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0777
阅读:7988
发表:2015/11/17
20章 主旋律 小说
《永远的先锋》第2章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杨成武说:“总司令,多危险啊,我们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我们拼命地掩护你,你怎么走得这么慢啊?”
朱总司令刚毅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怕什么啊?”
王开湘说:“总司令,你怎么到了最前沿,同志们都快急死了!”
朱水秋也抢着说:“总司令,太危险了,真的太危险了!咱们的部队都快撤完了,就留四团在这儿守着最后的阵地。”
总司令又亲切地朝大家笑笑,用他炯炯有神的眼光看着这几个团长和政委,风趣地说:
“急什么,诸葛亮还摆过空城计呢!”
白天,川军再没有敢发起新的攻击,也许是被红军打怕了。
半夜,红军的阵地上静悄悄的。只有红旗在风中发出单调的声响。
川军慢慢地上来了,一片黑黑的影子,像一团黑色的幽灵;枪刺上的微光忽隐忽现,又像夜晚一群饿狼游动的眼睛。
红军的阵地上依然是静悄悄的。
李英华政委在紧紧地盯着敌人。王开湘抽出了手枪,慢慢地顶上火,抬起了右臂。
一声枪响,千山轰鸣。各个阵地上喷出的机枪的火焰在夜晚显得格外炫目,无数的子弹在夜空交织起细密的流星网,千百颗手榴弹直飞沟里,爆炸的闪光如同天上连续不断的霹雳。在闪闪的电光中,在树林燃起的烈焰中,成群的川军滚了下去,越滚越远。
阵地马上又恢复了宁静。
经过这一次打击,川军似乎学乖了,再也不敢追到红军的跟前。郭勋祺总是保持与红军一天的路程。
川军被真的打怕了。
(五)
皑皑白雪覆盖了云贵高原,在白茫茫的世界里,红旗更加鲜艳;而高处的风也更增加了旗帜的风采,一杆杆红旗前后相接,一杆杆红旗引领着长长的队伍。在这些日子地,在这陌生的高原上,数万红军战士只有看着红旗,心中才有了前进的方向。
红四团的战士经过叙永的苦战,兵进云南。
脚下是“咯吱咯吱”的单调的声音,风比较大,却还听见有人在说话:
“听说这一带有个村子叫‘鸡鸣三省’,很有名的。”是二连指导员王德云的声音。
“什么叫‘鸡鸣三省’?”钟锦有问,他是二连的青年干事。
“没见识了吧?所谓‘鸡鸣三省’,就是说:在这个村子,能听到三个省的鸡叫。”开朗活泼的江大标发话了。
“三个省?”有人惊奇。
“哪三个省?”有人在问。
“咱们现在是在四川的叙永,一会前面就到了云南,再往东踏上一脚,就是贵州了。”江大标差一点摔倒,他踏稳了,还是愉快的声音。
前后的战士一下了多了几分兴致。
“哎,江大标,你的脚老厉害了,一脚都能踏到娄山关那山尖上!”钟锦有笑了。
“你懂什么,江大标班长老厉害了,说不定,他一脚都能踏到咱们瑞金以东的武夷山上喽!”指导员从后面赶了几步,他喜欢这种边行军行说笑的方式。
一片笑声在高原上滚过。
白玉林听高兴了,也来了一句:“真有这么一个村子吗?没骗人吧?你是编个故事玩吧?”
王德云笑道:“你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怎么能骗革命战士呢?”他更神气了。
白玉林不答话了,他呼哧呼哧地紧走几步,他一直朝前面赶去。他应该跟着政委,可刚才有些累,落后了一段。
“政委,政委,”白玉林看看赶上政委了,又拼命似地紧跑了几步,“政委,有……没有一个叫……‘鸡鸣三省’的……村子?”
杨成武看他喘着白气,忙站住了,等着他。
“有……没有?”白玉林上气不接下气地问。
杨成武拍了拍白玉林胳膊肘上的雪--大概是什么时候摔倒了--笑着说:“看你急的,先喘口气嘛。”
杨成武拉着白玉林走了十多步,白玉林不再喘了,他又问:
“政委,真有‘鸡鸣三省’的村子?”
“有。”政委肯定地说。
“这里是三省交界的地方。”杨成武又补充了一句。
“三省交界,”白玉林好像是自语,他又问政委,“咱们来这地方干啥?”
“革命需要嘛。”政委说。
“噢。”小白这下又乖得像个孩子了。
走了几步,小白又问上了。平日里他没有多少话,总是满面朝气地跟在政委的旁边,或看着政委说话,或看着政委做什么事情,或等待政委给自己布置什么任务。今天却突然话多了。
“政委,咱们还要往什么地方走?”
政委想了想,说:“我不知道,这得听上级的命令。”
“咱们还打叙永吗?还过长江吗?”白玉林又很有兴致地问。
政委有些惊奇地回头看了看小白,他似乎觉得小白长大了一些,他也很有兴致地说:
“小白,你知道吗?今天你已经长大了一岁。”
“真的!”白玉林高兴了。
“当然真的,今天是大年初一!”政委笑了。
想想,自己真长大了一岁,白玉林挺直了腰,捂了一下帽子,又向前跑了两步。
“政委,咱们在这地方会停多长时间?”
“这我不知道。”政委说。
白玉林又转身到旁边去问:“团长,你知道吗?”
“你个小白,我怎么知道?”团长也很喜欢这个红小鬼。
“团长也不知道。”白玉林嘟哝了一句。
李英华忍不住加了一句:“你个小孩子,这是打仗。得听上级的命令。你再想一想,连咱们政委、团长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行军,要停留多长时间,哪敌人不更盲目了吗?”
参谋长自然喜欢从战略上分析,他好像真的想到了什么,他拉着缰绳,往前赶了赶。
“团长,政委,川军在长江边堵截我们,黔军和中央军又从后面追过来,我们要在这儿跟他们绕圈子,还不把他们拖疲了?拖垮了?”参谋长正式入题了。
“是啊,”王开湘说,“我们红军就是要拖死他们,打乱他们的军事部署,我们才能找到机会消灭他们。”王团长虽然人显瘦,却很精神。
“把敌人拖累,拖个半死,然后,咱们来个回马枪!”政委突然提高了声音。
(六)
2月15日。四川。白沙。这里是赤水河的源头地区。
寒冷的夜里,红四团的战士们背靠着背睡着了。在墙角,在松林边,在柴草垛旁……
杨成武和王开湘一块巡查了一番,找了一个避风的土坎,一人抓了一大把干草,往地下一铺,就坐了下去。
天上的星星似乎很近。
迷迷糊糊之中,有战马的声音。杨成武和王开湘立即警觉地醒来了,王开湘首先站了起来,循着战马鸣叫的方向看去。果真有一匹战马朝他们这个方向来了,近了,更近了,是师部的通信员。
“报告王团长,师部紧急命令!”通信员翻身下马,从挎包里抽出一张纸。
王开湘伸手接了过来,杨成武也起身站在他的旁边。
命令
红四团立即取捷径,直取赤水河之太平渡。必须抢在敌人之前,以突然的行动夺取渡口。
陈光
2月15日23时
命令很短,是陈师长的手迹。
在命令的下面,还有一句话:“特附上中革军委电报全文,供参考。”
下面是电报稿的抄件--
2月15日二十时,朱德代表中革军委致电林、彭等:
(一)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军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决先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敌,或直达桐梓进攻而消灭之。
(二)基于上述作战目标,决区分三个纵队向桐梓地域前进:其一,第三军团为右纵队,由回龙场经亚铁厂到太平渡上游的顺江场地段过河,准备取道回龙场、江场(赤水右岸的)直往桐梓。其二,军委第五、第九军团为中央纵队,由白沙经丫叉、鱼岔到太平渡,渡河以后,东岸的取道看情况决定。其三,第一军团为左纵队,由松林经白沙、锅厂坝、镇龙山、石夹口到悦来场、林滩地段渡河,并相机占领土城以后,则取道东皇殿、温水、新站迂回往桐梓。
(三)明十六日各兵团行动:一、第三军团集结于回龙场附近休息向古蔺警戒。二、第一军团应取道白沙、回龙场进到锅厂坝、新寨地带,向古蔺警戒。三、第五、第九两军团当各由现地进到白沙地域,分向古蔺、永宁及来路警戒。
(四)我们率军委直属队明日在白沙休息。
(五)各军团执行情形电告。以后并由军委逐日命令指导上述计划的实施。
“是军委给各军团的电报,这是一次大的战略决策。”杨成武由把电报拿在手里,看了一遍。
“政委,天也快明了,我看立即叫醒全体战士,咱们马上出发!”王开湘沉稳而果敢的性子马上表现出来了。
“好!”政委拍了拍身上的柴草。
(七)
天未明,红四团就出发了。到天亮时,差不多已经走出了二十里地。
朝阳出来了,人人更精神了。早早就开始行军的四团战士感觉到自己最幸运,是最先看到太阳的人。队伍里,好多战士望着太阳,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后面有马追了上来,是师部的另一名通信员。
通信员送来了一份文件,是军团转发下来的中革军委《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亲爱的全体红色战士们、指战员们及政治工作人员们:
我们现在是在云贵川三省的广大地区中,我们就要在这里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过去党中央与中央军委为了要赤化全四川,同四方面军取得更密切的联系与配合,曾经决定中央红军渡过长江向川北发展。所以当时决计放弃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向长江边继续前进。然而这一决定由于川滇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在长江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根据地。
党中央与中革军委告诉全体同志们,只有消灭贵州四川云南以及蒋介石的“追剿”部队,我们才能在云贵川区域内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新的苏区根据地就是在革命战争的许多胜利中创造起来与发展起来的。和平的创造苏区,完全是一种幻想。没有流血的战争就没有苏区。
放在我们全体同志们面前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或者是我们消灭敌人,创造新苏区,求得休息扩大的机会,或者是我们不能消灭敌人,长期的为敌人追击堵击与截击,而东奔西走,逐渐消耗我们自己的力量,这完全决定我们自己的努力与奋斗!
全体同志们!打大胜仗消灭大量的敌人,缴他们的枪与子弹武装我们自己,并武装云贵川数千万工农劳苦群众,是我们目前最中心的任务。
为了有把握的求得胜利,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为了求得有把握的胜利,我们必须求得部队的休息与整理,百倍的加强我们的政治工作,提高我们的战斗力,巩固我们建立新苏区的决心与信心,充实连队与加强连队的战斗力,是我们目前的迫切任务,缩编我们的战斗单位,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最后为了求得有把握的胜利,我们必须取得云贵川广大群众的拥护。千百万云贵川的工农劳苦群众,正在饥寒交迫的中间过着非人的生活。拯救他们,发展与组织他们的斗争,号召他们起来,加入红军,扩大红军,发展游击战争,建立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是我们全体同志的神圣任务,严肃我们部队的纪律,加强我们在地方居民中的工作,是争取广大工农群众的重要条件。
全体同志们!中国苏维埃革命有着他雄厚的历史的泉源,他是不能消灭的,他是不能战胜的。中央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闽浙赣苏区的暂时变为游击区,并不是苏维埃革命的失败。红军主力依然存在着。他正在以新的革命战争的胜利,创造新苏区,壮大自己的力量,保护与恢复老苏区。红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的胜利,全国革命形势的尖锐化,证明帝国主义国民党就是想暂时阻止苏维埃革命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苏维埃革命正在前进中,中国革命是在革命与战争时期。
朱总司令刚毅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怕什么啊?”
王开湘说:“总司令,你怎么到了最前沿,同志们都快急死了!”
朱水秋也抢着说:“总司令,太危险了,真的太危险了!咱们的部队都快撤完了,就留四团在这儿守着最后的阵地。”
总司令又亲切地朝大家笑笑,用他炯炯有神的眼光看着这几个团长和政委,风趣地说:
“急什么,诸葛亮还摆过空城计呢!”
白天,川军再没有敢发起新的攻击,也许是被红军打怕了。
半夜,红军的阵地上静悄悄的。只有红旗在风中发出单调的声响。
川军慢慢地上来了,一片黑黑的影子,像一团黑色的幽灵;枪刺上的微光忽隐忽现,又像夜晚一群饿狼游动的眼睛。
红军的阵地上依然是静悄悄的。
李英华政委在紧紧地盯着敌人。王开湘抽出了手枪,慢慢地顶上火,抬起了右臂。
一声枪响,千山轰鸣。各个阵地上喷出的机枪的火焰在夜晚显得格外炫目,无数的子弹在夜空交织起细密的流星网,千百颗手榴弹直飞沟里,爆炸的闪光如同天上连续不断的霹雳。在闪闪的电光中,在树林燃起的烈焰中,成群的川军滚了下去,越滚越远。
阵地马上又恢复了宁静。
经过这一次打击,川军似乎学乖了,再也不敢追到红军的跟前。郭勋祺总是保持与红军一天的路程。
川军被真的打怕了。
(五)
皑皑白雪覆盖了云贵高原,在白茫茫的世界里,红旗更加鲜艳;而高处的风也更增加了旗帜的风采,一杆杆红旗前后相接,一杆杆红旗引领着长长的队伍。在这些日子地,在这陌生的高原上,数万红军战士只有看着红旗,心中才有了前进的方向。
红四团的战士经过叙永的苦战,兵进云南。
脚下是“咯吱咯吱”的单调的声音,风比较大,却还听见有人在说话:
“听说这一带有个村子叫‘鸡鸣三省’,很有名的。”是二连指导员王德云的声音。
“什么叫‘鸡鸣三省’?”钟锦有问,他是二连的青年干事。
“没见识了吧?所谓‘鸡鸣三省’,就是说:在这个村子,能听到三个省的鸡叫。”开朗活泼的江大标发话了。
“三个省?”有人惊奇。
“哪三个省?”有人在问。
“咱们现在是在四川的叙永,一会前面就到了云南,再往东踏上一脚,就是贵州了。”江大标差一点摔倒,他踏稳了,还是愉快的声音。
前后的战士一下了多了几分兴致。
“哎,江大标,你的脚老厉害了,一脚都能踏到娄山关那山尖上!”钟锦有笑了。
“你懂什么,江大标班长老厉害了,说不定,他一脚都能踏到咱们瑞金以东的武夷山上喽!”指导员从后面赶了几步,他喜欢这种边行军行说笑的方式。
一片笑声在高原上滚过。
白玉林听高兴了,也来了一句:“真有这么一个村子吗?没骗人吧?你是编个故事玩吧?”
王德云笑道:“你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怎么能骗革命战士呢?”他更神气了。
白玉林不答话了,他呼哧呼哧地紧走几步,他一直朝前面赶去。他应该跟着政委,可刚才有些累,落后了一段。
“政委,政委,”白玉林看看赶上政委了,又拼命似地紧跑了几步,“政委,有……没有一个叫……‘鸡鸣三省’的……村子?”
杨成武看他喘着白气,忙站住了,等着他。
“有……没有?”白玉林上气不接下气地问。
杨成武拍了拍白玉林胳膊肘上的雪--大概是什么时候摔倒了--笑着说:“看你急的,先喘口气嘛。”
杨成武拉着白玉林走了十多步,白玉林不再喘了,他又问:
“政委,真有‘鸡鸣三省’的村子?”
“有。”政委肯定地说。
“这里是三省交界的地方。”杨成武又补充了一句。
“三省交界,”白玉林好像是自语,他又问政委,“咱们来这地方干啥?”
“革命需要嘛。”政委说。
“噢。”小白这下又乖得像个孩子了。
走了几步,小白又问上了。平日里他没有多少话,总是满面朝气地跟在政委的旁边,或看着政委说话,或看着政委做什么事情,或等待政委给自己布置什么任务。今天却突然话多了。
“政委,咱们还要往什么地方走?”
政委想了想,说:“我不知道,这得听上级的命令。”
“咱们还打叙永吗?还过长江吗?”白玉林又很有兴致地问。
政委有些惊奇地回头看了看小白,他似乎觉得小白长大了一些,他也很有兴致地说:
“小白,你知道吗?今天你已经长大了一岁。”
“真的!”白玉林高兴了。
“当然真的,今天是大年初一!”政委笑了。
想想,自己真长大了一岁,白玉林挺直了腰,捂了一下帽子,又向前跑了两步。
“政委,咱们在这地方会停多长时间?”
“这我不知道。”政委说。
白玉林又转身到旁边去问:“团长,你知道吗?”
“你个小白,我怎么知道?”团长也很喜欢这个红小鬼。
“团长也不知道。”白玉林嘟哝了一句。
李英华忍不住加了一句:“你个小孩子,这是打仗。得听上级的命令。你再想一想,连咱们政委、团长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行军,要停留多长时间,哪敌人不更盲目了吗?”
参谋长自然喜欢从战略上分析,他好像真的想到了什么,他拉着缰绳,往前赶了赶。
“团长,政委,川军在长江边堵截我们,黔军和中央军又从后面追过来,我们要在这儿跟他们绕圈子,还不把他们拖疲了?拖垮了?”参谋长正式入题了。
“是啊,”王开湘说,“我们红军就是要拖死他们,打乱他们的军事部署,我们才能找到机会消灭他们。”王团长虽然人显瘦,却很精神。
“把敌人拖累,拖个半死,然后,咱们来个回马枪!”政委突然提高了声音。
(六)
2月15日。四川。白沙。这里是赤水河的源头地区。
寒冷的夜里,红四团的战士们背靠着背睡着了。在墙角,在松林边,在柴草垛旁……
杨成武和王开湘一块巡查了一番,找了一个避风的土坎,一人抓了一大把干草,往地下一铺,就坐了下去。
天上的星星似乎很近。
迷迷糊糊之中,有战马的声音。杨成武和王开湘立即警觉地醒来了,王开湘首先站了起来,循着战马鸣叫的方向看去。果真有一匹战马朝他们这个方向来了,近了,更近了,是师部的通信员。
“报告王团长,师部紧急命令!”通信员翻身下马,从挎包里抽出一张纸。
王开湘伸手接了过来,杨成武也起身站在他的旁边。
命令
红四团立即取捷径,直取赤水河之太平渡。必须抢在敌人之前,以突然的行动夺取渡口。
陈光
2月15日23时
命令很短,是陈师长的手迹。
在命令的下面,还有一句话:“特附上中革军委电报全文,供参考。”
下面是电报稿的抄件--
2月15日二十时,朱德代表中革军委致电林、彭等:
(一)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军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决先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敌,或直达桐梓进攻而消灭之。
(二)基于上述作战目标,决区分三个纵队向桐梓地域前进:其一,第三军团为右纵队,由回龙场经亚铁厂到太平渡上游的顺江场地段过河,准备取道回龙场、江场(赤水右岸的)直往桐梓。其二,军委第五、第九军团为中央纵队,由白沙经丫叉、鱼岔到太平渡,渡河以后,东岸的取道看情况决定。其三,第一军团为左纵队,由松林经白沙、锅厂坝、镇龙山、石夹口到悦来场、林滩地段渡河,并相机占领土城以后,则取道东皇殿、温水、新站迂回往桐梓。
(三)明十六日各兵团行动:一、第三军团集结于回龙场附近休息向古蔺警戒。二、第一军团应取道白沙、回龙场进到锅厂坝、新寨地带,向古蔺警戒。三、第五、第九两军团当各由现地进到白沙地域,分向古蔺、永宁及来路警戒。
(四)我们率军委直属队明日在白沙休息。
(五)各军团执行情形电告。以后并由军委逐日命令指导上述计划的实施。
“是军委给各军团的电报,这是一次大的战略决策。”杨成武由把电报拿在手里,看了一遍。
“政委,天也快明了,我看立即叫醒全体战士,咱们马上出发!”王开湘沉稳而果敢的性子马上表现出来了。
“好!”政委拍了拍身上的柴草。
(七)
天未明,红四团就出发了。到天亮时,差不多已经走出了二十里地。
朝阳出来了,人人更精神了。早早就开始行军的四团战士感觉到自己最幸运,是最先看到太阳的人。队伍里,好多战士望着太阳,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后面有马追了上来,是师部的另一名通信员。
通信员送来了一份文件,是军团转发下来的中革军委《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亲爱的全体红色战士们、指战员们及政治工作人员们:
我们现在是在云贵川三省的广大地区中,我们就要在这里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过去党中央与中央军委为了要赤化全四川,同四方面军取得更密切的联系与配合,曾经决定中央红军渡过长江向川北发展。所以当时决计放弃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向长江边继续前进。然而这一决定由于川滇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在长江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根据地。
党中央与中革军委告诉全体同志们,只有消灭贵州四川云南以及蒋介石的“追剿”部队,我们才能在云贵川区域内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新的苏区根据地就是在革命战争的许多胜利中创造起来与发展起来的。和平的创造苏区,完全是一种幻想。没有流血的战争就没有苏区。
放在我们全体同志们面前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或者是我们消灭敌人,创造新苏区,求得休息扩大的机会,或者是我们不能消灭敌人,长期的为敌人追击堵击与截击,而东奔西走,逐渐消耗我们自己的力量,这完全决定我们自己的努力与奋斗!
全体同志们!打大胜仗消灭大量的敌人,缴他们的枪与子弹武装我们自己,并武装云贵川数千万工农劳苦群众,是我们目前最中心的任务。
为了有把握的求得胜利,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为了求得有把握的胜利,我们必须求得部队的休息与整理,百倍的加强我们的政治工作,提高我们的战斗力,巩固我们建立新苏区的决心与信心,充实连队与加强连队的战斗力,是我们目前的迫切任务,缩编我们的战斗单位,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最后为了求得有把握的胜利,我们必须取得云贵川广大群众的拥护。千百万云贵川的工农劳苦群众,正在饥寒交迫的中间过着非人的生活。拯救他们,发展与组织他们的斗争,号召他们起来,加入红军,扩大红军,发展游击战争,建立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是我们全体同志的神圣任务,严肃我们部队的纪律,加强我们在地方居民中的工作,是争取广大工农群众的重要条件。
全体同志们!中国苏维埃革命有着他雄厚的历史的泉源,他是不能消灭的,他是不能战胜的。中央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闽浙赣苏区的暂时变为游击区,并不是苏维埃革命的失败。红军主力依然存在着。他正在以新的革命战争的胜利,创造新苏区,壮大自己的力量,保护与恢复老苏区。红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的胜利,全国革命形势的尖锐化,证明帝国主义国民党就是想暂时阻止苏维埃革命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苏维埃革命正在前进中,中国革命是在革命与战争时期。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