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4434
阅读:5021
发表:2020/5/18
27章 主旋律 小说
《弯弯的乌裕尔河》第22-24章
1-3
…
19-21
22-24
25-2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二十二章 月黑头夜战
场党委书记办公室,贺场长慢慢地摸出烟盒,若有所思地点着了,并没吸。冯慕林对红五月农场提出的给王晓爱优秀事迹争取立功减刑的企盼落空了,他的所谓一套冠冕堂皇的托辞,是在明显地否定王晓爱的英雄壮举,而刻意地打压。
何淑芬,石来喜,吴美环坐在办公桌对面,直直盯着贺场长,表情严肃。
贺场长放下烟,神色凝重地,------王晓爱这件事儿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示,千万别低估了夺权的造反派能量,这些人,短期内,不可能失势。咱们大家,都应有个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才行。
几个人都默默地点头应允着。
王晓爱家,吴美环陪着老爹,吃完晚饭,貌似‘公事公办’的样子,到王晓爱家进行第一次‘家访’ ,上级的要求,治保主任要经常了解和掌握‘群专犯人’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帮教。
晓爱妈跟老亲家,谈的十分热切,家长里短,无话不谈。
只是吴美环跟王晓爱坐在旁边,没有什么亲热举动,美环仍是拉着晓爱的手,而晓爱则一脸冷漠,形同陌路,这与他俩过去在一起时亲热劲儿相比,判若两人。
吴美环仍然是一脸不在乎。老渔把头看看时候不早了,便与美环交换了一下眼色,便起身告辞,亲家母,二小子还有啥具体困难,你尽管提,连里解决不了,我再向场武装部反映。
晓爱妈满脸堆笑,小心赔着不是,大哥,你这一提起话来,我还真的得说点事儿。你看咱二儿回来这长时间了,这吃饭一直吃我们娘儿仨的口粮,也没分给他口粮,这干活又重,可能吃了,俺娘儿仨的口粮,他一人造一多半儿。这是一,二是衣服也不够穿,布票是发了,还得买布,这钱------二儿他不挣钱呀!
吴美环对爹,爹,这真是个事儿呢。这么地,明儿个我领我婶去场部武装部反映情况,一并把布料全买回来。
她爹连连点头,中,中!你领你婶去,该要的,全讲出来。
王晓爱终于讲了一句,姐,谢谢你。
吴美环搂了他一下,姐应该的,陪伴着你这几年平安无事过去,是姐回合盛下连队的最重要职责。姐现如今是连队党支书了,大面上,我们是要划清界线的,那是给外人看的,省得让坏人钻了空子,又给他们制造借口找事儿乘机再整你。
王晓爱低头咕噜着,我懂,姐,我啥不懂。
场供销社外,吴美环拎着一大包东西,晓爱妈怀抱一卷布料,娘俩儿兴冲冲地从供销社出来,快步往南走着,边小声唠着嗑。
吴美环扫视了周围一眼,低声对晓爱妈,婶,这把给晓爱买的日用的,够用一阵子了。回头,我再叫满山谷用车给家送去五十斤小麦,五十斤糜子,一百斤谷子,三百斤苞米,五十斤黄豆,换豆油吃。
晓爱妈乐的连连点头,只是一个劲儿地,中!中!你安排吧。
吴美环,武装部又批给小二儿一百块钱,缺啥少啥,你再临时给他买。
晓爱妈,中!中!
吴美环又扫视了一眼,婶,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晓爱妈,你有啥事儿跟婶说,有啥当讲不当讲的。
吴美环,婶,那我就说啦。咱家二儿还有好几年才能解放出来,我寻思,这么多年总住在人家小屋里,总觉心不踏实,不如趁早给小二儿在合盛屯里,给他买二间房,等他解放了,有个安身之地,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想法------
晓爱妈站住了,环哪,你咋跟婶想一块儿去了?二儿回来这些日子,我也朦朦胧胧想过这事儿呢,只是,俺家没钱哪,家里就五十块钱------
吴美环,我不是给爱弟拿过去一千三百块钱了么?就用那钱买就行!
晓爱妈犹豫了,这------
王晓爱家,这不行!王晓爱霍地站起来,冲妈连连摆手。
吃过晚饭,母亲边给他裁裤子,边很‘随便’地扯到这个话头,探式着提出用美环的钱买房事儿,遭他一口回绝。
母亲放下手中活儿,很难心地样子,美环铁了心在等你,咱咋好狠心说不要人家?这话咋说出口?背过脸去,擦拭着眼泪。
弟妹都出去了,家里就母子俩。王晓爱也觉察出表示的过于生硬些,便扯过一条毛巾,上前给妈擦眼泪,心情沉重地,妈,美环姐的好心,咱领了,就用那钱买房吧。停了一下,妈,我想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尽量不剌伤她,委婉地向她表明,为什么别再等我了的原因。
母亲仍在落泪,为什么呢?
王晓爱给妈明确说明不叫美环再等他的原因,妈,是这样的,因为事情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我未来的几年里,存在着不可预料、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而且,一旦我的处境发生了突变的情况,我没有任何能力应对,我的命运是掌控在别人手里。所以,我现在想问题,都从变化的角度出发,以不变应对万变。这是你儿子学通了辩证法后,懂得的道理。
母亲泪如雨下,唔咽着,文革把咱家害惨了------
王晓爱叹了口气,何止咱一家------
到了一九七0年五月的初春时节,合盛屯西北岗上,王晓爱一家人终于搬进新家园了,
合盛屯这个簸箕形屯西沿岗上,有一栋四间连脊的土坯大草房,东面两间,易主成了王晓爱家的新家园。
中午,王晓爱收工回来,屋都没进,铁锹也没放下,就跟小弟晓新,站在门前,指点着前园子,规划着他的设想,晓新哪,你看这片园子多大,足有半亩多地!咱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二哥我激动的一宿都没睡好觉,半夜起来,围着房子前后院走了两趟,乐的你二哥偷偷地唱起了‘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来------
晓新拄着烧火棍听得正来劲,里屋,小妹正对着镜子,练习跳‘忠字舞’,一股浓烟从门缝飘进来。小妹捂着鼻子,低着头,从外屋跑出来,一边大喊,二哥!屋里这么大烟啊!
唠的正起劲的哥俩儿,猛听小妹喊‘有烟’,俩人惊回头,都大吃一惊。南灶坑的火烧出灶口,引燃了门边堆放的一抱干柴草,火苗窜起一人高,情况相当危机。
晓新手指,着火啦!
王晓爱扔下铁锹,一个箭步奔过去,急中生智地拿起水缸木盖,照着火头压下去,火立时熄灭了,又用双脚踏灭了余火,动作神速的令弟妹目瞪口呆。
滚滚浓烟从外屋门上往外冒。
晓新望着滚滚浓烟,自责地,我光听你白话了,忘了烧火这事儿了,二哥这你要不在场,说不定咋地了------
晓爱拍着小弟肩膀头:下次再遇这类事儿,千万别慌,拿什么锅盖一类东西一压,就能灭火,只是千万别扑打,火苗打得四下乱飞,那你就更扑不灭了。记住了,烧火不能离人儿!
小弟点点头。这时,妈拿着一卷布料回来了,一看屋里冒这大烟,忙问晓爱,咋地啦?
晓爱忙掩盖,没事儿,灶坑的柴禾炼点荒,几下踏灭了。
母亲看了一下屋里,箱子里还有美环那-千块钱呢,咱家这些破东烂西,也不值一千!刚花人家三百五买的房------
娘儿几个正在门前说着唠着,连长鄂务农跟党支书吴美环,肩并肩地打他家南园子头大道上,往东向屯中走去。
鄂务农瞅了一眼王晓爱,悄声问吴美环,搬家啦?
吴美环淡淡地应了句,新买老孔六子的两间房。
鄂务农又扫了一眼,家挺有钱呢。
吴美环,人家老王会计是在职国家干部,一月开七十块,能没点存钱吗。
鄂务农,我才开三十二呀。
吴美环,人家是建国时参加工作的省调干部,咱比不了。
两人说着唠着,进屯里了。
石来喜妈家原来小房,武装部长石来喜,跟妇联主任老婆敖桂兰,回合盛来了,吉普车停在院外道上,陈香草领着石大宝,抱着石二妮,跟在两人后边。
从小屋里迎出来二弟石来双,和他的未婚妻鄂带弟。
合盛屯车老板儿石来双,是个老实巴脚、不善言语的青年,他笑迎,哥,嫂子!没话了。
能言善变的破豆包,有点‘屈就’下嫁大龄穷光棍石来双家,实属无奈。她一瘸一拐,三步并成二步奔了过来,接过香草怀抱的二妮子,又是亲又是啃,嘴里不住声地叨叨,唉呀,想死二婶啦!快,叫二婶!顺兜摸出个大糖球子,塞进侄女嘴里,又摸出个大糖球子,塞到大宝嘴里,扯过大宝往回走。
香草笑喊,亲不亲,糖球分!我这个姑是白扯了!
几人说笑着进了小屋。
石来喜四下瞅瞅,便对二弟,双子,老王会计家不住了,腾出屋,正好你跟带弟结婚住,四圈墙,再用白土刷刷,挺好的新房!
很有干部模样的敖桂兰,二弟,知足吧,你现在的条件,比我和你哥结婚那会儿,强百倍!给,又从兜里掏出一叠钱,递给小叔子,这是四百块钱,二百是我和你大哥口挪肚攒的攒了一年,孩子连块糖球子都舍不得给买,强凑这点钱。这二百,是管香草借的,你们多展宽绰了,再给人家。交到来双手里。
陈香草忙摆手,二哥,不忙还,你们先用吧,这是我给自己结婚预备的钱!
破豆包劈手夺过钱,给我收着!结婚,就可钱办置吧!我爹不但没要彩礼,还倒给一百,我妈又给我做了两套被褥,这我也知足了,谁让我是没人愿吃的‘破豆包’啦!
末了这句大实话,逗的几个人捧腑大笑。
香草笑指,破姐就是实在!
石来喜笑着,哦,对了,我告诉你们,咱老妹儿秋茹快回来了,今年初中毕业了,她不想念高中了,说是要回乡建设新农村。这也好,咱家又多个劳力!
破豆包可乐了,回来正好,帮我干点活啥的。
来双邀哥嫂,中午咱们就在这屋吃吧。
石来喜瞅了一眼空房子,不啦,我们都到美环家吃去。
几人说着唠着出了小屋。
王晓爱家,中午休息,王晓爱风风火火地进屋就喊,妈!我饿了!
母亲正全神贯注地在缝纫机旁做活,她放下正扎的衣服,站起来歉疚地,我光忙做活了,忘给你做饭了!我就去做饭!
王晓爱一脸疲惫不堪,无力地坐在炕边,堆下腰,喘着粗气。
母亲起身到外地,烧水,做饭。
王晓爱歪头问妈,妈,有剩饭吗?
母亲瞅了一眼碗架柜:早晨有一大碗剩饭,一碗剩菜,凉的。
王晓爱看着木箱盖上的小闹钟,妈,中午只歇一个小时,我计划用十天中午时间,铲完咱五根垅的园田地,十分钟之内吃完饭,五分钟到地头,铲四十分钟,五分钟回来。起身到外屋拿饭。
母亲心疼地,我也铲不动地,要不,请天假铲完得了。
王晓爱端起饭菜,职工请假行,鄂连长不给我假,这小子处处整我。放到炕边,拿过小表,拎个木凳,瞅着钟点,开始吃饭。
岗西是社员的园田地,一家五根垅,五分地。自留地苞米苗长势不错,有一筷子高了。
王晓爱背着小闹表,使劲地耪着地。
王晓爱家前大道,连长鄂务农路过。小园里豆角,茄子,辣椒,柿子秧长的生机勃勃。
鄂务农阴沉着脸看着这一切。
王晓爱家,明月下,王晓爱在小园儿外挖土、和泥、垒院墙。
屋里,母亲在灯下做活。脚踏缝纫机的连续‘嗒嗒’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十分急促。
院墙在不断垒高延伸。
要斗私批修的文革年代,连队逢晚必开会,或宣讲大好形势,或学习最新指示,雷打不动,累死不停。乡村种田人千百年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权当四旧破除。
没办法,劳累一天了,灰头土脸的老爷们儿,只好夹个破棉袄,拎个板凳腿子,苦着老脸来听宣讲。那年月儿,不突出政治的劳力,不算好劳力。
倒是合盛屯盛产的大姑娘们,有了说笑打闹调情撩小伙的场合,她们最乐意参与的就是有男孩子的‘聚会’了,她们才不介意头头讲啥呢。
这不,一帮大姑娘,笑着、唱着、打着、闹着,平推着过来了。乡村夜晚的清凉空气,让她们带来的欢乐搅的滚热!
连队文化室,合盛屯连队队部,座落在屯中岗上,六间大草房的文化室,东头一间当队部办公室。
文化室点着两盏二百度的大灯炮,照得屋里雪亮。
一张破桌子,放在办公室门外。
姑娘们簇拥着一个秀气苗条的小姑娘,进门便大喊,都快看看谁来了?
半屋子老爷们都被喊声吸引过来。
亭亭玉立的石秋茹,大方地跟大伙挥了一下手,叔伯们大家好!我石秋茹初中毕业了!回合盛参加生产了!
老爷们儿没反应过来,八九十来个小青年儿乐翻天了,扯着破锣嗓子叫好,没对象吧?过来坐这儿,我们任你挑选!
坐在前排吴美环边上的破豆包一听就炸了,呼地站起来,冲那几个唬蛋破口大骂,你瞅瞅你们几个,个个驴球马蛋的色样,瘸瞎鼻驷带滚蹄,还叫我家小姑子选呢,就我这破豆包的妈样,都相不中!小妹,过二嫂这儿坐!
小青年们非但不生气,还跟她撩骚儿,破姐呀,俺们再饿,也不拣破豆包吃!
逗得老爷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破姐’用鼻子哼他们,不用你们臭得瑟,过几天就有你们好瞧的!
吴美环拉过石秋茹,坐在自己身边,高兴地,你回来正好,连里就缺你这个团支书呢!亲热地问这问那。
连长鄂务农看看人到的差不多了,就拍了两下手,开会啦!先说连里两个人事安排,仓库保管员老刘三舅去喂马,鄂带弟接手保管员工作,连记工分。咱连里团员快十名了,应安排团支书了,就由回乡知识青年石秋茹担任。大家鼓掌表示欢迎!
小青年们乐得跳起来叫好,团支书!我要跟你谈心!团支书,我要向你汇报!
一个人就是一台戏,有石秋茹加盟美少女队,带给满屋人都是欢笑声。
王晓爱家,父亲从‘五七干校’回来了,说是身体不适,回场子看病,国家干部都是公费医疗。他灰头土脸,疲惫不堪地靠在炕头墙上,缓缓地述说着。
场党委书记办公室,贺场长慢慢地摸出烟盒,若有所思地点着了,并没吸。冯慕林对红五月农场提出的给王晓爱优秀事迹争取立功减刑的企盼落空了,他的所谓一套冠冕堂皇的托辞,是在明显地否定王晓爱的英雄壮举,而刻意地打压。
何淑芬,石来喜,吴美环坐在办公桌对面,直直盯着贺场长,表情严肃。
贺场长放下烟,神色凝重地,------王晓爱这件事儿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示,千万别低估了夺权的造反派能量,这些人,短期内,不可能失势。咱们大家,都应有个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才行。
几个人都默默地点头应允着。
王晓爱家,吴美环陪着老爹,吃完晚饭,貌似‘公事公办’的样子,到王晓爱家进行第一次‘家访’ ,上级的要求,治保主任要经常了解和掌握‘群专犯人’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帮教。
晓爱妈跟老亲家,谈的十分热切,家长里短,无话不谈。
只是吴美环跟王晓爱坐在旁边,没有什么亲热举动,美环仍是拉着晓爱的手,而晓爱则一脸冷漠,形同陌路,这与他俩过去在一起时亲热劲儿相比,判若两人。
吴美环仍然是一脸不在乎。老渔把头看看时候不早了,便与美环交换了一下眼色,便起身告辞,亲家母,二小子还有啥具体困难,你尽管提,连里解决不了,我再向场武装部反映。
晓爱妈满脸堆笑,小心赔着不是,大哥,你这一提起话来,我还真的得说点事儿。你看咱二儿回来这长时间了,这吃饭一直吃我们娘儿仨的口粮,也没分给他口粮,这干活又重,可能吃了,俺娘儿仨的口粮,他一人造一多半儿。这是一,二是衣服也不够穿,布票是发了,还得买布,这钱------二儿他不挣钱呀!
吴美环对爹,爹,这真是个事儿呢。这么地,明儿个我领我婶去场部武装部反映情况,一并把布料全买回来。
她爹连连点头,中,中!你领你婶去,该要的,全讲出来。
王晓爱终于讲了一句,姐,谢谢你。
吴美环搂了他一下,姐应该的,陪伴着你这几年平安无事过去,是姐回合盛下连队的最重要职责。姐现如今是连队党支书了,大面上,我们是要划清界线的,那是给外人看的,省得让坏人钻了空子,又给他们制造借口找事儿乘机再整你。
王晓爱低头咕噜着,我懂,姐,我啥不懂。
场供销社外,吴美环拎着一大包东西,晓爱妈怀抱一卷布料,娘俩儿兴冲冲地从供销社出来,快步往南走着,边小声唠着嗑。
吴美环扫视了周围一眼,低声对晓爱妈,婶,这把给晓爱买的日用的,够用一阵子了。回头,我再叫满山谷用车给家送去五十斤小麦,五十斤糜子,一百斤谷子,三百斤苞米,五十斤黄豆,换豆油吃。
晓爱妈乐的连连点头,只是一个劲儿地,中!中!你安排吧。
吴美环,武装部又批给小二儿一百块钱,缺啥少啥,你再临时给他买。
晓爱妈,中!中!
吴美环又扫视了一眼,婶,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晓爱妈,你有啥事儿跟婶说,有啥当讲不当讲的。
吴美环,婶,那我就说啦。咱家二儿还有好几年才能解放出来,我寻思,这么多年总住在人家小屋里,总觉心不踏实,不如趁早给小二儿在合盛屯里,给他买二间房,等他解放了,有个安身之地,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想法------
晓爱妈站住了,环哪,你咋跟婶想一块儿去了?二儿回来这些日子,我也朦朦胧胧想过这事儿呢,只是,俺家没钱哪,家里就五十块钱------
吴美环,我不是给爱弟拿过去一千三百块钱了么?就用那钱买就行!
晓爱妈犹豫了,这------
王晓爱家,这不行!王晓爱霍地站起来,冲妈连连摆手。
吃过晚饭,母亲边给他裁裤子,边很‘随便’地扯到这个话头,探式着提出用美环的钱买房事儿,遭他一口回绝。
母亲放下手中活儿,很难心地样子,美环铁了心在等你,咱咋好狠心说不要人家?这话咋说出口?背过脸去,擦拭着眼泪。
弟妹都出去了,家里就母子俩。王晓爱也觉察出表示的过于生硬些,便扯过一条毛巾,上前给妈擦眼泪,心情沉重地,妈,美环姐的好心,咱领了,就用那钱买房吧。停了一下,妈,我想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尽量不剌伤她,委婉地向她表明,为什么别再等我了的原因。
母亲仍在落泪,为什么呢?
王晓爱给妈明确说明不叫美环再等他的原因,妈,是这样的,因为事情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我未来的几年里,存在着不可预料、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而且,一旦我的处境发生了突变的情况,我没有任何能力应对,我的命运是掌控在别人手里。所以,我现在想问题,都从变化的角度出发,以不变应对万变。这是你儿子学通了辩证法后,懂得的道理。
母亲泪如雨下,唔咽着,文革把咱家害惨了------
王晓爱叹了口气,何止咱一家------
到了一九七0年五月的初春时节,合盛屯西北岗上,王晓爱一家人终于搬进新家园了,
合盛屯这个簸箕形屯西沿岗上,有一栋四间连脊的土坯大草房,东面两间,易主成了王晓爱家的新家园。
中午,王晓爱收工回来,屋都没进,铁锹也没放下,就跟小弟晓新,站在门前,指点着前园子,规划着他的设想,晓新哪,你看这片园子多大,足有半亩多地!咱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二哥我激动的一宿都没睡好觉,半夜起来,围着房子前后院走了两趟,乐的你二哥偷偷地唱起了‘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来------
晓新拄着烧火棍听得正来劲,里屋,小妹正对着镜子,练习跳‘忠字舞’,一股浓烟从门缝飘进来。小妹捂着鼻子,低着头,从外屋跑出来,一边大喊,二哥!屋里这么大烟啊!
唠的正起劲的哥俩儿,猛听小妹喊‘有烟’,俩人惊回头,都大吃一惊。南灶坑的火烧出灶口,引燃了门边堆放的一抱干柴草,火苗窜起一人高,情况相当危机。
晓新手指,着火啦!
王晓爱扔下铁锹,一个箭步奔过去,急中生智地拿起水缸木盖,照着火头压下去,火立时熄灭了,又用双脚踏灭了余火,动作神速的令弟妹目瞪口呆。
滚滚浓烟从外屋门上往外冒。
晓新望着滚滚浓烟,自责地,我光听你白话了,忘了烧火这事儿了,二哥这你要不在场,说不定咋地了------
晓爱拍着小弟肩膀头:下次再遇这类事儿,千万别慌,拿什么锅盖一类东西一压,就能灭火,只是千万别扑打,火苗打得四下乱飞,那你就更扑不灭了。记住了,烧火不能离人儿!
小弟点点头。这时,妈拿着一卷布料回来了,一看屋里冒这大烟,忙问晓爱,咋地啦?
晓爱忙掩盖,没事儿,灶坑的柴禾炼点荒,几下踏灭了。
母亲看了一下屋里,箱子里还有美环那-千块钱呢,咱家这些破东烂西,也不值一千!刚花人家三百五买的房------
娘儿几个正在门前说着唠着,连长鄂务农跟党支书吴美环,肩并肩地打他家南园子头大道上,往东向屯中走去。
鄂务农瞅了一眼王晓爱,悄声问吴美环,搬家啦?
吴美环淡淡地应了句,新买老孔六子的两间房。
鄂务农又扫了一眼,家挺有钱呢。
吴美环,人家老王会计是在职国家干部,一月开七十块,能没点存钱吗。
鄂务农,我才开三十二呀。
吴美环,人家是建国时参加工作的省调干部,咱比不了。
两人说着唠着,进屯里了。
石来喜妈家原来小房,武装部长石来喜,跟妇联主任老婆敖桂兰,回合盛来了,吉普车停在院外道上,陈香草领着石大宝,抱着石二妮,跟在两人后边。
从小屋里迎出来二弟石来双,和他的未婚妻鄂带弟。
合盛屯车老板儿石来双,是个老实巴脚、不善言语的青年,他笑迎,哥,嫂子!没话了。
能言善变的破豆包,有点‘屈就’下嫁大龄穷光棍石来双家,实属无奈。她一瘸一拐,三步并成二步奔了过来,接过香草怀抱的二妮子,又是亲又是啃,嘴里不住声地叨叨,唉呀,想死二婶啦!快,叫二婶!顺兜摸出个大糖球子,塞进侄女嘴里,又摸出个大糖球子,塞到大宝嘴里,扯过大宝往回走。
香草笑喊,亲不亲,糖球分!我这个姑是白扯了!
几人说笑着进了小屋。
石来喜四下瞅瞅,便对二弟,双子,老王会计家不住了,腾出屋,正好你跟带弟结婚住,四圈墙,再用白土刷刷,挺好的新房!
很有干部模样的敖桂兰,二弟,知足吧,你现在的条件,比我和你哥结婚那会儿,强百倍!给,又从兜里掏出一叠钱,递给小叔子,这是四百块钱,二百是我和你大哥口挪肚攒的攒了一年,孩子连块糖球子都舍不得给买,强凑这点钱。这二百,是管香草借的,你们多展宽绰了,再给人家。交到来双手里。
陈香草忙摆手,二哥,不忙还,你们先用吧,这是我给自己结婚预备的钱!
破豆包劈手夺过钱,给我收着!结婚,就可钱办置吧!我爹不但没要彩礼,还倒给一百,我妈又给我做了两套被褥,这我也知足了,谁让我是没人愿吃的‘破豆包’啦!
末了这句大实话,逗的几个人捧腑大笑。
香草笑指,破姐就是实在!
石来喜笑着,哦,对了,我告诉你们,咱老妹儿秋茹快回来了,今年初中毕业了,她不想念高中了,说是要回乡建设新农村。这也好,咱家又多个劳力!
破豆包可乐了,回来正好,帮我干点活啥的。
来双邀哥嫂,中午咱们就在这屋吃吧。
石来喜瞅了一眼空房子,不啦,我们都到美环家吃去。
几人说着唠着出了小屋。
王晓爱家,中午休息,王晓爱风风火火地进屋就喊,妈!我饿了!
母亲正全神贯注地在缝纫机旁做活,她放下正扎的衣服,站起来歉疚地,我光忙做活了,忘给你做饭了!我就去做饭!
王晓爱一脸疲惫不堪,无力地坐在炕边,堆下腰,喘着粗气。
母亲起身到外地,烧水,做饭。
王晓爱歪头问妈,妈,有剩饭吗?
母亲瞅了一眼碗架柜:早晨有一大碗剩饭,一碗剩菜,凉的。
王晓爱看着木箱盖上的小闹钟,妈,中午只歇一个小时,我计划用十天中午时间,铲完咱五根垅的园田地,十分钟之内吃完饭,五分钟到地头,铲四十分钟,五分钟回来。起身到外屋拿饭。
母亲心疼地,我也铲不动地,要不,请天假铲完得了。
王晓爱端起饭菜,职工请假行,鄂连长不给我假,这小子处处整我。放到炕边,拿过小表,拎个木凳,瞅着钟点,开始吃饭。
岗西是社员的园田地,一家五根垅,五分地。自留地苞米苗长势不错,有一筷子高了。
王晓爱背着小闹表,使劲地耪着地。
王晓爱家前大道,连长鄂务农路过。小园里豆角,茄子,辣椒,柿子秧长的生机勃勃。
鄂务农阴沉着脸看着这一切。
王晓爱家,明月下,王晓爱在小园儿外挖土、和泥、垒院墙。
屋里,母亲在灯下做活。脚踏缝纫机的连续‘嗒嗒’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十分急促。
院墙在不断垒高延伸。
要斗私批修的文革年代,连队逢晚必开会,或宣讲大好形势,或学习最新指示,雷打不动,累死不停。乡村种田人千百年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权当四旧破除。
没办法,劳累一天了,灰头土脸的老爷们儿,只好夹个破棉袄,拎个板凳腿子,苦着老脸来听宣讲。那年月儿,不突出政治的劳力,不算好劳力。
倒是合盛屯盛产的大姑娘们,有了说笑打闹调情撩小伙的场合,她们最乐意参与的就是有男孩子的‘聚会’了,她们才不介意头头讲啥呢。
这不,一帮大姑娘,笑着、唱着、打着、闹着,平推着过来了。乡村夜晚的清凉空气,让她们带来的欢乐搅的滚热!
连队文化室,合盛屯连队队部,座落在屯中岗上,六间大草房的文化室,东头一间当队部办公室。
文化室点着两盏二百度的大灯炮,照得屋里雪亮。
一张破桌子,放在办公室门外。
姑娘们簇拥着一个秀气苗条的小姑娘,进门便大喊,都快看看谁来了?
半屋子老爷们都被喊声吸引过来。
亭亭玉立的石秋茹,大方地跟大伙挥了一下手,叔伯们大家好!我石秋茹初中毕业了!回合盛参加生产了!
老爷们儿没反应过来,八九十来个小青年儿乐翻天了,扯着破锣嗓子叫好,没对象吧?过来坐这儿,我们任你挑选!
坐在前排吴美环边上的破豆包一听就炸了,呼地站起来,冲那几个唬蛋破口大骂,你瞅瞅你们几个,个个驴球马蛋的色样,瘸瞎鼻驷带滚蹄,还叫我家小姑子选呢,就我这破豆包的妈样,都相不中!小妹,过二嫂这儿坐!
小青年们非但不生气,还跟她撩骚儿,破姐呀,俺们再饿,也不拣破豆包吃!
逗得老爷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破姐’用鼻子哼他们,不用你们臭得瑟,过几天就有你们好瞧的!
吴美环拉过石秋茹,坐在自己身边,高兴地,你回来正好,连里就缺你这个团支书呢!亲热地问这问那。
连长鄂务农看看人到的差不多了,就拍了两下手,开会啦!先说连里两个人事安排,仓库保管员老刘三舅去喂马,鄂带弟接手保管员工作,连记工分。咱连里团员快十名了,应安排团支书了,就由回乡知识青年石秋茹担任。大家鼓掌表示欢迎!
小青年们乐得跳起来叫好,团支书!我要跟你谈心!团支书,我要向你汇报!
一个人就是一台戏,有石秋茹加盟美少女队,带给满屋人都是欢笑声。
王晓爱家,父亲从‘五七干校’回来了,说是身体不适,回场子看病,国家干部都是公费医疗。他灰头土脸,疲惫不堪地靠在炕头墙上,缓缓地述说着。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