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100
阅读:6843
发表:2018/2/11 修改:2018/2/28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我是人间惆怅客》第6章: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1
2
3
4
5
6
7
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B-00357】
自从李嬷嬷离世,成德便少言寡语,读书也不那么专注,整日抱着李嬷嬷生前为他养的几个月大的小猫,他还给取了个名字叫‘游侠’。为此,明珠夫妇焦虑不安。
一日,虎尔哈一进内务府门,便瞧见明珠满脸愁云,印堂发暗。于是,开口问:“大人身上不好?”明珠长叹了一口气:“我那犬子因乳母下世,悲伤过度,整日闭口不语,就像变了一个人,真是愁煞人!”
有关此事,虎尔哈也略有耳闻。他沉默了一会儿,好像有了主意,便挑眉说道:“大人要是能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陪他玩玩儿,说说话,兴许就能医了他的心病。”明珠听他这么一说,觉着有些道理。他沉思一会儿,可是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沮丧地说道:“主意不错,只是哪正就有这样的孩子。”
虎尔哈就等明珠这句话,他有些兴奋,心想:“您算是问对人了!”他往明珠跟前凑了凑,故意压着嗓子说道:“大人,这事真赶巧了,卑职前些时候倒是听工部的江大人说过,‘他嫂子去世后,留下小女没人照顾,只好寄养在他府上。’ 如大人有意,卑职就去和江大人聊聊。”
明珠素日与虎尔哈倒挺投缘,虎尔哈深谙官场上投其所好的道理,没事常陪明珠下下棋。他知道明珠有收藏书籍的嗜好,便时常为他留意。所以,明珠对他颇有好感。
明珠用疑惑的目光望着虎尔哈:“天底下竟有这等巧事?”虎尔哈听了这话,笑道:“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时,虎尔哈有些得意,心想,“这事要是办成了,与明珠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 明珠又问:“那孩子多大?”虎尔哈回道:“听江大人的意思,估摸5、6岁的样子。”
明珠心想:“这难道是老天开眼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消息,他尽力让自己保持平静,故作矜持。他点点头,说道:“年龄倒是相当,这事回头我和夫人商议商议。”虎尔哈附和道:“您与夫人好好合计合计,毕竟不是小猫小狗,最好是稳妥些。”
回到府中,明珠把抱养孩子的事说给夫人。觉罗氏听后舒展开紧锁的双眉:“这主意不错,我怎么就没想到?”她盘算着,“人家倒还说得过去,只是不晓得这孩子长什么模样?试试吧!等寻个什么由头瞧瞧。”
内务府,虎尔哈对明珠说:“大人,过几日就是江廷大人的生辰,不妨借此机会,您和夫人领着令郎过去,瞧瞧那孩子与令郎性情和不和,要是和两全其美,若不然咱另想辙。”明珠感激地说道:“虎兄,让你费心啦!”
昨夜,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一场豪雨把个北京城从头到脚洗了个通透。早晨空气清新,湿润透肺,街道两旁柳枝带黄,柳树深处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春意已然渐浓。
一家人穿戴齐整上了马车,没过多久,马车就到了江廷府门前。
江廷夫妇听传马车已到,赶忙迎出府门。见到明珠夫妇,江夫人笑脸相迎:“大人、夫人来啦,真是贵客临门呐,早就盼你们来啦!”江夫人看到成德,一把拉住他的手赞道,“这就是您府上的长子大阿哥吧,瞧瞧,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听闻诗书骑术都是一等一的,真好!大人、夫人真是好福气!”
江廷见夫人没完没了,便催道:“竞听你啰嗦了,还不快请大人、夫人进府!”江夫人歉意地说道:“你瞧我一高兴,差点失了礼数。大人、夫人见谅,里边请!”
觉罗氏见江夫人有些尴尬,便解围道:“哪里,一看妹妹就是爽快人,我呢就喜欢和爽快人处事。”边说边往里走。
江夫人差人把小姑娘唤来。进了屋,江夫人说道:“妮子,见过大人、夫人和小哥哥。”小姑娘蹲了个福,请安道:“大人、夫人,小哥哥好!”说完,起身扬起脸,一双迷人的大眼睛透着灵动聪慧,长长的睫毛,俊俏的粉鼻,樱桃小口……
明珠夫妇一见便欣喜不已,“天下竟有这么标志的女娃,今儿算是开了眼了。”觉罗氏惊讶地脱口而出。
成德见了这个笑靥如花的小妹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见此情景,大人们甚感欣慰。
江夫人想单独与明珠夫妇聊几句,便对小姑娘说:“妮子,领小哥哥到外面走走。”
小姑娘爽快地答应着,她拉起成德的手朝外面走去。二人在江府里各处走走瞧瞧,两个贴身丫环紧随其后。
成德很想知道,眼前这个漂亮妹妹的名字,便问:“我叫成德,妹妹怎么称呼?”小姑娘甜甜地说道:“哥哥,我叫静荷。”
成德若有所思,好像自言自语:“静荷----安静的莲荷,真好听!”停了一会子,又说道,“古人写过许多咏荷的诗句。”静荷高兴地问:“是吗?那哥哥可不可以为我吟诵几句?”静荷甜甜稚嫩的软语,如清泉般融化了成德冰凉的心。
成德说道:“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月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静荷听了说道:“真好!还有吗?”
成德又说:“唐朝诗人王昌龄也有一首咏荷的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静荷没听懂,但很是仰慕眼前的小哥哥,她求道:“哥哥好有学问,你读了很多书吗?往后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读书?”成德答应:“当然!一会儿我和额娘求情。”
江夫人对明珠夫妇说道:“这妮子生在苏州,打小就没了母亲。父亲是老爷的长兄,整日忙于公务,无暇顾及她。我们看着可怜见的,便接来府中。妮子很懂事,从不主动提什么要求……”说到此,便潸然泪下。觉罗氏安慰道:“真是个好孩子,能遇到你这样的婶婶也是她的福气。”
江廷急于想知道明珠夫妇的打算,因问:“不知大人、夫人怎么想?”明珠回道:“这么好的孩子,也是天下难寻,看样子我那犬子也喜欢。”觉罗氏补充道:“本想今儿只是过来瞧瞧,可没料到这孩子这么可人,可不可以跟我们一起回呀?”江夫人急应道:“夫人,这还用问吗?妮子有了好的去处,我和他叔叔心就踏实了。”
觉罗氏想了想,问:“孩子生在江南,有没有喜欢吃的食物?”江夫人回道:“从小粗茶淡饭,除了西湖醋鱼,别的倒没什么。”
回府前,成德问觉罗氏:“额娘,可不可以让静荷住咱们府,我想和她一起读书。”听了这话,几个大人都会心地笑了。江夫人笑道:“往后静荷就是你的表妹,只怕天天在你们府上讨你们嫌。”成德惊喜:“当真?”觉罗氏点点头。两个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
江夫人对丫环说道:“羽若,去叫大奎套上马车,你把小姐的衣装用度收拾好装到马车上,然后随小姐一同去。”
江夫人又对觉罗氏说:“羽若是妮子的贴身丫头,带过去,夫人就省些心思。”觉罗氏笑道:“我这妹妹就是思虑周全,那姐姐就谢谢啦!”
江廷夫妇将明珠一家送至大门口。
一日,虎尔哈一进内务府门,便瞧见明珠满脸愁云,印堂发暗。于是,开口问:“大人身上不好?”明珠长叹了一口气:“我那犬子因乳母下世,悲伤过度,整日闭口不语,就像变了一个人,真是愁煞人!”
有关此事,虎尔哈也略有耳闻。他沉默了一会儿,好像有了主意,便挑眉说道:“大人要是能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陪他玩玩儿,说说话,兴许就能医了他的心病。”明珠听他这么一说,觉着有些道理。他沉思一会儿,可是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沮丧地说道:“主意不错,只是哪正就有这样的孩子。”
虎尔哈就等明珠这句话,他有些兴奋,心想:“您算是问对人了!”他往明珠跟前凑了凑,故意压着嗓子说道:“大人,这事真赶巧了,卑职前些时候倒是听工部的江大人说过,‘他嫂子去世后,留下小女没人照顾,只好寄养在他府上。’ 如大人有意,卑职就去和江大人聊聊。”
明珠素日与虎尔哈倒挺投缘,虎尔哈深谙官场上投其所好的道理,没事常陪明珠下下棋。他知道明珠有收藏书籍的嗜好,便时常为他留意。所以,明珠对他颇有好感。
明珠用疑惑的目光望着虎尔哈:“天底下竟有这等巧事?”虎尔哈听了这话,笑道:“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时,虎尔哈有些得意,心想,“这事要是办成了,与明珠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 明珠又问:“那孩子多大?”虎尔哈回道:“听江大人的意思,估摸5、6岁的样子。”
明珠心想:“这难道是老天开眼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消息,他尽力让自己保持平静,故作矜持。他点点头,说道:“年龄倒是相当,这事回头我和夫人商议商议。”虎尔哈附和道:“您与夫人好好合计合计,毕竟不是小猫小狗,最好是稳妥些。”
回到府中,明珠把抱养孩子的事说给夫人。觉罗氏听后舒展开紧锁的双眉:“这主意不错,我怎么就没想到?”她盘算着,“人家倒还说得过去,只是不晓得这孩子长什么模样?试试吧!等寻个什么由头瞧瞧。”
内务府,虎尔哈对明珠说:“大人,过几日就是江廷大人的生辰,不妨借此机会,您和夫人领着令郎过去,瞧瞧那孩子与令郎性情和不和,要是和两全其美,若不然咱另想辙。”明珠感激地说道:“虎兄,让你费心啦!”
昨夜,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一场豪雨把个北京城从头到脚洗了个通透。早晨空气清新,湿润透肺,街道两旁柳枝带黄,柳树深处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春意已然渐浓。
一家人穿戴齐整上了马车,没过多久,马车就到了江廷府门前。
江廷夫妇听传马车已到,赶忙迎出府门。见到明珠夫妇,江夫人笑脸相迎:“大人、夫人来啦,真是贵客临门呐,早就盼你们来啦!”江夫人看到成德,一把拉住他的手赞道,“这就是您府上的长子大阿哥吧,瞧瞧,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听闻诗书骑术都是一等一的,真好!大人、夫人真是好福气!”
江廷见夫人没完没了,便催道:“竞听你啰嗦了,还不快请大人、夫人进府!”江夫人歉意地说道:“你瞧我一高兴,差点失了礼数。大人、夫人见谅,里边请!”
觉罗氏见江夫人有些尴尬,便解围道:“哪里,一看妹妹就是爽快人,我呢就喜欢和爽快人处事。”边说边往里走。
江夫人差人把小姑娘唤来。进了屋,江夫人说道:“妮子,见过大人、夫人和小哥哥。”小姑娘蹲了个福,请安道:“大人、夫人,小哥哥好!”说完,起身扬起脸,一双迷人的大眼睛透着灵动聪慧,长长的睫毛,俊俏的粉鼻,樱桃小口……
明珠夫妇一见便欣喜不已,“天下竟有这么标志的女娃,今儿算是开了眼了。”觉罗氏惊讶地脱口而出。
成德见了这个笑靥如花的小妹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见此情景,大人们甚感欣慰。
江夫人想单独与明珠夫妇聊几句,便对小姑娘说:“妮子,领小哥哥到外面走走。”
小姑娘爽快地答应着,她拉起成德的手朝外面走去。二人在江府里各处走走瞧瞧,两个贴身丫环紧随其后。
成德很想知道,眼前这个漂亮妹妹的名字,便问:“我叫成德,妹妹怎么称呼?”小姑娘甜甜地说道:“哥哥,我叫静荷。”
成德若有所思,好像自言自语:“静荷----安静的莲荷,真好听!”停了一会子,又说道,“古人写过许多咏荷的诗句。”静荷高兴地问:“是吗?那哥哥可不可以为我吟诵几句?”静荷甜甜稚嫩的软语,如清泉般融化了成德冰凉的心。
成德说道:“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月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静荷听了说道:“真好!还有吗?”
成德又说:“唐朝诗人王昌龄也有一首咏荷的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静荷没听懂,但很是仰慕眼前的小哥哥,她求道:“哥哥好有学问,你读了很多书吗?往后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读书?”成德答应:“当然!一会儿我和额娘求情。”
江夫人对明珠夫妇说道:“这妮子生在苏州,打小就没了母亲。父亲是老爷的长兄,整日忙于公务,无暇顾及她。我们看着可怜见的,便接来府中。妮子很懂事,从不主动提什么要求……”说到此,便潸然泪下。觉罗氏安慰道:“真是个好孩子,能遇到你这样的婶婶也是她的福气。”
江廷急于想知道明珠夫妇的打算,因问:“不知大人、夫人怎么想?”明珠回道:“这么好的孩子,也是天下难寻,看样子我那犬子也喜欢。”觉罗氏补充道:“本想今儿只是过来瞧瞧,可没料到这孩子这么可人,可不可以跟我们一起回呀?”江夫人急应道:“夫人,这还用问吗?妮子有了好的去处,我和他叔叔心就踏实了。”
觉罗氏想了想,问:“孩子生在江南,有没有喜欢吃的食物?”江夫人回道:“从小粗茶淡饭,除了西湖醋鱼,别的倒没什么。”
回府前,成德问觉罗氏:“额娘,可不可以让静荷住咱们府,我想和她一起读书。”听了这话,几个大人都会心地笑了。江夫人笑道:“往后静荷就是你的表妹,只怕天天在你们府上讨你们嫌。”成德惊喜:“当真?”觉罗氏点点头。两个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
江夫人对丫环说道:“羽若,去叫大奎套上马车,你把小姐的衣装用度收拾好装到马车上,然后随小姐一同去。”
江夫人又对觉罗氏说:“羽若是妮子的贴身丫头,带过去,夫人就省些心思。”觉罗氏笑道:“我这妹妹就是思虑周全,那姐姐就谢谢啦!”
江廷夫妇将明珠一家送至大门口。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