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5943
阅读:9530
发表:2019/12/28
爱情,校园
小说
混迹网吧那些年(上)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章节六:物理老师周建国
新的学期开始,气氛总是很活跃,功课简单的小学生都看的懂,老师也个个都是慈善的样子。学习了一段时间,又加了一门生物,原以为生物课就是对地球的物种进行大致了解,谁知道要研究染色体的配对组合。让人怀疑学校是想出几个培养基因遗传学方面的专家。这样,我们前一个小时在计算无尽的函数,永远证不出来的三角形,休息十分钟后就要研究染色体有64种配对组合,再休息十分钟要区分定语从句。满脑子混合着都是化学反应式,原子元素混合物,一个小球质量5kg,从一个斜坡上滚下来,求加速度以及一大堆。
我深深的感到大脑不够用。
其实只是一些稍微深度的题目,很多人已经两眼问号。以至于这两门的联系册在全班都保持崭新,我想自己也不笨,用了两节晚自习钻研物理,成果是完成本章练习选择题中的所有文字题。比如,的解不出来的题目,硬逼自己去解,到最后只能骂自己太笨,恨不能悬梁自尽。朋友说,物理和数学是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的学科。
物理也不甘落后数学,上一届的学长传言,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即使在全世界也是公认的。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还没有碰到最难的题目。那题目肯定是整个年级也没人能解出来。最后校长亲自出马,请来州教育局的相关专家,荣获国家多项科研成果的某某教授,方才解答。这是我的想象。因为我们所购买的物理练习册叫做《金牌题库》。里面的题目质量不怎么样,但数量配得上题库两字,种类繁多,天马行空。周建国常常卡在一些题上:读题半天,然后抠一下后脑勺----这题给的条件好像不够啊?
周建国是我们的物理老师,业余时间爱好草书,这点从板书的风格可以看出:黑板上的每个字都有几个巴掌大,而且字迹如清风拂过,若隐若现。基本上除了本人,其他人是看不懂的。在黑板上划完,他指着随便一个地方来一句标志性的结束语,就是这样。遇到复杂的题目,全班寂静,大家的思维已经陷入沮丧。建国讲完,发现自己也陷入不解,开始盯着题目苦苦思索。
这时候悲哀的气氛蔓延开来,竟然没有任何头绪。建国很大度的说,算了,这题跳过。印证了物理是一门相当难的学科。建国的这一举动引起几个女同学不满,听到异议,他抬头:“还有谁不懂,不懂的可以问。”有异议的同学这时都没有异议了。“那好,我们继续。”异议又有了。
其实比起来,建国在所有老师中是非常纯真的。对于学生的疑问,能以真诚的态度解答。如果换作化学小梁,会说这样你还不懂,那我也没办法了;换作阿彪,更是不愿多废话,一句“三角定理”啊……只此一句,似乎试图让听者参透其中的无限玄机,而听者此时尚没有开窍,还在云里。若是女生,当即吓的满脸通红,慌忙点头装作已懂:“哦----”其实想的是赶快逃离,下去再仔细消化。
据说建国喜欢同一办公室的沈莉,而沈丽与一名英俊潇洒的计算机老师很快建立吸引。沈莉夫妇把喜帖发到办公室的时候周建国还没有发动攻势。建国当夜在婚礼大醉,宴席后回到办公室,双眼湿润,悲愤交加。其他老师开玩笑说建国你怎么现在还是个光棍。建国叹息一句:当今社会,谁能看得上我。这时沈丽来了一句,可能是你的穿着没有男性魅力。
只见建国第二天穿着一件紫色泛着金属光泽的衬衫现身教室。当时已入深秋,我们都赞叹建国身体素质超乎常人。
做了数不清的题目,在同学们叹气的时候,老师会说,应试教育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中国人多啊,不然你说怎么办。好像应试教育真的是当前最合理的办法。这些人和那些在在外面晒太阳的老太太的见识似乎没什么区别。照这个意思:因为人多,就发一堆固定的题目下去,选出拔达标的人,筛掉不会做的人。最终的结果是,这些掌握数理化政史地的学生就是国家所谓的人才。
章节七:我与班主任李玲的过节
除去这些生冷的科目,语文课总该算是我的主场。秦玉兰步态婀娜,举止淑女。不知道是否源自红楼梦看的太多,令人感到她生下来就注定要当语文老师。但是她教的语文全无亮点可言,语文课算是比较安静适合睡觉的一门课程。
还好她布置大家写周记,周一上交是不变的条例。但是在这样一陈不变的生活下记周记是件痛苦的事情。所以便有人写出
周记周记
每周必记
一周不记
不叫周记
谁知判下来竟然是个A,让很多对人生大抒感慨好不容易凑够800字的同学羡慕。其实秦玉兰最偏爱“华丽的辞藻,美轮美奂的文字。”这种文字深受女生欢迎,而我对此类东西十分厌恶,因为觉得幼稚。在我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沉溺于各种形容词,后来写的句子不换两次气念不完。并且努力记下各种成语和生僻的字眼。等初中毕业我已经完全抛弃这种想法。
其实这就好比两大武林人物过招,往往高手都是无招胜有招。而那些初涉江湖的,往往舞刀弄枪半天,看起来华丽异常,结果过来一人一脚给踢趴下了,再也起不来。
所以在秦玉兰的眼里,除了婉约精致的词句,其他的都是粗俗的东西。我放弃了周记这一舞台,干脆应付了事,甚至开始写歌词。
第二学期即将开始,我和阿伟在教学楼碰到阿彪。阿彪看到我们连忙招手,说要帮个忙。原来是八班人手不够,要领20本英语书回去。我和阿伟跑过去,阿彪低头开始清点其他教材。发书的大妈说拿多少本,我说哪个教材。她说你领多少书都不清楚,站那半天闲着。我说这是给别人领呢。这人估计在这发了一天书,十分苦闷,说你这个学生跟我抬杠,你家长怎么管教的。你还想不想领了。这一听我气就上来了:“那我就不领了,呵呵。”说罢转头就走。阿彪这时候很尴尬的过来询问。这大妈得势,像机关枪一发不可收拾。回头只看见阿彪讪讪的笑着,给对方道歉。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