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549
阅读:1119
发表:2023/3/16
115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奔腾的银河》第56-60章
1-5
…
51-55
56-60
61-65
…
81-8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随着季月红的翻供,也给办案带来了麻烦。在检察院内部,为此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以正院长秦敏学为首的遵从派,坚决听从上面的指令,为了保持新州地区的稳定,不得不把办案的速度放缓。
而另一派是以副院长薛刚良为首的办案组,主张尽快进入程序,意思是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
两派意见尽管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但在最后还是得按套路出牌,下级服从上级是铁定的纪律,谁也不能打破。就这样,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案子不得不进入到一种拉锯状态。
季月红翻供的消息,一下子不胫而飞,传遍了全城。 人们不由对法律的严肃性产生了质疑,怎么落实了的案子一下子说翻就翻了呢?
隐行长四处出击,里外配合,正为捞出季月红寻找着途径。他一天要召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凡是对案子有一点点帮助的人,他都不会放过。同时他还要向外打很多的电话,主要是和省行屈行长联系,不停地沟通情况,上下配合,这样做起工作来就更容易些。
在省行屈真先行长的指导下,隐行长就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划分成几个步骤。即第一步,给季月红请了市上最好的律师。律师名叫张怀庆,是季月红的同乡,在以前也和季月红有过交往,对季月红的情况也略有所知。隐行长把具体意图给律师做了交代,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季月红给搭救出来。之后,律师就开始了正常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通过李老板外围的一些关系,具体到他手下的几个亲信,包括几个财务人员。 第二步,救出李老板是当务之急。李老板是隐行长的同学,又是和他密切合作的企业伙伴,还是案发的当事人,于情于理,他都要救他。再说,季月红的这件事原本就是市上的案子带出来的,翻案能否成功,这和李老板的案件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从大的方向上,还要看市上发生大案的走向。据他了解,市上对永川煤矿李劲仓给领导行贿受贿的案件也有所放宽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细细地分析起来,整个形势对季月红还是比较有利的,他千万不能放过眼前的这个大好机会。只要李老板的事实落实不下去,季月红就有希望能被解救出来。因为平时在企业内部,按照惯例,给外边有关人员送东西、送礼品,一般都是在李老板的亲自指示下,由低下的人员直接操作。可给主要领导送钱的事,大多是由李老板自己亲自去实施,所以只要李老板死咬门牙不吐口,这件事就落实不下去。 第三步,分别施救。在给季月红传送消息的同时,隐行长也分别找了信贷 员宋小岳和副经理成昕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尽快让三个人统一口径,把原来的口供翻了过来。这样在不光能救出人的情况下,还能挽回银行的名誉。这对他这个现任行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几天,隐行长一边给季月红做搭救工作,一边密切地关注着李老板事态的发展趋势。它的成败同时决定着季月红的成败。
李老板,是一个不会被轻易击倒的人,所以才有了一个“不倒翁”的称号。 那么这次还能否成功躲过一劫,好多人都在眼巴巴地盯着他。因为谁都知道,李老板平时就是凭借这种手段打出来的江山,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能耐。这次是 在偶然间爆出来的案件,是他手下的两个主要人员和他闹意见后告发的。事情一经爆出,就牵扯出了一连串的人。其中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有商贸、银 行、税务等方面的领导和办事人员,好歹这次没有把隐行长给牵扯进来。自从检察院传唤他后,他一直保持着同一种态度,死不承认。他碰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管是那一次,只要你死不承认,在无人作证的情况下,国家的法律就是再厉害,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这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这一次进来后,他仍然采取的是这样一种态度。不管办案人员采取什么办法,他就是死咬门牙不吐口,这样就是给他后来翻案留下了一条后路。
其次,制约案件不能细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新州市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迫使市委、市政府不得不对此做出让步。从李老板犯案十多天来,市委政法部门组织了强有力的干警组成专案组,先后对李老板的行贿事件进行 了全面的调查取证。可是,在审理的过程中,干警们越审,思想疑虑越重,他们发现真要是顺着李老板这条线索深挖下去,那真是一个黑洞,其中要牵扯出市上的好多领导,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一旦抖搂出来,就要伤及一大批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新州市的安定,经政法部门的主要领导,通过给市委主要领导汇报,最后还是采取了捂盖子的做法,这样就又给“不倒翁”李老板造就了一个难得的出逃机会。一个月后,李老板在众多关系的帮助下,成功出逃,无罪释放。
李老板出来了,这给隐行长带来了极大的喜悦。随后,银行成昕和宋小岳也相继翻供,隐行长一看,捞人的时机到了,就加紧做起了工作。在对季月红的两次审问中,季月红都以“从来没有过”和“不知道”抗击办案人员,最后检察院不得不以证据不足为由,解除了季月红的刑事责任,她便成了此案第二个挣脱法律制裁的幸运者。最后宣布,无罪释放!
在季月红释放不久,她的两个同伴相继也以证据不足为由,被无罪释放。说到底他们两个最终还是都沾了季月红的光。假如没有季月红那张强大的关系网,他们俩怕等来的不只是那无情的手铐和铁窗。
季月红翻案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省行屈行长所说的 :“记住,在这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说法。”隐行长在派人去接季月红的时候,他在办公室一边踱步,一边想:“是啊,这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但在人的作用下,什么事情 都可以让它回到原点。”这是他对省行屈行长的那句名言,做出的一种最确切、 最合理的解释。看着三个人先后都回到了行里,这时隐行长才松了一口气,把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通过这件事,隐行长确实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他有几分欣慰,同时也有几分担心。欣慰的是,以前人常说“法律不是儿戏”,可这一次他却像“耍儿戏”的一样,把法律给耍了。最大的胜利是把栽进监狱的三个人都捞出来了,这下他可以给省行屈行长有个交代了。可担心的是从现在看来,事情是不会有多大变化,可他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有反复,这就很难说了。
第六十章 愤怒的上帝
李老板和季月红一伙人,进去又出来的闹剧,给全市人民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
在这些天来,提起此事的人,人们总有一种天不是天来,地不是地的感觉。
在新州分行的大院,气氛更加独特。大多数人都为这次案件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而感到不可思议。当然人都不希望新州分行出事,可是当行里有的人一旦超越了现实,那也必须要得到现实的惩罚。这样也许才能符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逻辑和规律。人们不能不接受现实,但也不能接受这样不明不白的现实。
后勤事务所孙二炮就是最不能接受这种现实的人之一。一听到说季月红被放回来了,他这两天见了人都不想说话。看他那眉宇间的风云,就会知道集聚在他内心的愤怒。他性子直,是一个正义感极强的人。尽管有些事说来与他无关,可只要有不公平存在,他都有愤慨的理由,对于季月红的事也是如此。
陆楠和李毅在寂寞中仍然坚守着自己心灵的阵地,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既不幸灾乐祸,也不怜香惜玉,不做任何表态,这是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难得的城府和沉稳。
平时,人们在遇到难事的时候,总会喊天叫地,那是因为在天地间有一样东西是最宝贵的,那就是“正义”和“公平”。所以人们就把正义和公平看作是天和地,在人不能有效操控现实,为正义做主的时候,总会把希望寄托于一种神奇的自然力量,让天和地来评判人世间的是与非。
天地自有公道在,便成为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同样在新州分行,人们心中也都有这样一种期望,就是你平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那么你现在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得与失总是相辅相成的。可是,没有想到目前在新州分行甚至包括市上所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都似乎违背了这一条规律,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所以就有一种天不是天来,地不是地的感觉。
除此以外,在大楼内还有一部分人,鬼鬼祟祟在楼上楼下不停地穿梭着,他们成群结队偷偷摸摸地溜出去到季月红的家里去看望季月红,当然这一些活动都不能公开张扬,都是在暗中秘密进行的。其中白婄婄是最先跑去的一个, 她对季月红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从接季月红回来以后,她每天都要跑去看一次季月红。季月红的情绪变化、身体状况的好坏她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当有的人向她问起季月红的情况时,别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她倒替季月红委屈得先抹起眼泪来了,真可谓姐妹情深。
季月红回来以后,没有了往日的锋芒,情绪低落得宛如一片冰霜。因为在她的脑子里留下了永远都无法消除的记忆,那就是在监狱里度过的那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那污浊不堪的空气,受人看管的呵斥声,被人鄙视的眼神等等,刺得她的心老是隐隐作痛,她以前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人世间竟还有如此冰冷的世界。
季月红一进门,顾不上与守候在门边的老母亲打一声招呼,而是径直地进入了内屋,一头倒在了床上。大概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里才是唯一无条件地接纳她的地方。
母亲颤颤巍巍地把早就熬好的一碗红枣莲子粥端到她的床前,说道:“红红,喝上一碗汤,再去睡,好吗?”
季月红没有回答,她的泪水早已经把枕头打湿了一片。心疼的老母亲俯下身子,用双手抚摸着女儿那正在颤抖着的双肩。
行里有人来看季月红来了,她就强撑起身子去应付一下,人走了以后她又回到了内屋,便与床板平行。一连几天来,她一直是这样的。
季月红出来后,隐行长还没有见到她。她知道季月红刚刚出来,待事情平静一段,再去看她是比较好的。过了七八天以后,隐行长在离城比较偏远的一个叫伶馨酒店订了一桌餐,专门宴请季月红,为她压惊。
而另一派是以副院长薛刚良为首的办案组,主张尽快进入程序,意思是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
两派意见尽管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但在最后还是得按套路出牌,下级服从上级是铁定的纪律,谁也不能打破。就这样,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案子不得不进入到一种拉锯状态。
季月红翻供的消息,一下子不胫而飞,传遍了全城。 人们不由对法律的严肃性产生了质疑,怎么落实了的案子一下子说翻就翻了呢?
隐行长四处出击,里外配合,正为捞出季月红寻找着途径。他一天要召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凡是对案子有一点点帮助的人,他都不会放过。同时他还要向外打很多的电话,主要是和省行屈行长联系,不停地沟通情况,上下配合,这样做起工作来就更容易些。
在省行屈真先行长的指导下,隐行长就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划分成几个步骤。即第一步,给季月红请了市上最好的律师。律师名叫张怀庆,是季月红的同乡,在以前也和季月红有过交往,对季月红的情况也略有所知。隐行长把具体意图给律师做了交代,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季月红给搭救出来。之后,律师就开始了正常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通过李老板外围的一些关系,具体到他手下的几个亲信,包括几个财务人员。 第二步,救出李老板是当务之急。李老板是隐行长的同学,又是和他密切合作的企业伙伴,还是案发的当事人,于情于理,他都要救他。再说,季月红的这件事原本就是市上的案子带出来的,翻案能否成功,这和李老板的案件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从大的方向上,还要看市上发生大案的走向。据他了解,市上对永川煤矿李劲仓给领导行贿受贿的案件也有所放宽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细细地分析起来,整个形势对季月红还是比较有利的,他千万不能放过眼前的这个大好机会。只要李老板的事实落实不下去,季月红就有希望能被解救出来。因为平时在企业内部,按照惯例,给外边有关人员送东西、送礼品,一般都是在李老板的亲自指示下,由低下的人员直接操作。可给主要领导送钱的事,大多是由李老板自己亲自去实施,所以只要李老板死咬门牙不吐口,这件事就落实不下去。 第三步,分别施救。在给季月红传送消息的同时,隐行长也分别找了信贷 员宋小岳和副经理成昕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尽快让三个人统一口径,把原来的口供翻了过来。这样在不光能救出人的情况下,还能挽回银行的名誉。这对他这个现任行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几天,隐行长一边给季月红做搭救工作,一边密切地关注着李老板事态的发展趋势。它的成败同时决定着季月红的成败。
李老板,是一个不会被轻易击倒的人,所以才有了一个“不倒翁”的称号。 那么这次还能否成功躲过一劫,好多人都在眼巴巴地盯着他。因为谁都知道,李老板平时就是凭借这种手段打出来的江山,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能耐。这次是 在偶然间爆出来的案件,是他手下的两个主要人员和他闹意见后告发的。事情一经爆出,就牵扯出了一连串的人。其中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有商贸、银 行、税务等方面的领导和办事人员,好歹这次没有把隐行长给牵扯进来。自从检察院传唤他后,他一直保持着同一种态度,死不承认。他碰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管是那一次,只要你死不承认,在无人作证的情况下,国家的法律就是再厉害,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这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这一次进来后,他仍然采取的是这样一种态度。不管办案人员采取什么办法,他就是死咬门牙不吐口,这样就是给他后来翻案留下了一条后路。
其次,制约案件不能细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新州市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迫使市委、市政府不得不对此做出让步。从李老板犯案十多天来,市委政法部门组织了强有力的干警组成专案组,先后对李老板的行贿事件进行 了全面的调查取证。可是,在审理的过程中,干警们越审,思想疑虑越重,他们发现真要是顺着李老板这条线索深挖下去,那真是一个黑洞,其中要牵扯出市上的好多领导,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一旦抖搂出来,就要伤及一大批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新州市的安定,经政法部门的主要领导,通过给市委主要领导汇报,最后还是采取了捂盖子的做法,这样就又给“不倒翁”李老板造就了一个难得的出逃机会。一个月后,李老板在众多关系的帮助下,成功出逃,无罪释放。
李老板出来了,这给隐行长带来了极大的喜悦。随后,银行成昕和宋小岳也相继翻供,隐行长一看,捞人的时机到了,就加紧做起了工作。在对季月红的两次审问中,季月红都以“从来没有过”和“不知道”抗击办案人员,最后检察院不得不以证据不足为由,解除了季月红的刑事责任,她便成了此案第二个挣脱法律制裁的幸运者。最后宣布,无罪释放!
在季月红释放不久,她的两个同伴相继也以证据不足为由,被无罪释放。说到底他们两个最终还是都沾了季月红的光。假如没有季月红那张强大的关系网,他们俩怕等来的不只是那无情的手铐和铁窗。
季月红翻案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省行屈行长所说的 :“记住,在这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说法。”隐行长在派人去接季月红的时候,他在办公室一边踱步,一边想:“是啊,这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但在人的作用下,什么事情 都可以让它回到原点。”这是他对省行屈行长的那句名言,做出的一种最确切、 最合理的解释。看着三个人先后都回到了行里,这时隐行长才松了一口气,把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通过这件事,隐行长确实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他有几分欣慰,同时也有几分担心。欣慰的是,以前人常说“法律不是儿戏”,可这一次他却像“耍儿戏”的一样,把法律给耍了。最大的胜利是把栽进监狱的三个人都捞出来了,这下他可以给省行屈行长有个交代了。可担心的是从现在看来,事情是不会有多大变化,可他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有反复,这就很难说了。
第六十章 愤怒的上帝
李老板和季月红一伙人,进去又出来的闹剧,给全市人民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
在这些天来,提起此事的人,人们总有一种天不是天来,地不是地的感觉。
在新州分行的大院,气氛更加独特。大多数人都为这次案件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而感到不可思议。当然人都不希望新州分行出事,可是当行里有的人一旦超越了现实,那也必须要得到现实的惩罚。这样也许才能符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逻辑和规律。人们不能不接受现实,但也不能接受这样不明不白的现实。
后勤事务所孙二炮就是最不能接受这种现实的人之一。一听到说季月红被放回来了,他这两天见了人都不想说话。看他那眉宇间的风云,就会知道集聚在他内心的愤怒。他性子直,是一个正义感极强的人。尽管有些事说来与他无关,可只要有不公平存在,他都有愤慨的理由,对于季月红的事也是如此。
陆楠和李毅在寂寞中仍然坚守着自己心灵的阵地,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既不幸灾乐祸,也不怜香惜玉,不做任何表态,这是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难得的城府和沉稳。
平时,人们在遇到难事的时候,总会喊天叫地,那是因为在天地间有一样东西是最宝贵的,那就是“正义”和“公平”。所以人们就把正义和公平看作是天和地,在人不能有效操控现实,为正义做主的时候,总会把希望寄托于一种神奇的自然力量,让天和地来评判人世间的是与非。
天地自有公道在,便成为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同样在新州分行,人们心中也都有这样一种期望,就是你平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那么你现在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得与失总是相辅相成的。可是,没有想到目前在新州分行甚至包括市上所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都似乎违背了这一条规律,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所以就有一种天不是天来,地不是地的感觉。
除此以外,在大楼内还有一部分人,鬼鬼祟祟在楼上楼下不停地穿梭着,他们成群结队偷偷摸摸地溜出去到季月红的家里去看望季月红,当然这一些活动都不能公开张扬,都是在暗中秘密进行的。其中白婄婄是最先跑去的一个, 她对季月红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从接季月红回来以后,她每天都要跑去看一次季月红。季月红的情绪变化、身体状况的好坏她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当有的人向她问起季月红的情况时,别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她倒替季月红委屈得先抹起眼泪来了,真可谓姐妹情深。
季月红回来以后,没有了往日的锋芒,情绪低落得宛如一片冰霜。因为在她的脑子里留下了永远都无法消除的记忆,那就是在监狱里度过的那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那污浊不堪的空气,受人看管的呵斥声,被人鄙视的眼神等等,刺得她的心老是隐隐作痛,她以前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人世间竟还有如此冰冷的世界。
季月红一进门,顾不上与守候在门边的老母亲打一声招呼,而是径直地进入了内屋,一头倒在了床上。大概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里才是唯一无条件地接纳她的地方。
母亲颤颤巍巍地把早就熬好的一碗红枣莲子粥端到她的床前,说道:“红红,喝上一碗汤,再去睡,好吗?”
季月红没有回答,她的泪水早已经把枕头打湿了一片。心疼的老母亲俯下身子,用双手抚摸着女儿那正在颤抖着的双肩。
行里有人来看季月红来了,她就强撑起身子去应付一下,人走了以后她又回到了内屋,便与床板平行。一连几天来,她一直是这样的。
季月红出来后,隐行长还没有见到她。她知道季月红刚刚出来,待事情平静一段,再去看她是比较好的。过了七八天以后,隐行长在离城比较偏远的一个叫伶馨酒店订了一桌餐,专门宴请季月红,为她压惊。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