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5595
阅读:298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12章
推荐
1-2
…
11
12
13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同学们又是一阵热烈地鼓掌。史成杰也深受鼓舞,跟着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那以后,他都在琢磨着这个孙记者,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史成杰就觉得这个人,有着非凡的鼓动力,他不完全像一个记者,而像是一个演说家、一个社会活动家,甚至像一个政治人物。直到很久以后,他才从熊祥熹哪里知道,孙明敬也是一个共产党人。他才慨叹,共产党中有着那么多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为着理想而行动,并且果敢、智慧而具有献身精神,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八
从同仁中学回来以后,史成杰的情绪有了改变,他不再像原来那么消沉和郁闷。孙明敬说得对,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他依然参加培训班的学习,但他开始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战争的形势和战场的情况,并认真仔细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将自己的分析写成报告,有的是对某一场战役的得失原因进行剖析,有的是对敌我形势进行分析,还有的是对抗战的战略方针进行探讨。每一次写完后,他都交给吴浩淼过目,征求吴浩淼的意见。然后通过舅舅或其他人员将自己的报告转交给国防部或有关部门。然而,他的报告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回应。
这一年的过年,重庆没有喜庆气氛,各个战场上不利的消息像重庆的浓雾一般沉重地压迫在每个人的心上。潮湿的空气也让每个人都觉得这个冬天特别的漫长而又寒冷。在元宵节后的不久,吴浩淼派人来接史成杰过去,这是吴浩淼第一次主动派人来接史成杰和阿莲两人。一来到吴浩淼的家,史成杰便看到舅舅一家人都在,表弟吴静远也回来了。吴浩淼没让吴静远和史成杰过多地纠缠,而是将史成杰叫到他的书房。史成杰感觉到吴浩淼有重要事对自己说。不过,从方淑贤脸上洋溢的笑容来看,似乎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进了书房后,吴浩淼对史成杰说:“我不和你拐弯抹角了,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可能要去江右省担任省政府主席,现任省主席朱式煌将作为蒋委员长的特使出访欧美,游说各国支援我国抗战。他昨天已经找我谈了,并征求我的意见,要推荐我接任他担任省政府主席之职。我原则上同意了。因此他立即到蒋委员长那里正式推荐了我,可能过几天就要宣布委任状。”
“那好啊,”史成杰高兴说,“舅舅当了这么多年的幕僚,也该让你主政一方,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嘿,你想得太天真了。”吴浩淼淡淡一笑地说,“抗战时期出任地方长官,只是维持地方政权体系,哪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再说,江右北部大部分地区已被日本人占领,只有南部山区还在我方控制之下,这个省政府主席有点名不副实啊。”
“那也比在重庆当这个有名无实的参事强。”
“所以,我就答应了朱主席。一来可以远离重庆这个是非之地,二来省主席之职虽名不副实,总还能干点实事。”
“朱式煌向蒋委员长推荐,蒋委员长会尊重他的意见吗?委员长自己有其他的人选吗?”史成杰问。
“政治里面的事情总有些说不清啊。当年追随孙总理革命,我没想到有这么复杂。朱式煌一直忠诚于蒋委员长,支持蒋委员长剿共,为把共军赶出江右省立下了大功。因此蒋委员长对他非常器重,让他主政江右省近十年之久。朱主席历来主张‘右人治右’,因此他离任之后也一定要推荐一位江右人士接任省主席之职。我任‘五省剿匪司令部’总参谋长时,与他在江右共事近两年之久,配合得还不错,没和他闹过什么大的矛盾,他也因此了解了我的为人。他知道我一不拉帮结派,二没什么大的野心。所以他对我还是比较放心的,极力要推荐我去接任。其实有好几个人都在打这个位置的主意,有人已经去找了蒋委员长,希望接任这个职位,委员长正在犯难,不知如何摆平这件事。这时朱式煌推荐我,可一举二得,既帮蒋委员长解围了,又找了一个他能放心的人。这就是政治,你拼命去争取时却不一定能得到,我呢,无心插柳反而成荫了。”
“舅舅这一走,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了。江右省现在还有战事,并不安全,方阿姨和静远弟是否也一起同往呢?”
“静远就让他留在重庆继续读书,我托付朋友照看一下,再说他也这么大了,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江右战事肯定还有,但日本人对现在的省政府所在地南州威胁并不大,因为那里山高路远,交通不畅,南州还是比较安全的。因此你方阿姨还是和我一起去。今天叫你来,是想让你和我一起走。一来,我想让你顺便回双阳去一趟。战争爆发以来,你我和家里都很难联系得上,我对家人非常担心哪。二来,你可以帮我管理一下军务。我去江右不会带很多人去的,基本上还是维持朱式煌的模式,我笑曰:古有‘萧规曹随’,今有‘朱规吴随’。我看得出来,这也是朱式煌最希望我做的。我只想带你一起前往。以前我不好和你说实话,怕影响你的情绪。我现在可以实话告诉你,你在重庆不会有很大的前途,重返军队的可能性也不大。你也知道,国军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以前你虽然一直在军队之中,但没有成为蒋之嫡系。这与你跟随我有关系。本来你是可以成为蒋的嫡系,那就是在庐山上蒋委员长想让你担任军官教导团的教官时,可你拒绝了,那你就将永远成为派系之外的人。武汉保卫战正是用人之时,新组建的预备部队要人带领,这才让你得以出任第五预备师师长,这本来是你又一次重返军队并获得蒋之信任的好机会,可你却让第五预备师全军覆没。蒋委员长就不可能让你重新带兵重返战场了。再说,现在战事呈胶着之势,日本人战线拉得太长,已很难发起像武汉战役那样大规模的战役了。因此蒋委员长会趁此机会整肃军队和政局,巩固因中日战争而削弱的统治权威。你以前不是他的嫡系,在庐山拒绝了他,在江阳阻击战中你又违背他主导制定的作战方案,他不整治你已经是万幸了。政治上的事是稍纵即逝,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出现了。因此我想你还是和我一起走吧。重庆不是你呆的地方。”
吴浩淼的话让史成杰感到非常失望,虽然他感觉到了自己可能没有再度上战场的机会,但他一直在等待着,就像等待一个遥远的梦想。现在梦想彻底破灭了,击碎梦想的正是自己的舅舅。从舅舅的这里听到这些话,他感到特别意外,然而他觉得也只有舅舅会告诉他所处的真实处境,整个重庆的政界除了舅舅不会有人在乎他的存在,他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此时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是一个现代的唐吉阿德。他没有了选择,他只有跟随舅舅离开。舅舅说得不错,重庆不是自己待的地方。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对舅舅说:“能让阿莲和我一起走吗?”
吴浩淼肯定地点了点头:“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让她和我们一起走,重庆也不是她待的地方。”
“那好吧,我听舅舅的安排。”
两人谈完后走出书房,史成杰的脸上没有笑容。来到客厅后,吴静远迎上去对史成杰说:“杰哥哥,你什么时候再上战场,下次你走的话一定带上我,我要当兵,像你一样到战场上和鬼子拼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史成杰苦笑一下,抚摸了一下吴静远的头说:“静远弟还是好好地读书吧,战争不会是永远的,总有一天和平会到来的,到那时,有用的是知识而不是军人。”
吴浩淼在后边走过来,严厉地对吴静远说:“杰哥哥每次来你都纠缠着,你就不能安静一下?你已经是大人了,不要总把自己当个小孩,说些孩子气的话。”吴静远这才发现史成杰的脸上布满了沉重的阴云,他知趣地退到一旁去了。
在吴浩淼家出来之后,史成杰将舅舅和自己谈话的内容告诉了阿莲。阿莲听后说:“只要你愿意,我会跟你到任何地方去。我知道你在重庆不开心,离开这里可能会好些。只是不能见到熊校长他们,心里怪难受的。”
史成杰说:“我也一样。走之前我们去跟他们告别一下。我相信还是有机会与他们相见的。和平一定会到来,他们也一定能回归故里,重返江阳。”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沉默地走在虽然喧嚣但倍感空寂而又寒冷的大街上。
三天后,史成杰和阿莲去和熊祥熹以及同仁中学的师生们告别,但他们只和熊祥熹一人说了真话,毕竟舅舅的正式委任状没下来。熊祥熹听后沉默了许久,他真舍不得史成杰他们离开,在重庆这样陌生的环境里,他多么需要史成杰这样真诚的人。现在他们要走了,他会觉得整个天地都是空荡荡的,这时他才体会到,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里,友谊对自己是多么重要啊,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感受到的。但他不能阻拦,他知道史成杰离开重庆也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真舍不得你们走啊,但你们还是应该走,一来可以帮助你舅舅,同时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二来史师长也可以摆脱在重庆感受的压抑,我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好的。”熊祥熹强作轻松地说。
“我同样舍不得你们。我多么希望能始终和你们一起,同甘共苦。以后我就无法帮助你们了,熊校长一定要坚持把学校办下去,我相信熊校长一定能带领全体同仁中学的师生们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熊祥熹动情地史成杰对说:“应该说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在孙记者的介绍下,我们已经和一些报社和机关建立起了联系,有了一些固定收入。史师长就放心走吧。这个孙记者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许多在我看来很难做到的事,他总有办法解决。他办事果断、坚决,而且富有热情,同学们非常钦佩他,都被他迷住了。史师长将他介绍给我们,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我现在心里有底了。”熊祥熹说到这里开始显得有些兴奋。
“是啊,这个人可不简单。但我总觉得有些捉摸不透,他的许多地方在我看来似乎是个谜。不管怎么说,他帮助了我们,我就应该好好谢谢他。我走之前还想见见他,一来托付他继续帮助同仁中学,二来向他告别,当面向他致谢。”
阿莲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她觉得自己说出任何一句话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史成杰一再告诫她切不可让同仁中学的师生们知道自己要离开,因此她就干脆不说话,在一旁听着。史成杰和熊祥熹又说了许多话,到了不得不告别的时候,史成杰和阿莲才依依不舍告辞了。在和所有的师生告别时,阿莲再也控制不住了,泪水不停地往下流,因此她匆匆地和大家挥挥手,默默地走了。大家都觉得奇怪,今天的阿莲怎么和以往不一样了,他们问校长有什么事,熊祥熹伤感地说:“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大家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几年的时间。
十天之后,吴浩淼的委任状正式下来了。吴浩淼赶紧处理自己的公事和一些私事,就要准备启程了。史成杰趁这个时间约孙明敬见个面,他选择了一个较安静的火锅店,说实在的,来重庆几个月,史成杰还没有好好地吃过一餐火锅呢。史成杰先到了那里,不一会孙明敬也来了。很少喝酒的史成杰今天特地上了酒。他端起酒杯对孙明敬说:“孙先生是我在重庆认识的不多的几个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今天我要敬孙先生一杯,感谢你为同仁中学提供的帮助。”
“等等,等等,”史成杰刚要喝,孙明敬赶紧拦住,笑着对史成杰说:“史师长既然把我当朋友,那就不应该见外了,帮助同仁中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倒是我今天要先敬史师长一杯,史师长马上要离开重庆,以后和史师长在一起吃火锅的机会就很难得了。”
“孙先生怎么知道我要离开重庆?”史成杰感觉有些吃惊地问。
八
从同仁中学回来以后,史成杰的情绪有了改变,他不再像原来那么消沉和郁闷。孙明敬说得对,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他依然参加培训班的学习,但他开始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战争的形势和战场的情况,并认真仔细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将自己的分析写成报告,有的是对某一场战役的得失原因进行剖析,有的是对敌我形势进行分析,还有的是对抗战的战略方针进行探讨。每一次写完后,他都交给吴浩淼过目,征求吴浩淼的意见。然后通过舅舅或其他人员将自己的报告转交给国防部或有关部门。然而,他的报告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回应。
这一年的过年,重庆没有喜庆气氛,各个战场上不利的消息像重庆的浓雾一般沉重地压迫在每个人的心上。潮湿的空气也让每个人都觉得这个冬天特别的漫长而又寒冷。在元宵节后的不久,吴浩淼派人来接史成杰过去,这是吴浩淼第一次主动派人来接史成杰和阿莲两人。一来到吴浩淼的家,史成杰便看到舅舅一家人都在,表弟吴静远也回来了。吴浩淼没让吴静远和史成杰过多地纠缠,而是将史成杰叫到他的书房。史成杰感觉到吴浩淼有重要事对自己说。不过,从方淑贤脸上洋溢的笑容来看,似乎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进了书房后,吴浩淼对史成杰说:“我不和你拐弯抹角了,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可能要去江右省担任省政府主席,现任省主席朱式煌将作为蒋委员长的特使出访欧美,游说各国支援我国抗战。他昨天已经找我谈了,并征求我的意见,要推荐我接任他担任省政府主席之职。我原则上同意了。因此他立即到蒋委员长那里正式推荐了我,可能过几天就要宣布委任状。”
“那好啊,”史成杰高兴说,“舅舅当了这么多年的幕僚,也该让你主政一方,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嘿,你想得太天真了。”吴浩淼淡淡一笑地说,“抗战时期出任地方长官,只是维持地方政权体系,哪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再说,江右北部大部分地区已被日本人占领,只有南部山区还在我方控制之下,这个省政府主席有点名不副实啊。”
“那也比在重庆当这个有名无实的参事强。”
“所以,我就答应了朱主席。一来可以远离重庆这个是非之地,二来省主席之职虽名不副实,总还能干点实事。”
“朱式煌向蒋委员长推荐,蒋委员长会尊重他的意见吗?委员长自己有其他的人选吗?”史成杰问。
“政治里面的事情总有些说不清啊。当年追随孙总理革命,我没想到有这么复杂。朱式煌一直忠诚于蒋委员长,支持蒋委员长剿共,为把共军赶出江右省立下了大功。因此蒋委员长对他非常器重,让他主政江右省近十年之久。朱主席历来主张‘右人治右’,因此他离任之后也一定要推荐一位江右人士接任省主席之职。我任‘五省剿匪司令部’总参谋长时,与他在江右共事近两年之久,配合得还不错,没和他闹过什么大的矛盾,他也因此了解了我的为人。他知道我一不拉帮结派,二没什么大的野心。所以他对我还是比较放心的,极力要推荐我去接任。其实有好几个人都在打这个位置的主意,有人已经去找了蒋委员长,希望接任这个职位,委员长正在犯难,不知如何摆平这件事。这时朱式煌推荐我,可一举二得,既帮蒋委员长解围了,又找了一个他能放心的人。这就是政治,你拼命去争取时却不一定能得到,我呢,无心插柳反而成荫了。”
“舅舅这一走,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了。江右省现在还有战事,并不安全,方阿姨和静远弟是否也一起同往呢?”
“静远就让他留在重庆继续读书,我托付朋友照看一下,再说他也这么大了,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江右战事肯定还有,但日本人对现在的省政府所在地南州威胁并不大,因为那里山高路远,交通不畅,南州还是比较安全的。因此你方阿姨还是和我一起去。今天叫你来,是想让你和我一起走。一来,我想让你顺便回双阳去一趟。战争爆发以来,你我和家里都很难联系得上,我对家人非常担心哪。二来,你可以帮我管理一下军务。我去江右不会带很多人去的,基本上还是维持朱式煌的模式,我笑曰:古有‘萧规曹随’,今有‘朱规吴随’。我看得出来,这也是朱式煌最希望我做的。我只想带你一起前往。以前我不好和你说实话,怕影响你的情绪。我现在可以实话告诉你,你在重庆不会有很大的前途,重返军队的可能性也不大。你也知道,国军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以前你虽然一直在军队之中,但没有成为蒋之嫡系。这与你跟随我有关系。本来你是可以成为蒋的嫡系,那就是在庐山上蒋委员长想让你担任军官教导团的教官时,可你拒绝了,那你就将永远成为派系之外的人。武汉保卫战正是用人之时,新组建的预备部队要人带领,这才让你得以出任第五预备师师长,这本来是你又一次重返军队并获得蒋之信任的好机会,可你却让第五预备师全军覆没。蒋委员长就不可能让你重新带兵重返战场了。再说,现在战事呈胶着之势,日本人战线拉得太长,已很难发起像武汉战役那样大规模的战役了。因此蒋委员长会趁此机会整肃军队和政局,巩固因中日战争而削弱的统治权威。你以前不是他的嫡系,在庐山拒绝了他,在江阳阻击战中你又违背他主导制定的作战方案,他不整治你已经是万幸了。政治上的事是稍纵即逝,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出现了。因此我想你还是和我一起走吧。重庆不是你呆的地方。”
吴浩淼的话让史成杰感到非常失望,虽然他感觉到了自己可能没有再度上战场的机会,但他一直在等待着,就像等待一个遥远的梦想。现在梦想彻底破灭了,击碎梦想的正是自己的舅舅。从舅舅的这里听到这些话,他感到特别意外,然而他觉得也只有舅舅会告诉他所处的真实处境,整个重庆的政界除了舅舅不会有人在乎他的存在,他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此时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是一个现代的唐吉阿德。他没有了选择,他只有跟随舅舅离开。舅舅说得不错,重庆不是自己待的地方。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对舅舅说:“能让阿莲和我一起走吗?”
吴浩淼肯定地点了点头:“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让她和我们一起走,重庆也不是她待的地方。”
“那好吧,我听舅舅的安排。”
两人谈完后走出书房,史成杰的脸上没有笑容。来到客厅后,吴静远迎上去对史成杰说:“杰哥哥,你什么时候再上战场,下次你走的话一定带上我,我要当兵,像你一样到战场上和鬼子拼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史成杰苦笑一下,抚摸了一下吴静远的头说:“静远弟还是好好地读书吧,战争不会是永远的,总有一天和平会到来的,到那时,有用的是知识而不是军人。”
吴浩淼在后边走过来,严厉地对吴静远说:“杰哥哥每次来你都纠缠着,你就不能安静一下?你已经是大人了,不要总把自己当个小孩,说些孩子气的话。”吴静远这才发现史成杰的脸上布满了沉重的阴云,他知趣地退到一旁去了。
在吴浩淼家出来之后,史成杰将舅舅和自己谈话的内容告诉了阿莲。阿莲听后说:“只要你愿意,我会跟你到任何地方去。我知道你在重庆不开心,离开这里可能会好些。只是不能见到熊校长他们,心里怪难受的。”
史成杰说:“我也一样。走之前我们去跟他们告别一下。我相信还是有机会与他们相见的。和平一定会到来,他们也一定能回归故里,重返江阳。”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沉默地走在虽然喧嚣但倍感空寂而又寒冷的大街上。
三天后,史成杰和阿莲去和熊祥熹以及同仁中学的师生们告别,但他们只和熊祥熹一人说了真话,毕竟舅舅的正式委任状没下来。熊祥熹听后沉默了许久,他真舍不得史成杰他们离开,在重庆这样陌生的环境里,他多么需要史成杰这样真诚的人。现在他们要走了,他会觉得整个天地都是空荡荡的,这时他才体会到,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里,友谊对自己是多么重要啊,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感受到的。但他不能阻拦,他知道史成杰离开重庆也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真舍不得你们走啊,但你们还是应该走,一来可以帮助你舅舅,同时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二来史师长也可以摆脱在重庆感受的压抑,我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好的。”熊祥熹强作轻松地说。
“我同样舍不得你们。我多么希望能始终和你们一起,同甘共苦。以后我就无法帮助你们了,熊校长一定要坚持把学校办下去,我相信熊校长一定能带领全体同仁中学的师生们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熊祥熹动情地史成杰对说:“应该说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在孙记者的介绍下,我们已经和一些报社和机关建立起了联系,有了一些固定收入。史师长就放心走吧。这个孙记者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许多在我看来很难做到的事,他总有办法解决。他办事果断、坚决,而且富有热情,同学们非常钦佩他,都被他迷住了。史师长将他介绍给我们,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我现在心里有底了。”熊祥熹说到这里开始显得有些兴奋。
“是啊,这个人可不简单。但我总觉得有些捉摸不透,他的许多地方在我看来似乎是个谜。不管怎么说,他帮助了我们,我就应该好好谢谢他。我走之前还想见见他,一来托付他继续帮助同仁中学,二来向他告别,当面向他致谢。”
阿莲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她觉得自己说出任何一句话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史成杰一再告诫她切不可让同仁中学的师生们知道自己要离开,因此她就干脆不说话,在一旁听着。史成杰和熊祥熹又说了许多话,到了不得不告别的时候,史成杰和阿莲才依依不舍告辞了。在和所有的师生告别时,阿莲再也控制不住了,泪水不停地往下流,因此她匆匆地和大家挥挥手,默默地走了。大家都觉得奇怪,今天的阿莲怎么和以往不一样了,他们问校长有什么事,熊祥熹伤感地说:“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大家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几年的时间。
十天之后,吴浩淼的委任状正式下来了。吴浩淼赶紧处理自己的公事和一些私事,就要准备启程了。史成杰趁这个时间约孙明敬见个面,他选择了一个较安静的火锅店,说实在的,来重庆几个月,史成杰还没有好好地吃过一餐火锅呢。史成杰先到了那里,不一会孙明敬也来了。很少喝酒的史成杰今天特地上了酒。他端起酒杯对孙明敬说:“孙先生是我在重庆认识的不多的几个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今天我要敬孙先生一杯,感谢你为同仁中学提供的帮助。”
“等等,等等,”史成杰刚要喝,孙明敬赶紧拦住,笑着对史成杰说:“史师长既然把我当朋友,那就不应该见外了,帮助同仁中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倒是我今天要先敬史师长一杯,史师长马上要离开重庆,以后和史师长在一起吃火锅的机会就很难得了。”
“孙先生怎么知道我要离开重庆?”史成杰感觉有些吃惊地问。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