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1969
阅读:5896
发表:2019/8/21
20章 主旋律,校园 小说
《绿茵之云》第4章
1
2
3
4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比赛结束后,孩子们互相庆祝,但卓乐的情绪倒没那么高涨。
这场比赛他只进了一个球,小组赛三场比赛他一共也只进了两个球,而球队的第一射手赵事杰已经有四球入账,且不论球队还能走多远,看起来卓乐的射手王之梦几近破碎。
“卓乐,陆路来电话了!”赛后孩子们还没有离开更衣室,廖凡生招呼懒懒坐在一旁的卓乐。
卓乐本来情绪不高,此时却是跳了起来,叫道:“这小子终于不装死了?!”
两个孩子走出更衣室,来到一个僻静的拐角。廖凡生将电话扩音打开,说道:“我和卓乐都在,你怎么样了?”
“我没事了,明天就回俱乐部正常训练了。”
“回俱乐部?你不回来继续踢了?”卓乐诧道。
“我和吴小峰教练说过了,不回去了,毕竟小组赛后两场都没踢。”
“你可以回来继续踢淘汰赛啊!”卓乐说道。
“不合适,许嘉远都踢了两场了,表现也很好,我当初因为个人原因走了,现在再回去,你说我俩的位置怎么办,谁来替补?”
卓乐一时没想明白,廖凡生倒是能理解,他说道:“行吧,后面还有世青赛,到时我们还会在一起的。”
“搞什么啊,回来继续踢呗。”
挂掉电话后,卓乐对于陆路选择不回来仍有抱怨。
“陆路就算回来也是要替补的,除非许嘉远也有什么意外。”廖凡生说道。
“许嘉远是不错,但和陆路还差些。”卓乐叹道,“陆路在的话,就能给我多喂些球了。”
廖凡生明白他的小心思,笑道:“你着啥急呢,以后有的是机会。”
“你呀,总是以后以后的,以后谁知道什么样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三个孩子性格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陆路依然是沉默寡言,什么心事都放在心里,哪怕是两个最好的朋友有时候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廖凡生习惯将事情想的长远,所以有时会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决定,就像陆路不回来,他会说以后还有世青赛,卓乐一时不得意,他也会说以后还有机会。
而卓乐呢,眼下对他来说就是最要紧的时候,眼下都过不好,何谈以后,那不是自欺欺人?
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至今仍是最好的朋友,看似很奇怪,可细想起来并无不合理,三个陆路,三个廖凡生,亦或是三个卓乐,恐怕都做不成最好的朋友。朋友之间性格还是次要,最主要互相理解,坦诚相待。
由于拿到了D小组第一,所以根据赛制,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国青队将和C组第二的卡塔尔交手。
对于亚青赛来说,小组第一和小组第二的差距较为明显。本次亚青赛四个小组的第一按组的顺序依次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而小组第二则是伊拉克、阿联酋、卡塔尔和沙特,除了中国和沙特,其余可谓差距明显。
卡塔尔近些年来足球发展的不尽人意,作为曾经的亚青赛四强常客,最近三届都止步八强。
在战术风格上,卡塔尔各方面都很均衡,或者说是平庸,所以在战术安排上,吴小峰更多地侧重己方。
小组赛结束后三天,四分之一决赛打响了,中国国青队兵不血刃,几乎全场将对手压制,凭借赵事杰和卓乐的进球2比0轻松取胜,闯入四强!
四强实际已经满足了赛前人们对于中国国青的期待,毕竟中国国青已经连续三届没有打进四强了,所以赛后全队上下都很兴奋。
“这下没负担了。”助教王海德笑道,“完成任务了!”
吴小峰没有看他,眼睛盯着庆祝的孩子们,好似在低声自语,又好似在高声呼喊。
“这届孩子应该拿冠军。”
四分之一决赛结束后,除了D组的小组第二沙特战胜了C组第一的澳大利亚,其余三场比赛都是小组第一获胜。如此一来,中国国青在半决赛的对手将是日本。
这将是两支风格极其相似的球队的对抗,日本国青队也极擅长防守反击,兼有控制能力。只是比赛那天,两支球队的孩子们都傻了眼。
天气很不好,赛前一小时便阴沉沉的,大片的黑云挂在天上,越来越低,看起来下雨是迟早的事儿。
“这天儿,能撑过两个半小时?”两队的孩子正在踩场,卓乐抬头看了看说道。
“我看够呛。”廖凡生回道。
“那还踢个屁啊,踢一半洗澡?”
“这你去和裁判说啊。”廖凡生笑道。
裁判组那边经过相关沟通,并没有推迟比赛,比赛照常进行。
开场后,双方在中场拼抢的非常激烈。由于都忌惮对手的反击,所以两队的阵型保持的相对靠后,打到对方禁区内的机会寥寥,比赛看着热闹,可对观众而言难说精彩。
能来到现场看亚青赛的观众,大部分还是比较硬核的球迷,只是很安静。大家不时互相指点讨论着,俨然学术现场既视感。
天气愈加阴沉了,将整个球场笼罩在暗色中。观众不时抬头看看天上,而在场上踢球的孩子们的感觉则更加奇妙,用赛后卓乐的描述来说,那种感觉就像在世界末日的前夕奔跑。
上半场已经进行了15分钟,双方加在一起只有三次射门,中国国青一次,日本国青两次。
“下雨了!”观众席上陆续有人叫道,随即许多人撑开了伞。
雨很大,从落下雨滴后也就十几秒的工夫,瞬成瓢泼之势。
场上的孩子也都放慢了节奏,雨水打乱了他们的战术思路,不得不进行调整。
几分钟后,孩子们的球衣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很是难受。
而场地上的积水则严重干扰了球运行的轨迹,双方传球失误也开始增多了。
“我靠,踢毛啊!”卓乐在一次看到传给自己的球半路减速被对手截去后甩手叫道。
双方的主教练仍冒雨在场边指挥,此时千万不能乱,一乱就会出事。
从一个另类的角度来说,中国国青队似乎占了一点儿便宜。因为日本国青队许多孩子都留着长发,长发经雨水一浸贴在前额阻挡了视线,教他们不得不时时抬手去拨开,很是难受。
大概看到雨势实在太大,裁判暂停了比赛,用耳机和组委会在沟通,讨论延期比赛的可能性。
组委会那边给的答复很明确:继续比赛,不予延期。
得到指示裁判无奈地笑了笑,吹哨召集孩子们,示意进行坠球,比赛继续。
孩子们抬头看了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打起精神准备继续战斗。
此时大雨已经下了十几分钟,草皮上的积水越来越多,以至孩子们每一步跑动都能看到溅起的水花。
在这种条件下的比赛,就不要指望有什么观赏性可言,上半场就在双方不停地失误中结束。
雨看起来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中场休息时,替补席上的孩子都站了出去,将勉强能避雨的位置让给主力,以使他们可以尽多地得到休息。
“这种天气和场地我们的常规战术只能废掉,下半场进攻多起球打对方的身后。”吴小峰抓紧时间给孩子们安排战术,“事杰,刘跃,你们多寻找能下底的机会,多传中,逼他们失误。”
“后防我再说一遍,不要粘球,拿球尽快给出去。两个边路要拉开,后场多开大脚找边路,千万不能在后场玩火,知道了吗?”
这么短的时间,吴小峰也只能简单地布置一下,何况这样的状况,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没有遇到过,他只能凭借有限的经验去作出粗略的判断,其余的只能交给孩子们了。
“组委会究竟在搞什么,为了保赛程真是什么都不顾了?”一旁的王海德抱怨道。
不止中国国青,日本国青那边也是有着同样的疑惑,可组委会不停赛,也就只能踢下去。
下半场一开场,两支球队都不约而同地更换了战术。孩子们放弃了大部分的地面传递,采用更简洁粗暴的长传冲吊。
只是两支球队的孩子们平时并没有演练过这样的战术,中锋在身高上也没有什么优势。卓乐一米七四的身高和一般的中后卫相比虽然矮了些,可也算差强人意,日本国青就太尴尬了,他们的中锋身高只有一米六八。
在如今的足坛,矮个子中锋并不罕见,尤其南美出产的许多优秀中锋,个头都不高,可仍在顶级联赛、顶级俱乐部坐稳了主力的位置。
由此证明,身高过矮绝对不是成为优秀中锋的桎梏,只是前提是,必须得在合适的战术下,至少让矮个子中锋去配合整体的长传冲吊战术,想一想也不可能。
也许同样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日本国青率先做出了换人。他们用29号高中锋换下了8号中前卫,确实,这种场地情况,根本不需要什么中前卫,甚至中场都是摆设。
29号高中锋登场后,日本国青立时打起了长传冲吊,或从中场向前吊入禁区,或从边路斜吊入禁区,或从底线吊入禁区。
皮球沾满了雨水,似乎重量都加大了不少,总之双方的传中基本没有准头,等在禁区的中锋甚至将近十分钟没有触球。
卓乐很难受,两个边路的赵事杰和刘跃由于场地积水太多,根本没办法起速,对方的边后卫只要站好位置,便几乎无法突破。
尴尬的是,这次中国国青队根本没有征召高中锋,可如今这种情况只靠卓乐,恐怕根本无法威胁对方的球门。
场边教练组也在焦急地讨论着,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能想到会在这样的天气比赛呢。
下半场第36分钟,日本国青终于通过一次边路传中,在禁区混战中由29号高中锋将球顶入中国国青的球门,中国国青0比1落后了!
眼见比赛时间所剩无几,难道就要这样被淘汰吗?
“进攻,进攻!”队长方昌运也很慌,可他还得鼓舞队友,“还有时间,拼到最后啊!”
就在他呼喊之时,一个身影从他身旁略过,直奔对方禁区!
“传中,我来抢!”廖凡生边跑边高声叫道。
也是,如今这个局面,进攻端束手无策,再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廖凡生高大的身躯足以使他在禁区内占得便宜,唯一的问题便是他的性格太过沉稳,几乎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赵事杰在左边路拿球,他是双利足,但和双利手一样,无论一名球员左右脚如何均衡,总归还是有更惯用的一只,对赵事杰来说便是右脚。
面对对方边后卫的封堵,赵事杰横向一趟,脚下带起水花。
由于积水实在太深,赵事杰如此大力的趟球并没有将球趟出太远,反而给了他一个非常合适的距离来调整,这都是他计算过的,他实在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适应性和临场应变能力都太棒了。
他抬眼看了一眼禁区内的状况,廖凡生、卓乐以及右边路的刘跃都已经冲入禁区。
“哼啊!”赵事杰闷哼一声,用脚弓将球吊入禁区!
廖凡生背身倚住日本国青一名中后卫,迎球跳起!
只是他背对球门,没有办法直接攻门,便想要将球轻轻点给卓乐!
“哎!”可习惯了头球解围的他发力大了一些,球直接砸在卓乐的小腹上,弹了出去!
前来补位的日本国青边后卫抢上前来想要解围,不料脚下踩到积水向前一滑,身子向后倒去!
饶是如此,他仍是在失去平衡下右脚将球高高踢起,没有让卓乐抢到第二点。
只是这个解围见高不见远,禁区内的孩子们顿时在球的落点下聚成一团。
人群中,廖凡生高高跃起,甩头攻门!
球直飞球门的右上角,日本国青门将飞身去救,右手手掌扑到了球!
可沾满了雨水的球实在太滑了,他根本无法发力将球按下,球就从手上滑走,坠入了球门!
1比1!中国国青追平了比分!
也许每个踢球的孩子都有一个前锋梦,因为进球永远是竞技足球中最令人激动与向往的一刻。
选择踢后卫,绝大多数时候就与进球无缘了,但不代表心里的前锋梦就不在了。
一次次想象着自己进球时的场景,一次次地在心里设计着属于自己的庆祝动作,哪怕没有机会做出来,也会觉得享受。
廖凡生也有这样的前锋梦,只是这是他第一次真的实现了!
进球后的他就站在原地,脑海一片空白,什么庆祝动作根本不曾想过。
直到队友扑了上来,卓乐一跃到他的后背,从后面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叫道:“高中锋牛逼!”
雨水声哗啦啦的,与呼叫声掺杂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好似并不真实的、多种场景交错的梦境,也许在这一刻,廖凡生真的是一个高中锋了。
追平比分后的中国国青士气大涨,孩子们的跑动积极多了,方昌运几次冲到对方禁区内抢点,将日本国青的防线搅和的一团糟。
比赛只剩下最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如果常规时间无法决出胜负,那么两队的孩子必须要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踢加时赛,实在是身心极大的考验。
第89分钟,日本国青后场将球解围出来。中圈附近日本国青抢下第一点,将球分给左边路。
左边路球员瞄了一眼中国国青禁区,没有选择起高球,而是右脚一抡,直塞给到了禁区!
中国国青另一名中后卫吴安上抢一步将球断下,抬眼观察队友位置。
“开出去!”他听到有队友叫道。
就在这短短的两三秒钟,吴安在脑海中盘算了数种处理球的法子:如果选择大脚解围,那么球权便是五五开,日本国青还可能有进攻的机会;如果将球稳一稳,那么主动权便完全在自己手中了。
吴安又瞄了一眼右边路,见右边后卫王寒在向前跑位,而且前面将近十米都没有日本国青的球员。身旁便有这样一个大空挡,如果还大脚处理球,岂不是太蠢了。
吴安这么想着,便没有理会队友的呼喊,右脚一推,将球传向王寒。
王寒也看到了队友的动作,停下返身准备接球。岂料皮球在草皮上滚了几圈,便因为积水太多而减速的相当严重,距离王寒仍有四五米时,已是几乎停住了。
吴安身后的日本国青球员见吴安出球后,便已扑了上去。他本想在王寒拿球后进行阻拦,岂料自己却是先于王寒拿到了球!
王寒见状不妙,忙急急向球冲了过去,却是来不及了!
“哎!”吴安惊叫一声,看了一眼身后,随即上去拦截对方拿球球员。
拿球的日本国青7号非常果断,右脚外脚背将球向底线一拨,随即左脚将球扫向禁区中路!
吴安没来得及拦住皮球,禁区中央的孩子们也乱作一团。混乱中日本国青的29号中锋抢上两步,倒地滑铲!
这场比赛他只进了一个球,小组赛三场比赛他一共也只进了两个球,而球队的第一射手赵事杰已经有四球入账,且不论球队还能走多远,看起来卓乐的射手王之梦几近破碎。
“卓乐,陆路来电话了!”赛后孩子们还没有离开更衣室,廖凡生招呼懒懒坐在一旁的卓乐。
卓乐本来情绪不高,此时却是跳了起来,叫道:“这小子终于不装死了?!”
两个孩子走出更衣室,来到一个僻静的拐角。廖凡生将电话扩音打开,说道:“我和卓乐都在,你怎么样了?”
“我没事了,明天就回俱乐部正常训练了。”
“回俱乐部?你不回来继续踢了?”卓乐诧道。
“我和吴小峰教练说过了,不回去了,毕竟小组赛后两场都没踢。”
“你可以回来继续踢淘汰赛啊!”卓乐说道。
“不合适,许嘉远都踢了两场了,表现也很好,我当初因为个人原因走了,现在再回去,你说我俩的位置怎么办,谁来替补?”
卓乐一时没想明白,廖凡生倒是能理解,他说道:“行吧,后面还有世青赛,到时我们还会在一起的。”
“搞什么啊,回来继续踢呗。”
挂掉电话后,卓乐对于陆路选择不回来仍有抱怨。
“陆路就算回来也是要替补的,除非许嘉远也有什么意外。”廖凡生说道。
“许嘉远是不错,但和陆路还差些。”卓乐叹道,“陆路在的话,就能给我多喂些球了。”
廖凡生明白他的小心思,笑道:“你着啥急呢,以后有的是机会。”
“你呀,总是以后以后的,以后谁知道什么样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三个孩子性格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陆路依然是沉默寡言,什么心事都放在心里,哪怕是两个最好的朋友有时候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廖凡生习惯将事情想的长远,所以有时会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决定,就像陆路不回来,他会说以后还有世青赛,卓乐一时不得意,他也会说以后还有机会。
而卓乐呢,眼下对他来说就是最要紧的时候,眼下都过不好,何谈以后,那不是自欺欺人?
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至今仍是最好的朋友,看似很奇怪,可细想起来并无不合理,三个陆路,三个廖凡生,亦或是三个卓乐,恐怕都做不成最好的朋友。朋友之间性格还是次要,最主要互相理解,坦诚相待。
由于拿到了D小组第一,所以根据赛制,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国青队将和C组第二的卡塔尔交手。
对于亚青赛来说,小组第一和小组第二的差距较为明显。本次亚青赛四个小组的第一按组的顺序依次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而小组第二则是伊拉克、阿联酋、卡塔尔和沙特,除了中国和沙特,其余可谓差距明显。
卡塔尔近些年来足球发展的不尽人意,作为曾经的亚青赛四强常客,最近三届都止步八强。
在战术风格上,卡塔尔各方面都很均衡,或者说是平庸,所以在战术安排上,吴小峰更多地侧重己方。
小组赛结束后三天,四分之一决赛打响了,中国国青队兵不血刃,几乎全场将对手压制,凭借赵事杰和卓乐的进球2比0轻松取胜,闯入四强!
四强实际已经满足了赛前人们对于中国国青的期待,毕竟中国国青已经连续三届没有打进四强了,所以赛后全队上下都很兴奋。
“这下没负担了。”助教王海德笑道,“完成任务了!”
吴小峰没有看他,眼睛盯着庆祝的孩子们,好似在低声自语,又好似在高声呼喊。
“这届孩子应该拿冠军。”
四分之一决赛结束后,除了D组的小组第二沙特战胜了C组第一的澳大利亚,其余三场比赛都是小组第一获胜。如此一来,中国国青在半决赛的对手将是日本。
这将是两支风格极其相似的球队的对抗,日本国青队也极擅长防守反击,兼有控制能力。只是比赛那天,两支球队的孩子们都傻了眼。
天气很不好,赛前一小时便阴沉沉的,大片的黑云挂在天上,越来越低,看起来下雨是迟早的事儿。
“这天儿,能撑过两个半小时?”两队的孩子正在踩场,卓乐抬头看了看说道。
“我看够呛。”廖凡生回道。
“那还踢个屁啊,踢一半洗澡?”
“这你去和裁判说啊。”廖凡生笑道。
裁判组那边经过相关沟通,并没有推迟比赛,比赛照常进行。
开场后,双方在中场拼抢的非常激烈。由于都忌惮对手的反击,所以两队的阵型保持的相对靠后,打到对方禁区内的机会寥寥,比赛看着热闹,可对观众而言难说精彩。
能来到现场看亚青赛的观众,大部分还是比较硬核的球迷,只是很安静。大家不时互相指点讨论着,俨然学术现场既视感。
天气愈加阴沉了,将整个球场笼罩在暗色中。观众不时抬头看看天上,而在场上踢球的孩子们的感觉则更加奇妙,用赛后卓乐的描述来说,那种感觉就像在世界末日的前夕奔跑。
上半场已经进行了15分钟,双方加在一起只有三次射门,中国国青一次,日本国青两次。
“下雨了!”观众席上陆续有人叫道,随即许多人撑开了伞。
雨很大,从落下雨滴后也就十几秒的工夫,瞬成瓢泼之势。
场上的孩子也都放慢了节奏,雨水打乱了他们的战术思路,不得不进行调整。
几分钟后,孩子们的球衣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很是难受。
而场地上的积水则严重干扰了球运行的轨迹,双方传球失误也开始增多了。
“我靠,踢毛啊!”卓乐在一次看到传给自己的球半路减速被对手截去后甩手叫道。
双方的主教练仍冒雨在场边指挥,此时千万不能乱,一乱就会出事。
从一个另类的角度来说,中国国青队似乎占了一点儿便宜。因为日本国青队许多孩子都留着长发,长发经雨水一浸贴在前额阻挡了视线,教他们不得不时时抬手去拨开,很是难受。
大概看到雨势实在太大,裁判暂停了比赛,用耳机和组委会在沟通,讨论延期比赛的可能性。
组委会那边给的答复很明确:继续比赛,不予延期。
得到指示裁判无奈地笑了笑,吹哨召集孩子们,示意进行坠球,比赛继续。
孩子们抬头看了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打起精神准备继续战斗。
此时大雨已经下了十几分钟,草皮上的积水越来越多,以至孩子们每一步跑动都能看到溅起的水花。
在这种条件下的比赛,就不要指望有什么观赏性可言,上半场就在双方不停地失误中结束。
雨看起来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中场休息时,替补席上的孩子都站了出去,将勉强能避雨的位置让给主力,以使他们可以尽多地得到休息。
“这种天气和场地我们的常规战术只能废掉,下半场进攻多起球打对方的身后。”吴小峰抓紧时间给孩子们安排战术,“事杰,刘跃,你们多寻找能下底的机会,多传中,逼他们失误。”
“后防我再说一遍,不要粘球,拿球尽快给出去。两个边路要拉开,后场多开大脚找边路,千万不能在后场玩火,知道了吗?”
这么短的时间,吴小峰也只能简单地布置一下,何况这样的状况,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没有遇到过,他只能凭借有限的经验去作出粗略的判断,其余的只能交给孩子们了。
“组委会究竟在搞什么,为了保赛程真是什么都不顾了?”一旁的王海德抱怨道。
不止中国国青,日本国青那边也是有着同样的疑惑,可组委会不停赛,也就只能踢下去。
下半场一开场,两支球队都不约而同地更换了战术。孩子们放弃了大部分的地面传递,采用更简洁粗暴的长传冲吊。
只是两支球队的孩子们平时并没有演练过这样的战术,中锋在身高上也没有什么优势。卓乐一米七四的身高和一般的中后卫相比虽然矮了些,可也算差强人意,日本国青就太尴尬了,他们的中锋身高只有一米六八。
在如今的足坛,矮个子中锋并不罕见,尤其南美出产的许多优秀中锋,个头都不高,可仍在顶级联赛、顶级俱乐部坐稳了主力的位置。
由此证明,身高过矮绝对不是成为优秀中锋的桎梏,只是前提是,必须得在合适的战术下,至少让矮个子中锋去配合整体的长传冲吊战术,想一想也不可能。
也许同样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日本国青率先做出了换人。他们用29号高中锋换下了8号中前卫,确实,这种场地情况,根本不需要什么中前卫,甚至中场都是摆设。
29号高中锋登场后,日本国青立时打起了长传冲吊,或从中场向前吊入禁区,或从边路斜吊入禁区,或从底线吊入禁区。
皮球沾满了雨水,似乎重量都加大了不少,总之双方的传中基本没有准头,等在禁区的中锋甚至将近十分钟没有触球。
卓乐很难受,两个边路的赵事杰和刘跃由于场地积水太多,根本没办法起速,对方的边后卫只要站好位置,便几乎无法突破。
尴尬的是,这次中国国青队根本没有征召高中锋,可如今这种情况只靠卓乐,恐怕根本无法威胁对方的球门。
场边教练组也在焦急地讨论着,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能想到会在这样的天气比赛呢。
下半场第36分钟,日本国青终于通过一次边路传中,在禁区混战中由29号高中锋将球顶入中国国青的球门,中国国青0比1落后了!
眼见比赛时间所剩无几,难道就要这样被淘汰吗?
“进攻,进攻!”队长方昌运也很慌,可他还得鼓舞队友,“还有时间,拼到最后啊!”
就在他呼喊之时,一个身影从他身旁略过,直奔对方禁区!
“传中,我来抢!”廖凡生边跑边高声叫道。
也是,如今这个局面,进攻端束手无策,再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廖凡生高大的身躯足以使他在禁区内占得便宜,唯一的问题便是他的性格太过沉稳,几乎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赵事杰在左边路拿球,他是双利足,但和双利手一样,无论一名球员左右脚如何均衡,总归还是有更惯用的一只,对赵事杰来说便是右脚。
面对对方边后卫的封堵,赵事杰横向一趟,脚下带起水花。
由于积水实在太深,赵事杰如此大力的趟球并没有将球趟出太远,反而给了他一个非常合适的距离来调整,这都是他计算过的,他实在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适应性和临场应变能力都太棒了。
他抬眼看了一眼禁区内的状况,廖凡生、卓乐以及右边路的刘跃都已经冲入禁区。
“哼啊!”赵事杰闷哼一声,用脚弓将球吊入禁区!
廖凡生背身倚住日本国青一名中后卫,迎球跳起!
只是他背对球门,没有办法直接攻门,便想要将球轻轻点给卓乐!
“哎!”可习惯了头球解围的他发力大了一些,球直接砸在卓乐的小腹上,弹了出去!
前来补位的日本国青边后卫抢上前来想要解围,不料脚下踩到积水向前一滑,身子向后倒去!
饶是如此,他仍是在失去平衡下右脚将球高高踢起,没有让卓乐抢到第二点。
只是这个解围见高不见远,禁区内的孩子们顿时在球的落点下聚成一团。
人群中,廖凡生高高跃起,甩头攻门!
球直飞球门的右上角,日本国青门将飞身去救,右手手掌扑到了球!
可沾满了雨水的球实在太滑了,他根本无法发力将球按下,球就从手上滑走,坠入了球门!
1比1!中国国青追平了比分!
也许每个踢球的孩子都有一个前锋梦,因为进球永远是竞技足球中最令人激动与向往的一刻。
选择踢后卫,绝大多数时候就与进球无缘了,但不代表心里的前锋梦就不在了。
一次次想象着自己进球时的场景,一次次地在心里设计着属于自己的庆祝动作,哪怕没有机会做出来,也会觉得享受。
廖凡生也有这样的前锋梦,只是这是他第一次真的实现了!
进球后的他就站在原地,脑海一片空白,什么庆祝动作根本不曾想过。
直到队友扑了上来,卓乐一跃到他的后背,从后面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叫道:“高中锋牛逼!”
雨水声哗啦啦的,与呼叫声掺杂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好似并不真实的、多种场景交错的梦境,也许在这一刻,廖凡生真的是一个高中锋了。
追平比分后的中国国青士气大涨,孩子们的跑动积极多了,方昌运几次冲到对方禁区内抢点,将日本国青的防线搅和的一团糟。
比赛只剩下最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如果常规时间无法决出胜负,那么两队的孩子必须要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踢加时赛,实在是身心极大的考验。
第89分钟,日本国青后场将球解围出来。中圈附近日本国青抢下第一点,将球分给左边路。
左边路球员瞄了一眼中国国青禁区,没有选择起高球,而是右脚一抡,直塞给到了禁区!
中国国青另一名中后卫吴安上抢一步将球断下,抬眼观察队友位置。
“开出去!”他听到有队友叫道。
就在这短短的两三秒钟,吴安在脑海中盘算了数种处理球的法子:如果选择大脚解围,那么球权便是五五开,日本国青还可能有进攻的机会;如果将球稳一稳,那么主动权便完全在自己手中了。
吴安又瞄了一眼右边路,见右边后卫王寒在向前跑位,而且前面将近十米都没有日本国青的球员。身旁便有这样一个大空挡,如果还大脚处理球,岂不是太蠢了。
吴安这么想着,便没有理会队友的呼喊,右脚一推,将球传向王寒。
王寒也看到了队友的动作,停下返身准备接球。岂料皮球在草皮上滚了几圈,便因为积水太多而减速的相当严重,距离王寒仍有四五米时,已是几乎停住了。
吴安身后的日本国青球员见吴安出球后,便已扑了上去。他本想在王寒拿球后进行阻拦,岂料自己却是先于王寒拿到了球!
王寒见状不妙,忙急急向球冲了过去,却是来不及了!
“哎!”吴安惊叫一声,看了一眼身后,随即上去拦截对方拿球球员。
拿球的日本国青7号非常果断,右脚外脚背将球向底线一拨,随即左脚将球扫向禁区中路!
吴安没来得及拦住皮球,禁区中央的孩子们也乱作一团。混乱中日本国青的29号中锋抢上两步,倒地滑铲!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