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
小说
我不是天使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沈医生,门外有人等你都快一个小时了。”那天沈学平刚下手术台,一名护士便上前告诉他。
沈学平脱下手术衣换上工作服赶紧推门出去,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立即跃入他的眼帘。
“啊,老大,原来是你呀?”沈学平即惊又喜: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詹达伟,此刻竟然就站在眼前。
当年在省城西江医学院上学,时任班长的詹达伟与沈学平是室友。那时沈学平因为父母都种田,兄弟姐妹又多,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每月寄给他的生活费不会超过三十元,所以他常常不吃早饭,午餐和晚饭也都拣食堂最便宜的菜买。同样出生农村的詹达伟因为父亲是地质部门的职工,情况比沈学平稍微好点,每月可以收到父亲定期寄来的五十元生活费。见沈学平上午常常饿着肚子去上课,詹达伟早餐有时便会多买个把两个馒头,然后借口吃不了,转身便送给沈学平。
最令沈学平感动的还是,有次沈学平夜里不小心着了谅,因为舍不得花钱看病,拖成肺炎烧至40℃、在床上昏睡上不了课,詹达伟不仅找人把他送到医院,还在他住院期间无微不至地端茶送水照顾他,直到痊愈。
不仅对沈学平亲如兄弟,作为班长,除了把班里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詹达伟还经常帮助班里其他有困难的同学,以至于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大”。
实习那年,“老大”幸运地联系到了省城西江市的一家大医院实习,据说与他一起到那家大医院实习的,除了班里的几名同学,还有邻班的几位女同学。后来,沈学平听说,“老大”在实习期间,与邻班一位名叫杜诗娴的女生“对上眼”,谈起了恋爱。
毕业时,沉浸在美好爱情中的詹达伟,原本可以凭借在大学里出色的管理能力及学习成绩,进入自己的家乡——虔城县最好的一家医院工作,可为了追随爱情的脚步,他却甘愿与杜诗娴所在的鲁城市下面的一家县医院,签订了三年下乡服务协议,即在鲁城市唐林县谣家乡卫生院服务三年后,才能调回唐林县人民医院工作。而杜诗娴则进了鲁城市人民医院。
毕业一别,从此“海角天涯”。
其实说远也不远,不过在同一个省的南北两端,只是这些年,大家由于各自忙于生计,渐渐淡出彼此的视线,鲜有联系而已。
“早就听说你也来广州进修了,来之前本想给你打个电话,可又不知道你的手机号码,只好趁休息时间过来找你。”原来,大学毕业后随女友分到鲁城工作的詹达伟,比沈学平早三个月来到广州,在另一家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听说沈学平也在广州进修,特地过来看看老同学。
沈学平不好意思告诉詹达伟,自己根本就没买手机:每月工资老才七八百,买只差不多的手机,顶少也得上千元,而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所以他话题一转:“你这家伙,毕业一去,遥无音讯……跟着爱情走,跟着感觉走,肯定是顺风顺水……”
听到“顺风顺水”几个字,詹达伟皱了皱眉:“还是谈谈你吧,这些年,工作生活得如何?”
“我这性格你也知道,除了混日子,还能折腾出个啥样?”沈学平叹了口气。
“你表面随和温驯,可我知道,你骨子里还是挺要强的,在业务方面,绝对不会甘于落后,单说从乡卫生院调入县人民医院这一项,不付出点努力和代价,怎么实现得了?现在又从县医院,争取到了来广州知名医院进修的机会,那就更不简单。”詹达伟眼望着沈学平,语气很肯定。
沈学平简单地向詹达伟介绍了自己毕业后的情况,之后,便带着他来到任洁兰的宿舍。此时任洁兰早已做好了饭菜,正在摆碗和筷子,只等沈学平一来便开饭。
见沈学平领着个陌生男子回来,任洁兰有些意外,听沈学平介绍说,这是他的大学同学,马上热情地又添了一付碗筷。
吃过午饭,詹达伟随沈学平一起漫步在医院一条长长的林荫小径,两人边走边聊。
“学平,我总觉得你那护士同事看你的眼神,不单纯是同事那么简单。”走着走着,詹达伟停住了脚步。
“唉……”沈学平长长地叹了口气:“怎么说呢?人生如同下棋,一步走错,也许便全盘皆输……”
“可棋是一盘一盘下的,不可能一盘输了,就永远是输。人生也分阶段,分高低起落的,上一阶段跌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战斗,你还有机会成为下一人生阶段的赢家呀。”詹达伟不愧当过班长,谈起人生哲理来一套套的。
“谈何容易。”沈学平顺势抬腿,轻轻将脚边的一粒石子踢出老远:“对了,你小孩多大了?男孩女孩?”
“嗯……女孩,刚满6岁……”说着,詹达伟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笑意。
“哦,看来还是你和杜诗娴更懂得享受,二人世界,确实浪漫……本以为你们一毕业,就应该会结婚生子的,那样的话,你俩的孩子,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大学同学当中,年龄最大的了。却没想到,现在居然比我们沈玉还小两岁……”
沈学平话还未说完,竟发现詹达伟脸色变得阴沉,他赶紧问:“达伟,你怎么了?难道我哪里说错了?”
“不,是我错了,当年错得简直太离谱了。”詹达伟说完,一屁股坐在林荫道上的一块大石上,用低沉的声音,开始缓缓地向沈学平讲述起,自己大学实习以及毕业后的那一系列往事……
沈学平脱下手术衣换上工作服赶紧推门出去,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立即跃入他的眼帘。
“啊,老大,原来是你呀?”沈学平即惊又喜: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詹达伟,此刻竟然就站在眼前。
当年在省城西江医学院上学,时任班长的詹达伟与沈学平是室友。那时沈学平因为父母都种田,兄弟姐妹又多,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每月寄给他的生活费不会超过三十元,所以他常常不吃早饭,午餐和晚饭也都拣食堂最便宜的菜买。同样出生农村的詹达伟因为父亲是地质部门的职工,情况比沈学平稍微好点,每月可以收到父亲定期寄来的五十元生活费。见沈学平上午常常饿着肚子去上课,詹达伟早餐有时便会多买个把两个馒头,然后借口吃不了,转身便送给沈学平。
最令沈学平感动的还是,有次沈学平夜里不小心着了谅,因为舍不得花钱看病,拖成肺炎烧至40℃、在床上昏睡上不了课,詹达伟不仅找人把他送到医院,还在他住院期间无微不至地端茶送水照顾他,直到痊愈。
不仅对沈学平亲如兄弟,作为班长,除了把班里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詹达伟还经常帮助班里其他有困难的同学,以至于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大”。
实习那年,“老大”幸运地联系到了省城西江市的一家大医院实习,据说与他一起到那家大医院实习的,除了班里的几名同学,还有邻班的几位女同学。后来,沈学平听说,“老大”在实习期间,与邻班一位名叫杜诗娴的女生“对上眼”,谈起了恋爱。
毕业时,沉浸在美好爱情中的詹达伟,原本可以凭借在大学里出色的管理能力及学习成绩,进入自己的家乡——虔城县最好的一家医院工作,可为了追随爱情的脚步,他却甘愿与杜诗娴所在的鲁城市下面的一家县医院,签订了三年下乡服务协议,即在鲁城市唐林县谣家乡卫生院服务三年后,才能调回唐林县人民医院工作。而杜诗娴则进了鲁城市人民医院。
毕业一别,从此“海角天涯”。
其实说远也不远,不过在同一个省的南北两端,只是这些年,大家由于各自忙于生计,渐渐淡出彼此的视线,鲜有联系而已。
“早就听说你也来广州进修了,来之前本想给你打个电话,可又不知道你的手机号码,只好趁休息时间过来找你。”原来,大学毕业后随女友分到鲁城工作的詹达伟,比沈学平早三个月来到广州,在另一家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听说沈学平也在广州进修,特地过来看看老同学。
沈学平不好意思告诉詹达伟,自己根本就没买手机:每月工资老才七八百,买只差不多的手机,顶少也得上千元,而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所以他话题一转:“你这家伙,毕业一去,遥无音讯……跟着爱情走,跟着感觉走,肯定是顺风顺水……”
听到“顺风顺水”几个字,詹达伟皱了皱眉:“还是谈谈你吧,这些年,工作生活得如何?”
“我这性格你也知道,除了混日子,还能折腾出个啥样?”沈学平叹了口气。
“你表面随和温驯,可我知道,你骨子里还是挺要强的,在业务方面,绝对不会甘于落后,单说从乡卫生院调入县人民医院这一项,不付出点努力和代价,怎么实现得了?现在又从县医院,争取到了来广州知名医院进修的机会,那就更不简单。”詹达伟眼望着沈学平,语气很肯定。
沈学平简单地向詹达伟介绍了自己毕业后的情况,之后,便带着他来到任洁兰的宿舍。此时任洁兰早已做好了饭菜,正在摆碗和筷子,只等沈学平一来便开饭。
见沈学平领着个陌生男子回来,任洁兰有些意外,听沈学平介绍说,这是他的大学同学,马上热情地又添了一付碗筷。
吃过午饭,詹达伟随沈学平一起漫步在医院一条长长的林荫小径,两人边走边聊。
“学平,我总觉得你那护士同事看你的眼神,不单纯是同事那么简单。”走着走着,詹达伟停住了脚步。
“唉……”沈学平长长地叹了口气:“怎么说呢?人生如同下棋,一步走错,也许便全盘皆输……”
“可棋是一盘一盘下的,不可能一盘输了,就永远是输。人生也分阶段,分高低起落的,上一阶段跌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战斗,你还有机会成为下一人生阶段的赢家呀。”詹达伟不愧当过班长,谈起人生哲理来一套套的。
“谈何容易。”沈学平顺势抬腿,轻轻将脚边的一粒石子踢出老远:“对了,你小孩多大了?男孩女孩?”
“嗯……女孩,刚满6岁……”说着,詹达伟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笑意。
“哦,看来还是你和杜诗娴更懂得享受,二人世界,确实浪漫……本以为你们一毕业,就应该会结婚生子的,那样的话,你俩的孩子,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大学同学当中,年龄最大的了。却没想到,现在居然比我们沈玉还小两岁……”
沈学平话还未说完,竟发现詹达伟脸色变得阴沉,他赶紧问:“达伟,你怎么了?难道我哪里说错了?”
“不,是我错了,当年错得简直太离谱了。”詹达伟说完,一屁股坐在林荫道上的一块大石上,用低沉的声音,开始缓缓地向沈学平讲述起,自己大学实习以及毕业后的那一系列往事……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