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3477
阅读:3457
发表:2021/9/13
108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远东神机》第55-81章
1-27
28-54
55-81
82-10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 55 章
第二天一早,天就下了一场秋雨。
蒋毅帆天一亮就起来了,出去在村子里转了一圈。
秋雨后,气温又下降了一些,地面很泥泞,周边的环境显得很恶劣。尽管蒋毅帆的心里早有准备,但现实还是让他心里一沉,只好自我安慰着,“虽然环境差了点,可毕竟也是个窝呀。”
和在伯力的远东军区部队生活相比,杨家窝棚这里的所谓根据地生活,简直是不能再糟糕了。
以往分开的生活区、就餐区,现在都混在了一起,一个屋檐下就都解决了。至于洗衣房、洗澡间,都属于一种奢望,能不能洗上都是个问题。说到厕所,就更别提了,屋后的茅房根本就不想进去,只好去野外释放内急了。
从另一个方向走回到门口的廖柯夫,见到对面巡视一圈回来的蒋毅帆,知道他心中的感觉,只好安慰着他,“别急,没有什么问题是我们不能解决的。”
“要等到什么猴年马月,干脆一把火烧了得了!”蒋毅帆笑着说。
“可别烧,屋里还有个人没醒呢!”廖柯夫也笑了。
“是说我吗?我可是起来有一会儿啦。”走出房门的崔龙吉,接着他们的话头说着。
“那你怎么没出来走走?”廖柯夫问道。
“我们的无线电发报机坏了!”崔龙吉一脸严肃地说,“我一起来就发现了,一开始还以为是我哪里弄错了呢,后来我检查了几次,又重新连接了两次,还是不行,估计是摔坏了,现在是不能用了。”
“什么不能用了?”刚走过来的杨兆林问道。
“是发报机坏了,不能用了。”廖柯夫解释道。
“按预定时间,我们应该尽快给伯力发报,把这里的情况报过去。”崔龙吉有点急切地说。
“这台现在不能用了,那怎么办?我们这儿有别的吗?”蒋毅帆问着杨兆林。
“我们这儿没有,北满区委那边可能有。”杨兆林说。
“那我能去找他们吗?我要马上和伯力联系上,看看能不能再给我们送过来一台。那个什么区委,离这儿有多远?”崔龙吉看上去有些着急。
“远倒不是太远,来回两天吧,关键是你不能自己一个人去,你根本就找不到他们,而且找到了话,他们也不会信任你,所以一定要我派个人带着你去。”杨兆林对崔龙吉说。
廖柯夫对刚来到这儿发报机就坏了这个意外感到很沮丧,也不想这么早就把自己的队员派出去,可是与伯力联系不上也很糟糕,于是,就问崔龙吉,“行吗,小崔?我看,先不要冒这个险吧。”
崔龙吉不屑一顾地点了点头,“没事,队长,你放心吧。”
廖柯夫说,“还是小心点好,千万别一落地就让小鬼子给抓住。”他原本还想补充一句:如果被抓了,记得先吞下那个钮扣。想一想,还是没说出来。
他们在杨家窝棚的第一天上午,首先把昨天夜里连夜拉回来的物质装备全部清点了一遍,除了有一个木箱稍微有些破损之外,其余的木箱都很完整。
而后他们把这次带来的各种枪支,都从箱子里面取了出来,打开简易的包装,把涂在枪支上的油脂给清除掉,又把其它的装备器材也都拆包清理了一番。
廖柯夫和蒋毅帆一边清点着物资装备,一边向杨兆林询问着日本人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情况,并开始计划着如何解决从这里到阿城和到哈尔滨的交通问题。
第 56 章
那天下午,杨兆林召集几个人开了个队委会,让大家和廖柯夫他们见个面。
“来来来,大家认识一下,这就是苏联老大哥派来的,这位是廖队长,这位是小蒋,可不是国民党的那个老蒋啊!”杨兆林开门见山地介绍着。
廖柯夫和蒋毅帆站起来,和大家点点头。
杨兆林又逐一介绍着自己这边的人,“袁之明,周长贵,马德力,以后慢慢就熟了。”
坐在炕梢的那位叫袁之明,四十来岁的样子,看起来是个性格开朗的人。鬼子占领东北前,他当过初中老师,在游击队里算是个知识分子。
坐在炕头那位年长一点的叫周长贵,他看上去比五十岁还要老相,粗糙的深色皮肤像牛皮一样,手里离不开一个旱烟袋,说话时总是眯缝着眼睛,好像一直是迎着太阳光似的。
坐在炕沿上的小伙子叫马德力,是个二十出头的肌肉男。当然,那个年代没有跑步机,没有健身房,可人家是天生的帅哥,喝凉水都健美。
“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啦!”廖柯夫向各位致意,然后转过身问杨兆林,“你们现在这里有多少人?”
“二十二个,”杨兆林确认道,“这是我们的一个支队,还有其他一些人,都躲在另一座山里了。杨家窝棚这个地方,地势比较好,周围有好几里地的开阔地带,很远我们就能看到有人过来。”
“另外,我们还有几个人,一直坚守在小鬼子的眼皮底下,在阿城和哈尔滨,可以说是每天在冒着生命危险留在那里,他们都是我们的耳目。没有他们的通风报信,我们就什么也不知道,生存下来就更困难了。”
“辛苦你们了!”廖柯夫点点头,“这次行动,他们都会用得上的。”然后,他微妙地问道,“这一阵你们怎么样?”
“说实话,廖队长,我们干起来很难。按照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那也是很难打呀。敌进我退,可没有地方退呀。敌驻我扰,扰也扰不动他们。敌疲我打,好像鬼子老也不疲。敌退我追,可追也追不上呀。”
“一开始,我们给鬼子制造了不少麻烦,骚扰破坏什么的,反正是尽我们所能做到吧。后来,就越来越不行了,武器太少,人手也不够,另外,到处都是汉奸。很快我们连生存下来都成了问题,很多抗日的队伍都进山了。”
“日本鬼子太坏太残忍了,只要被他们抓住,你就死定了。除非是叛变投敌,这样的汉奸也出了不少,所以各队伍之间也彼此保持警惕,轻易不敢相信外来人,谁知道来的人都是谁派来的呢。包括你们这次派人过来,我点名让他们把你派过来,如果派别人过来我还信不过呢。”杨兆林好像打开了话匣子。
“看来和小鬼子干,还真得宁死也不能被他们抓住。”廖柯夫说。
“这倒是真的。不过,被抓住了也不是马上就被枪毙,”杨兆林扬起了眉毛,“最近听说,他们会抓一些人,送到一个什么地方做实验。”
一听到“实验”两个字,蒋毅帆马上警觉地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杨兆林说,“说是在哈尔滨郊区的一个叫什么731的地方,离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怪味,我也只是听老百姓讲,具体对这个地方了解不多,因为从来没有人从那里回来过。”
显然,他说的是另外一个地方,蒋毅帆想。
“好吧,先别管那个地方了,”廖柯夫说,“至少现在你们有了一些新的武器装备,比以前可是强多了。”
“是的,这还要感谢苏联老大哥,当然了,他们给我们这些东西也不是白给的,我也答应他们了,帮助你们来完成这次任务。”
“那就对了,”廖柯夫接过了他的话,“让我们先看看,咱们游击队里的人都能做些什么,然后我们可以统一安排一下分工,可以吧?”廖柯夫问着杨兆林。
杨兆林好像有点疑惑地点了点头。
“我们什么都能干,廖队长,” 马德力说,“除了需要武器装备,我们还需要食品,听说苏联的大列巴不错。”
杨兆林瞥了一眼马德力,“怎么说话呢,吃的东西,我们还是要自力更生。他妈的,都是因为鬼子来了,”一提到日本鬼子,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们什么都抢,吃的喝的,好东西都抢光了,只给老百姓发配给面,都是些麦麸子米糠子,害得我们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一提起吃的,大家好像都饿了,会很快也就散了,各自找吃喝去了。
第 57 章
夜幕都已经降临了,廖柯夫他们的肚子里面已经开始咕噜咕噜叫了。他们感到有些奇怪,杨兆林答应好了准备的晚饭,可并没有见他去准备呀,晚饭在哪儿呢?
杨兆林只是带着廖柯夫来到了村口。
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圆点,然后逐渐变大,最后变成了一个人,手里还牵着一头驴。当走近他们的时候,廖柯夫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她叫侯韵杰,”当那个女孩走过来时,杨兆林介绍着说,“她可是我们的大菩萨呀。”
侯韵杰看上去大约十八岁左右,她长得很漂亮,浅麦色的皮肤,黑色的长发,瘦削而结实的身材,一看就知道是个会干农活的农家姑娘。
“没有她,我们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杨兆林笑着说,“她们家在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她老爸被抓了劳工去了南满,她和她母亲住在村里,负责给我们筹粮做饭,隔三岔五地就牵着毛驴送过来一趟。她可是我们能够坚持下来的大功臣,还有这头毛驴也是功臣。每天我都担心啊,这女孩,这头驴,可千万别给累到了,否则我们这二十几号人肯定会饿死。”
侯韵杰刚进村子,就有不少游击队员们围了上来。那头毛驴被围住了,只好突然停了下来,驴背上的两只大筐,在毛驴身体的两侧摇摇晃晃的,侯韵杰急忙上前稳住了它们。
“今天都带什么好吃的来啦?韵杰,你给我带酒来了吗?”“韵杰,你什么时候找婆家呀?别忘了我呀!” 侯韵杰没有理睬周围那些男人们的调侃和玩笑。
“胡说些什么,”杨兆林训斥着手下的人。
“她真是个勇敢的女孩,”廖柯夫说,“如果让鬼子发现了……”
“女孩子出来反而便利得多。当然,我们会保护她的,而且,有时候我也派人过去,到她那儿去取东西带回来,”杨兆林也承认,这么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交给一个女孩子去做,的确是太艰巨了。
那天晚上,杨兆林招待廖柯夫他们吃着晚饭,侯韵杰忙前忙后地接待着客人们。
杨兆林说,“日本鬼子把东北都快给掏空了,煤给运走了,粮食也给拉走了,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你看看,廖队长,”他指了指炕桌上的菜碗,“我应该招待你们更好吃的东西,看看,连肉都没有。就这,还得感谢侯韵杰她们娘俩,要不是她们,我们得喝西北风去。”
“不知道你们来,没啥好吃的,”侯韵杰对桌上的客人们说,“赶明儿上山打只野兔子,给你们尝尝山味。”
杨兆林笑了,“廖队长可是个吃货,韵杰,一只野兔子哪够他吃呀,你得打一头野猪才行。”
廖柯夫反击道,“论吃谁也比不过你呀,当年谁的外号叫饭盆?”
“你们在那边都吃些啥?”侯韵杰问着坐在旁边的蒋毅帆。
“在伯力那边都是部队伙食,不断顿儿就谢天谢地了,能有什么好吃的,主要是大列巴就罗宋汤,”蒋毅帆笑着对侯韵杰说,“哪天我教你做罗宋汤,你再做给大家,他们肯定喜欢。”
“谢谢你,”她说着,脸有点红了。
杨兆林笑着对侯韵杰说,“不用谢,你哪天先给他做一锅酸菜汤,他不喜欢才怪呢。”
侯韵杰的脸又红了。
坐在对面的马德力,狠狠地瞪了杨兆林一眼,一脸阴沉地没有吱声。
廖柯夫注意到了马德力的神态,也许是一种嫉妒,也许是因为杨兆林或者蒋毅帆说错了什么话。
“恐怕小蒋不大喜欢吃酸的,”廖柯夫说道,听起来话里有话似的。
“唉,小蒋,你不也是东北人吗?还有不喜欢酸菜汤的?”杨兆林对着蒋毅帆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身后马德力投过来的冷冷目光。
“当然喜欢。”蒋毅帆回答。
“你尝尝韵杰的手艺,那叫一个香,管保你吃了上顿,还接着惦记着下顿。”杨兆林说。
“你要惦记,也别惦记着我们的女人,”马德力小声地嘟囔着,他的目光又落在了侯韵杰身上。
“谁是你们的女人?马德力,”侯韵杰显然有些不大高兴,一甩头发走了出去。
屋子里面的男人们,对着马德力发红的脸,学着侯韵杰的语气,“谁是你们的女人?”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侯韵杰牵着毛驴,慢慢地往回走。
以往,侯韵杰给游击队员们送粮食送吃的,一般是放下东西就往回走。她懂得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做好游击队的后勤支持,是当地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她不喜欢那些男人们嘴里面发出来的臭气,也不理会他们一见她就说的那些屁话。
她喜欢他们在战场上的勇敢与无畏,但不喜欢他们在吃饭喝酒时讲的那些黄段子。他们是男人,是保卫老百姓的男人,是和鬼子拼命的男人。所以,尽管她不喜欢他们的那些臭毛病,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她只是希望,有个男人,和他们不一样,一个可以放在心上的男人。
从天而降的客人,让她有些兴奋。
他们是和这里的游击队员不大一样的人。他们更有礼貌,也更整洁,说话的语气也很好听。
但她还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那个叫伯力的地方,到底在哪里?离这里有多远?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列巴就罗宋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一想到这里,侯韵杰的心里泛起一层波澜。不知道,那个叫小蒋的小伙子,哪一天会教自己做罗宋汤。
回家不长的一段路,侯韵杰边想边走着,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回到家中,她就把老爸的那杆猎枪给翻了出来。
第 58 章
晚饭后,队委会的几个人,又坐回了土炕上,继续开会。
这回轮到廖柯夫说话了,“从明天早上开始,我们会教你们如何使用和保养带来的这些武器,先学会怎么样拆卸、上油、重新组装这些枪支。”
“那还用教?我们都会。”马德力说。
“那就应该不会花太长的时间,” 廖柯夫没有理会马德力的插嘴,“下午我们去山里试几枪,大家就能很快学会如何使用它们了。”
“你要教我开枪吗,廖队长?”马德力问。
“那去山里干嘛?我们去钓鱼吗?”蒋毅帆说道。
“你能不能让人家把话说完?”杨兆林斥责道,但马德力没理他。
“你只要把枪给我,我就会用,我保证。”马德力说。
“等你拿到枪再说,”廖柯夫坚持说。
马德力摇了摇头,“这是在浪费时间。”
“也许吧,但这是规矩,没有训练,就没有实战。”廖柯夫说。
马德力显然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游击队方式,“你可别小瞧了我们,廖队长,我可是这里的全能队员。”
杨兆林哼了一声,“你还全能呢?你都能了什么?”
“我刚杀了个日本鬼子。”
“杀了个日本鬼子?”
“是啊,还是个日本军官。”
第二天一早,天就下了一场秋雨。
蒋毅帆天一亮就起来了,出去在村子里转了一圈。
秋雨后,气温又下降了一些,地面很泥泞,周边的环境显得很恶劣。尽管蒋毅帆的心里早有准备,但现实还是让他心里一沉,只好自我安慰着,“虽然环境差了点,可毕竟也是个窝呀。”
和在伯力的远东军区部队生活相比,杨家窝棚这里的所谓根据地生活,简直是不能再糟糕了。
以往分开的生活区、就餐区,现在都混在了一起,一个屋檐下就都解决了。至于洗衣房、洗澡间,都属于一种奢望,能不能洗上都是个问题。说到厕所,就更别提了,屋后的茅房根本就不想进去,只好去野外释放内急了。
从另一个方向走回到门口的廖柯夫,见到对面巡视一圈回来的蒋毅帆,知道他心中的感觉,只好安慰着他,“别急,没有什么问题是我们不能解决的。”
“要等到什么猴年马月,干脆一把火烧了得了!”蒋毅帆笑着说。
“可别烧,屋里还有个人没醒呢!”廖柯夫也笑了。
“是说我吗?我可是起来有一会儿啦。”走出房门的崔龙吉,接着他们的话头说着。
“那你怎么没出来走走?”廖柯夫问道。
“我们的无线电发报机坏了!”崔龙吉一脸严肃地说,“我一起来就发现了,一开始还以为是我哪里弄错了呢,后来我检查了几次,又重新连接了两次,还是不行,估计是摔坏了,现在是不能用了。”
“什么不能用了?”刚走过来的杨兆林问道。
“是发报机坏了,不能用了。”廖柯夫解释道。
“按预定时间,我们应该尽快给伯力发报,把这里的情况报过去。”崔龙吉有点急切地说。
“这台现在不能用了,那怎么办?我们这儿有别的吗?”蒋毅帆问着杨兆林。
“我们这儿没有,北满区委那边可能有。”杨兆林说。
“那我能去找他们吗?我要马上和伯力联系上,看看能不能再给我们送过来一台。那个什么区委,离这儿有多远?”崔龙吉看上去有些着急。
“远倒不是太远,来回两天吧,关键是你不能自己一个人去,你根本就找不到他们,而且找到了话,他们也不会信任你,所以一定要我派个人带着你去。”杨兆林对崔龙吉说。
廖柯夫对刚来到这儿发报机就坏了这个意外感到很沮丧,也不想这么早就把自己的队员派出去,可是与伯力联系不上也很糟糕,于是,就问崔龙吉,“行吗,小崔?我看,先不要冒这个险吧。”
崔龙吉不屑一顾地点了点头,“没事,队长,你放心吧。”
廖柯夫说,“还是小心点好,千万别一落地就让小鬼子给抓住。”他原本还想补充一句:如果被抓了,记得先吞下那个钮扣。想一想,还是没说出来。
他们在杨家窝棚的第一天上午,首先把昨天夜里连夜拉回来的物质装备全部清点了一遍,除了有一个木箱稍微有些破损之外,其余的木箱都很完整。
而后他们把这次带来的各种枪支,都从箱子里面取了出来,打开简易的包装,把涂在枪支上的油脂给清除掉,又把其它的装备器材也都拆包清理了一番。
廖柯夫和蒋毅帆一边清点着物资装备,一边向杨兆林询问着日本人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情况,并开始计划着如何解决从这里到阿城和到哈尔滨的交通问题。
第 56 章
那天下午,杨兆林召集几个人开了个队委会,让大家和廖柯夫他们见个面。
“来来来,大家认识一下,这就是苏联老大哥派来的,这位是廖队长,这位是小蒋,可不是国民党的那个老蒋啊!”杨兆林开门见山地介绍着。
廖柯夫和蒋毅帆站起来,和大家点点头。
杨兆林又逐一介绍着自己这边的人,“袁之明,周长贵,马德力,以后慢慢就熟了。”
坐在炕梢的那位叫袁之明,四十来岁的样子,看起来是个性格开朗的人。鬼子占领东北前,他当过初中老师,在游击队里算是个知识分子。
坐在炕头那位年长一点的叫周长贵,他看上去比五十岁还要老相,粗糙的深色皮肤像牛皮一样,手里离不开一个旱烟袋,说话时总是眯缝着眼睛,好像一直是迎着太阳光似的。
坐在炕沿上的小伙子叫马德力,是个二十出头的肌肉男。当然,那个年代没有跑步机,没有健身房,可人家是天生的帅哥,喝凉水都健美。
“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啦!”廖柯夫向各位致意,然后转过身问杨兆林,“你们现在这里有多少人?”
“二十二个,”杨兆林确认道,“这是我们的一个支队,还有其他一些人,都躲在另一座山里了。杨家窝棚这个地方,地势比较好,周围有好几里地的开阔地带,很远我们就能看到有人过来。”
“另外,我们还有几个人,一直坚守在小鬼子的眼皮底下,在阿城和哈尔滨,可以说是每天在冒着生命危险留在那里,他们都是我们的耳目。没有他们的通风报信,我们就什么也不知道,生存下来就更困难了。”
“辛苦你们了!”廖柯夫点点头,“这次行动,他们都会用得上的。”然后,他微妙地问道,“这一阵你们怎么样?”
“说实话,廖队长,我们干起来很难。按照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那也是很难打呀。敌进我退,可没有地方退呀。敌驻我扰,扰也扰不动他们。敌疲我打,好像鬼子老也不疲。敌退我追,可追也追不上呀。”
“一开始,我们给鬼子制造了不少麻烦,骚扰破坏什么的,反正是尽我们所能做到吧。后来,就越来越不行了,武器太少,人手也不够,另外,到处都是汉奸。很快我们连生存下来都成了问题,很多抗日的队伍都进山了。”
“日本鬼子太坏太残忍了,只要被他们抓住,你就死定了。除非是叛变投敌,这样的汉奸也出了不少,所以各队伍之间也彼此保持警惕,轻易不敢相信外来人,谁知道来的人都是谁派来的呢。包括你们这次派人过来,我点名让他们把你派过来,如果派别人过来我还信不过呢。”杨兆林好像打开了话匣子。
“看来和小鬼子干,还真得宁死也不能被他们抓住。”廖柯夫说。
“这倒是真的。不过,被抓住了也不是马上就被枪毙,”杨兆林扬起了眉毛,“最近听说,他们会抓一些人,送到一个什么地方做实验。”
一听到“实验”两个字,蒋毅帆马上警觉地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杨兆林说,“说是在哈尔滨郊区的一个叫什么731的地方,离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怪味,我也只是听老百姓讲,具体对这个地方了解不多,因为从来没有人从那里回来过。”
显然,他说的是另外一个地方,蒋毅帆想。
“好吧,先别管那个地方了,”廖柯夫说,“至少现在你们有了一些新的武器装备,比以前可是强多了。”
“是的,这还要感谢苏联老大哥,当然了,他们给我们这些东西也不是白给的,我也答应他们了,帮助你们来完成这次任务。”
“那就对了,”廖柯夫接过了他的话,“让我们先看看,咱们游击队里的人都能做些什么,然后我们可以统一安排一下分工,可以吧?”廖柯夫问着杨兆林。
杨兆林好像有点疑惑地点了点头。
“我们什么都能干,廖队长,” 马德力说,“除了需要武器装备,我们还需要食品,听说苏联的大列巴不错。”
杨兆林瞥了一眼马德力,“怎么说话呢,吃的东西,我们还是要自力更生。他妈的,都是因为鬼子来了,”一提到日本鬼子,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们什么都抢,吃的喝的,好东西都抢光了,只给老百姓发配给面,都是些麦麸子米糠子,害得我们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一提起吃的,大家好像都饿了,会很快也就散了,各自找吃喝去了。
第 57 章
夜幕都已经降临了,廖柯夫他们的肚子里面已经开始咕噜咕噜叫了。他们感到有些奇怪,杨兆林答应好了准备的晚饭,可并没有见他去准备呀,晚饭在哪儿呢?
杨兆林只是带着廖柯夫来到了村口。
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圆点,然后逐渐变大,最后变成了一个人,手里还牵着一头驴。当走近他们的时候,廖柯夫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她叫侯韵杰,”当那个女孩走过来时,杨兆林介绍着说,“她可是我们的大菩萨呀。”
侯韵杰看上去大约十八岁左右,她长得很漂亮,浅麦色的皮肤,黑色的长发,瘦削而结实的身材,一看就知道是个会干农活的农家姑娘。
“没有她,我们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杨兆林笑着说,“她们家在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她老爸被抓了劳工去了南满,她和她母亲住在村里,负责给我们筹粮做饭,隔三岔五地就牵着毛驴送过来一趟。她可是我们能够坚持下来的大功臣,还有这头毛驴也是功臣。每天我都担心啊,这女孩,这头驴,可千万别给累到了,否则我们这二十几号人肯定会饿死。”
侯韵杰刚进村子,就有不少游击队员们围了上来。那头毛驴被围住了,只好突然停了下来,驴背上的两只大筐,在毛驴身体的两侧摇摇晃晃的,侯韵杰急忙上前稳住了它们。
“今天都带什么好吃的来啦?韵杰,你给我带酒来了吗?”“韵杰,你什么时候找婆家呀?别忘了我呀!” 侯韵杰没有理睬周围那些男人们的调侃和玩笑。
“胡说些什么,”杨兆林训斥着手下的人。
“她真是个勇敢的女孩,”廖柯夫说,“如果让鬼子发现了……”
“女孩子出来反而便利得多。当然,我们会保护她的,而且,有时候我也派人过去,到她那儿去取东西带回来,”杨兆林也承认,这么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交给一个女孩子去做,的确是太艰巨了。
那天晚上,杨兆林招待廖柯夫他们吃着晚饭,侯韵杰忙前忙后地接待着客人们。
杨兆林说,“日本鬼子把东北都快给掏空了,煤给运走了,粮食也给拉走了,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你看看,廖队长,”他指了指炕桌上的菜碗,“我应该招待你们更好吃的东西,看看,连肉都没有。就这,还得感谢侯韵杰她们娘俩,要不是她们,我们得喝西北风去。”
“不知道你们来,没啥好吃的,”侯韵杰对桌上的客人们说,“赶明儿上山打只野兔子,给你们尝尝山味。”
杨兆林笑了,“廖队长可是个吃货,韵杰,一只野兔子哪够他吃呀,你得打一头野猪才行。”
廖柯夫反击道,“论吃谁也比不过你呀,当年谁的外号叫饭盆?”
“你们在那边都吃些啥?”侯韵杰问着坐在旁边的蒋毅帆。
“在伯力那边都是部队伙食,不断顿儿就谢天谢地了,能有什么好吃的,主要是大列巴就罗宋汤,”蒋毅帆笑着对侯韵杰说,“哪天我教你做罗宋汤,你再做给大家,他们肯定喜欢。”
“谢谢你,”她说着,脸有点红了。
杨兆林笑着对侯韵杰说,“不用谢,你哪天先给他做一锅酸菜汤,他不喜欢才怪呢。”
侯韵杰的脸又红了。
坐在对面的马德力,狠狠地瞪了杨兆林一眼,一脸阴沉地没有吱声。
廖柯夫注意到了马德力的神态,也许是一种嫉妒,也许是因为杨兆林或者蒋毅帆说错了什么话。
“恐怕小蒋不大喜欢吃酸的,”廖柯夫说道,听起来话里有话似的。
“唉,小蒋,你不也是东北人吗?还有不喜欢酸菜汤的?”杨兆林对着蒋毅帆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身后马德力投过来的冷冷目光。
“当然喜欢。”蒋毅帆回答。
“你尝尝韵杰的手艺,那叫一个香,管保你吃了上顿,还接着惦记着下顿。”杨兆林说。
“你要惦记,也别惦记着我们的女人,”马德力小声地嘟囔着,他的目光又落在了侯韵杰身上。
“谁是你们的女人?马德力,”侯韵杰显然有些不大高兴,一甩头发走了出去。
屋子里面的男人们,对着马德力发红的脸,学着侯韵杰的语气,“谁是你们的女人?”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侯韵杰牵着毛驴,慢慢地往回走。
以往,侯韵杰给游击队员们送粮食送吃的,一般是放下东西就往回走。她懂得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做好游击队的后勤支持,是当地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她不喜欢那些男人们嘴里面发出来的臭气,也不理会他们一见她就说的那些屁话。
她喜欢他们在战场上的勇敢与无畏,但不喜欢他们在吃饭喝酒时讲的那些黄段子。他们是男人,是保卫老百姓的男人,是和鬼子拼命的男人。所以,尽管她不喜欢他们的那些臭毛病,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她只是希望,有个男人,和他们不一样,一个可以放在心上的男人。
从天而降的客人,让她有些兴奋。
他们是和这里的游击队员不大一样的人。他们更有礼貌,也更整洁,说话的语气也很好听。
但她还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那个叫伯力的地方,到底在哪里?离这里有多远?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列巴就罗宋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一想到这里,侯韵杰的心里泛起一层波澜。不知道,那个叫小蒋的小伙子,哪一天会教自己做罗宋汤。
回家不长的一段路,侯韵杰边想边走着,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回到家中,她就把老爸的那杆猎枪给翻了出来。
第 58 章
晚饭后,队委会的几个人,又坐回了土炕上,继续开会。
这回轮到廖柯夫说话了,“从明天早上开始,我们会教你们如何使用和保养带来的这些武器,先学会怎么样拆卸、上油、重新组装这些枪支。”
“那还用教?我们都会。”马德力说。
“那就应该不会花太长的时间,” 廖柯夫没有理会马德力的插嘴,“下午我们去山里试几枪,大家就能很快学会如何使用它们了。”
“你要教我开枪吗,廖队长?”马德力问。
“那去山里干嘛?我们去钓鱼吗?”蒋毅帆说道。
“你能不能让人家把话说完?”杨兆林斥责道,但马德力没理他。
“你只要把枪给我,我就会用,我保证。”马德力说。
“等你拿到枪再说,”廖柯夫坚持说。
马德力摇了摇头,“这是在浪费时间。”
“也许吧,但这是规矩,没有训练,就没有实战。”廖柯夫说。
马德力显然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游击队方式,“你可别小瞧了我们,廖队长,我可是这里的全能队员。”
杨兆林哼了一声,“你还全能呢?你都能了什么?”
“我刚杀了个日本鬼子。”
“杀了个日本鬼子?”
“是啊,还是个日本军官。”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