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梗概: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候选人之一莫里斯竞选团队的二号人物斯蒂芬年轻有为,此时遭到另一位候选人竞选团队的首脑汤姆·达菲的挖角,斯蒂芬不为所动。不料,泰晤士报的记者艾达得知了斯蒂芬与汤姆的会面,以此要挟斯蒂芬透露政选内幕。斯蒂芬又在与新来的实习生莫莉的交往中不经意发现了莫里斯与她有过一夜情,而莫莉还怀上了孩子。随后,斯蒂芬与莫里斯对手的竞选主管私下会面被曝出,他被迫辞职,而莫莉更是因此自杀。
详细梗概:
(2972字) 美国电影《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是一部由由乔治·克鲁尼自编自演自导,瑞恩·高斯林、乔治·克鲁尼、埃文·蕾切尔·伍德等主演的剧情悬疑片,于 2011年10月7日在美国上映。2011年威尼斯影展的开幕片。乔治·克鲁尼凭借该片获得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布赖恩奖。
影片改编自一出舞台剧,讲述一场发生在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俄亥俄州进行初选时的事情。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有两位候选人同时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资格,在激烈的选情下,俄亥俄州成为决定两方胜败的关键地点,谁能赢得俄亥俄州,谁就能出线成为民主党正式的总统候选人。此外,由于当年共和党的实力不强,因此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这人将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这场即将在俄亥俄州举办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便成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也成为两方人马拼死斗争的场子。
莫里斯是一位态度激进、政见尖锐、强力主张社会公平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候选人。为了竞选总统,他成立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竞选团,其中由保罗担任总负责人,负责一切具体事务。在保罗底下,有个才智出众的年轻人斯蒂芬,是最为得力的助手,也是选举团里的首席智囊。
斯蒂芬是一个典型的政治金童,虽然才三十岁,方方面面都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与机智,他相信莫里斯是一个能将美国带向社会公平的政治人物。斯蒂芬与上司保罗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后者助选的经验丰富且老到,深谙各种制胜手段和计谋。莫里斯更是他们当中最讲究原则和理想的人。
当俄亥俄州的选情进入胶着,一个手上握有大量票源、足以左右初选结果的议员汤玛斯,提出以“国务卿”这个职务作为合作的代价。斯蒂芬和保罗都希望莫里斯能接受这个交换条件,但莫里斯却坚决不答应,因为议员汤玛斯不仅在政见上与他不合,人品也无法让他苟同。
对手候选人的选举团负责人偷偷约见斯蒂芬。处于激烈的选举斗争中,斯蒂芬与对手的人马私下碰面是个大忌,然而因为第一时间没能联系上保罗,斯蒂芬出于虚荣和好奇,结果就毅然赴约。果不其然,对方提出挖角的提议,还告诉斯蒂芬,他们已经和议员汤玛斯达成协议,将毫无悬念地获胜并取得总统候选人资格,对方据此更进一步地劝告斯蒂芬:想为朋友工作,还是为想为总统工作?
斯蒂芬和手下的一个女实习生莫莉好上。斯蒂芬竟然因此意外地得知,莫莉前段时间曾经和莫里斯发生一夜情,因此而怀孕,现在急需一笔现金来堕胎。在这关键时刻,这种丑闻对莫里斯的选举无疑会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斯蒂芬面对了理想与现实、工作与情谊的冲突挑战。由于对手已经取得议员汤玛斯的合作,极大可能性会赢得选战,此时如果跳到对方阵营,则代表自己将拿到进入白宫的门票,但代价是必须背叛莫里斯和自己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至于莫里斯与女实习生莫莉的事情,如果是基于工作和选举,斯蒂芬应该立即公事公办,让莫莉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尽速拿掉孩子,并在之后立即将她开除,让她从团队中消失。只是这么做,对莫莉来说,不免过于残忍和现实,毕竟要打断的是她的政治理想和工作前途。
斯蒂芬最终选择了职业操守,将对手约见自己这件事和具体的谈话内容告诉上司保罗。至于莫莉,则是以顶头上司的身份,严格要求她对一夜情和怀孕的事情保密、私下安排她堕胎、并且要求她在事情结束后立刻离开。
没多久,斯蒂芬就接到《时代》杂志记者艾达的电话,艾达表示她从秘密管道得知斯蒂芬与对手方见面的事情,除非斯蒂芬说出他们这边与议员汤玛斯之间的谈话内容,否则她就要将斯蒂芬背叛自己团队的消息登在报纸上。这把斯蒂芬吓坏了,如果消息见报,斯蒂芬的前途就完蛋了,因此他哀求对方手下留情,还提到自己一直当对方是好朋友,一直非常友善地为她提供各种消息。艾达很无情地说,斯蒂芬之所以把她当朋友对待,那是因为她是《时代》杂志的记者,一切都是基于利益的考虑。
斯蒂芬本来以为是对手方将见面的消息透露出去,不过很快地上司保罗就承认是他透露的,因为这样便能名正言顺地开除斯蒂芬。至于为什么要开除斯蒂芬,那是因为他不能接受忠诚度有问题的下属,不能让相互猜疑的因子留在竞选团里头。至于莫里斯,他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也非常同意这样的处置方式。
斯蒂芬简直是气坏了,他立刻就跑到对手方那里,决定加入对方的阵营,还提出自己手上有一个大消息,可以让莫里斯一败涂地。他冠冕堂皇地说自己理想高远、道德高超,将职业道德置于个人发展和私人情谊之上。
斯蒂芬在气急败坏和自信满满的情况下投靠对方,却没想到对手方竟然一口就拒接让他加入。对方很直白地承认,当初之所以挖角他,固然是基于能力的考虑,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要破坏斯蒂芬和保罗这对黄金组合,如今他被开除了,黄金组合没了,让斯蒂芬加入与否就不再重要。
在被残酷现实狠狠痛殴之后,斯蒂芬接着便迎来一个生命的沉重打击—女实习生莫莉自杀死了。莫莉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女孩,父亲是知名的政治人物和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她独自悲惨地去拿掉孩子,独自艰辛地回到家中后,她一再给斯蒂芬打电话,想哀求他不要把自己赶走,让自己继续留在竞选团中,但斯蒂芬始终没有接电话。而在得知斯蒂芬被开除后,莫莉彻底绝望了,她知道斯蒂芬一定会投靠敌方阵营,一定会说出她和莫里斯之间的事情。如此一来,不仅自己的工作前途完了,自己的人生也彻底完了。因为这个消息传出去后,自己不仅将拖垮莫里斯的前途,父亲的政治生涯也将受到牵连,而且父亲笃信天主教、生性保守,更是永远也不会原谅自己。
被视为朋友的记者要挟和侮辱、被莫里斯和保罗开除、被对手方算计和玩弄,在经受这一切后,再加上莫莉的自杀所带来的深切打击和自责,斯蒂芬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理想、什么叫做现实、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情谊,这一切都是假的,完全看自己唱哪出戏码、演哪个角色。只有自己内心那赤裸裸的企图心是真的,只有自己想飞黄腾达是真的。既然想出人头地,就不该惺惺作态、自欺欺人。于是斯蒂芬先找上议员汤玛斯,然后便直接找上莫里斯,以莫莉的事情为由与他私下谈判。
斯蒂芬告诉莫里斯,说莫莉临死前留下一份遗书,可以证明她和莫里斯之间曾有过一夜情和怀孕的事情,以及证明莫莉为了莫里斯堕胎和自杀。作为保守秘密的代价,斯蒂芬要求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开除保罗,让斯蒂芬取代他的位置,第二件是答应议员汤玛斯的条件,用国务卿的职务换取在俄亥俄州的选票。莫里斯虽然不相信莫莉有留下任何遗书,但他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两个条件。在隔天的记者会上,莫里斯热情地拥抱那个理念与他不合、但双方进行了违法交易的议员汤玛斯,然后用最慷慨激昂的语气呼喊着他的伟大理念,以及对美国宪法的绝对拥护--理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只有它有足够的亮度,能遮盖住最赤裸的野心。
获奖情况: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2)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乔治·克鲁尼 / 鲍尔·威利蒙 / 格兰特·赫斯洛夫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1)
金狮奖(提名) 乔治·克鲁尼
布赖恩奖 乔治·克鲁尼
第69届金球奖 (2012)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提名)
电影类 最佳导演(提名) 乔治·克鲁尼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瑞恩·高斯林
电影类 最佳编剧(提名) 乔治·克鲁尼 / 鲍尔·威利蒙 / 格兰特·赫斯洛夫
第56届意大利大卫奖 (2012)
最佳外语片(提名) 乔治·克鲁尼
第17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2)
最佳群戏(提名)
剧本选自《WORLD CINEMA 世界电影 2013年第01期》
阅读剧本正文
外景,银行台阶,镜头连续
斯蒂芬走到人行道上。他和艾达通着电话。
艾达:斯蒂夫……爆点儿料……
斯蒂芬:我不能告诉你北卡罗来纳的事。
艾达:那不是我想问你的。
斯蒂芬:那你想知道什么?
艾达:你见了达菲。
稍顿。
斯蒂芬:谁告诉你的?
艾达:一只小鸟。
斯蒂芬:谁?
艾达:你见没见他?
斯蒂芬:你在哪儿?
内景,人行天桥,辛辛那提,几分钟后
艾达:我知道你两天前在辛辛那提的一个小酒吧跟他见了面,就在新闻发布会之前。达菲点了布法罗辣鸡翅。
斯蒂芬:达菲告诉你的?
艾达:匿名者。达菲怎么了?
斯蒂芬:我把你当朋友,艾达。你怎么能这样在背后捅我一刀?你会毁了我的声誉———
艾达:等等,等等———你这么认为?我们是朋友?
斯蒂芬:我给你了所有资料———所有独家新闻,关于保罗的行踪……
艾达:你说得对———你告诉我许多事。说实话,斯蒂夫。你对我那么好是因为我为《泰晤士报》工作,不是因为我是你朋友。你给我我想要的,我把你们写得更好看。别假装还有更进一步的关系。你为什么要和达菲见面?
斯蒂芬:去死吧。
斯蒂芬离开了。
艾达:好吧,我不为难你。不提达菲了,保罗和汤普森的会面怎么样了?
斯蒂芬(停下来):你能不能小声点儿。你知道这样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艾达:可能会被解雇。所以并不难选择,不是吗?我明天下午3点截稿。那之前你都可以做决定。
斯蒂芬被独自剩在那儿。
外景,喷泉广场,辛辛那提/内景,纪念堂,几分钟后
斯蒂芬在喷泉前拨打公用电话。达菲在拉票活动现场,接听手机。
斯蒂芬:你这个混蛋。
达菲:什么?
斯蒂芬:你放的消息。
达菲:什么消息?
斯蒂芬:别跟我装,汤姆。
达菲:谁在装……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斯蒂芬:我刚才跟艾达·霍罗维茨见过。
达菲:怎么了?
斯蒂芬:她威胁我要曝光这件事。
达菲:什么事?
斯蒂芬:我们见面的事!我他妈跟你见面的事!
达菲:她怎么知道?
斯蒂芬:别装傻了,汤姆。
达菲:你认为是我向她放的消息?
斯蒂芬:还能有谁?
达菲:我没那么做。
斯蒂芬:肯定不是我,只剩下你了。
达菲:她知道些什么?
斯蒂芬:你告诉她的她都知道。
达菲:我对天发誓我没告诉她。我跟你一样不想这件事情曝光。
斯蒂芬:太晚了。
达菲:她跟你说了什么。
斯蒂芬:她知道我们见面,见面的时间……以及你点了布法罗辣鸡翅。
达菲:她有情报来源?
斯蒂芬:是啊,她有情报来源。
达菲:你完全不知道来源是什么?
斯蒂芬:我知道,就是你。
达菲:不是我,另外我也没有点辣鸡翅。一定是另有他人。
斯蒂芬:你告诉任何人了吗?
达菲:没有,你呢?
斯蒂芬:没有。
达菲:你承认我们见面了吗?
斯蒂芬:没有。
达菲:我们不认账,她也没办法。
斯蒂芬:她会把消息泄露给卓奇网,或者《点名报》……之类的。
达菲:你不能阻止她?
斯蒂芬:她在敲诈我———想知道关于汤普森的事。
达菲:那就告诉她。
斯蒂芬:我不能告诉她。
达菲:你不能让她把这件事放出去。
斯蒂芬:我不会接受敲诈的,汤姆。
达菲:你没什么太多选择。
斯蒂芬:如果我告诉她汤普森的事,我就说他已经站到了你们那边。
达菲:那就告诉她。如果有人打电话问我,我能处理。
斯蒂芬:没门儿。保罗告诉他我们已经搞定汤普森了。会弄得我们像傻瓜。
达菲:反正他给我们投票的时候你们也会像傻瓜。
斯蒂芬:我不能这么做。
达菲:你在一艘沉船上,斯蒂夫。把她想知道的告诉她,然后跳槽。到我们这边来,我们能控制局面。
稍停。
斯蒂芬没有回答。
达菲(继续):斯蒂夫?
斯蒂芬:我得走了。
斯蒂芬挂了电话。
内景,莫里斯竞选总部,楼梯井,下午
莫莉进来……这地方很黑……她没有看见任何人。她站在那儿……然后听见斯蒂芬在黑暗中说话。
斯蒂芬:我在上面。
莫莉(一惊):你吓了我一跳。
她走上楼梯来到他面前。
斯蒂芬:拿着这个。
他递给她一个信封。
斯蒂芬(继续):差不多1800……你现在就预约……今天……用公用电话……我会送你到诊室,然后来接你……别让别人知道……明白吗?
莫莉:知道。
斯蒂芬:用剩下的钱买回家的票……你不能留下来了……我们输不起……下周是关键。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莫莉:你的意思是我不能在这儿了。
斯蒂芬:没错。
莫莉:但是我没有告诉任何人……
斯蒂芬:我希望如此。
莫莉:那为什么?
斯蒂芬:你搞砸了,莫莉……
莫莉:我和他都搞砸了。
斯蒂芬:但是我对他有责任……更重要的是我对这次竞选有责任。
莫莉:我可以去北卡罗来纳,然后在那儿做竞选。
斯蒂芬:莫莉你醒醒吧……这是激烈的竞争……非常残酷……你犯了错误就得出局。快去预约然后告诉我时间和地点。
他离开了。
内景,斯蒂芬的酒店房间,当晚
斯蒂芬坐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前。本坐在地上,身边是文件和笔记本电脑。本和斯蒂芬说话,后者茫然地盯着屏幕。
本:听这个。我在《泰晤士报》上找到了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希望和恐惧的对决。恐惧的候选人都正好是最有经验的……但是在总统竞选中,赢的几乎总是初生牛犊。肯尼迪对尼克松……卡特对福特……布什对戈尔……我喜欢我们这场陪伴勇者的战斗,引号完。扯淡的托马斯·达菲……他一定是中风了。
斯蒂芬的手机嗡嗡响了,他拿起来一看,上面显示:明天中午12点,莫莉。
他放下手机……本继续说话。
外景,莫莉的汽车旅店,稍后
斯蒂芬坐在车里等着,车子停在停车场……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看来电号码……是艾达……他放下电话,继续等待,然后看见莫莉从旅店里走出来。她四下张望了一番,然后朝斯蒂芬走来。她上了车,他们没说一句话,车子开走了。
内景/外景,斯蒂芬的车,罗伯灵吊桥,稍后
斯蒂芬和莫莉沉默地坐在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