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他把表决用的小纸条分发给大家。
陪审员们开始写票。
八号陪审员紧张地瞧着他们。
渐隐。
依然是这个房间。
八号陪审员靠着窗子,站在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其他人怎样在小纸条上填写。
他一动不动地站着,外表冷静地看着陪审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把填好的纸条摺起来,交给了主席。
主席同样默默地收拢纸条,点清数目,然后开票。
他高声地念着,念一张把一张放到旁边。大家都注视着这个程序。
房间里鸦雀无声,静得连二号陪审员的噙咬止咳糖的声音都能听见。
主席:有罪……有罪……
打开第十张票后,他停了一下,沉默了一霎那,然后同样高声地念道:
“无罪!”
听见这两个字,三号陪审员举拳猛击桌子。主席打开最后一张纸条,念道:
“有罪!”
十号陪审员:(气忿地)您看这事该怎么说呢!
七号陪审员:这一票是谁投的?……我想,我们有权搞清楚这个……
十一号陪审员:对不起,不过这可是秘密表决。我们同意这一点的,不是吗?诸位想不想知道这个……
三号陪审员:(站了起来,气忿地)您想说什么?……我们之间不应该有秘密!我知道这张票是谁写的。(转向五号)怎么回事?……刚到这儿时,您是投票赞成“有罪”。怎么,这个狡猾的传教士讲了一通穷孩子被迫变成杀人犯的鬼话,就把你骗住了?您因此就改变了自己的主见?!这太不象话了……
五号陪审员被他的激怒吓住了,恭顺地看着三号。
主席:别说了!
三号陪审员:不说?……我们正在竭力把犯罪者打发到他该去的地方去……可突然间,我们却听信起各式各样的神话来了……
五号陪审员:请等一等……
十一号陪审员:劳驾,我也想讲几句话!……我一直认为,在这个国家里一个人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便这种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相吻合……正因为如此,我才来到这个国家……而在我的祖国,我不得不悲哀地说……
十号陪审员:怎么,难道我们现在又得听您大讲贵国的历史?
七号陪审员:还是来讲讲实际问题吧!(对五号)我倒想了解了解,为什么您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九号陪审员:(平静地)他没法回答您……他没有改变看法。是我改变了我的主意。(停顿)也许,您想知道为什么吧?
三号陪审员:不,我们不想知道为什么!
主席:可是,如果人家想说呢?!
九号陪审员:感谢您。(指指八号)这位先生曾决定一个人反对我们大家……这是他的权利……不过,如果您确实深信某一点,那就需要有巨大的勇气,以便一个人坚持到底。他已经把决定告诉了我们,也就是说,现在是十比二。
十号陪审员:好极了……如果您说完了,那我们就继续讲吧!
主席从位子上站起,走到门旁,敲敲门,把小刀还给卫兵,然后又回到原位。
三号陪审员:(对五号)请原谅我,小伙子……我有点儿过于激动了。希望您能够了解我。我……我不愿您把我想得太坏……我的话里可没有任何影射您的暗语……
五号陪审员沉思着,没有回答,看着他。
七号陪审员:(对八号)您能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那小家伙没杀死他父亲,那么是谁杀的,并且为什么要杀呢?
八号陪审员:据我所知,我们该决定的,只是被指控的这个少年是否有罪。其他一切则不是我们的权限。
九号陪审员:对他的罪行还没有任何理由充足的质疑——这一措词我们应该记住。
三号陪审员:(对十号)这儿的人可都不是法学家。(对九号)您能否向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理由充足的质疑”?
九号陪审员:这可不那么简单……但我有这种感觉。我感觉到……也许,您没懂我的意思?
十号陪审员:感觉!怎么,我们浪费一整夜的时间,就是为了听您讲什么“感觉”?……至于事实本身,又如何呢?
三号陪审员:您讲完了吗?(对九号)您该记得,那老头听见小家伙喊了一声:“我宰了你!”而一秒钟之后,他听见了身体倒下去的响声,并看见那小鬼跑下楼梯,十五秒钟以后,跑出了屋子。
十二号陪审员:对!还不能忘记在对街屋子里住的那个妇女。她朝窗外看了一眼,恰好看见那少年用刀刺他父亲……她亲眼看见!难道您认为这还不够吗?
八号陪审员:我觉得不够。
七号陪审员:不,您怎么对他这样感兴趣呢?……要说服他,就象打断了线的电话,白费口舌。
四号陪审员:那女人透过高架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车窗,目睹了作案情景……那列火车共有五节车厢……她是透过最后两节车厢的窗子看见的。她连微小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十二号陪审员的特写镜头。他在一张纸片上画着火车。
三号陪审员:喂,对此您有何高见?
八号陪审员:没啥高见……我总觉得,这不是真的。
三号陪审员:好吧,请好好想想这个。(对十二号)把您的铅笔给我!
十二号给他铅笔。三号很快地画出两个交叉的长方形,在其中一个格子里画了个十字,然后把纸交给十二号。
三号陪审员:现在该您讲了。我们反正能这样子消磨时间嘛!
十二号还没来得及拿起铅笔,八号陪审员站了起来,从他那儿抽走那张纸。
三号陪审员一跃而起。
三号陪审员:等一等!
八号陪审员:(坚定地)这可不是儿戏!
三号陪审员:您对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七号陪审员:(站起)得了,得了,都平心静气点嘛!
三号陪审员:我真想绕过桌子,揍他一记!
主席:我请求您!……我不允许在此打架!
三号陪审员:瞧见了么?……多么镇静,好一股沉着劲儿!
十号陪审员:好了!……忘了这些吧!
六号陪审员:我们还是坐下来,怎么样?
三号陪审员:这可不是儿戏!……瞧他多么自命不凡!
他坐了下来。八号依然站着。他看了看那张纸片,久久地仔细地看着,似乎被上面画着的东西吸引住了。
终于,他把那张纸片向三号陪审员扔去。纸片落在桌子中间。这又激怒了三号陪审员,但四号劝住了他。
八号陪审员说话了。此刻,他说得十分有力,十分坚定。
八号陪审员:(对四号)请看看这张画吧……高架铁路上的火车,在全速行进中驶过一个固定点,需要多少时间?
四号陪审员: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八号陪审员:请算一算,需要多少时间。
四号陪审员:我算不出来。
八号陪审员:(对五号)请您算算看。
五号陪审员:大约十到十二秒钟。
八号陪审员:您说得对。我也认为差不多。还有谁能确定这个时间么?
十一号陪审员:我认为,十秒钟左右。
二号陪审员:差不多十秒。
四号陪审员:对!……就算十秒吧。可您问这干吗?
八号陪审员:为了这个……高架铁路上的火车通过一个固定点需要十秒钟。这个点就算是发生凶杀案的那间房子的窗户。如果探身窗外,几乎可以用手摸着火车。是这样吗?
几个陪审员点头同意。
八号陪审员:好……现在请回答我……你们当中有谁靠近高架铁路住过没有?……我可住过。当您打开窗户而火车驶过时,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响声。您连自己的声音都无法听见。
十号陪审员:OK,您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见。但这又怎样呢?
八号陪审员:那老头听见孩子叫喊:“我宰了你!”一秒钟之后又听见了身体跌倒的响声……一秒钟之后。他在证词中是这样说的吧?!
二号陪审员:对。
八号陪审员:当最后两节车厢通过时,住在对街的那个女人透过车窗看见被杀者跌倒,对吗?(着重地)最后两节车厢?
十号陪审员:您对我们讲这些干吗?
八号陪审员:火车经过一个固定点需要十秒钟……也就是说,每节车厢经过这一点要两秒钟。火车经过老头的窗户的时间不会少于六秒钟,也许还要多一点,如果相信那女人关于身体跌倒的证词的话。老头说,当高架铁路上的火车呼啸着经过他的窗户时,他正好听见那少年叫喊:“我宰了你!”可是,他是不可能听见的……这绝对不可能!
三号陪审员:您在胡说些什么?!他当然能听得见。
八号陪审员:您这样认为吗?
三号陪审员:他不是说,那孩子是这样喊的吗……我认为这就足以证明了!
九号陪审员:我认为,他确实不可能听见。
二号陪审员:很可能,他因为火车呼啸而无法听见。
三号陪审员:伙计们,你们在说些什么呀?……难道你们认为老头在撒谎?
五号陪审员:可他不合逻辑……
三号陪审员:您简直疯了!……他干吗撒谎?他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
九号陪审员:可能的。请注意……
三号陪审员:别跟我瞎编这些神话了!……为什么您不投一篇到报上去?他们会赏您两块钱的。
八号陪审员既沉着又严肃地用明显带有谴责的目光看着三号,然后温和地转向九号。
八号陪审员:老头为什么撒谎?……您有权要求大家听您解释。
九号陪审员:我恰恰观察了那老头好久……他上衣的腋下裂开一道缝……你们没发现吗?这是一个衣衫槛楼的年迈老人。他走进法庭时还拄了两根拐杖……我想,我对他的观察,比你们……比在座诸位都要深入一些。这是一个温顺、胆小的人。他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辈子……不管谁,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注意过他。而忽然……他的名字上了报!他活到七十五岁,没一个人了解他……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这种人需要别人承认他,哪怕一辈子就那么一回。需要别人问他问题,听他叙述,重复他的话。对于他来说,这非常非常重要!……
十二号陪审员:那么,您是想让我们相信,他在本案中撒谎,仅仅是为了这点作用罗?
九号陪审员:不……他不是有意撒谎的……不过,显然他自己也相信听见了那一声叫,并当面认出了那孩子。
三号陪审员:(大声地)好啦,这可真是一个闻所未闻、荒诞无稽的故事!……可怎么只有您能编得出来呢?您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呢?
九号陪审员:(低声地)我根据我切身的体验。
房间内重新笼罩着一种难忍的沉寂。
长时间的停顿。
主席咳了一声。
主席:(对八号)好了……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八号陪审员没有回答,带着忧伤的苦笑看着九号。
二号陪审员发现主席老在咳嗽,认为他感冒了,便把装止咳糖的盒子递给他。主席摆手拒绝了。
二号陪审员:(呐呐地)也许……哪位要止咳糖?
主席:(急躁地)好了……继续吧!
八号陪审员:我要一块糖。
二号陪审员几乎是怀着谢意地隔着桌子把糖递给他。
八号陪审员:谢谢。
二号陪审员高兴地点点头。八号陪审员漫不经心地把糖放进了嘴里。
八号陪审员:那么……我还要指出以下一点。我想,我们已证实了老头不可能听见那孩子说:“我宰了你!”但即便是他听见了这句话,又怎样呢?……我们当中每个人,毫无疑问,都曾在一生中不止一次,而是千次百次重复过这句话。“小子,你下次要是再敢这样干,我宰了你!”“该死的,过来,把他宰了!”我们每天都这样说,但这根本不意味着我们真想杀某一个人。
三号陪审员:等一等……要知道,那句话是这样的:“我宰了你!”……是那少年放声大叫出来的……不,别想让我相信他没打算杀人……每个在这种场合下说这种话的人,都一定是蓄谋杀人的。
十号陪审员:当然想杀人。
八号陪审员:好……那请允许我问一句……您认为那少年真的会那样放声大叫,以便让所有邻居都能听见吗?……我不这样认为……被告这样做未免有些聪明过度了。
陪审员们开始写票。
八号陪审员紧张地瞧着他们。
渐隐。
依然是这个房间。
八号陪审员靠着窗子,站在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其他人怎样在小纸条上填写。
他一动不动地站着,外表冷静地看着陪审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把填好的纸条摺起来,交给了主席。
主席同样默默地收拢纸条,点清数目,然后开票。
他高声地念着,念一张把一张放到旁边。大家都注视着这个程序。
房间里鸦雀无声,静得连二号陪审员的噙咬止咳糖的声音都能听见。
主席:有罪……有罪……
打开第十张票后,他停了一下,沉默了一霎那,然后同样高声地念道:
“无罪!”
听见这两个字,三号陪审员举拳猛击桌子。主席打开最后一张纸条,念道:
“有罪!”
十号陪审员:(气忿地)您看这事该怎么说呢!
七号陪审员:这一票是谁投的?……我想,我们有权搞清楚这个……
十一号陪审员:对不起,不过这可是秘密表决。我们同意这一点的,不是吗?诸位想不想知道这个……
三号陪审员:(站了起来,气忿地)您想说什么?……我们之间不应该有秘密!我知道这张票是谁写的。(转向五号)怎么回事?……刚到这儿时,您是投票赞成“有罪”。怎么,这个狡猾的传教士讲了一通穷孩子被迫变成杀人犯的鬼话,就把你骗住了?您因此就改变了自己的主见?!这太不象话了……
五号陪审员被他的激怒吓住了,恭顺地看着三号。
主席:别说了!
三号陪审员:不说?……我们正在竭力把犯罪者打发到他该去的地方去……可突然间,我们却听信起各式各样的神话来了……
五号陪审员:请等一等……
十一号陪审员:劳驾,我也想讲几句话!……我一直认为,在这个国家里一个人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便这种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相吻合……正因为如此,我才来到这个国家……而在我的祖国,我不得不悲哀地说……
十号陪审员:怎么,难道我们现在又得听您大讲贵国的历史?
七号陪审员:还是来讲讲实际问题吧!(对五号)我倒想了解了解,为什么您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九号陪审员:(平静地)他没法回答您……他没有改变看法。是我改变了我的主意。(停顿)也许,您想知道为什么吧?
三号陪审员:不,我们不想知道为什么!
主席:可是,如果人家想说呢?!
九号陪审员:感谢您。(指指八号)这位先生曾决定一个人反对我们大家……这是他的权利……不过,如果您确实深信某一点,那就需要有巨大的勇气,以便一个人坚持到底。他已经把决定告诉了我们,也就是说,现在是十比二。
十号陪审员:好极了……如果您说完了,那我们就继续讲吧!
主席从位子上站起,走到门旁,敲敲门,把小刀还给卫兵,然后又回到原位。
三号陪审员:(对五号)请原谅我,小伙子……我有点儿过于激动了。希望您能够了解我。我……我不愿您把我想得太坏……我的话里可没有任何影射您的暗语……
五号陪审员沉思着,没有回答,看着他。
七号陪审员:(对八号)您能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那小家伙没杀死他父亲,那么是谁杀的,并且为什么要杀呢?
八号陪审员:据我所知,我们该决定的,只是被指控的这个少年是否有罪。其他一切则不是我们的权限。
九号陪审员:对他的罪行还没有任何理由充足的质疑——这一措词我们应该记住。
三号陪审员:(对十号)这儿的人可都不是法学家。(对九号)您能否向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理由充足的质疑”?
九号陪审员:这可不那么简单……但我有这种感觉。我感觉到……也许,您没懂我的意思?
十号陪审员:感觉!怎么,我们浪费一整夜的时间,就是为了听您讲什么“感觉”?……至于事实本身,又如何呢?
三号陪审员:您讲完了吗?(对九号)您该记得,那老头听见小家伙喊了一声:“我宰了你!”而一秒钟之后,他听见了身体倒下去的响声,并看见那小鬼跑下楼梯,十五秒钟以后,跑出了屋子。
十二号陪审员:对!还不能忘记在对街屋子里住的那个妇女。她朝窗外看了一眼,恰好看见那少年用刀刺他父亲……她亲眼看见!难道您认为这还不够吗?
八号陪审员:我觉得不够。
七号陪审员:不,您怎么对他这样感兴趣呢?……要说服他,就象打断了线的电话,白费口舌。
四号陪审员:那女人透过高架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车窗,目睹了作案情景……那列火车共有五节车厢……她是透过最后两节车厢的窗子看见的。她连微小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十二号陪审员的特写镜头。他在一张纸片上画着火车。
三号陪审员:喂,对此您有何高见?
八号陪审员:没啥高见……我总觉得,这不是真的。
三号陪审员:好吧,请好好想想这个。(对十二号)把您的铅笔给我!
十二号给他铅笔。三号很快地画出两个交叉的长方形,在其中一个格子里画了个十字,然后把纸交给十二号。
三号陪审员:现在该您讲了。我们反正能这样子消磨时间嘛!
十二号还没来得及拿起铅笔,八号陪审员站了起来,从他那儿抽走那张纸。
三号陪审员一跃而起。
三号陪审员:等一等!
八号陪审员:(坚定地)这可不是儿戏!
三号陪审员:您对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七号陪审员:(站起)得了,得了,都平心静气点嘛!
三号陪审员:我真想绕过桌子,揍他一记!
主席:我请求您!……我不允许在此打架!
三号陪审员:瞧见了么?……多么镇静,好一股沉着劲儿!
十号陪审员:好了!……忘了这些吧!
六号陪审员:我们还是坐下来,怎么样?
三号陪审员:这可不是儿戏!……瞧他多么自命不凡!
他坐了下来。八号依然站着。他看了看那张纸片,久久地仔细地看着,似乎被上面画着的东西吸引住了。
终于,他把那张纸片向三号陪审员扔去。纸片落在桌子中间。这又激怒了三号陪审员,但四号劝住了他。
八号陪审员说话了。此刻,他说得十分有力,十分坚定。
八号陪审员:(对四号)请看看这张画吧……高架铁路上的火车,在全速行进中驶过一个固定点,需要多少时间?
四号陪审员: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八号陪审员:请算一算,需要多少时间。
四号陪审员:我算不出来。
八号陪审员:(对五号)请您算算看。
五号陪审员:大约十到十二秒钟。
八号陪审员:您说得对。我也认为差不多。还有谁能确定这个时间么?
十一号陪审员:我认为,十秒钟左右。
二号陪审员:差不多十秒。
四号陪审员:对!……就算十秒吧。可您问这干吗?
八号陪审员:为了这个……高架铁路上的火车通过一个固定点需要十秒钟。这个点就算是发生凶杀案的那间房子的窗户。如果探身窗外,几乎可以用手摸着火车。是这样吗?
几个陪审员点头同意。
八号陪审员:好……现在请回答我……你们当中有谁靠近高架铁路住过没有?……我可住过。当您打开窗户而火车驶过时,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响声。您连自己的声音都无法听见。
十号陪审员:OK,您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见。但这又怎样呢?
八号陪审员:那老头听见孩子叫喊:“我宰了你!”一秒钟之后又听见了身体跌倒的响声……一秒钟之后。他在证词中是这样说的吧?!
二号陪审员:对。
八号陪审员:当最后两节车厢通过时,住在对街的那个女人透过车窗看见被杀者跌倒,对吗?(着重地)最后两节车厢?
十号陪审员:您对我们讲这些干吗?
八号陪审员:火车经过一个固定点需要十秒钟……也就是说,每节车厢经过这一点要两秒钟。火车经过老头的窗户的时间不会少于六秒钟,也许还要多一点,如果相信那女人关于身体跌倒的证词的话。老头说,当高架铁路上的火车呼啸着经过他的窗户时,他正好听见那少年叫喊:“我宰了你!”可是,他是不可能听见的……这绝对不可能!
三号陪审员:您在胡说些什么?!他当然能听得见。
八号陪审员:您这样认为吗?
三号陪审员:他不是说,那孩子是这样喊的吗……我认为这就足以证明了!
九号陪审员:我认为,他确实不可能听见。
二号陪审员:很可能,他因为火车呼啸而无法听见。
三号陪审员:伙计们,你们在说些什么呀?……难道你们认为老头在撒谎?
五号陪审员:可他不合逻辑……
三号陪审员:您简直疯了!……他干吗撒谎?他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
九号陪审员:可能的。请注意……
三号陪审员:别跟我瞎编这些神话了!……为什么您不投一篇到报上去?他们会赏您两块钱的。
八号陪审员既沉着又严肃地用明显带有谴责的目光看着三号,然后温和地转向九号。
八号陪审员:老头为什么撒谎?……您有权要求大家听您解释。
九号陪审员:我恰恰观察了那老头好久……他上衣的腋下裂开一道缝……你们没发现吗?这是一个衣衫槛楼的年迈老人。他走进法庭时还拄了两根拐杖……我想,我对他的观察,比你们……比在座诸位都要深入一些。这是一个温顺、胆小的人。他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辈子……不管谁,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注意过他。而忽然……他的名字上了报!他活到七十五岁,没一个人了解他……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这种人需要别人承认他,哪怕一辈子就那么一回。需要别人问他问题,听他叙述,重复他的话。对于他来说,这非常非常重要!……
十二号陪审员:那么,您是想让我们相信,他在本案中撒谎,仅仅是为了这点作用罗?
九号陪审员:不……他不是有意撒谎的……不过,显然他自己也相信听见了那一声叫,并当面认出了那孩子。
三号陪审员:(大声地)好啦,这可真是一个闻所未闻、荒诞无稽的故事!……可怎么只有您能编得出来呢?您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呢?
九号陪审员:(低声地)我根据我切身的体验。
房间内重新笼罩着一种难忍的沉寂。
长时间的停顿。
主席咳了一声。
主席:(对八号)好了……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八号陪审员没有回答,带着忧伤的苦笑看着九号。
二号陪审员发现主席老在咳嗽,认为他感冒了,便把装止咳糖的盒子递给他。主席摆手拒绝了。
二号陪审员:(呐呐地)也许……哪位要止咳糖?
主席:(急躁地)好了……继续吧!
八号陪审员:我要一块糖。
二号陪审员几乎是怀着谢意地隔着桌子把糖递给他。
八号陪审员:谢谢。
二号陪审员高兴地点点头。八号陪审员漫不经心地把糖放进了嘴里。
八号陪审员:那么……我还要指出以下一点。我想,我们已证实了老头不可能听见那孩子说:“我宰了你!”但即便是他听见了这句话,又怎样呢?……我们当中每个人,毫无疑问,都曾在一生中不止一次,而是千次百次重复过这句话。“小子,你下次要是再敢这样干,我宰了你!”“该死的,过来,把他宰了!”我们每天都这样说,但这根本不意味着我们真想杀某一个人。
三号陪审员:等一等……要知道,那句话是这样的:“我宰了你!”……是那少年放声大叫出来的……不,别想让我相信他没打算杀人……每个在这种场合下说这种话的人,都一定是蓄谋杀人的。
十号陪审员:当然想杀人。
八号陪审员:好……那请允许我问一句……您认为那少年真的会那样放声大叫,以便让所有邻居都能听见吗?……我不这样认为……被告这样做未免有些聪明过度了。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