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3276
阅读:5268
发表:2020/5/18
43章 主旋律,爱情 小说
《大广岭》第16-20章
1-5
…
16-20
36-40
41-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薛凤琴浅笑道:“材料是张大姐提供的,如有误,请斧正。”柳建勇接过她递过来的文章,见一篇标题是《二团覆没记》,另一篇是《政委柳胡子》。柳建勇看了几页《政委柳胡子》,淡淡地说:“薛记者应将眼光放在我们那些前仆后继的普通战士与矢志不渝地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支前民工身上,是他们的努力和不畏牺牲的精神铸就了我们今天的辉煌。”
薛凤琴柳眉一扬,侃侃而谈:“优秀的战士我会写,优秀的指挥员我也要宣传。你们责无旁贷,应把这些年来的战斗经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告诉我。我想写一本书,让后人铭记我们这一代军人是如何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的。”
金力星从外面匆匆进来,柳建勇放下稿件说:“虽然天气转冷,但肉食品也不能存放太久,前两天送来的要尽快送往野战医院。宁远野战分院的伤员较多,要多拨点钱给该院的后勤部门,让其就近采办一些新鲜肉食蔬菜。”金力星面有难色。
杜威问道:“遇到麻烦了?”金力星回道:“参谋长,这里是新区,群众多不接受纸币,而银元所剩不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柳建勇面无表情道:“国府滥发纸币,币值飞贬,害惨了百姓,现在多不愿接受纸币,这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既有困难,何不早说? 参谋长发了一笔横财,向他要去。”
“别打我的主意,我留着它买田置地娶媳妇用呢。”杜威慌忙摆手道。
王刚笑呵呵道:“别小财主气,当心他叫你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说现在正打仗,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娶什么媳妇? 买田置地当地主,就不怕共产挨批斗?”薛凤琴在旁抿嘴偷笑。
杜威诡异地笑了笑,吩咐小贾把那袋子取来,一本正经地对金力星说:“银元一千九百六十八枚,你全部领去。目前医院伤号众多,他们亟需营养,多拨点给医院后勤部门。别小财主气,不然你丈母娘是不会认你这女婿的,还将挨批斗!”
金力星满脸绯红道:“我可没想娶媳妇。”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言不由衷嘛。”王刚说。
薛凤琴如银铃般笑道:“参谋长亦步亦趋,鸳鸯学舌的本领还不赖嘛。”
“那是。我是谁呀。”杜威自吹自擂,一副自鸣得意状。
薛凤琴继续道:“金部长说不想娶媳妇,若所有共产党人都像你这样,这美丽江山今后交给谁?”
金力星反驳道:“你不能以偏概全。我不想娶是我自己的事,不代表共产党。再说现在不想娶并不意味今后也不想,环境与时间能改变人的嘛。”说完好奇地打开布袋,见满满一袋银元,足有百多斤,惊得他欣从帽缘眉边出,喜逐欢颜笑口开。诧异地道:“这么多,哪来的?”王刚告诉他,三百多银元是在刘小龙的后勤处缴获的,其余是参谋长在龙园大门外的一个死鬼身边捡的。
柳建勇感慨地说:“那死鬼可不简单哟,他是刘小龙二团的军需处处长万金,多亏他给我们提供这些呵。”薛凤琴感慨道:“懂得无常才会舍得,懂得放弃方知豁达,利欲熏心必伤自身。这万金名符其实,惜乎舍本求末,最终落得财命两空。”
过了一会儿,柳建勇若有所思道:“清酒红人面,金银动贪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往今来,贪婪之人屡见不鲜。胜利后,希望我们的干部切莫居功自傲,滋生贪淫享乐之风,否则就背离了我党的原则和宗旨。”略停,又说:“夺取全国胜利已成定局,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恢复战争的创伤,建设我们的家园,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柳建勇沉思道:“目前应派文工队的同志下乡去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去发动群众,展开政治攻势,切实做好土匪家属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疑虑,通过父劝子、妻劝夫、亲友相劝、降匪互劝等方式,争取让他们的亲朋尽快脱离土匪队伍。”他看了看众人,接着说:“经过对刘正阳第三团、第二团的毁灭性打击,军事的威慑力己展示出来了,现在我们去做这些匪属的思想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了。不过这次宣传要多派些战士去,文工队的同志也要随身携带轻便武器,上次龙店坪被偷袭事件不能再有发生。”
事繁一日短,闲来半天长。次日上午,柳建勇在团部捧着一本线装书,八仙桌上放着《治兵语录》和《二团覆没记》,旁边一碗茶水己冷。也许读得太专注的缘故,连薛凤琴进来都没察觉到。她见对方如此认真,便蹑手蹑脚走到他身边,高叫:“土匪来了!” 柳建勇觑了她一眼,神情自若道:“军中无戏言,不许慌报军情。”
薛凤琴拿起《治兵语录》翻了翻,见是曾国藩、胡林翼治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于是放回原处道:“昼长人静因无事,半碗清香一卷书。好清闲哪,看什么呢?”柳建勇将封面翻过来,薛凤琴见是《三国演义》,遂好奇地问:“听说读《红楼梦》的人‘癫’,看《三国演义》的人‘尖’,你怎么看?”
柳建勇合起书本道:“你写的《二团覆没记》、《政委柳胡子》和我《二团覆没记》拜读过了,很有文采。《二团覆没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战士不到十八岁,牺牲时抱着枪斜躺在壕沟里,手中攥着一朵黄澄澄的花,是从沟上的一丛野菊上采摘的,黄色的花瓣和深绿的叶上有几点黄泥浆。我越过壕沟摘了一朵,放在鼻边嗅了嗅,战地黄花好香呵’。”
他继续道:“即便是战斗,即便知道接下来就是死亡,我们的战士仍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多高的境界啊,能不让人由衷地敬仰么?薛记者,建议你闲时多写一些普通战士和群众,条件成熟时再把它们提炼、修改、缀联,我想定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付梓后会受欢迎的。”停了片刻,又道:“关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它们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至于‘癫’和‘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自古君子赠人以言,而小人不乐成人之美。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它是一部宏浑的历史巨著,书中反映了三国时期魏、蜀、吴和西晋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重大社会问题,对祖国山川地理、民情风俗和人物风景的描述与刻画都非常细致深刻,许多奇谋妙术对现代战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既是一部历史小说,也是一部经典的兵书。”
他喝了口冷茶,叹息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花容月貌,颇具才气,却是个感时花沾泪的悲剧人物。她小气、多愁、敏感、任性,因出身官宦之家,从少缺少煅练,导致体质低下,最终失宠于外祖母和二舅母。其诗词大多渗透孤独忧伤。如《桃花行》中云: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满春色倍伤情。
另有一首《唐多令》更是悲切: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建勇接着讲:“薛宝钗贤淑大方,性格开朗,既大度又富才气,最终博得贾母和王夫人的青睐。尽管宝钗对宝玉两情有距,比不得宝黛无猜,然而结局却是他们成婚配。一般人认为这是有心栽花无心插柳,其实非然。《红楼梦》第五回中对‘钗黛’有这样一段评价,从中可窥一斑:‘(薛宝钗)虽年岁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试想下人尚且如此,何况贾母、王夫人乎?”
薛凤琴问:“你刚才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经典的兵书,哪和这本《治兵语录》相比,咋样?”柳建勇从容不迫说:“《治兵语录》阐述的是治兵之心道,谓为兵书。而《三国演义》首先是一部小说,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薛凤琴忽然抛出几个问题:“政委同志,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你考虑过和平后干啥吗? 作为军人,你对生活、对生死是怎样理解的? 另外你如何看待陈护士?”
柳建勇沉默良久,缓缓地答道:“我还真没考虑今后做什么,不过如有机会,我期盼能做一名育人开智、兴学扫盲、根除愚昧的先生,在可预见的未来,教育将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大事。”稍停,又道:“强梁者不得其死,好战者必遇其敌。作为军人,我热爱和平,不好杀戮。战场上有的人灰身化虹,有的人蝇营狗苟,五蕴离散,形如僵尸。文天详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处丹心照汗青’。如果死重于泰山,我不吝啬生命;如果生轻于鸿毛,我绝不偷生。战争是残酷的,是悲伤和苦难的播种机,我能够想象那些失去至亲者所承受的痛苦,这让我心碎。生命是伟大的,也是神圣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不容任何人糟踏和玷污。我们尊重和爱惜每一个生命,故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反复权衡得失,趋利避害。”
薛凤琴柳眉一扬,侃侃而谈:“优秀的战士我会写,优秀的指挥员我也要宣传。你们责无旁贷,应把这些年来的战斗经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告诉我。我想写一本书,让后人铭记我们这一代军人是如何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的。”
金力星从外面匆匆进来,柳建勇放下稿件说:“虽然天气转冷,但肉食品也不能存放太久,前两天送来的要尽快送往野战医院。宁远野战分院的伤员较多,要多拨点钱给该院的后勤部门,让其就近采办一些新鲜肉食蔬菜。”金力星面有难色。
杜威问道:“遇到麻烦了?”金力星回道:“参谋长,这里是新区,群众多不接受纸币,而银元所剩不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柳建勇面无表情道:“国府滥发纸币,币值飞贬,害惨了百姓,现在多不愿接受纸币,这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既有困难,何不早说? 参谋长发了一笔横财,向他要去。”
“别打我的主意,我留着它买田置地娶媳妇用呢。”杜威慌忙摆手道。
王刚笑呵呵道:“别小财主气,当心他叫你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说现在正打仗,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娶什么媳妇? 买田置地当地主,就不怕共产挨批斗?”薛凤琴在旁抿嘴偷笑。
杜威诡异地笑了笑,吩咐小贾把那袋子取来,一本正经地对金力星说:“银元一千九百六十八枚,你全部领去。目前医院伤号众多,他们亟需营养,多拨点给医院后勤部门。别小财主气,不然你丈母娘是不会认你这女婿的,还将挨批斗!”
金力星满脸绯红道:“我可没想娶媳妇。”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言不由衷嘛。”王刚说。
薛凤琴如银铃般笑道:“参谋长亦步亦趋,鸳鸯学舌的本领还不赖嘛。”
“那是。我是谁呀。”杜威自吹自擂,一副自鸣得意状。
薛凤琴继续道:“金部长说不想娶媳妇,若所有共产党人都像你这样,这美丽江山今后交给谁?”
金力星反驳道:“你不能以偏概全。我不想娶是我自己的事,不代表共产党。再说现在不想娶并不意味今后也不想,环境与时间能改变人的嘛。”说完好奇地打开布袋,见满满一袋银元,足有百多斤,惊得他欣从帽缘眉边出,喜逐欢颜笑口开。诧异地道:“这么多,哪来的?”王刚告诉他,三百多银元是在刘小龙的后勤处缴获的,其余是参谋长在龙园大门外的一个死鬼身边捡的。
柳建勇感慨地说:“那死鬼可不简单哟,他是刘小龙二团的军需处处长万金,多亏他给我们提供这些呵。”薛凤琴感慨道:“懂得无常才会舍得,懂得放弃方知豁达,利欲熏心必伤自身。这万金名符其实,惜乎舍本求末,最终落得财命两空。”
过了一会儿,柳建勇若有所思道:“清酒红人面,金银动贪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往今来,贪婪之人屡见不鲜。胜利后,希望我们的干部切莫居功自傲,滋生贪淫享乐之风,否则就背离了我党的原则和宗旨。”略停,又说:“夺取全国胜利已成定局,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恢复战争的创伤,建设我们的家园,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柳建勇沉思道:“目前应派文工队的同志下乡去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去发动群众,展开政治攻势,切实做好土匪家属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疑虑,通过父劝子、妻劝夫、亲友相劝、降匪互劝等方式,争取让他们的亲朋尽快脱离土匪队伍。”他看了看众人,接着说:“经过对刘正阳第三团、第二团的毁灭性打击,军事的威慑力己展示出来了,现在我们去做这些匪属的思想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了。不过这次宣传要多派些战士去,文工队的同志也要随身携带轻便武器,上次龙店坪被偷袭事件不能再有发生。”
事繁一日短,闲来半天长。次日上午,柳建勇在团部捧着一本线装书,八仙桌上放着《治兵语录》和《二团覆没记》,旁边一碗茶水己冷。也许读得太专注的缘故,连薛凤琴进来都没察觉到。她见对方如此认真,便蹑手蹑脚走到他身边,高叫:“土匪来了!” 柳建勇觑了她一眼,神情自若道:“军中无戏言,不许慌报军情。”
薛凤琴拿起《治兵语录》翻了翻,见是曾国藩、胡林翼治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于是放回原处道:“昼长人静因无事,半碗清香一卷书。好清闲哪,看什么呢?”柳建勇将封面翻过来,薛凤琴见是《三国演义》,遂好奇地问:“听说读《红楼梦》的人‘癫’,看《三国演义》的人‘尖’,你怎么看?”
柳建勇合起书本道:“你写的《二团覆没记》、《政委柳胡子》和我《二团覆没记》拜读过了,很有文采。《二团覆没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战士不到十八岁,牺牲时抱着枪斜躺在壕沟里,手中攥着一朵黄澄澄的花,是从沟上的一丛野菊上采摘的,黄色的花瓣和深绿的叶上有几点黄泥浆。我越过壕沟摘了一朵,放在鼻边嗅了嗅,战地黄花好香呵’。”
他继续道:“即便是战斗,即便知道接下来就是死亡,我们的战士仍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多高的境界啊,能不让人由衷地敬仰么?薛记者,建议你闲时多写一些普通战士和群众,条件成熟时再把它们提炼、修改、缀联,我想定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付梓后会受欢迎的。”停了片刻,又道:“关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它们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至于‘癫’和‘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自古君子赠人以言,而小人不乐成人之美。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它是一部宏浑的历史巨著,书中反映了三国时期魏、蜀、吴和西晋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重大社会问题,对祖国山川地理、民情风俗和人物风景的描述与刻画都非常细致深刻,许多奇谋妙术对现代战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既是一部历史小说,也是一部经典的兵书。”
他喝了口冷茶,叹息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花容月貌,颇具才气,却是个感时花沾泪的悲剧人物。她小气、多愁、敏感、任性,因出身官宦之家,从少缺少煅练,导致体质低下,最终失宠于外祖母和二舅母。其诗词大多渗透孤独忧伤。如《桃花行》中云: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满春色倍伤情。
另有一首《唐多令》更是悲切: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建勇接着讲:“薛宝钗贤淑大方,性格开朗,既大度又富才气,最终博得贾母和王夫人的青睐。尽管宝钗对宝玉两情有距,比不得宝黛无猜,然而结局却是他们成婚配。一般人认为这是有心栽花无心插柳,其实非然。《红楼梦》第五回中对‘钗黛’有这样一段评价,从中可窥一斑:‘(薛宝钗)虽年岁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试想下人尚且如此,何况贾母、王夫人乎?”
薛凤琴问:“你刚才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经典的兵书,哪和这本《治兵语录》相比,咋样?”柳建勇从容不迫说:“《治兵语录》阐述的是治兵之心道,谓为兵书。而《三国演义》首先是一部小说,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薛凤琴忽然抛出几个问题:“政委同志,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你考虑过和平后干啥吗? 作为军人,你对生活、对生死是怎样理解的? 另外你如何看待陈护士?”
柳建勇沉默良久,缓缓地答道:“我还真没考虑今后做什么,不过如有机会,我期盼能做一名育人开智、兴学扫盲、根除愚昧的先生,在可预见的未来,教育将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大事。”稍停,又道:“强梁者不得其死,好战者必遇其敌。作为军人,我热爱和平,不好杀戮。战场上有的人灰身化虹,有的人蝇营狗苟,五蕴离散,形如僵尸。文天详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处丹心照汗青’。如果死重于泰山,我不吝啬生命;如果生轻于鸿毛,我绝不偷生。战争是残酷的,是悲伤和苦难的播种机,我能够想象那些失去至亲者所承受的痛苦,这让我心碎。生命是伟大的,也是神圣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不容任何人糟踏和玷污。我们尊重和爱惜每一个生命,故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反复权衡得失,趋利避害。”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