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709
阅读:4568
发表:2019/9/30
93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战火中的年轻人》第75-76章
1-5
…
75-76
91-92
9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75章 原形毕露
“八路军不是号称自己是抗日先锋吗?他们不是整天嚷嚷着要誓死抗日吗?为什么鬼子还没来到,他们就脚底下抹油——溜了呢?”张会春听说八路军已经撤出县城,立刻情绪激动对八路军进行攻击。
已经担任了常传谣秘书的魏庆跃,对张会春这一套说词很不满。他走到张会春面前,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人家八路军的策略。以八路军的武器,只能采取这样的策略。”
张会春的情绪更加激动:“什么鸡巴策略呀!他们就是贪生怕死,不敢和鬼子作战。”
魏庆跃故意问:“要是换了你,你会怎么办呢?”
张会春不假思索地说:“要是换了我,我要和鬼子拚死一战,决不会像他们这样,一听说鬼子来了,跑得比兔子都快。。”
魏庆跃故意将他的军:“鬼子已经占领了县城,很快就要扫荡我们这里。请大家当个见证人,如果日本鬼子来扫荡,咱们撤退的时候,请张副县长率领警卫队为我们断后,跟日本鬼子打一仗。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一听,都跟着起哄:“好。”“好。……”
张会春也不甘示弱地说:“打一仗就打一仗,谁怕谁呀!”
魏庆跃又将他一句:“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说定了就说定了。”张会春仍然坚持。
就在这时,一个哨兵慌里慌张地跑进来报告:“常县长,鬼子来扫荡了。现在已经进了村。”
大家一听,脸色都变了。尤其是张会春,脸色变得更厉害,几乎都绿了。魏庆跃立刻说:“鬼子的武器比我们强得多,我们应该毕其锋芒,避免跟他们正面对抗。我建议,政府人员赶快转移。”
常传谣焦急地说:“现在鬼子已经进村了。必须有人断后,截住鬼子,我们才能脱身。可让谁留下断后呢?”
一听提起断后,大家不由得想起了刚才的争论。于是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张会春身上。尤其是魏庆跃,更是用挑衅的目光盯着他,等着他说话。
张会春心里那个后悔劲,就别提了。自己刚才把弓拉得太满了,现在想回头也来不及了。本来,这种断后的事,根本用不着他亲自上阵的。上有军事部,下有陈喜堂、牛印武的两支军队,他作为一个副县长,从哪头数也不该他留下来断后。然而,自己刚才把大话说出去了,而且把弓还拉得特别满,现在想把自己说的话作废,也做不到了。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陈喜堂、牛印武等管军队的人,都不在这里。虽然他们都在这个村里住,可需要有人去通知他们。现在鬼子已经进了村,通知他们根本来不及。没办法,张会春只得硬着头皮说:“我留下断后。”
常传谣马上高兴地说:“好。警卫队跟随张副县长,留下来断后。其他人跟我从后门撤退。”说完,便带着“新政府”的所有人员,三步并作两步,从后门逃走了。
张会春一个人留在大院里,后悔得直跺脚。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说大话的时候慷慨陈词,好像比谁都勇敢,都坚决,其实内心里最怕死的人就是他。自从跟随国民党以来,他一直充当军师的角色,到哪儿都是只出谋划策,从没上过战场。现在让他带领一支队伍断后,这简直是赶着鸭子上架。……张会春正在胡思乱想,忽然听到了鬼子在街里的喊声。他浑身一激凌,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留下来断后的。于是他望着已经在大院里集合完毕的警卫队,大声传令:“全体官兵,都要奋勇杀敌。谁最后退一步,我就枪毙他。”
刚集合到院里的警卫队,只好一齐往外冲。可他们刚冲了没几步,就看到一群鬼子迎面从大门口冲进来。那些鬼子都手持长枪,很快将张会春他们包围在当中。
警卫队的所有官兵都大惊失色,呆呆地愣在那里。张会春心里一慌,第一个举起了双手。
大家一看县长都投了降,他们还硬扛着干什么,于是都乖乖地缴了枪。小队长路井三怀大声命令:“把他们押回县城。”
“是。”几个鬼子押着这些俘虏,向外走去。
路井留下一些伪军在这里打扫战场,自己则跟随大队人马返回县城。
路井从县城向北扫荡,本来是想打击刚撤出县城的八路军。可他们一直扫荡到杨家湾村南,也没见到八路军的影子。就在他想往回返时,一个伪军班长走过来,告诉他:“国民党新成立的县政府,就驻在前面的杨家湾村。”
路井知道,国民党虽然不如共产党那么可恨,但他们也是抗日的队伍。能把他们的县政府摧毁,也不算白跑一趟。于是,他大声传令:“冲上去,包围前面的村庄。打跨他们的军队,活捉他们的县长。”
日本兵一听,都像野狼一般向前冲去,很快便将村子包围了。张会春和他带领的警卫队,连抵抗一下都没有,就乖乖地做了俘虏。
张会春走在俘虏中间,心情要多沮丧有多沮丧。他到现在都没闹明白,自己一个副县长,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虏。别人高喊抗日都是假的,一遇到危险就跑了,自己怎么弄成了真的,把自己弄到了日本人手里。想到这里,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高喊抗日也是假的。只不过在那种情况下,他想反悔也没有机会了。张会春一边走着,一边懊悔着,不知不觉得就进了县城。
路井把张会春押进了审讯室,并没有立即审问,而是又晾了他半晌。直到傍晚才开始审问他。不过,日本人没有对他用刑,只是把老虎凳、烙铁、皮鞭等刑具,一样一样地摆到他面前,让他观看。烙铁和皮鞭上面还都沾着人肉和人血。接着,又给他作演示,把烙铁放在炉子里烧得通红,拿到他面前晃来晃去。张会春吓得不敢睁眼看,差一点尿一裤子。没等鬼子问他,他就竹筒倒豆子——全交代了。他不仅把常传谣、鹿钟麟所有的情况都交代了,还把他们这个新政府主要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和八路军等情况也交代了。以至于使路井感到,常传谣这伙人不仅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甚至还会有所帮助。因此,他心里产生了释放张会春的想法。
路井一回到他的住处,便把秦奉奎、古三廷、黑顺槐三个人叫来,与他们商议说:“我想把张会春放回去。你们看怎么样?”
秦奉奎不解地问:“把他放了……为什么呢?”
路井说:“根据他的交代,这个新政府不是为了跟皇军作对,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和八路军。所以,他们不仅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释放他,就是为了向他们的政府示好。”
“哦,是这样。”“那我们同意。”……三个人都表示赞成他的想法。古三廷还加了一句:“还是太君站得高,看得远。”
路井接着吩咐说:“快去把他带到这里来。”
“是。”三个人都转身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便将张会春押了进来。路井对张会春说:“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把你放喽。”
大家都以为,他听了一定会很高兴。不料,他却很不高兴地说:“太君,我不回去。我要跟着皇军干。你们就留下我吧。”
原来,通过这段时间的考虑,张会春已经想明白了。国民党也靠不住,要想升官发财,就必须跟着日本人干。所以当他听说要放他回去时,便果断地拒绝了。
对于张会春的回答,路井也感到有点意外。他停了一会儿,才说:“你留下来也好,我们这里正是用人的时候。你们四个人,以后就是我的左膀左臂。我决定,在双鹿县成立警备队和警察局。任命秦奉奎为警备队长,古三廷为副队长;任命黑顺槐为警察局长,张会春为副局长。”
四个人都齐声说:“多谢太君提拔。”
……
第76章 夜袭敌炮兵
陈耀星兴快步走进郑紫旺的办公室,兴冲冲地说:“郑书记,我刚才接到了从城里传来的一份情报。”
正在阅读文件的郑紫旺,连忙抬起头问:“什么情报?。”
陈耀星说:“现在城里的日军,只剩下了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炮兵班。步兵小队驻在县城北关一带。炮兵班驻在县城东南部的盛华小街。伪军除了他们从邢台带来的一个连外,又成立了警备队和警察署。警备队的正副队长,分别由从我们这边叛逃过去的秦奉奎和古三廷担任。警察署主任由汉奸黑顺槐担任,副主任由刚刚被他们抓住的张会春担任。”
郑紫旺惊讶地问:“张会春?就是那个在国民党“新政府”里做事的张会春吗?”
“是啊。”陈耀星笑着说:“说起这个张会春,还真有趣,简直是个笑话。”
“笑话?”郑紫旺奇怪地问。
陈耀星说:“就这次扫荡时,他被日本人抓住了。日本人还没给他用刑,只把那些刑具让他看了一遍,就吓得他差一点尿一裤子,一古脑全交代了。由于他交代得十分彻底,把‘国民党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也供了出来。路井听了他的口供,认为他们不仅不是威胁,还很有利用价值。于是决定释放他,以此来向国民党政府示好。不料,张会春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日本人把他留下,还说要誓死效忠皇军。”
“有这等事?”郑紫旺也笑着问。
“是啊。”陈耀星笑着说:“由于他赖着不走,路井就把他留下了。让他当了警察署的副主任。”
郑紫旺说:“这还真是个笑话。”
“咱不说他了。”陈耀星接着便收住笑容,严肃地说:“我想带领一个排的兵力,趁黑夜摸进县城,袭击敌人的炮兵班。”
郑紫旺问:“有把握吗?”
陈耀星点了点头,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敌人的兵力分布和组织结构。而且,我们对县城里的情况也十分熟悉。趁夜晚悄悄摸进去,办完事之后,迅速按原路撤回来。应该没有问题。”
郑紫旺思考了一下,说:“好,我支持你。你回去部署吧。”
“我马上回去。”
就在陈耀星转身向外走时,一个哨兵跑了进来:“报告!蒋恒寿司令来啦。”
陈耀星连忙停住脚步,和郑紫旺一道向外观看。只见蒋恒寿跟在哨兵后面走了进来。大家都隐隐约约地发现,蒋恒寿脸上布满了愁云。郑紫旺关切地问:“蒋司令,你脸色这么难看。怎么啦?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蒋恒寿叹了口气,说:“我跟秦怀士吵架啦。”
“吵架啦?”郑紫旺感到十分吃惊:“怎么会这样?你详细说说情况。”
蒋恒寿这才慢慢地介绍起来:“上次战斗结束后,我把陈队长和魏营长请到村里喝酒。我就发现秦怀士的脸色很不好看。”
陈耀星笑着说:“是吗?我倒没注意他的脸色。”
蒋恒寿说:“你是没注意,可我早就发现了。你们走后,他就找到我,对我大发脾气,还给我定了两条罪状。”
陈耀星很感兴趣地问:“两条什么罪状呢?”
蒋恒寿:“一是跟国民党离心离德,遇事不找国民党的人,却跑去跟共产党商量。……”
“你没有反驳他吗?”陈耀星问。
“我当然要反驳他。我气愤地说:‘不是我们不想跟我们的政府商量,我们派人去找他们了。可他们说共产党的抗日政府是非法政府,不肯来参加。这能怪我们吗?’
“秦怀士哪里肯服输,继续胡搅蛮缠说:‘共产党的政府本来就是非法政府。你跟一个非法政府去商量作战计划,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常县长当然不能去,换了我也不会去。’
“我只得继续反驳:‘如果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共产党的政府是非法政府。那蒋委员长为什么还跟共产党合作呢?’我这一问,把他问得哑口无言。”
陈耀星又问:“他给你定的第二条罪状呢?”
蒋恒寿:“第二条罪状是,作战时不跟国民党的军队联合,却专门跟共产党的军队联合。我一听这一条就更急了。我生气地说:’我们跟鬼子作战,人家共产党的军队赶来支援,难道这也有错吗?我很想跟我们的军队联合,可他们根本不来呀。’我这一番话,把他们都给说住了。”
郑紫旺和陈耀星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耀星说:“本来就是他们没理,他们当然说不过你了。”
蒋恒寿看到他俩都笑了,他自己却没有笑。他仍然担忧地说:“虽然这次争论,秦怀士没占上风。但我看出他很不服气,他一定还会继续搬弄是非。”
郑紫旺说:“你以后还真要小心提防。”
蒋恒寿点了点头,然后又说:“不过,这还不算严重。更为严重的是,我昨天下午接到了鹿钟麟的命令。他要我想办法营救张会春。张会春是被日本人抓走的,这是想救就能救得出来的吗?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来找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助我一臂之力。”
郑紫旺一听,笑得更开心了。他说:“助你一臂之力,这绝对没问题。不过,我听说张会春已经投靠了日本人。”
蒋恒寿惊讶地说:“张会春投靠了日本人?这不可能!”
“我这里有证据。”陈耀星接过来说:“我们不光知道他已经投了敌,而且还知道他叛变的细节。”
“那我倒想听听。”蒋恒寿还是不相信。
“好吧。”陈耀星接着说:“张会春是因为被常传谣留下来断后,才被日本人抓住的。”
蒋恒寿马上反驳说:“笑话!张会春精得跟猴一样,他肯留下来断后?”
陈耀星笑着说:“正因为他太精了,所以才被留下来断后的。”
“我不信。”蒋恒寿说。
陈耀星:“事情是这样的。张会春听说我们撤出县城后,便大骂我们抗日不坚决。还说要是换了他,决不会跟我们一样,日本鬼子一来就逃跑。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问他:‘如果日本鬼子再来扫荡,让你留下来断后。你敢不敢?’他一听,拍着胸脯说:‘这有什么不敢的?我正想跟鬼子拚一场呢?’那工作人员又将他一句:‘那就这样说定了。’张会春也毫不犹豫地说:‘好,说定啦。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日本鬼子开始扫荡,并且已经进了村的消息。大家一听,都吓得变了脸色。常传谣想找个人留下来,指挥警卫队断后,可负责指挥军队的陈喜堂、牛印武等人都不在跟前,派人通知他们又来不及了。这时,大家都想起了刚才的争论,都把目光转向了张会春。张会春见大家都望着他,知道是想要他留下来断后。他原本是既不愿断后,更不敢断后,可他已经把大话说出去了,想收回来也已经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好,我留下断后。’”
蒋恒寿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笑着说:“他是自作自受。”
陈耀星接着说:“说起他叛变的经过,那就更有意思啦。他被押进县城后,敌人并没有对他用刑,只是把那些刑具让他看了一遍,他就吓得差一点尿一裤子,立马就全交代了。由于他交代得十分彻底,连‘国民党派他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都说了。这样一来,日本小队长感到他们不仅不是威胁,而且还很有利用价值。于是便决定把他放了。可谁也没想到,张会春说什么也不走,非要求日本人把他留下,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效忠皇军。就这样,日本人让他当了警察署的副主任。”
蒋恒寿听到这里,也被气笑了:“咱们都说汉奸是软骨头。他连软骨头都不配,只能叫贱骨头。”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郑紫旺笑着问:“咱们还去营救他吗?”
蒋恒寿也笑着说:“他都当了汉奸了,还营救个屁呀!”
郑紫旺说:“虽然不去救他了,但鬼子我们还是要打的。我刚才和陈队长研究过了,准备今天晚上派一个排摸进城去,把鬼子的炮兵吃掉。”
蒋恒寿问:“用我们配合吗?”
郑紫旺转身望着陈耀星。陈耀星说:“我们这次是偷袭,不用配合。”说到这里,他忽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说:“敌人的炮兵驻在县城的东南部。我们可能要从县城东南角往外撤。如果明天凌晨,你们能到东南角接应我们一下,就更好了。”
蒋恒寿说:“我一定让他们赶去接应。”
陈耀星说:“那我就谢谢了。”
……
当天夜里九点钟,陈耀星就带领游击队第二排的战士,来到了县城东南角的城墙外面。他让大家停下来,然后对跟在身边的窦路山说:“咱们仔细找找,看从哪儿能翻过城墙。”
“好。”窦路山说。
于是,两个人便借着昏暗的月光向四周察看。只见周围横七竖八地全是树。有的树弯弯曲曲、枝杈横生;有的树笔直挺拔,参天入云。这时,陈耀星看到在右面不远处,有一棵又高又粗的槐树,树干斜插着伸到了城墙上面。他灵机一动:“我们何不顺着那棵树爬上城墙呢?”想到这里,他立刻走到那棵大树跟前,仰起头往上看。
窦路山见他站在这里往上看,便也走了过来。陈耀星一边看,一边向窦路山问:“从这儿爬上去,你看怎么样?”
“我上去看看。”窦路山说着,便顺着那棵大槐树爬上去,登上了城墙。他站在那里向两边一看,发现在城墙里面左边七八米的地方,也有一棵大树伸到了城墙上面,又大又密的树冠与城墙交织在一起。他压低声音对下面的陈耀星说:“这里可以过去。”
这时,其他战士也都围拢了过来。陈耀星对大家说:“从这里翻过城墙。”说完,便顺着那棵大树往上爬。战士们也都紧跟他后面,爬上城墙。然后又顺着城墙里面的大树,下到地面。
陈耀星这才低声说:“大家跟我走。”说完,便带领大家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往西北走。走了大约有五六十米,便拐进了一条不很宽的南北街。这条小街时宽时窄,有时还拐个弯,街道两侧的房屋也很破旧。又往北走了一百多米,前面小街西侧出现了一片比较整齐的房屋。房屋周围还有一道一人多高的围墙。陈耀星望着前面的围墙,低声说:“到啦。这里就是敌人的炮兵驻地。”
大家都停住脚步,仔细观察这道围墙。
陈耀星又介绍说:“这里原来是一座纺纱的工厂,后来工厂倒闭了,这些房子就闲置下来。敌人进城后,修盖营房也来不及,便把这些炮兵和装备,都临时安排到了这里。”
一个战士轻声问:“我们从哪儿进去呢?”
陈耀星说:“大门口在北边,那里有鬼子把守,我们进不去。”他接着用手往西一指,说:“我们从那里进去。”
大家顺着他的手势望去,这才发现在围墙南面有一个窄窄的小胡同。于是大家都跟随陈耀星,走进了那条小胡同。到了里面才发现,里面的围墙不知被谁扒去了一些砖,又矮了许多。只要用双手扒住,一使劲就能爬上围墙。一个战士看到后,忍不住低声念叨:“这真是天助我也。”
大家都不敢久停,一个接一个地翻过围墙,进到里面。陈耀星这才向大院里仔细观察,只见大院西侧,靠西墙并排摆放着五六门大炮。大院北侧一字排开,是三座北屋。陈耀星低声对爆破班长说:“我们先去歼灭敌人的炮兵。等我们成功以后,你们再去炸掉敌人的大炮。”
“是。”爆破班长答应。
大家随即便悄悄向鬼子的营房摸去。来到营房前面,陈耀星让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班长带领第一组,二班长带领第二组,陈耀星带领第三组,分别来到三座营房的前面。陈耀星向两个班长看了一眼,然后一挥手;三个人同时抬起脚,向各自面前的房门踹去。三个营房门有两个被踹开了,只有二班长没有踹开。他迅速往后退了几步,又用尽全力踹了一脚。这个门也被踹开了。于是大家一涌而上,冲进鬼子的营房里。
正在酣睡的鬼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八路军会在此时袭击这里。直到八路军站到面前时,他们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揉着眼睛从被窝里坐出来,想找衣服。
战士们进屋后,二话不说,就是一阵机枪扫射。那些鬼子稀里糊涂地就做了枪下鬼。三座营房里的敌人,被干净利落地全部干掉。按照陈耀星的布置,他们迅速从敌人的营房里撤出来。
这时,爆破班也已经把带来的炸药包,全部放到了敌人的炮架上。每个炮架上至少放了两个炸药包,这足以彻底摧毁这些大炮。他们看到步兵战士都撤出了敌人营房,便都拉着了导火索。眼看着一簇簇火苗,沿着导火索跳动着往前窜。战士们也都迅速翻过那堵矮墙,顺着那条窄窄的小胡同往外撤。
战士们刚撤出胡同,就听传来一阵连环爆炸声。一道道火光、一股股浓烟从敌人炮兵营房里喷涌而出。陈耀星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迅速率领战士们,按原路往回撤。
这时,北面半里之外的日军营房里,传来了鬼子的喊声。陈耀星知道,敌人已经追过来了。于是他马上让大家加快速度。他们先是顺着那条小街往南撤,之后又沿着那条小路往西南撤,眼看就到了出城的地方。
这时,敌人已经追了上来。窦路山焦急地说:“时间太紧,无法翻过城墙。我们怎么办呢?”
“八路军不是号称自己是抗日先锋吗?他们不是整天嚷嚷着要誓死抗日吗?为什么鬼子还没来到,他们就脚底下抹油——溜了呢?”张会春听说八路军已经撤出县城,立刻情绪激动对八路军进行攻击。
已经担任了常传谣秘书的魏庆跃,对张会春这一套说词很不满。他走到张会春面前,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人家八路军的策略。以八路军的武器,只能采取这样的策略。”
张会春的情绪更加激动:“什么鸡巴策略呀!他们就是贪生怕死,不敢和鬼子作战。”
魏庆跃故意问:“要是换了你,你会怎么办呢?”
张会春不假思索地说:“要是换了我,我要和鬼子拚死一战,决不会像他们这样,一听说鬼子来了,跑得比兔子都快。。”
魏庆跃故意将他的军:“鬼子已经占领了县城,很快就要扫荡我们这里。请大家当个见证人,如果日本鬼子来扫荡,咱们撤退的时候,请张副县长率领警卫队为我们断后,跟日本鬼子打一仗。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一听,都跟着起哄:“好。”“好。……”
张会春也不甘示弱地说:“打一仗就打一仗,谁怕谁呀!”
魏庆跃又将他一句:“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说定了就说定了。”张会春仍然坚持。
就在这时,一个哨兵慌里慌张地跑进来报告:“常县长,鬼子来扫荡了。现在已经进了村。”
大家一听,脸色都变了。尤其是张会春,脸色变得更厉害,几乎都绿了。魏庆跃立刻说:“鬼子的武器比我们强得多,我们应该毕其锋芒,避免跟他们正面对抗。我建议,政府人员赶快转移。”
常传谣焦急地说:“现在鬼子已经进村了。必须有人断后,截住鬼子,我们才能脱身。可让谁留下断后呢?”
一听提起断后,大家不由得想起了刚才的争论。于是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张会春身上。尤其是魏庆跃,更是用挑衅的目光盯着他,等着他说话。
张会春心里那个后悔劲,就别提了。自己刚才把弓拉得太满了,现在想回头也来不及了。本来,这种断后的事,根本用不着他亲自上阵的。上有军事部,下有陈喜堂、牛印武的两支军队,他作为一个副县长,从哪头数也不该他留下来断后。然而,自己刚才把大话说出去了,而且把弓还拉得特别满,现在想把自己说的话作废,也做不到了。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陈喜堂、牛印武等管军队的人,都不在这里。虽然他们都在这个村里住,可需要有人去通知他们。现在鬼子已经进了村,通知他们根本来不及。没办法,张会春只得硬着头皮说:“我留下断后。”
常传谣马上高兴地说:“好。警卫队跟随张副县长,留下来断后。其他人跟我从后门撤退。”说完,便带着“新政府”的所有人员,三步并作两步,从后门逃走了。
张会春一个人留在大院里,后悔得直跺脚。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说大话的时候慷慨陈词,好像比谁都勇敢,都坚决,其实内心里最怕死的人就是他。自从跟随国民党以来,他一直充当军师的角色,到哪儿都是只出谋划策,从没上过战场。现在让他带领一支队伍断后,这简直是赶着鸭子上架。……张会春正在胡思乱想,忽然听到了鬼子在街里的喊声。他浑身一激凌,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留下来断后的。于是他望着已经在大院里集合完毕的警卫队,大声传令:“全体官兵,都要奋勇杀敌。谁最后退一步,我就枪毙他。”
刚集合到院里的警卫队,只好一齐往外冲。可他们刚冲了没几步,就看到一群鬼子迎面从大门口冲进来。那些鬼子都手持长枪,很快将张会春他们包围在当中。
警卫队的所有官兵都大惊失色,呆呆地愣在那里。张会春心里一慌,第一个举起了双手。
大家一看县长都投了降,他们还硬扛着干什么,于是都乖乖地缴了枪。小队长路井三怀大声命令:“把他们押回县城。”
“是。”几个鬼子押着这些俘虏,向外走去。
路井留下一些伪军在这里打扫战场,自己则跟随大队人马返回县城。
路井从县城向北扫荡,本来是想打击刚撤出县城的八路军。可他们一直扫荡到杨家湾村南,也没见到八路军的影子。就在他想往回返时,一个伪军班长走过来,告诉他:“国民党新成立的县政府,就驻在前面的杨家湾村。”
路井知道,国民党虽然不如共产党那么可恨,但他们也是抗日的队伍。能把他们的县政府摧毁,也不算白跑一趟。于是,他大声传令:“冲上去,包围前面的村庄。打跨他们的军队,活捉他们的县长。”
日本兵一听,都像野狼一般向前冲去,很快便将村子包围了。张会春和他带领的警卫队,连抵抗一下都没有,就乖乖地做了俘虏。
张会春走在俘虏中间,心情要多沮丧有多沮丧。他到现在都没闹明白,自己一个副县长,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虏。别人高喊抗日都是假的,一遇到危险就跑了,自己怎么弄成了真的,把自己弄到了日本人手里。想到这里,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高喊抗日也是假的。只不过在那种情况下,他想反悔也没有机会了。张会春一边走着,一边懊悔着,不知不觉得就进了县城。
路井把张会春押进了审讯室,并没有立即审问,而是又晾了他半晌。直到傍晚才开始审问他。不过,日本人没有对他用刑,只是把老虎凳、烙铁、皮鞭等刑具,一样一样地摆到他面前,让他观看。烙铁和皮鞭上面还都沾着人肉和人血。接着,又给他作演示,把烙铁放在炉子里烧得通红,拿到他面前晃来晃去。张会春吓得不敢睁眼看,差一点尿一裤子。没等鬼子问他,他就竹筒倒豆子——全交代了。他不仅把常传谣、鹿钟麟所有的情况都交代了,还把他们这个新政府主要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和八路军等情况也交代了。以至于使路井感到,常传谣这伙人不仅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甚至还会有所帮助。因此,他心里产生了释放张会春的想法。
路井一回到他的住处,便把秦奉奎、古三廷、黑顺槐三个人叫来,与他们商议说:“我想把张会春放回去。你们看怎么样?”
秦奉奎不解地问:“把他放了……为什么呢?”
路井说:“根据他的交代,这个新政府不是为了跟皇军作对,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和八路军。所以,他们不仅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释放他,就是为了向他们的政府示好。”
“哦,是这样。”“那我们同意。”……三个人都表示赞成他的想法。古三廷还加了一句:“还是太君站得高,看得远。”
路井接着吩咐说:“快去把他带到这里来。”
“是。”三个人都转身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便将张会春押了进来。路井对张会春说:“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把你放喽。”
大家都以为,他听了一定会很高兴。不料,他却很不高兴地说:“太君,我不回去。我要跟着皇军干。你们就留下我吧。”
原来,通过这段时间的考虑,张会春已经想明白了。国民党也靠不住,要想升官发财,就必须跟着日本人干。所以当他听说要放他回去时,便果断地拒绝了。
对于张会春的回答,路井也感到有点意外。他停了一会儿,才说:“你留下来也好,我们这里正是用人的时候。你们四个人,以后就是我的左膀左臂。我决定,在双鹿县成立警备队和警察局。任命秦奉奎为警备队长,古三廷为副队长;任命黑顺槐为警察局长,张会春为副局长。”
四个人都齐声说:“多谢太君提拔。”
……
第76章 夜袭敌炮兵
陈耀星兴快步走进郑紫旺的办公室,兴冲冲地说:“郑书记,我刚才接到了从城里传来的一份情报。”
正在阅读文件的郑紫旺,连忙抬起头问:“什么情报?。”
陈耀星说:“现在城里的日军,只剩下了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炮兵班。步兵小队驻在县城北关一带。炮兵班驻在县城东南部的盛华小街。伪军除了他们从邢台带来的一个连外,又成立了警备队和警察署。警备队的正副队长,分别由从我们这边叛逃过去的秦奉奎和古三廷担任。警察署主任由汉奸黑顺槐担任,副主任由刚刚被他们抓住的张会春担任。”
郑紫旺惊讶地问:“张会春?就是那个在国民党“新政府”里做事的张会春吗?”
“是啊。”陈耀星笑着说:“说起这个张会春,还真有趣,简直是个笑话。”
“笑话?”郑紫旺奇怪地问。
陈耀星说:“就这次扫荡时,他被日本人抓住了。日本人还没给他用刑,只把那些刑具让他看了一遍,就吓得他差一点尿一裤子,一古脑全交代了。由于他交代得十分彻底,把‘国民党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也供了出来。路井听了他的口供,认为他们不仅不是威胁,还很有利用价值。于是决定释放他,以此来向国民党政府示好。不料,张会春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日本人把他留下,还说要誓死效忠皇军。”
“有这等事?”郑紫旺也笑着问。
“是啊。”陈耀星笑着说:“由于他赖着不走,路井就把他留下了。让他当了警察署的副主任。”
郑紫旺说:“这还真是个笑话。”
“咱不说他了。”陈耀星接着便收住笑容,严肃地说:“我想带领一个排的兵力,趁黑夜摸进县城,袭击敌人的炮兵班。”
郑紫旺问:“有把握吗?”
陈耀星点了点头,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敌人的兵力分布和组织结构。而且,我们对县城里的情况也十分熟悉。趁夜晚悄悄摸进去,办完事之后,迅速按原路撤回来。应该没有问题。”
郑紫旺思考了一下,说:“好,我支持你。你回去部署吧。”
“我马上回去。”
就在陈耀星转身向外走时,一个哨兵跑了进来:“报告!蒋恒寿司令来啦。”
陈耀星连忙停住脚步,和郑紫旺一道向外观看。只见蒋恒寿跟在哨兵后面走了进来。大家都隐隐约约地发现,蒋恒寿脸上布满了愁云。郑紫旺关切地问:“蒋司令,你脸色这么难看。怎么啦?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蒋恒寿叹了口气,说:“我跟秦怀士吵架啦。”
“吵架啦?”郑紫旺感到十分吃惊:“怎么会这样?你详细说说情况。”
蒋恒寿这才慢慢地介绍起来:“上次战斗结束后,我把陈队长和魏营长请到村里喝酒。我就发现秦怀士的脸色很不好看。”
陈耀星笑着说:“是吗?我倒没注意他的脸色。”
蒋恒寿说:“你是没注意,可我早就发现了。你们走后,他就找到我,对我大发脾气,还给我定了两条罪状。”
陈耀星很感兴趣地问:“两条什么罪状呢?”
蒋恒寿:“一是跟国民党离心离德,遇事不找国民党的人,却跑去跟共产党商量。……”
“你没有反驳他吗?”陈耀星问。
“我当然要反驳他。我气愤地说:‘不是我们不想跟我们的政府商量,我们派人去找他们了。可他们说共产党的抗日政府是非法政府,不肯来参加。这能怪我们吗?’
“秦怀士哪里肯服输,继续胡搅蛮缠说:‘共产党的政府本来就是非法政府。你跟一个非法政府去商量作战计划,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常县长当然不能去,换了我也不会去。’
“我只得继续反驳:‘如果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共产党的政府是非法政府。那蒋委员长为什么还跟共产党合作呢?’我这一问,把他问得哑口无言。”
陈耀星又问:“他给你定的第二条罪状呢?”
蒋恒寿:“第二条罪状是,作战时不跟国民党的军队联合,却专门跟共产党的军队联合。我一听这一条就更急了。我生气地说:’我们跟鬼子作战,人家共产党的军队赶来支援,难道这也有错吗?我很想跟我们的军队联合,可他们根本不来呀。’我这一番话,把他们都给说住了。”
郑紫旺和陈耀星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耀星说:“本来就是他们没理,他们当然说不过你了。”
蒋恒寿看到他俩都笑了,他自己却没有笑。他仍然担忧地说:“虽然这次争论,秦怀士没占上风。但我看出他很不服气,他一定还会继续搬弄是非。”
郑紫旺说:“你以后还真要小心提防。”
蒋恒寿点了点头,然后又说:“不过,这还不算严重。更为严重的是,我昨天下午接到了鹿钟麟的命令。他要我想办法营救张会春。张会春是被日本人抓走的,这是想救就能救得出来的吗?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来找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助我一臂之力。”
郑紫旺一听,笑得更开心了。他说:“助你一臂之力,这绝对没问题。不过,我听说张会春已经投靠了日本人。”
蒋恒寿惊讶地说:“张会春投靠了日本人?这不可能!”
“我这里有证据。”陈耀星接过来说:“我们不光知道他已经投了敌,而且还知道他叛变的细节。”
“那我倒想听听。”蒋恒寿还是不相信。
“好吧。”陈耀星接着说:“张会春是因为被常传谣留下来断后,才被日本人抓住的。”
蒋恒寿马上反驳说:“笑话!张会春精得跟猴一样,他肯留下来断后?”
陈耀星笑着说:“正因为他太精了,所以才被留下来断后的。”
“我不信。”蒋恒寿说。
陈耀星:“事情是这样的。张会春听说我们撤出县城后,便大骂我们抗日不坚决。还说要是换了他,决不会跟我们一样,日本鬼子一来就逃跑。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问他:‘如果日本鬼子再来扫荡,让你留下来断后。你敢不敢?’他一听,拍着胸脯说:‘这有什么不敢的?我正想跟鬼子拚一场呢?’那工作人员又将他一句:‘那就这样说定了。’张会春也毫不犹豫地说:‘好,说定啦。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日本鬼子开始扫荡,并且已经进了村的消息。大家一听,都吓得变了脸色。常传谣想找个人留下来,指挥警卫队断后,可负责指挥军队的陈喜堂、牛印武等人都不在跟前,派人通知他们又来不及了。这时,大家都想起了刚才的争论,都把目光转向了张会春。张会春见大家都望着他,知道是想要他留下来断后。他原本是既不愿断后,更不敢断后,可他已经把大话说出去了,想收回来也已经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好,我留下断后。’”
蒋恒寿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笑着说:“他是自作自受。”
陈耀星接着说:“说起他叛变的经过,那就更有意思啦。他被押进县城后,敌人并没有对他用刑,只是把那些刑具让他看了一遍,他就吓得差一点尿一裤子,立马就全交代了。由于他交代得十分彻底,连‘国民党派他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对付共产党’都说了。这样一来,日本小队长感到他们不仅不是威胁,而且还很有利用价值。于是便决定把他放了。可谁也没想到,张会春说什么也不走,非要求日本人把他留下,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效忠皇军。就这样,日本人让他当了警察署的副主任。”
蒋恒寿听到这里,也被气笑了:“咱们都说汉奸是软骨头。他连软骨头都不配,只能叫贱骨头。”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郑紫旺笑着问:“咱们还去营救他吗?”
蒋恒寿也笑着说:“他都当了汉奸了,还营救个屁呀!”
郑紫旺说:“虽然不去救他了,但鬼子我们还是要打的。我刚才和陈队长研究过了,准备今天晚上派一个排摸进城去,把鬼子的炮兵吃掉。”
蒋恒寿问:“用我们配合吗?”
郑紫旺转身望着陈耀星。陈耀星说:“我们这次是偷袭,不用配合。”说到这里,他忽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说:“敌人的炮兵驻在县城的东南部。我们可能要从县城东南角往外撤。如果明天凌晨,你们能到东南角接应我们一下,就更好了。”
蒋恒寿说:“我一定让他们赶去接应。”
陈耀星说:“那我就谢谢了。”
……
当天夜里九点钟,陈耀星就带领游击队第二排的战士,来到了县城东南角的城墙外面。他让大家停下来,然后对跟在身边的窦路山说:“咱们仔细找找,看从哪儿能翻过城墙。”
“好。”窦路山说。
于是,两个人便借着昏暗的月光向四周察看。只见周围横七竖八地全是树。有的树弯弯曲曲、枝杈横生;有的树笔直挺拔,参天入云。这时,陈耀星看到在右面不远处,有一棵又高又粗的槐树,树干斜插着伸到了城墙上面。他灵机一动:“我们何不顺着那棵树爬上城墙呢?”想到这里,他立刻走到那棵大树跟前,仰起头往上看。
窦路山见他站在这里往上看,便也走了过来。陈耀星一边看,一边向窦路山问:“从这儿爬上去,你看怎么样?”
“我上去看看。”窦路山说着,便顺着那棵大槐树爬上去,登上了城墙。他站在那里向两边一看,发现在城墙里面左边七八米的地方,也有一棵大树伸到了城墙上面,又大又密的树冠与城墙交织在一起。他压低声音对下面的陈耀星说:“这里可以过去。”
这时,其他战士也都围拢了过来。陈耀星对大家说:“从这里翻过城墙。”说完,便顺着那棵大树往上爬。战士们也都紧跟他后面,爬上城墙。然后又顺着城墙里面的大树,下到地面。
陈耀星这才低声说:“大家跟我走。”说完,便带领大家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往西北走。走了大约有五六十米,便拐进了一条不很宽的南北街。这条小街时宽时窄,有时还拐个弯,街道两侧的房屋也很破旧。又往北走了一百多米,前面小街西侧出现了一片比较整齐的房屋。房屋周围还有一道一人多高的围墙。陈耀星望着前面的围墙,低声说:“到啦。这里就是敌人的炮兵驻地。”
大家都停住脚步,仔细观察这道围墙。
陈耀星又介绍说:“这里原来是一座纺纱的工厂,后来工厂倒闭了,这些房子就闲置下来。敌人进城后,修盖营房也来不及,便把这些炮兵和装备,都临时安排到了这里。”
一个战士轻声问:“我们从哪儿进去呢?”
陈耀星说:“大门口在北边,那里有鬼子把守,我们进不去。”他接着用手往西一指,说:“我们从那里进去。”
大家顺着他的手势望去,这才发现在围墙南面有一个窄窄的小胡同。于是大家都跟随陈耀星,走进了那条小胡同。到了里面才发现,里面的围墙不知被谁扒去了一些砖,又矮了许多。只要用双手扒住,一使劲就能爬上围墙。一个战士看到后,忍不住低声念叨:“这真是天助我也。”
大家都不敢久停,一个接一个地翻过围墙,进到里面。陈耀星这才向大院里仔细观察,只见大院西侧,靠西墙并排摆放着五六门大炮。大院北侧一字排开,是三座北屋。陈耀星低声对爆破班长说:“我们先去歼灭敌人的炮兵。等我们成功以后,你们再去炸掉敌人的大炮。”
“是。”爆破班长答应。
大家随即便悄悄向鬼子的营房摸去。来到营房前面,陈耀星让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班长带领第一组,二班长带领第二组,陈耀星带领第三组,分别来到三座营房的前面。陈耀星向两个班长看了一眼,然后一挥手;三个人同时抬起脚,向各自面前的房门踹去。三个营房门有两个被踹开了,只有二班长没有踹开。他迅速往后退了几步,又用尽全力踹了一脚。这个门也被踹开了。于是大家一涌而上,冲进鬼子的营房里。
正在酣睡的鬼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八路军会在此时袭击这里。直到八路军站到面前时,他们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揉着眼睛从被窝里坐出来,想找衣服。
战士们进屋后,二话不说,就是一阵机枪扫射。那些鬼子稀里糊涂地就做了枪下鬼。三座营房里的敌人,被干净利落地全部干掉。按照陈耀星的布置,他们迅速从敌人的营房里撤出来。
这时,爆破班也已经把带来的炸药包,全部放到了敌人的炮架上。每个炮架上至少放了两个炸药包,这足以彻底摧毁这些大炮。他们看到步兵战士都撤出了敌人营房,便都拉着了导火索。眼看着一簇簇火苗,沿着导火索跳动着往前窜。战士们也都迅速翻过那堵矮墙,顺着那条窄窄的小胡同往外撤。
战士们刚撤出胡同,就听传来一阵连环爆炸声。一道道火光、一股股浓烟从敌人炮兵营房里喷涌而出。陈耀星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迅速率领战士们,按原路往回撤。
这时,北面半里之外的日军营房里,传来了鬼子的喊声。陈耀星知道,敌人已经追过来了。于是他马上让大家加快速度。他们先是顺着那条小街往南撤,之后又沿着那条小路往西南撤,眼看就到了出城的地方。
这时,敌人已经追了上来。窦路山焦急地说:“时间太紧,无法翻过城墙。我们怎么办呢?”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