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6082
阅读:84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7章
推荐
1-2
…
6
7
8
…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娘的身体好吗?你怎么回家时间不长又要走呢?”当两人在湖边找到一个石凳坐下时,史成杰问道。
“娘根本没病,是爷爷让我回家的。”史成文依然情绪低落地说着。“是家里人想你了?”史成杰又问。
史成文没有立刻回答,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眶中充满泪水。他把脸扭向一边,不想让哥哥看见自己泪水。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史成杰感到有些惊讶。总是那么充满朝气,充满激情的弟弟,会有什么事让他流泪呢。
“我结婚了。”史成文强忍着,抑制住不让泪水滴落下来。然后冷冷地说着。
这几个字像一声闷雷在史成杰的天空响起。结婚?难道这次让弟弟回去是给他完婚?和谁结婚呢?那个长久封闭的史镇有什么样的姑娘能和文弟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呢?史成杰明白了,弟弟为什么情绪低落,刚才又为什么想流泪呢?弟弟肯定受了很大的委屈,他肯定想找一个地方痛哭一场。“怎么会这样呢?爷爷怎么能这样做呢?你没有说你不想在家结婚吗?”史成杰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史成文。
“怎么不会呢?爷爷就是这样想的,他不允许史家的子弟在外面找媳妇,那样的话他就会失去了一个孙子。他是不会去考虑,还有什么孙子的幸福的。”史成文没有任何感情地说。
史成杰回过头来,同情地望着自己的弟弟。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弟弟,他聪慧敏锐,年纪轻轻就显露出非凡的才气。他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他不象自己陷入了浑浊的杀戮之中。弟弟的志向高远,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而不是用战争的方式。可是,他自己的幸福就这样轻易地给毁了。史成杰深深地知道,像文弟这样的人,没有爱情是无论如何不能幸福的,爱情对文弟来说,有时比生命还重要。爷爷和母亲用他们封闭而又固执的想法,扼杀了文弟的正当的追求,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史成杰只能这样同情地凝视着弟弟,他不知道说些什么,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既然就这样看着弟弟遭到毁灭,而无法伸出援助之手。他木讷,语塞,无话可说。
“你怎么样?你的伤不要紧吧。”过了一会,史成文似乎平静了许多。
他被哥哥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看出了哥哥目光中的含义,他不想让哥哥有太多的内疚。于是他回转身来问史成杰,想把话题岔开。
“你都看到了,我不是好好的吗?”史成杰苦涩地笑了一下说,“你知道我看到了谁吗?洪湖生。对,就是他,我和他用枪互相对着,只要我扣动扳机,他就会死在我的枪下。真是可怕。我现在还没有走出这个阴影。”
“那你的伤是被他开枪打的?”史成文也感到惊讶,接着问。
“他要打就会打我的脑袋或心脏。是我自己的枪走火自伤的。他开枪了,但子弹从我的头顶上飞了过去。他好像故意不打中我,我们相距那么近,他不可能打不中我。他的眼睛里充满仇恨,他还是个孩子,他不应该有那样的眼神。我至今不明白,他为什么到了罗霄山区当上了红军。”
“红军中都是他这样受尽了苦难的人组成的,这支军队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下去,因为他们怀着刻骨的仇恨,向往着一个被他们视为神圣而又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我劝你不要再去参加这样的战争了,再要碰上他,你很难像这次这样逃脱的。”
史成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几天我也在思索这个问题。我每天来到这个湖边,看着这优雅的环境,我在想应该珍惜自然赋予的人的生命,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你看这湖水,这天空,还有对岸的树林,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我似乎感触到了什么,现在我还说不清自己心中的这些感触,但我突然间觉得自己这七八年的生活是太糟糕了,我天天从事的不是创造,而是在毁灭,毁灭生命,毁灭自然,毁灭世界。确实如你所说的,这种生活不能继续下去了,我必须考虑自己的未来。”
史成文笑了,这是他这二十多天来露出的最开心的真挚的微笑。他今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哥哥,他为自己的哥哥能够这么深地审视自己而高兴,他相信自己的哥哥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大哥,我这就放心了。告诉你,我要走了,我准备去北平。我以前的一个老师邀我前去,到那里的一个大学当助教,我答应了他。南京的官僚作风太浓,北平的大学学术氛围自由多了,也许那里更适合我。只是到了那里,我们兄弟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我走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这次受伤加重了我的担心。但刚才你的话,让我看到了希望,你如果走出了政治和军队这个圈子,那你一定会在另一个领域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生活来。”
史成杰听到弟弟说要走,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起来了,兄弟之间本来见面就不多,弟弟到了北平就更难见到了。但他没有拦阻,他知道弟弟有自己的事业,他已经长大了,是他飞的时候了。“你向爷爷和母亲说了吗?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至于我,你不要担心,我会做出决断的。不过你到了北方要好好保重自己,那边冷,冬天要注意保暖。”
“我没有对任何人说,我只是告诉了你。我如果对爷爷说了,也许就不会让我出来了。你放心,到了那里我会给你写信的。我会注意自己的。你也保重。”
兄弟两人又说了好长一段时间话。他们觉得要抓紧时间把心中所有的思念和倾诉都说出来,他们对于未来都有种不确定的感觉,都预感到这可能是他们之间最后一次面对面的谈话,然而谁也没有将这种预感说出来。阿莲来了,告诉史成杰他们已经在湖边坐了四个多小时了,医生要他回病房检查休息。兄弟两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康复院。史成文将史成杰送到病房,便要离开。史成杰紧紧地将弟弟拥抱着,他真的不想让弟弟离开,在史家只有这个弟弟和自己是相通的,弟弟离开了自己将是怎样的孤独啊。然而,他不可能留住弟弟,他知道弟弟的世界是在更广大的地方。他松开了弟弟,两人又握了一下手,互相嘱咐保重。当弟弟终于离开了时,史成杰的眼睛已经被泪水蒙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从此他再也没有和这个弟弟相见了。
六
一个月后,史成杰基本上痊愈了,他已经不需要拐杖了。舅舅派人接他、方淑贤和表弟上庐山休养,现在已经是盛夏了,庐山是一个好的避暑胜地。因此,史成杰办了出院手续。出院的那天,院长和医生护士们都来送他,他也感谢了院方这一个月来对自己的医治和照顾。最后他拍了拍护士小阿莲的头,这一个月来是她一直用心来护理自己,自己已经有点喜欢这个小姑娘了,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一样。阿莲则躲到了一旁,用手帕擦拭自己的眼睛,她也有点舍不得史成杰离开了。这时的史成杰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姑娘几年后竟是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上了庐山以后,他住进了舅舅暂住的一栋别墅里。可舅舅依然是那样的忙,很少有时间在家,大部分时间还是他和方阿姨及表弟在家。史成杰变得更加清闲而又自在,他有更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舅舅知道他很少来庐山,让他有时间到山上转转,领略一下庐山的风景名胜,并安排了一个人做他的向导。开始两天,他跟着那个向导游览,后来他没让那人来,他想一个人单独地、安静地、从容地观赏着。
庐山的风景完全征服了史成杰,如果说在江阳的南湖已经使他的心灵感受到了安然和静谧,那么这里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震撼。他第一次感觉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完美。这里没有夏天的浮躁,只有春天的温馨。他走进花径,完全沉醉了,盛夏的季节这里依然花香飘逸,他现在才真正懂得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美妙意境了。庐山的风景是秀丽的、柔和的,她舒展自如,安详而又泰然。那飘浮不定的雾,给庐山盖上了神秘的面纱,使你感觉在自己梦幻之中,体验着仙境般的宁静。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你可以躺在山的怀抱中,洗涤自己的灵魂。站在山上,眺望苍茫的大地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下的一切:树木、房屋、田野以及那欢快的小溪,都变得那样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特别是当史成杰来到含鄱口,站在那里,俯视着面前的鄱阳湖,他更是惊叹不已。那是一望无际的湖啊,像大海一般宽广而又遥远,湖水清澈透明,风平浪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远处是水天一色,水天相连,你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天水完全融合了。你望着这样的水天相融,你的灵魂也随之升华,胸怀瞬时博大起来,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到,那遥不可及的天空。这时的你也似乎融入其中了,真正的天人合一了。当太阳升起来,光芒照射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灿烂辉煌。那来来往往的船只,便在这灿烂辉煌中时隐时现,有渔船、有商船,站在高处,那些船只都像一片片树叶,在那里飘荡,悠然自得。这里的情景和不远处的长江是那样的不同。长江永远是那么奔腾不息,气势磅礴。长江和鄱阳湖一动一静,一浊一清,似乎水火不相容,然而你感觉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和谐,你只能惊叹他们的天工巧合。江与湖就这样相伴相随,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了。
真美啊!他在心中暗暗地赞叹,在这样的山与水,江与湖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他第一次体验到了自然的和谐,第一次感知到了自己依存生长的鄱阳湖是如此地宽广,如此丰富,如此地雄浑,又是如此地赋有神韵。他惭愧起来,自己从小在这湖畔长大,却到今天才初步认识到这诗情画意般的湖水的风光。他似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那样喜欢行走于这江湖之上了,他似乎懂得了父亲最后对自己说的话的含义了。你每天在这样柔和、温情的水上,仰望着神秘莫测的而又变幻无穷的天空,你还能计较什么呢?你不是拥有了一切了吗?是啊,父亲也许并不是希望自己只是出人头地,而是要自己去感知这大自然的宽广,让自己变得更丰富,更能懂得人的价值。这么多年,自己在外做官,爷爷和母亲,以及史镇上所有的史姓家族的人都为之骄傲自豪。在家乡人面前风光之时,自己为此也感到满足,对自己能够给史家带来荣耀和欢乐感到自慰。同时自己有意无意地、努力地在维护着这个荣耀,这似乎是自己的使命,这成了自己生存的一部分。然而在热闹喧嚣的同时,他又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的寂寞,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反而渐渐地生出一种空洞来,自己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苍白。
难道这就是自己的生活和职业?这就是自己的终身选择吗?现在的一切都和自己当年的向往相距遥远了,有的甚至是背道而驰了。每天都是在盲目地打仗,今天和这个相杀,明天和那个相争,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只是为了那些上层人物的集团利益,而牺牲的永远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生命。那些人其实是同根同源,可能就是自己的兄弟。是的,我们是在和自己的兄弟相互残杀,我就差一点就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这样的战争,这样的残杀只能是增加仇恨,在仇恨中人们会丧失理智,丧失良知,而后是更加疯狂地复仇,最后是一同走向毁灭。你看看,面前的山河是如此的壮丽、富饶、平和,她应该让人们和平地、和谐地、仁爱地生活,难道这样的山河只能孕育出热衷于杀戮的民族吗?这是多么可怕,这么多年来自己成了一个刽子手,自己每天都在犯罪,每天都在做着违反人性的事。更可怕的是,有那么多人在和自己一样,热衷于战争和杀戮。这个时候,就在这座秀丽的、美妙而具有灵性的山上,正在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蒋委员长已经来到山上,自己的舅舅以及那些高级将领们也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请来了德国顾问,要用最完美的计划,最毫不留情的手段,对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都将在这场战争中死亡。自己本来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可现在他不会参加这样的战争了,永远不参加了。
他的心胸似乎豁然开朗了,他多年来所有的迷惑和困顿,在这一瞬间醒悟了。在江阳的南湖边,他就在思索着,理清自己的思路,回顾过去的一切,反省自己的行为。他的脑海时常出现洪湖生的眼神。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往前走,如何来解脱自己的一切。现在站在含鄱口,他似乎感悟到了上天的启示,从此开始,再也不参加战争,再也不去做无谓的残杀了。上天赋予了人类智慧,是让人来和谐地生存着。相对于大自然来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个体的生命是渺小的,但又是神圣的,必须让人活得有价值,必须珍惜人的生命,让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体验更丰富的人生。史成杰做出了连他自己都惊讶而又兴奋的决定,退出军界,退出政界,不再做官,不再追名逐利,而要实实在在地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他想张开双臂,大声呼唤,他有一种重生的感觉,他的内心骤然轻松了许多。他要感谢这山与水,感谢这苍天和大地。
七
然而,事情并不像史成杰想象得那么简单。就在那一天,史成杰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舅舅的别墅。他在山上待了整整一天,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他才依依不舍地下山回来了。他回到别墅时,舅舅已经在客厅里等他。看得出舅舅满脸兴奋而又着急的样子。一看到史成杰进来,便站起来说:“杰儿,你到哪里去了?都把我急死了。你怎么玩得这么晚?”
“娘根本没病,是爷爷让我回家的。”史成文依然情绪低落地说着。“是家里人想你了?”史成杰又问。
史成文没有立刻回答,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眶中充满泪水。他把脸扭向一边,不想让哥哥看见自己泪水。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史成杰感到有些惊讶。总是那么充满朝气,充满激情的弟弟,会有什么事让他流泪呢。
“我结婚了。”史成文强忍着,抑制住不让泪水滴落下来。然后冷冷地说着。
这几个字像一声闷雷在史成杰的天空响起。结婚?难道这次让弟弟回去是给他完婚?和谁结婚呢?那个长久封闭的史镇有什么样的姑娘能和文弟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呢?史成杰明白了,弟弟为什么情绪低落,刚才又为什么想流泪呢?弟弟肯定受了很大的委屈,他肯定想找一个地方痛哭一场。“怎么会这样呢?爷爷怎么能这样做呢?你没有说你不想在家结婚吗?”史成杰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史成文。
“怎么不会呢?爷爷就是这样想的,他不允许史家的子弟在外面找媳妇,那样的话他就会失去了一个孙子。他是不会去考虑,还有什么孙子的幸福的。”史成文没有任何感情地说。
史成杰回过头来,同情地望着自己的弟弟。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弟弟,他聪慧敏锐,年纪轻轻就显露出非凡的才气。他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他不象自己陷入了浑浊的杀戮之中。弟弟的志向高远,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而不是用战争的方式。可是,他自己的幸福就这样轻易地给毁了。史成杰深深地知道,像文弟这样的人,没有爱情是无论如何不能幸福的,爱情对文弟来说,有时比生命还重要。爷爷和母亲用他们封闭而又固执的想法,扼杀了文弟的正当的追求,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史成杰只能这样同情地凝视着弟弟,他不知道说些什么,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既然就这样看着弟弟遭到毁灭,而无法伸出援助之手。他木讷,语塞,无话可说。
“你怎么样?你的伤不要紧吧。”过了一会,史成文似乎平静了许多。
他被哥哥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看出了哥哥目光中的含义,他不想让哥哥有太多的内疚。于是他回转身来问史成杰,想把话题岔开。
“你都看到了,我不是好好的吗?”史成杰苦涩地笑了一下说,“你知道我看到了谁吗?洪湖生。对,就是他,我和他用枪互相对着,只要我扣动扳机,他就会死在我的枪下。真是可怕。我现在还没有走出这个阴影。”
“那你的伤是被他开枪打的?”史成文也感到惊讶,接着问。
“他要打就会打我的脑袋或心脏。是我自己的枪走火自伤的。他开枪了,但子弹从我的头顶上飞了过去。他好像故意不打中我,我们相距那么近,他不可能打不中我。他的眼睛里充满仇恨,他还是个孩子,他不应该有那样的眼神。我至今不明白,他为什么到了罗霄山区当上了红军。”
“红军中都是他这样受尽了苦难的人组成的,这支军队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下去,因为他们怀着刻骨的仇恨,向往着一个被他们视为神圣而又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我劝你不要再去参加这样的战争了,再要碰上他,你很难像这次这样逃脱的。”
史成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几天我也在思索这个问题。我每天来到这个湖边,看着这优雅的环境,我在想应该珍惜自然赋予的人的生命,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你看这湖水,这天空,还有对岸的树林,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我似乎感触到了什么,现在我还说不清自己心中的这些感触,但我突然间觉得自己这七八年的生活是太糟糕了,我天天从事的不是创造,而是在毁灭,毁灭生命,毁灭自然,毁灭世界。确实如你所说的,这种生活不能继续下去了,我必须考虑自己的未来。”
史成文笑了,这是他这二十多天来露出的最开心的真挚的微笑。他今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哥哥,他为自己的哥哥能够这么深地审视自己而高兴,他相信自己的哥哥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大哥,我这就放心了。告诉你,我要走了,我准备去北平。我以前的一个老师邀我前去,到那里的一个大学当助教,我答应了他。南京的官僚作风太浓,北平的大学学术氛围自由多了,也许那里更适合我。只是到了那里,我们兄弟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我走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这次受伤加重了我的担心。但刚才你的话,让我看到了希望,你如果走出了政治和军队这个圈子,那你一定会在另一个领域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生活来。”
史成杰听到弟弟说要走,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起来了,兄弟之间本来见面就不多,弟弟到了北平就更难见到了。但他没有拦阻,他知道弟弟有自己的事业,他已经长大了,是他飞的时候了。“你向爷爷和母亲说了吗?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至于我,你不要担心,我会做出决断的。不过你到了北方要好好保重自己,那边冷,冬天要注意保暖。”
“我没有对任何人说,我只是告诉了你。我如果对爷爷说了,也许就不会让我出来了。你放心,到了那里我会给你写信的。我会注意自己的。你也保重。”
兄弟两人又说了好长一段时间话。他们觉得要抓紧时间把心中所有的思念和倾诉都说出来,他们对于未来都有种不确定的感觉,都预感到这可能是他们之间最后一次面对面的谈话,然而谁也没有将这种预感说出来。阿莲来了,告诉史成杰他们已经在湖边坐了四个多小时了,医生要他回病房检查休息。兄弟两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康复院。史成文将史成杰送到病房,便要离开。史成杰紧紧地将弟弟拥抱着,他真的不想让弟弟离开,在史家只有这个弟弟和自己是相通的,弟弟离开了自己将是怎样的孤独啊。然而,他不可能留住弟弟,他知道弟弟的世界是在更广大的地方。他松开了弟弟,两人又握了一下手,互相嘱咐保重。当弟弟终于离开了时,史成杰的眼睛已经被泪水蒙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从此他再也没有和这个弟弟相见了。
六
一个月后,史成杰基本上痊愈了,他已经不需要拐杖了。舅舅派人接他、方淑贤和表弟上庐山休养,现在已经是盛夏了,庐山是一个好的避暑胜地。因此,史成杰办了出院手续。出院的那天,院长和医生护士们都来送他,他也感谢了院方这一个月来对自己的医治和照顾。最后他拍了拍护士小阿莲的头,这一个月来是她一直用心来护理自己,自己已经有点喜欢这个小姑娘了,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一样。阿莲则躲到了一旁,用手帕擦拭自己的眼睛,她也有点舍不得史成杰离开了。这时的史成杰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姑娘几年后竟是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上了庐山以后,他住进了舅舅暂住的一栋别墅里。可舅舅依然是那样的忙,很少有时间在家,大部分时间还是他和方阿姨及表弟在家。史成杰变得更加清闲而又自在,他有更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舅舅知道他很少来庐山,让他有时间到山上转转,领略一下庐山的风景名胜,并安排了一个人做他的向导。开始两天,他跟着那个向导游览,后来他没让那人来,他想一个人单独地、安静地、从容地观赏着。
庐山的风景完全征服了史成杰,如果说在江阳的南湖已经使他的心灵感受到了安然和静谧,那么这里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震撼。他第一次感觉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完美。这里没有夏天的浮躁,只有春天的温馨。他走进花径,完全沉醉了,盛夏的季节这里依然花香飘逸,他现在才真正懂得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美妙意境了。庐山的风景是秀丽的、柔和的,她舒展自如,安详而又泰然。那飘浮不定的雾,给庐山盖上了神秘的面纱,使你感觉在自己梦幻之中,体验着仙境般的宁静。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你可以躺在山的怀抱中,洗涤自己的灵魂。站在山上,眺望苍茫的大地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下的一切:树木、房屋、田野以及那欢快的小溪,都变得那样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特别是当史成杰来到含鄱口,站在那里,俯视着面前的鄱阳湖,他更是惊叹不已。那是一望无际的湖啊,像大海一般宽广而又遥远,湖水清澈透明,风平浪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远处是水天一色,水天相连,你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天水完全融合了。你望着这样的水天相融,你的灵魂也随之升华,胸怀瞬时博大起来,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到,那遥不可及的天空。这时的你也似乎融入其中了,真正的天人合一了。当太阳升起来,光芒照射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灿烂辉煌。那来来往往的船只,便在这灿烂辉煌中时隐时现,有渔船、有商船,站在高处,那些船只都像一片片树叶,在那里飘荡,悠然自得。这里的情景和不远处的长江是那样的不同。长江永远是那么奔腾不息,气势磅礴。长江和鄱阳湖一动一静,一浊一清,似乎水火不相容,然而你感觉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和谐,你只能惊叹他们的天工巧合。江与湖就这样相伴相随,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了。
真美啊!他在心中暗暗地赞叹,在这样的山与水,江与湖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他第一次体验到了自然的和谐,第一次感知到了自己依存生长的鄱阳湖是如此地宽广,如此丰富,如此地雄浑,又是如此地赋有神韵。他惭愧起来,自己从小在这湖畔长大,却到今天才初步认识到这诗情画意般的湖水的风光。他似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那样喜欢行走于这江湖之上了,他似乎懂得了父亲最后对自己说的话的含义了。你每天在这样柔和、温情的水上,仰望着神秘莫测的而又变幻无穷的天空,你还能计较什么呢?你不是拥有了一切了吗?是啊,父亲也许并不是希望自己只是出人头地,而是要自己去感知这大自然的宽广,让自己变得更丰富,更能懂得人的价值。这么多年,自己在外做官,爷爷和母亲,以及史镇上所有的史姓家族的人都为之骄傲自豪。在家乡人面前风光之时,自己为此也感到满足,对自己能够给史家带来荣耀和欢乐感到自慰。同时自己有意无意地、努力地在维护着这个荣耀,这似乎是自己的使命,这成了自己生存的一部分。然而在热闹喧嚣的同时,他又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的寂寞,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反而渐渐地生出一种空洞来,自己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苍白。
难道这就是自己的生活和职业?这就是自己的终身选择吗?现在的一切都和自己当年的向往相距遥远了,有的甚至是背道而驰了。每天都是在盲目地打仗,今天和这个相杀,明天和那个相争,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只是为了那些上层人物的集团利益,而牺牲的永远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生命。那些人其实是同根同源,可能就是自己的兄弟。是的,我们是在和自己的兄弟相互残杀,我就差一点就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这样的战争,这样的残杀只能是增加仇恨,在仇恨中人们会丧失理智,丧失良知,而后是更加疯狂地复仇,最后是一同走向毁灭。你看看,面前的山河是如此的壮丽、富饶、平和,她应该让人们和平地、和谐地、仁爱地生活,难道这样的山河只能孕育出热衷于杀戮的民族吗?这是多么可怕,这么多年来自己成了一个刽子手,自己每天都在犯罪,每天都在做着违反人性的事。更可怕的是,有那么多人在和自己一样,热衷于战争和杀戮。这个时候,就在这座秀丽的、美妙而具有灵性的山上,正在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蒋委员长已经来到山上,自己的舅舅以及那些高级将领们也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请来了德国顾问,要用最完美的计划,最毫不留情的手段,对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都将在这场战争中死亡。自己本来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可现在他不会参加这样的战争了,永远不参加了。
他的心胸似乎豁然开朗了,他多年来所有的迷惑和困顿,在这一瞬间醒悟了。在江阳的南湖边,他就在思索着,理清自己的思路,回顾过去的一切,反省自己的行为。他的脑海时常出现洪湖生的眼神。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往前走,如何来解脱自己的一切。现在站在含鄱口,他似乎感悟到了上天的启示,从此开始,再也不参加战争,再也不去做无谓的残杀了。上天赋予了人类智慧,是让人来和谐地生存着。相对于大自然来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个体的生命是渺小的,但又是神圣的,必须让人活得有价值,必须珍惜人的生命,让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体验更丰富的人生。史成杰做出了连他自己都惊讶而又兴奋的决定,退出军界,退出政界,不再做官,不再追名逐利,而要实实在在地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他想张开双臂,大声呼唤,他有一种重生的感觉,他的内心骤然轻松了许多。他要感谢这山与水,感谢这苍天和大地。
七
然而,事情并不像史成杰想象得那么简单。就在那一天,史成杰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舅舅的别墅。他在山上待了整整一天,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他才依依不舍地下山回来了。他回到别墅时,舅舅已经在客厅里等他。看得出舅舅满脸兴奋而又着急的样子。一看到史成杰进来,便站起来说:“杰儿,你到哪里去了?都把我急死了。你怎么玩得这么晚?”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