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7789
阅读:5986
发表:2020/3/14 修改:2020/4/8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赣寰匪事》第6章
1
…
5
6
7
…
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在解放军东、南、北三面的强大攻势下,县城的国民党守军纷纷瓦解,414团边打边向西面的横龙、严田、洋溪方向溃逃,妄想经莲花至湖南境内与国民党桂系夏威兵团汇合。自卫军第3师第11团的3个常备连在枫林桥北面构筑工事,战斗刚打响就蜂拥而散,上任还不到一年的县长兼团长晏继志,赶紧化妆潜逃回上高老家。
副团长周明泰见团长躲溜走了, 没有心思抵抗,也带着剩下的100多残兵,以及县政府、县党部的人员,经北华山绕丫岭小道,向他的家乡山庄至赤谷一带窜去。
周明泰,安福赤谷乡下江溪人,早年凭着勇武精明,加入乡苏维埃赤卫队,因吃不了苦,遂想叛变革命。1932年冬的一天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又下倾盆大雨,周明泰头戴斗笠,身披一件棕衣,手握砍刀将两名哨兵杀害,背着两支步枪投靠了国民党安福县政府。
第二天,便带路搜捕我红军和乡苏维埃干部,从此在县民团混饭吃,被提任分队长。几年后又凭着一身功夫,混到一个团副,掌管400多人枪。从此,有枪便是草头王,在安福城里他称霸一方,只要看中的女人坚决跑不掉,他要的东西只有送,不然就要倒大霉。特别是赌牌、玩女人、喝酒输打盈要,无人敢得罪他,连县长都要让他三分。
刚接手几天的中统站长饶敬心,眼见国民党大势已去,赶紧布置政治工作队的特务散伙“预伏”。从此,安福境内的特务组织遂告瓦解,女特务王娜潜居缕巷内,幻想着老相好罗光华来接她去香港。
解放军123团战斗不到半天,就轻易地解放安福县城,县委书记兼县长邵萍立即带领南下的40余名干部和警卫人员进城,成立军管会实行军事管制,边建立政权,边宣传动员潜逃的军、警、政人员投诚自首,组建公安、民政、建没、文教、购粮等科,维护治安,稳定秩序、物价、开展剿匪反霸斗争。
同在这一天,四野的笫43军冒着盛夏酷暑,解放了安福邻东北的新喻县,次日,四兵团的13军,又解放邻北面的分宜县城。
几天来,在安福的姚博忙得不可开交,组织地下盟员协助接管县总机、电报局、卫生院、税务局、警察局等。安排盟员为解放军带路,分东、南、西、北解放各乡镇。为解放军筹粮、上街贴标语、宣讲投诚政策,稳定社会秩序、市扬物价等。
江南的7月,正进入炎热的伏天季节,因早稻还未收割,正是解放军和安福城乡解放后最缺粮食之时。经地下盟员获取情报,在解放军还未到达的小江、三余两乡的伪乡长,调动乡丁将上调吉安专署田粮处的50万斤粮食装船转移,妄想与新生政权抗衡较量。
得到内线情报后,姚博速调武装盟员分赴小江、三余两乡。通过武装镇慑、申明大义、政策鼓动等,争取了小江、三余两乡乡长和乡丁放弃与人民为敌,和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对的想法,表示愿将粮食送给新政府。之后,由盟员分头发动当地农民将粮食搬回岸上,连同小江粮库尚未装船的全部存粮,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封存,如数移交给军管会。
为使县域稳定市扬物价,姚博率盟员欧阳铁民等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一个供销合作社,采办大批副食品、日杂品供应过境解放军的急需,方便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并带头上街鼓动使用人民币,动员盟员筹资开办解放书店,赶在新学期开学之前,为各中小学解决新版课本。同时,派有地下斗争经验的盟员,侦察搜集残余敌特动向,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了燃眉之急,得到了新任县委书记兼县长邵萍的高度赞扬。
第三节:姚博劝降
安福县城解放的消息传到武功山绥靖办事处,副司令李松风如惊弓之乌,天天派人打听县内解放军的动向。为稳妥起见,他立即命令章庄、泰山的两个中队向钱山驻地靠拢。心想别说撑握了一支300多人的队伍,光他老家钱山新民村姓李的本家就有好几百户,那是一呼百应,他怕谁?
大山里的白天,似乎要短一些,才下午四点来钟,天色就阴沉了下来。忽然,彭副官来报,说是他的朋友姚博带着另外一个生人要见他。李松风心里非常清楚,一定又是来劝他投诚一事,因为这个姚博来了好几次,只是有些事没弄清楚,所以没答应他。
在司令部的门口,李松风客气地把二人迎入司令部:“欢迎!欢迎啊!博老弟,你这么远来,实在吃苦了,这一位是?”李松风一边说,一边指着同来的搭挡问。
“这是解放军41师派来的谈判代表王枫参谋,今奉县军管会之令,前来劝降的,来了几次没成,今天又来了。再说,今天是奉命令来的,也是最后一次了。”姚博说完,望了望李松风和在旁边的彭侠民、肖翔及几个中队长。
“哦!解放军派谈判代表来了,这事好说,好说。不过,博老弟呀!话不要说得这么不好听哟!你上几次来,我都说过多次,兄弟们都不愿意为国民党卖命,愿意投诚起义。只是条件,不知老弟和军管会说了没有?”李松风试探着问。
“说了,你的人马不光改编,而且对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不信,你问问解放军的代表”姚博站着回答,王参谋也点了点头。
“这就好,这就好,二位坐,不知答复的是什么级别?说话管不管用?”李松风机警的再问。
二人坐下,接过勤务兵端过来的茶杯,姚博说:“你就放心吧!此人不但是军管会的主任,而且还是县委书记兼县长。他叫邵萍,是昨天晚上与我说的,所以我今早就上山来了,还是他派车送我俩到严田,再走路到社上翻山到这里,要不然哪有这么早到哇!”姚博徽笑着说。
“让二位吃苦了,有车怎不走洋茶?哪就近多了,为啥还舍近求远啊?”李松风问。
“你还不知道啊?夏威兵团的414团被打得逃到了洋茶,准备过莲花往湖南跑。我军2个团正在合围,估计跑不掉喽!”王参谋说。
“是啊!国军那是解放军的对手,这里兄弟们虽没领教,但都知道。大家说,是不是啊?”李松风对在一旁的彭侠民和几个中队长问。
“我早就听说了,三大战役把国军打得一塌糊涂,要不然,国民政府那有到这种地步?”彭侠民说。
“是啊!解放军真的太利害了。”一中队长接着说。
“既然这样,何去何从,你们也要作一个了断?”王参谋继续说。
“如答应改编,我愿意投诚,兄弟们也愿意。”
“是!都愿意。”彭侠民坚决的说。
“那好,实话跟你们说吧!我41师的第3团已经在利田、横屋一带驻扎待命。如果你们愿意投诚接受改编,务必于明天下午2点准时,三个中队全部集中到江口乡公署,我军在那里设有接待站。注意下山时,每人的手臂上要扎一条白布,这是投诚的标志。另外,枪枝弹药等武器全都要上交,所有的人都要登记造册。愿意改编的重新办理入伍手续,不愿意的,发给路费回家。我再强调一点,你们投诚可一定要有诚意,不要搞什么小动作。否则,后果你们是知道的,我军当然也会信守诺言,按照我党的政策和我军的规定办事,这点请你们放心。”王参谋十分的严肃,望着李松风说。
“那我呢?你们也应有一个说法吧!”李松风问。
副团长周明泰见团长躲溜走了, 没有心思抵抗,也带着剩下的100多残兵,以及县政府、县党部的人员,经北华山绕丫岭小道,向他的家乡山庄至赤谷一带窜去。
周明泰,安福赤谷乡下江溪人,早年凭着勇武精明,加入乡苏维埃赤卫队,因吃不了苦,遂想叛变革命。1932年冬的一天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又下倾盆大雨,周明泰头戴斗笠,身披一件棕衣,手握砍刀将两名哨兵杀害,背着两支步枪投靠了国民党安福县政府。
第二天,便带路搜捕我红军和乡苏维埃干部,从此在县民团混饭吃,被提任分队长。几年后又凭着一身功夫,混到一个团副,掌管400多人枪。从此,有枪便是草头王,在安福城里他称霸一方,只要看中的女人坚决跑不掉,他要的东西只有送,不然就要倒大霉。特别是赌牌、玩女人、喝酒输打盈要,无人敢得罪他,连县长都要让他三分。
刚接手几天的中统站长饶敬心,眼见国民党大势已去,赶紧布置政治工作队的特务散伙“预伏”。从此,安福境内的特务组织遂告瓦解,女特务王娜潜居缕巷内,幻想着老相好罗光华来接她去香港。
解放军123团战斗不到半天,就轻易地解放安福县城,县委书记兼县长邵萍立即带领南下的40余名干部和警卫人员进城,成立军管会实行军事管制,边建立政权,边宣传动员潜逃的军、警、政人员投诚自首,组建公安、民政、建没、文教、购粮等科,维护治安,稳定秩序、物价、开展剿匪反霸斗争。
同在这一天,四野的笫43军冒着盛夏酷暑,解放了安福邻东北的新喻县,次日,四兵团的13军,又解放邻北面的分宜县城。
几天来,在安福的姚博忙得不可开交,组织地下盟员协助接管县总机、电报局、卫生院、税务局、警察局等。安排盟员为解放军带路,分东、南、西、北解放各乡镇。为解放军筹粮、上街贴标语、宣讲投诚政策,稳定社会秩序、市扬物价等。
江南的7月,正进入炎热的伏天季节,因早稻还未收割,正是解放军和安福城乡解放后最缺粮食之时。经地下盟员获取情报,在解放军还未到达的小江、三余两乡的伪乡长,调动乡丁将上调吉安专署田粮处的50万斤粮食装船转移,妄想与新生政权抗衡较量。
得到内线情报后,姚博速调武装盟员分赴小江、三余两乡。通过武装镇慑、申明大义、政策鼓动等,争取了小江、三余两乡乡长和乡丁放弃与人民为敌,和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对的想法,表示愿将粮食送给新政府。之后,由盟员分头发动当地农民将粮食搬回岸上,连同小江粮库尚未装船的全部存粮,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封存,如数移交给军管会。
为使县域稳定市扬物价,姚博率盟员欧阳铁民等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一个供销合作社,采办大批副食品、日杂品供应过境解放军的急需,方便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并带头上街鼓动使用人民币,动员盟员筹资开办解放书店,赶在新学期开学之前,为各中小学解决新版课本。同时,派有地下斗争经验的盟员,侦察搜集残余敌特动向,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了燃眉之急,得到了新任县委书记兼县长邵萍的高度赞扬。
第三节:姚博劝降
安福县城解放的消息传到武功山绥靖办事处,副司令李松风如惊弓之乌,天天派人打听县内解放军的动向。为稳妥起见,他立即命令章庄、泰山的两个中队向钱山驻地靠拢。心想别说撑握了一支300多人的队伍,光他老家钱山新民村姓李的本家就有好几百户,那是一呼百应,他怕谁?
大山里的白天,似乎要短一些,才下午四点来钟,天色就阴沉了下来。忽然,彭副官来报,说是他的朋友姚博带着另外一个生人要见他。李松风心里非常清楚,一定又是来劝他投诚一事,因为这个姚博来了好几次,只是有些事没弄清楚,所以没答应他。
在司令部的门口,李松风客气地把二人迎入司令部:“欢迎!欢迎啊!博老弟,你这么远来,实在吃苦了,这一位是?”李松风一边说,一边指着同来的搭挡问。
“这是解放军41师派来的谈判代表王枫参谋,今奉县军管会之令,前来劝降的,来了几次没成,今天又来了。再说,今天是奉命令来的,也是最后一次了。”姚博说完,望了望李松风和在旁边的彭侠民、肖翔及几个中队长。
“哦!解放军派谈判代表来了,这事好说,好说。不过,博老弟呀!话不要说得这么不好听哟!你上几次来,我都说过多次,兄弟们都不愿意为国民党卖命,愿意投诚起义。只是条件,不知老弟和军管会说了没有?”李松风试探着问。
“说了,你的人马不光改编,而且对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不信,你问问解放军的代表”姚博站着回答,王参谋也点了点头。
“这就好,这就好,二位坐,不知答复的是什么级别?说话管不管用?”李松风机警的再问。
二人坐下,接过勤务兵端过来的茶杯,姚博说:“你就放心吧!此人不但是军管会的主任,而且还是县委书记兼县长。他叫邵萍,是昨天晚上与我说的,所以我今早就上山来了,还是他派车送我俩到严田,再走路到社上翻山到这里,要不然哪有这么早到哇!”姚博徽笑着说。
“让二位吃苦了,有车怎不走洋茶?哪就近多了,为啥还舍近求远啊?”李松风问。
“你还不知道啊?夏威兵团的414团被打得逃到了洋茶,准备过莲花往湖南跑。我军2个团正在合围,估计跑不掉喽!”王参谋说。
“是啊!国军那是解放军的对手,这里兄弟们虽没领教,但都知道。大家说,是不是啊?”李松风对在一旁的彭侠民和几个中队长问。
“我早就听说了,三大战役把国军打得一塌糊涂,要不然,国民政府那有到这种地步?”彭侠民说。
“是啊!解放军真的太利害了。”一中队长接着说。
“既然这样,何去何从,你们也要作一个了断?”王参谋继续说。
“如答应改编,我愿意投诚,兄弟们也愿意。”
“是!都愿意。”彭侠民坚决的说。
“那好,实话跟你们说吧!我41师的第3团已经在利田、横屋一带驻扎待命。如果你们愿意投诚接受改编,务必于明天下午2点准时,三个中队全部集中到江口乡公署,我军在那里设有接待站。注意下山时,每人的手臂上要扎一条白布,这是投诚的标志。另外,枪枝弹药等武器全都要上交,所有的人都要登记造册。愿意改编的重新办理入伍手续,不愿意的,发给路费回家。我再强调一点,你们投诚可一定要有诚意,不要搞什么小动作。否则,后果你们是知道的,我军当然也会信守诺言,按照我党的政策和我军的规定办事,这点请你们放心。”王参谋十分的严肃,望着李松风说。
“那我呢?你们也应有一个说法吧!”李松风问。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