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来自网络品。作品仅供编剧学习、研究其创作技巧之用。
抗日 姜文 中国大陆
简要梗概: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村民们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一支日本军队突然入侵。面对强大的敌人,村民们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奋起抵抗,保卫家园。然而,由于力量悬殊,他们不得不采取智取的方法,与敌人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
详细梗概:
(629字) 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
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
到宪兵队后,尽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粮食运抵村内,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共享吃喝。当欢庆进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形势出现突变,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整个村落化成屠场,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
在这一灭项之灾中,只有马大三一人幸免于难。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烟贩,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花屋小三郎……
阅读剧本正文
序(随画面出主要演职员字幕)
黑底白字。投资单位,摄制单位渐隐,银幕一片漆黑。静——
“立正!”(日语)
随着一声野狼般的军令声,乐队奏响了《军舰进行曲》。此时一面充满了画面的日本海军军旗迎着寒风猎猎升起。四个竖排的大字由军旗中蹦出。
一双锃亮的军靴。“咔”地磕出铁声。带马刺的军靴猛地插入马蹬。野野村跨上黑马。抖缰跃出,环绕着队伍小跑了一圈。
野野村:向左——转!(日语)
紧随野野村马后,一队背负各式工具袋,手持乐器的日本兵边走边奏。
野野村(画外):出发!(日语)
队伍步伐整齐地走出兵营,这是一支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后勤兵,驻扎在挂甲台村对面的山顶上。每日准时去军用小码头迎送过往的船只。因队长野野村是音乐爱好者,便有了如今这副打扮的军乐队。
军乐队行进在山道上。队伍后面跟着一头小毛驴,毛驴的身上担着两个空水桶。
挂甲台——水边山下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此刻各家的烟筒里已经升起炊烟。村民二脖子从家里跑出。
听到军乐声,孩子由各家出来向村口跑去。二脖子跑向村口井台,孩子们跑过小桥,经过二脖子身边。
二脖子:小碌碡。
众小孩:二脖子,二脖子叔。
孩子们向村口继续狂奔。小碌碡坐上村口的矮墙上。村口矮墙上孩子们已坐成一排,摇头晃脚地望着军乐队的方向——等待着。
野野村:二脖子!
二脖子:先生!(日语)
野野村:二脖子。
乐队迎面走下,二脖子向野野村鞠躬点头,打着招呼。
二脖子:先生!(日语)
二脖子向队尾跑去。乐队每天早晨都要从这里经过,黄昏的时候再回去,村民二脖子负责把两个空水桶摘下来,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再把装满水的水桶放到驴背上。
野野村:谁想当我的好孩子?分糖吃喽。来,来。(日语)
野野村边说边分着糖,微笑地看着孩子们,一副彼此混熟了的样子。
二脖子摘下水桶后,牵着驴向军乐队这边追来。
野野村面对小碌碡又拿出一颗糖果,魔术般地将糖变没了,他握着两只戴着白手套的拳头在小碌碡眼前晃动,叫他来猜。
野野村:瞧这儿!在哪边?(日语)
小碌碡猜对了。
野野村:真聪明!(日语)
野野村如法又变了一次。小碌碡没猜对。野野村得意地大笑。
野野村:在哪边?(日语)没有…的。看,在这儿呢。(日语)
小碌碡一把抢走那块糖。惹得野野村又是一阵大笑。孩子们也更高兴起来,连二脖子也跟着笑出了声。野野村瞟了一眼二脖子,他忽然收住笑严厉地指着二脖子。
野野村:水的干净!水的不干净!(汉语)一、二、三,扇你三耳光,明白?(日语)
二脖子:明白!晚上给你老预备干净水!
乐队渐渐远去,这时水面上有一艘日军的炮艇突突突地经过。野野村向艇上的人挥手致意。随着乐队的声音结束,字幕完毕。
一、大三家冬夜外、内
夜空中一轮圆圆的明月。
字幕:一九四五年,华北,日军占领区。
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落沐浴在夜色中,日军炮楼上的探照灯不时地在村子上空掠过.,在一片安详宁静的气氛中,隐隐传来男女喘息的声音。这声音来自村里的某户人家。
一盏油灯跳动着鲜活的火苗。
一只女人的腿露在被子外面。被子里两个人在动。
女人的长发扫着地上的枕头。
大三(画外):让我看看!
鱼儿:看啥呀?
油灯的火苗被一只男人粗壮的手捻亮,随即又被一只女人的手捻暗,油灯被弄得明明灭灭的。
大三:让我看看!
鱼儿:看啥呀?别看了!
大三:我看看呢!
鱼儿:哎呀,快点儿的,别歇着!
两人推着扯着,突然外面传来咚咚敲门声,大三猛地坐起。
静静的窗户。
大三紧张的脸对画外:谁呀?
一个男人的声音:我!
大三:谁?
来人:我!
大三顾不上多想,翻身下炕。
鱼儿(画外):快穿衣裳!
大三:你咋办呢?
鱼儿:我去老地方。
鱼儿迅速地从炕上起来,急忙跑向墙角的大面柜。
大三抱起一堆衣裳给鱼儿,鱼儿熟练地盖上了柜盖。
大三撩帘从里屋出来开门,
大三:谁呀?
门外的人:我!
门刚一打开,大三手中的油灯被来人”扑“地吹灭,一只乌黑的手枪顶在大三的脑门上,随着噔噔的脚步声,来人把他逼到墙角。
持枪人身在暗影中,面目模糊。
持枪人:合上眼!
枪依然顶在大三的脑门上。
大三紧闭双眼。
持枪人(画外):叫啥?
大三冲画外:马大三。
持枪人(画外):村叫啥?
大三:挂……挂甲台。
持枪人(画外):黑更半夜点灯干啥?
大三:寻思事!
持枪人(画外):那……你就好好寻思寻思!听着,我们有两件东西,先搁你这儿,一样不能丢!一样不能少!还不能让鬼子知道!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
大三:那啥……这村头就有个炮楼子,怕不中吧?
持枪人(画外):啥不中?这叫灯下黑,明白不?
大三:明白了!那要是出事了,找谁呀?
持枪人(画外):你!
持枪人又用枪管使劲地顶了一下大三的脑门,然后缓缓地离开。
大三战战兢兢地睁开了眼,发现屋子里空空的已经没有了人。门还开着,地上有两样物件。
鱼儿掀开柜盖。
大三关上屋门,返身坐在灶台边愣神。
鱼儿这时已穿好衣服,撩开门帘探头出来。
鱼儿:谁呀?
大三:知不道!
鱼儿划火柴,大三去解开麻袋上的绳子。麻袋里露出一个男人的脑袋,睁着大眼。
鱼儿吓得坐在了地上。
鱼儿:哎呀!活人!
大三又去解另一只,里面同样装着一个男人。
大三盖上麻袋。
大三:不中!我找他们去!
大三向门口冲去。
正当他准备打开门时,“扑”的一声,窗户纸被捅破了。一只上了刺刀的长枪从外面探了进来,大三瞪着惊恐的眼睛盯着它。
持枪人(画外):马大三!
大三:哎!
大三扑通跪下。
持枪人(画外)听着!这两人抓空替我们审审!
此时刺刀就在眼前,仿佛是它在说话。
持枪人(画外):年三十午夜黑间我们过来取人,
鱼儿惊恐地盯着窗户,
持枪人:(画外):连口供一块堆儿带走!
大三惊恐的表情。
持枪人(画外):明白不?
大三:明白了!
窗外的人迅速地抽出刺刀,窗户上只剩下一个残破的大洞。
大三:那……到时候,谁来取人呢?
大三看着窗户上的大洞。
持枪人(画外):我!
二、七爷家冬夜内
大三(画外):这么的,就这么的,这么的这么的……就这么的!噌!噌!噌!跳墙就撩了!
大三手里拿着一个炕笤帚,顶在六旺的脑门上,他正模仿持枪人的样子,形容给来这里商量事儿的村民们看。
村子里的长者五舅姥爷此时拿着一根没有点燃的烟袋,巴嗒着没牙的嘴。
五舅姥爷:那么的……他叫个啥?
大三:没说,就说个“我”。
五舅姥爷:那么的……他长得啥样?(摇上)五舅姥爷苍老的脸。
大三:没看着,我合着眼呢。
六旺:穿啥衣裳,多高个儿呀?
大三:我合着眼呢!你合着眼,你看见我了?
二脖子蹲在地上,问道:多少人呢?
大三急了:我不是说,合着眼呢嘛?没敢看!
五舅姥爷追问(画外):那么的……他到底咋说的?
大三:他就说:这两人先搁你们村儿,等三十午夜黑介,再回来取人。
鱼儿小声补充了一句:呃,那伙子人话说得挺厉害。
大三:还说,这叫”灯下黑”。
“咚!”地一声,有人捶了一下炕。
那是一直躺在那儿的疯七爷。
疯七爷:我崩了你这个王八操的!
疯七爷说着就要去摘挂在房梁上的那把筒子枪。
大三瞟了他一眼。
七爷在往上够那枪。
鱼儿见状上炕,急忙上去抢枪。
五舅姥爷不满地(画外):你们家的事,往后再说!
鱼儿抢到枪重新挂回去。她来到桌边给七爷倒水。
五舅姥爷(画外)继续:你儿媳妇跟大三的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商量正经事呢!
疯七爷扭身指着他们说:这俩货有啥正经事啊!
五舅姥爷(画外):睡觉!
鱼儿给疯七爷端上一碗水,放在他面前,轻声地说:爹,喝碗水。
疯七爷把头转向一边(画外):我不是你爹,不要脸的养汉老婆!
五舅姥爷(画外):你这也象老公公说的话?
鱼儿委屈地看了一眼大三。
这时,大三呼地把笤帚往柜上一拍,冲着疯七爷说:你老还是崩了我吧!我正愁着没辙呢!
疯七爷也翻身起来:哎!我崩了你个王八操的…
五舅姥爷训斥大三:蹲下!
他又对着七爷说:睡觉!
疯七爷气不顺地转回身。重新躺好了。
鱼儿给大三使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