真是一点都没有改变,还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
曲良兴奋地看着何佳,指着下方说道:“你瞧,我们终于到了,我说过一点也没有改变。”
何佳同样兴奋地看着眼前的草地,稍微平静一会说道:“我看见了,曲良,我终于又看见了。它怎么一点也没有改变,甚至比以前还要翠绿呢!”她高兴地拉起曲良的手,“我们赶快到草地那儿去吧。”
他们欢快地跑进草地,转动身子,看着四周,“真美呀!比以前更美,真是感到心旷神怡啊!”何佳兴奋地赞叹。“瞧对面原来是一个荒山,现在种满了整齐的杉树,更好看了呢!他们为什么没有动用这片草地?这儿也是他们的作业范围,这片草地肯定能种出更好的树林。”
曲良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也许他们想的跟我们一样。”
何佳高兴地说道:“一定是这样的。我们以后还来吗?”
“当然啦,我们会经常来。”曲良指着位于草地中心曾经坐过的地方,那儿有一块大而光滑的石头,“来吧,我们到那儿坐坐,瞧它正等着我们,这里的一切都等着我们呢!”
他们按原位双双坐下,前方是杉树林,右边是连接草地的大片光洁的黑色巨石,一条小溪从那里流出来,在他们眼前顺着山丘与草地延伸的交接处一直流下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闪闪,左边是山脉的延伸方向,一直向东,太阳每天都从山脊上走过。从东南方向望去可看见远处山下一马平川的农田和象似缩小了的村庄模型,小溪也从这个方位一直流到下面的红仙里水库。
“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如果我们的生活同这美景一样,那有多好啊!”曲良显然在迎合那个美丽的心灵。
“好吧,那我问你,你指的美好生活是什么?”何佳问道。
曲良稍加思索,“当然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还有愉快地工作。”
“你说的不错,但是还差得远呢!你把重要的部分给忘记了,这样的回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何佳说道。
“还有,我怎么会忘记呢?那就是信念和追求。”曲良说道。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