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7789
阅读:5988
发表:2020/3/14 修改:2020/4/8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赣寰匪事》第6章
1
…
5
6
7
…
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六章
驰取赣西又赣中,突起匪泛剿三期。罗光华悄悄来到宜春,保安二旅旅长魏干良残遭暗杀,导致起义失败,罗光华轻松得到保安二旅的控制权。
林彪发起的“湘赣战役”打响,陈庚4兵团3个军从新于、樟树、丰城3路分进,横扫赣中、赣西。笫13军解放分宜县城直逼宜春,敌46军慌忙逃至萍乡至湖南一线。罗光华率保安二旅在城郊被解放军追击,打得溃不成军七零八散,只好收拾残部,逃入就近的武功山支脉明月山。宜春获得解放,在南昌组建的中共宜春地委、专署、军分区随部队进驻宜春,进行军事管制,接收政权。
笫14军奇袭赣中,一路解放吉安、峡江、遂川、永新、宁冈、安福等县。受民盟派遣到安福进行活动,组织迎接解放的地下盟员姚博,不顾个人安危,冒险策反武功山绥靖办事处等国民党地方武装,李松风深明大义率队伍下山,向解放军投诚。
在“湘赣战役”中,林彪的4野15兵团笫43军对萍乡敌46军展开围歼,白崇禧火速令退湖南。萍乡保安团及矿警队对抗解放军遭击溃,谢明远率残部逃进武功山区,萍乡获得解放。
赣东北以及赣中、赣西三分之二的土地获得解放,使方天、罗光华等不甘心失败。收编的保安团、救国军、自卫军等与“预伏”特务勾结,在各地“游击区”打起了游击,占山为王干起了土匪,疯狂向刚建立的人民政权进行反攻和报复。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斗争环境,以陈正人为首的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果断决策,在全省迅速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第一节:得失有兼
几天来,魏干良的心情十分复杂沉重,同潘涤的小分队达成起义协定后,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对成功没有十分的把握。自南昌溃败的国民党军开进宜春,把这座千年古城搞得乌烟障气,他看在眼里又记在心上,说明国民党的气数已尽,正规军都抵挡不住保安军还能咋样?只有回到人民这边顺应历史潮流,跟着共产党这才有出路。
他心里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可是当潘涤接到电报要离开,他又有一些五心不定,生怕出什么问题,一但失败自已性命不保,还要连累家人和官兵。尽管潘涤临行时再三交代,要他稳定沉着,鼓起勇气与国民党决裂,只要见机行事就有成功的把握,可他还是半信半疑。
潘涤回到四兵团政治部,向部队首长汇报了在宜春的策反和侦察情况,得知魏干良还摇摆不定,当即要他再到南昌去做夫人的工作,以进一步巩固策反成果。令完后迅速返回,随大部队一起行动攻打宜春,做好保安二旅起义的接应工作。
在南昌的抚河路,潘涤找到了魏干良的家,经过他的一番话,其夫人易咏梅辨明是非,决心劝夫弃暗投明。见工作十分顺利,为确保安全,潘涤当夜又将她和孩子带至樟树,通过政治部的首长谈话,又进行投诚起义政策宣传,使其夫人吃下定心丸,决心拉回丈夫一起追求新生。
笫二天,易咏梅委托亲侄从南昌来到宜春,见到魏干良传达夫人口信,递交在樟树的四兵团前线指挥部首长亲笔手信,信中称赞他与国民党划清界线,回到人民的怀抱。同时,要他树立信心,按起义步骤行动,并规定电台联络方法,这才使他看到了前途和希望,下决心要带保安二旅起义作见面礼,为人民做一件有用的大事。
魏干良,1903生,南昌谢埠人,字敏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步科毕业。抗战时,参加庐山、南昌、上高保卫战,后任职保安二团驻守南昌。方天任保安司令后,奉命调驻宜春升为旅长。
这天晚上,他与参谋长带着副官和两个警卫到各直属连转了一圈,直到十点多钟才回来。进旅部下马,他就直奔自已的办公室,想再看看起义时所集结位置与接应部队会合的路线。副官倒好一杯茶上来,魏干良吩咐他关上门回去睡觉,剩下两警卫在门口一边一个。魏干良刚端起茶杯,忽然,从背后窜出一个人,还没等他反映过来,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已刺进了他的胸膛。
就这样,魏干良在不声不响中遭到暗杀,直到快二更时,警卫见室内无动静,又不见旅长熄灯睡觉,便开门见魏干良靠在办公桌子上,过去瞧见胸前有把带血的尖刀,这才大声呼喊“有刺客!有刺客啊!旅长被杀了啊!”
警卫排长迅速四处搜查,结果,寻查到副官的宿舍,见被杀死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其他线索一点都没有查到。副旅长和参谋长听见呼叫声,赶紧起床仅几分钟就来到现场,经查验无法得出结论,也未搜查到丝点线索,当即决定速报省保安司令部。方天回电,在新旅长未到达之前,暂由在萍乡督查军务的罗光华特派员代行旅长职务,并迅速查明刺客,上报破案进展情况。
当日上午,罗光华带两副官来到旅部,先找副旅长和参谋长一个个谈话,问明情况,征求安排处理后事人员,协商成立调查小组名单。下午,又召集连以上军官大会,宣布保安司令部电报训示和成立调查小组,做好稳定工作。
就这样,罗光华没费一枪一弹,撑控了保安二旅的指挥权。可在当天的深夜,他又溜到中统宜春站,通过电台,将宜春两天来的情况进行汇报,得到了方天的称赞和口头嘉奖。
潘涤离开宜春后,唐敬斋负责与魏干良的联络工作,得知魏干良被害,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他十分痛心,但又苦于没有电台与潘涤取得联糸。经与湘、鄂、赣边区纵队研究决定,还是按照预定的方案,下山到城郊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为歼灭白崇禧主力,二野四兵团奉命向赣西的萍乡、袁州、安源一带发起“湘赣战役”。在樟树休整的第13、14、15军接令后,分别由新干、樟树、丰城分数路向赣西挺进,打得国民党夏威兵团节节败退。敌 46军 188师 564团,在新余境内被13军38师112团重创,逃至宜春三阳与下浦交界的枫林村一带宿营。
谁知13军 39师占领分宜县城以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宜春方向奔来。115团以三营为先头猛烈追击,在团长韩宪良、营长杜天胜的率领下,由分宜洋江进入宜春境内,沿着山间小道向枫林村前进。部队行至枫林桥边禁山潭下时与敌军遭遇,两军短兵相接发生激战,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被截断退路的敌564团疯狂抵抗,战斗非常激烈。
听到枪弹声,38师115团主力随即赶到,团长韩宪良果断命令,组织3营火力占领右侧的禁山高地,主力直插枫林村东南侧,以1营从右翼向敌军实施迂回包围,机炮连用猛烈的火力支援向敌人进攻。
但此时的敌军并不死心,很快组织力量进行反扑,战士沙俊超、班长张成芳、排长李贵富等 9人相继倒下,后面的战士毫不畏惧拼死阻击。经过 10多分钟的反复冲杀,终于扫除障碍占领枫林桥,即从东、南两翼向敌迂回包抄。敌 564团见大势已去,留少数掩护撤退,剩余残部慌忙撤退。
解放大军压境和枫林失守的消息传到宜春,使城里的敌人闻风丧胆。夏威速令46军在城里的部队,将城北秀江河上大小船只和连接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秀江浮桥炸毁,妄想以此阻止解放军进城和追击,随后乘一列火车向萍乡的军部逃去。
秀江又名袁河,东汉末年,一高士叫袁京隐居宜春,因与群雄之一的袁绍有亲缘关系,所以名望很大,死后葬于宜春城北的五里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宜春亦称袁州,流经宜春的河称袁河。秀江河的源头糸武功山北麓鹤峰和九龙峰,通过巨大的大安里幽谷奔驰而下,一路汇聚各山溪水,呼啸朝北冲过山口,谓称“芦溪”水。
芦溪水流过芦溪小镇易名“秀水”,依次流经地是萍乡,宜春,新余,再次流经宜春。从樟树汇赣江北上入长江,两次入宜春在县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称为秀江。东晋《搜神记》里说,天上第一个仙女下到凡间,并育有儿女的地方就是秀水中段的仙女湖。据传,宋应星就是在仙女湖写《天工开物》这部世界巨著,成为第一部技术百科全书,称为地灵人杰之地。
罗光华见主力逃遁无迹,也连忙通知中统宜春站随保安二旅行动,令其退至新田、金瑞、等地;国民党宜春党部与地方反动武装更是预感末日来临,各顾仓皇逃命;县长兼自卫团团长胡蔚文率其部逃往刘坊、新坊一带;警察大队长卢道揆则带队伍躲到西村,正好被张铁樵的湘、鄂、赣边区纵队碰上,胡蔚文和卢道揆组织抵抗了一阵,最后还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115团追至城北,团长韩宪良望着炸毁的浮桥,命派一支侦察队游水过江,一边命令工兵连迅速在小北门搭起竹木便桥。附近的群众将自家的门板、楼梯、竹木等支援解放军,使大部队顺利开进城内。随即,38师113团又继续追击逃至新田龙源山一带的国民党保安二旅三营,俘虏其代理营长戴其松以下官兵230余名。拂晓,又追至天台江东,击垮二营和几个直属连,号称战斗力极强的保安二旅,被追打得仅剩一半。
第二天下午,罗光华赶紧整理和清点残部,搜巡自卫团、警察大队一起剩余600多人枪,急忙向西南方18公里处的温川镇逃窜,沿途抢劫了一批粮食和日用品之后,钻进了明月山茫茫林海。
明月山距宜春城西南31公里处,属武功山最大的支脉,群峰之间山连着山,岭连着岭,将宜春、安福、萍乡、莲花四县串在方形。往东可往九龙山、分宜;往南、西可往安福、萍乡、莲花到湖南;是一个打游击的天然境地,也是方天妄想开辟“第二战场”的定点游击区之一;
驰取赣西又赣中,突起匪泛剿三期。罗光华悄悄来到宜春,保安二旅旅长魏干良残遭暗杀,导致起义失败,罗光华轻松得到保安二旅的控制权。
林彪发起的“湘赣战役”打响,陈庚4兵团3个军从新于、樟树、丰城3路分进,横扫赣中、赣西。笫13军解放分宜县城直逼宜春,敌46军慌忙逃至萍乡至湖南一线。罗光华率保安二旅在城郊被解放军追击,打得溃不成军七零八散,只好收拾残部,逃入就近的武功山支脉明月山。宜春获得解放,在南昌组建的中共宜春地委、专署、军分区随部队进驻宜春,进行军事管制,接收政权。
笫14军奇袭赣中,一路解放吉安、峡江、遂川、永新、宁冈、安福等县。受民盟派遣到安福进行活动,组织迎接解放的地下盟员姚博,不顾个人安危,冒险策反武功山绥靖办事处等国民党地方武装,李松风深明大义率队伍下山,向解放军投诚。
在“湘赣战役”中,林彪的4野15兵团笫43军对萍乡敌46军展开围歼,白崇禧火速令退湖南。萍乡保安团及矿警队对抗解放军遭击溃,谢明远率残部逃进武功山区,萍乡获得解放。
赣东北以及赣中、赣西三分之二的土地获得解放,使方天、罗光华等不甘心失败。收编的保安团、救国军、自卫军等与“预伏”特务勾结,在各地“游击区”打起了游击,占山为王干起了土匪,疯狂向刚建立的人民政权进行反攻和报复。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斗争环境,以陈正人为首的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果断决策,在全省迅速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第一节:得失有兼
几天来,魏干良的心情十分复杂沉重,同潘涤的小分队达成起义协定后,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对成功没有十分的把握。自南昌溃败的国民党军开进宜春,把这座千年古城搞得乌烟障气,他看在眼里又记在心上,说明国民党的气数已尽,正规军都抵挡不住保安军还能咋样?只有回到人民这边顺应历史潮流,跟着共产党这才有出路。
他心里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可是当潘涤接到电报要离开,他又有一些五心不定,生怕出什么问题,一但失败自已性命不保,还要连累家人和官兵。尽管潘涤临行时再三交代,要他稳定沉着,鼓起勇气与国民党决裂,只要见机行事就有成功的把握,可他还是半信半疑。
潘涤回到四兵团政治部,向部队首长汇报了在宜春的策反和侦察情况,得知魏干良还摇摆不定,当即要他再到南昌去做夫人的工作,以进一步巩固策反成果。令完后迅速返回,随大部队一起行动攻打宜春,做好保安二旅起义的接应工作。
在南昌的抚河路,潘涤找到了魏干良的家,经过他的一番话,其夫人易咏梅辨明是非,决心劝夫弃暗投明。见工作十分顺利,为确保安全,潘涤当夜又将她和孩子带至樟树,通过政治部的首长谈话,又进行投诚起义政策宣传,使其夫人吃下定心丸,决心拉回丈夫一起追求新生。
笫二天,易咏梅委托亲侄从南昌来到宜春,见到魏干良传达夫人口信,递交在樟树的四兵团前线指挥部首长亲笔手信,信中称赞他与国民党划清界线,回到人民的怀抱。同时,要他树立信心,按起义步骤行动,并规定电台联络方法,这才使他看到了前途和希望,下决心要带保安二旅起义作见面礼,为人民做一件有用的大事。
魏干良,1903生,南昌谢埠人,字敏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步科毕业。抗战时,参加庐山、南昌、上高保卫战,后任职保安二团驻守南昌。方天任保安司令后,奉命调驻宜春升为旅长。
这天晚上,他与参谋长带着副官和两个警卫到各直属连转了一圈,直到十点多钟才回来。进旅部下马,他就直奔自已的办公室,想再看看起义时所集结位置与接应部队会合的路线。副官倒好一杯茶上来,魏干良吩咐他关上门回去睡觉,剩下两警卫在门口一边一个。魏干良刚端起茶杯,忽然,从背后窜出一个人,还没等他反映过来,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已刺进了他的胸膛。
就这样,魏干良在不声不响中遭到暗杀,直到快二更时,警卫见室内无动静,又不见旅长熄灯睡觉,便开门见魏干良靠在办公桌子上,过去瞧见胸前有把带血的尖刀,这才大声呼喊“有刺客!有刺客啊!旅长被杀了啊!”
警卫排长迅速四处搜查,结果,寻查到副官的宿舍,见被杀死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其他线索一点都没有查到。副旅长和参谋长听见呼叫声,赶紧起床仅几分钟就来到现场,经查验无法得出结论,也未搜查到丝点线索,当即决定速报省保安司令部。方天回电,在新旅长未到达之前,暂由在萍乡督查军务的罗光华特派员代行旅长职务,并迅速查明刺客,上报破案进展情况。
当日上午,罗光华带两副官来到旅部,先找副旅长和参谋长一个个谈话,问明情况,征求安排处理后事人员,协商成立调查小组名单。下午,又召集连以上军官大会,宣布保安司令部电报训示和成立调查小组,做好稳定工作。
就这样,罗光华没费一枪一弹,撑控了保安二旅的指挥权。可在当天的深夜,他又溜到中统宜春站,通过电台,将宜春两天来的情况进行汇报,得到了方天的称赞和口头嘉奖。
潘涤离开宜春后,唐敬斋负责与魏干良的联络工作,得知魏干良被害,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他十分痛心,但又苦于没有电台与潘涤取得联糸。经与湘、鄂、赣边区纵队研究决定,还是按照预定的方案,下山到城郊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为歼灭白崇禧主力,二野四兵团奉命向赣西的萍乡、袁州、安源一带发起“湘赣战役”。在樟树休整的第13、14、15军接令后,分别由新干、樟树、丰城分数路向赣西挺进,打得国民党夏威兵团节节败退。敌 46军 188师 564团,在新余境内被13军38师112团重创,逃至宜春三阳与下浦交界的枫林村一带宿营。
谁知13军 39师占领分宜县城以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宜春方向奔来。115团以三营为先头猛烈追击,在团长韩宪良、营长杜天胜的率领下,由分宜洋江进入宜春境内,沿着山间小道向枫林村前进。部队行至枫林桥边禁山潭下时与敌军遭遇,两军短兵相接发生激战,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被截断退路的敌564团疯狂抵抗,战斗非常激烈。
听到枪弹声,38师115团主力随即赶到,团长韩宪良果断命令,组织3营火力占领右侧的禁山高地,主力直插枫林村东南侧,以1营从右翼向敌军实施迂回包围,机炮连用猛烈的火力支援向敌人进攻。
但此时的敌军并不死心,很快组织力量进行反扑,战士沙俊超、班长张成芳、排长李贵富等 9人相继倒下,后面的战士毫不畏惧拼死阻击。经过 10多分钟的反复冲杀,终于扫除障碍占领枫林桥,即从东、南两翼向敌迂回包抄。敌 564团见大势已去,留少数掩护撤退,剩余残部慌忙撤退。
解放大军压境和枫林失守的消息传到宜春,使城里的敌人闻风丧胆。夏威速令46军在城里的部队,将城北秀江河上大小船只和连接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秀江浮桥炸毁,妄想以此阻止解放军进城和追击,随后乘一列火车向萍乡的军部逃去。
秀江又名袁河,东汉末年,一高士叫袁京隐居宜春,因与群雄之一的袁绍有亲缘关系,所以名望很大,死后葬于宜春城北的五里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宜春亦称袁州,流经宜春的河称袁河。秀江河的源头糸武功山北麓鹤峰和九龙峰,通过巨大的大安里幽谷奔驰而下,一路汇聚各山溪水,呼啸朝北冲过山口,谓称“芦溪”水。
芦溪水流过芦溪小镇易名“秀水”,依次流经地是萍乡,宜春,新余,再次流经宜春。从樟树汇赣江北上入长江,两次入宜春在县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称为秀江。东晋《搜神记》里说,天上第一个仙女下到凡间,并育有儿女的地方就是秀水中段的仙女湖。据传,宋应星就是在仙女湖写《天工开物》这部世界巨著,成为第一部技术百科全书,称为地灵人杰之地。
罗光华见主力逃遁无迹,也连忙通知中统宜春站随保安二旅行动,令其退至新田、金瑞、等地;国民党宜春党部与地方反动武装更是预感末日来临,各顾仓皇逃命;县长兼自卫团团长胡蔚文率其部逃往刘坊、新坊一带;警察大队长卢道揆则带队伍躲到西村,正好被张铁樵的湘、鄂、赣边区纵队碰上,胡蔚文和卢道揆组织抵抗了一阵,最后还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115团追至城北,团长韩宪良望着炸毁的浮桥,命派一支侦察队游水过江,一边命令工兵连迅速在小北门搭起竹木便桥。附近的群众将自家的门板、楼梯、竹木等支援解放军,使大部队顺利开进城内。随即,38师113团又继续追击逃至新田龙源山一带的国民党保安二旅三营,俘虏其代理营长戴其松以下官兵230余名。拂晓,又追至天台江东,击垮二营和几个直属连,号称战斗力极强的保安二旅,被追打得仅剩一半。
第二天下午,罗光华赶紧整理和清点残部,搜巡自卫团、警察大队一起剩余600多人枪,急忙向西南方18公里处的温川镇逃窜,沿途抢劫了一批粮食和日用品之后,钻进了明月山茫茫林海。
明月山距宜春城西南31公里处,属武功山最大的支脉,群峰之间山连着山,岭连着岭,将宜春、安福、萍乡、莲花四县串在方形。往东可往九龙山、分宜;往南、西可往安福、萍乡、莲花到湖南;是一个打游击的天然境地,也是方天妄想开辟“第二战场”的定点游击区之一;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