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131
阅读:448
发表:2024/3/21 修改:2024/3/21
180章 历史 小说
《荆公为政》第151章:君臣两难
1-2
…
150
151
152
…
1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大臣们都说,连丞相的生徒都上书反对变法,足可见此变法……”神宗本想借机把废除新法、罢免丞相两件大事直接说了,但话到口边又打住,只是微微唉叹一声。
荆公问到薛向和吕嘉问的事。
神宗又是一叹,说道:“真没想到啊,朕与丞相如此厚爱、重用薛向与吕嘉问,可他二人竟做出那种里通外国、损公肥己之事,真叫朕无法理解呀。”
荆公愤然说道:“陛下,薛师正竭力鼓动蕃商来我朝经商,那是受臣之托而全力所为,如何能拉扯到里通外国呢?还有那吕望之,自从调任市易务,反垄断,平物价,无不尽心尽力,何曾做过损公肥己之事?至于从他府上搜出诸多珠宝财物,臣可断言,那定是遭人陷害,陛下千万得明察呀。”
神宗道:“此二人之案,朕正令大理寺在彻查哩。”
听说薛向与嘉问一案还在调查之中,荆公稍稍放心,说道:“陛下,此事非得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否则日后还有谁敢为朝廷办事?还有谁敢主动为朝廷办事呀?”
“是啊,朕也这样想过。”说着,神宗帝又想到已拟诏罢免丞相一事,犹豫片刻,说道,“丞相,朕自与丞相在迩英阁一见,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你我君臣一心要以变法来振兴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没想到竟遇上这百年不遇的大旱,此是上苍在对朕的施政不当而进行惩罚哟?”说罢,暗中瞟了荆公一眼,再装着长长哀叹一声,做出一幅无可奈何的模样靠上龙椅。
荆公已听出弦外之音,心中一紧,知道皇上废除新法、免去他宰相的决心已下,顿如一根钢针扎进心窝,既疼痛而又于心不甘,于是辩解道:“陛下,水旱乃天之常数,连尧舜禹汤都在所难免,如何是上苍对陛下施政的惩罚呢?今虽逢大旱,朝廷已开仓赈济,动员各地行动,以应天灾,陛下大可不必为此焦虑?”
神宗仍是仰靠在龙椅上,喃喃说道:“大旱如此严重,百姓痛苦不堪,叫朕何能不怀疑是自己施政的谬误呢。”
荆公知道皇上是在暗示他这位宰相辅政不当,不得不质疑道:“自陛下登大位以来,励精图治,短短几年,国内仓廪充盈,国力增强;外有吐蕃来归,多方修好;少数几个夷狄虽有觊觎我大宋疆土之野心,但也不敢轻举妄动。正因为如此,方换得当今的盛世。这些都是陛下施政累积起来的功德、威望与政绩,从何谈起谬误呢?”见神宗帝仍是靠在龙椅上闭目不语,又说道,“孟子说过,他们那时每逢灾年,都是难逃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惨境。而我朝虽自去年七月至今未雨,但赈灾之事早已在做,臣此次去京西,那陶县以工代赈,做得卓有成效。臣此次回来,正是准备下一文告,再派一批按察使下去,既是监督赈灾,更要借大灾之年,修好水利。只要各州县都能如陶县那样把坏事变成好事,不仅能渡过这大旱之年,更会迎迓来年的希望。”
神宗坐起,又是一声长叹:“哎,既然现在朝野议论汹汹,朕已下诏,广开言路,议论朝政……”
荆公一震,就知这位与己相处六年之久的君王,此时废除新法、罢免他宰相一职的决心已定。他本想再作辩解,但想到朝中那些历来反对族法的王公大臣一直未能如愿,这次恰逢天灾,他们何能放弃?何能不借机疯狂进攻?年轻的皇上除了作出如此违心的抉择,还能有何应对的办法?此时若再辩解,岂不给这位年轻的皇上增添无尽的痛苦与烦恼?想到此,就觉得再解释实属多余,于是忍住内心的痛楚,以万般无奈和无限留恋的目光再次细细瞅看了这位自迩英阁一见就与之倾心的君王的最后一眼后,起身说道:“愿陛下保重。臣告退。”
荆公问到薛向和吕嘉问的事。
神宗又是一叹,说道:“真没想到啊,朕与丞相如此厚爱、重用薛向与吕嘉问,可他二人竟做出那种里通外国、损公肥己之事,真叫朕无法理解呀。”
荆公愤然说道:“陛下,薛师正竭力鼓动蕃商来我朝经商,那是受臣之托而全力所为,如何能拉扯到里通外国呢?还有那吕望之,自从调任市易务,反垄断,平物价,无不尽心尽力,何曾做过损公肥己之事?至于从他府上搜出诸多珠宝财物,臣可断言,那定是遭人陷害,陛下千万得明察呀。”
神宗道:“此二人之案,朕正令大理寺在彻查哩。”
听说薛向与嘉问一案还在调查之中,荆公稍稍放心,说道:“陛下,此事非得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否则日后还有谁敢为朝廷办事?还有谁敢主动为朝廷办事呀?”
“是啊,朕也这样想过。”说着,神宗帝又想到已拟诏罢免丞相一事,犹豫片刻,说道,“丞相,朕自与丞相在迩英阁一见,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你我君臣一心要以变法来振兴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没想到竟遇上这百年不遇的大旱,此是上苍在对朕的施政不当而进行惩罚哟?”说罢,暗中瞟了荆公一眼,再装着长长哀叹一声,做出一幅无可奈何的模样靠上龙椅。
荆公已听出弦外之音,心中一紧,知道皇上废除新法、免去他宰相的决心已下,顿如一根钢针扎进心窝,既疼痛而又于心不甘,于是辩解道:“陛下,水旱乃天之常数,连尧舜禹汤都在所难免,如何是上苍对陛下施政的惩罚呢?今虽逢大旱,朝廷已开仓赈济,动员各地行动,以应天灾,陛下大可不必为此焦虑?”
神宗仍是仰靠在龙椅上,喃喃说道:“大旱如此严重,百姓痛苦不堪,叫朕何能不怀疑是自己施政的谬误呢。”
荆公知道皇上是在暗示他这位宰相辅政不当,不得不质疑道:“自陛下登大位以来,励精图治,短短几年,国内仓廪充盈,国力增强;外有吐蕃来归,多方修好;少数几个夷狄虽有觊觎我大宋疆土之野心,但也不敢轻举妄动。正因为如此,方换得当今的盛世。这些都是陛下施政累积起来的功德、威望与政绩,从何谈起谬误呢?”见神宗帝仍是靠在龙椅上闭目不语,又说道,“孟子说过,他们那时每逢灾年,都是难逃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惨境。而我朝虽自去年七月至今未雨,但赈灾之事早已在做,臣此次去京西,那陶县以工代赈,做得卓有成效。臣此次回来,正是准备下一文告,再派一批按察使下去,既是监督赈灾,更要借大灾之年,修好水利。只要各州县都能如陶县那样把坏事变成好事,不仅能渡过这大旱之年,更会迎迓来年的希望。”
神宗坐起,又是一声长叹:“哎,既然现在朝野议论汹汹,朕已下诏,广开言路,议论朝政……”
荆公一震,就知这位与己相处六年之久的君王,此时废除新法、罢免他宰相一职的决心已定。他本想再作辩解,但想到朝中那些历来反对族法的王公大臣一直未能如愿,这次恰逢天灾,他们何能放弃?何能不借机疯狂进攻?年轻的皇上除了作出如此违心的抉择,还能有何应对的办法?此时若再辩解,岂不给这位年轻的皇上增添无尽的痛苦与烦恼?想到此,就觉得再解释实属多余,于是忍住内心的痛楚,以万般无奈和无限留恋的目光再次细细瞅看了这位自迩英阁一见就与之倾心的君王的最后一眼后,起身说道:“愿陛下保重。臣告退。”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