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0777
阅读:7988
发表:2015/11/17
20章 主旋律 小说
《永远的先锋》第2章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哪个部队的?”黄古文喝道。
“九十三师……”
再向前追去,在大路的正中间,有十多个敌人或坐或躺,他们喘着气。
“举起手来!”六连的战士喊道。
“举起手来!老实点!”又有战士喊道。
这股敌人已经举不起手来了,他们颤抖着晃了晃手,又垂下去了。有一个敌人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武器,这就算投降了!
“哪个部队的?”黄古文喝问。
“五十九……五十九……师……”
“副营长,咱们追上了两个师!”一个战士兴奋地喊了起来。
“这不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吗?咋比……比……侯之担的‘猴子军’ ……还能跑呀?”又一个战士喘着气问副营长。
黄古文本想说几句,但也喘个不停,他朝后面的战士挥了挥手,简单地喊道:
“快!一定要追到乌江边上!”
天下起雨来了,有的战士披上缴获的雨衣,继续追击。
吴奇伟的汽车到了乌江边上,赶紧丢弃汽车,上了浮桥,落慌而逃。他一边跑,一边朝后看去,他看见红军的旗帜已经越来越近了,枪弹已经从身后打过来了。
跑到了南岸,吴奇伟早已是喘气连连,他用一只手撑着肚子,一边发布命令:
“快,快!”他用眼指使着手下,可手下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快,快……砍断……浮桥!”这下命令说清楚了。
浮桥“哗”地一下坠入乌江的浪涛中,如一条僵死的巨蟒,在浪涛中翻滚着,撞击着,很快断裂尸碎了。
红四团追到了江北岸,一群一群国民党士兵垂头丧气地望着翻滚的江水,再失魂落魄地看着追到跟前的红军战士,不得不举起了双手。
9.贵阳
定西番•兵临贵阳
风雨岂能阻挡,
雷电怒,
土碉崩,
贵阳惊。
领袖笔飞红杠,
群山让路行。
清镇忽闻炮响,
有先锋!
(一)
路边的草绿了,山畔上的花红了,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叫声更响亮了。
红四团行进在贵北的山路上。
红四团行进在通往贵阳的大道上。
现在的行军不寂寞了,一路有笑声,指战员们谈论着毛主席四渡赤水的奇迹,背诵着他在苏区时的“十六字”诀。
有人说:“上个月底,咱们红军攻占娄山关,横扫国民党黔军八个团,消灭国民党中央军两个精锐师,抓获俘虏数千人,缴获的弹药及各种用品堆积起来就像小山一样!”
有人说:“你看这个月底,咱们又突然从北向南,突破乌江,国民党军队早就晕了头了!”
有人说:“你知道吗?蒋介石到了贵阳。”
有人说:“咱们直奔贵阳,捉了老蒋,怎么样?”
“直奔贵阳,捉老蒋去!”前后一片呼声。
越说越来劲,脚下越快了。
(二)
路边。红二师临时指挥所。
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附近的山丘上盛开着春花,红的、粉的、紫的、黄的,一片一片的,散布在翠绿的新草丛中,春天的美丽,春天的希望,全在这美好的景象中活跃起来。
路边有几棵大树,路上是长长的红军队伍。
红二师的首长都在这儿,各团的干部也都聚在了一起,师长陈光正在布置任务。
杨成武拿着一个小本子,一边听,一边记,还不时地在本子上画着草图。
有几匹马从行军队伍的后面跑了过来,突然拐出大道,在二师师部前停下,几个人下了马。
“毛主席!”有人惊呼起来。
“是毛主席!”
“毛主席!”
“毛主席来了!”
师长、政委,还有各团干部都一下子围了过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笑着和大家一个接一个热情地握手。
这些干部们,有好长时间没有见过毛主席了,没有听过毛主席的讲话了。前几天上级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才知道毛主席又来指挥红军了。现在见到了毛主席,握着毛主席的手,那个激动,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陈光,这个性格稳健,说话缓慢的红二师师长,现在更是半天说不出话来。
政委刘亚楼一下子跳上一块石头,扬起胳膊,大声地喊道:
“同志们,我们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毛主席的教导了。现在,让我们二师的全体干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毛主席给我们讲话!”
一阵急促而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看着毛主席,有些人注意到,毛主席还是那么高大,可是脸颊却消瘦了许多,头发也长了,显得稍有些零乱。
“我有什么好讲的?我就是想看看大家,看看红一军团二师的同志们。”毛主席满面笑容。
“不过,要说几句话嘛,还是有的。”毛主席也站到了一个稍高的位置。
“我们红军经历了长途跋涉,就是要彻底跳出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包围圈,打破他的‘围剿’;我们想过长江,去和四方面军会合,刘湘几十万大军封锁长江,我们过不去。过不去,就不能硬过,硬过就要吃大亏,就要失败。
“怎么办?我们就要发挥我们红军的优势,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先打乱敌人的部署,叫他布好了口袋,给自己留着;叫他要乖乖听我们的调遣,跟着我们的屁股转。还有,叫他跑,跟不上;围,围不住,把他拖疲、拖瘦。然后,我们看准敌人的薄弱之处,一刀下去,就可突破。现在,我们渡过了乌江,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远远地甩在身后。
“同志们,现在有一个神来之笔啊。蒋某人到了贵阳,下面的文章我就想从蒋某人做起。我们的目的是:调出滇军,只要调出滇军,就是胜利!”
看着主席在讲话的过程中,不时地挥动着他那有力的大手,二师的干部们更是激情满怀。
毛主席停了一下,转身向警卫员:“拿地图来!”
毛主席接过地图,陈光、刘亚楼、杨成武他们都围了上来,他们一块打开,从不同的方向捏着地图的角或边。
干部们全都围了过来,或弯着腰,或侧着身,或抬起了脚尖。
毛主席掏出一支红笔,在地图上开始画。从乌江南岸画起一直向南,到贵阳附近向东南,然后拐向西,再向西南,进入云南,到昆明,到元谋,到金沙江。
一条鲜红的杠杠画出来了。
二师的指挥员们看后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毛主席又开始讲了,他激昂地说:
“同志们,我们要彻底打破蒋介石的包围,还得过金沙江。在黔北过不了长江,我们就从云南过金沙江。这条红杠杠,就是我们的战略构想。要过金沙江,就得把滇军调出来;只要调出滇军孙渡,我们就是胜利!”
马上又是干部们一阵激动的声音。
毛主席看了一眼杨成武,笑着说:
“杨成武同志,你很年轻啊,多大了?”
“报告主席,二十岁!”杨成武敬了一个礼。
“不简单啊,刚二十岁,就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团政委了。你们四团在西征的路上一直打先锋,这次还需要你们红四团去打一个更大的堡垒。”
毛主席看了一眼杨成武,接着说:
“打什么?知道吗?这一次叫你们打贵阳,打蒋介石!老蒋不是到了贵阳吗?你杨成武就给我去打,一定要打疼他,打怕他,打得他不得不把滇军给调出来!”
“报告毛主席,坚决完成任务!”
杨成武坚定的声音。
(三)
蒋介石早就对黔、川、滇的军政不满,认为这些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不是一心。这一次,红军向贵州“逃窜”,给了他兵进贵州,进而拿下王家烈的绝好的机会。在元月初,他就指示薛岳:“乘黔军新败之余,以急行军长驱进占贵阳。”这是他实现“乘追堵红军的机会,完全掌握西南”的预谋的第一步。
不久,蒋介石也到了贵阳,时间是3月24日。随行的有宋美龄、端纳、顾祝同、陈诚、晏道刚、吴忠信等。蒋介石的行营设在乐会巷一套住宅里,蒋介石与夫人住二楼,警卫十分严密。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一个星期,睡梦中的他就接到了让他心惊的报告:红军在暴风雨之夜渡过乌江,直奔南而来,有打贵阳之意。蒋介石急了,在大骂了薛岳等人“干什么吃的”之后,在把电话机的听筒扔到地上之后,才突然想到贵阳没有军队了,二十五军所有的战斗部队全被他调出去追击红军去了,高级军官里也只有一个人,就是贵阳警备司令王天锡。
他马上令人把王天锡找来。
王天锡据实报告:
“报告委座,野战部队都被调出去了,现在贵阳城里有一个宪兵营、两上消防连及警察共四百余人。”
蒋介石说:
“我是很信任你的,贵阳的防御就交给你了,你要在三天之内把城垣四周的碉堡修理竣事。”
随后,蒋介石又问王天锡:
“三天把碉堡修好有把握吗?”
王天锡跨前一步:
“只要一天一夜就可以完成!”
蒋介石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
“不能草率,贵阳的得失,关系国际视听!”
这时的陈诚、晏道刚等人就在蒋的旁边,不敢说一句话,他们知道此时的老头子心情不大好,除非蒋介石问他们。
“距离贵阳最近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蒋介石问了。
陈诚等赶紧上前:“是滇军孙渡的部队,他在黔西,离贵阳最近。”
“是不是马上调滇军?……”
蒋介石看了陈诚一眼,显出不高兴的样子,陈诚马上就把话打住了。
“蠢,滇军一调,金沙江的门户就开了!”蒋介石转过身去。
陈诚等都显出了无可奈何的样子。
“九十三师……”
再向前追去,在大路的正中间,有十多个敌人或坐或躺,他们喘着气。
“举起手来!”六连的战士喊道。
“举起手来!老实点!”又有战士喊道。
这股敌人已经举不起手来了,他们颤抖着晃了晃手,又垂下去了。有一个敌人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武器,这就算投降了!
“哪个部队的?”黄古文喝问。
“五十九……五十九……师……”
“副营长,咱们追上了两个师!”一个战士兴奋地喊了起来。
“这不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吗?咋比……比……侯之担的‘猴子军’ ……还能跑呀?”又一个战士喘着气问副营长。
黄古文本想说几句,但也喘个不停,他朝后面的战士挥了挥手,简单地喊道:
“快!一定要追到乌江边上!”
天下起雨来了,有的战士披上缴获的雨衣,继续追击。
吴奇伟的汽车到了乌江边上,赶紧丢弃汽车,上了浮桥,落慌而逃。他一边跑,一边朝后看去,他看见红军的旗帜已经越来越近了,枪弹已经从身后打过来了。
跑到了南岸,吴奇伟早已是喘气连连,他用一只手撑着肚子,一边发布命令:
“快,快!”他用眼指使着手下,可手下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快,快……砍断……浮桥!”这下命令说清楚了。
浮桥“哗”地一下坠入乌江的浪涛中,如一条僵死的巨蟒,在浪涛中翻滚着,撞击着,很快断裂尸碎了。
红四团追到了江北岸,一群一群国民党士兵垂头丧气地望着翻滚的江水,再失魂落魄地看着追到跟前的红军战士,不得不举起了双手。
9.贵阳
定西番•兵临贵阳
风雨岂能阻挡,
雷电怒,
土碉崩,
贵阳惊。
领袖笔飞红杠,
群山让路行。
清镇忽闻炮响,
有先锋!
(一)
路边的草绿了,山畔上的花红了,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叫声更响亮了。
红四团行进在贵北的山路上。
红四团行进在通往贵阳的大道上。
现在的行军不寂寞了,一路有笑声,指战员们谈论着毛主席四渡赤水的奇迹,背诵着他在苏区时的“十六字”诀。
有人说:“上个月底,咱们红军攻占娄山关,横扫国民党黔军八个团,消灭国民党中央军两个精锐师,抓获俘虏数千人,缴获的弹药及各种用品堆积起来就像小山一样!”
有人说:“你看这个月底,咱们又突然从北向南,突破乌江,国民党军队早就晕了头了!”
有人说:“你知道吗?蒋介石到了贵阳。”
有人说:“咱们直奔贵阳,捉了老蒋,怎么样?”
“直奔贵阳,捉老蒋去!”前后一片呼声。
越说越来劲,脚下越快了。
(二)
路边。红二师临时指挥所。
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附近的山丘上盛开着春花,红的、粉的、紫的、黄的,一片一片的,散布在翠绿的新草丛中,春天的美丽,春天的希望,全在这美好的景象中活跃起来。
路边有几棵大树,路上是长长的红军队伍。
红二师的首长都在这儿,各团的干部也都聚在了一起,师长陈光正在布置任务。
杨成武拿着一个小本子,一边听,一边记,还不时地在本子上画着草图。
有几匹马从行军队伍的后面跑了过来,突然拐出大道,在二师师部前停下,几个人下了马。
“毛主席!”有人惊呼起来。
“是毛主席!”
“毛主席!”
“毛主席来了!”
师长、政委,还有各团干部都一下子围了过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笑着和大家一个接一个热情地握手。
这些干部们,有好长时间没有见过毛主席了,没有听过毛主席的讲话了。前几天上级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才知道毛主席又来指挥红军了。现在见到了毛主席,握着毛主席的手,那个激动,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陈光,这个性格稳健,说话缓慢的红二师师长,现在更是半天说不出话来。
政委刘亚楼一下子跳上一块石头,扬起胳膊,大声地喊道:
“同志们,我们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毛主席的教导了。现在,让我们二师的全体干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毛主席给我们讲话!”
一阵急促而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看着毛主席,有些人注意到,毛主席还是那么高大,可是脸颊却消瘦了许多,头发也长了,显得稍有些零乱。
“我有什么好讲的?我就是想看看大家,看看红一军团二师的同志们。”毛主席满面笑容。
“不过,要说几句话嘛,还是有的。”毛主席也站到了一个稍高的位置。
“我们红军经历了长途跋涉,就是要彻底跳出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包围圈,打破他的‘围剿’;我们想过长江,去和四方面军会合,刘湘几十万大军封锁长江,我们过不去。过不去,就不能硬过,硬过就要吃大亏,就要失败。
“怎么办?我们就要发挥我们红军的优势,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先打乱敌人的部署,叫他布好了口袋,给自己留着;叫他要乖乖听我们的调遣,跟着我们的屁股转。还有,叫他跑,跟不上;围,围不住,把他拖疲、拖瘦。然后,我们看准敌人的薄弱之处,一刀下去,就可突破。现在,我们渡过了乌江,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远远地甩在身后。
“同志们,现在有一个神来之笔啊。蒋某人到了贵阳,下面的文章我就想从蒋某人做起。我们的目的是:调出滇军,只要调出滇军,就是胜利!”
看着主席在讲话的过程中,不时地挥动着他那有力的大手,二师的干部们更是激情满怀。
毛主席停了一下,转身向警卫员:“拿地图来!”
毛主席接过地图,陈光、刘亚楼、杨成武他们都围了上来,他们一块打开,从不同的方向捏着地图的角或边。
干部们全都围了过来,或弯着腰,或侧着身,或抬起了脚尖。
毛主席掏出一支红笔,在地图上开始画。从乌江南岸画起一直向南,到贵阳附近向东南,然后拐向西,再向西南,进入云南,到昆明,到元谋,到金沙江。
一条鲜红的杠杠画出来了。
二师的指挥员们看后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毛主席又开始讲了,他激昂地说:
“同志们,我们要彻底打破蒋介石的包围,还得过金沙江。在黔北过不了长江,我们就从云南过金沙江。这条红杠杠,就是我们的战略构想。要过金沙江,就得把滇军调出来;只要调出滇军孙渡,我们就是胜利!”
马上又是干部们一阵激动的声音。
毛主席看了一眼杨成武,笑着说:
“杨成武同志,你很年轻啊,多大了?”
“报告主席,二十岁!”杨成武敬了一个礼。
“不简单啊,刚二十岁,就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团政委了。你们四团在西征的路上一直打先锋,这次还需要你们红四团去打一个更大的堡垒。”
毛主席看了一眼杨成武,接着说:
“打什么?知道吗?这一次叫你们打贵阳,打蒋介石!老蒋不是到了贵阳吗?你杨成武就给我去打,一定要打疼他,打怕他,打得他不得不把滇军给调出来!”
“报告毛主席,坚决完成任务!”
杨成武坚定的声音。
(三)
蒋介石早就对黔、川、滇的军政不满,认为这些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不是一心。这一次,红军向贵州“逃窜”,给了他兵进贵州,进而拿下王家烈的绝好的机会。在元月初,他就指示薛岳:“乘黔军新败之余,以急行军长驱进占贵阳。”这是他实现“乘追堵红军的机会,完全掌握西南”的预谋的第一步。
不久,蒋介石也到了贵阳,时间是3月24日。随行的有宋美龄、端纳、顾祝同、陈诚、晏道刚、吴忠信等。蒋介石的行营设在乐会巷一套住宅里,蒋介石与夫人住二楼,警卫十分严密。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一个星期,睡梦中的他就接到了让他心惊的报告:红军在暴风雨之夜渡过乌江,直奔南而来,有打贵阳之意。蒋介石急了,在大骂了薛岳等人“干什么吃的”之后,在把电话机的听筒扔到地上之后,才突然想到贵阳没有军队了,二十五军所有的战斗部队全被他调出去追击红军去了,高级军官里也只有一个人,就是贵阳警备司令王天锡。
他马上令人把王天锡找来。
王天锡据实报告:
“报告委座,野战部队都被调出去了,现在贵阳城里有一个宪兵营、两上消防连及警察共四百余人。”
蒋介石说:
“我是很信任你的,贵阳的防御就交给你了,你要在三天之内把城垣四周的碉堡修理竣事。”
随后,蒋介石又问王天锡:
“三天把碉堡修好有把握吗?”
王天锡跨前一步:
“只要一天一夜就可以完成!”
蒋介石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
“不能草率,贵阳的得失,关系国际视听!”
这时的陈诚、晏道刚等人就在蒋的旁边,不敢说一句话,他们知道此时的老头子心情不大好,除非蒋介石问他们。
“距离贵阳最近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蒋介石问了。
陈诚等赶紧上前:“是滇军孙渡的部队,他在黔西,离贵阳最近。”
“是不是马上调滇军?……”
蒋介石看了陈诚一眼,显出不高兴的样子,陈诚马上就把话打住了。
“蠢,滇军一调,金沙江的门户就开了!”蒋介石转过身去。
陈诚等都显出了无可奈何的样子。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