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6561
阅读:17179
发表:2016/10/5
主旋律,军事 小说
长城烟尘
桃菊梅花 [河北保定]
 出售价格:每集2.万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A-06763】


  抗日  抗战

  紧接着王老大娘笑咪咪地站在了门口。
  王老大娘:“老陈呵!快,搭帮手,捉住那只鸡,说是杀了慰问同志们。看孽障不?杀了好半天,它却飞到你这里捣乱来了!”
  陈从源哈哈大笑着。
  陈从源:“大娘,您的老母鸡到我这里避难来啦。我来讲个情,留下它下蛋吧,杀了怪可惜的。”
  王老大娘笑嘻嘻地:“咱的队伍打了胜仗,俺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欢。不是为了打鬼子,你们怎能翻山越岭来到俺们这山沟沟。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家里的妈妈也在惦念着你们呵!你们千里迢迢离开家乡,为的是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次团部又驻扎到我家,我心里甭提多高兴啰!这不,让洋鬼子糟蹋得没什么好吃得了,只有……”
  陈从源把受伤的鸡送到王老大娘手中。
  陈从源:“谢谢大娘,想儿子了吗?最近王宏声回家了吗?等把鸡煮好了,请你儿子一起来吃好了。”
  王老大娘亲切地:“想呵!说不想那是瞎话,那个当娘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呢!”她的眼前浮现出王宏声高大的身影,和那张熟悉的脸庞。
  闪回:
  村中广场,人山人海,一边坐着部队战士,一边坐着老百姓。舞台上,两盏雪亮的汽灯,照得全场一片光明。
  舞台上的横幅:“热烈庆祝涞源县评为晋察冀边区抗战模范县”台上一位领导的讲话结束,台下响起如雷的掌声。一个青年乘势跳上台来。
  青年喊着:“我要参加八路军,为我爹报仇,我爹被小鬼子砍死了。”
  又有几个青年也走向前争着说:“我也参加八路军。”“俺们也要当八路军。”
  一个八路军干部搬来了个小学生桌,他大喊着:“有当兵的老乡,到这里登记。”八路军干部问一个青年:“同志,你为什么要当八路军?”
  青年:“为啥?就为俺们村孤儿寡母的婶子大娘们报仇!鬼子杀了俺们村三几十口人,这仇咋能不报?”
  台下老百姓热烈鼓掌,部队喊起了口号:“欢迎新战友走进八路军队伍!”“扩大抗日武装队伍,增加抗日武装力量!”
  一个老汉拽着一个年轻人走到前面一个八路军干部跟前。
  老汉:“八路同志,这是我儿子,鬼子强奸了我儿媳妇,我儿媳妇觉得没脸活在世上,她上了吊。让我儿子跟你们当八路军去,为我儿媳妇报仇。你们收下他吧!”
  王老大娘拉着自己的儿子走到八路军干部面前。
  王老大娘:“八路军同志,这是我儿子,今年18岁,我把他送给部队,让他去当兵吧!为咱国家出份力。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登记上他的名字吧,他叫王宏声。”台上、台下,无论是八路军部队还是老百姓都拍起了手掌,竖起了大拇指。
  
  王老大娘停了一下接着又说起来。
  王老大娘:“宏声这孩子的脾气和他爹一样倔,他对我说,打了胜仗,给我捧回立功喜报来。不立功,不回家。自从他调去当了炮兵,回家的时候更少了。这一次呀,雁宿崖打了大胜仗,宏声准会回来看我的。”她的眼神里流露出期盼和希望。
  丫丫一蹦一跳地进了门。
  丫丫:“太好啰!我宏声叔叔就要回来了。他又要给我讲好多好多好听的故事了。”
  陈从源喜爱的把丫丫揽在自己身旁。
  陈从源:“孩子,来,看看伯伯送给你的礼物是什么?”他随手把脸盆放在丫丫面前。
      丫丫喜笑颜开:“哇噻!送给我的?这么多好东西呵!谢谢伯伯,谢谢伯伯。”她高兴地摆弄着盆里的东西。
  丫丫:“水果糖、罐头、饼干,我爱吃。这个是我最喜欢看的小人书,还有这个带橡皮的铅笔……这么多红枣和香梨也归我了。”
  王老大娘:“看把你乐得,八路伯伯打了胜仗。你的腿就没有失闲过,又是跳又是蹦的。丫丫,少玩一会就出来。别像尾巴似的总跟着伯伯影响工作。”说着走出了屋门。
  丫丫:“奶奶,我知道了。”
  丫丫扭过头来对陈从源滔滔地讲着。
  丫丫:“伯伯,我要用这只铅笔画一幅画,画上咱们住的房子和院子里的那棵大枣树。还要画上房子外边的小广场,那里是我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地方。我要把这幅画捎给我的爸爸妈妈。”
  陈从源:“孩子,你是不是想你的爸爸妈妈了?”
  丫丫天真地:“是呵!我很想他们。我不记得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奶奶说看见了我的脸就看见了爸爸。可是,每次我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只看到了我的脸,就是看不到我爸爸。”
      陈从源把丫丫搂在怀里,抚摸着丫丫头上的小辫子。
  陈从源:“我的傻孩子。你记住,打垮了日本鬼子,革命胜利了,你爸爸妈妈就会回来的。”
     “伯伯,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你愿意帮助我吗?”丫丫神秘地眨着眼睛说。
      陈从源:“唔,你的,小小的心愿!我当然愿意了。你说吧!”
  丫丫:“你说话可得算数呵!要不,咱们还是拉了钩我再告诉你吧!”
  陈从源:“好吧!”
  陈从源同丫丫的合声:“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王老大娘手提一柳条篮子走进来,她把面盆里装得战利品的一一放到篮子里,她又把面盆放到桌子上。
  王老大娘:“丫丫,伯伯给了你这么多战利品。你可丰收啰!走,咱走了,和伯伯说再见!”
  王老大娘一回头,看着丫丫拉着陈从源的手不放。
  王老大娘笑着:“老陈呵!我说什么来着,你可别让这个缠磨头把你缠住了,她呀!可会磨人啦,一会儿就把你套牢了。”
  王老大娘拽着丫丫的胳膊,使劲的往外拉着。
  王老大:“走吧,丫丫,小孩子家家的,别再给你伯伯添乱了。”
  丫丫噘着嘴不高兴。
  丫丫:“不嘛,我的心愿还没说呢!我不说,伯伯怎么帮助我呀!奶奶,我求求你了。你别再给我添乱了,行不行呵!”
  王老大娘笑了:“这孩子的性子拧,执拗的很,随她爸爸。自己认准的理儿,八匹骡子也拉不回来。”
  陈从源:“孩子,说吧,有什么心愿,我一定帮你。奶奶也不是外人,说吧!”
  丫丫:“我就是想要一顶灰色粗布八角军帽,一顶我爸爸妈妈、您,还有许许多多红军叔叔的八角军帽。我长大了,就要象你们那样,戴上这红色五角星的帽子,打敌人,打坏蛋,干革命。”
  陈从源:“孩子,你见过红军的八角军帽吗?你是怎么知道红军帽子上有五角星的?”
  丫丫:“我没有见过红军的八角军帽,是奶奶说的。”丫丫的手指着奶奶。
  闪回:
  王老大娘家中。
  土坑上,两只粗糙的手翻腾着一个蓝花布包袱……
  蓝布包袱里有两件婴儿衣裤,一顶普通的灰色粗布八角军帽夹在衣服中间,一只粗壮的大手小心翼翼地取出帽子,帽子上透着斑斑汗痕,染着硝烟污迹,厚厚的帽沿边已经破烂得毛絮絮的了,唯红布五角星显得那样鲜艳。
  粗壮颤抖的手翻过军帽,衬里儿上写着两个笔划不太熟练但却工整的黑字——王宏义。
  大儿子王宏义:“娘,我和您儿媳都是红军战士,这顶帽子留给孩子,愿这普通的灰色八角军帽上的五角红星给她带来好运,愿五角红星伴她成长,让她长大了也去当红军,跟着毛主席闹革命。”
    
  陈从源:“好!伯伯答应你,一定送你一顶挂着五角红星的红军八角军帽。”
  丫丫满意地笑了。她吃力地抱着那个盛满战利品的篮子,稚嫩的脸上充满着满足和期盼,蹦蹦跳跳地跑出了门。
  王老大娘歉疚地:“说来也真难为孩子了,那一年,俺们这里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山澗冲下来了山洪,河水带着泥石流滚了下来。我一手提个篮子,一手拽着宏声,肩上背着丫丫,飞快地向山上的人家跑去。半路上一阵山风刮来,把篮子刮跑了,篮子里的几件衣服也随风飘走,眼见着衣物在洪水里翻滚着,那顶灰色八角军帽在水中漂来荡去,唯有那红布五角星显得那样鲜艳夺目,俺们呼喊着:帽子,帽子……乡亲们用木棍子帮着打捞,当时风大浪高,眼见着五角星帽离俺们越来越远,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为失去这顶军帽,我难过了好长时间,总觉得对不住我孙女,这可是她爸妈给她留下的信物呵!后来,我把发生的这些事告诉了孩子……”
  陈从源微笑着向王老大娘做着保证。
  陈从源:“大娘,完成丫丫的心愿也是我的意愿,我们团里很多同志都是当年的红军战士,找一顶八角军帽问题不大,这个任务交给我好了。我就喜欢这个孩子,聪明漂亮,又懂事。人小志气高。”
  王老大娘:“常说七岁八岁的孩子讨人嫌,这一晃呵!丫丫长大了,懂事了,虽多数乖巧伶俐,可有时也顽皮,总是想着法儿得淘气。也是呵!这孩子的毛病都是让我惯得宠得没样,没大没小的,让你见笑了不是。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我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即使她犯了混惹了祸,也舍不得戳她一指头,最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吓唬一下罢了。
  陈从源:“丫丫的爸爸什么时间参加的红军?”
  王老大娘:“说来话长,大儿子王宏义,十五岁那年俺们这里闹饥荒,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他和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结伴,一同到山外平原地方讨饭,为的是逃个活命。他这一走就是八年,没有一点音信。我是天天想,日日盼,总感觉着他还活着,就这么等着,盼着,没成想,这一天真得就等到了……”
  闪回:
  王老大娘家中。
  一个高高个子的年轻人进了家门,他一身农民装束,上身着黑色布褂,下身穿青灰色布裤,肩上挎着一个小蓝布包,怀里还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
  王老大娘不解地望着来人。
  王老大娘:“哎,小伙子,你是逃难的,还是走亲的?怎么一个人抱个小孩子来到这里?孩子的妈妈是不是在外边,快让她进屋歇会来。是不是饿了?等着,我给你们做饭吃。”
  来人突然跪在王老大娘面前哭了。“娘,我是你的儿子宏义呵!”
  王老大娘惊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盯着来人。
  王老大娘:“宏义!”王老大娘脱口而出,然后百感交集搂住了年轻人,声调异常,泪流满面。
  王老大娘:“宏义?你真的是我的宏义!你离开家……八年多啦……我哪一天不想着你呀!那一年,你爹饿死在家里,你又出去逃命,家里少了两根顶梁柱,我是悔青了肠子,后悔出了心……娘糊涂呵!不该放你下山,咱一家人活着在一起,就是饿死,娘几个也要死在一起……”她擦着眼泪悲伤地说。
  她又一次捧起这张脸仔细地端详着,眼前这个男人,看着面熟,男人怀里孩子的小手紧紧的抓着他的衣裳袖子。王老大娘眼睛里流露出怀疑的神色,她急忙放开自己的手。
  王老大娘:“不对呀,我的宏义走时还是个半大小子呢。这个孩子?”
  王宏义:“娘,这孩子是您的孙女。”
  “孙女!”老人拉起宏义,急忙把孩子抱在自己怀里仔细端详着。
  王老大娘:“孙女!我的孙女!噢!太像了,看那眉眼,弯弯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孩子多大了,叫啥名子?孩子的妈妈呢?”
  王宏义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半旧的照片来递给王老大娘。
  王宏义:“娘,这个孩子再过五十天就是孩子周岁的生日。因为她妈妈也是红军,孩子出生后寄养在老乡家里。老乡有个孩子与她一般大小,两个孩子吃一个妈妈的奶水,吃不饱肚子,饿得瘦小,看上去她和五六个月的孩子差不多,咱的孩子小名叫丫丫,大名叫王柳洁。照片上,靠右边第一个留短发的女孩就是您的儿媳,也就是丫丫的妈妈,她叫柳芹。柳树的柳,芹菜的芹,孩子的名子是各取我们两人的姓氏,那个“洁”的寓意是洁白如玉,希望她长大做个玉洁冰清的人。以后有孙女与您老做伴,见孙如见儿。想儿媳了就看看照片。就不要惦记着我们了,我们都是红军的人了。”
  王老大娘:“红军?”
  “是的,红军就是咱老百姓的部队。专打土豪劣绅,地主老财,只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穷人才有好日子过。我和兰柱几个人逃到山外,讨饭到了山东,后来又和人奔赴陕北,在刘志丹领导的红十五军团当了一名红军战士。”
  王老大娘:“那可好了,咱穷人就盼望这一天呢!儿子,你这次回来要在家里多呆几天,
  多陪陪娘。
  儿子歉疚地:“娘,对不起,我不能在家多呆,我还有重要任务,这次要不是领导让我顺便把孩子送回来,我是没有时间回家的,等革命胜利了,我和柳芹会回来看您的。
  王老大娘理解地:“儿子,你走吧!我知道你们走得是正路,娘不拦你。你在红军队伍里要好好干,孩子放在家里,娘就是要饭吃,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你们就放心吧。”
   
  王老大娘乐呵呵地唠叨着:“团长,你猜怎么着,这孩子还真是个开心果。一岁多点就会叫奶奶,小嘴甜得象抹了蜜,超会哄人。那一年,她还不到三岁,我从地里忙活回来,她接过我手中的镰刀,用帚把扫着我身上的尘土,噘着小嘴说:奶奶,等我长大了,我种地打柴,你在家歇着,我养活你。我挣了钱,给你买好多好多的新衣服,给你买好多好多的好吃得。孙女的话感动得我老泪纵横。夜晚,我躺在炕上,她用小拳头给我捶背,用小手给我捏肩,那一刻,我好享受呵!我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却感到自己仿佛是返老还童,一天到晚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有了孙女呵!我还真不太屡虑大儿子了。孙女就是我的心肝宝贝,怎么看,怎么顺眼,就是喜欢待见的不得了。真象人们说得那样:噙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我自己有时也奇怪,年轻的时候,自己的儿子也没这么宠爱过。人老了,反而一天也离不开孙女啰!孙女呵!是奶奶的命根子,是奶奶贴身的小棉袄啰!”
      陈从源:“大娘,这就叫母爱转移,您对儿子的挚爱,对儿媳的情爱都转移到孙女身上啦!这就是隔辈人至亲至爱的缘故。”
  王老大娘爽快地与陈从源谈着,眼睛里流露出爱意。
  王老大娘:“是呵!人常说嘛:辈辈人辈辈亲,打折了骨头还连着筋呢!何况她还是我的亲孙女呢!隔辈亲是天生的。看我啰啰嗦嗦又和你说了这么多闲话。不耽误你了。”她满意地走出屋门。
   
  屋门外。
  王老大娘摘下腰上系的围裙,拍打着身上的草屑和灰尘。正要转身进屋时身后跑过来一个斜背小马枪,手提一件崭新的日本军用帆布包的小战士,口中轻轻的呼娘声,让人听的心里甜甜的。
  小战士:“娘,娘。”
  王大娘听见呼唤,回转身来,惊喜地拍着两手。
  王老大娘:“小好子,是你呀!想煞娘啦。”她热情地拉着郑好的手左看看右看看。  
  王老大娘:“孩子,自从你们上了白石山,可有日子见不到你了。看,你的衣服破了个口子……”
  郑好露着两个小虎牙笑着。
  郑好:“娘,没事,这个口子不大,不碍事。家里就您老一人?丫丫呢!我可想我大侄女儿了。”
  王老大娘麻利地把一碗热水送到郑好手里。
  王老大娘:“小好子,你往炕头上坐坐,喝了这碗水,暖暖身子。披上这件破棉袄,我给你缝缝你的衣服,耽误不了你多少功夫。你问丫丫呵!她呀,刚才还在家里,这会儿又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咱部队打了大胜仗,她可欢实了,又唱又跳的。”边说边戴着老花镜缝起了衣服。
  郑好喝了一口水叭咋着咧着嘴露出了小虎牙。
  郑好:“娘,真甜,水里放了糖。”他边说边从帆布袋里取出:饼干、罐头,和一小盒酱油粉……
  炕上摆着花卡子、红头绳和花花绿绿的丝绸带……
  郑好喝着水,擦着额上的汗珠。
  郑好:“娘,这是上级分配下来的战利品,这是日本糖块,还有日本饼干。这些个东洋货都是营长吩咐我们班专门给你留下的,牛班长让我给您老捎来。那些红花柳绿的东西是方主任送给丫丫的。这袋酱油粉是我特意给您的。它就是个调味品,做个菜呀汤呀放一点就成。宏声哥哥回来过没有?他从俺们班调去当炮兵时,他不愿意走,俺们班也不愿意放他走。牛班长说继续向上级领导打报告,调他再回俺们侦察班。”
  王老大娘:“谁知道你宏声哥哥的想法是啥呀?”
  王老大娘慢条斯理道来:“你宏声哥身材高大,生性刚强,老实憨厚,作战勇敢,学习刻苦,是全连头一号人物。他生在山地,长在山地,参军后战斗在山地,山地就是他的世界,实在是他没有见过那种大平原的豪阔场面。一次他随部队执行任务到了山外,他竟把一群鸭子当成了天鹅,开枪打死了几只,受到批评后,他第一次知道鸭子原来是人家畜养的。回家和我讲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大笑着在院子里学鸭子一跩一跩地走路呢!营长喜欢他的聪明机灵,干什么事有个琢磨劲,说他特有文艺天赋,出个节目说段快板表演得像模像样的。团长欣赏他的个子高大,身强力壮力大无比。”
  闪回:
  程万里望着王宏声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对王老大娘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程万里:“大娘,我们团长那令人敬佩勇敢沉着,他的身边非常需要有个机智英勇的警卫员去照料……做团长的警卫员我是看好王宏声了。”
  
  陈从源看着眼前的王宏声,嘴巴笑出了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竹雨凝
  • 其他
    pet
  • 自媒体
    aht
  • 一妄想
    红尘一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共有 1 个评论
李继华   黑龙江黑河  2016/12/23 8:19:00 
是改编的吗?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8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蓝色游戏(主旋律)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狗与老人(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带上快乐上路(主旋律)
姑娘(主旋律)
一本应收账款(主旋律)
浦江黎明芙蓉花(主旋律, 历史)
期货男人 上(主旋律)
麻哥(主旋律)
无泪的雨(主旋律)
金火云(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