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6561
阅读:17169
发表:2016/10/5
主旋律,军事
小说
长城烟尘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黄土岭山谷,千军万马的八路军战士们向被围的日军冲杀,势如排山倒海,猛如雷霆万钧。
包围圈在缩小,惊惶万状的日军丢盔弃甲,乱作一团。
程万里平端机枪,横扫敌群。
牛青山手持长枪,对准日军猛扫。
方巧云、方彩云奋力投弹,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
雷钢、铁锤带领战士们呐喊着冲下山岗。
八路军的冲锋号角声,密集的枪声,连天的喊杀声,响彻黄土岭山谷。
鲜艳的八一军旗永远地高高的飘荡在白石山上,巍峨的长城依旧是那么壮观……
杨白石老人坟墓前。
牛青山庄重地扶一扶自己的军帽,抬起了右手,向杨白石的墓碑敬了个军礼,他倒了一杯酒恭恭敬敬摆在杨白石的坟头下,同时又点燃了一支香烟放在酒杯上。
牛青山:“老杨大哥,这杯酒是我敬你的,这辈子,我没有少喝了你的酒。我们相约抗战胜利了,咱哥俩一定要喝个痛快,要喝个一醉方休!这香烟是我们缴获小日本的,你尝尝,也不比我们黄土岭的大叶烟好到哪去!洋鬼子完蛋啰!老杨大哥,你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我永远敬佩你。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方彩云把一束鲜艳的野花放在小战士郑好的坟墓旁,她双手抚摸着坟墓上的郑好的照片。照片上郑好虽然稍显拘谨,但却十分端庄可爱,笑咪咪地往着前方,两颗小虎牙微微显露在嘴唇里,军服左上方佩着“中国人民八路军”胸章。更显威武英俊。看着郑好的笑脸,想到以后再也看不见郑好了,方彩云流泪了,滴滴泪水落在照片上,她用手轻轻擦去照片上的泪水。她想哭想大声疾呼郑好的名字。也不知哪来的一股力量,将她推向坟墓,一下子跪在坟墓前,最后,整个身子扑上去,双肩剧烈地抖动着。
方彩云哭着喃喃地唠叨着:“郑好哥,你说过你是个孤儿,革命胜利了,你要来白石山上栽树,要住到不灰木山庄,你喜欢风景秀丽的白石山和如巨蟒蜿蜒翻滚的长城。站在长城脚下,起伏的山峦愈发显得苍茫、苍凉、苍劲!你说你愿作白石山上的蒺藜草,年年发芽开花,守护着白石山,守护着长城……郑好哥,现在,我又住到了不灰木山庄,为的是我能经常看到你,清明节时为你培上一层新土。我记住了你,你永远十八岁,永远是我的最好的朋友,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程万里来到郑好的坟墓前,他噙着泪水,紧紧地抿着双唇,胸中怒潮般地汹涌着战友的情谊和复仇的烈火。他低声地哀悼着。
程万里:“郑好,我的好战友!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小弟弟,你人小心细,干什么工作都不甘心落后,你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人们是不会忘记你的,永远不会忘记。你虽死犹生!”
程万里庄重地向郑好的坟墓行了个军礼!
闪回:
郑好红朴朴的脸上,露着小虎牙,腮上一对酒窝,满面笑容地。
郑好:“大娘,这是我们班的分配下来的战利品,酱油粉是我留给你的,饼干罐头是大家送的。宏声哥哥和我一样,虽说调出去了,可仍然想着我们班,想着牛班长!他不想在炮兵连,他们在雁宿崖没打上仗。我们牛班长他们,光活的就逮了四个,还给团长缴了一只千里眼……”
硝烟熏黑的军帽下,郑好举手敬礼。
郑好:“团长,这个望远镜是营长特意派我送给你的,听营长说你的手炸伤了,伤口还痛吗?我小的时候听妈妈讲过,吃山螃蟹是长伤口的,我在路上给你逮了两只……”
“营长,这是王老大娘给你捎来的鞋,你有鞋穿了,我就不用为你的脚着急上火啦!”郑好稚嫩的脸上泛着笑意。
郑好的坟墓前,一战士摆放着花圈,搅动着烧过的纸钱。
王老大娘一手拉着儿子王宏声,一手拉着孙女丫丫,王宏声和丫丫的怀里分别抱着一大束鲜花,缓缓沉重地走了过来。王老大娘一下子扑在坟头上,双手慢慢地从坟顶抚摸到坟身,抚摸着坟墓上摆放的郑好的照片,看着这个年轻还带有许幼稚的脸庞。
王老大娘悲哀哽咽泣不成声:“郑好,娘的好儿子,你虽然不是我生的,可我对你比对你宏声哥还亲!宏声哥哥有亲娘不可怜,我答应过,你失去的双亲母爱我全部给你,只要有你宏声哥哥的东西,你也绝对有份,在我的心中,你早已是俺家里的正式成员了。你就这么走啦!娘还惦着给你娶个漂亮的媳妇,为你们养大一群虎头虎脑的孙男孙女呢!名字,娘都给他们起好了,和丫丫的名字排着:妞妞、豆豆、菁菁、鹿鹿,以后和你二哥的孩子在一起,咱家的房子多,又是个独立小院。这个家就是个幼儿园,我就是孩子们的保育员、兼幼儿园长,也是孩子们的奶奶。每天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多幸福呵!那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喽!可是好儿子,娘就这么点要求过分吗?可恶的洋鬼子打碎了我的梦想,他们太狠毒了,这将成为我这辈子的憾事呵!”
丫丫把鲜花放在郑好的坟墓前,用那稚嫩的声音诉说着。
丫丫:“好叔叔,我好想你呀!奶奶想你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她常常对着给你没做好的棉鞋发呆发愣,手不停地摸来摸去。奶奶得记性越来越不好了,做饭菜常常忘记放油盐,她的眼里淌着泪水,眼角都哭红了,嘴里念叨着你的名字,我知道她想你,这成了奶奶的心病。我想你,总在梦中看见你,你牵着毛驴,我们去割草,毛驴驮着满驮的青草,我戴着你给我编得花环,花帽,笑呵!笑醒了!好叔叔,你告诉我,你到底去了哪里?大人们说你就睡在这地底下,可我不相信,他们骗我,是吗?”
丫丫抽搐着膀子,抖动着双肩,哭出声来。
王宏声脱下军帽庄重向郑好的坟墓来了个立正,行了个庄严的军礼,眼角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郑好二弟,我的好兄弟、好战友……我们胜利了!老洋鬼子阿部规秀伸了腿,瞪了眼,呜呼哀哉了。他带领的皇军几乎全部被歼灭,告慰了你年轻的英灵!如果有来世,我还做你的哥哥。你我的战友情!兄弟情!已深深嵌入我的心田,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会常来看你的。”
小茅子坟墓前。
陈从源、低沉地述说着:“小茅子同志,你在电话情报站工作一干就是几年,你知道电话情报站的地位作用特别重要,你们的任务是观察敌情,随时利用电话向邻站报告,向上级领导报告敌情,以使军分区指挥机关及时掌握敌情动向。一旦敌人临近了,乡亲们转移了,但你们不能走,这正是你们观察敌情、充当领导耳目,躲在敌人鼻子底下接通电话,传递信息的关键时刻。虽然这个工作危险性很大,但你坚守岗位,干得踏踏实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图利,八路军的电话员,铁打的英雄好汉!我们永远会记住你,一个刚满十九岁的帅小伙,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闪回:
小茅子爬上山崖处接上了断线的线头,他身轻如燕,动作麻利地跳下山崖。
电话分机上的信号牌震翼作响……
小茅子在电话机前,他头戴耳机,熟练地呼叫着。
小茅子接通电话满脸兴奋地听着,电话那头一个带有浓重闽西口音的普通话,象是军分区杨司令员的声音:“我是二〇一,你是谁?不用猜就知道你是小茅子!夜里值班是不是害怕呀?”
“报告首长,我没有害怕,也没有打瞌睡……”这是小茅子脆生生的回答。
电话那头的声音:“小茅子,我知道你身边常备有辣椒,打瞌睡了就咬一口,或是用凉水冲一下脑袋赶走瞌睡虫。”
“冯参谋,你知道吗!你猜猜呵!刚才在电话中和我讲话的是谁呀?错了,错得太远啰!告诉你吧,是分区杨司令员来的电话。” 小茅子歪着脑袋笑着说。
冯参谋:“小茅子,你是老话务员了,业务熟练,工作负责。首长一定经常问你些什么吧?”
小茅子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
小茅子:“常倒不常,可也不止一两次呵!我在不灰木山庄、在红石寨、在驿马岭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接过他的电话。首长问得可全面了,问吃问喝,问驻地落下了炮弹没有?驻地能不能看到牌坊村、水堡村的火光?还问和程万里营的电话畅通么!首长太辛苦了,我一定要把电话站的工作干好,确保首长第一时间掌握敌人动态和情报。”
牛青山脚步沉重地来到小茅子的墓碑前,庄严地行了个军礼。他的眼前浮现出小茅子笑嘻嘻的脸庞。
闪回:
小茅子:“牛班长,你们侦察员好像个演员,演啥像啥。又好像是孙悟空腾云驾雾随意游走。你们在城镇、农村建有自己的联络网,备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因地制宜地把自己装扮起来,你们可以在城里的饭馆里吃饭,可以在茶坊里喝茶,可以和敌人面对面地走过,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而敌人却不能识破你们的本来面目。我最最喜欢你给电话站带来的礼物,那就是情报,那是敌方的动态,我们太需要,太欢迎了!”
牛青山:“小茅子兄弟,我们的情报没有你们的电话传送就达不到快速的效果,各种情报通过电话传播到首长的耳朵里,起到了快马加鞭的作用。”
小茅子笑了:“我们电话站是指挥机关的耳目,你们侦察员也是指挥机关的耳目。难怪有人把我们比成是老虎长翅比翼双飞呵!”小茅子的笑脸永远绽放在牛青山眼前。
牛青山把一顶刷洗干净的军帽摆放在小茅子的坟墓下。
牛青山:“小茅子兄弟,我非常崇佩你的敬业精神,在我们合作的日子里,你无论多忙多累,不管黑夜白天,只要有情报,你一分钟一秒钟也不耽误。排除电话线路的故障,是电话站中的一项艰苦的任务。特别是敌情严重战情紧急时执行这一任务,是对电话员严峻的考验。走陡坡,爬山壁,跨怪石,穿荆棘,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每一次故障,你都争先抢行去查线,把安全留给战友,把困难自己扛下。你是一名普通的电话通讯兵,你的事迹虽然平凡,但令我们感动万分!你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清明时节。
白石山上,长城岭下。
绿草如茵,松柏青青。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红艳艳。
烈士陵园。陵园坐北朝南,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四周红墙围绕,园内松柏长青。
陵园一侧的题词: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的胜利,是抗日人民坚贞不屈英勇奋敌的里程碑,是晋察冀军民英勇杀敌的一曲抗日史诗!它将激励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芳草箐箐处,静静竖立着一座碑石,那是烈士纪念碑。石碑上的名字一一从我们眼前滑过:
通讯员:郑好、十八岁,河北涞源人。
电话员,小茅子,十九岁,江西人。
老战士:刘黑子,四十岁,山东人。
一排长,李小明,二十五岁,江西人。
小钢炮,司号员,十六岁,闽西上杭人。
三连长,刘富贵。三十四岁,江西瑞金人。
二连战士:李三根,三十三岁,东北人。
炊事班战士,李强,二十四岁,山西人。
八路军烈士的名字一一列在上面……
陈从源、王正国、程万里、王英、雷钢、铁锤、牛青山、王大虎、王二虎等八路军指战员和方巧云、方彩云、王三群、李成山等民兵同志们,及涞源县政府领导、白石山区的乡亲们,每人手举一束鲜花,围着石碑摆放着鲜花。
人人肃穆仰望,烈士石碑。
手臂在颤抖。
泪光在闪耀。
“敬礼!”八路军战士们向战友行军礼,民兵同志们和乡亲们脱帽鞠躬。在这肃穆的气氛中,所有的人都在缅怀那些为祖国捐躯的英雄儿女。
王正国深情的眼里泪花晶莹。
陈从源:“抗日战争中,为了保卫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为了打击日寇的疯狂“扫荡”,我八路军战士,冲锋陷阵,英勇痛击敌人。我们有许多烈士的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人们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烈士纪念碑。一双双深情的眼睛……烈士纪念碑上一个个威武雕像,各种姿势的八路军英雄形象,庄严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闪回:
耳边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惨叫声和刺刀的撞击声。
随之闪出一幅往昔画面:
硝烟弥漫的白石山上,坚守阵地的八路军战士们用刺刀、长枪、机枪、石头和牙齿与疯狂的日寇作殊死拼搏。其中可以看到:
山坡上,小战士郑好,举着明光闪闪的刺刀,和敌人进行了生死拼搏,他左一脚右一刀。他年轻身小,三套环马枪显然不抵鬼子的三八大盖刺刀长,身材高大的鬼子,脸上的肌肉抽搐,露出一种讥笑加蔑视的表情。郑好和敌人绕了几个回合,两人进行着激烈的决一死战,鬼子的刺刀向郑好的胸膛突刺时,郑好的刺刀也刺入敌人的胸部,双方胸中插着对方的刺刀,倒下山坡……
电话机旁,小茅子,接着电话插头,听着电话筒里铁锚的声音。
小茅子笑着:“铁班长,我们就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从敌人手中获取了一部分通讯器材外,还自力更生,用旧材料拼凑组装了两部电话机,缺交换机材料,我们就用缴获的炮弹壳加工制作,没有架线工具,就用自制的工具代替,还别说,这些小发明还真好用。”
阵地上,日军军官哇哇乱叫,砍死两个后退的士兵,逼着日军往前冲。八路军战士纷纷上刺刀,跟敌人面对面拼死搏杀。后面的敌人冲上来,一阵枪弹袭来,战士李强的伤腿又一次炸断,胸部负伤,鲜血从他那捂胸口的手上流出。
班长刘辘爬过来,给他包扎伤口。
李强大口地喘着粗气,嘴里喊着:“班长,我不想死,我还想打鬼子,这是我从炊事班出来打得第一仗,也是我和老班长争过来的机会,能再次上战场,我很荣幸,我要坚持到底……”李强没说完就牺牲了。
战士们瞪着通红的眼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交换着视死如归的眼神,班长刘辘抄起步枪,向敌人冲去,大声疾呼:“小鬼子,我跟你们拼啦!”战士们一起向敌人杀去,每个人都发出同样的吼声……
战场上,老兵李三根手里拎着拧开盖的手榴弹滚向鬼子,他拽着两个嗷嗷大喊的鬼子,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空中升起冲天火柱。
硝烟里,司号员小钢炮,手握小号勇猛前进,他爬上高山,鼓起了腮帮子,吹出了高亢的号声 。
战火纷飞中,三连长刘富贵,趴在地上,胳膊夹着炸药包匍匐前进,只见他飞速跃起,冲到敌人机枪侧面,举起了炸药包,瞬间,敌群开花。
小屋里坐满了八路军战士,他们在讨论战后感想,战士李三根手里拿着用旧报纸卷成的一支粗大的烟卷儿,他吸了一口烟,慢慢的站起来。
李三根:“要我说呀!敌人的武器比咱们精湛,他们吃的比我们好,肚子里的油水比我们肥,可是他们为什么被我们打得到处乱窜?那是因为他们打仗没有我们勇敢,就凭八路军战士个个不怕死,敢打敢冲这一点,就把鬼子给震住了。”
大场上,李三根满是汗水的脸面向新兵队列。
李三根:“同志们!你们猜对了,我不是排长、连长、营长,但是,我是一个老兵。只要你们在这个班,在这个连,你们就要听我的指挥,营长让我带领你们军训,我就要把你们训练成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现在练练格斗,这个格斗不同于我们平常说得打野架,或单纯的摔跤。现在请刘班长上来,我俩给你们做个示范。
高个子刘班长走向前,冲大家笑了笑。李三根和刘班长把上衣一扔,两个人跳进人群中央,战士们围在四周。两人对视之后,刘班长心情急躁,首先出击。他连出三拳,均被对方闪过,他大喊一声,一把将对方拦腰抱住,使劲一甩,想把对方扔出去,但却没有动。待再使劲时,李三根一只手按在刘班长的天灵盖处,一只手托住刘班长的下巴,一拧,一推,刘班长倒退了几步,两人端做在地下了。一阵雷一样的掌声后,两人一个鲤鱼打挺稳稳地站立在战士们面前。
李三根:“班长的散打功夫也不一般,今天我们只是切磋一下技艺,同志们,我是恨铁不成钢呵!八路军和洋鬼子打仗靠啥?没有基本素质,没有摸爬滚打的本事和英勇顽强的精神怎么打赢飞机大炮的日本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练好本领,做一个响当当的抗日八路军人!”
一排排闪亮的刺刀。一行行整齐的队列。
王正国悲痛的眼睛:“同志们,战友们,你们是抗日的英雄!白石山上的青松!长城岭下的好汉!你们是从战争硝烟中走过的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长城巍峨雄伟,白石山壮美秀丽。山上花开似锦,花香绚丽,这里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永远芬芳绽放!
陈从源刚毅的脸,严峻的神情:“好战士!好战友!好同志!松柏长青寄托我们难以忘怀的岁月,鲜花烂漫告慰英雄不朽的英魂!请不要忘记,人民想念的是你们,永远是你们!同志们,安息吧!”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稚嫩的笑脸,永远定格在我们的镜头里!
激情的画外音:
今天,当战火硝烟已离我们远去,长城依然在群山之巅飞奔腾跃,吞云揽月,雄姿遨昂,壮观非凡!面对长城,一种赞叹!一种感慨!一种力量在心中滋生。一个中华民族的抗战梦想已经实现!长城凝聚力量!长城铸造辉煌!这种气势犹如远古传来的一声长啸,电光火石中带着震撼天地的呼声!演化为一首不朽的抗战史诗,一支英雄的长城赞歌!
包围圈在缩小,惊惶万状的日军丢盔弃甲,乱作一团。
程万里平端机枪,横扫敌群。
牛青山手持长枪,对准日军猛扫。
方巧云、方彩云奋力投弹,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
雷钢、铁锤带领战士们呐喊着冲下山岗。
八路军的冲锋号角声,密集的枪声,连天的喊杀声,响彻黄土岭山谷。
鲜艳的八一军旗永远地高高的飘荡在白石山上,巍峨的长城依旧是那么壮观……
杨白石老人坟墓前。
牛青山庄重地扶一扶自己的军帽,抬起了右手,向杨白石的墓碑敬了个军礼,他倒了一杯酒恭恭敬敬摆在杨白石的坟头下,同时又点燃了一支香烟放在酒杯上。
牛青山:“老杨大哥,这杯酒是我敬你的,这辈子,我没有少喝了你的酒。我们相约抗战胜利了,咱哥俩一定要喝个痛快,要喝个一醉方休!这香烟是我们缴获小日本的,你尝尝,也不比我们黄土岭的大叶烟好到哪去!洋鬼子完蛋啰!老杨大哥,你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我永远敬佩你。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方彩云把一束鲜艳的野花放在小战士郑好的坟墓旁,她双手抚摸着坟墓上的郑好的照片。照片上郑好虽然稍显拘谨,但却十分端庄可爱,笑咪咪地往着前方,两颗小虎牙微微显露在嘴唇里,军服左上方佩着“中国人民八路军”胸章。更显威武英俊。看着郑好的笑脸,想到以后再也看不见郑好了,方彩云流泪了,滴滴泪水落在照片上,她用手轻轻擦去照片上的泪水。她想哭想大声疾呼郑好的名字。也不知哪来的一股力量,将她推向坟墓,一下子跪在坟墓前,最后,整个身子扑上去,双肩剧烈地抖动着。
方彩云哭着喃喃地唠叨着:“郑好哥,你说过你是个孤儿,革命胜利了,你要来白石山上栽树,要住到不灰木山庄,你喜欢风景秀丽的白石山和如巨蟒蜿蜒翻滚的长城。站在长城脚下,起伏的山峦愈发显得苍茫、苍凉、苍劲!你说你愿作白石山上的蒺藜草,年年发芽开花,守护着白石山,守护着长城……郑好哥,现在,我又住到了不灰木山庄,为的是我能经常看到你,清明节时为你培上一层新土。我记住了你,你永远十八岁,永远是我的最好的朋友,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程万里来到郑好的坟墓前,他噙着泪水,紧紧地抿着双唇,胸中怒潮般地汹涌着战友的情谊和复仇的烈火。他低声地哀悼着。
程万里:“郑好,我的好战友!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小弟弟,你人小心细,干什么工作都不甘心落后,你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人们是不会忘记你的,永远不会忘记。你虽死犹生!”
程万里庄重地向郑好的坟墓行了个军礼!
闪回:
郑好红朴朴的脸上,露着小虎牙,腮上一对酒窝,满面笑容地。
郑好:“大娘,这是我们班的分配下来的战利品,酱油粉是我留给你的,饼干罐头是大家送的。宏声哥哥和我一样,虽说调出去了,可仍然想着我们班,想着牛班长!他不想在炮兵连,他们在雁宿崖没打上仗。我们牛班长他们,光活的就逮了四个,还给团长缴了一只千里眼……”
硝烟熏黑的军帽下,郑好举手敬礼。
郑好:“团长,这个望远镜是营长特意派我送给你的,听营长说你的手炸伤了,伤口还痛吗?我小的时候听妈妈讲过,吃山螃蟹是长伤口的,我在路上给你逮了两只……”
“营长,这是王老大娘给你捎来的鞋,你有鞋穿了,我就不用为你的脚着急上火啦!”郑好稚嫩的脸上泛着笑意。
郑好的坟墓前,一战士摆放着花圈,搅动着烧过的纸钱。
王老大娘一手拉着儿子王宏声,一手拉着孙女丫丫,王宏声和丫丫的怀里分别抱着一大束鲜花,缓缓沉重地走了过来。王老大娘一下子扑在坟头上,双手慢慢地从坟顶抚摸到坟身,抚摸着坟墓上摆放的郑好的照片,看着这个年轻还带有许幼稚的脸庞。
王老大娘悲哀哽咽泣不成声:“郑好,娘的好儿子,你虽然不是我生的,可我对你比对你宏声哥还亲!宏声哥哥有亲娘不可怜,我答应过,你失去的双亲母爱我全部给你,只要有你宏声哥哥的东西,你也绝对有份,在我的心中,你早已是俺家里的正式成员了。你就这么走啦!娘还惦着给你娶个漂亮的媳妇,为你们养大一群虎头虎脑的孙男孙女呢!名字,娘都给他们起好了,和丫丫的名字排着:妞妞、豆豆、菁菁、鹿鹿,以后和你二哥的孩子在一起,咱家的房子多,又是个独立小院。这个家就是个幼儿园,我就是孩子们的保育员、兼幼儿园长,也是孩子们的奶奶。每天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多幸福呵!那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喽!可是好儿子,娘就这么点要求过分吗?可恶的洋鬼子打碎了我的梦想,他们太狠毒了,这将成为我这辈子的憾事呵!”
丫丫把鲜花放在郑好的坟墓前,用那稚嫩的声音诉说着。
丫丫:“好叔叔,我好想你呀!奶奶想你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她常常对着给你没做好的棉鞋发呆发愣,手不停地摸来摸去。奶奶得记性越来越不好了,做饭菜常常忘记放油盐,她的眼里淌着泪水,眼角都哭红了,嘴里念叨着你的名字,我知道她想你,这成了奶奶的心病。我想你,总在梦中看见你,你牵着毛驴,我们去割草,毛驴驮着满驮的青草,我戴着你给我编得花环,花帽,笑呵!笑醒了!好叔叔,你告诉我,你到底去了哪里?大人们说你就睡在这地底下,可我不相信,他们骗我,是吗?”
丫丫抽搐着膀子,抖动着双肩,哭出声来。
王宏声脱下军帽庄重向郑好的坟墓来了个立正,行了个庄严的军礼,眼角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郑好二弟,我的好兄弟、好战友……我们胜利了!老洋鬼子阿部规秀伸了腿,瞪了眼,呜呼哀哉了。他带领的皇军几乎全部被歼灭,告慰了你年轻的英灵!如果有来世,我还做你的哥哥。你我的战友情!兄弟情!已深深嵌入我的心田,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会常来看你的。”
小茅子坟墓前。
陈从源、低沉地述说着:“小茅子同志,你在电话情报站工作一干就是几年,你知道电话情报站的地位作用特别重要,你们的任务是观察敌情,随时利用电话向邻站报告,向上级领导报告敌情,以使军分区指挥机关及时掌握敌情动向。一旦敌人临近了,乡亲们转移了,但你们不能走,这正是你们观察敌情、充当领导耳目,躲在敌人鼻子底下接通电话,传递信息的关键时刻。虽然这个工作危险性很大,但你坚守岗位,干得踏踏实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图利,八路军的电话员,铁打的英雄好汉!我们永远会记住你,一个刚满十九岁的帅小伙,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闪回:
小茅子爬上山崖处接上了断线的线头,他身轻如燕,动作麻利地跳下山崖。
电话分机上的信号牌震翼作响……
小茅子在电话机前,他头戴耳机,熟练地呼叫着。
小茅子接通电话满脸兴奋地听着,电话那头一个带有浓重闽西口音的普通话,象是军分区杨司令员的声音:“我是二〇一,你是谁?不用猜就知道你是小茅子!夜里值班是不是害怕呀?”
“报告首长,我没有害怕,也没有打瞌睡……”这是小茅子脆生生的回答。
电话那头的声音:“小茅子,我知道你身边常备有辣椒,打瞌睡了就咬一口,或是用凉水冲一下脑袋赶走瞌睡虫。”
“冯参谋,你知道吗!你猜猜呵!刚才在电话中和我讲话的是谁呀?错了,错得太远啰!告诉你吧,是分区杨司令员来的电话。” 小茅子歪着脑袋笑着说。
冯参谋:“小茅子,你是老话务员了,业务熟练,工作负责。首长一定经常问你些什么吧?”
小茅子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
小茅子:“常倒不常,可也不止一两次呵!我在不灰木山庄、在红石寨、在驿马岭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接过他的电话。首长问得可全面了,问吃问喝,问驻地落下了炮弹没有?驻地能不能看到牌坊村、水堡村的火光?还问和程万里营的电话畅通么!首长太辛苦了,我一定要把电话站的工作干好,确保首长第一时间掌握敌人动态和情报。”
牛青山脚步沉重地来到小茅子的墓碑前,庄严地行了个军礼。他的眼前浮现出小茅子笑嘻嘻的脸庞。
闪回:
小茅子:“牛班长,你们侦察员好像个演员,演啥像啥。又好像是孙悟空腾云驾雾随意游走。你们在城镇、农村建有自己的联络网,备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因地制宜地把自己装扮起来,你们可以在城里的饭馆里吃饭,可以在茶坊里喝茶,可以和敌人面对面地走过,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而敌人却不能识破你们的本来面目。我最最喜欢你给电话站带来的礼物,那就是情报,那是敌方的动态,我们太需要,太欢迎了!”
牛青山:“小茅子兄弟,我们的情报没有你们的电话传送就达不到快速的效果,各种情报通过电话传播到首长的耳朵里,起到了快马加鞭的作用。”
小茅子笑了:“我们电话站是指挥机关的耳目,你们侦察员也是指挥机关的耳目。难怪有人把我们比成是老虎长翅比翼双飞呵!”小茅子的笑脸永远绽放在牛青山眼前。
牛青山把一顶刷洗干净的军帽摆放在小茅子的坟墓下。
牛青山:“小茅子兄弟,我非常崇佩你的敬业精神,在我们合作的日子里,你无论多忙多累,不管黑夜白天,只要有情报,你一分钟一秒钟也不耽误。排除电话线路的故障,是电话站中的一项艰苦的任务。特别是敌情严重战情紧急时执行这一任务,是对电话员严峻的考验。走陡坡,爬山壁,跨怪石,穿荆棘,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每一次故障,你都争先抢行去查线,把安全留给战友,把困难自己扛下。你是一名普通的电话通讯兵,你的事迹虽然平凡,但令我们感动万分!你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清明时节。
白石山上,长城岭下。
绿草如茵,松柏青青。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红艳艳。
烈士陵园。陵园坐北朝南,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四周红墙围绕,园内松柏长青。
陵园一侧的题词: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的胜利,是抗日人民坚贞不屈英勇奋敌的里程碑,是晋察冀军民英勇杀敌的一曲抗日史诗!它将激励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芳草箐箐处,静静竖立着一座碑石,那是烈士纪念碑。石碑上的名字一一从我们眼前滑过:
通讯员:郑好、十八岁,河北涞源人。
电话员,小茅子,十九岁,江西人。
老战士:刘黑子,四十岁,山东人。
一排长,李小明,二十五岁,江西人。
小钢炮,司号员,十六岁,闽西上杭人。
三连长,刘富贵。三十四岁,江西瑞金人。
二连战士:李三根,三十三岁,东北人。
炊事班战士,李强,二十四岁,山西人。
八路军烈士的名字一一列在上面……
陈从源、王正国、程万里、王英、雷钢、铁锤、牛青山、王大虎、王二虎等八路军指战员和方巧云、方彩云、王三群、李成山等民兵同志们,及涞源县政府领导、白石山区的乡亲们,每人手举一束鲜花,围着石碑摆放着鲜花。
人人肃穆仰望,烈士石碑。
手臂在颤抖。
泪光在闪耀。
“敬礼!”八路军战士们向战友行军礼,民兵同志们和乡亲们脱帽鞠躬。在这肃穆的气氛中,所有的人都在缅怀那些为祖国捐躯的英雄儿女。
王正国深情的眼里泪花晶莹。
陈从源:“抗日战争中,为了保卫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为了打击日寇的疯狂“扫荡”,我八路军战士,冲锋陷阵,英勇痛击敌人。我们有许多烈士的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人们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烈士纪念碑。一双双深情的眼睛……烈士纪念碑上一个个威武雕像,各种姿势的八路军英雄形象,庄严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闪回:
耳边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惨叫声和刺刀的撞击声。
随之闪出一幅往昔画面:
硝烟弥漫的白石山上,坚守阵地的八路军战士们用刺刀、长枪、机枪、石头和牙齿与疯狂的日寇作殊死拼搏。其中可以看到:
山坡上,小战士郑好,举着明光闪闪的刺刀,和敌人进行了生死拼搏,他左一脚右一刀。他年轻身小,三套环马枪显然不抵鬼子的三八大盖刺刀长,身材高大的鬼子,脸上的肌肉抽搐,露出一种讥笑加蔑视的表情。郑好和敌人绕了几个回合,两人进行着激烈的决一死战,鬼子的刺刀向郑好的胸膛突刺时,郑好的刺刀也刺入敌人的胸部,双方胸中插着对方的刺刀,倒下山坡……
电话机旁,小茅子,接着电话插头,听着电话筒里铁锚的声音。
小茅子笑着:“铁班长,我们就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从敌人手中获取了一部分通讯器材外,还自力更生,用旧材料拼凑组装了两部电话机,缺交换机材料,我们就用缴获的炮弹壳加工制作,没有架线工具,就用自制的工具代替,还别说,这些小发明还真好用。”
阵地上,日军军官哇哇乱叫,砍死两个后退的士兵,逼着日军往前冲。八路军战士纷纷上刺刀,跟敌人面对面拼死搏杀。后面的敌人冲上来,一阵枪弹袭来,战士李强的伤腿又一次炸断,胸部负伤,鲜血从他那捂胸口的手上流出。
班长刘辘爬过来,给他包扎伤口。
李强大口地喘着粗气,嘴里喊着:“班长,我不想死,我还想打鬼子,这是我从炊事班出来打得第一仗,也是我和老班长争过来的机会,能再次上战场,我很荣幸,我要坚持到底……”李强没说完就牺牲了。
战士们瞪着通红的眼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交换着视死如归的眼神,班长刘辘抄起步枪,向敌人冲去,大声疾呼:“小鬼子,我跟你们拼啦!”战士们一起向敌人杀去,每个人都发出同样的吼声……
战场上,老兵李三根手里拎着拧开盖的手榴弹滚向鬼子,他拽着两个嗷嗷大喊的鬼子,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空中升起冲天火柱。
硝烟里,司号员小钢炮,手握小号勇猛前进,他爬上高山,鼓起了腮帮子,吹出了高亢的号声 。
战火纷飞中,三连长刘富贵,趴在地上,胳膊夹着炸药包匍匐前进,只见他飞速跃起,冲到敌人机枪侧面,举起了炸药包,瞬间,敌群开花。
小屋里坐满了八路军战士,他们在讨论战后感想,战士李三根手里拿着用旧报纸卷成的一支粗大的烟卷儿,他吸了一口烟,慢慢的站起来。
李三根:“要我说呀!敌人的武器比咱们精湛,他们吃的比我们好,肚子里的油水比我们肥,可是他们为什么被我们打得到处乱窜?那是因为他们打仗没有我们勇敢,就凭八路军战士个个不怕死,敢打敢冲这一点,就把鬼子给震住了。”
大场上,李三根满是汗水的脸面向新兵队列。
李三根:“同志们!你们猜对了,我不是排长、连长、营长,但是,我是一个老兵。只要你们在这个班,在这个连,你们就要听我的指挥,营长让我带领你们军训,我就要把你们训练成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现在练练格斗,这个格斗不同于我们平常说得打野架,或单纯的摔跤。现在请刘班长上来,我俩给你们做个示范。
高个子刘班长走向前,冲大家笑了笑。李三根和刘班长把上衣一扔,两个人跳进人群中央,战士们围在四周。两人对视之后,刘班长心情急躁,首先出击。他连出三拳,均被对方闪过,他大喊一声,一把将对方拦腰抱住,使劲一甩,想把对方扔出去,但却没有动。待再使劲时,李三根一只手按在刘班长的天灵盖处,一只手托住刘班长的下巴,一拧,一推,刘班长倒退了几步,两人端做在地下了。一阵雷一样的掌声后,两人一个鲤鱼打挺稳稳地站立在战士们面前。
李三根:“班长的散打功夫也不一般,今天我们只是切磋一下技艺,同志们,我是恨铁不成钢呵!八路军和洋鬼子打仗靠啥?没有基本素质,没有摸爬滚打的本事和英勇顽强的精神怎么打赢飞机大炮的日本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练好本领,做一个响当当的抗日八路军人!”
一排排闪亮的刺刀。一行行整齐的队列。
王正国悲痛的眼睛:“同志们,战友们,你们是抗日的英雄!白石山上的青松!长城岭下的好汉!你们是从战争硝烟中走过的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长城巍峨雄伟,白石山壮美秀丽。山上花开似锦,花香绚丽,这里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永远芬芳绽放!
陈从源刚毅的脸,严峻的神情:“好战士!好战友!好同志!松柏长青寄托我们难以忘怀的岁月,鲜花烂漫告慰英雄不朽的英魂!请不要忘记,人民想念的是你们,永远是你们!同志们,安息吧!”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稚嫩的笑脸,永远定格在我们的镜头里!
激情的画外音:
今天,当战火硝烟已离我们远去,长城依然在群山之巅飞奔腾跃,吞云揽月,雄姿遨昂,壮观非凡!面对长城,一种赞叹!一种感慨!一种力量在心中滋生。一个中华民族的抗战梦想已经实现!长城凝聚力量!长城铸造辉煌!这种气势犹如远古传来的一声长啸,电光火石中带着震撼天地的呼声!演化为一首不朽的抗战史诗,一支英雄的长城赞歌!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