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1707
阅读:6175
发表:2016/4/27
10章 悬疑推理 小说
《“同志”久违的称呼》第10章
1
…
9
1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不,我可以发誓我没有作案,是我作案也不要你们从宽。”
“不是你作案,怎么你这件衣上也掉了一颗钮扣在现场?不是你作案,这钱怎么会到你手里?你说是在家里捡的,谁相信?别人作的案会分这么多钱给你吗?再有,不是你作案,你在于家生活得很好,林业局还发你工资,你为什么突然之间不辞而别跑到广东去了。这不是铁证如山嘛。”
“不,这太冤枉了,我去广东打工是因为那天于伯说我跟丁于倒是一对。我听了很生气,觉得这样一来我在于丁和丁于之间不好做人,于是决定离家出走。我对于伯孝敬还孝敬不过来,怎么会谋财害他的命呢?”
“不过,我不让陈静去见阎王而换上你去见阎王,好像也有些过意不去,你还是拿着这件衣和钱走吧。”
“啊,我明白了,你刚才说我作案是开玩笑的,你一定知道于伯没有死。我也这么想,这钱要么是于丁要么是于伯丢在我家的。是于丁给的那一定是我走了之后,于伯给了他这钱,他再分给我。但不可能的是,他不会将钱丢在我那破房子里,而会等待机会亲手交给我。再者是他给的钱,丁于一定知道,那她今天就不会把我带到这里来。如果是于伯给的,那么,发案前给的也不可能,一是时间上不允许,二是他也不知道当晚会出事,非要把钱丢在我房里不可。所以说只可能是案发后他还保住了这么一大笔钱,他觉得我跟了他这么多年,应当给点钱给我。同时为了证明是他给的,他用这件破衣包上,我估计他现在一定是隐身了。”
石太知站了起来:“苏局长、高队长,李石子分析的还真是那么回事,我还真认为夹风坡案件与他无关。现在我还有个重要的证据证明于北山还活着。
我在刑场上提出停止执行陈静死刑之后,政法委认为我是出风头,开玩笑,是无依据的草率行为,他们叫我停职反省。我向检察长提出,要反省也要把案子复查后再说,是我提出的停止执行,案件就应当由我负责。检察长支持了我。对外,我在停职反省。对内,我在积极地开展调查工作。我先是一个人去山区,首先调查了陈静的身世,而后到夹风坡察看现场。这个时候,检察长把来我院实习的大学生盛男安排来协助我的工作。当然首先是她提出对这个案件很感兴趣。她在夹风坡找到了我。我们仔细看了烧毁了的房屋,从残存的灰炭中,我发现于北山房间里的柜门是开着烧毁的,并且在地上发现了大立柜内的抽斗痕迹,地上留有铝质拉手。根据这一现场情况,我以为本案性质是抢劫财物引起杀人。
接着,我想考察一下丁、于两家穿越大界峰的道路,我叫盛男回夹风坡村找个人家住下,我独自一人往山里走。当时,已是中午过后。到了天黑的时候,我还不知方向地在山里转。这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我闻声寻去,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盛男掉在一个悬崖的半腰之中。原来她一直是时左时右的跟在我的身后进了山。
我下去救她,在这个悬崖的半腰之中,我们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山洞。进去一看,洞里有一张柴草搭成的床,床上还有被子,只是好久没用过了,已经霉染尘封。在枕边我们发现了一本书,写有于北山的名字。后来又发现了蜡烛,还有一把梳子。
这时,奇迹就出现了,梳子上和地上发现了几根长长的女人头发,床上的枕边还有几根麻白色的短发,我们想这一定是于北山与女人秘密幽会的地方。回来后,经检验,女人头发是B型,与陈静血型相同,男人头发是A型,他是谁呢?你们的尸检报告死者的血型是O型。于是我们去调阅了于凹泽在劳教所的档案,发现他的血是A型。来这里之前,我又得知于丁的血型也是A型。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于北山的血型是A型。也就是说死者既是O型血,他就不是于北山。现在陈静已经交代,那个山洞正是她与于北山经常约会的地方。”
“好,”苏严在桌上拍了一下,他走到石太知面前握着他的手:“感谢你,我们的好检察官!”
“现在的问题是应当迅速地找到于北山,找到他,死者是谁,案件的具体情况才会一目了然。”苏严说。
“他很可能是到一个姓米的和尚那里去了,那个和尚是他的老朋友。而且,于伯在生气的时候几次讲过他要出家。我好像记得那和尚讲他是天国寺的。”李石子插嘴说。
高天坦:“天国寺?这好办,到宗教事务局一查就清楚了。”
“你们派我去吧,我一定把于伯接回来。”李石子急着说。
“石检察官,查找于北山,搞清全案就由我们来进行吧。”高天坦说。
“那就拜托了,我还在想抽时间清理一下办公桌,整理好过去所办的案件。”石太知说着就和苏严、高天坦握手告辞。
几天之后,于丁和李石子簇拥着于北山来到了检察院,他向检察官石太知陈述了案发经过。
“那天,于丁带着丁于推着摩托车下了山之后,我站在室外的三合土坪地上叹气。张广寒背着药篓从山里出来。
‘怎么啦,老兄。’
我发现张广寒站在我身边,就说声‘噢,你来了。’我那不听话的家伙,他们都走了。
‘这天都黑了,他们能上哪去呀。’
由他去,进屋吧。
我本想领张广寒到屋里去,只见他把篓子往地上一丢,飞起一拳就向着我的胸口打来,我躲避不及,挨了一拳,我便奋力还击,二人扭在一起,张广寒一手揪着我胸口的衣服,一手猛击我头部,我一面招架,一面挣脱他的手,只感到身子向后一仰,头部“轰”地一声就失去了知觉。后来,我发现我在房里靠着床。我看见张广寒点着蜡烛在翻箱倒柜,搜寻钱财。我一动也不敢动,只是趁背着光时看他一眼,他把他所要的东西都装进背篓里,然后提着背篓走了出去。我蹑手蹑脚走到门边,看到他把背篓放在堂屋里,打着打火机向杂房走去,我连忙吹黑了蜡烛,溜到大门外,他从杂屋提来汽油桶,走到房里时听到他说了声:‘嗯,黑了,管它呢。’接着我听到泼汽油声,‘噗哧’打火声,紧接着是‘嘭’地一声,满房大火。说时迟那时快,我奔去把房门紧扣上,我听到了一声嚎叫和扑打声,很快火苗窜了出来,我知道我无法救火,拿着张广寒的背篓向坡下走。这时整个房子火光冲天。
我来到夹风坡村,各家各户都睡了,我在李石子的旧房前停了停,觉得应当留点钱给他修房子。我脱了外大褂,从背篓里拿了一沓钱用那衣包着,从窗楞的间隔里顺着墙壁溜下,不进到房内就不会被人发现。
当夜,我在马路上挡了一辆货车离开了山区,我想到孩子们的事,想到陈静的家庭情况,想到夹风坡的家,我烦死了,一心想找米迪先出家。但我忘记了他的庙宇在什么地方。我只得遍游名山大川拜谒古刹庙宇,逗留于寺院,与僧人们共用斋饭,同拜佛像。辗转几个月才遇上米迪先,我要求他收我为徒,跟随他出家。正当他准备为我剃度之时,有两个公安民警带领着丁子和李石子找到了我。我听到陈静还在狱中时,便随着他们一道回来。”
至此,全案真象大白,不久陈静被无罪释放。张广寒行凶抢劫焚火自灭,自成结果。
孙立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受了个免职处分,也已告老还乡。
石太知已经把案卷材料全部交接清楚,便来到了检察长办公室。
“听说调令早来了,您什么时候打发我走?”石太知像犯了过失的孩子站在父母面前一样站在检察长面前。
成质笑着说:“别着急嘛,你办起案来总是日日夜夜的,这个案子结了,你就好好休息几天,然后我要为你开个欢送会。”
石太知只说了声“没有必要。”就离开了检察长。
“不管你调到哪里,也不管你今后干什么工作,我都会和你在一起。”石太知从检察长办公室出来正遇上盛男,盛男知道他要调走,便这样对他说。
“只怕今后是道不同而志难合。”
“志同道合,不在其形而在其心。何况人生在世,风波、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的,只要自己有勇气,有信心,困难和挫折也都是暂时的。”
“我想先到办事处看看那里的工作环境,你一同去吗?”
盛男愉快地挽着他的手“走,去看看。”
二人来到街道办民政室。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跛足老同志。
“这民政工作好干极了,就是婚姻登记、军烈属、五保户、特困户和残疾人管理。轻松得很,而且香烟和糖果经常是满抽屉,自己用、待客、哄小孩今后就不要花钱了。这工作历来都是照顾性地安排老弱病残,你倒是年轻轻的。”老同志一面说着,一面从抽屉里抓了两大把水果糖塞在他俩的手里。
石太知笑着说:“我也是被照顾来的,虽然年龄不算大,可我是一个弱者。”
盛男听了也咯咯地笑着。
石太知起身走出民政室,那老同志追着问。
“小伙子,什么时候来?我既是民政员也是残联负责人,我退休只移交民政工作还保留残联工作行吗?”
“行。”
“这也好,今后我们打结婚证就用不着找别人了。”盛男笑着说。
石太知一边走一边低着头想:今后就躲在这小小的角落里,既无须轰轰烈烈的工作,也无须追逐功名。既没有勾心斗角的职位竞争,也不要作上下左右的逢迎。而今而后,我将荣衰既不问,宠辱何须惊。做一介憨厚呆子,装一个老弱病痴。心闲习翰墨,斯文慢填词。抬头不问局外事,俯首且看柴米油。纵然梁为再出现,奈我又如何!
“喂,你在想什么。”盛男摇着他的手臂。
“我在想一个微型的清平世界。”
“能容纳你和我的清平世界。”
“也许吧。”
成质果然为石太知安排了一个欢送会,石太知所在刑二科的全体同志,院里各科室局的负责人都参加了。苏严局长,高天坦,还有吴洁也闻讯来了。
“啊呀,我是真心实意地想留住太知同志,他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检察官,一个名副其实的最佳公诉人。人才难得呀!可有什么办法,我们得服从上级。我相信太知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能发挥他的才智,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法律,忠实于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成质发表了他简短的欢送词。
“小石同志办案细心、敏感、扎实,他善于分析,善于推理,逻辑思维强,判断准确,这确实是我们政法系统难得的人才。”苏严接着成质之后说。
这时法院院长王律恰到好处地赶来了:“最可贵的是他在刑场上,表现得十分的敏锐和冷静,从被执行人临刑前的一句话,察觉了对整个案件存在的疑点。面对着被执行人生死攸关的紧张时刻,他不顾个人得失,力排众议,果敢地作出了停止执行的决定。这是一个检察官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忠实履行自己职责的表现。我建议要为他请功!”
吴洁附在高天坦的耳朵边:“怎么不见政法委来人?他们对石检察官太偏见了。
据说梁为昨天就知道今天开欢送会,他和下面的人说不要参加,石太知不够级别。还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就在梁为说了这句话之后,省委组织部来了人,找他谈了话,决定他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那对石太知的调令还起作用吗?这样的安排多委屈啊!”
这句话被成质听到了,他向他们笑着说:“调令由我掌握着,确实是明天报到,一点也不委屈。”
大家都用愤怒地眼光望着成质,他只作没有看见。
第二天,检察长用自己的专车安排石太知起程赴新的工作岗位。临行时他才把调令交给石太知,并握着他的手。
“希望你常回来看看。”
石太知接过调令一看,报到单位: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我真没有想到我还能留在检察机关工作而且是到省检察院。感谢你的提携!”石太知感动得泪花闪闪。
“你是千里马,应当到更能展示你的才华的工作岗位上去。今后希望你回来指导工作。”
“惭愧,惭愧!检察长,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老师,最受我尊敬的领导!”
二人紧紧地握着手,许久,许久。
陈静释放之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谢检察官石太知。这天,她穿着于北山为她新买的缎面旗袍,戴上了蓝宝石戒指,长长的披肩发的左侧别着银光闪烁的珍珠发饰,两耳垂着金链条耳环,一派贵富人打扮。与她并肩而行的是于北山,现在他也一改昔日容颜,蓬乱的络腮胡子不见了,银灰色的头发也梳剪得整整齐齐。他身着一套白色的西装,扎着桔红色斜格丝绸领带,满面容光焕发。他一手挽着陈静,一手风度翩翩地握着根雕花手杖。走在他俩后面的是于丁、丁于和李石子。
当他们来到检察院大门口时,传达室的人告诉他们,石太知的汽车刚刚开出。他们望着留下一溜蓝烟的轿车,大声地呼喊:“石检察官——”
汽车走了,他们站在检察院门楼前,望着高高悬挂的国徽肃然起敬。
“凹泽,我们上哪儿去?”
“林业局又在夹风坡建起了新房。”
他们离开检察院向前走去。
这时,一个记者手持采访本来到于北山跟前:“于老,我刚从检察长那里得知您和夫人历尽生离死别,坎坷一生,今天终于有了大团圆的结局。请问此时此刻,您有何感慨?”
于北山望了他一眼,拿过采访本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这都是一场梦,一场梦呀!”他把本子交给他:“对啦,我要感谢人民的好检察官!”
记者打开采访本,只见四个字:林涛夜梦。
“你那天还真把我当凶犯了?”李石子笑着对丁于说。
“你还恨我是不是!”丁于轻轻地给了李石子一拳也笑着说。
于丁走在最后面。他前面的四个人都在说说笑笑,他停步了。
他们越走越远。
丁于锰一回头,望着远远站着的于丁大声地呼喊。
“哥——”
“不是你作案,怎么你这件衣上也掉了一颗钮扣在现场?不是你作案,这钱怎么会到你手里?你说是在家里捡的,谁相信?别人作的案会分这么多钱给你吗?再有,不是你作案,你在于家生活得很好,林业局还发你工资,你为什么突然之间不辞而别跑到广东去了。这不是铁证如山嘛。”
“不,这太冤枉了,我去广东打工是因为那天于伯说我跟丁于倒是一对。我听了很生气,觉得这样一来我在于丁和丁于之间不好做人,于是决定离家出走。我对于伯孝敬还孝敬不过来,怎么会谋财害他的命呢?”
“不过,我不让陈静去见阎王而换上你去见阎王,好像也有些过意不去,你还是拿着这件衣和钱走吧。”
“啊,我明白了,你刚才说我作案是开玩笑的,你一定知道于伯没有死。我也这么想,这钱要么是于丁要么是于伯丢在我家的。是于丁给的那一定是我走了之后,于伯给了他这钱,他再分给我。但不可能的是,他不会将钱丢在我那破房子里,而会等待机会亲手交给我。再者是他给的钱,丁于一定知道,那她今天就不会把我带到这里来。如果是于伯给的,那么,发案前给的也不可能,一是时间上不允许,二是他也不知道当晚会出事,非要把钱丢在我房里不可。所以说只可能是案发后他还保住了这么一大笔钱,他觉得我跟了他这么多年,应当给点钱给我。同时为了证明是他给的,他用这件破衣包上,我估计他现在一定是隐身了。”
石太知站了起来:“苏局长、高队长,李石子分析的还真是那么回事,我还真认为夹风坡案件与他无关。现在我还有个重要的证据证明于北山还活着。
我在刑场上提出停止执行陈静死刑之后,政法委认为我是出风头,开玩笑,是无依据的草率行为,他们叫我停职反省。我向检察长提出,要反省也要把案子复查后再说,是我提出的停止执行,案件就应当由我负责。检察长支持了我。对外,我在停职反省。对内,我在积极地开展调查工作。我先是一个人去山区,首先调查了陈静的身世,而后到夹风坡察看现场。这个时候,检察长把来我院实习的大学生盛男安排来协助我的工作。当然首先是她提出对这个案件很感兴趣。她在夹风坡找到了我。我们仔细看了烧毁了的房屋,从残存的灰炭中,我发现于北山房间里的柜门是开着烧毁的,并且在地上发现了大立柜内的抽斗痕迹,地上留有铝质拉手。根据这一现场情况,我以为本案性质是抢劫财物引起杀人。
接着,我想考察一下丁、于两家穿越大界峰的道路,我叫盛男回夹风坡村找个人家住下,我独自一人往山里走。当时,已是中午过后。到了天黑的时候,我还不知方向地在山里转。这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我闻声寻去,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盛男掉在一个悬崖的半腰之中。原来她一直是时左时右的跟在我的身后进了山。
我下去救她,在这个悬崖的半腰之中,我们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山洞。进去一看,洞里有一张柴草搭成的床,床上还有被子,只是好久没用过了,已经霉染尘封。在枕边我们发现了一本书,写有于北山的名字。后来又发现了蜡烛,还有一把梳子。
这时,奇迹就出现了,梳子上和地上发现了几根长长的女人头发,床上的枕边还有几根麻白色的短发,我们想这一定是于北山与女人秘密幽会的地方。回来后,经检验,女人头发是B型,与陈静血型相同,男人头发是A型,他是谁呢?你们的尸检报告死者的血型是O型。于是我们去调阅了于凹泽在劳教所的档案,发现他的血是A型。来这里之前,我又得知于丁的血型也是A型。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于北山的血型是A型。也就是说死者既是O型血,他就不是于北山。现在陈静已经交代,那个山洞正是她与于北山经常约会的地方。”
“好,”苏严在桌上拍了一下,他走到石太知面前握着他的手:“感谢你,我们的好检察官!”
“现在的问题是应当迅速地找到于北山,找到他,死者是谁,案件的具体情况才会一目了然。”苏严说。
“他很可能是到一个姓米的和尚那里去了,那个和尚是他的老朋友。而且,于伯在生气的时候几次讲过他要出家。我好像记得那和尚讲他是天国寺的。”李石子插嘴说。
高天坦:“天国寺?这好办,到宗教事务局一查就清楚了。”
“你们派我去吧,我一定把于伯接回来。”李石子急着说。
“石检察官,查找于北山,搞清全案就由我们来进行吧。”高天坦说。
“那就拜托了,我还在想抽时间清理一下办公桌,整理好过去所办的案件。”石太知说着就和苏严、高天坦握手告辞。
几天之后,于丁和李石子簇拥着于北山来到了检察院,他向检察官石太知陈述了案发经过。
“那天,于丁带着丁于推着摩托车下了山之后,我站在室外的三合土坪地上叹气。张广寒背着药篓从山里出来。
‘怎么啦,老兄。’
我发现张广寒站在我身边,就说声‘噢,你来了。’我那不听话的家伙,他们都走了。
‘这天都黑了,他们能上哪去呀。’
由他去,进屋吧。
我本想领张广寒到屋里去,只见他把篓子往地上一丢,飞起一拳就向着我的胸口打来,我躲避不及,挨了一拳,我便奋力还击,二人扭在一起,张广寒一手揪着我胸口的衣服,一手猛击我头部,我一面招架,一面挣脱他的手,只感到身子向后一仰,头部“轰”地一声就失去了知觉。后来,我发现我在房里靠着床。我看见张广寒点着蜡烛在翻箱倒柜,搜寻钱财。我一动也不敢动,只是趁背着光时看他一眼,他把他所要的东西都装进背篓里,然后提着背篓走了出去。我蹑手蹑脚走到门边,看到他把背篓放在堂屋里,打着打火机向杂房走去,我连忙吹黑了蜡烛,溜到大门外,他从杂屋提来汽油桶,走到房里时听到他说了声:‘嗯,黑了,管它呢。’接着我听到泼汽油声,‘噗哧’打火声,紧接着是‘嘭’地一声,满房大火。说时迟那时快,我奔去把房门紧扣上,我听到了一声嚎叫和扑打声,很快火苗窜了出来,我知道我无法救火,拿着张广寒的背篓向坡下走。这时整个房子火光冲天。
我来到夹风坡村,各家各户都睡了,我在李石子的旧房前停了停,觉得应当留点钱给他修房子。我脱了外大褂,从背篓里拿了一沓钱用那衣包着,从窗楞的间隔里顺着墙壁溜下,不进到房内就不会被人发现。
当夜,我在马路上挡了一辆货车离开了山区,我想到孩子们的事,想到陈静的家庭情况,想到夹风坡的家,我烦死了,一心想找米迪先出家。但我忘记了他的庙宇在什么地方。我只得遍游名山大川拜谒古刹庙宇,逗留于寺院,与僧人们共用斋饭,同拜佛像。辗转几个月才遇上米迪先,我要求他收我为徒,跟随他出家。正当他准备为我剃度之时,有两个公安民警带领着丁子和李石子找到了我。我听到陈静还在狱中时,便随着他们一道回来。”
至此,全案真象大白,不久陈静被无罪释放。张广寒行凶抢劫焚火自灭,自成结果。
孙立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受了个免职处分,也已告老还乡。
石太知已经把案卷材料全部交接清楚,便来到了检察长办公室。
“听说调令早来了,您什么时候打发我走?”石太知像犯了过失的孩子站在父母面前一样站在检察长面前。
成质笑着说:“别着急嘛,你办起案来总是日日夜夜的,这个案子结了,你就好好休息几天,然后我要为你开个欢送会。”
石太知只说了声“没有必要。”就离开了检察长。
“不管你调到哪里,也不管你今后干什么工作,我都会和你在一起。”石太知从检察长办公室出来正遇上盛男,盛男知道他要调走,便这样对他说。
“只怕今后是道不同而志难合。”
“志同道合,不在其形而在其心。何况人生在世,风波、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的,只要自己有勇气,有信心,困难和挫折也都是暂时的。”
“我想先到办事处看看那里的工作环境,你一同去吗?”
盛男愉快地挽着他的手“走,去看看。”
二人来到街道办民政室。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跛足老同志。
“这民政工作好干极了,就是婚姻登记、军烈属、五保户、特困户和残疾人管理。轻松得很,而且香烟和糖果经常是满抽屉,自己用、待客、哄小孩今后就不要花钱了。这工作历来都是照顾性地安排老弱病残,你倒是年轻轻的。”老同志一面说着,一面从抽屉里抓了两大把水果糖塞在他俩的手里。
石太知笑着说:“我也是被照顾来的,虽然年龄不算大,可我是一个弱者。”
盛男听了也咯咯地笑着。
石太知起身走出民政室,那老同志追着问。
“小伙子,什么时候来?我既是民政员也是残联负责人,我退休只移交民政工作还保留残联工作行吗?”
“行。”
“这也好,今后我们打结婚证就用不着找别人了。”盛男笑着说。
石太知一边走一边低着头想:今后就躲在这小小的角落里,既无须轰轰烈烈的工作,也无须追逐功名。既没有勾心斗角的职位竞争,也不要作上下左右的逢迎。而今而后,我将荣衰既不问,宠辱何须惊。做一介憨厚呆子,装一个老弱病痴。心闲习翰墨,斯文慢填词。抬头不问局外事,俯首且看柴米油。纵然梁为再出现,奈我又如何!
“喂,你在想什么。”盛男摇着他的手臂。
“我在想一个微型的清平世界。”
“能容纳你和我的清平世界。”
“也许吧。”
成质果然为石太知安排了一个欢送会,石太知所在刑二科的全体同志,院里各科室局的负责人都参加了。苏严局长,高天坦,还有吴洁也闻讯来了。
“啊呀,我是真心实意地想留住太知同志,他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检察官,一个名副其实的最佳公诉人。人才难得呀!可有什么办法,我们得服从上级。我相信太知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能发挥他的才智,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法律,忠实于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成质发表了他简短的欢送词。
“小石同志办案细心、敏感、扎实,他善于分析,善于推理,逻辑思维强,判断准确,这确实是我们政法系统难得的人才。”苏严接着成质之后说。
这时法院院长王律恰到好处地赶来了:“最可贵的是他在刑场上,表现得十分的敏锐和冷静,从被执行人临刑前的一句话,察觉了对整个案件存在的疑点。面对着被执行人生死攸关的紧张时刻,他不顾个人得失,力排众议,果敢地作出了停止执行的决定。这是一个检察官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忠实履行自己职责的表现。我建议要为他请功!”
吴洁附在高天坦的耳朵边:“怎么不见政法委来人?他们对石检察官太偏见了。
据说梁为昨天就知道今天开欢送会,他和下面的人说不要参加,石太知不够级别。还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就在梁为说了这句话之后,省委组织部来了人,找他谈了话,决定他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那对石太知的调令还起作用吗?这样的安排多委屈啊!”
这句话被成质听到了,他向他们笑着说:“调令由我掌握着,确实是明天报到,一点也不委屈。”
大家都用愤怒地眼光望着成质,他只作没有看见。
第二天,检察长用自己的专车安排石太知起程赴新的工作岗位。临行时他才把调令交给石太知,并握着他的手。
“希望你常回来看看。”
石太知接过调令一看,报到单位: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我真没有想到我还能留在检察机关工作而且是到省检察院。感谢你的提携!”石太知感动得泪花闪闪。
“你是千里马,应当到更能展示你的才华的工作岗位上去。今后希望你回来指导工作。”
“惭愧,惭愧!检察长,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老师,最受我尊敬的领导!”
二人紧紧地握着手,许久,许久。
陈静释放之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谢检察官石太知。这天,她穿着于北山为她新买的缎面旗袍,戴上了蓝宝石戒指,长长的披肩发的左侧别着银光闪烁的珍珠发饰,两耳垂着金链条耳环,一派贵富人打扮。与她并肩而行的是于北山,现在他也一改昔日容颜,蓬乱的络腮胡子不见了,银灰色的头发也梳剪得整整齐齐。他身着一套白色的西装,扎着桔红色斜格丝绸领带,满面容光焕发。他一手挽着陈静,一手风度翩翩地握着根雕花手杖。走在他俩后面的是于丁、丁于和李石子。
当他们来到检察院大门口时,传达室的人告诉他们,石太知的汽车刚刚开出。他们望着留下一溜蓝烟的轿车,大声地呼喊:“石检察官——”
汽车走了,他们站在检察院门楼前,望着高高悬挂的国徽肃然起敬。
“凹泽,我们上哪儿去?”
“林业局又在夹风坡建起了新房。”
他们离开检察院向前走去。
这时,一个记者手持采访本来到于北山跟前:“于老,我刚从检察长那里得知您和夫人历尽生离死别,坎坷一生,今天终于有了大团圆的结局。请问此时此刻,您有何感慨?”
于北山望了他一眼,拿过采访本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这都是一场梦,一场梦呀!”他把本子交给他:“对啦,我要感谢人民的好检察官!”
记者打开采访本,只见四个字:林涛夜梦。
“你那天还真把我当凶犯了?”李石子笑着对丁于说。
“你还恨我是不是!”丁于轻轻地给了李石子一拳也笑着说。
于丁走在最后面。他前面的四个人都在说说笑笑,他停步了。
他们越走越远。
丁于锰一回头,望着远远站着的于丁大声地呼喊。
“哥——”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