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7789
阅读:5986
发表:2020/3/14 修改:2020/4/8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赣寰匪事》第6章
1
…
5
6
7
…
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明月山历史悠久,宗教文化繁衍,群山巍峨以险峻绮丽著称。早在西汉时就有“仰山古庙”,是闻名遐迩的仰山龙王香火地,又是龙王菩萨的发祥地。唐朝的韩愈有“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南宋朱熹“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等名人的游览诗句传世。主要山峰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几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四周延境几百公里。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因整个山势呈半圆形,产有一种白亮的晶石,夜深月照反射光亮,远望恰似半轮明月,故称明月山。
当晚,早已在南昌组织好的袁州军分区和宜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由司令员王萱舂和县委书记李春庵、县长叶林率南下干部大队一行 60余人,与省委派出的工作干部一道进入宜春。次日,中共宜春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宜春解放后,潘涤经政治部首长批准,回金瑞探亲多日。不久,奉令回二野五兵团,之后又归建第18军敌工部。湘、鄂、赣边区纵队改编为宜春县人民自卫军,唐敬斋因魏干良被杀起义失败而心感愧疚,回南昌后,为改组后的江西民盟临时工委委员。
而就在欢呼宜春解放之际,在宜春西北最偏远的铜鼓县,有一支近1000人的队伍钻进了铜鼓与修水交界,江西与湖南、湖北三省交界的大山之中。他就是以车正为首的“湘鄂赣反共救国军”。
车正,江西修水南茶车村人,黄埔军校毕业,曾在国民党江西绥靖司令部任少将旅长,有带兵作战的实践经验。解放军渡江前夕,车正接受方天的旨意,“预伏”返回故里,收集散兵游勇土豪武装,扩充实力图谋就地坚持。不久,修水、铜鼓两地的反动武装很快就集到他的周围,挤凑了3个团和几个独立大队,共约2000余人。之后,车正又与吴部俊为首的“湘鄂赣反共自卫军”第一总队,以荣汕化为首的“修铜保安司令部”,以王建为首的“修铜指挥部”等多股土匪联合,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枪。
在解放铜鼓、修水时,车正为避解放大军锋芒,下令分散潜伏,等待时机。
第二节:解放安福
四兵团二路主力第14军三个师,从樟树至泰和一线,由东向西推进。其40、42两个师共五个团,在取得泰和县白土街战斗胜利后,乘胜进军遂川、宁冈、永新。41师师长查玉升率领部队兵分东西两路夹取峡江县城。经过激烈的战斗,国民党峡江代县长黄崖率残兵慌张逃窜,峡江于次日获得解放。
紧接着,师长查玉升命令往西扩展,122团直插横江桥,斩断敌176师后卫414团向湖南的退路,之后往东安福县挤压。命123团经吉水阜田到达吉安塘东,进入安福境内的大田、瓜畲等地,并分兵三路向安福县城进攻,彻底消灭敌414团。
安福一词本是取“安宁福祥”之意,但地处赣中西部的安福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江西18个最早的古县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听从了廷尉李斯“废分封,立郡县”治理天下的建议,次年在安福泸水河东面的竹江设置了安平县,隶九江郡。同时,在泸水河西部的严田设置安成县,隶长沙郡,两地相距只有48公里。
永元八年(96年),和帝下诏改安平县为平都侯国,对外称平都县,属豫章(南昌)郡辖。至献帝初平元年(188年),平都侯国历时92年。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有王国和侯国之别,王国属朝廷节制,不受地方行政约束,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而侯国要受当地行政监督,无治民权,可享用地方租税。
最早来安福的侯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刘苍,此后各代都有爵侯封赐来安福,史料统称“安成侯”。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吴国已处于末期,为了加强对赣中西部的管理,将豫章郡所辖的宜春、新余,庐陵郡管辖的平都、永新,长沙郡管辖的安成,萍乡6县划归新设立的安成郡管辖,郡治平都县,隶扬州管辖。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以后,晋武帝又对赣中西部的行政建置进行调整,将安成郡改辖7县,隶荆州,划出永新县西部增设广兴县,改安成县为安复县,使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赣中西部。
安成郡建置历时7朝322年,有近100位太守在安成郡任过职。元康元年,太守朱居将郡城重新修建,郭门有阙,高数丈,郡城阔八里,置八门。当时郡城内八里,外四面八门这样大的规模,赣中西部还没有。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据历朝设州、郡、县过多过乱,有的域地不到百里就有数县设置,还有的两郡共管一县的现象。下诏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诏置吉州,废安成郡,将平都、安复两县合并为安复县,隶吉州。
安福第一次设州是在唐初。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下诏改安复为颖州,武德七年(624年),废颖州改安复为安福,隶吉州管辖。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对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进行改革。为巩固政权,元朝建立了达鲁花赤(行政长官)制。元贞元年(1295年)安福升格为州,隶吉安路。安福州至明初始撤,历73年,有16个达鲁花赤和知州在安福州任过职。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章建立大明王朝,安福废州设县,隶吉安府辖。
清乾隆八年(1743年),安福析出上西乡12个都归莲花厅以后,行政区划一直没有变化过。
此时的安福县,盘踞境内有国民党夏威兵团笫139师414团,此团刚从长江防线退驻县城不久,是国民党桂糸正规部队,编制满额又一色美式装备,战斗力强适应山地作战。
第二支武装力量是江西自卫军第3师第11团驻扎在县城东门。此团由安福县民众自卫总队改编而成。安福民众自卫总队成立于民国30年, 一直由国民党安福县长兼任总队长,周泰丰等任副总队长。下编有12个大队,60个中队,195个小队,共6355人。总队有2个直属中队共6个小分队,有官兵123人,该团由于糸地方杂牌军,装备差、没有什么战斗力。为对付解放军大部队的南下进攻,江西保安司令部将安福民众自卫总队改编,增人增编提供武器装备,由县长晏继志兼任团长,周明泰任副团长,下辖3个常备连。另外,在县城周边四乡编有一个营,每乡编一个连,配1个常备班。虽说杂牌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三个常备连由于属正规装备,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笫三股势力是武功山绥靖办事处,方天将“武功山区5县联防大队”改编为绥靖公署直属武装以后,下辖3个武装中队,共计300多人枪,驻武功山下泰山、钱山、章庄三地。因嫌李松风带兵管理能力差,无作战经验等,方天命令保安一旅旅长袁滋荣兼任武功山绥靖办事处司令。但袁又嫌这个司令太小,且驻扎在武功山区,交通、生活等很不方便。只带一个警卫排到武功山绥靖办事处驻扎了几天,对各武装中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集训,之后又匆匆返回赣县去了。李松风虽是副司令,但地头蛇谁也斗不过,部队实质上还是撑握在他的手中。
国民党安福县政治工作队是第四股力量,该队的前身糸安福中统,因破获驻武功山的江西省委有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股武装势力。
时因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国共两党二次合作抗日,中共江西省委、中共湘赣边特委驻扎在武功山下的南边山区。由于叛徒的出卖,中统江西省调统室、军统江西省站和省情报总站、保安处第四科联合成立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特办处,由中统大特务、大叛徒徐锡根、庄祖方牵头组织特务对江西省委、中共湘赣边特委进行调查侦破。并采取各种手段诱捕省委书记、组织部长、团委书记等300多名干部,关押在泰和马家洲集中营,直接导致了中央南方局、中共江西省委,以及香港工委、粤北省委、广西省委的重大破坏。
由于一些高层干部经不起考验变节,又将江西省委所属的44个县委、200多个区委供出遭到破坏。安福县委的林少莆等书记叛变,供出各县的地下党员名单,使全省2000多名党员被捕。
之后,特办处的特务又顺腾模瓜,假借江西省委的电台呼号,对中央南方工委(南方局)进行破坏。抓捕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南方各省及八路军广州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南委副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郭潜、宣传部长涂振农和粤北省委重要干部20多人,县级干部40多人。
在破获江西省委、南委、粤北省委专案中,中统安福县的10多名特务在站长王映辉带领下,积极配合军警支持特办处的工作,多次带路深入武功山下的南山抓捕,围剿江西省委和省警卫大队等,起到了中坚和骨干作用,受到省主席熊式辉的赞扬。此后,在安福临近解放时,中统安福站奉令改名政治工作队。
为布置隐蔽活动和“预伏”计划,王映辉受命召开特别会议,但他到吉安站请示工作之时,得到解放军集结在樟树准备向吉安、安福进攻的情报。思绪万千,他就假装有病不归,带着家人改名换姓逃无音迅。中统吉安站又派饶敬心接替, 饶到职后计划将“政治工作队”改为“武功山工作组”,中统吉安站命与武功山绥靖办事处联合行动,既监督又参与阻滞解放军南下。后得知解放军已大举进攻解放在即,饶敬心也心灰意冷无意执行此计划。
123团进入安福瓜畲地界迅速散开,分中、南、北三个方向包围县城。中路由一营从枫田、江南过沪水河,抢占蒙岗岭构筑迫击炮阵地;南路由二营从山头村至五里亭一线向西包操,切断敌人往南撤逃;三营沿北向山岭逾回,切断守城之敌穿过枫林桥往北逃窜。
当晚,早已在南昌组织好的袁州军分区和宜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由司令员王萱舂和县委书记李春庵、县长叶林率南下干部大队一行 60余人,与省委派出的工作干部一道进入宜春。次日,中共宜春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宜春解放后,潘涤经政治部首长批准,回金瑞探亲多日。不久,奉令回二野五兵团,之后又归建第18军敌工部。湘、鄂、赣边区纵队改编为宜春县人民自卫军,唐敬斋因魏干良被杀起义失败而心感愧疚,回南昌后,为改组后的江西民盟临时工委委员。
而就在欢呼宜春解放之际,在宜春西北最偏远的铜鼓县,有一支近1000人的队伍钻进了铜鼓与修水交界,江西与湖南、湖北三省交界的大山之中。他就是以车正为首的“湘鄂赣反共救国军”。
车正,江西修水南茶车村人,黄埔军校毕业,曾在国民党江西绥靖司令部任少将旅长,有带兵作战的实践经验。解放军渡江前夕,车正接受方天的旨意,“预伏”返回故里,收集散兵游勇土豪武装,扩充实力图谋就地坚持。不久,修水、铜鼓两地的反动武装很快就集到他的周围,挤凑了3个团和几个独立大队,共约2000余人。之后,车正又与吴部俊为首的“湘鄂赣反共自卫军”第一总队,以荣汕化为首的“修铜保安司令部”,以王建为首的“修铜指挥部”等多股土匪联合,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枪。
在解放铜鼓、修水时,车正为避解放大军锋芒,下令分散潜伏,等待时机。
第二节:解放安福
四兵团二路主力第14军三个师,从樟树至泰和一线,由东向西推进。其40、42两个师共五个团,在取得泰和县白土街战斗胜利后,乘胜进军遂川、宁冈、永新。41师师长查玉升率领部队兵分东西两路夹取峡江县城。经过激烈的战斗,国民党峡江代县长黄崖率残兵慌张逃窜,峡江于次日获得解放。
紧接着,师长查玉升命令往西扩展,122团直插横江桥,斩断敌176师后卫414团向湖南的退路,之后往东安福县挤压。命123团经吉水阜田到达吉安塘东,进入安福境内的大田、瓜畲等地,并分兵三路向安福县城进攻,彻底消灭敌414团。
安福一词本是取“安宁福祥”之意,但地处赣中西部的安福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江西18个最早的古县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听从了廷尉李斯“废分封,立郡县”治理天下的建议,次年在安福泸水河东面的竹江设置了安平县,隶九江郡。同时,在泸水河西部的严田设置安成县,隶长沙郡,两地相距只有48公里。
永元八年(96年),和帝下诏改安平县为平都侯国,对外称平都县,属豫章(南昌)郡辖。至献帝初平元年(188年),平都侯国历时92年。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有王国和侯国之别,王国属朝廷节制,不受地方行政约束,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而侯国要受当地行政监督,无治民权,可享用地方租税。
最早来安福的侯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刘苍,此后各代都有爵侯封赐来安福,史料统称“安成侯”。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吴国已处于末期,为了加强对赣中西部的管理,将豫章郡所辖的宜春、新余,庐陵郡管辖的平都、永新,长沙郡管辖的安成,萍乡6县划归新设立的安成郡管辖,郡治平都县,隶扬州管辖。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以后,晋武帝又对赣中西部的行政建置进行调整,将安成郡改辖7县,隶荆州,划出永新县西部增设广兴县,改安成县为安复县,使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赣中西部。
安成郡建置历时7朝322年,有近100位太守在安成郡任过职。元康元年,太守朱居将郡城重新修建,郭门有阙,高数丈,郡城阔八里,置八门。当时郡城内八里,外四面八门这样大的规模,赣中西部还没有。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据历朝设州、郡、县过多过乱,有的域地不到百里就有数县设置,还有的两郡共管一县的现象。下诏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诏置吉州,废安成郡,将平都、安复两县合并为安复县,隶吉州。
安福第一次设州是在唐初。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下诏改安复为颖州,武德七年(624年),废颖州改安复为安福,隶吉州管辖。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对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进行改革。为巩固政权,元朝建立了达鲁花赤(行政长官)制。元贞元年(1295年)安福升格为州,隶吉安路。安福州至明初始撤,历73年,有16个达鲁花赤和知州在安福州任过职。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章建立大明王朝,安福废州设县,隶吉安府辖。
清乾隆八年(1743年),安福析出上西乡12个都归莲花厅以后,行政区划一直没有变化过。
此时的安福县,盘踞境内有国民党夏威兵团笫139师414团,此团刚从长江防线退驻县城不久,是国民党桂糸正规部队,编制满额又一色美式装备,战斗力强适应山地作战。
第二支武装力量是江西自卫军第3师第11团驻扎在县城东门。此团由安福县民众自卫总队改编而成。安福民众自卫总队成立于民国30年, 一直由国民党安福县长兼任总队长,周泰丰等任副总队长。下编有12个大队,60个中队,195个小队,共6355人。总队有2个直属中队共6个小分队,有官兵123人,该团由于糸地方杂牌军,装备差、没有什么战斗力。为对付解放军大部队的南下进攻,江西保安司令部将安福民众自卫总队改编,增人增编提供武器装备,由县长晏继志兼任团长,周明泰任副团长,下辖3个常备连。另外,在县城周边四乡编有一个营,每乡编一个连,配1个常备班。虽说杂牌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三个常备连由于属正规装备,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笫三股势力是武功山绥靖办事处,方天将“武功山区5县联防大队”改编为绥靖公署直属武装以后,下辖3个武装中队,共计300多人枪,驻武功山下泰山、钱山、章庄三地。因嫌李松风带兵管理能力差,无作战经验等,方天命令保安一旅旅长袁滋荣兼任武功山绥靖办事处司令。但袁又嫌这个司令太小,且驻扎在武功山区,交通、生活等很不方便。只带一个警卫排到武功山绥靖办事处驻扎了几天,对各武装中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集训,之后又匆匆返回赣县去了。李松风虽是副司令,但地头蛇谁也斗不过,部队实质上还是撑握在他的手中。
国民党安福县政治工作队是第四股力量,该队的前身糸安福中统,因破获驻武功山的江西省委有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股武装势力。
时因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国共两党二次合作抗日,中共江西省委、中共湘赣边特委驻扎在武功山下的南边山区。由于叛徒的出卖,中统江西省调统室、军统江西省站和省情报总站、保安处第四科联合成立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特办处,由中统大特务、大叛徒徐锡根、庄祖方牵头组织特务对江西省委、中共湘赣边特委进行调查侦破。并采取各种手段诱捕省委书记、组织部长、团委书记等300多名干部,关押在泰和马家洲集中营,直接导致了中央南方局、中共江西省委,以及香港工委、粤北省委、广西省委的重大破坏。
由于一些高层干部经不起考验变节,又将江西省委所属的44个县委、200多个区委供出遭到破坏。安福县委的林少莆等书记叛变,供出各县的地下党员名单,使全省2000多名党员被捕。
之后,特办处的特务又顺腾模瓜,假借江西省委的电台呼号,对中央南方工委(南方局)进行破坏。抓捕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南方各省及八路军广州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南委副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郭潜、宣传部长涂振农和粤北省委重要干部20多人,县级干部40多人。
在破获江西省委、南委、粤北省委专案中,中统安福县的10多名特务在站长王映辉带领下,积极配合军警支持特办处的工作,多次带路深入武功山下的南山抓捕,围剿江西省委和省警卫大队等,起到了中坚和骨干作用,受到省主席熊式辉的赞扬。此后,在安福临近解放时,中统安福站奉令改名政治工作队。
为布置隐蔽活动和“预伏”计划,王映辉受命召开特别会议,但他到吉安站请示工作之时,得到解放军集结在樟树准备向吉安、安福进攻的情报。思绪万千,他就假装有病不归,带着家人改名换姓逃无音迅。中统吉安站又派饶敬心接替, 饶到职后计划将“政治工作队”改为“武功山工作组”,中统吉安站命与武功山绥靖办事处联合行动,既监督又参与阻滞解放军南下。后得知解放军已大举进攻解放在即,饶敬心也心灰意冷无意执行此计划。
123团进入安福瓜畲地界迅速散开,分中、南、北三个方向包围县城。中路由一营从枫田、江南过沪水河,抢占蒙岗岭构筑迫击炮阵地;南路由二营从山头村至五里亭一线向西包操,切断敌人往南撤逃;三营沿北向山岭逾回,切断守城之敌穿过枫林桥往北逃窜。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