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长城烟尘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6561
阅读:17568
发表:2016/10/5
主旋律,军事 小说
长城烟尘
桃菊梅花 [河北保定]
 出售价格:每集2.万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A-06763】


  抗日  抗战

  山娃的笑脸贴在了改改的脸上,两颗心紧贴在一起……
  改改羞涩地低下了头……
  清亮的河水里倒映着山娃粗壮的胳膊紧紧搂住改改的身影。
   
  一个满当当的背篓稳坐在台阶上。
  白石喜笑颜开:“是个好姑娘呵!山娃,过了年你就满了十八岁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要不是这年头赖,早该把媳妇给你娶过来啰!”
  山娃腼腆地说:“爹,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我不急着娶媳妇。”
  杨白石瞪了一眼儿子。
  杨白石:“这不是你的真心话,我知道你想媳妇了。你说不急,那是瞎掰,爹也急,爹还想着早点抱上孙子呢!下北头村你姨姥姥给你说的这门亲事是亲上加亲,姑娘是你姨姥姥的远方孙女,咱知根知底,人是人,貌是貌,针线活儿样样拿得起。虽说女方比你大一岁,咱不嫌弃。俗话说妻大一抱金鸡!咱不图啥大富大贵,媳妇岁数比你大,知道心疼小女婿。你小子有福气呵!你俩人的生辰八字也合适,过了大年,咱选个良辰吉日就把她娶过来,我的一桩心事也就了喽,也对得起你那死去的娘啦!喜日子咱定得哪一天来?”他笑得两眼眯成一道缝,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山娃心里高兴,这正是他心里要说的话,今天爹讲出来的一席话,他格外愿听。听着杨白石的话正讲在兴头上,山娃就势拉开背带,背好篓子,站在台阶下听爹把话讲完。
  山娃朝爹挤眉瞪眼:“爹,你不是早选好喜日子了吗!怎么又忘了。刚才还念叨着:春暖花开,喜事多!”
  杨白石一想到自己就要当老公公了,他惬意地笑着。
  杨白石接着说:“就知道和爹耍贫嘴。对,三月十六咱就把媳妇娶过来。再说了,就是咱家不着急,姑娘的爹娘也巴不得早些把闺女出聘了。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家里有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待嫁,那才叫人担惊受怕哪!闺女早晚是人家的人。这么说吧!你不想结婚也由不得你吔!”
      闪回:
  杨白石院落里。屋内屋外已经布置的面貌一新。雪白的窗户上、屋门上贴着大红喜字,门框上贴上了红喜联。
  上联是:山欢水笑迎新人
  下联是:郎帅娘俊进喜门
  横批是:好合百年
   
  蓝天悠悠,红日高照。
  喜鹊喳喳,人声鼎沸。
  鼓起的腮帮,跳动的鼓锤。
  吹鼓手高奏着欢腾的喜庆乐曲。
  鞭炮声中一顶花轿缓缓走来,与花轿并行的是一匹红色的高头大马,长长的鬃毛上挂着两条红穗子,马额头上挂着一朵大红花。骑马的新郎就是山娃,可见他胸间十字披红,一朵大红花挂在胸前,头戴一顶黑礼帽,身穿对襟马褂。面带喜色,飘逸英俊。
  一年轻人大喊:“新媳妇来了,新媳妇来了。呦!新媳妇长得象天仙,漂亮的脸蛋把咱们庄上的媳妇都盖了!”
  两个女嘉宾,陪着走下花轿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向院内走去……
  新娘和女嘉宾的脚,迈着轻盈的碎步的绣花鞋……
  堂屋里。
  大红喜字贴在雪白的墙上,杨白石穿得整整齐齐端坐在正屋的椅子上,乐的合不拢嘴。
  一个身穿长袍马褂,头顶黑帽盔的人,左胸前挂着一个红绸布条,上面写着两个金字:“红媒”。
  一个身穿时尚服装的男士,右胸前挂着的红绸布条上写着:“司仪”二字。
  人们涌来挤去,笑声不断。
  清晰的呼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新郎和新娘对着杨白石恭敬地磕着头……
  杨白石的嘴上乐得笑出了声。
   
  山娃仰头望着杨白石的笑脸,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山娃:“爹,您老还有事吗,我这还背着背篓呢。”
  杨白石拍着自己的脑门恍然大悟。
  杨白石:“着呵!看我这记性,只想着给儿子娶媳妇的事了,忘了你还要进城去卖药材。有,有事,你等着。”
      杨白石提着柳条篮子三步两步地走到山娃跟前,掀起山娃的衣襟,露出一个一拃长短的内口袋。粗大的手抓着核桃红枣塞进山娃的口袋里。
  杨白石叮咛道:“家里没有剩下的干粮,爹就不给你带饭了。这年头嘎痼,儿子,路上千万要小心。饿了就吃几个红枣、核桃顶顶飢。进了城抓点紧,卖完药材早点回家,爹在家给你蒸你最爱吃的红枣发面干粮等你回来吃。”
  山娃顺从地:“红枣发面干粮又喧腾又甜香,我爱吃。爹,你放心吧,我知道城里有日本鬼子,年头不安生,我卖完药材,立马赶回来,这兵荒马乱的,谁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轻易进城。”
  杨白石轻轻地抻了抻山娃的衣襟,把一条已洗得灰白的旧毛巾塞到山娃手中。
  杨白石爱怜的说:“娃儿,带着它,路上擦汗、擦手用得着。”
  门外,大柳树下杨白石依依不舍的地挥动着手。
   
  村口。
  太阳下山时分,一抹夕阳照在山庄上。大柳树下杨白石焦急的目光……
   
  杨白石家中。
  锅台上圆笸箩里的红枣发糕整齐的摆在那里……
   
  山河沉睡,星星眨眼,弯弯的月儿挂在树梢静悄悄。
  蛤蟆巨石上映出一个身影,可见杨白石借着月光,向山下久久地张望着……
  
  杨白石家中。
  锅灶上的圆笸箩空空,红枣发面干粮七零八落散落在灶上灶下……
   
  杨白石心声:
  那天,山娃进城了,再也没有了他的踪影。乡亲们下山去找,找遍了亲戚朋友家,该去的地方都找过了,山娃好像一下子从人间蒸发了似的没有一点音讯。三个多月过去了,有消息说他和几十个小伙子被日本人秘密逮走运到东北本溪湖煤矿当了劳工,生死难测,凶多吉少呵!
  还是杨白石家的土炕上。
  窗台上,素油碗里油捻儿闪着火苗,照在屋子黑黝黝的墙壁上。后炕上垛着两卷铺盖卷,两个长枕头压在上面。
  杨秋英坐在炕头上,放下手中的活儿。
  杨秋英心怜地:“山娃失踪了,大哥像丢了魂似的,头发眉毛一夜间变白,人瘦得脱了形,整天蓬头污面,呆呆傻傻,不吃、不睡、不说话,愁眉锁眼,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儿子,儿子……我的山娃……”那叫声凄凉悲切,揪的人心痛,那痛如刀剜一般……”
  
  闪回:
  不灰木山庄的山崖下。
  杨白石举着酒瓶子,喝得酩酊大醉,疯疯颠颠泪流满面地怀里揣着那双山娃脱下的三叉脸山鞋,身上脏兮兮的,满脸奓着白毛,灰土土的脸上目光木讷,躬着腰,一步一颤悠地走着。那模样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
  
  山路上。杨白石的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宰猪刀边砍边凄惨地跑着喊着。
  杨白石:“山娃,儿子,你上山打柴!为啥不带镰刀?爹给你送镰刀来了……”他疯狂地跑着,蹒跚的身影后面是紧追不舍的杨秋英。
  
  山坡上。
  剃了半个头的杨白石,白毛头发奓哄哄的,脸上的肥皂泡白一块,红一块,就像唱戏的大花脸。他怀里抱着一双旧鞋,仔细看,就是山娃换下来的那双鞋。他紧追住前面的一个人,上前一把揪住那个人的手,那个人猛回头,原来是个中年汉子。
  汉子:“你要干啥、”
  杨白石的面孔徒然涨红,太阳穴上青筋直蹦,语无伦次。
  杨白石:“我……你是,你是我儿子。这是你的鞋,儿子,你光着脚咋走路?来,爹给你穿上。”
  汉子:“谁是你儿子?哪里来的疯老头子!你骂我,我扇死你。”边说边举起了手掌。
     “大兄弟,别动手,我求求你别打他,他有病,别和他一样儿的……”后面一个女人的呼声传来。女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跟前,拽住杨白石哆哆嗦嗦的手。
  杨秋英:“大兄弟,对不起。他是个病人,哥,走,咱回家剃头去。”
  杨白石发疯似的挣脱了女人的手,跑了起来。
  杨白石边跑边喊:“你说谁是病人?我没病,你有病,你拿刀子杀人。”
  女人又开始了追赶。
  汉子无奈地摇着头。
   
      还是那个土坑,铺盖卷依旧垛在后炕上。
      杨白石:“是呵,铁人也经不住这么重的打击,好似一把尖刀扎在我的心窝上,一秒一秒地煎熬着……想起我这一生中不幸的灾难接踵而来,感觉整个天都塌了下来,压得我喘不上气来,当时我的精神几乎崩溃,整天想的就是死。总怪自己的命不好!儿子是我的命,命没了,你说,我还活个啥劲?不如一死百了啰。”
     杨秋英安慰地:“是呵!咱穷人的汉子成亲晚,大哥将近四十岁才有了孩子,您把孩子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我时时怕你做出啥傻事来,为了提防你这一招,也为了我……”
  杨白石疑惑地:“为你?”
  杨秋英点点头:“是呵,自打鬼子进了城,城里的老百姓就没过一天踏实日子,我这心里头憋曲得慌,就带着彩云上山住到了哥哥家。要说也难为了改改姑娘的一片孝心,人家孩子没过门,接三差五地过来看看你,进屋门一会也不闲着,又是洗又是缝的,从没嫌家里脏过,这孩子可帮了我的大忙了。到哪儿找这么好的媳妇去!姑娘来来往往的跑了半年多。看着山娃返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我也听说改改的父母已为她寻找婆家。我有一次劝说让她放弃山娃,为她爹娘多想想,家人也是为了她好,不要耽误了自己的青春,有好人家就应允了吧!说到底是俺们家对不住她呀!她听了哭着跑出去了,从此再也没有登过咱家的门。我知道这件事对她伤害太大,这也是无奈呵!长痛不如短痛,迟早有这么一次,不如早说了早了结。其实我的心里呀!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夜里整宿地合不上眼。你说怎么咱们穷人的命咋就这么苦呵!”
  杨白石:“可不是咋的,张家姑娘对我这样好,我于心不落忍呀!咱没有那梧桐树咋能招得凤凰来!要说还是咱山娃没福气,眼看这到手的好媳妇,还不知跑到谁家去呢!让一个没过门的儿媳妇伺候我这个傻哈哈的老公公,丢人呵!我欠下的人情债啥时候还清呵!妹子,哥最最亏欠就是你,没有你,哥不可能活下来。十来个月的日日夜夜,我迷迷瞪瞪,傻傻赫赫,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地整天喝呀!跑呵,游呵!那些时候,人们都叫我杨疯子。你不嫌弃我,一步不离跟在我的身旁,开导解劝,抚慰着我那颗冰冷的心。为了治愈我的癔症病,请医生,找偏方,挖草药,不但花光了你家的钱,累得你瘦得皮包骨头脱了相。我清醒过来后,从小云子的嘴里知道,你整整一年多没有蹬过你的家门。哥有你这么个妹子知足了!你来来往往,奔跑在你家和我家,为了不让我的生活寂寞孤独,你顾着这头想着那头,一个人顶着两个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头你也割舍不下呀!我心里明白,是哥拖累了你。”
  杨秋英听了,眼里滚动着泪花。
  杨秋英怪嗔地:“哥,你见外了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可是你的亲妹子,长兄如父,大爱无声。你在我的心里就是一座山,打不倒,压不垮。”
  杨白石:“妹子,你知道,你是哥的眼珠子!儿子是我的命根子!我是谁都舍不下呀。”
  杨秋英低沉地接着说:“娘生下我得了月子病,没有奶水,好心人劝娘把我送人,为的是让我逃个活命……”
  闪回:
  昏暗的光线里,渐渐显出一盘土炕,上面躺着一个面色消瘦的中年女人,一条破棉被盖在她的身上,她的身旁一个婴儿正哇哇的哭叫。女人搂过孩子,大口喘息着,静歇片刻,解怀给婴儿喂奶,干瘪的乳房,挤不出奶水,婴儿空吮奶头,片刻,吐出奶头,裂人心肺的哭声。
      炕上的女人泪眼涟涟。“儿子,你妹妹饿得直哭,娘没有奶水养不活她呀!” 
  少年杨白石拿来一块黑面干粮咬了一口,不由自主地吞咽下肚。他再咬一口,细细嚼碎,然后吐出象黑米糊状的东西抹在手指肚上喂到小嘴里,婴儿小嘴噏动着,不哭了。
  少年杨白石笨拙地抱着孩子,他笑得很开心。
  孩子般的杨白石惊喜地:“娘,妹妹不吃奶也行,她会吃干粮了。”
  兄妹俩的小脸依偎在一起。
  女人默然而凄苦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
  女人叹息着:“傻儿子,娘没有一滴奶水,靠你嚼食喂养妹妹,迟早要饿死的。娘瘫在炕上,干着急啥也干不了,全靠你伺候着。凭你一个半大毛小子就想养活一个刚出世几天的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不能眼看着孩子又饿死在我手上,造孽啊……  ”  
     “娘,你放心,只要有一口饭,我不吃,也要把妹妹喂活。”
  
    还是那个土炕上。 
    杨白石:“当时,我一听娘要把我妹妹送人,我就急了眼,抄起一根棍子就把要抱你的那个人赶跑了。”
  杨秋英:“大哥用小米面糊糊和烧山药蛋嘴对嘴地喂着我,一把屎一把尿地伺弄着我,娘在我八个月的时候丢下了咱兄妹俩,没过半年,在城里打短工的爹突发急症也撒手人寰,我俩成了没有爹娘的孩子。你挑起了家中大梁,依然要独自抚养我,我小时候瘦弱奴小,与邻家养的黄猫个头差不多,谁见了都说养不活,大哥不信那个邪,宁是抱着我跑东家串西家求嫂子、大婶给一口奶吃。
  杨白石:“当时有人再次劝我把妹妹送人,说一个半大孩子拖个小累赘过不了日子。”
  杨秋英:“你不服输,一个人撑着含辛茹苦把我拉扯成人。对于爹娘的模样我不记的,人家有爹娘,我没有,我只有大哥。人常说:血浓于水,我十分珍惜这份宝贵的手足之情,我为哥做任何事都不为过。在我的心里世上只有哥哥好,没有哥就没有我。”她低下头,侧过身去,哽咽着落着泪,悄悄揉了揉眼角,眼里透着恳切。
  杨白石:“爹娘走了,我一定要把妹妹养活,不管生活有多难,这也是我对咱爹娘临终前的承诺。我是哥哥,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不能放弃,没有了爹娘,在这个世界上,妹妹是我惟一的亲人。”
  杨秋英:“大哥是个好人,可是好人没好命。想起你这辈子受的苦遭的罪,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会流下眼泪。那些日子,你迷离渺茫,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不敢相信!你能否从那灾难深重的阴霾中走出来,看着你后来的变化,着实令人欣喜若狂。现在的你简直变了一个人,脸上泛着光泽,眼睛里闪烁出火花,走路精神有力气,有时嘴里还哼着小曲,“杨家将”的评书又挂在嘴边,看得出你心里的蒂芥已经解开。”
      杨白石的脸上泛着笑容。
  杨白石:“自打程营长带领八路军驻扎到不灰木山庄后,我活了多半辈子了,总算醒过闷来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穷人只有跟着共产党、八路军,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汉奸走狗,打倒地主恶霸,穷人才能翻身过上好日子。啥时候也别忘了八路军,他们才是咱们的大恩人。”
  杨秋英笑嘻嘻地点着头。
  杨秋英:“要说共产党、八路军真神呵!自从他们来到咱们这里,穷人的腰杆挺直了,心里亮堂了。不说别人,眼瞅着咱家里的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说大哥你,简直变了一个人,变得热情、开朗,成天乐呵呵的,抗战的道理讲起来象卖瓦盆似的一套一套的,看上去比以前年轻了十几岁不止。巧云也一改往日胆小懦弱的性格,一个人敢走夜路,照样同民兵们夜里破汽路、截电线,打炮楼、抓汉奸,支援抗战,样样工作落不下她!”
  杨白石学着杨秋英的口气说:“巧云她爹嘛!更有他的,办夜校,开培训班,教书上课,想见他一面都难,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家里呆的时间越来越短。妹子,我可听你抱怨妹夫多少回了!哈哈!” 
  杨白石兴奋地:“说一千道一万,这一切都缘于因为有了共产党、八路军!他们就是咱们的靠山,是穷人的救星呵!”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竹雨凝
  • 其他
    pet
  • 自媒体
    aht
  • 一妄想
    红尘一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共有 1 个评论
李继华   黑龙江黑河  2016/12/23 8:19:00 
是改编的吗?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1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蓝色游戏(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狗与老人(主旋律)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花开迟暮(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天行有常(主旋律)
最后-班巴士(主旋律, 校园, 悬疑推理, 奇幻)
义犬小黑(主旋律)
红云白雾(主旋律)
最后的夜晚(主旋律)
执着一生(主旋律,犯罪, 军事)
吟啸行(主旋律, 武侠动作, 历史)
伤城(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