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85031
成片时长:每集约29分钟
阅读:23386
发表:2017/5/7
3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潮中儿女》第1-33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韩素娟:走, 咱们走, 开会去。
◎韩素娟收拾起办公桌上的用品, 同小王一起走出办公室。
◎江兰婷在厂办公楼前的广告栏里贴出广告:《通知。 因资金周转困难,原定25日开支日期后延。
具体发放时间另行通知。财务科、1995年10月24日》◎广告栏前, 立刻有人围观, 人们议论着, 怨声不断。
(二)
时: 上午。
景: 厂会议室。
人: 厂长、法人代表刘东林,56岁。
党支部书记赵旺,58岁。
供销科长李二郎,36岁。
韩素娟、江兰婷等科室干部及工作人员若干。
◎二楼会议室。
◎宽大的会议桌旁,围坐着几十名前来开会的科室工作人员。
◎厂法法人代表、厂长刘东林坐在桌前中央位置。
◎党支部书记赵旺坐在厂长一旁主持会议。
◎刘东林环视一下四周, 看了看到会人数。
刘东林:老赵,咱们开始吧。
◎赵旺点了点头, 清了清嗓子, 提高了声音。
赵 旺:同志们, 静一静, 大家别说话啦, 咱们开会。
◎会议室里慢慢地静了下来。
赵 旺:同志们, 厂部决定,今天招集咱们大家开个紧急动员会、具体内容由咱们刘厂长传达布置, 大家要注意听, 会后还要认真落实。来, 刘厂长你说。
刘东林:同志们,不好办啦,形势很严峻。把大家召集过来也是共同想想办法。干脆直说吧,昨天下午我与在南方跑销售的经营厂长张军生同志通了电话, 现实的情况是:咱厂的产品在广州那边销售也很困难, 按咱产品的成本价搞代销、商家还嫌贵,人家都嫌占地方。经过张军生同志在广交会上苦心联系, 通过广州外贸下属的一个什么进出口有限公司、具体名字我还忘啦, 就有这么一回事吧,在人家的协助下, 改换了中性包装、保本儿向国外出口了一批,货款得从国外返回广州才能结算, 钱啥时能到厂, 依我看还别实打实地指望着, 国内做生意与人打交道都这么难,更何况外国人。我说这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明天这个月开支还是没钱,还得再拖拖。
◎刘东林话音刚落,人群立刻发出了议论。
刘东林:大家静一静先让我把话说完。除此,更不好办的是,眼下厂子生产经营又遇到个新问题,银行对中小国营企业实行银根紧缩、打这往后,中小国企再靠贷款开支过日子的事儿以后简直就别想了。大家都知道明天本来是全厂开支的日子,盼有什么用?因此,面对严峻的现实,经厂部研究决定,採取临时举措,把咱们科室同志、中层干部全部动员起来, 把产品分下去、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头, 充分发动群众, 大家都来搞销售。
◎刘东林话音未落, 在场开会的科室人员又是一片哗然。
◎大家议论纷纷,室内乱成一团。
赵 旺: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请咱们刘厂长把话讲完。
刘东林:大家静一静,我的话还没说完。不好办的事儿,乱吵吵能有什么用?财务科长江兰婷同志,你把厂里各种产品的成本再核实一下,这批分下去的布,一定不能挺高价,只要能保住工资,就别图有没有利润,一律按成本价直接面对消费者;这年头儿爹死娘嫁人、个人顾各人,一定绕开多层商业环节,再经过大家辛苦努力,打开销售局面,想神法儿也得弄钱开支!
◎江兰婷点头答应着。
刘东林:新调来的供销科长李二郎同志,会后你负责安排一下,捡库房里积压得最多、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需要的褥单布,科室工作人员每人分它三、五百米。厂部号召大家自由结组,赶集上店、走村串户,努力推销。我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齐心努力,我们厂的资金一定会周转起来,以前拖欠的工资一定能补上。上级领导一再强调:企业走向市场才有前途,不下水总也学不会游泳,我看也对。我就说这么多,下面由赵书记强调补充一下。
◎党支部书记赵旺往前挪了一下坐位,清了一下嗓门儿。
赵 旺:同志们,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小国企经营都难,这可不是咱一家的事,这次动员大家集
体走出去推销产品,是咱厂历史上没有过的事,原来咱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国家统一调拨,市纺织站全部收购;现在市经济计划委员会改成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收购咱厂产品的纺织站改行成了干鲜果品批发站,你说咱库存积压那么多产品卖给谁?全厂七、八百名职工,总不开支怎么活?刚才刘厂长提出的促销举措,知道大家肯定要付出辛苦,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尽管这样,大家还是要提高认识,为了厂子生存,有风的使风、有雨的使雨,没风没雨多出力气。只要是你能按厂部要求,把布卖出去、货款如数收上来,就是好同志。咱们党团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政工部门对促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成绩突出者要上报纺织局党委宣传部…。
干部甲:赵书记,纺织局解散了,就剩局长带一两个人儿看家守滩呢。
赵 旺:对,我还真把这碴给忘啦,那就别报了。最后,我还得说说注意安全的事儿,大家赶集
上店卖货不容易,务必注意防贼防盗,现在市场上小偷忒多。
◎说着站起身来摆弄一下衣兜。
赵 旺:你们看看,今天我去早市买菜,稍没留神,兜儿就被小偷拉了一个口子,几十块钱全掏走了。结果什么菜没买,空手进家,老娘子一劲儿叨咕我废物,说我,管得厂子不开支,出去买点菜还让小偷把钱给偷去。我说,我有啥法儿,小偷也得活着呀。
◎众人的笑声。
◎成品库大门前,熙熙攘攘几十名科室工作人员围在那里领布。
◎用自行车拖的,三轮车拉的,有的人直接将布抱回办公室。
◎刘东林在领布的人群中找到了韩素娟,把她叫到一旁。
刘东林:(悄悄地)从明天起,全厂放假一周,不要贴小广告,直接通知车间主任和生产调度就行了,免得影响不好。
◎韩素娟点头答应,转身朝车间方向走去。
(三)
时: 清晨。
景: 太阳刚刚爬上地平线。
人: 韩素娟、江兰婷、小 王、李二郎、田胖子、闫所长、工商管理人员甲、乙。
◎韩素娟蹬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车上装满各色条格褥单布。
◎江兰婷、小王姑娘,骑着自行车紧随在三轮车的后面。
◎三人在奔往市郊集贸市场的公路上。
◎源源不断的车流,轰响贴身而过的摩托,车水马龙,将三个女人的身影淹没。
◎郊区集贸市场,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三轮车穿过密密麻麻的售货滩点,找到一片大家都在卖布的一片空地。
◎三人铺开了地滩。
韩素娟:江兰婷,咱这褥单布每尺只能卖一块二,就不能再压点价?
江兰婷:按成本已降到了最低,再说,己经通知下去了,大家都卖这个价。
小 王:江姨,刘厂长不是让按成本价促销吗?咱卖的布怎么比人家的零售价还高?你看那边个体商户的褥单布嚷着叫卖一块钱一尺呢?
江兰婷:咱厂产品成本高呗。你想啊,现在咱厂累积占银行贷款一仟四百多万,光利息支出每天就得两千多元,全厂七、八百人开支,离退休人员、托儿所的孩子都得管;每天厂子大门一开,花钱像流水似的,凡所花的钱都计入产品成本,最后都反映在这布里头,价格能不高吗?
小 王:您说的也是,听人家说,个体户在自己家里就能织出咱这样的褥单布,雇的工人都实行包工计件,多劳多得,人都不用管,自觉就往好里干。咱厂可倒好,这么多年,职工都是干好干赖一个样,有门子的人坐在那里呆着都嫌腰疼,咋能好?
江兰婷:你没听咱赵书记说,现在国营厂子差不多都是这样,领导都没法儿,咱能咋地?让干啥干啥吧。你看来顾客买布啦。
◎有两位中年妇女来到摊位前。
韩素娟:(耐心地)老大姐,您看我们卖的这褥单布虽然每尺是贵了两毛钱,但您摸一摸这布的质量多厚实,对您说,这布是国营厂子织的,绝不偷工减料,多花两毛钱买个实惠。
女顾客:你说的不对呀?扯幅褥单用六尺,在你这儿买,六尺贵了一块多,我们庄稼人要挣这一块钱,从种到收得等一年,我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这时,走过来两位身穿工商管理制服的年青小伙儿。
小伙儿甲:你们是哪里来卖布的?把营业执照拿出来看看。
韩素娟:同志,我们是国营染织厂的,营业执照在厂里,路离这里远着呢。
小伙儿乙:多远也回去取,拿来看看。收拾收拾,先别卖了!
江兰婷:我们下次带来不行吗?
小伙儿甲:不行!
韩素娟:小同志,我们厂子经营困难,职工己连续三多月没发工资了,领导上发动大家出来卖布,那么大的厂子,十几拨人出来,执照就一份儿,我们怎么拿呀?
小伙儿乙:我们工商局管不了那么多,只认执照不认人,谁知道你们的布是从哪里弄来的?
小 王:难道我们还是偷来的不成?
小伙儿甲:那啥是个准儿,你没听说过吗?现在的国营厂子是:厂长富、科长肥,全厂工人都是贼。偷拿厂里的产品到这儿来卖,还算是啥新鲜事咋地?见过。
小伙儿乙:别废话,按规定办,没执照一律扣货;我们不扣,一会儿税务所来人也得扣。走,跟着我们走!
◎两位工商人员将布抱上了三轮车,推着就要走。
◎韩素娟、江兰婷慌忙站到三轮车前阻拦,并陪着笑脸。
韩素娟:两位小弟行行好,先让我们卖一次,下回肯定把执照带来。
小伙乙:让开,少废话,到市场管理所去!
◎两位工商人员蛮横地推着三轮车,拉着布匹,穿过人群朝市场管理所走去。
◎韩素娟、江兰婷、小王三人像是被人抓到的小偷,恢溜溜的跟在车后走着,引来不不少人围观。
◎市场工商行政管理所办公室门外。
◎两位工商人员将褥单布从三轮车上卸下,抱进办公室。
小伙儿甲:喂,你们进来一个人,给你们打个条,布没收了!
◎三人几乎同时愣了一下,一齐走进工商所办公室。
◎办公室里。
◎办公桌前坐着一位身穿工商管理制服、四十多岁,长像官模官样中年男人。
小伙儿甲:闫所长,市场布摊有仨女的卖布没执照,我俩把布给扣了,她们自己说是国营染织厂的,谁知是真还是假?
韩素娟:所长,我们确实是国营染织厂的职工,厂里日子不好过,领导上发动大家出来销售产品,第一次来这个市场,没带执照,求您原谅我们一次吧?
江兰婷:所长,给您添麻烦了,今天就让我们卖一次,下回一定把执照带来。
◎闫所长端着架子,慢条斯理,拿腔带调地。
闫所长:最近上级倒是有精神,对经营困难的国企,在集贸市场销售本厂产品可以适当照顾,酌情减免税费。但那总该有个手续呀?这么着吧,你们回去一个人,从厂里开封信来,证实你们卖的布确实是厂里产品,就允许你们在这个市场上销售。信要是开不来,这布真得扣下。我们干事有我们的规矩,照顾了你们,别人怎么说?
◎三人无可奈何,相互望着。
韩素娟:小王你辛苦一趟,回厂去开封证明信,我俩在这儿等你。
小 王:行。
◎小王走出办公室,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市场。
◎小王正要骑车上路,厂里的面包车突然停在了她身旁。
◎开车的司机是厂供销科业务员田胖子,副驾驶位上,坐着供销科长李二郎。
田胖子:小王你干么去,怎么到了集市还往回返?
小 王:我们没带执照,工商管理的人不让卖,布给扣了,我回厂里开封证明信。喂,要不你开车帮我跑一趟吧?不然你们也卖不了。
田胖子:不行,车上拉着几包褥单布呢,此为开封信,来回得费多少油?不让我们卖,就再想别的办法,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小王不高兴地骑上自行车走了。
田胖子:哪能让她个毛丫头把咱的计划打乱,早就想吃这个市场上的羊杂面啦。李科长,我带你去品尝品尝,民间原味,鲜美极了。
李二郎:你没听她说,没带着证明信,咱俩也卖下不了哇?
田胖子:放心吧,我有个哥们儿在这个市场是管事的,姓闫,所长。大不了中午请他们哥几个挫一顿,顺便让他找俩个体小贩,把这几包布批发给他们得了。凭咱,还能和那群老娘们儿那样蹲在地上搞零售,丢不起那份人。
李二郎:你小子,还到处都有关系。
田胖子:怎么着,这点儿事都摆不平,几年的供销科不是干啦?朋友多了路好走,相互利用的事呗。
◎面包车停在了市场的边上。
◎集市卖饭的小滩上,出现了田胖子、李二郎边吃边喝,海阔天空神聊的身影。
◎市场工商管理所办公室。
闫所长:(放下电话)你俩看好自已的东西,等把证明开回来就去卖吧,有事过来找我,现在我出去处理点别的事情。
韩素娟:谢谢你所长,我俩再等一会儿,证明信也就该回来了。
◎闫所长走出办公室。
◎室内没了别人,江兰婷松了一口气,望着闫所长远去的背影。
江兰婷:瞅那牛样儿,有什么了不起的,卖点布,把人快刁难死了,哪受过这气儿,我都要气疯啦!
韩素娟:哎,有什么法儿呢?人家不是在这角色上站着吗。
江兰婷:这年头管点儿事的真牛。我说,当时你们张军生从部队上转下来的时候,怎么没转到个工商行政单位?开钱多,事儿又牛。进了企业,弄得自己与工人一样,连个工资都领不到。
韩素娟:他在部队充其量也就只是个小连长,部队这样的基层干部多着呢,转业那么大的事儿他能说到哪里就到哪?能安排到咱们厂还算沾了我的光呢。有政策、随家属。尽管连以下的军转干部在企业不安排职务,咱没求人,没花钱,能分配到咱们厂我就很知足啦。
◎韩素娟收拾起办公桌上的用品, 同小王一起走出办公室。
◎江兰婷在厂办公楼前的广告栏里贴出广告:《通知。 因资金周转困难,原定25日开支日期后延。
具体发放时间另行通知。财务科、1995年10月24日》◎广告栏前, 立刻有人围观, 人们议论着, 怨声不断。
(二)
时: 上午。
景: 厂会议室。
人: 厂长、法人代表刘东林,56岁。
党支部书记赵旺,58岁。
供销科长李二郎,36岁。
韩素娟、江兰婷等科室干部及工作人员若干。
◎二楼会议室。
◎宽大的会议桌旁,围坐着几十名前来开会的科室工作人员。
◎厂法法人代表、厂长刘东林坐在桌前中央位置。
◎党支部书记赵旺坐在厂长一旁主持会议。
◎刘东林环视一下四周, 看了看到会人数。
刘东林:老赵,咱们开始吧。
◎赵旺点了点头, 清了清嗓子, 提高了声音。
赵 旺:同志们, 静一静, 大家别说话啦, 咱们开会。
◎会议室里慢慢地静了下来。
赵 旺:同志们, 厂部决定,今天招集咱们大家开个紧急动员会、具体内容由咱们刘厂长传达布置, 大家要注意听, 会后还要认真落实。来, 刘厂长你说。
刘东林:同志们,不好办啦,形势很严峻。把大家召集过来也是共同想想办法。干脆直说吧,昨天下午我与在南方跑销售的经营厂长张军生同志通了电话, 现实的情况是:咱厂的产品在广州那边销售也很困难, 按咱产品的成本价搞代销、商家还嫌贵,人家都嫌占地方。经过张军生同志在广交会上苦心联系, 通过广州外贸下属的一个什么进出口有限公司、具体名字我还忘啦, 就有这么一回事吧,在人家的协助下, 改换了中性包装、保本儿向国外出口了一批,货款得从国外返回广州才能结算, 钱啥时能到厂, 依我看还别实打实地指望着, 国内做生意与人打交道都这么难,更何况外国人。我说这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明天这个月开支还是没钱,还得再拖拖。
◎刘东林话音刚落,人群立刻发出了议论。
刘东林:大家静一静先让我把话说完。除此,更不好办的是,眼下厂子生产经营又遇到个新问题,银行对中小国营企业实行银根紧缩、打这往后,中小国企再靠贷款开支过日子的事儿以后简直就别想了。大家都知道明天本来是全厂开支的日子,盼有什么用?因此,面对严峻的现实,经厂部研究决定,採取临时举措,把咱们科室同志、中层干部全部动员起来, 把产品分下去、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头, 充分发动群众, 大家都来搞销售。
◎刘东林话音未落, 在场开会的科室人员又是一片哗然。
◎大家议论纷纷,室内乱成一团。
赵 旺: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请咱们刘厂长把话讲完。
刘东林:大家静一静,我的话还没说完。不好办的事儿,乱吵吵能有什么用?财务科长江兰婷同志,你把厂里各种产品的成本再核实一下,这批分下去的布,一定不能挺高价,只要能保住工资,就别图有没有利润,一律按成本价直接面对消费者;这年头儿爹死娘嫁人、个人顾各人,一定绕开多层商业环节,再经过大家辛苦努力,打开销售局面,想神法儿也得弄钱开支!
◎江兰婷点头答应着。
刘东林:新调来的供销科长李二郎同志,会后你负责安排一下,捡库房里积压得最多、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需要的褥单布,科室工作人员每人分它三、五百米。厂部号召大家自由结组,赶集上店、走村串户,努力推销。我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齐心努力,我们厂的资金一定会周转起来,以前拖欠的工资一定能补上。上级领导一再强调:企业走向市场才有前途,不下水总也学不会游泳,我看也对。我就说这么多,下面由赵书记强调补充一下。
◎党支部书记赵旺往前挪了一下坐位,清了一下嗓门儿。
赵 旺:同志们,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小国企经营都难,这可不是咱一家的事,这次动员大家集
体走出去推销产品,是咱厂历史上没有过的事,原来咱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国家统一调拨,市纺织站全部收购;现在市经济计划委员会改成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收购咱厂产品的纺织站改行成了干鲜果品批发站,你说咱库存积压那么多产品卖给谁?全厂七、八百名职工,总不开支怎么活?刚才刘厂长提出的促销举措,知道大家肯定要付出辛苦,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尽管这样,大家还是要提高认识,为了厂子生存,有风的使风、有雨的使雨,没风没雨多出力气。只要是你能按厂部要求,把布卖出去、货款如数收上来,就是好同志。咱们党团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政工部门对促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成绩突出者要上报纺织局党委宣传部…。
干部甲:赵书记,纺织局解散了,就剩局长带一两个人儿看家守滩呢。
赵 旺:对,我还真把这碴给忘啦,那就别报了。最后,我还得说说注意安全的事儿,大家赶集
上店卖货不容易,务必注意防贼防盗,现在市场上小偷忒多。
◎说着站起身来摆弄一下衣兜。
赵 旺:你们看看,今天我去早市买菜,稍没留神,兜儿就被小偷拉了一个口子,几十块钱全掏走了。结果什么菜没买,空手进家,老娘子一劲儿叨咕我废物,说我,管得厂子不开支,出去买点菜还让小偷把钱给偷去。我说,我有啥法儿,小偷也得活着呀。
◎众人的笑声。
◎成品库大门前,熙熙攘攘几十名科室工作人员围在那里领布。
◎用自行车拖的,三轮车拉的,有的人直接将布抱回办公室。
◎刘东林在领布的人群中找到了韩素娟,把她叫到一旁。
刘东林:(悄悄地)从明天起,全厂放假一周,不要贴小广告,直接通知车间主任和生产调度就行了,免得影响不好。
◎韩素娟点头答应,转身朝车间方向走去。
(三)
时: 清晨。
景: 太阳刚刚爬上地平线。
人: 韩素娟、江兰婷、小 王、李二郎、田胖子、闫所长、工商管理人员甲、乙。
◎韩素娟蹬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车上装满各色条格褥单布。
◎江兰婷、小王姑娘,骑着自行车紧随在三轮车的后面。
◎三人在奔往市郊集贸市场的公路上。
◎源源不断的车流,轰响贴身而过的摩托,车水马龙,将三个女人的身影淹没。
◎郊区集贸市场,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三轮车穿过密密麻麻的售货滩点,找到一片大家都在卖布的一片空地。
◎三人铺开了地滩。
韩素娟:江兰婷,咱这褥单布每尺只能卖一块二,就不能再压点价?
江兰婷:按成本已降到了最低,再说,己经通知下去了,大家都卖这个价。
小 王:江姨,刘厂长不是让按成本价促销吗?咱卖的布怎么比人家的零售价还高?你看那边个体商户的褥单布嚷着叫卖一块钱一尺呢?
江兰婷:咱厂产品成本高呗。你想啊,现在咱厂累积占银行贷款一仟四百多万,光利息支出每天就得两千多元,全厂七、八百人开支,离退休人员、托儿所的孩子都得管;每天厂子大门一开,花钱像流水似的,凡所花的钱都计入产品成本,最后都反映在这布里头,价格能不高吗?
小 王:您说的也是,听人家说,个体户在自己家里就能织出咱这样的褥单布,雇的工人都实行包工计件,多劳多得,人都不用管,自觉就往好里干。咱厂可倒好,这么多年,职工都是干好干赖一个样,有门子的人坐在那里呆着都嫌腰疼,咋能好?
江兰婷:你没听咱赵书记说,现在国营厂子差不多都是这样,领导都没法儿,咱能咋地?让干啥干啥吧。你看来顾客买布啦。
◎有两位中年妇女来到摊位前。
韩素娟:(耐心地)老大姐,您看我们卖的这褥单布虽然每尺是贵了两毛钱,但您摸一摸这布的质量多厚实,对您说,这布是国营厂子织的,绝不偷工减料,多花两毛钱买个实惠。
女顾客:你说的不对呀?扯幅褥单用六尺,在你这儿买,六尺贵了一块多,我们庄稼人要挣这一块钱,从种到收得等一年,我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这时,走过来两位身穿工商管理制服的年青小伙儿。
小伙儿甲:你们是哪里来卖布的?把营业执照拿出来看看。
韩素娟:同志,我们是国营染织厂的,营业执照在厂里,路离这里远着呢。
小伙儿乙:多远也回去取,拿来看看。收拾收拾,先别卖了!
江兰婷:我们下次带来不行吗?
小伙儿甲:不行!
韩素娟:小同志,我们厂子经营困难,职工己连续三多月没发工资了,领导上发动大家出来卖布,那么大的厂子,十几拨人出来,执照就一份儿,我们怎么拿呀?
小伙儿乙:我们工商局管不了那么多,只认执照不认人,谁知道你们的布是从哪里弄来的?
小 王:难道我们还是偷来的不成?
小伙儿甲:那啥是个准儿,你没听说过吗?现在的国营厂子是:厂长富、科长肥,全厂工人都是贼。偷拿厂里的产品到这儿来卖,还算是啥新鲜事咋地?见过。
小伙儿乙:别废话,按规定办,没执照一律扣货;我们不扣,一会儿税务所来人也得扣。走,跟着我们走!
◎两位工商人员将布抱上了三轮车,推着就要走。
◎韩素娟、江兰婷慌忙站到三轮车前阻拦,并陪着笑脸。
韩素娟:两位小弟行行好,先让我们卖一次,下回肯定把执照带来。
小伙乙:让开,少废话,到市场管理所去!
◎两位工商人员蛮横地推着三轮车,拉着布匹,穿过人群朝市场管理所走去。
◎韩素娟、江兰婷、小王三人像是被人抓到的小偷,恢溜溜的跟在车后走着,引来不不少人围观。
◎市场工商行政管理所办公室门外。
◎两位工商人员将褥单布从三轮车上卸下,抱进办公室。
小伙儿甲:喂,你们进来一个人,给你们打个条,布没收了!
◎三人几乎同时愣了一下,一齐走进工商所办公室。
◎办公室里。
◎办公桌前坐着一位身穿工商管理制服、四十多岁,长像官模官样中年男人。
小伙儿甲:闫所长,市场布摊有仨女的卖布没执照,我俩把布给扣了,她们自己说是国营染织厂的,谁知是真还是假?
韩素娟:所长,我们确实是国营染织厂的职工,厂里日子不好过,领导上发动大家出来销售产品,第一次来这个市场,没带执照,求您原谅我们一次吧?
江兰婷:所长,给您添麻烦了,今天就让我们卖一次,下回一定把执照带来。
◎闫所长端着架子,慢条斯理,拿腔带调地。
闫所长:最近上级倒是有精神,对经营困难的国企,在集贸市场销售本厂产品可以适当照顾,酌情减免税费。但那总该有个手续呀?这么着吧,你们回去一个人,从厂里开封信来,证实你们卖的布确实是厂里产品,就允许你们在这个市场上销售。信要是开不来,这布真得扣下。我们干事有我们的规矩,照顾了你们,别人怎么说?
◎三人无可奈何,相互望着。
韩素娟:小王你辛苦一趟,回厂去开封证明信,我俩在这儿等你。
小 王:行。
◎小王走出办公室,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市场。
◎小王正要骑车上路,厂里的面包车突然停在了她身旁。
◎开车的司机是厂供销科业务员田胖子,副驾驶位上,坐着供销科长李二郎。
田胖子:小王你干么去,怎么到了集市还往回返?
小 王:我们没带执照,工商管理的人不让卖,布给扣了,我回厂里开封证明信。喂,要不你开车帮我跑一趟吧?不然你们也卖不了。
田胖子:不行,车上拉着几包褥单布呢,此为开封信,来回得费多少油?不让我们卖,就再想别的办法,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小王不高兴地骑上自行车走了。
田胖子:哪能让她个毛丫头把咱的计划打乱,早就想吃这个市场上的羊杂面啦。李科长,我带你去品尝品尝,民间原味,鲜美极了。
李二郎:你没听她说,没带着证明信,咱俩也卖下不了哇?
田胖子:放心吧,我有个哥们儿在这个市场是管事的,姓闫,所长。大不了中午请他们哥几个挫一顿,顺便让他找俩个体小贩,把这几包布批发给他们得了。凭咱,还能和那群老娘们儿那样蹲在地上搞零售,丢不起那份人。
李二郎:你小子,还到处都有关系。
田胖子:怎么着,这点儿事都摆不平,几年的供销科不是干啦?朋友多了路好走,相互利用的事呗。
◎面包车停在了市场的边上。
◎集市卖饭的小滩上,出现了田胖子、李二郎边吃边喝,海阔天空神聊的身影。
◎市场工商管理所办公室。
闫所长:(放下电话)你俩看好自已的东西,等把证明开回来就去卖吧,有事过来找我,现在我出去处理点别的事情。
韩素娟:谢谢你所长,我俩再等一会儿,证明信也就该回来了。
◎闫所长走出办公室。
◎室内没了别人,江兰婷松了一口气,望着闫所长远去的背影。
江兰婷:瞅那牛样儿,有什么了不起的,卖点布,把人快刁难死了,哪受过这气儿,我都要气疯啦!
韩素娟:哎,有什么法儿呢?人家不是在这角色上站着吗。
江兰婷:这年头管点儿事的真牛。我说,当时你们张军生从部队上转下来的时候,怎么没转到个工商行政单位?开钱多,事儿又牛。进了企业,弄得自己与工人一样,连个工资都领不到。
韩素娟:他在部队充其量也就只是个小连长,部队这样的基层干部多着呢,转业那么大的事儿他能说到哪里就到哪?能安排到咱们厂还算沾了我的光呢。有政策、随家属。尽管连以下的军转干部在企业不安排职务,咱没求人,没花钱,能分配到咱们厂我就很知足啦。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