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9285
阅读:6343
发表:2016/6/16
80章 家庭 小说
《天堂》第47-49章
8-10
…
44-46
47-49
53-55
…
79-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47章 政治蝙蝠的惯性
春风徐徐,垂柳依依,华荣制药厂大院的冬青泛出新绿,水池边垂柳,露出黄色的小骨朵儿。春天来了,浩茫大地充满生机。
蜇伏了漫长严冬的土拔鼠,又爬出洞穴,在阳光灿烂的田野上打滚,兴奋异常。它们又将在温馨的绿色世界自由驰骋了。
休眠了一个冬天的陈氏建筑队,又回到省城,进入工地,开始了紧张的施工活动。
云英有气无力和着灰浆,锨是那么重,那泛着白沫的灰浆,是那么令人讨厌。一个个队员土头土脑,倒真像刚拱出洞穴的土拔鼠,
现在的云英和过去大不相同,昔日来到工地,一切新奇,一切可爱,一切亲切,对每个人都是甜甜的微笑,现在她好像变成另一个人。
去年她可怜巴巴地托卜三的门,当上了令人羡慕的建筑队员。现在整个建筑队,包括权力通天的陈建营,都是二姐的“臣民”了。这一百多人的捞钱队伍,只要二姐一歪嘴角儿,就得乖乖滚蛋。时来运转,福从天降,摇身一变成为厂长的妹妹。
陈立君和云英一别两月,朝思暮想。今日重逢,自然心中格外高兴,他没话找话,高兴之中又有几丝惆怅。她站得越高,便离他越远。
“你别在我们泥窝里受罪了,跟你二姐说一声,去厂里找点事,不比在这好百倍?”
云英甜甜的笑容隐去:
“她不管我的事。”
“行啦,行啦,还保密?”
“真的。”
“对了,这点小事,哪有大厂长亲自说话的,下边有眼色的人多了,保证有人会想法为你办。”聪明的陈组长年岁不大,倒看破了红尘内幕。
权力,几乎是万能的,它有极大的号召力,也有很大的凝聚力。
文翔英,自宣布就职那一分钟起,已成为这个万人大厂的中心。政治中心,关系中心。好人在急急的找她,献策献计,介绍情况,想帮新厂长尽快把厂办好。有困难的人,也在纷纷求她,诉说委屈,揭出问题,请她定夺解决。还有一部分人心急火燎地找她,要做她的“卫星”
这些人就是专吃“政治饭”的官迷。他们集中现代政治学之经验,总结自己政治活动之实践,得出一条最行之有效规律:新上司刚上任之时,是买好讨官的黄金时机。
多年来掌握华荣制药厂人事科大权的尚金方,文——不会总结报告;武——不懂生产经营。但他擅玩一门学问:关系学。他身体矮小,扒力挺高;学识短浅,能量很大:其貌不扬,官路享通。他的行为使人想起蝙蝠:在光天化日之下别说展翅飞翔,就连脸也不敢露,眼也不敢睁。但在黑幽幽夜晚她却有惊人的本领——可在铁丝网间自由穿飞。
当然,作为政治关系学新秀的尚金方,在亲近新厂长的竞赛中一定领先。她急于找到新厂长,向她汇报并请她批准自然减员招工名单(“雪花膏”、云英及王清明、刘百通和孙圆和亲友子女共六人等)。经验和他的聪明告诉他,此时汇报,既可得到新厂长的信任老领导的欢心,又可达到自己的目的。云英进厂会给众亲属子女进厂打开大门。“雪花膏”进厂,就名正言顺地拴住她,终生做他的“小二奶”
尚金方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围着新厂长的办公室溜溜转,但是总不巧,屋里总有人和厂长谈话。
文厂长从散会到夜十二点,一直在忙。急需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太急了。最要紧的是调整和组建科、室、车间的领导班子,尽快理顺和强化生产指辉、市场销售、设备原料供应、新产品研发和信息搜集五个系统,立即制订各工种,各科室的规章制度、守则、岗位责任以及其效益工资,情况复杂,问题涉及范围很广。工作量极大,需要作大量的调查工作,做出透彻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这一切,不但需要多学科知识,高度的理论思想水平,而且需要付出超常精力。虽然把握、安排和领导这一切活动,并不发愁理论和办法的缺乏,但她毕竟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 在这诸多重担披头盖脑一起压下来的时候,不能不感到沉重。甚至有些慌乱。不过她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企业管理的优势。她办事的效率使人吃惊。在复杂的局面和超重的任务面前,严然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决不会失机乱步。她要严格率导和驾驭工厂的诸种活动方向和进程,夺取各个战役的胜利,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现在,身旁的同志和下属,只要一看她那广阔发光的前额、凝聚着智慧和力量的灿如明星的大眼睛,就会立即涌起一种每战必克的信心和排山倒海的力量。
文厂长工作和谈话的密集程度简直无缝可插。已分不出班上班下、工作和休息、白天和黑夜。没有给潜心拜访的尚科长款留一分钟的时间谈论“要”事。
没关系,尚科长有着超人的耐心,又有充足的时间、百折不挠、百求不厌的坚毅精神,一定会找到他需要找到的人。
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来厂长办公室谈工作的人总算走光,忙了半夜又起了五更的年轻厂长,浑身好似散了骨头架,两眼涩得睁不开。李良劝她别动,替她打了饭放在面前。急急走出去,并和别人打了招乎,不要再打搅厂长。好让她吃顿安生饭,稍休息一会儿。
比最精明的小偷还会“抓”时机的尚科长,就在这时走进屋去。
“哎哟,可把厂长累坏了,啊?还没吃饭!”
文翔英打个惊,醒来,看到“瘦猴子”满脸诌笑,点头哈腰站在门口。
“啊,尚科长进来,请坐,有事吗?”
文厂长对所有找他谈话的人,都是一张亲切的笑脸,一颗诚恳的心,让坐位,倒热茶,尚金方走近沙发没有坐。他一看厂长给她去倒水,他急坏了。他猴子一样敏捷,嗖,两脚好似没着地就飞了过去:“唉!唉!我自己倒,我自己倒。你快吃饭,快吃饭,不要凉了。”
文厂长慢慢吃着饭,又催一遍:“什么事说吧。”
尚科长半个屁股侧坐着沙发,两手捧着茶杯,眨眯眨眯两只小眼儿。又黑又瘦的小脸红的像猴屁股。似笑又像哭:“是,是……”他考虑措辞。
“尚科长,不必客气,也不必有什么顾虑,说吧。”
尚科长清醒过来,他久盼久等的时机就在眼前,还不赶紧说。不然一来人……
“自然减员招工名单我拟出来了。有你妹妹,有我妻妹,还有王书记、刘厂长和孙厂长的亲戚三人。其他几个都是根据各科室、车间意见选取的。”
文厂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慢慢吃着饭。没有立刻答腔。
尚金方猛一阵高兴。她同意了!有她妹妹不好表态。于是鼓足一腔勇气,以两肋插刀的口气说:“文厂长,不要紧。云英列入名单,我对谁都说你不知道。有提意见的我兜着!”他两手捧着茶杯,谦卑而又豪壮地望着厂长那俊美的脸庞,急切等待她开口表态。
文厂长把一个小馒头和一小碗粥吃下去,把碗筷往桌上一放。扭过身来,面对着尚金方微微一笑:
“尚科长。你干了多少年人事工作啦?”
啊?欣赏我会办事了吧。你一上台我便稳稳当当巧巧妙妙给你办了个使你一辈都会感谢的大好事。满意吧。当大官的都喊大公无私,都是有意让别人听的。如下边人谁不肯为他办私事,你的小官就会被抠出去!”
“嘻嘻。十来年儿啦,没出息,没出息” 。“没出息”三个字意味深长呀。干了十来年小科长,你厂长该提拔提拔了。
“这样的事,你干过多少次了?”
啊,你是考我办得漂亮不漂亮!有经验没经验,怕露了马脚是不是?
“文厂长,实话告诉你。我每年都给各级领导办几个,都弄的严丝合缝,没出过差错。就是有人往上反映,还不是白费劲。咱给副省长、梁、田副局长都办过。谁告状,那告状信最后还不是转到咱手里。当领导的整天辛辛苦苦,没这点特权还行?”
“尚科长看来你是劳苦功高哇!”
“不敢,不敢,哪里,哪里!”尚科长好似喝了杯美酒,高兴得晕晕乎乎,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笑容。
“可是,尚科长,你年龄比我大,党龄和工作时间比我长,党性和政策水平比我高,你好好考虑一下,这样做合适吗?!”
“这,这-----怎么说呢。”
“你办理此事,可谓用心良苦。但不能这样办。首先把云英名字去掉。还有你妻妹及其他领导同志的亲友。总之,一定要按政策按条件去办。首先挑选我厂干部职工直系子女。户口在本市的,有待业证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进厂要考试。你重新办理一下。”
“云英,一个女孩子在建筑队干活很累啊。再说,不找个正式工作,婚姻问题都不好解决呀!”
“你有旁的事吗?”
“没有。”尚科长虽然不愿走。但是实在想不出其他辞儿。
“你还喝水不?”
逐客令。赖在这里干什么。这个女厂长别看说话很客气,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可是她挺拔的身驱和庄肃的风度,却给人以巨大的威慑力量。他昏昏乎乎走出厂长办公室。
药厂大院阳光灿烂,垂柳轻摇,池水微漾,飞燕呢喃。好一派令人心爽神悦的明媚春光。
尚金方往自己办公室走着,好似做了个梦。起初迷惘、沮丧和委屈。进而一想,恍然大悟:自己当场告诉人家有她妹妹名字,她能表态同意吗?自己说担责任,人家能相信吗?此举碰壁全怨自己。第一不该直说有她妹妹。应给她留个躲避责任的空子。第二,找她选错了时机。新官上任三把火。在这个节骨眼儿让她批办不符合政策的事,人家再傻也不会办。他在心里狠骂自己,混蛋,真混蛋!
不过,尚金方到底还是有“两下子” 。他有办法使阁浅的船“游”下去。
中午没顾得吃饭,(早饭也没顾得吃)尚金方便如此这般,要“雪花膏”带路去找云英。“雪花膏”当然乐意前往。姐夫携带小姨子高高兴兴,刚走出屋门口,就被老婆厉声喊住:“你们俩膀靠膀肩并肩干什么去。不怕人家背后说闲话?尚科长当然知趣,只好单人前往。
尚金方来到云英家:“嗨,别看这屋小,可是我倒觉得别有风味!”
“嘻,尚科长真会说话。看,我们的屋脏得像猪圈,有啥风味!”云英看着满屋地煤灰、白菜帮子、葱叶子、彦芳的小褥子,有些不好意思。
“我看哪,只有脏点儿乱点儿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还是你们有学问的人,会给我们圆场。”
云英赶忙洗完手,盼弟抱起彦芳,一左一右站在尚金方两旁。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有什么大事,值当劳你大驾?”
“急事呀,大事呀!招工名单今天拟好了。有彦芳她姨。今天早晨我跟文厂长商量。她说这不符合政策,要我把你的名字去下来。”
“什么?把我去下来?-----” 好似一瓢凉水浇在头上。云英两眼发直,一脸怒色。
“当厂长的应该坚持原则,讲政策,责任重大呀。可是我对她讲明了:有了差错,我担责任。可她到底没答应。”
“唉,这个二姐”云英拍着腿,皱着眉埋怨道:“老鼠胆儿,怕啥?就是她的官要紧!”
盼弟也觉着二姐太不近人情,人家担风险给办这么大的好事,她还拦挡,真不知她怎样想的?
“别着急,我来就是和你们商量这事。能进厂当正式工人,这可是机会难得呀。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和她是上下级,都应讲政策,不好再缠她。你们呢,是亲姐妹,啥话都可说。所以赶紧跑来报个信。你们俩个好劝劝她。就这事。我走啦。”
第48章 老卫星新轨道
如果说尚金方是“政治蝙蝠” ,那么刘关希则是权物交易的“老油子” 。过去他俩是王清明的“卫星”,现在两个“卫星”要脱离旧轨道,围绕新“卫星”转动了。
所以华荣制药厂的人作出结论:尚金方善于拍马谄谀,钻营爬网,左右逢源;刘关希则长于行贿送礼,以财“开船” 自由航行。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刘关希虽然对每个人嘻嘻哈哈,脾气豁达,但在家很少搭理爱吃不爱干的小舅子。可是今天他从朱民那里听到了重大信息。小舅子是新厂长妹妹云英的好友。而云英现住的房子破烂不堪急须修缮。这一信息,对一般人并无啥用。可对最爱以物易权以财升官的刘关希来说,那可是了不起的信息。
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名著他记得不多。可这句名言他却铭刻在心。早晨得信儿,中午,他以不亚于“政治蝙蝠”的飞行速度,屈驾到卜宁家“访贫问苦”。行动之快,心情之急,可谓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大大超过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快节奏。谁说我们的宝贝干部没有活力!
“小猴子”尚科长刚送走,大胖子刘关希又进来。今天是咋啦。药厂的“官”一个接一个往这里跑,这座过去人们不屑于问津的寒碜小屋,现在倒好像高干的别墅,老有“要人”“大员”进出其中。这使小屋和小屋中的主人,忽然镀上金色。
刘关希认识云英。一见面都不好意思。谁也没忘记手表事件。
盼弟和云英,以同样的客气和恭敬陪着这位大科长 。
刘科长并不稳坐五代祖传的破凳子。他并不是嫌贫爱富,而是他需要站起来,“尽他的职守” 他倒背着双手,仰脸看看黑的冒油的屋顶,又环视四壁,泥皮斑驳脱落,好像猪拱狗啃一般。俯首下看,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上灰渣菜叶乱七八糟。他以建筑专家的慧眼,突然发现屋地比院地低半尺。从建筑学的角度讲,这是最大的禁忌。他想发挥建筑学专业的智慧,判断此屋建于何代。大脑飞转几圈,每个脑细胞都跳起,徒劳无益。此屋在开篇不久就介绍过。四壁各异,用料不同。既有石,又有砖,既有泥巴,又有砂灰,既有厚处,又有薄处。此屋绝非原建。大抵后来多次修修补补,才造化成如今模样。
刘关希调查研究完毕,胸有成竹,他笑眯眯慢吞吞的说:“这所房可该翻盖了。不然夏天一下大雨要出问题的。”
“哎哟,刘科长,说得轻巧。我们是“贫农” ,哪翻盖的起呀?连工带料没有三千四千拿不下来啊。”
“可也是。”刘关希替盼弟发愁了:“哪里弄这多钱呢?再等三年五年我看也没指望。钱是个最现实的问题。”
“每到夏天下雨,整夜不敢睡觉。光怕把我们捂在下面。”
刘科长在小屋转一转,突然站定。他说:“药厂基建科连工带料先给你们翻盖了,你们啥时有钱啥时还。你们住这样的破房子。我不放心呀!”
老天爷,我们又碰到了大好人。这时姐妹俩不知道怎样感谢这位救急救难的大科长。
这天下午,刘科长扔下基建科的事,到处侦探文厂长的行踪。以便在没人在场的时候,透露盖房计划,邀功请赏。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文厂长也正在找他。首先他大吃一惊。厂长的信息如此快,如此灵。她知道了我中午去干什么?找我一定也是研究盖房细节怎样办。
女厂长确实比他机灵。他找了一晌没有找到厂长。厂长只找了十分钟就发现了他。
他真的被“请”进一个没人的小屋子。一看就是秘谈。对。这事能让别人知道吗?
进了小屋。厂长一张笑脸,一杯热茶。
刘关希人高马大,却腼腆的像个小孩子,一会搓手,一会挠头。他真像一个背后做了好事的孩子。自己不想说,又怕大人不知道,有一种欲言又止兴奋自豪的表情。文翔英一看就知道他有话要说,便等他自己开口。
“ 嘻嘻,中午,我没给你商量,就-----”
一开始翔英认为他主动谈自己基建和分房问题。没想到他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有关房子问题你知道啦?”
“知道了。中午我去看了一下,房子太破了,夏天要出问题的!”
“房子是新的,会出现什么问题,建筑有问题了吧?
“文长厂你真逗,那房子起码有三百年了。摇摇欲坠,怎说是新的?”
他一准是搞错了。什么三百年?明明是三年前竣工的。她解释道:“你说的是谁的房子呀?我说的是现在你内弟住的那套楼房。”
啊?要我的房子!哎哟,你这一手够绝的。给你们修还不行,没来几天就卡我的房子,你真比孙圆和还自私。可是脑子一打转,他立刻决定让给她。既然她说出了口,就应该答应。不然她的脸往哪儿搁?我今后还不穿小鞋?他满脸陪笑,十二分虔诚地表白他的心地:“我听说你妹妹的住房很危险,中午抽空看了一下,确实没法再住,我已告诉你两个妹妹,药厂马上出料出工翻盖一下。啥时有钱啥时给。看看我这脑筋真笨,怎么就没有想起把我的房先让给她们住呢。你这一说我就恍然大悟。我一百个同意。我赶紧腾出来,让你两个妹妹搬进去。你们三姐妹也便于照应!就这样办。”
听着他的论辞,她有些生气。看着这位大个子的虔诚神态,不禁又直想笑。看啊,这就是钟灵毓秀的中华大地生长的“公仆”,这些额头上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在干什么?
她既为他感到羞耻,又感到对自己的污辱,激愤之火直顶脑门儿。她严肃地说:
“老刘,你认为我找你是为了要你的房子是不是?大误会,大笑话!我找你是谈你分房和基建中的问题。很多人找我谈,意见很强烈。我也做了些调查,觉得问题严重!”
刘关希大脸好似鞋底打,紫红像猪肝,汗浸浸地苦笑着。
“你住着四间房子。孩子才十二三,却又分一套。自己住不着,让内弟一人住着。制药车间有个秦师傅,儿子二十多岁了还和他们一屋睡上下铺。这, 你不是不知道,还有省委、省局、厂干部的亲友也站着我厂不少住房。我厂现有二百多户三代同室,一百多户睡三层铺,一百多对青年因没房不能结婚。急需住的,应该住的分不到房。外单位的,有房住却又一套套的分。老刘同志,你是厂党委委员分房主任。你思一思,想一想,忍心吗?原则性总得要点吧。至于给我妹妹翻盖房,违背药厂规定。这是往咱俩脸上抹黑,根本不能办。”
他按捺自己的火气,让人把扬正、李良和基建科的头头叫来。交换了一下意见,吩咐道:
“请你们抓紧时间办四件事:一、外单位占我厂房子多少套。多少间?住户是谁?二、本厂不符合分房条件而分到房的住户姓名、套数、间数;三、我厂给厂内厂外搞了多少无偿或少偿的建筑,投工用料数。四、已开工的和计划好施工的基建、扩建项目的投工用料方案及施工合同。四项工作明天下午五点报来。不许迟延。”
刘关希像个受审的罪犯,满头是汗,狼狈不堪。翔英有些可怜他,便安慰说:
“刘科长,你多年来辛辛苦苦干了不少工作。成绩是有的。里边的不正之风,责任不能全在你身上。你统计一下数字,咱们共同研究解决。不必有什么顾虑,行吧?”
“刘关希急忙恭谨地说:“行,行。”
“扬总,李助理,怎样?”
“这样好。请刘科长按布置快办。”
第49章 人值公式
刘科长一出屋。李良笑道:
“我的文大姐,该喘喘气了。机器转一天还停一停,膏膏油散散热哩。你若累倒,我们厂可就成了无君乱国,无帅乱军了。”李良由衷地心疼文大姐。
春风徐徐,垂柳依依,华荣制药厂大院的冬青泛出新绿,水池边垂柳,露出黄色的小骨朵儿。春天来了,浩茫大地充满生机。
蜇伏了漫长严冬的土拔鼠,又爬出洞穴,在阳光灿烂的田野上打滚,兴奋异常。它们又将在温馨的绿色世界自由驰骋了。
休眠了一个冬天的陈氏建筑队,又回到省城,进入工地,开始了紧张的施工活动。
云英有气无力和着灰浆,锨是那么重,那泛着白沫的灰浆,是那么令人讨厌。一个个队员土头土脑,倒真像刚拱出洞穴的土拔鼠,
现在的云英和过去大不相同,昔日来到工地,一切新奇,一切可爱,一切亲切,对每个人都是甜甜的微笑,现在她好像变成另一个人。
去年她可怜巴巴地托卜三的门,当上了令人羡慕的建筑队员。现在整个建筑队,包括权力通天的陈建营,都是二姐的“臣民”了。这一百多人的捞钱队伍,只要二姐一歪嘴角儿,就得乖乖滚蛋。时来运转,福从天降,摇身一变成为厂长的妹妹。
陈立君和云英一别两月,朝思暮想。今日重逢,自然心中格外高兴,他没话找话,高兴之中又有几丝惆怅。她站得越高,便离他越远。
“你别在我们泥窝里受罪了,跟你二姐说一声,去厂里找点事,不比在这好百倍?”
云英甜甜的笑容隐去:
“她不管我的事。”
“行啦,行啦,还保密?”
“真的。”
“对了,这点小事,哪有大厂长亲自说话的,下边有眼色的人多了,保证有人会想法为你办。”聪明的陈组长年岁不大,倒看破了红尘内幕。
权力,几乎是万能的,它有极大的号召力,也有很大的凝聚力。
文翔英,自宣布就职那一分钟起,已成为这个万人大厂的中心。政治中心,关系中心。好人在急急的找她,献策献计,介绍情况,想帮新厂长尽快把厂办好。有困难的人,也在纷纷求她,诉说委屈,揭出问题,请她定夺解决。还有一部分人心急火燎地找她,要做她的“卫星”
这些人就是专吃“政治饭”的官迷。他们集中现代政治学之经验,总结自己政治活动之实践,得出一条最行之有效规律:新上司刚上任之时,是买好讨官的黄金时机。
多年来掌握华荣制药厂人事科大权的尚金方,文——不会总结报告;武——不懂生产经营。但他擅玩一门学问:关系学。他身体矮小,扒力挺高;学识短浅,能量很大:其貌不扬,官路享通。他的行为使人想起蝙蝠:在光天化日之下别说展翅飞翔,就连脸也不敢露,眼也不敢睁。但在黑幽幽夜晚她却有惊人的本领——可在铁丝网间自由穿飞。
当然,作为政治关系学新秀的尚金方,在亲近新厂长的竞赛中一定领先。她急于找到新厂长,向她汇报并请她批准自然减员招工名单(“雪花膏”、云英及王清明、刘百通和孙圆和亲友子女共六人等)。经验和他的聪明告诉他,此时汇报,既可得到新厂长的信任老领导的欢心,又可达到自己的目的。云英进厂会给众亲属子女进厂打开大门。“雪花膏”进厂,就名正言顺地拴住她,终生做他的“小二奶”
尚金方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围着新厂长的办公室溜溜转,但是总不巧,屋里总有人和厂长谈话。
文厂长从散会到夜十二点,一直在忙。急需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太急了。最要紧的是调整和组建科、室、车间的领导班子,尽快理顺和强化生产指辉、市场销售、设备原料供应、新产品研发和信息搜集五个系统,立即制订各工种,各科室的规章制度、守则、岗位责任以及其效益工资,情况复杂,问题涉及范围很广。工作量极大,需要作大量的调查工作,做出透彻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这一切,不但需要多学科知识,高度的理论思想水平,而且需要付出超常精力。虽然把握、安排和领导这一切活动,并不发愁理论和办法的缺乏,但她毕竟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 在这诸多重担披头盖脑一起压下来的时候,不能不感到沉重。甚至有些慌乱。不过她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企业管理的优势。她办事的效率使人吃惊。在复杂的局面和超重的任务面前,严然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决不会失机乱步。她要严格率导和驾驭工厂的诸种活动方向和进程,夺取各个战役的胜利,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现在,身旁的同志和下属,只要一看她那广阔发光的前额、凝聚着智慧和力量的灿如明星的大眼睛,就会立即涌起一种每战必克的信心和排山倒海的力量。
文厂长工作和谈话的密集程度简直无缝可插。已分不出班上班下、工作和休息、白天和黑夜。没有给潜心拜访的尚科长款留一分钟的时间谈论“要”事。
没关系,尚科长有着超人的耐心,又有充足的时间、百折不挠、百求不厌的坚毅精神,一定会找到他需要找到的人。
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来厂长办公室谈工作的人总算走光,忙了半夜又起了五更的年轻厂长,浑身好似散了骨头架,两眼涩得睁不开。李良劝她别动,替她打了饭放在面前。急急走出去,并和别人打了招乎,不要再打搅厂长。好让她吃顿安生饭,稍休息一会儿。
比最精明的小偷还会“抓”时机的尚科长,就在这时走进屋去。
“哎哟,可把厂长累坏了,啊?还没吃饭!”
文翔英打个惊,醒来,看到“瘦猴子”满脸诌笑,点头哈腰站在门口。
“啊,尚科长进来,请坐,有事吗?”
文厂长对所有找他谈话的人,都是一张亲切的笑脸,一颗诚恳的心,让坐位,倒热茶,尚金方走近沙发没有坐。他一看厂长给她去倒水,他急坏了。他猴子一样敏捷,嗖,两脚好似没着地就飞了过去:“唉!唉!我自己倒,我自己倒。你快吃饭,快吃饭,不要凉了。”
文厂长慢慢吃着饭,又催一遍:“什么事说吧。”
尚科长半个屁股侧坐着沙发,两手捧着茶杯,眨眯眨眯两只小眼儿。又黑又瘦的小脸红的像猴屁股。似笑又像哭:“是,是……”他考虑措辞。
“尚科长,不必客气,也不必有什么顾虑,说吧。”
尚科长清醒过来,他久盼久等的时机就在眼前,还不赶紧说。不然一来人……
“自然减员招工名单我拟出来了。有你妹妹,有我妻妹,还有王书记、刘厂长和孙厂长的亲戚三人。其他几个都是根据各科室、车间意见选取的。”
文厂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慢慢吃着饭。没有立刻答腔。
尚金方猛一阵高兴。她同意了!有她妹妹不好表态。于是鼓足一腔勇气,以两肋插刀的口气说:“文厂长,不要紧。云英列入名单,我对谁都说你不知道。有提意见的我兜着!”他两手捧着茶杯,谦卑而又豪壮地望着厂长那俊美的脸庞,急切等待她开口表态。
文厂长把一个小馒头和一小碗粥吃下去,把碗筷往桌上一放。扭过身来,面对着尚金方微微一笑:
“尚科长。你干了多少年人事工作啦?”
啊?欣赏我会办事了吧。你一上台我便稳稳当当巧巧妙妙给你办了个使你一辈都会感谢的大好事。满意吧。当大官的都喊大公无私,都是有意让别人听的。如下边人谁不肯为他办私事,你的小官就会被抠出去!”
“嘻嘻。十来年儿啦,没出息,没出息” 。“没出息”三个字意味深长呀。干了十来年小科长,你厂长该提拔提拔了。
“这样的事,你干过多少次了?”
啊,你是考我办得漂亮不漂亮!有经验没经验,怕露了马脚是不是?
“文厂长,实话告诉你。我每年都给各级领导办几个,都弄的严丝合缝,没出过差错。就是有人往上反映,还不是白费劲。咱给副省长、梁、田副局长都办过。谁告状,那告状信最后还不是转到咱手里。当领导的整天辛辛苦苦,没这点特权还行?”
“尚科长看来你是劳苦功高哇!”
“不敢,不敢,哪里,哪里!”尚科长好似喝了杯美酒,高兴得晕晕乎乎,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笑容。
“可是,尚科长,你年龄比我大,党龄和工作时间比我长,党性和政策水平比我高,你好好考虑一下,这样做合适吗?!”
“这,这-----怎么说呢。”
“你办理此事,可谓用心良苦。但不能这样办。首先把云英名字去掉。还有你妻妹及其他领导同志的亲友。总之,一定要按政策按条件去办。首先挑选我厂干部职工直系子女。户口在本市的,有待业证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进厂要考试。你重新办理一下。”
“云英,一个女孩子在建筑队干活很累啊。再说,不找个正式工作,婚姻问题都不好解决呀!”
“你有旁的事吗?”
“没有。”尚科长虽然不愿走。但是实在想不出其他辞儿。
“你还喝水不?”
逐客令。赖在这里干什么。这个女厂长别看说话很客气,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可是她挺拔的身驱和庄肃的风度,却给人以巨大的威慑力量。他昏昏乎乎走出厂长办公室。
药厂大院阳光灿烂,垂柳轻摇,池水微漾,飞燕呢喃。好一派令人心爽神悦的明媚春光。
尚金方往自己办公室走着,好似做了个梦。起初迷惘、沮丧和委屈。进而一想,恍然大悟:自己当场告诉人家有她妹妹名字,她能表态同意吗?自己说担责任,人家能相信吗?此举碰壁全怨自己。第一不该直说有她妹妹。应给她留个躲避责任的空子。第二,找她选错了时机。新官上任三把火。在这个节骨眼儿让她批办不符合政策的事,人家再傻也不会办。他在心里狠骂自己,混蛋,真混蛋!
不过,尚金方到底还是有“两下子” 。他有办法使阁浅的船“游”下去。
中午没顾得吃饭,(早饭也没顾得吃)尚金方便如此这般,要“雪花膏”带路去找云英。“雪花膏”当然乐意前往。姐夫携带小姨子高高兴兴,刚走出屋门口,就被老婆厉声喊住:“你们俩膀靠膀肩并肩干什么去。不怕人家背后说闲话?尚科长当然知趣,只好单人前往。
尚金方来到云英家:“嗨,别看这屋小,可是我倒觉得别有风味!”
“嘻,尚科长真会说话。看,我们的屋脏得像猪圈,有啥风味!”云英看着满屋地煤灰、白菜帮子、葱叶子、彦芳的小褥子,有些不好意思。
“我看哪,只有脏点儿乱点儿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还是你们有学问的人,会给我们圆场。”
云英赶忙洗完手,盼弟抱起彦芳,一左一右站在尚金方两旁。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有什么大事,值当劳你大驾?”
“急事呀,大事呀!招工名单今天拟好了。有彦芳她姨。今天早晨我跟文厂长商量。她说这不符合政策,要我把你的名字去下来。”
“什么?把我去下来?-----” 好似一瓢凉水浇在头上。云英两眼发直,一脸怒色。
“当厂长的应该坚持原则,讲政策,责任重大呀。可是我对她讲明了:有了差错,我担责任。可她到底没答应。”
“唉,这个二姐”云英拍着腿,皱着眉埋怨道:“老鼠胆儿,怕啥?就是她的官要紧!”
盼弟也觉着二姐太不近人情,人家担风险给办这么大的好事,她还拦挡,真不知她怎样想的?
“别着急,我来就是和你们商量这事。能进厂当正式工人,这可是机会难得呀。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和她是上下级,都应讲政策,不好再缠她。你们呢,是亲姐妹,啥话都可说。所以赶紧跑来报个信。你们俩个好劝劝她。就这事。我走啦。”
第48章 老卫星新轨道
如果说尚金方是“政治蝙蝠” ,那么刘关希则是权物交易的“老油子” 。过去他俩是王清明的“卫星”,现在两个“卫星”要脱离旧轨道,围绕新“卫星”转动了。
所以华荣制药厂的人作出结论:尚金方善于拍马谄谀,钻营爬网,左右逢源;刘关希则长于行贿送礼,以财“开船” 自由航行。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刘关希虽然对每个人嘻嘻哈哈,脾气豁达,但在家很少搭理爱吃不爱干的小舅子。可是今天他从朱民那里听到了重大信息。小舅子是新厂长妹妹云英的好友。而云英现住的房子破烂不堪急须修缮。这一信息,对一般人并无啥用。可对最爱以物易权以财升官的刘关希来说,那可是了不起的信息。
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名著他记得不多。可这句名言他却铭刻在心。早晨得信儿,中午,他以不亚于“政治蝙蝠”的飞行速度,屈驾到卜宁家“访贫问苦”。行动之快,心情之急,可谓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大大超过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快节奏。谁说我们的宝贝干部没有活力!
“小猴子”尚科长刚送走,大胖子刘关希又进来。今天是咋啦。药厂的“官”一个接一个往这里跑,这座过去人们不屑于问津的寒碜小屋,现在倒好像高干的别墅,老有“要人”“大员”进出其中。这使小屋和小屋中的主人,忽然镀上金色。
刘关希认识云英。一见面都不好意思。谁也没忘记手表事件。
盼弟和云英,以同样的客气和恭敬陪着这位大科长 。
刘科长并不稳坐五代祖传的破凳子。他并不是嫌贫爱富,而是他需要站起来,“尽他的职守” 他倒背着双手,仰脸看看黑的冒油的屋顶,又环视四壁,泥皮斑驳脱落,好像猪拱狗啃一般。俯首下看,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上灰渣菜叶乱七八糟。他以建筑专家的慧眼,突然发现屋地比院地低半尺。从建筑学的角度讲,这是最大的禁忌。他想发挥建筑学专业的智慧,判断此屋建于何代。大脑飞转几圈,每个脑细胞都跳起,徒劳无益。此屋在开篇不久就介绍过。四壁各异,用料不同。既有石,又有砖,既有泥巴,又有砂灰,既有厚处,又有薄处。此屋绝非原建。大抵后来多次修修补补,才造化成如今模样。
刘关希调查研究完毕,胸有成竹,他笑眯眯慢吞吞的说:“这所房可该翻盖了。不然夏天一下大雨要出问题的。”
“哎哟,刘科长,说得轻巧。我们是“贫农” ,哪翻盖的起呀?连工带料没有三千四千拿不下来啊。”
“可也是。”刘关希替盼弟发愁了:“哪里弄这多钱呢?再等三年五年我看也没指望。钱是个最现实的问题。”
“每到夏天下雨,整夜不敢睡觉。光怕把我们捂在下面。”
刘科长在小屋转一转,突然站定。他说:“药厂基建科连工带料先给你们翻盖了,你们啥时有钱啥时还。你们住这样的破房子。我不放心呀!”
老天爷,我们又碰到了大好人。这时姐妹俩不知道怎样感谢这位救急救难的大科长。
这天下午,刘科长扔下基建科的事,到处侦探文厂长的行踪。以便在没人在场的时候,透露盖房计划,邀功请赏。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文厂长也正在找他。首先他大吃一惊。厂长的信息如此快,如此灵。她知道了我中午去干什么?找我一定也是研究盖房细节怎样办。
女厂长确实比他机灵。他找了一晌没有找到厂长。厂长只找了十分钟就发现了他。
他真的被“请”进一个没人的小屋子。一看就是秘谈。对。这事能让别人知道吗?
进了小屋。厂长一张笑脸,一杯热茶。
刘关希人高马大,却腼腆的像个小孩子,一会搓手,一会挠头。他真像一个背后做了好事的孩子。自己不想说,又怕大人不知道,有一种欲言又止兴奋自豪的表情。文翔英一看就知道他有话要说,便等他自己开口。
“ 嘻嘻,中午,我没给你商量,就-----”
一开始翔英认为他主动谈自己基建和分房问题。没想到他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有关房子问题你知道啦?”
“知道了。中午我去看了一下,房子太破了,夏天要出问题的!”
“房子是新的,会出现什么问题,建筑有问题了吧?
“文长厂你真逗,那房子起码有三百年了。摇摇欲坠,怎说是新的?”
他一准是搞错了。什么三百年?明明是三年前竣工的。她解释道:“你说的是谁的房子呀?我说的是现在你内弟住的那套楼房。”
啊?要我的房子!哎哟,你这一手够绝的。给你们修还不行,没来几天就卡我的房子,你真比孙圆和还自私。可是脑子一打转,他立刻决定让给她。既然她说出了口,就应该答应。不然她的脸往哪儿搁?我今后还不穿小鞋?他满脸陪笑,十二分虔诚地表白他的心地:“我听说你妹妹的住房很危险,中午抽空看了一下,确实没法再住,我已告诉你两个妹妹,药厂马上出料出工翻盖一下。啥时有钱啥时给。看看我这脑筋真笨,怎么就没有想起把我的房先让给她们住呢。你这一说我就恍然大悟。我一百个同意。我赶紧腾出来,让你两个妹妹搬进去。你们三姐妹也便于照应!就这样办。”
听着他的论辞,她有些生气。看着这位大个子的虔诚神态,不禁又直想笑。看啊,这就是钟灵毓秀的中华大地生长的“公仆”,这些额头上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在干什么?
她既为他感到羞耻,又感到对自己的污辱,激愤之火直顶脑门儿。她严肃地说:
“老刘,你认为我找你是为了要你的房子是不是?大误会,大笑话!我找你是谈你分房和基建中的问题。很多人找我谈,意见很强烈。我也做了些调查,觉得问题严重!”
刘关希大脸好似鞋底打,紫红像猪肝,汗浸浸地苦笑着。
“你住着四间房子。孩子才十二三,却又分一套。自己住不着,让内弟一人住着。制药车间有个秦师傅,儿子二十多岁了还和他们一屋睡上下铺。这, 你不是不知道,还有省委、省局、厂干部的亲友也站着我厂不少住房。我厂现有二百多户三代同室,一百多户睡三层铺,一百多对青年因没房不能结婚。急需住的,应该住的分不到房。外单位的,有房住却又一套套的分。老刘同志,你是厂党委委员分房主任。你思一思,想一想,忍心吗?原则性总得要点吧。至于给我妹妹翻盖房,违背药厂规定。这是往咱俩脸上抹黑,根本不能办。”
他按捺自己的火气,让人把扬正、李良和基建科的头头叫来。交换了一下意见,吩咐道:
“请你们抓紧时间办四件事:一、外单位占我厂房子多少套。多少间?住户是谁?二、本厂不符合分房条件而分到房的住户姓名、套数、间数;三、我厂给厂内厂外搞了多少无偿或少偿的建筑,投工用料数。四、已开工的和计划好施工的基建、扩建项目的投工用料方案及施工合同。四项工作明天下午五点报来。不许迟延。”
刘关希像个受审的罪犯,满头是汗,狼狈不堪。翔英有些可怜他,便安慰说:
“刘科长,你多年来辛辛苦苦干了不少工作。成绩是有的。里边的不正之风,责任不能全在你身上。你统计一下数字,咱们共同研究解决。不必有什么顾虑,行吧?”
“刘关希急忙恭谨地说:“行,行。”
“扬总,李助理,怎样?”
“这样好。请刘科长按布置快办。”
第49章 人值公式
刘科长一出屋。李良笑道:
“我的文大姐,该喘喘气了。机器转一天还停一停,膏膏油散散热哩。你若累倒,我们厂可就成了无君乱国,无帅乱军了。”李良由衷地心疼文大姐。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