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译/博源
外景,费城,福克斯影院,夜晚
冬日。人们沿着影院的红砖墙排起长队,在严寒中呵气成霜(像马一样)。
字幕:1952年1月10日 新泽西
伯特的声音(画外):爸爸妈妈会紧挨着坐在你身边。灯光暗下来。随着大幕拉开,可能会有管风琴音乐响起——
摄影机逆着队伍往前推,直到靠近队尾的地方,拍到了6岁的萨米·费伯尔曼。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向下撇,似乎受了惊吓,马上就要哭出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
伯特的声音:别害怕。
萨米:里面很黑!你说过的!
工程师伯特·费伯尔曼,37岁,戴眼镜,身穿运动夹克,系着领带,低头看向萨米。
萨米:我不想进去!
伯特:但是看电影很开心啊。整个星期你都很兴奋——你人生第一场电影!
萨米:人那么大!
伯特:什么人?
萨米:你说过,电影里都是巨人。
伯特:不是巨人,是因为放映在大屏幕上才显得像巨人。但他们不是真人。(对米茨)是吧?
萨米抬头看向妈妈。
米茨的声音:就像梦里一样。
萨米:梦很可怕!
母亲戴着手套的手轻抚他的脸颊。
米茨:有些梦很可怕,可这是一个美梦,讲的是马戏团、小丑、杂技演员,呃,还有……
伯特:你想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吗?有个大机器叫放映机,里面有一盏大灯,非常明亮,把小丑和杂技演员的照片投射出来——
米茨:还有大象和……嗯,让人快乐的东西!
伯特:投射的意思就是把东西——让人快乐的东西——发送出去……就像一个巨大的手电筒发出亮光。这些照片在灯光前一闪而过,跑得快极了——每秒钟二十四张照片!——在你的头脑里,每张照片能停留十五分之一秒。
萨米专心聆听,但他看起来还是有些胆怯。
伯特:这就是所谓的视觉暂留。只要照片闪得比你脑子快,就能让它们飞起来。放映机就是这样哄骗我们的,让我们相信静止的画面在移动——这就是电影!
萨米听得似懂非懂。米茨戴着手套的手温柔地引着他转身面对自己——
米茨·费伯尔曼,33岁,金色短发,风格标新立异中略带古怪。她蹲下身,视线与他平齐,极具诱惑力地温声哄劝。
米茨:电影是你永远不会忘记的梦想,宝贝。等着瞧吧,看完电影,你脸上能笑开花。
萨米的担忧慢慢散去。米茨对萨米的温柔耐心,萨米对米茨的全然信任,使伯特深受触动。队伍开始移动。
伯特:他们检票放行了。
米茨抬头看向伯特,他向她眨了眨眼。米茨看着萨米,挑了挑眉毛:“我们要进去吗?”萨米点点头,表示同意。米茨握住萨米的手,站起身。队伍前行,费伯尔曼一家三口随之走向入口,镜头上升,影院前门上方的海报——西席·地密尔的《戏王之王》。
内景,福克斯影院放映室,夜晚
放映机像一个咄咄逼人的怪物,巨大的输片盘在旋转,胶片随着齿轮转动,经过片窗,一桢又一桢,从明亮的光源前闪过,冲出镜头,进入……
内景,福克斯影院影厅,夜晚
富丽堂皇的影厅座无虚席,足足容纳了一千两百人。银幕上,科内尔·怀尔德和贝蒂·赫顿在抢劫火车。
劫匪1(银幕上):等火车头过去!
银幕上:两名劫匪从停在铁轨旁的汽车里跳出来,爬上一辆缓缓停下的马戏团火车。劫匪1脸上系着一块大手帕当面罩,他用手枪敲碎窗玻璃。
劫匪1(银幕上):开门!
一名工程师过来查看情况,被劫匪2给打晕了。
影院里: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米茨瞥了一眼萨米。萨米瞪大双眼,看得入了迷,全神贯注……
银幕上:汽车本要横越铁轨前行,突然急刹车。
劫匪2(银幕上):那是什么?
另一列火车在同一条铁轨上向他们疾驰而来。
劫匪1(银幕上):第二节车厢!
劫匪2脸色惨白。他的恋人就在被汽车挡住无法行驶的火车上。他们刚刚抢劫了那辆火车。
劫匪1(银幕上):开车!我们赶紧离开!
劫匪2(银幕上):安吉尔!她还在火车上!
劫匪1(银幕上):那又怎样?钱到手了,我们走。
劫匪2(银幕上):灯!我用车灯照过去!
他把车开上铁轨,朝着火车迎头驶去。
劫匪1(银幕上):你疯啦,蠢货,把方向盘给我——
他扑向方向盘,劫匪2给了他一拳,接着又抡过去一棍。
劫匪2(银幕上):停车!停车!
他驾驶汽车沿着铁轨冲向迎面而来的火车,车头灯打着双闪。
劫匪2(银幕上):停车!你们没看到车灯吗?!停车!
影院里:萨米双眼圆睁!
银幕上:第二辆火车的司机试图减速。
司机(银幕上,对制动员):拉闸!
劫匪2(银幕上):安吉尔!安吉尔!
但是为时已晚。火车撞上汽车,把它掀翻了!
影院里:萨米全身绷得紧紧的,他向后靠在座位上,目瞪口呆地盯着银幕上的灾难现场。
行驶的火车撞向停着的火车。萨米被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恐惧攫住,仿佛定格了。镜头在惨烈的事故和萨米的反应之间来回切换(参见《2001:太空漫游》的星际之门段落)。对于萨米来说,这是真事,不是电影。他瞪大双眼,捕捉到银幕上的危险:狮子和老虎逃离了被撞毁的火车!
在他的上方和后方,放映机光柱的色彩彼此交错,在烟雾弥漫的浑浊空气中起舞。光柱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了——
内/外景,费伯尔曼的车驶过新泽西哈登高地
——缤纷的圣诞彩灯,装点着街道两旁的房屋。萨米坐在汽车前座,挤在父母中间,显然是受到了惊吓。
米茨:你最喜欢哪一段?
萨米依然胆战心惊,说不出话来。
米茨:萨米!光明节你想要什么礼物?
萨米不作声。米茨看向伯特。
伯特:我告诉过你,这不是个好主意,他容易感受到a-n-x-i-e-t-i-e-s(焦虑)。
米茨: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i-m-a-g-i-n-a-t-i-o-n-s(想象力)过于丰富。
萨米:非得把长单词用字母拼出来吗?这是欺负人!
伯特转弯驶上水晶台大道。圣诞彩灯璀燦夺目。他眯起眼睛。
伯特:彩灯一亮,好像什么都变了。找自己家都有点费劲。
萨米(对伯特):我们家黑洞洞的,没有灯。
米茨笑了。
萨米:光明节我就想要这个。
米茨:什么?
萨米:圣诞彩灯。
米茨又笑了起来。伯特摇了摇头。
米茨:对不起,宝贝,犹太人不挂圣诞彩灯。
伯特:会有八夜烛光。(唱倒数第二句,给她帮腔)“谁还能要求更多……”
汽车驶入这个街区唯一一栋没有张灯结彩的房子的车道。
米茨(尾句):“谁还能要求更多!”
伯特侧身,越过萨米头顶,给了米茨一个浪漫的吻。
萨米看着,又高兴又惶恐。然后——
萨米:我能开着示波器睡觉吗?
(切至)
特写:伯特的示波器,波形闪烁。萨米黑暗的卧室充斥着怪异的跃动绿光,对床上的萨米起到了催眠的效果,他努力抵抗着睡意,但还是沉入梦乡。他的眼睛眨动着,最终闭上了。
(切回)
特写:示波器的圆形屏幕。叠加在起伏不定的六道绿色波光之上:《戏王之王》喧嚣混乱的音效。示波器波动的频率加快,伴随着汽车驶上铁轨、司机疯狂大喊的声音走向失控。火车掀翻汽车,与另一列火车相撞的画面突然闪现。
内景,哈登高地,费伯尔曼家,过道,夜晚
萨米(画外):妈——妈!妈——妈!
米茨身穿睡衣,冲向萨米的房间,她半梦半醒,迷迷瞪瞪的。
内景,萨米的卧室,夜晚
她慌忙打开门,发现萨米正在床上跳来跳去。
萨米:我知道光明节我想要什么了!我知道光明节我想要什么了!
内景,哈登高地,费伯尔曼家,夜晚
一支光明节蜡烛。萨米4岁的妹妹雷吉手持引烛,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点燃它。
费伯尔曼一家念诵希伯来语祷词。
全家人一起祈祷,包括萨米的两个妹妹和外祖母与祖母:63岁的外祖母蒂娜·席尔德克劳特,满怀喜悦和慈爱;66岁的祖母哈达什·费伯尔曼,一个令人敬畏的高个子乌克兰人。
他们快乐地齐声高喊“光明节”,结束了祈祷仪式。姐妹俩兴奋地抓起礼物,埋头拆看。
雷吉:谢谢!
伯特悄悄地把萨米的礼物递给他。
伯特:萨米……
萨米用手指拆开礼物包装:莱昂内尔电力火车轨道!
内景,费伯尔曼家,客厅,片刻后
盛大的钢琴演出。米茨伴奏,全家合唱。哈达什用毛线编织出一片片小方块,她打算改天把它们拼到一起,缝一条阿富汗毛毯。伯特拿着发条上弦操作的柯达布朗尼8毫米摄影机拍摄;架子上明亮的灯光给房间造成过度曝光的效果,四周摆放着伯特正在修理的电视机。伯特的镜头推向唱歌的米茨。
米茨:火车站,大清早,火车头,队排好,站长拉起小手柄!
所有人:噗噗,嘟嘟,它们开动!
米茨的演奏继续。
(切至)
在光明节的每一个夜晚,都会点亮另一支蜡烛,萨米也会再拆开一份礼物。第二天晚上,是乘务员专用车厢;第三天晚上,是一节客车车厢;第四天晚上,是一节货车车厢;第五天,是另一节客车车厢:第六天,是一个道岔遮断器;第七天,是变压器;最后,第八天,是煤车和火车头!
外景,费城,福克斯影院,夜晚
冬日。人们沿着影院的红砖墙排起长队,在严寒中呵气成霜(像马一样)。
字幕:1952年1月10日 新泽西
伯特的声音(画外):爸爸妈妈会紧挨着坐在你身边。灯光暗下来。随着大幕拉开,可能会有管风琴音乐响起——
摄影机逆着队伍往前推,直到靠近队尾的地方,拍到了6岁的萨米·费伯尔曼。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向下撇,似乎受了惊吓,马上就要哭出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
伯特的声音:别害怕。
萨米:里面很黑!你说过的!
工程师伯特·费伯尔曼,37岁,戴眼镜,身穿运动夹克,系着领带,低头看向萨米。
萨米:我不想进去!
伯特:但是看电影很开心啊。整个星期你都很兴奋——你人生第一场电影!
萨米:人那么大!
伯特:什么人?
萨米:你说过,电影里都是巨人。
伯特:不是巨人,是因为放映在大屏幕上才显得像巨人。但他们不是真人。(对米茨)是吧?
萨米抬头看向妈妈。
米茨的声音:就像梦里一样。
萨米:梦很可怕!
母亲戴着手套的手轻抚他的脸颊。
米茨:有些梦很可怕,可这是一个美梦,讲的是马戏团、小丑、杂技演员,呃,还有……
伯特:你想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吗?有个大机器叫放映机,里面有一盏大灯,非常明亮,把小丑和杂技演员的照片投射出来——
米茨:还有大象和……嗯,让人快乐的东西!
伯特:投射的意思就是把东西——让人快乐的东西——发送出去……就像一个巨大的手电筒发出亮光。这些照片在灯光前一闪而过,跑得快极了——每秒钟二十四张照片!——在你的头脑里,每张照片能停留十五分之一秒。
萨米专心聆听,但他看起来还是有些胆怯。
伯特:这就是所谓的视觉暂留。只要照片闪得比你脑子快,就能让它们飞起来。放映机就是这样哄骗我们的,让我们相信静止的画面在移动——这就是电影!
萨米听得似懂非懂。米茨戴着手套的手温柔地引着他转身面对自己——
米茨·费伯尔曼,33岁,金色短发,风格标新立异中略带古怪。她蹲下身,视线与他平齐,极具诱惑力地温声哄劝。
米茨:电影是你永远不会忘记的梦想,宝贝。等着瞧吧,看完电影,你脸上能笑开花。
萨米的担忧慢慢散去。米茨对萨米的温柔耐心,萨米对米茨的全然信任,使伯特深受触动。队伍开始移动。
伯特:他们检票放行了。
米茨抬头看向伯特,他向她眨了眨眼。米茨看着萨米,挑了挑眉毛:“我们要进去吗?”萨米点点头,表示同意。米茨握住萨米的手,站起身。队伍前行,费伯尔曼一家三口随之走向入口,镜头上升,影院前门上方的海报——西席·地密尔的《戏王之王》。
内景,福克斯影院放映室,夜晚
放映机像一个咄咄逼人的怪物,巨大的输片盘在旋转,胶片随着齿轮转动,经过片窗,一桢又一桢,从明亮的光源前闪过,冲出镜头,进入……
内景,福克斯影院影厅,夜晚
富丽堂皇的影厅座无虚席,足足容纳了一千两百人。银幕上,科内尔·怀尔德和贝蒂·赫顿在抢劫火车。
劫匪1(银幕上):等火车头过去!
银幕上:两名劫匪从停在铁轨旁的汽车里跳出来,爬上一辆缓缓停下的马戏团火车。劫匪1脸上系着一块大手帕当面罩,他用手枪敲碎窗玻璃。
劫匪1(银幕上):开门!
一名工程师过来查看情况,被劫匪2给打晕了。
影院里: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米茨瞥了一眼萨米。萨米瞪大双眼,看得入了迷,全神贯注……
银幕上:汽车本要横越铁轨前行,突然急刹车。
劫匪2(银幕上):那是什么?
另一列火车在同一条铁轨上向他们疾驰而来。
劫匪1(银幕上):第二节车厢!
劫匪2脸色惨白。他的恋人就在被汽车挡住无法行驶的火车上。他们刚刚抢劫了那辆火车。
劫匪1(银幕上):开车!我们赶紧离开!
劫匪2(银幕上):安吉尔!她还在火车上!
劫匪1(银幕上):那又怎样?钱到手了,我们走。
劫匪2(银幕上):灯!我用车灯照过去!
他把车开上铁轨,朝着火车迎头驶去。
劫匪1(银幕上):你疯啦,蠢货,把方向盘给我——
他扑向方向盘,劫匪2给了他一拳,接着又抡过去一棍。
劫匪2(银幕上):停车!停车!
他驾驶汽车沿着铁轨冲向迎面而来的火车,车头灯打着双闪。
劫匪2(银幕上):停车!你们没看到车灯吗?!停车!
影院里:萨米双眼圆睁!
银幕上:第二辆火车的司机试图减速。
司机(银幕上,对制动员):拉闸!
劫匪2(银幕上):安吉尔!安吉尔!
但是为时已晚。火车撞上汽车,把它掀翻了!
影院里:萨米全身绷得紧紧的,他向后靠在座位上,目瞪口呆地盯着银幕上的灾难现场。
行驶的火车撞向停着的火车。萨米被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恐惧攫住,仿佛定格了。镜头在惨烈的事故和萨米的反应之间来回切换(参见《2001:太空漫游》的星际之门段落)。对于萨米来说,这是真事,不是电影。他瞪大双眼,捕捉到银幕上的危险:狮子和老虎逃离了被撞毁的火车!
在他的上方和后方,放映机光柱的色彩彼此交错,在烟雾弥漫的浑浊空气中起舞。光柱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了——
内/外景,费伯尔曼的车驶过新泽西哈登高地
——缤纷的圣诞彩灯,装点着街道两旁的房屋。萨米坐在汽车前座,挤在父母中间,显然是受到了惊吓。
米茨:你最喜欢哪一段?
萨米依然胆战心惊,说不出话来。
米茨:萨米!光明节你想要什么礼物?
萨米不作声。米茨看向伯特。
伯特:我告诉过你,这不是个好主意,他容易感受到a-n-x-i-e-t-i-e-s(焦虑)。
米茨: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i-m-a-g-i-n-a-t-i-o-n-s(想象力)过于丰富。
萨米:非得把长单词用字母拼出来吗?这是欺负人!
伯特转弯驶上水晶台大道。圣诞彩灯璀燦夺目。他眯起眼睛。
伯特:彩灯一亮,好像什么都变了。找自己家都有点费劲。
萨米(对伯特):我们家黑洞洞的,没有灯。
米茨笑了。
萨米:光明节我就想要这个。
米茨:什么?
萨米:圣诞彩灯。
米茨又笑了起来。伯特摇了摇头。
米茨:对不起,宝贝,犹太人不挂圣诞彩灯。
伯特:会有八夜烛光。(唱倒数第二句,给她帮腔)“谁还能要求更多……”
汽车驶入这个街区唯一一栋没有张灯结彩的房子的车道。
米茨(尾句):“谁还能要求更多!”
伯特侧身,越过萨米头顶,给了米茨一个浪漫的吻。
萨米看着,又高兴又惶恐。然后——
萨米:我能开着示波器睡觉吗?
(切至)
特写:伯特的示波器,波形闪烁。萨米黑暗的卧室充斥着怪异的跃动绿光,对床上的萨米起到了催眠的效果,他努力抵抗着睡意,但还是沉入梦乡。他的眼睛眨动着,最终闭上了。
(切回)
特写:示波器的圆形屏幕。叠加在起伏不定的六道绿色波光之上:《戏王之王》喧嚣混乱的音效。示波器波动的频率加快,伴随着汽车驶上铁轨、司机疯狂大喊的声音走向失控。火车掀翻汽车,与另一列火车相撞的画面突然闪现。
内景,哈登高地,费伯尔曼家,过道,夜晚
萨米(画外):妈——妈!妈——妈!
米茨身穿睡衣,冲向萨米的房间,她半梦半醒,迷迷瞪瞪的。
内景,萨米的卧室,夜晚
她慌忙打开门,发现萨米正在床上跳来跳去。
萨米:我知道光明节我想要什么了!我知道光明节我想要什么了!
内景,哈登高地,费伯尔曼家,夜晚
一支光明节蜡烛。萨米4岁的妹妹雷吉手持引烛,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点燃它。
费伯尔曼一家念诵希伯来语祷词。
全家人一起祈祷,包括萨米的两个妹妹和外祖母与祖母:63岁的外祖母蒂娜·席尔德克劳特,满怀喜悦和慈爱;66岁的祖母哈达什·费伯尔曼,一个令人敬畏的高个子乌克兰人。
他们快乐地齐声高喊“光明节”,结束了祈祷仪式。姐妹俩兴奋地抓起礼物,埋头拆看。
雷吉:谢谢!
伯特悄悄地把萨米的礼物递给他。
伯特:萨米……
萨米用手指拆开礼物包装:莱昂内尔电力火车轨道!
内景,费伯尔曼家,客厅,片刻后
盛大的钢琴演出。米茨伴奏,全家合唱。哈达什用毛线编织出一片片小方块,她打算改天把它们拼到一起,缝一条阿富汗毛毯。伯特拿着发条上弦操作的柯达布朗尼8毫米摄影机拍摄;架子上明亮的灯光给房间造成过度曝光的效果,四周摆放着伯特正在修理的电视机。伯特的镜头推向唱歌的米茨。
米茨:火车站,大清早,火车头,队排好,站长拉起小手柄!
所有人:噗噗,嘟嘟,它们开动!
米茨的演奏继续。
(切至)
在光明节的每一个夜晚,都会点亮另一支蜡烛,萨米也会再拆开一份礼物。第二天晚上,是乘务员专用车厢;第三天晚上,是一节客车车厢;第四天晚上,是一节货车车厢;第五天,是另一节客车车厢:第六天,是一个道岔遮断器;第七天,是变压器;最后,第八天,是煤车和火车头!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