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287
阅读:4530
发表:2019/9/29
93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战火中的年轻人》第73-74章
1-5
…
73-74
91-92
9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73章 安插内线
抗日政府大院,郑紫旺办公室里。
郑紫旺正在给秦奉奎布置任务:“我们马上就要撤出县城了。这里很快将要由日本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掌握县城里的敌人的动向。所以,我想挑几个意志坚定、胆大心细的人留在城里,作为我们的内应。经过研究,大家一致觉得,只有你最合适。”
秦奉奎忍不住问:“你想让我留在城里?”
郑紫旺说:“对。我想让你打进敌人内部,做抗日政府的眼线。”
秦奉奎低下头,陷入沉思之中。
郑紫旺又接着说:“这个任务很艰巨。这可比上阵杀鬼子还要危险,而且还要背负软骨头、汉奸的骂名。”
秦奉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郑重地说:“我接受这个任务。”
郑紫旺笑了:“很好!等把粮食藏好,把道路截断,我们就带领乡亲们撤出县城。这时候,你要悄悄地留下来,等着迎接日本人。”
“嗯。”秦奉奎点了点头。
郑紫旺继续说:“你要千方百计地迎合敌人,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好,我一定完成任务!”
……
这天中午,抗日政府在藏好粮食、截断道路之后,便撤出了双鹿县城。秦奉奎则趁人不注意,躲在一个旮旯里留了下来。日军在沿途遭到三次袭击后,于当天下午来到了双鹿县城西门外。
秦奉奎早已等候在西门以里,准备迎接日本人。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当他赶到西城门附近时,发现那里已经站着十几个人。难道他们也是来迎接日本人的?秦奉奎一边想着,一边走过去观看。人群里有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黑色长衫的青年,他觉得很面熟,仔细一看,原来是游击队里的一个通讯员,名叫古三廷。此人经常到抗日政府来送信,秦奉奎认识他。秦奉奎看到这里,不由得走上去问:“小古,你怎么在这里呀?”
古三廷扭头一看,发现是秦奉奎。他马上用有些炫耀的口气说:“我在等着迎接皇军呀。”
秦奉奎一听这话,心里感到很别扭。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用同样的口吻说:“我也是来迎接皇军的。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背靠皇军这棵大树,才能飞黄腾达呀!”
古三廷也说:“是啊,咱们都想到一块去啦。”说到这里,他往城门外一指:“这不,皇军来啦!”
秦奉奎顺着他的手势一看,果然见从远处走来一队身穿黄色日本军服的鬼子兵。秦奉奎、古三廷等十几个人都慌忙迎上前去,一齐向那些日本人鞠躬。秦奉奎还陪着笑脸说:“欢迎皇军的到来。”
走在前面的一个日本军官,上下打量着秦奉奎,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就你们几个人?怎么人这么少?”
秦奉奎说:“八路军撤退的时候,城里的人大多都跟他们走了。他们都害怕皇军。我们不怕。我们知道皇军大大的好,留下来迎接皇军。”
日本军官脸上俘出一丝阴森的笑容:“你的良心大大的好,我们的朋友的干活。”
古三廷点头哈腰地说:“对,对。我们是朋友的干活。”
秦奉奎恭敬地说:“请皇军进城。”
古三廷也说:“太君,请。”
“请。”那日本军官说着,便带领他的队伍,跟随这十几个人进了双鹿城。
……
进城后,日本军官就住在了原来的政府大院。秦奉奎和古三廷,还有一个姓黑的(不知道名字,只听有人叫他老黑),三个人相互竞赛般的对日本军官献殷勤,很快便成了他们的座上宾。他们三个人之间也开始称兄道弟,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时,秦奉奎才知道,那姓黑的叫黑顺槐,也是本县人。听黑顺槐说,这个日本军官名叫山本一龟,是一个中队长。他手下有一个名叫路井三怀的小队长,是去年日军占领双鹿县城的指挥者。那时,他才是一个班长。由于在一次抢粮中被两个中国人打伤,他一直怀恨在心,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前几天日军准备来双鹿县扫荡时,他坚决要求跟着来,并要求扫荡以后由他占领双鹿县。……听到这里,秦奉奎觉得这些情况很重要,决定找个机会把这些情报送出去。
秦奉奎知道,要想在城里站稳脚跟,不光要和日本人搞好关系,还要和这两个汉奸搞好关系。所以,他对这两个汉奸也越来越亲近。然而,他内心里却十分厌恶这两个人,甚至是痛恨。是啊,两个甘心为日本人卖命的人,怎能不让他痛恨?每当想到这些,秦奉奎都会在内心里苦笑,因为他知道,别人也是这样痛恨他的。
当天下午,山本一龟就带着两个小队赶往了南宫县。临走前,他对路井三怀说:“这里只留下你的一个小队。希望你们要维持好这里的治安,同时早日报了你的一箭之仇。”
路井三怀说:“请中队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厚望。”
……
山本一龟走后,路井三怀马上把秦奉奎、古三廷和黑顺槐召集到他的会议室,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们是日本人的朋友的干活,良心大大的好。”
三个人都点头哈腰地说:“为皇军较力,这是我们应该的。”
“很好。”山本这才又问:“八路军是向哪个方向逃跑的?”
黑顺槐连忙说:“正北方向。”
山本又将脸转向秦奉奎和古三廷。他俩也赶紧说:“是往正北方向跑的。”
山本又问:“他们把粮食藏到哪里啦?”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个劲地摇头。黑顺槐吱唔着说:“这个……我们不清楚。”
古三廷说:“我以前在他们的游击队里当差,对他们的情况略知一二。在皇军来到这里以前,八路军就把所有的粮食都秘密转移了,而且藏得都十分隐秘。我好像听他们说,粮食都藏在东南方向的银马镇一带。不过,我这只是听说,也搞不准确,因为粮食的隐藏处,是他们的最高机密,不会轻易让下层人知道的。”
山本又转向秦奉奎和黑顺槐问:“你们两个认为呢?”
黑顺槐说:“我对这些情况不熟悉,不敢枉加断言。”
秦奉奎不知道古三廷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知道古三廷骗了日本人。因为就古三廷“游击队通讯员”的身份,不可能不知道粮食的下落。不错。在日军到来之前,八路军是把所有的粮食都转移了,但据秦奉奎所知,其他地方都藏了粮食,唯独银马镇一带没有粮食。不管古三廷出于什么目的,秦奉奎觉得自己都应该支持他的说法。于是他便顺着古三廷的话碴儿说:“我好像也听说粮食都藏到了银马镇一带。不过,也是听别人说的。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山本这才一挥拳,说:“好,我明天带领皇军去扫荡县城以北的八路军。”他又对他们从邢台带来的伪军连长说:“你带领你的队伍,到银马镇一带征集粮食。”
伪军连长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
第74章 半路伏击
抗日政府在撤出县城的时候,采取了“迂回”战术,即先向正北方向走了三里地,然后又往东走了五六里,这才往南走,经郑家庄继续向南,来到了果树洼的中心地带——梨树湾。
梨树湾村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梨树丛中。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郑紫旺、冯卫东等抗日政府领导人,还没走到梨树湾村头,支部书记洪存礼就带着几个村政府人员迎出了村子。洪存礼快步走上来,握住郑紫旺的手,热情地说:“我们等你们多时了。快进村吧。”
“好。”郑紫旺说完,便跟随他进了村。
半小时后,陈耀星也就带着游击队赶来了。郑紫旺一见到他,便问:“不是已经说好了,把鬼子放进来再打。怎么蒋司令又跟敌人拚上了呢?”
陈耀星说:“情况是这样的。一开始,蒋司令没想打。他把部队集合到村北的树林子里,是想给村里的乡亲们设置一道防线。万一敌人打到这里,他们可以在村外阻击他们。可他没想到,当地的几个青年在半路上袭击了鬼子。鬼子拚命追杀那几个青年,一直追到他们东面只有五十米的地方。鬼子离那几个青年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在这种时候,蒋司令选择了出击。我认为他的选择没有错,只是打乱了我们定好的计划。”
郑紫旺又问:“战果怎么样?我们的损失大不大?”
陈耀星:“战果还不错。歼灭了一百多个鬼子,更主要的是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至于损失嘛,我们只有几位同志负了轻伤;蒋司令的部队损失比较大,伤亡了几十个人。”
郑紫旺叮嘱说:“你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以后打仗成了家常便饭,争取一仗比一仗打得好。”
陈耀星说:“我们一定做到。”
……
当天晚上,陈耀星就收到了从城里传来的情报。内容是:今天下午,山本一龟带领两个小队的鬼子赶往南宫县。城里只留下了路井三怀一个小队。路井三怀随后决定,明天上午兵分两路,开始扫荡。一路由日本兵组成,由路井三怀带领,扫荡县城以北地区。另一路由他们从邢台带来的伪军组成,由伪军连长带领,赶往银马镇一带实施抢粮。陈耀星看完情报,马上赶到郑紫旺的往处,向他汇报了情况。
郑紫旺听后,认真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陈耀星笑着说:“我不光知道这些,我还知道那个路井三怀就是杀害我父亲的凶手。
“是吗?”郑紫旺感到十分惊奇。
陈耀星说:“我在城里安插了内线。我们的内线是……”
郑紫旺用手一拦:“你别说,我也不想知道。以后,我们的对敌斗争将更加残酷。为了确保内线人员的安全,我们要尽量减少知情人。实不相瞒,我也在城里安插了内线。你别问是谁,我也不告诉你。我能告诉你的是,在紧要的关头,他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好,那我就不问了。”陈耀星接着又说:“我建议,我们明天在半路上设下埋伏,袭击抢粮的伪军。”
郑紫旺说:“我同意。你回去部署吧。”
“好。”
……
回到游击队驻地,陈耀星马上把三位连长召集到连部,对他们说:“鬼子明天上午要到银马镇一带扫荡,主要是去抢粮。我和郑书记研究决定,明天早晨赶到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在那里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窦路山高兴地说:“好啊,我们正想打一仗,给鬼子点眼色看看呢。”其他两个连长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陈耀星,等着他继续说。
陈耀星继续吩咐:“明天早晨,咱们五点钟赶到那里。具体部署等观察完地形后再作决定。”
三位连长都说:“好,我们马上回去安排。”
……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耀星就带领游击队的全体战士,向从县城通往银马镇的道路上赶去。这条路在游击队驻地的西面。陈耀星一边往西走,一边对三位连长说:“我对这条路不熟悉。你们谁熟悉这条路的情况,给参谋一下,看看埋伏在哪里比较好?”
三位连长都低下头琢磨着。窦路山抬起头说:“我们连二排排长姜慎武是这一带的人,让他来提供一些线索吧。”
陈耀星说:“快去把他叫来。”
“好。”窦路山转身向后走去。不大功夫,便领着姜慎武走了过来。
陈耀星对姜慎武说:“听说你是这一带的人。你说说那条路附近的情况?”
姜慎武说:“那条路就从我们村里穿过。我对那条路两边的地形都很熟悉。埋伏地点嘛……”他低下头沉思了一下,然后抬起头说:“埋伏在我们村北就挺合适。”
陈耀星:“你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
姜慎武说:“在我们村子北边,有一片群众晒粮和打粮的场地。现在场里的粮食都已经打完,只剩下一个一个地谷草垛。那条路就从那些谷草垛中间穿过。如果我们埋伏在那些谷草垛背后,一定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陈耀星高兴地说:“好,就照你说的办。你在前面带路。”
“是。”姜慎武答应一声。
陈耀星和战士们都跟随姜慎武,向前走去。
来到村北,果然看到紧挨着村子有好多打粮场。场里堆着很多谷草垛。陈耀星一边看,一边兴奋地说:“果然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姜排长,你看我们埋伏在哪里呢?”
姜慎武往南一指:“埋伏在那里,你看怎么样。”
陈耀星走到那段路上,向两边仔细观看。这段路离村子有二十多丈远。从县城通往银马镇的这条路,本来是东南、西北方向,然而,快到这一片场地的时候,却改成了正南、正北方向。出了这个村子,就又恢复了原来的方向。在这段路上,路西有一个很大的打粮场,场里有六七个一人多高的谷草垛;路东却是一个大水坑,坑里有半人多深的积水。再往南,紧挨着这个打粮场,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打粮场,场里也有三四个高大的谷草垛;路东却是一片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的高地。陈耀星看完,和三位连长商议说:“我看这里的确不错。就把伏击地点定在这里吧。”
“好。”“可以。”三位连长都频频点头。
陈耀星接着吩咐说:“第一连埋伏在路西打谷场上的谷垛后面。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听我的枪声,然后一齐开火。如果敌人的汽车在后面,你们的机枪要先把敌人的三辆汽车打瘫痪,让他们动弹不得。”
“是。”王三胖答应一声。
陈耀星继续吩咐:“第二连埋伏在路东的打谷场里,第三连埋伏在路西的高地上。等我的枪响,然后一齐开打。如果敌人的汽车在中间或者后面,你们也要先把敌人的汽车打瘫痪,使他们无法逃脱。”
窦路山和赵武华都说:“坚决完成任务。”说完,三位连长便都去安排了。
陈耀星跟随赵武华来到了那片高地上。他指挥战士们在高地上挖了很多掩体。然后便和赵武华一道,隐蔽在最前面的一个掩体内,等候敌人的到来。
上午八点钟,一个侦察员跑来报告:“敌人已经出了县城,正在向这里走。估计半小时后,就会到达这里。”
陈耀星立刻向战士们吩咐说:“做好战斗准备。”
“是。”战士们迅速把子弹推上枪膛,把手榴弹拧开顶盖,做好了一切准备。陈耀星和赵武华都屏住呼吸,继续监视道路上的动静。
大约半小时后,从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汽车轰鸣声。大家立刻都警觉起来。陈耀星再一次发出命令:“准备战斗!”
“是。”战士们都屏住呼吸,聆听着公路上的动静。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汽车的轰鸣声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渐渐地,陈耀星和赵武华已经看到了敌人。走在前面的是一队伪军,三辆汽车在中间,面后也是伪军。敌人越走越近,很快便进入了游击队的伏击圈。赵武华走到陈耀星身边,低声说:“队长,我们打吧。”
陈耀星一摆手:“再等等。敌人全部进入包围圈再打。”
又过了一会儿,敌人完全进入包围圈。陈耀星大喊一声:“打!”便打响了第一枪。
枪声就是战斗命令。紧接着,战士们的机枪、步枪,手枪一齐开火;手榴弹也像雨点般向敌人飞去。顿时,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整个阵地上烟雾腾腾。伪军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都躲进路东的水坑里,趴在坑边的斜坡上企图反抗。有几个伪军由于心慌,失足落入水中,成了落汤鸡。
“同志们,冲啊!”浓烟还未散尽,陈耀星便第一个跃出掩体,向敌群冲去。
“冲啊!”战士们也都紧随其后,分别从道路两边的场里和高地上蜂涌而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人猛冲。
陈耀星一面向前冲,一面心中暗想:“虽然我们的第一批战士输送给了主力部队,现在的战士都是后来新招的,武功还不够精湛,但他们在两位武术教练的精心训练下,也都有了一定的功底,肯定不会输给敌人。”这时,他已经冲进了敌群。
陈耀星随即便和两个伪军展开了拚杀。两个伪军手里都攥着带刺刀的长枪,一左一右,恶狠狠地向陈耀星扑来。陈耀星沉着冷静,一个箭步闪到一边,与他们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两个伪军来不及停住脚步,差一点撞到一起。等两个伪军转过身来时,陈耀星已经跨到靠右边的那个伪军身边,举起手枪迎面向那个伪军砸去。那伪军躲闪不及,被砸了个满脸花。就在那伪军用手捂脸时,陈耀星又飞起一脚,踹在那伪军的前胸上,那伪军重重地摔在地上,长枪也被摔出好远。这时,另一个伪军端着刺刀,从后面向陈耀星扑来。陈耀星发现后面有动静,急忙一转身,发现那伪军的刺刀离他只有半米多远,情急之下他用手枪往外一磕,身躯就势往后一闪,刺刀紧贴着他的左胸刺了过去。好险!陈耀星顾不得思考,随手拣起被他刚才打倒在地的伪军的长枪,与那从后面扑来的伪军拚杀在一起。正当这里打得不可开交时,在右边的不远处,又有一个伪军向这里跑过来。那伪军故意放轻脚步,突然扑上来抱住了陈耀星的脖子。这一招陈耀星能对付,他听孙正阳师傅讲过对付这种招式的办法。只见他把身躯稍微向左一靠,然后抡起右肘向后猛扫,不偏不歪,正打在那伪军的右胸上。那伪军疼得“啊呀”一声,差一点劲开双手。陈耀星趁此机会,将身子往下一坠,伪军的头部不由得往前一倾,陈耀星立即用双手抓往伪军的脑袋,拚命向前面一甩。那伪军硬生生被从上面甩到了前面。正好,另一个伪军想过来帮助他,被那伪军砸了个正着,双双摔在地上。陈耀星迅速冲上去,用手枪结果了那两个伪军的性命。
陈耀星这才站在那里,向四周观看。只见冲入敌群的战士,都在和敌人搏斗。同时,战士们都在向这里集中,越聚越多。而敌人却死的死,伤的伤,能反抗的人越来越少。
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枪投降。有几个拚死顽抗的,都战士们当场打死。战斗很快结束。
抗日政府大院,郑紫旺办公室里。
郑紫旺正在给秦奉奎布置任务:“我们马上就要撤出县城了。这里很快将要由日本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掌握县城里的敌人的动向。所以,我想挑几个意志坚定、胆大心细的人留在城里,作为我们的内应。经过研究,大家一致觉得,只有你最合适。”
秦奉奎忍不住问:“你想让我留在城里?”
郑紫旺说:“对。我想让你打进敌人内部,做抗日政府的眼线。”
秦奉奎低下头,陷入沉思之中。
郑紫旺又接着说:“这个任务很艰巨。这可比上阵杀鬼子还要危险,而且还要背负软骨头、汉奸的骂名。”
秦奉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郑重地说:“我接受这个任务。”
郑紫旺笑了:“很好!等把粮食藏好,把道路截断,我们就带领乡亲们撤出县城。这时候,你要悄悄地留下来,等着迎接日本人。”
“嗯。”秦奉奎点了点头。
郑紫旺继续说:“你要千方百计地迎合敌人,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好,我一定完成任务!”
……
这天中午,抗日政府在藏好粮食、截断道路之后,便撤出了双鹿县城。秦奉奎则趁人不注意,躲在一个旮旯里留了下来。日军在沿途遭到三次袭击后,于当天下午来到了双鹿县城西门外。
秦奉奎早已等候在西门以里,准备迎接日本人。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当他赶到西城门附近时,发现那里已经站着十几个人。难道他们也是来迎接日本人的?秦奉奎一边想着,一边走过去观看。人群里有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黑色长衫的青年,他觉得很面熟,仔细一看,原来是游击队里的一个通讯员,名叫古三廷。此人经常到抗日政府来送信,秦奉奎认识他。秦奉奎看到这里,不由得走上去问:“小古,你怎么在这里呀?”
古三廷扭头一看,发现是秦奉奎。他马上用有些炫耀的口气说:“我在等着迎接皇军呀。”
秦奉奎一听这话,心里感到很别扭。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用同样的口吻说:“我也是来迎接皇军的。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背靠皇军这棵大树,才能飞黄腾达呀!”
古三廷也说:“是啊,咱们都想到一块去啦。”说到这里,他往城门外一指:“这不,皇军来啦!”
秦奉奎顺着他的手势一看,果然见从远处走来一队身穿黄色日本军服的鬼子兵。秦奉奎、古三廷等十几个人都慌忙迎上前去,一齐向那些日本人鞠躬。秦奉奎还陪着笑脸说:“欢迎皇军的到来。”
走在前面的一个日本军官,上下打量着秦奉奎,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就你们几个人?怎么人这么少?”
秦奉奎说:“八路军撤退的时候,城里的人大多都跟他们走了。他们都害怕皇军。我们不怕。我们知道皇军大大的好,留下来迎接皇军。”
日本军官脸上俘出一丝阴森的笑容:“你的良心大大的好,我们的朋友的干活。”
古三廷点头哈腰地说:“对,对。我们是朋友的干活。”
秦奉奎恭敬地说:“请皇军进城。”
古三廷也说:“太君,请。”
“请。”那日本军官说着,便带领他的队伍,跟随这十几个人进了双鹿城。
……
进城后,日本军官就住在了原来的政府大院。秦奉奎和古三廷,还有一个姓黑的(不知道名字,只听有人叫他老黑),三个人相互竞赛般的对日本军官献殷勤,很快便成了他们的座上宾。他们三个人之间也开始称兄道弟,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时,秦奉奎才知道,那姓黑的叫黑顺槐,也是本县人。听黑顺槐说,这个日本军官名叫山本一龟,是一个中队长。他手下有一个名叫路井三怀的小队长,是去年日军占领双鹿县城的指挥者。那时,他才是一个班长。由于在一次抢粮中被两个中国人打伤,他一直怀恨在心,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前几天日军准备来双鹿县扫荡时,他坚决要求跟着来,并要求扫荡以后由他占领双鹿县。……听到这里,秦奉奎觉得这些情况很重要,决定找个机会把这些情报送出去。
秦奉奎知道,要想在城里站稳脚跟,不光要和日本人搞好关系,还要和这两个汉奸搞好关系。所以,他对这两个汉奸也越来越亲近。然而,他内心里却十分厌恶这两个人,甚至是痛恨。是啊,两个甘心为日本人卖命的人,怎能不让他痛恨?每当想到这些,秦奉奎都会在内心里苦笑,因为他知道,别人也是这样痛恨他的。
当天下午,山本一龟就带着两个小队赶往了南宫县。临走前,他对路井三怀说:“这里只留下你的一个小队。希望你们要维持好这里的治安,同时早日报了你的一箭之仇。”
路井三怀说:“请中队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厚望。”
……
山本一龟走后,路井三怀马上把秦奉奎、古三廷和黑顺槐召集到他的会议室,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们是日本人的朋友的干活,良心大大的好。”
三个人都点头哈腰地说:“为皇军较力,这是我们应该的。”
“很好。”山本这才又问:“八路军是向哪个方向逃跑的?”
黑顺槐连忙说:“正北方向。”
山本又将脸转向秦奉奎和古三廷。他俩也赶紧说:“是往正北方向跑的。”
山本又问:“他们把粮食藏到哪里啦?”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个劲地摇头。黑顺槐吱唔着说:“这个……我们不清楚。”
古三廷说:“我以前在他们的游击队里当差,对他们的情况略知一二。在皇军来到这里以前,八路军就把所有的粮食都秘密转移了,而且藏得都十分隐秘。我好像听他们说,粮食都藏在东南方向的银马镇一带。不过,我这只是听说,也搞不准确,因为粮食的隐藏处,是他们的最高机密,不会轻易让下层人知道的。”
山本又转向秦奉奎和黑顺槐问:“你们两个认为呢?”
黑顺槐说:“我对这些情况不熟悉,不敢枉加断言。”
秦奉奎不知道古三廷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知道古三廷骗了日本人。因为就古三廷“游击队通讯员”的身份,不可能不知道粮食的下落。不错。在日军到来之前,八路军是把所有的粮食都转移了,但据秦奉奎所知,其他地方都藏了粮食,唯独银马镇一带没有粮食。不管古三廷出于什么目的,秦奉奎觉得自己都应该支持他的说法。于是他便顺着古三廷的话碴儿说:“我好像也听说粮食都藏到了银马镇一带。不过,也是听别人说的。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山本这才一挥拳,说:“好,我明天带领皇军去扫荡县城以北的八路军。”他又对他们从邢台带来的伪军连长说:“你带领你的队伍,到银马镇一带征集粮食。”
伪军连长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
第74章 半路伏击
抗日政府在撤出县城的时候,采取了“迂回”战术,即先向正北方向走了三里地,然后又往东走了五六里,这才往南走,经郑家庄继续向南,来到了果树洼的中心地带——梨树湾。
梨树湾村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梨树丛中。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郑紫旺、冯卫东等抗日政府领导人,还没走到梨树湾村头,支部书记洪存礼就带着几个村政府人员迎出了村子。洪存礼快步走上来,握住郑紫旺的手,热情地说:“我们等你们多时了。快进村吧。”
“好。”郑紫旺说完,便跟随他进了村。
半小时后,陈耀星也就带着游击队赶来了。郑紫旺一见到他,便问:“不是已经说好了,把鬼子放进来再打。怎么蒋司令又跟敌人拚上了呢?”
陈耀星说:“情况是这样的。一开始,蒋司令没想打。他把部队集合到村北的树林子里,是想给村里的乡亲们设置一道防线。万一敌人打到这里,他们可以在村外阻击他们。可他没想到,当地的几个青年在半路上袭击了鬼子。鬼子拚命追杀那几个青年,一直追到他们东面只有五十米的地方。鬼子离那几个青年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在这种时候,蒋司令选择了出击。我认为他的选择没有错,只是打乱了我们定好的计划。”
郑紫旺又问:“战果怎么样?我们的损失大不大?”
陈耀星:“战果还不错。歼灭了一百多个鬼子,更主要的是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至于损失嘛,我们只有几位同志负了轻伤;蒋司令的部队损失比较大,伤亡了几十个人。”
郑紫旺叮嘱说:“你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以后打仗成了家常便饭,争取一仗比一仗打得好。”
陈耀星说:“我们一定做到。”
……
当天晚上,陈耀星就收到了从城里传来的情报。内容是:今天下午,山本一龟带领两个小队的鬼子赶往南宫县。城里只留下了路井三怀一个小队。路井三怀随后决定,明天上午兵分两路,开始扫荡。一路由日本兵组成,由路井三怀带领,扫荡县城以北地区。另一路由他们从邢台带来的伪军组成,由伪军连长带领,赶往银马镇一带实施抢粮。陈耀星看完情报,马上赶到郑紫旺的往处,向他汇报了情况。
郑紫旺听后,认真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陈耀星笑着说:“我不光知道这些,我还知道那个路井三怀就是杀害我父亲的凶手。
“是吗?”郑紫旺感到十分惊奇。
陈耀星说:“我在城里安插了内线。我们的内线是……”
郑紫旺用手一拦:“你别说,我也不想知道。以后,我们的对敌斗争将更加残酷。为了确保内线人员的安全,我们要尽量减少知情人。实不相瞒,我也在城里安插了内线。你别问是谁,我也不告诉你。我能告诉你的是,在紧要的关头,他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好,那我就不问了。”陈耀星接着又说:“我建议,我们明天在半路上设下埋伏,袭击抢粮的伪军。”
郑紫旺说:“我同意。你回去部署吧。”
“好。”
……
回到游击队驻地,陈耀星马上把三位连长召集到连部,对他们说:“鬼子明天上午要到银马镇一带扫荡,主要是去抢粮。我和郑书记研究决定,明天早晨赶到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在那里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窦路山高兴地说:“好啊,我们正想打一仗,给鬼子点眼色看看呢。”其他两个连长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陈耀星,等着他继续说。
陈耀星继续吩咐:“明天早晨,咱们五点钟赶到那里。具体部署等观察完地形后再作决定。”
三位连长都说:“好,我们马上回去安排。”
……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耀星就带领游击队的全体战士,向从县城通往银马镇的道路上赶去。这条路在游击队驻地的西面。陈耀星一边往西走,一边对三位连长说:“我对这条路不熟悉。你们谁熟悉这条路的情况,给参谋一下,看看埋伏在哪里比较好?”
三位连长都低下头琢磨着。窦路山抬起头说:“我们连二排排长姜慎武是这一带的人,让他来提供一些线索吧。”
陈耀星说:“快去把他叫来。”
“好。”窦路山转身向后走去。不大功夫,便领着姜慎武走了过来。
陈耀星对姜慎武说:“听说你是这一带的人。你说说那条路附近的情况?”
姜慎武说:“那条路就从我们村里穿过。我对那条路两边的地形都很熟悉。埋伏地点嘛……”他低下头沉思了一下,然后抬起头说:“埋伏在我们村北就挺合适。”
陈耀星:“你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
姜慎武说:“在我们村子北边,有一片群众晒粮和打粮的场地。现在场里的粮食都已经打完,只剩下一个一个地谷草垛。那条路就从那些谷草垛中间穿过。如果我们埋伏在那些谷草垛背后,一定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陈耀星高兴地说:“好,就照你说的办。你在前面带路。”
“是。”姜慎武答应一声。
陈耀星和战士们都跟随姜慎武,向前走去。
来到村北,果然看到紧挨着村子有好多打粮场。场里堆着很多谷草垛。陈耀星一边看,一边兴奋地说:“果然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姜排长,你看我们埋伏在哪里呢?”
姜慎武往南一指:“埋伏在那里,你看怎么样。”
陈耀星走到那段路上,向两边仔细观看。这段路离村子有二十多丈远。从县城通往银马镇的这条路,本来是东南、西北方向,然而,快到这一片场地的时候,却改成了正南、正北方向。出了这个村子,就又恢复了原来的方向。在这段路上,路西有一个很大的打粮场,场里有六七个一人多高的谷草垛;路东却是一个大水坑,坑里有半人多深的积水。再往南,紧挨着这个打粮场,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打粮场,场里也有三四个高大的谷草垛;路东却是一片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的高地。陈耀星看完,和三位连长商议说:“我看这里的确不错。就把伏击地点定在这里吧。”
“好。”“可以。”三位连长都频频点头。
陈耀星接着吩咐说:“第一连埋伏在路西打谷场上的谷垛后面。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听我的枪声,然后一齐开火。如果敌人的汽车在后面,你们的机枪要先把敌人的三辆汽车打瘫痪,让他们动弹不得。”
“是。”王三胖答应一声。
陈耀星继续吩咐:“第二连埋伏在路东的打谷场里,第三连埋伏在路西的高地上。等我的枪响,然后一齐开打。如果敌人的汽车在中间或者后面,你们也要先把敌人的汽车打瘫痪,使他们无法逃脱。”
窦路山和赵武华都说:“坚决完成任务。”说完,三位连长便都去安排了。
陈耀星跟随赵武华来到了那片高地上。他指挥战士们在高地上挖了很多掩体。然后便和赵武华一道,隐蔽在最前面的一个掩体内,等候敌人的到来。
上午八点钟,一个侦察员跑来报告:“敌人已经出了县城,正在向这里走。估计半小时后,就会到达这里。”
陈耀星立刻向战士们吩咐说:“做好战斗准备。”
“是。”战士们迅速把子弹推上枪膛,把手榴弹拧开顶盖,做好了一切准备。陈耀星和赵武华都屏住呼吸,继续监视道路上的动静。
大约半小时后,从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汽车轰鸣声。大家立刻都警觉起来。陈耀星再一次发出命令:“准备战斗!”
“是。”战士们都屏住呼吸,聆听着公路上的动静。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汽车的轰鸣声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渐渐地,陈耀星和赵武华已经看到了敌人。走在前面的是一队伪军,三辆汽车在中间,面后也是伪军。敌人越走越近,很快便进入了游击队的伏击圈。赵武华走到陈耀星身边,低声说:“队长,我们打吧。”
陈耀星一摆手:“再等等。敌人全部进入包围圈再打。”
又过了一会儿,敌人完全进入包围圈。陈耀星大喊一声:“打!”便打响了第一枪。
枪声就是战斗命令。紧接着,战士们的机枪、步枪,手枪一齐开火;手榴弹也像雨点般向敌人飞去。顿时,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整个阵地上烟雾腾腾。伪军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都躲进路东的水坑里,趴在坑边的斜坡上企图反抗。有几个伪军由于心慌,失足落入水中,成了落汤鸡。
“同志们,冲啊!”浓烟还未散尽,陈耀星便第一个跃出掩体,向敌群冲去。
“冲啊!”战士们也都紧随其后,分别从道路两边的场里和高地上蜂涌而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人猛冲。
陈耀星一面向前冲,一面心中暗想:“虽然我们的第一批战士输送给了主力部队,现在的战士都是后来新招的,武功还不够精湛,但他们在两位武术教练的精心训练下,也都有了一定的功底,肯定不会输给敌人。”这时,他已经冲进了敌群。
陈耀星随即便和两个伪军展开了拚杀。两个伪军手里都攥着带刺刀的长枪,一左一右,恶狠狠地向陈耀星扑来。陈耀星沉着冷静,一个箭步闪到一边,与他们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两个伪军来不及停住脚步,差一点撞到一起。等两个伪军转过身来时,陈耀星已经跨到靠右边的那个伪军身边,举起手枪迎面向那个伪军砸去。那伪军躲闪不及,被砸了个满脸花。就在那伪军用手捂脸时,陈耀星又飞起一脚,踹在那伪军的前胸上,那伪军重重地摔在地上,长枪也被摔出好远。这时,另一个伪军端着刺刀,从后面向陈耀星扑来。陈耀星发现后面有动静,急忙一转身,发现那伪军的刺刀离他只有半米多远,情急之下他用手枪往外一磕,身躯就势往后一闪,刺刀紧贴着他的左胸刺了过去。好险!陈耀星顾不得思考,随手拣起被他刚才打倒在地的伪军的长枪,与那从后面扑来的伪军拚杀在一起。正当这里打得不可开交时,在右边的不远处,又有一个伪军向这里跑过来。那伪军故意放轻脚步,突然扑上来抱住了陈耀星的脖子。这一招陈耀星能对付,他听孙正阳师傅讲过对付这种招式的办法。只见他把身躯稍微向左一靠,然后抡起右肘向后猛扫,不偏不歪,正打在那伪军的右胸上。那伪军疼得“啊呀”一声,差一点劲开双手。陈耀星趁此机会,将身子往下一坠,伪军的头部不由得往前一倾,陈耀星立即用双手抓往伪军的脑袋,拚命向前面一甩。那伪军硬生生被从上面甩到了前面。正好,另一个伪军想过来帮助他,被那伪军砸了个正着,双双摔在地上。陈耀星迅速冲上去,用手枪结果了那两个伪军的性命。
陈耀星这才站在那里,向四周观看。只见冲入敌群的战士,都在和敌人搏斗。同时,战士们都在向这里集中,越聚越多。而敌人却死的死,伤的伤,能反抗的人越来越少。
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枪投降。有几个拚死顽抗的,都战士们当场打死。战斗很快结束。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