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5595
阅读:299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12章
推荐
1-2
…
11
12
13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我的职业是什么?是记者。重庆的事还有记者不知道的?何况吴参事,哦,不,吴主席出任江右省政府主席之职,还是一件大事呢。”孙明敬说完大笑起来。
“哦,我把这忘了。这样吧,我们互敬吧。”史成杰说完,和孙明敬碰了一下杯,喝完了这杯酒。孙明敬也仰头将杯中酒喝完。
“这第二杯酒还是我来敬孙先生,”史成杰倒上第二杯酒,吃了两口菜端起酒杯说,“我走之后,还请孙先生继续帮助同仁中学,让这所中学能够保存下来。”
“这个请史师长放心,我会尽我的力去帮。”说完,孙明敬痛快地和史成杰将酒喝了下去。
“这第三杯就让我来敬史师长,预祝史师长一路顺风。”孙明敬倒上第三杯酒,端起来敬史成杰,史成杰也爽快地喝下了这杯酒。三杯酒下肚,两人的话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可惜啊,可惜。”孙明敬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又像是在对史成杰说。
“孙先生说什么可惜呢?”史成杰问道。
“我说史师长可惜啊。你是一个标准而又优秀的军人,可是却无法上战场杀敌,为抗战出力,岂不可惜?”
“……”史成杰沉默不语,孙明敬说到他的痛处了。
“史师长跟随吴浩淼主席自然不错,可能还是协助管理军务,但那只是地方武装,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很难有真正与日本人大规模作战的机会。史师长空有报国之志啊。”
“孙先生,我们今天是朋友相聚,不谈国事。”史成杰不想谈这个话题,一来孙明敬是记者,稍不小心自己的话可能会被他登到报纸上,二来,自己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孙明敬。于是他阻止孙明敬继续说下去。
“我可以不说,但史师长能不想吗?我想史师长在重庆这几个月是苦闷的几个月。现在是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可像史师长这样杰出的指挥官却无事可干,这是中国抗战的悲哀。”
“孙先生,我真的不想谈这些事。”史成杰仰头将杯中的酒喝了,放下杯子说。
“好,那我就不说了。”孙明敬也跟着将杯里的酒喝了。然后他边倒酒边说,“有一件事一直想找机会对史师长说,可我一直很忙,找不到机会,今天不说可能就要对不起人了。”
“什么事?孙先生只管说。”
“前段时期有个朋友的朋友离开重庆了,临走前他托我有机会问史师长一件事,他说帮人带了书信给史师长,问史师长对信中的事情考虑过没有。”
“信?什么信,又是什么事?你的朋友是谁?”史成杰有些不解地问。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信,只是他托我问一下,并说一问你,你自然就明白了。”
史成杰有些糊涂了,他对孙明敬的话感到一头雾水。自己来重庆没收到过谁的信,除了史成文弟弟的。史成杰想到这里突然一惊,面前的孙明敬到底是什么人呢?“孙先生能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人?”他警觉地问道。
“哈哈,史师长为何如此紧张?我是一个记者,记者就要广交社会各界的朋友,这样才可以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写出有轰动性的稿件。这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我的那位朋友的朋友,知道我与你有来往,因此托我问你一声,所以我就问了。如果史师长觉得为难,可以不说。”孙明敬谈笑自如地说。
“那你可以转告你那位朋友的朋友,我无法到他那里去走访,一来抽不出身,二来路途不通,只能等将来再说了。感谢他们的邀请,我心领了。希望他们好运,平安。”史成杰尽可能平静地对孙明敬说。
“我一定代为转告。”孙明敬轻松地对史成杰说。
“我还请你的那位朋友的朋友转告那位写信之人,我想念他,请他多保重。有些事不是那么简单的,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和对世界的看法,这些东西都是长期的人生经历形成的,无法抛弃。”
“好的,我会转告的。”孙明敬点点头说,“不过,我觉得有时人是可以跳出原来的圈子,也许会发现外面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史师长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试着跳出自己原来的圈子,去看看另外的世界啊,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孙先生的话有道理,可能我在自己的圈子里沉浸得太久了,背上了许多负担。我又是一个不能轻易抛弃过去的人。所以我无法轻松自如地做到孙先生所说的那样,跳出自己的圈子。”史成杰回应说。
“史师长现在跳出自己的圈子可能有困难,也许有一天会有这个愿望。如果史师长有这个想法时,可以和我联系,我可以帮史师长找到那位朋友的朋友。来,史师长,我们再来干一杯,祝史师长一路平安。”孙明敬端起酒杯与史成杰的酒杯碰了一下,便一饮而尽。
两人又喝了一些,随便聊了一会,史成杰都觉得有些醉了。自从在薛汉魂家喝酒之后,他再也没喝过这么多酒了。在回家的路上,寒风一吹,他有些清醒了,他一直在琢磨孙明敬的话,他觉得孙明敬可能和杨亚轩的关系相当密切。杨亚轩将信交给自己后,就从重庆消失了,自己再也没见到他,真想找他详尽地了解一下弟弟史成文的情况。这样说来,孙明敬即使不是共产党,也是左翼人士。他不想将今天的谈话告诉舅舅,万一舅舅将这些事透露出去了,那不是对孙明敬不利吗?弟弟参加了共产党,自己也突然觉得和共产党有联系了,他现在有两个弟弟在共产党的队伍中了。他不希望将来的国共再发生什么战争。如果在将日本人赶走以后,这两个党能像西方国家的那些政党一样,通过民主选举而不是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那该是多好啊。他也没想到,这一次也是和孙明敬的永别,他再也没有机会和这位精明、敏捷而又精力旺盛的记者交流了。
吴浩淼去江右赴任的那天是个大晴天。但初春的重庆还是透着一股寒气,浓雾始终不肯散去,因此太阳也显得冰冷而又苍白。吴浩淼并没告诉太多的人,他不想搞得太招摇,因此送行的人并不是太多。只有几个私人好友。朱式煌是在最后时刻才匆匆赶来的。他一来就紧握吴浩淼的手说:“浩淼兄,这一路可能要辛苦了,祝老兄一路平安哪。”
吴浩淼笑着说:“式煌兄这么忙还前来相送,浩淼不胜感激。式煌兄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我还有什么交待的,浩淼兄担此重任,我最放心了。我想浩淼兄肯定比我强多了,浩淼兄担此重任乃江右百姓之福啊。怎么,浩淼兄真的不多带几个人去?”
“我说了,‘朱规吴随’。我只让我的外甥史成杰随同前往,另外是几个家人和随从。我想式煌兄选中的人一定不会差的,这么多年江右有式煌兄打下了的根基,我就不要操什么心了。江右各部门的人我一个都不会动的。”
“哦,我把这忘了。这样吧,我们互敬吧。”史成杰说完,和孙明敬碰了一下杯,喝完了这杯酒。孙明敬也仰头将杯中酒喝完。
“这第二杯酒还是我来敬孙先生,”史成杰倒上第二杯酒,吃了两口菜端起酒杯说,“我走之后,还请孙先生继续帮助同仁中学,让这所中学能够保存下来。”
“这个请史师长放心,我会尽我的力去帮。”说完,孙明敬痛快地和史成杰将酒喝了下去。
“这第三杯就让我来敬史师长,预祝史师长一路顺风。”孙明敬倒上第三杯酒,端起来敬史成杰,史成杰也爽快地喝下了这杯酒。三杯酒下肚,两人的话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可惜啊,可惜。”孙明敬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又像是在对史成杰说。
“孙先生说什么可惜呢?”史成杰问道。
“我说史师长可惜啊。你是一个标准而又优秀的军人,可是却无法上战场杀敌,为抗战出力,岂不可惜?”
“……”史成杰沉默不语,孙明敬说到他的痛处了。
“史师长跟随吴浩淼主席自然不错,可能还是协助管理军务,但那只是地方武装,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很难有真正与日本人大规模作战的机会。史师长空有报国之志啊。”
“孙先生,我们今天是朋友相聚,不谈国事。”史成杰不想谈这个话题,一来孙明敬是记者,稍不小心自己的话可能会被他登到报纸上,二来,自己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孙明敬。于是他阻止孙明敬继续说下去。
“我可以不说,但史师长能不想吗?我想史师长在重庆这几个月是苦闷的几个月。现在是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可像史师长这样杰出的指挥官却无事可干,这是中国抗战的悲哀。”
“孙先生,我真的不想谈这些事。”史成杰仰头将杯中的酒喝了,放下杯子说。
“好,那我就不说了。”孙明敬也跟着将杯里的酒喝了。然后他边倒酒边说,“有一件事一直想找机会对史师长说,可我一直很忙,找不到机会,今天不说可能就要对不起人了。”
“什么事?孙先生只管说。”
“前段时期有个朋友的朋友离开重庆了,临走前他托我有机会问史师长一件事,他说帮人带了书信给史师长,问史师长对信中的事情考虑过没有。”
“信?什么信,又是什么事?你的朋友是谁?”史成杰有些不解地问。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信,只是他托我问一下,并说一问你,你自然就明白了。”
史成杰有些糊涂了,他对孙明敬的话感到一头雾水。自己来重庆没收到过谁的信,除了史成文弟弟的。史成杰想到这里突然一惊,面前的孙明敬到底是什么人呢?“孙先生能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人?”他警觉地问道。
“哈哈,史师长为何如此紧张?我是一个记者,记者就要广交社会各界的朋友,这样才可以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写出有轰动性的稿件。这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我的那位朋友的朋友,知道我与你有来往,因此托我问你一声,所以我就问了。如果史师长觉得为难,可以不说。”孙明敬谈笑自如地说。
“那你可以转告你那位朋友的朋友,我无法到他那里去走访,一来抽不出身,二来路途不通,只能等将来再说了。感谢他们的邀请,我心领了。希望他们好运,平安。”史成杰尽可能平静地对孙明敬说。
“我一定代为转告。”孙明敬轻松地对史成杰说。
“我还请你的那位朋友的朋友转告那位写信之人,我想念他,请他多保重。有些事不是那么简单的,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和对世界的看法,这些东西都是长期的人生经历形成的,无法抛弃。”
“好的,我会转告的。”孙明敬点点头说,“不过,我觉得有时人是可以跳出原来的圈子,也许会发现外面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史师长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试着跳出自己原来的圈子,去看看另外的世界啊,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孙先生的话有道理,可能我在自己的圈子里沉浸得太久了,背上了许多负担。我又是一个不能轻易抛弃过去的人。所以我无法轻松自如地做到孙先生所说的那样,跳出自己的圈子。”史成杰回应说。
“史师长现在跳出自己的圈子可能有困难,也许有一天会有这个愿望。如果史师长有这个想法时,可以和我联系,我可以帮史师长找到那位朋友的朋友。来,史师长,我们再来干一杯,祝史师长一路平安。”孙明敬端起酒杯与史成杰的酒杯碰了一下,便一饮而尽。
两人又喝了一些,随便聊了一会,史成杰都觉得有些醉了。自从在薛汉魂家喝酒之后,他再也没喝过这么多酒了。在回家的路上,寒风一吹,他有些清醒了,他一直在琢磨孙明敬的话,他觉得孙明敬可能和杨亚轩的关系相当密切。杨亚轩将信交给自己后,就从重庆消失了,自己再也没见到他,真想找他详尽地了解一下弟弟史成文的情况。这样说来,孙明敬即使不是共产党,也是左翼人士。他不想将今天的谈话告诉舅舅,万一舅舅将这些事透露出去了,那不是对孙明敬不利吗?弟弟参加了共产党,自己也突然觉得和共产党有联系了,他现在有两个弟弟在共产党的队伍中了。他不希望将来的国共再发生什么战争。如果在将日本人赶走以后,这两个党能像西方国家的那些政党一样,通过民主选举而不是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那该是多好啊。他也没想到,这一次也是和孙明敬的永别,他再也没有机会和这位精明、敏捷而又精力旺盛的记者交流了。
吴浩淼去江右赴任的那天是个大晴天。但初春的重庆还是透着一股寒气,浓雾始终不肯散去,因此太阳也显得冰冷而又苍白。吴浩淼并没告诉太多的人,他不想搞得太招摇,因此送行的人并不是太多。只有几个私人好友。朱式煌是在最后时刻才匆匆赶来的。他一来就紧握吴浩淼的手说:“浩淼兄,这一路可能要辛苦了,祝老兄一路平安哪。”
吴浩淼笑着说:“式煌兄这么忙还前来相送,浩淼不胜感激。式煌兄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我还有什么交待的,浩淼兄担此重任,我最放心了。我想浩淼兄肯定比我强多了,浩淼兄担此重任乃江右百姓之福啊。怎么,浩淼兄真的不多带几个人去?”
“我说了,‘朱规吴随’。我只让我的外甥史成杰随同前往,另外是几个家人和随从。我想式煌兄选中的人一定不会差的,这么多年江右有式煌兄打下了的根基,我就不要操什么心了。江右各部门的人我一个都不会动的。”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