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2980
成片时长:每集约48分钟
阅读:5590
发表:2020/8/27 修改:2023/5/3
50集 主旋律,古装,古装 电视剧剧本
《辛弃疾》第19-21集
1-3
…
16-18
19-21
22-24
…
49-5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周通:章大人。下官几天前专程去了一趟临安。拜见了枢密院编修官王蔺王大人。王大人对于辛幼安在滁州的所谓政绩,极为不满。
章冲:哦,何以见得?
周通:辛幼安一到滁州便把下官几千石大米充公不说,还要挟皇上将滁州
历年所欠朝廷五百八十万贯税费全部豁免。手头上有了这几千石大米,以及五百八十万贯税钱,什么事情不好办呀?竟然成了他辛幼安的政绩!这对滁州后任官员的压力是何等之大?章大人接任滁州已有数月,应该有所体会了吧?
章冲:是啊!本官也已听说,说我章冲是躺在辛大人铺就的床上睡安稳觉的
有福之人。哼!我章冲就如此无能?治理一个小小的滁州,需靠旁人扶梯?
周通:还有哩!有人说这二年金兵入侵滁州次数减少,是由于辛幼安的乡兵守淮在起作用,致使金兵不敢贸然侵犯。一派胡言!
章冲:民兵守淮能有如此神效,那还要王师戍边干什么?
周通:就是!这不明显是给辛幼安脸上贴金吗?
章冲:没想到,我章冲一头钻进滁州,倒成了他的陪衬。日后处事,我的个头会比他高,还是在他的下巴底下,就很难说了。
周通:大人。只有把辛幼安在滁州的影响予以消除,您的个头自然就会比他高了。这,我有一个办法。
章冲:什么办法?
周通:辛幼安既已调离滁州,那就应该把他原先的一些做法纠正过来。让百姓知道,他辛幼安若不是占据了几千石现成大米,及朝廷的五百八十万贯税费,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章冲:是啊!只是他前脚刚走,我后脚就给他使绊子。这让旁人看我章冲,成什么了?
周通:大人,不用您出面。只要您点头默许,剩下的事由我周通来办。我要让他的那些所谓政绩,在不知不觉中变个味!只要把他的味给变了,不就能显示出章大人您的个头来了吗?
章冲:你可别做得太明显了,别弄巧成拙。
周通: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辛幼安最看重的就是戍边守淮这一块……
3、京口范府范如山卧室,夜,内
范如山回到卧室,发现范炎已经睡着,头上裹着纱布。
范如山:黄中怎么啦?受伤啦?
张小凤:可不,都是辛家两小子害的。我就说嘛,住在一起,准没好事!
范如山:你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4、京口范府邢氏卧室,夜,内
邢氏靠坐在床头,范如玉在探望母亲。
范如玉:娘,您别生气!自己身体要紧。
邢氏:南伯怎么会娶这样一个老婆,真是越来越放肆了。当初,你爹不同意这门亲事,娘还劝过你爹。只要南伯自己喜欢,就是好婚姻。谁知如今,她对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范如玉:娘,您放心!她要是真会亏待您,您就跟我过。
邢氏:跟你过?你自己连房子都没有,我怎么跟你过?江阴那套旧宅,你已经给了茂嘉,还能再要回来呀?
范如玉:我怎么会要那套旧宅呢?原本,我跟幼安已经商量好的。等兆祥广润长大些,再择地自己建房,不打算买别人的二手房。
邢氏:你们打算自己建房?京口这一带的地皮很难买到,上哪儿建房去?
范如玉:真要打算建房,还能买不到地皮?嫂子这次的态度,让我深知住
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一家人闹得别别扭扭的,多不好呀!
邢氏:幼安只身从山东来,进入官场又没几年。他哪来余钱建房?
范如玉:娘,这您放心!幼安跟我说过,他手头上不缺钱。
邢氏:既然这样,大家分开更好,免得住在一块儿事多。你告诉幼安赶紧
建房,这个家迟早也是要散的。迟散,不如早散!
范如玉:娘,我知道您在嫂子面前也很憋屈,整天没有好脸色看。您放心,我和幼安会尽早搬出去的。
邢氏:孩子,不是娘有意要赶你,娘也是没办法呀。
5、京口范府范如山卧室,夜,内
范如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孩子自己摔跤,怎么能怪兆祥他们呢?
张小凤:他俩兄弟不吵吵闹闹,黄中会跟着到处跑吗?
范如山:你怎么能怪兆祥和广润呢?他俩又没故意。黄中命该破相,怨不得别人。
张小凤:你这当爹的,怎么这样说话?儿子摔跤,你一点儿也不心疼?
范如山:红红呢?红红没带好他?
张小凤:这该死的东西!不知干什么吃的,孩子都守不住。我把她赶走了!
范如山:孩子自己摔跤,命该破相。你怎么把红红也赶跑了?
张小凤:儿子摔成这样,不赶跑她,我如何平得下这口恶气?
范如山:儿子摔跤没人惹着碍着,能怪人家吗?倒是你自己说这些话,多伤人呀!以后,别再说这些伤人的话了。听见没?
张小凤:我不管,我就是要说!
6、京口范府后院,晨,外
范如山:青岚,青岚,幼安在家吗?
范如玉:他没回来。哥,有事?
范如山:前天,他写的新词,口吻大变了。不知怎么回事?
范如玉:口吻大变?
范如山:你看看吧!
范如玉:(接过词笺,轻声地)“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簮螺髻……”
范如山:“献愁供恨”,什么意思?不就是心有忧愁,满怀愤恨吗?以前,幼安的词都是积极向上的。这回,给人的印象是冷落凄凉,调门都不一样了!
范如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谁能会,登临意。”莫非他,真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范如山:你说的没错!“吴钩”,是战刀,是比喻驰骋疆场的勇士。把栏
杆拍遍,有谁会理解此番心情呢?北伐,一定是北伐之事闹的。看来,幼安一
心想要北伐的意愿可能要落空了,才有此番心境。
辛弃疾:(走来)南伯兄说的没错!虞相国在四川劳累过度,已经过世了。北伐之举,又要遥遥无期了。
范如山:(回头)你回来了!难怪,手拍栏杆。
辛弃疾:虞相国过世,说明朝廷的主战派又要遭受排挤!我们……
范如玉:主战派遭受排挤,你着急什么呀?
辛弃疾:怎么不着急呀?兴兵北伐,收复中原,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爷爷期望我必须完成的呀!眼看就要落空了,我能不急吗?
范如山:幼安,我劝你,不要过于指望朝廷收复中原。皇上虽然天天高调北伐,却始终难下决心。因为宋朝廷被金朝打怕了,打得两次割让土地。到头来赔给金朝银币不说,还以叔侄之国相称。这就意味着南宋朝廷服软了,压根就怕打
仗。你想,这样的朝廷能指望他再度北伐,收复失地吗?
范如玉:幼安,你身体刚刚好转,可不要为这些事再伤身体啊!朝廷能不能收复中原,不是我们考虑的事。何必苛求?既然无法回转北方,那就面对现实,安安心心留在南方过好我们的日子。
辛弃疾:不!祖国统一大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绝不轻言放弃!
范如玉:你不轻言放弃,又有什么用呢?朝廷会听你的?
辛弃疾:是!朝廷不听我的。我的《美芹十论》,我的《九议》都成屁话!
范如玉:你冲我发什么火呀?又不是我拦着你!真是的。
邢氏:一大早,你们又在吵些什么?还让不让人省心了?
辛弃疾不再多言,自顾离开。
范如玉:哥。他已陷入忧虑之中,那是要憋出病来的。怎么办?
范如山:你先别急!我再去劝劝幼安。
7、京口北固楼,日,外
辛弃疾面向北方,凭栏远眺。范如山走来,靠在他的身边。
范如山:幼安,其实你我都被朝廷骗了。
辛弃疾:被朝廷骗了?你说。
范如山:你以为,就你一人盼望北伐?我老家也在北方,也想回转北方去。可你发现没有?这些年来,南宋皇帝一直在高呼要抗金北伐,收复失地,但没有真正的实际行动。为什么?
这时,范如玉悄悄来到他俩身边。
范如山:(继续)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南宋的军事实力无法与金军抗
衡。所以,朝廷口头上抗金,行动上不敢付于实际。朝臣们在“战”与“和”
的态度上,也始终在争论不休。就宋、金两国关系而言,更是非常“暧昧”。两
国之间交往,就像走亲戚一样你来我往。今天,金国皇帝要庆生日,南宋朝廷就
派使臣带着贺礼去恭贺“万春节”。明天,南宋皇上要登基,金朝又派使臣来临
安恭贺登基大典。简直就是……
范如玉:哥说的没错!宋金两国这样的关系,能发动战争?能抗金北伐?
辛弃疾:其二呢?
范如山:其二、南宋朝廷每年如约进贡金朝钱币,金朝就会不轻易进攻南
宋。金朝目的是要索取南宋的钱,要南宋俯首称臣。而南宋朝廷也甘愿花钱买平安!假如真要发动战争,南宋恐怕连现有的这块小小地盘也会保不住!这一点,皇上看得比谁都清楚。他口口声声喊北伐是假,而偏安一隅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目的。整个朝廷上下,谁不想过安稳日子?你又何必钻牛角尖啊!
辛弃疾:这种想法,简直就是龙墩上的“悖论”!
范如玉:皇上就是靠着这样的“悖论”来欺骗百姓,来赢得百姓的信赖。
范如山:醒醒吧,我的好兄弟!别指望南宋朝廷会想着去收复北方失地,会想着复国大业。皇上平日高喊口号,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以此来欺骗百姓。若真要付诸行动,恐怕他没那股子锐气!
辛弃疾:唉!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军队就好了。
范如山:你做梦吧!朝廷能允许你拥有自己的军队吗?
辛弃疾:我就不信,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
范如玉:幼安,现实一点吧!别折腾自己了,好好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
8、滁州唐家村山冈,日,外
山冈上,旌旗猎猎。
辛祐之正在引导乡兵进行军事训练。
周通骑着马,带领一帮随从朝山冈走来。
周通:去!把辛祐之给我叫来。
随从甲:是!(朝乡兵走来)谁是辛祐之?周大人有请。
辛祐之:周大人?哪个周大人?
随从甲:你就是辛祐之?周大人在那边等你。快过去吧!
辛祐之来到周通面前。
周通:你姓辛,叫辛祐之?你们聚在一起,想干什么?
辛祐之:军事训练呀!
周通:军事训练?有朝廷批文吗?
辛祐之:批文?辛大人同意我们搞军事训练,还要批文?
章冲:哦,何以见得?
周通:辛幼安一到滁州便把下官几千石大米充公不说,还要挟皇上将滁州
历年所欠朝廷五百八十万贯税费全部豁免。手头上有了这几千石大米,以及五百八十万贯税钱,什么事情不好办呀?竟然成了他辛幼安的政绩!这对滁州后任官员的压力是何等之大?章大人接任滁州已有数月,应该有所体会了吧?
章冲:是啊!本官也已听说,说我章冲是躺在辛大人铺就的床上睡安稳觉的
有福之人。哼!我章冲就如此无能?治理一个小小的滁州,需靠旁人扶梯?
周通:还有哩!有人说这二年金兵入侵滁州次数减少,是由于辛幼安的乡兵守淮在起作用,致使金兵不敢贸然侵犯。一派胡言!
章冲:民兵守淮能有如此神效,那还要王师戍边干什么?
周通:就是!这不明显是给辛幼安脸上贴金吗?
章冲:没想到,我章冲一头钻进滁州,倒成了他的陪衬。日后处事,我的个头会比他高,还是在他的下巴底下,就很难说了。
周通:大人。只有把辛幼安在滁州的影响予以消除,您的个头自然就会比他高了。这,我有一个办法。
章冲:什么办法?
周通:辛幼安既已调离滁州,那就应该把他原先的一些做法纠正过来。让百姓知道,他辛幼安若不是占据了几千石现成大米,及朝廷的五百八十万贯税费,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章冲:是啊!只是他前脚刚走,我后脚就给他使绊子。这让旁人看我章冲,成什么了?
周通:大人,不用您出面。只要您点头默许,剩下的事由我周通来办。我要让他的那些所谓政绩,在不知不觉中变个味!只要把他的味给变了,不就能显示出章大人您的个头来了吗?
章冲:你可别做得太明显了,别弄巧成拙。
周通: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辛幼安最看重的就是戍边守淮这一块……
3、京口范府范如山卧室,夜,内
范如山回到卧室,发现范炎已经睡着,头上裹着纱布。
范如山:黄中怎么啦?受伤啦?
张小凤:可不,都是辛家两小子害的。我就说嘛,住在一起,准没好事!
范如山:你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4、京口范府邢氏卧室,夜,内
邢氏靠坐在床头,范如玉在探望母亲。
范如玉:娘,您别生气!自己身体要紧。
邢氏:南伯怎么会娶这样一个老婆,真是越来越放肆了。当初,你爹不同意这门亲事,娘还劝过你爹。只要南伯自己喜欢,就是好婚姻。谁知如今,她对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范如玉:娘,您放心!她要是真会亏待您,您就跟我过。
邢氏:跟你过?你自己连房子都没有,我怎么跟你过?江阴那套旧宅,你已经给了茂嘉,还能再要回来呀?
范如玉:我怎么会要那套旧宅呢?原本,我跟幼安已经商量好的。等兆祥广润长大些,再择地自己建房,不打算买别人的二手房。
邢氏:你们打算自己建房?京口这一带的地皮很难买到,上哪儿建房去?
范如玉:真要打算建房,还能买不到地皮?嫂子这次的态度,让我深知住
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一家人闹得别别扭扭的,多不好呀!
邢氏:幼安只身从山东来,进入官场又没几年。他哪来余钱建房?
范如玉:娘,这您放心!幼安跟我说过,他手头上不缺钱。
邢氏:既然这样,大家分开更好,免得住在一块儿事多。你告诉幼安赶紧
建房,这个家迟早也是要散的。迟散,不如早散!
范如玉:娘,我知道您在嫂子面前也很憋屈,整天没有好脸色看。您放心,我和幼安会尽早搬出去的。
邢氏:孩子,不是娘有意要赶你,娘也是没办法呀。
5、京口范府范如山卧室,夜,内
范如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孩子自己摔跤,怎么能怪兆祥他们呢?
张小凤:他俩兄弟不吵吵闹闹,黄中会跟着到处跑吗?
范如山:你怎么能怪兆祥和广润呢?他俩又没故意。黄中命该破相,怨不得别人。
张小凤:你这当爹的,怎么这样说话?儿子摔跤,你一点儿也不心疼?
范如山:红红呢?红红没带好他?
张小凤:这该死的东西!不知干什么吃的,孩子都守不住。我把她赶走了!
范如山:孩子自己摔跤,命该破相。你怎么把红红也赶跑了?
张小凤:儿子摔成这样,不赶跑她,我如何平得下这口恶气?
范如山:儿子摔跤没人惹着碍着,能怪人家吗?倒是你自己说这些话,多伤人呀!以后,别再说这些伤人的话了。听见没?
张小凤:我不管,我就是要说!
6、京口范府后院,晨,外
范如山:青岚,青岚,幼安在家吗?
范如玉:他没回来。哥,有事?
范如山:前天,他写的新词,口吻大变了。不知怎么回事?
范如玉:口吻大变?
范如山:你看看吧!
范如玉:(接过词笺,轻声地)“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簮螺髻……”
范如山:“献愁供恨”,什么意思?不就是心有忧愁,满怀愤恨吗?以前,幼安的词都是积极向上的。这回,给人的印象是冷落凄凉,调门都不一样了!
范如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谁能会,登临意。”莫非他,真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范如山:你说的没错!“吴钩”,是战刀,是比喻驰骋疆场的勇士。把栏
杆拍遍,有谁会理解此番心情呢?北伐,一定是北伐之事闹的。看来,幼安一
心想要北伐的意愿可能要落空了,才有此番心境。
辛弃疾:(走来)南伯兄说的没错!虞相国在四川劳累过度,已经过世了。北伐之举,又要遥遥无期了。
范如山:(回头)你回来了!难怪,手拍栏杆。
辛弃疾:虞相国过世,说明朝廷的主战派又要遭受排挤!我们……
范如玉:主战派遭受排挤,你着急什么呀?
辛弃疾:怎么不着急呀?兴兵北伐,收复中原,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爷爷期望我必须完成的呀!眼看就要落空了,我能不急吗?
范如山:幼安,我劝你,不要过于指望朝廷收复中原。皇上虽然天天高调北伐,却始终难下决心。因为宋朝廷被金朝打怕了,打得两次割让土地。到头来赔给金朝银币不说,还以叔侄之国相称。这就意味着南宋朝廷服软了,压根就怕打
仗。你想,这样的朝廷能指望他再度北伐,收复失地吗?
范如玉:幼安,你身体刚刚好转,可不要为这些事再伤身体啊!朝廷能不能收复中原,不是我们考虑的事。何必苛求?既然无法回转北方,那就面对现实,安安心心留在南方过好我们的日子。
辛弃疾:不!祖国统一大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绝不轻言放弃!
范如玉:你不轻言放弃,又有什么用呢?朝廷会听你的?
辛弃疾:是!朝廷不听我的。我的《美芹十论》,我的《九议》都成屁话!
范如玉:你冲我发什么火呀?又不是我拦着你!真是的。
邢氏:一大早,你们又在吵些什么?还让不让人省心了?
辛弃疾不再多言,自顾离开。
范如玉:哥。他已陷入忧虑之中,那是要憋出病来的。怎么办?
范如山:你先别急!我再去劝劝幼安。
7、京口北固楼,日,外
辛弃疾面向北方,凭栏远眺。范如山走来,靠在他的身边。
范如山:幼安,其实你我都被朝廷骗了。
辛弃疾:被朝廷骗了?你说。
范如山:你以为,就你一人盼望北伐?我老家也在北方,也想回转北方去。可你发现没有?这些年来,南宋皇帝一直在高呼要抗金北伐,收复失地,但没有真正的实际行动。为什么?
这时,范如玉悄悄来到他俩身边。
范如山:(继续)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南宋的军事实力无法与金军抗
衡。所以,朝廷口头上抗金,行动上不敢付于实际。朝臣们在“战”与“和”
的态度上,也始终在争论不休。就宋、金两国关系而言,更是非常“暧昧”。两
国之间交往,就像走亲戚一样你来我往。今天,金国皇帝要庆生日,南宋朝廷就
派使臣带着贺礼去恭贺“万春节”。明天,南宋皇上要登基,金朝又派使臣来临
安恭贺登基大典。简直就是……
范如玉:哥说的没错!宋金两国这样的关系,能发动战争?能抗金北伐?
辛弃疾:其二呢?
范如山:其二、南宋朝廷每年如约进贡金朝钱币,金朝就会不轻易进攻南
宋。金朝目的是要索取南宋的钱,要南宋俯首称臣。而南宋朝廷也甘愿花钱买平安!假如真要发动战争,南宋恐怕连现有的这块小小地盘也会保不住!这一点,皇上看得比谁都清楚。他口口声声喊北伐是假,而偏安一隅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目的。整个朝廷上下,谁不想过安稳日子?你又何必钻牛角尖啊!
辛弃疾:这种想法,简直就是龙墩上的“悖论”!
范如玉:皇上就是靠着这样的“悖论”来欺骗百姓,来赢得百姓的信赖。
范如山:醒醒吧,我的好兄弟!别指望南宋朝廷会想着去收复北方失地,会想着复国大业。皇上平日高喊口号,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以此来欺骗百姓。若真要付诸行动,恐怕他没那股子锐气!
辛弃疾:唉!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军队就好了。
范如山:你做梦吧!朝廷能允许你拥有自己的军队吗?
辛弃疾:我就不信,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
范如玉:幼安,现实一点吧!别折腾自己了,好好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
8、滁州唐家村山冈,日,外
山冈上,旌旗猎猎。
辛祐之正在引导乡兵进行军事训练。
周通骑着马,带领一帮随从朝山冈走来。
周通:去!把辛祐之给我叫来。
随从甲:是!(朝乡兵走来)谁是辛祐之?周大人有请。
辛祐之:周大人?哪个周大人?
随从甲:你就是辛祐之?周大人在那边等你。快过去吧!
辛祐之来到周通面前。
周通:你姓辛,叫辛祐之?你们聚在一起,想干什么?
辛祐之:军事训练呀!
周通:军事训练?有朝廷批文吗?
辛祐之:批文?辛大人同意我们搞军事训练,还要批文?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