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8321
阅读:10650
发表:2017/10/6 修改:2017/10/8
主旋律,农村,历史
小说
花园村往事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而且,村人还有言在先,若你找不着的话,你是毁了人家的名声,那就得要赔该村一头牛或一匹马或者用等价的银两来抵偿。于是,花园村人除了开挖荒地栽种粮食勉强找到一定粮食来补助生活费外,许多人家几乎都是靠外出做小偷小摸加上栽种少量的鸦片烟卖出去购田置地给子孙耕种啦。从此,村前这一坝田地又回到了花园村人的手中来。
三
下面我来叙述在那样的贫困年代里,曾有那么两三家人做贼所设想出来的诡计吧。首先,他们会利用自家的水田挨着河边这个有利条件。在耕田赶水的季节里,做贼的人家先用自家的牛儿去耕田,然后趁大天白日从路上拦截了别处的耕牛来,赶进了河里头,随后也赶着自家的牛儿进河里头来清洗,挖田里的泥土去糊了别人的牛身一层泥,再拽上岸来拉进田里去耕田。等别人找来的时候,已认不识田里的牛才是自家的牛,只会沿着河岸到处往河里看。当然,村人看见盗贼换牛后,也跟他们家团结一致,放口随人家怎样去找也好,但一定要找得到,如果真找不到,看来人怎样解释了。
来人答应说若找不着愿挨罚了多少酒肉钱都行。因为做贼者自己的牛都已清洗干净,早就拽上岸来拴在河岸边的树桩上,随便外面的人怎么认都行。但来人满怀信心,还下了赌命,说了如果真找不到牛就按损失的牛价赔偿五十只鸡,一百斤白酒,五十斤猪肉,再加五十斤大米来赔罪,如不拿来,就先用主人家一个人留下来做人质。然而花园村人还加价,说一头大牛只管得了这些,至少还要外加二十斤黄豆和五十斤小麦。可来找牛的一行人全都答应了,并说了若找不到,开不起这笔赔偿费,那就任由花园村处置。
可是,从远方过来找牛的人就是想不到,他们只会沿着河里浓荫处一路找下去,村里人也请他们要认真地看好每一个角落,如果河里还有牛儿洗澡,更要认认真真地看清楚,千万不能认错,究竟哪头牛是你们家的就拉上来。只要真找得上,那就请大家来评价。看看那头牛有多大,真正值多少钱,村里还要陪他们外村人双倍至五倍的价钱,并一路放鞭炮送外村人进村。结果,河里的每一头怎样看都不像自己家的,不可能随便拉上来呀。到头来,失主不但未得利,反而还要多开支几斗米外加几十只鸡和一两百块银元的酒肉钱。而且还要坐到酒桌边挨花园村人教训。
其实,有人告诉失主说,明明看见有人赶着一头牛顺着河岸一路走上来,可是,等失主慢慢走到花园村来找寻走失的牛马时,别说只找一段路,就是找到密林的尽头也始终找不到。来人自言自语说,就算他很快宰杀了老牛吃了肉去,做贼的也不至于这样快吧,至少河里河岸总留下一定的痕迹吧。反正,寻牛者是直接找不出原因了,“是不是牛儿真的会钻土了?”寻牛者自怨自艾起来。有些外乡镇失主都说,反正只要一丢了牛或马,就只好认栽,若硬要去找寻,就必须找得到,否则,失主还要再赔一头牛的价款。
也正是从那个民国二十六年起,花园村人从事此种发财的那两三家人好骄傲,他们常常向寻牛的外乡人宣布自己的规矩:谁要来找牛都行,他说有多大我们就承认有多大,但必须找得到,若找不到,就必须赔偿跟他说出来一样多的牛价款。
下面还有这么一家做贼更高明。就是无论炎天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寻牛者听外村人说明明看见做贼者牵起一头牛跨进某某家牛圈里去,可寻牛者找到该村查找到该人家户时,哪怕掘地三尺也找不到牛儿了。做贼者把自己家所有房间的门都打开,他说为了方便寻牛者好查找牛。可是,无论猪圈、牛圈、马圈和人居的堂屋、厨房,甚至是大人、年轻人、小人的寝房,还任由你翻箱倒柜地查找,就连床底、衣柜,箱子都不放过,也始终见不到牛的一根毛。
但是失主既然“上门打到家”,就必须找得到牛儿出来,否则又该怎样交代了。因为上门查房,毕竟比沿河岸寻牛要严重得多。当然,失主也向主人家下保证了,若真找不到牛,那就按照他们提供的牛儿大小,牛儿该值的价款三倍赔偿,并买一挂炮竹当全村人的面燃放赔罪。然而在那个贫困的年月里,仅凭失主提供的一面之词就断定可靠性大而决定查房。可寻牛者万万想不到,他们已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来查找,可就是怎么查找也查找不到呀。
结果自然是寻牛者失败,到头来就只任由屋主人发脾气了:怎么样?我家就不用罚你家赔我三头牛,但至少也得赔我一头牛,并且还得罚你家出十斗玉米,十斗大米,另外再罚你家五十斤白酒,三十斤猪肉来给全村人吃喝。还有,你家所提到的那一长串炮竹是必须要有的。
其实,真正的,大牛就在他家顶楼上。为何主人家能够把牛躲进顶楼上区哩?牛又爬不上楼梯去。原因是做贼的人脑子回转,他们利用杠杆的原理,先用长树子,一头拴起把牛,几个人在另一头使劲拉起绳子,就轻易把牛吊到楼上去了。当贼人把一切事情办好后,四面封成仓库的顶楼再用一把大锁锁住顶楼的门,就赶快把杠杆架子拆掉便没事了。
那时,失主咋会想到贼人会玩起这一招来呢。就这样子,失主丢掉的牛就只好白白地丢掉了。而且,每找还好,既然来找了,就得按照双方约定的赔偿人家的“牛”或者几斗大米坐下酒的菜钱,最后还要坐下来老老实实听人家的教训——以后再犯,还要多罚你们十二斗大米,外加一百二十块银元。
最终还是失主伤心掉泪哀哭回家去。
四
在那个不幸的年月里,万恶的旧社会就总是这样平静不下来。直至后来还竟然变得复杂多了。
正是过此后不久,外地人就会扛着洋武器干涉来了。正是这一年的某天,善于偷牛盗马,常年出入于河岸与田地之间的阿涛也在乡场上因为耀武扬威,才给外村人手举一杆长枪射死了。从此,他家就失去了牛油和马肉、猪肝这样的美味佳肴了。最会把牛吊进顶楼去的阿通,也因为给几个同乡欺骗说,咱出去捞一笔好生意赚大钱,便很快给这几个同乡人在半路上用刀砍脖颈死掉了。从这时起,无论谁都见不到他们两家的孩子抬饭碗出来扒饭时,孩子的饭碗里尽是肉。有个别乡亲此时只要见着他们两家无论是哪一位,都这样对人家刮着鼻子说:你们家现在牛油,马肉还多不多呀?
此段时间,外面确实亮出了洋武器,这是真的,花园村人都睁大眼睛看见了。那些扛枪操正步的乡间野蛮人确实个个都趾高气扬,不管走到哪儿都显得很威风。叫谁下跪谁就得下跪,叫谁喊叫他做爹,谁就得喊叫他做爹。因为只要你稍微反抗一下,甚至反应上只稍微迟钝了一点点,就要挨枪柄重重地从头上砸下来,而且持枪人还马上调转枪口对准别人的头扣动了扳机,“呯”惊天动地的枪声,就见到下跪是的人四脚朝天了。地上瞬间便流淌出一滩鲜红的血来。然后,持枪人还打呼哨慢悠悠甩着手抡着枪扛在肩头上扬长而去。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传外面真来了大“红”人。从此起,花园村也开始抬不起头来喽。以后乡人也听说区长大人真的吊起了一把左轮手枪,经常带着一帮狗腿子,一人一杆长枪,在每个赶乡场的日子里,三、四十人列队操正步在乡场上来回晃动,狗腿子们都很听话,大伙最听头人对他们指手画脚。而且,乡长也很快带领四、五个人扛着长枪加入了操正步的队伍。再以后,听说各乡的乡长也背起一把驳壳枪,吹着口哨吆喝五、六个狗腿子背着长枪跟后听指挥。
不久,从全乡到全区,肥沃的水田,肥沃的旱地一块接一块给区长和各乡乡长低价买走了,田赋一年又一年给区长、乡长派来的狗腿子统统收走了。当时,什么所谓的“大包精米”呀无力缴纳的便统统被区长、乡长逼着上缴了。村民的粮食从此一年比一年更不够吃,日子一天比一天更不好过,直至后来生活实在安排不下去了,方有个别强硬的村人奋力起来维护起了村人的利益。因为此时此刻的区长、乡长经常派狗腿子扛长枪进村寨来逼迫村民交租,逼着缴纳名目繁多的赋税,再加上哪家凡有二男丁以上的,必须要有一人当兵上前线去。因此,抓兵摊派在家乡莫不弄得民不聊生,本地的乡绅搞得花园村及其附近的几十个村寨很多地方田地都慢慢地变得荒芜起来了。
虽然花园村男人女人都算是很会抵抗,可手里只有杀猪刀和简易的火铳,怎么干也总是抵挡不住区长、乡长大人队伍的洋武器呀。到头来还是眼睁睁让人家拎了自家的鸡,拉走自己的狗,并当你的面杀掉你的猪羊,强行牵走你唯一的牛和马你也拿他们没办法。那一年,我的爷爷只有二十七、八,在村里算是个性格暴躁的人。每逢遇到这种事他都要狠命抵抗到最后,也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拼出个鱼死网破为止。可到此时候呀,他也不免给官家的铁子弹打了个下马威。
据老辈们吹牛,说我的爷爷当年还是挺厉害的。讲打架这样的蠢事,除非对方使用枪支,若比打拳头甩石头或玩刀,他一个人可拼得了一般人十来个。据本家族一位八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的老爷爷介绍,他说,当年就曾有那么一回,我村与临乡水口村打架,因为花园村小,自然人数比对方少得多。加上他当时不在场,数全村的男子汉从二十岁到五十岁只不过有三十来人,而这三十来人中还有十来人体弱多病,自然能够上战场的也就只不过二十来人。但人家水口村村子大,男子汉至少八十人。我村赶场天一旦跟人家惹起架后,就很快被对方打退了十多华里。并且还差不多被对方杀进村里来,本村也有七、八人受伤了。多亏我爷爷和两个汉子在两天前就到外面讨生活而这天傍晚刚好回到村里来,他们三个壮汉看到这阵势,赶紧各自抓起藏在家里的马刀插到背上去背好,各自抓起自家的一个麻袋装上十多块石头背起,左手抓上三块石头,右手抓上一块石头,就冲出了村里来。我爷爷和另外两个壮汉同时举起右手就对着进村来的石拱桥上正冲进来的水口村人横扫三块石头过去,顿时便见对方两大汉应声倒地。紧跟着,我爷爷再扫过去第二块石头,又见到对方一位壮汉跟着应声倒地,随后我爷爷的两个壮汉也同时脱手,跟着横扫石头过去,又马上见到对方一位男人应声倒地。这时,水口村人见到本村有四个壮汉倒地了,赶紧猛扑过来,胡乱地向我爷爷他们三人打来石块,并趁势把被打倒在地的那四个人拽走了。我爷爷等人又趁势一齐横扫十几块石头过去,又见到水口村人再倒下去几个。恰巧在这时,乡长和他的狗腿子六七人对着天上鸣枪。两边人马才这样各自回村。
下一个赶场天又来到了,我爷爷和那两个壮汉召集全村男丁,说,千万不能让别人小看我们,快找水口村人麻烦去,他们竟敢追你们到村前桥头上,太丢人了。几个好战分子一说罢,马上返回家里去,一人提来一把大马刀,再用麻布袋子装好石块,便浩浩荡荡地开进对方的乡场去找水口村人干架了。
当然,水口村人也很快集结到一起来,两村说好就把战场摆在乡场外的马路上。开战的哨子一响,我爷爷他们三人就奋不顾身地埋着头一齐横扫石头过去,就立马见到水口村人瞬间有两人到三人倒地。我爷爷他们又再一齐对准水口村人横扫石头过去,又立马见到水口人村倒地两三个人。我爷爷他们左突右闪,便让开对方石头,便埋头横扫石头过去,对方又不断出现男子倒地。双方才开战不过二十来分钟,水口村人就被追赶去五六华里。加上我爷爷带头冲在前,两个壮汉也紧随其后,三人不怕死地猛冲猛打。对方哪怕人多势众也纷纷退却。不到半个小时,对方就退去了大约十华里远。都快打到对方的村寨去了。就因该村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爷爷一行人才不得已沿来路折回。
就因此,我爷爷和他的两个同伴就因为打架而闻名远近村寨起来。据老一辈人说,只要那个村寨敢惹起了我村来,那就注定他那一村很快倒霉。村里老辈们都总说,我村当年如果真的跟哪村惹事了,打架是不能少了我爷爷。就连我奶奶都说:确实,当年只要你爷爷在场,这村子去打哪一村没有拿不下来的。可惜呀,你爷爷当年就因为一场罕见的怪病,他跟你大爷爷就因为这场怪病,七天之内他们两兄弟就去世了。
五
三
下面我来叙述在那样的贫困年代里,曾有那么两三家人做贼所设想出来的诡计吧。首先,他们会利用自家的水田挨着河边这个有利条件。在耕田赶水的季节里,做贼的人家先用自家的牛儿去耕田,然后趁大天白日从路上拦截了别处的耕牛来,赶进了河里头,随后也赶着自家的牛儿进河里头来清洗,挖田里的泥土去糊了别人的牛身一层泥,再拽上岸来拉进田里去耕田。等别人找来的时候,已认不识田里的牛才是自家的牛,只会沿着河岸到处往河里看。当然,村人看见盗贼换牛后,也跟他们家团结一致,放口随人家怎样去找也好,但一定要找得到,如果真找不到,看来人怎样解释了。
来人答应说若找不着愿挨罚了多少酒肉钱都行。因为做贼者自己的牛都已清洗干净,早就拽上岸来拴在河岸边的树桩上,随便外面的人怎么认都行。但来人满怀信心,还下了赌命,说了如果真找不到牛就按损失的牛价赔偿五十只鸡,一百斤白酒,五十斤猪肉,再加五十斤大米来赔罪,如不拿来,就先用主人家一个人留下来做人质。然而花园村人还加价,说一头大牛只管得了这些,至少还要外加二十斤黄豆和五十斤小麦。可来找牛的一行人全都答应了,并说了若找不到,开不起这笔赔偿费,那就任由花园村处置。
可是,从远方过来找牛的人就是想不到,他们只会沿着河里浓荫处一路找下去,村里人也请他们要认真地看好每一个角落,如果河里还有牛儿洗澡,更要认认真真地看清楚,千万不能认错,究竟哪头牛是你们家的就拉上来。只要真找得上,那就请大家来评价。看看那头牛有多大,真正值多少钱,村里还要陪他们外村人双倍至五倍的价钱,并一路放鞭炮送外村人进村。结果,河里的每一头怎样看都不像自己家的,不可能随便拉上来呀。到头来,失主不但未得利,反而还要多开支几斗米外加几十只鸡和一两百块银元的酒肉钱。而且还要坐到酒桌边挨花园村人教训。
其实,有人告诉失主说,明明看见有人赶着一头牛顺着河岸一路走上来,可是,等失主慢慢走到花园村来找寻走失的牛马时,别说只找一段路,就是找到密林的尽头也始终找不到。来人自言自语说,就算他很快宰杀了老牛吃了肉去,做贼的也不至于这样快吧,至少河里河岸总留下一定的痕迹吧。反正,寻牛者是直接找不出原因了,“是不是牛儿真的会钻土了?”寻牛者自怨自艾起来。有些外乡镇失主都说,反正只要一丢了牛或马,就只好认栽,若硬要去找寻,就必须找得到,否则,失主还要再赔一头牛的价款。
也正是从那个民国二十六年起,花园村人从事此种发财的那两三家人好骄傲,他们常常向寻牛的外乡人宣布自己的规矩:谁要来找牛都行,他说有多大我们就承认有多大,但必须找得到,若找不到,就必须赔偿跟他说出来一样多的牛价款。
下面还有这么一家做贼更高明。就是无论炎天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寻牛者听外村人说明明看见做贼者牵起一头牛跨进某某家牛圈里去,可寻牛者找到该村查找到该人家户时,哪怕掘地三尺也找不到牛儿了。做贼者把自己家所有房间的门都打开,他说为了方便寻牛者好查找牛。可是,无论猪圈、牛圈、马圈和人居的堂屋、厨房,甚至是大人、年轻人、小人的寝房,还任由你翻箱倒柜地查找,就连床底、衣柜,箱子都不放过,也始终见不到牛的一根毛。
但是失主既然“上门打到家”,就必须找得到牛儿出来,否则又该怎样交代了。因为上门查房,毕竟比沿河岸寻牛要严重得多。当然,失主也向主人家下保证了,若真找不到牛,那就按照他们提供的牛儿大小,牛儿该值的价款三倍赔偿,并买一挂炮竹当全村人的面燃放赔罪。然而在那个贫困的年月里,仅凭失主提供的一面之词就断定可靠性大而决定查房。可寻牛者万万想不到,他们已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来查找,可就是怎么查找也查找不到呀。
结果自然是寻牛者失败,到头来就只任由屋主人发脾气了:怎么样?我家就不用罚你家赔我三头牛,但至少也得赔我一头牛,并且还得罚你家出十斗玉米,十斗大米,另外再罚你家五十斤白酒,三十斤猪肉来给全村人吃喝。还有,你家所提到的那一长串炮竹是必须要有的。
其实,真正的,大牛就在他家顶楼上。为何主人家能够把牛躲进顶楼上区哩?牛又爬不上楼梯去。原因是做贼的人脑子回转,他们利用杠杆的原理,先用长树子,一头拴起把牛,几个人在另一头使劲拉起绳子,就轻易把牛吊到楼上去了。当贼人把一切事情办好后,四面封成仓库的顶楼再用一把大锁锁住顶楼的门,就赶快把杠杆架子拆掉便没事了。
那时,失主咋会想到贼人会玩起这一招来呢。就这样子,失主丢掉的牛就只好白白地丢掉了。而且,每找还好,既然来找了,就得按照双方约定的赔偿人家的“牛”或者几斗大米坐下酒的菜钱,最后还要坐下来老老实实听人家的教训——以后再犯,还要多罚你们十二斗大米,外加一百二十块银元。
最终还是失主伤心掉泪哀哭回家去。
四
在那个不幸的年月里,万恶的旧社会就总是这样平静不下来。直至后来还竟然变得复杂多了。
正是过此后不久,外地人就会扛着洋武器干涉来了。正是这一年的某天,善于偷牛盗马,常年出入于河岸与田地之间的阿涛也在乡场上因为耀武扬威,才给外村人手举一杆长枪射死了。从此,他家就失去了牛油和马肉、猪肝这样的美味佳肴了。最会把牛吊进顶楼去的阿通,也因为给几个同乡欺骗说,咱出去捞一笔好生意赚大钱,便很快给这几个同乡人在半路上用刀砍脖颈死掉了。从这时起,无论谁都见不到他们两家的孩子抬饭碗出来扒饭时,孩子的饭碗里尽是肉。有个别乡亲此时只要见着他们两家无论是哪一位,都这样对人家刮着鼻子说:你们家现在牛油,马肉还多不多呀?
此段时间,外面确实亮出了洋武器,这是真的,花园村人都睁大眼睛看见了。那些扛枪操正步的乡间野蛮人确实个个都趾高气扬,不管走到哪儿都显得很威风。叫谁下跪谁就得下跪,叫谁喊叫他做爹,谁就得喊叫他做爹。因为只要你稍微反抗一下,甚至反应上只稍微迟钝了一点点,就要挨枪柄重重地从头上砸下来,而且持枪人还马上调转枪口对准别人的头扣动了扳机,“呯”惊天动地的枪声,就见到下跪是的人四脚朝天了。地上瞬间便流淌出一滩鲜红的血来。然后,持枪人还打呼哨慢悠悠甩着手抡着枪扛在肩头上扬长而去。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传外面真来了大“红”人。从此起,花园村也开始抬不起头来喽。以后乡人也听说区长大人真的吊起了一把左轮手枪,经常带着一帮狗腿子,一人一杆长枪,在每个赶乡场的日子里,三、四十人列队操正步在乡场上来回晃动,狗腿子们都很听话,大伙最听头人对他们指手画脚。而且,乡长也很快带领四、五个人扛着长枪加入了操正步的队伍。再以后,听说各乡的乡长也背起一把驳壳枪,吹着口哨吆喝五、六个狗腿子背着长枪跟后听指挥。
不久,从全乡到全区,肥沃的水田,肥沃的旱地一块接一块给区长和各乡乡长低价买走了,田赋一年又一年给区长、乡长派来的狗腿子统统收走了。当时,什么所谓的“大包精米”呀无力缴纳的便统统被区长、乡长逼着上缴了。村民的粮食从此一年比一年更不够吃,日子一天比一天更不好过,直至后来生活实在安排不下去了,方有个别强硬的村人奋力起来维护起了村人的利益。因为此时此刻的区长、乡长经常派狗腿子扛长枪进村寨来逼迫村民交租,逼着缴纳名目繁多的赋税,再加上哪家凡有二男丁以上的,必须要有一人当兵上前线去。因此,抓兵摊派在家乡莫不弄得民不聊生,本地的乡绅搞得花园村及其附近的几十个村寨很多地方田地都慢慢地变得荒芜起来了。
虽然花园村男人女人都算是很会抵抗,可手里只有杀猪刀和简易的火铳,怎么干也总是抵挡不住区长、乡长大人队伍的洋武器呀。到头来还是眼睁睁让人家拎了自家的鸡,拉走自己的狗,并当你的面杀掉你的猪羊,强行牵走你唯一的牛和马你也拿他们没办法。那一年,我的爷爷只有二十七、八,在村里算是个性格暴躁的人。每逢遇到这种事他都要狠命抵抗到最后,也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拼出个鱼死网破为止。可到此时候呀,他也不免给官家的铁子弹打了个下马威。
据老辈们吹牛,说我的爷爷当年还是挺厉害的。讲打架这样的蠢事,除非对方使用枪支,若比打拳头甩石头或玩刀,他一个人可拼得了一般人十来个。据本家族一位八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的老爷爷介绍,他说,当年就曾有那么一回,我村与临乡水口村打架,因为花园村小,自然人数比对方少得多。加上他当时不在场,数全村的男子汉从二十岁到五十岁只不过有三十来人,而这三十来人中还有十来人体弱多病,自然能够上战场的也就只不过二十来人。但人家水口村村子大,男子汉至少八十人。我村赶场天一旦跟人家惹起架后,就很快被对方打退了十多华里。并且还差不多被对方杀进村里来,本村也有七、八人受伤了。多亏我爷爷和两个汉子在两天前就到外面讨生活而这天傍晚刚好回到村里来,他们三个壮汉看到这阵势,赶紧各自抓起藏在家里的马刀插到背上去背好,各自抓起自家的一个麻袋装上十多块石头背起,左手抓上三块石头,右手抓上一块石头,就冲出了村里来。我爷爷和另外两个壮汉同时举起右手就对着进村来的石拱桥上正冲进来的水口村人横扫三块石头过去,顿时便见对方两大汉应声倒地。紧跟着,我爷爷再扫过去第二块石头,又见到对方一位壮汉跟着应声倒地,随后我爷爷的两个壮汉也同时脱手,跟着横扫石头过去,又马上见到对方一位男人应声倒地。这时,水口村人见到本村有四个壮汉倒地了,赶紧猛扑过来,胡乱地向我爷爷他们三人打来石块,并趁势把被打倒在地的那四个人拽走了。我爷爷等人又趁势一齐横扫十几块石头过去,又见到水口村人再倒下去几个。恰巧在这时,乡长和他的狗腿子六七人对着天上鸣枪。两边人马才这样各自回村。
下一个赶场天又来到了,我爷爷和那两个壮汉召集全村男丁,说,千万不能让别人小看我们,快找水口村人麻烦去,他们竟敢追你们到村前桥头上,太丢人了。几个好战分子一说罢,马上返回家里去,一人提来一把大马刀,再用麻布袋子装好石块,便浩浩荡荡地开进对方的乡场去找水口村人干架了。
当然,水口村人也很快集结到一起来,两村说好就把战场摆在乡场外的马路上。开战的哨子一响,我爷爷他们三人就奋不顾身地埋着头一齐横扫石头过去,就立马见到水口村人瞬间有两人到三人倒地。我爷爷他们又再一齐对准水口村人横扫石头过去,又立马见到水口人村倒地两三个人。我爷爷他们左突右闪,便让开对方石头,便埋头横扫石头过去,对方又不断出现男子倒地。双方才开战不过二十来分钟,水口村人就被追赶去五六华里。加上我爷爷带头冲在前,两个壮汉也紧随其后,三人不怕死地猛冲猛打。对方哪怕人多势众也纷纷退却。不到半个小时,对方就退去了大约十华里远。都快打到对方的村寨去了。就因该村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爷爷一行人才不得已沿来路折回。
就因此,我爷爷和他的两个同伴就因为打架而闻名远近村寨起来。据老一辈人说,只要那个村寨敢惹起了我村来,那就注定他那一村很快倒霉。村里老辈们都总说,我村当年如果真的跟哪村惹事了,打架是不能少了我爷爷。就连我奶奶都说:确实,当年只要你爷爷在场,这村子去打哪一村没有拿不下来的。可惜呀,你爷爷当年就因为一场罕见的怪病,他跟你大爷爷就因为这场怪病,七天之内他们两兄弟就去世了。
五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