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线装书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ISBN:978-7-7800-3364-0】
民国历史 大家族兴衰 军事战争 宗法社会 鄱阳湖风情
简要梗概:
鄱阳湖畔史镇的清朝官吏史忠方,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退隐乡里。长子史世清因家规无法与爱人林洁结合,最终遇水匪身亡,林洁生下儿子后含恨离世。史世清长子史成杰投身国民革命,参加北伐中立功得到提拔,后在剿共战争中,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洪新生(红军战士)战场对峙,退出军界。抗日战争中,史成杰重返战场,战后因排挤碌碌无为。解放战争中,他被捕并由洪新生审判处死刑,史家随之终结。
详细梗概:(2569字)
鄱阳湖畔北岸的双阳县史镇,史忠方老爷在湖北为官,这一年他精心准备了丰盛的贡品,想进献给朝廷,想利用这个机会到北京送礼,以便能得到进一步提拔。他装满贡品的官船行到半路上时,爆发了辛亥革命,全国乱成一团,北京的皇帝自身难保,他只能回乡退隐。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史世清从小不喜欢读圣贤书,放荡不羁。小儿子史世源专心读圣贤书,可是二十世纪初朝廷废除科举,也成了一个废人。大儿子史世清有经商头脑,他看中了父亲带回来的两条官船,要将其改造成商船,上武汉下上海跑生意。史忠方开始没有答应,他意识中商人是势利之人,有辱史家的声誉。史世清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还欠下赌债。史世清的妻子是吴镇的吴家大小姐,出身于大户人家,聪明能干,把整个史氏家族管理得有条有理。她看不上不求上进的史世清,两人经常吵闹。为平息矛盾,史忠方只得同意史世清去行商。
史世清在江湖之间行般经商,如鱼得水,压抑太久的他终于得到释放。一次他在长江上救了一个因遭洪灾落水女子林洁。两人一见钟情,相互爱上了对方,史世清将其带在身边跑生意。在一年的春夏之交,史世清正行船在鄱阳湖上,突然遇到了奇怪的大风暴,船失去控制,在湖面上随风飘荡。待风暴停下来,船竟然飘到了家乡史镇的湖面。史世清只能硬着头皮,将林洁带回家。史家的家规是不能纳妾,妻子吴瑞芳也是不允许,软弱的史世清谎述自己是将林洁带回家让她侍候父母以尽孝心的。要维护家族声誉的史忠方选择了息事宁人。自此林洁留在了史家大院,史世清离家行商,两人分离。当他回家时已经是一具尸体,他在鄱阳湖上遇上了水匪,他本可以破财消灾,但他选择与水匪搏斗,中弹身亡。当他的尸体抬回家时,林洁也生下他们共同的儿子后死去了。
史世清的死亡给史家带来沉重的打击,留下三个……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一、传播主旋律基调,历史厚重感强
《史家绝唱》以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38年为时间轴,通过史氏家族的兴衰沉浮,全景式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历史节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围剿”与反“围剿”、抗日战争初期的武汉保卫战、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等;
地域背景:以江西省(书中为江右省)为核心,重点描绘九江(书中为江阳市)和鄱阳湖地区,填补了江西省在革命年代历史题材的空白。
近年来,主旋律历史正剧(如《觉醒年代》《人间正道》)深受观众追捧,尤其是建党百年后,年轻观众对历史题材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史家绝唱》不仅契合这一趋势,更以独特的家族视角和地域特色,展现了江西省在革命年代的重要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政治价值。
二、文化多元融合,地域特色鲜明
江西自古为“吴头楚尾”,深受吴楚文化影响,兼具水乡泽国的浪漫豪放与巫傩神秘色彩。同时,历史上北方中原文化的南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
文化传承:小说通过神话故事、谶言传说、巫傩仪式等,追溯了江西千年的文化根基;
民俗画卷:生动描绘了江南乡村宗族社会的治理模式、乡俗民情、生活方式,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江南水乡风俗画卷。
近年来,民国年代剧(如《白鹿原》《大宅门》)多以北方为背景,反映南方水乡文化的作品较少,尤其是鄱阳湖地区的题材几乎空白。《史家绝唱》不仅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更以独特的文化视角,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三、市场潜力巨大,受众覆盖面广
1.故事内容丰富,能吸引多年龄段观众。
《史家绝唱》以史氏家族的兴衰为主线,多线并行,涵盖:
.家族内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代际矛盾的激化;
.战争场面: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激烈与悲壮;
.情感纠葛:夫妻、兄弟、恋人之间的爱恨交织;
.生死思考: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引发深度共鸣。
无论是30岁以上的中年观众,还是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点。
2.地域色彩鲜明,辐射南方文化圈
虽然故事以鄱阳湖地区和江西省为背景,但其文化底蕴与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等南方省份一脉相承,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南方地区经济发达,观……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第八章
一
洪新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非常懊悔,自己怎么会在那一瞬间,左手将枪托稍微往上抬起,使子弹从史成杰的头顶上飞了过去。白白地失去了复仇的机会。每当回想那一刻,他都不能原谅自己,特别是在连指导员钟明的批评教育后,他更为自己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内心还残存着软弱的落后的小资产阶级情感,这是一种可怕的倾向,有丧失革命立场和阶级立场的危险。然而在现在,当自己亲自提审史成杰,却从史成杰的目光中看不到生的欲望,也看不到对死亡的恐惧时,他才似乎明白了,只有此时才是史成杰结束的时刻。而十几年前,他看到的史成杰的目光不是这样的,那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渴望的眼神,当史成杰流露出那样的目光时,恰似一束闪电击中了洪新生,洪新生的手莫名其妙地颤抖起来,他承受不了这样的目光,这是他有生以来最让自己难忘的目光,他认为自己永远不需要这样的眼神。然而他的意识中是多么渴望有这样的目光关注啊。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承受着不应有的太多的孤独,洪老爹虽然关爱自己,但洪老爹无法与自己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洪老爹的关爱永远隔膜了一层。现在他知道了,史成杰的目光是他一生中都很难感受到的爱的目光,那里传递着他从未得到过的父爱和母爱,还有手足之情。当时的洪新生不可能全部明白这一切,但一种本能的东西瞬间促使他放弃了复仇。冥冥中的命运让他们相遇,又让他抬高了枪托。是命运不让史成杰死亡,自己复仇的欲望无法改变这样的命运。洪新生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他不相信命运,正如国际歌中唱的:“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但此时的他确信是命运让史成杰活到了现在。
洪新生清楚地记得,正是那次放过史成杰,也完全改变了自己,他从此成为了一位坚定的革命战士。他内心深处那一点点同情心和温情,都全部消失了,或者隐藏了起来。从战场上下来后,他找到了部队。部队把他当作了一位小英雄,表扬他的勇敢和顽强,并给他记了二等功,这是他参加革命以来立下的第一个战功。部队举行了庆功会,庆祝又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但洪新生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荣誉,对不起那些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战友们。他心事重重,越到后来,越感受到的压力越大,他还稚嫩的心灵已经无法承受着这样巨大的压力。连指导员钟明已经觉察出来了,他知道自己应该帮助这个小红军战士,解决洪新生的思想问题。钟明已经感觉到了这是一个非……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