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61620
阅读:6415
发表:2019/10/21
主旋律,农村
小说
挑泰山(第一、二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那是猫头鹰在啦呱。据说,泰山里还生长着千年何首乌,也会哭,哭声像月娃娃。相传,一个挑山人就遇到过一个,他寻着哭声找去,结果挖出来一个娃娃样的大何首乌,回家煮了吃,第二天返老还童,值钱着哩……睡吧,明天还有大活儿。”
“俺睡不着。哥,俺有个事不明白……你说,明天咱要把那个什么……缸……弄上去,后石坞到山顶的货运索道一开通,咱不就没活干了吗!再指望么混饭吃?”
“那叫索道液压缸……这不是你该问的事,也不是咱该管的事,不过,你要记着,这是咱该办的事。老大不小了,别操这么多心。”
“俺说的,这可是咱挑山工的大事啊。”
“郭玉凯,你以后最想干的事是什么?”
“哥,你怎么一下子叫起俺的大号来了,乍听起来像个浑名字似的。”
“郭玉凯,从明天起,哥就不再叫你的小名大毛蛋了,你也不要再叫哥队长了……我是说,以后你想干点么?”
“除了挑山,还是挑山,俺初中就差点没有上下来,能干么?再说,俺也跟着你挑了十来年的山了,俺就热挑山,干别的会不习惯。”
“要是没了挑山的活儿呢?”
“只要有泰山,就得有人上山,就离不开泰山挑夫,俺就永远失不了业。”
“说得好!可你想过没有,建了货运索道,挑泰山就挣不了几个钱了,你永远成不了万元户的。”
“俺想过,俺离不开泰山,要是不挑山了,俺可能就混不下去了……万元户俺不稀罕!”
“你和哥想的一样。我爷爷说过,咱挑山人的担子不能丢,咱挑山人就得像这担子能担能当,泰山更不能丢,咱挑山人心中不能没有一座泰山。我二老爷说过,千万不要打泰山的歪主意,不要想着让泰山变成咱自己的聚宝盆,咱要守护她,敬仰她,别让人给糟蹋了。我爷说过,哪怕就挑一趟泰山也得有足够的力气,光有足够的力气不行,还得有足够的精神,有足够的撑劲,有足够的耐性,你挑上一回、挑上一天不叫挑泰山,你要一挑就得是三十年、四十年。”
“哥,这些俺都懂!”
“郭玉凯,咱的入队誓词你要牢记一辈子。”
“记得。山再高,往上攀,路再长,上前走,不怕山高路远,永远做一根能挑能担的扁担。”
“郭玉凯,今天夜里我要正式收你为徒弟……你别吱声,现在咱就明开了,不搞什么仪式……哥不会改行,哥我还是一个挑山工,还是一个挑泰山的。明天,哥还要把队长的位子让给你……你还是别吱声,你要把咱泰山挑山队永远带下去,哪怕只剩下你自己。”
“哥,那你……”
“我当然还有别的事要干,不过我永远是个泰山挑夫,不会离开你和大伙儿。”
……
泰山初夏的早晨格外清新。
岳清亮比谁都清楚,索道液压缸一到位,泰山后石坞货运索道一运行,大多泰山挑夫的命运将就此改变,他自己也不会例外,挑泰山这一自古就有的行当,历史将会被改写。
过了这个夏天,岳清亮挑泰山就整整十五个年头,他有两大心愿一直没能实现,一个是泰山索道坐缆车,一个是泰山顶上看日出。是啊,一个泰山挑夫,平时谁有闲功夫去干这个!昨天夜里,岳清亮和郭玉凯啦完呱后,失了眠。岳清亮知道,那个索道液压缸一到,他实现这两个愿望的机会,有可能就要失去。
一大早,岳清亮乘上了最早一班缆车。
缆车上,他看到了那个转动的铁家伙,看到了哪碗口粗的钢丝绳,看到了那一座座安放在山顶上的大钢架……对它们,岳清亮再熟悉不过。
岳清亮坐在缆车里,泰山就在他的脚下,往日高不可攀的峰峦,变得那样渺小,任他踩踏,他似乎已置身于山外,他第一次有飞起来的感觉。无限风光在险峰,他渴望自己飞得更高些。缆车眨眼间就要到山顶,随着急速提升六七百米,他似乎已置身于天外,他想二老爷从升仙坊飞到玉皇顶应该和他一样,飘然欲仙,美妙无穷!
岳清亮登上日观峰,站在介丘岩上,眼前是一片波动的海洋,里面有舢板,有海鸥,还有渔夫,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让他渴望已久的世界,他想,在那边,二老爷一定会像挑山一样,起个老早去赶海。
岳清亮登上探海石,他两手打眼罩,极力找寻,漠漠远天,似乎更加高远,充满了神奇与向往,可就是不见二老爷的身影……
当通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波动的海洋就变成了起伏的山峦,一个一个驯服地偎依在泰山脚下。
这时,岳清亮似乎听到二老爷的泰山小唱从深深的山旮旯传来:
东岳泰山真不赖啊,
七十二帝来封禅啊,
金豆子山上坐一坐啊,
虬龙湾边看一看……
二老爷的声音低低地,有些黯哑,接着,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直到在岳清亮耳边清清亮亮地响起,直到整个泰山都淹没在二老爷那高亢豪迈的泰山小唱中。
十
一九九八年五月九日,农历四月十四,晴。
今天,是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今天成功向山顶搬运了货运索道最大配件液压缸。液压缸长达九米、重量近五吨。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这次搬运借鉴了上次的经验,顺利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青年突击队的团队精神和顽强战斗力。大家都知道,建成货运索道,对泰山挑夫来说有着划时代的影响,意味着大部分泰山挑夫将要下岗。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上午九点。
已被五花大绑的索道液压缸,静静躺在中天门停车场一侧盘道边上。
搬运索道液压缸的队伍陆续到达。这是以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为主力,联合了所有泰山挑山队组成的一支精干挑山队伍,总人数近一百五十人。
郭玉凯拿着画好的图纸在给大伙儿介绍:“这是后石坞到山顶货运索道的主体部件液压缸,总长九米半,总重四吨半,是国家花大价钱买来的,搬运时,要特别小心,一旦碰坏,就会减少它的使用寿命。”
搬运这家伙同样要途径十八盘。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基本采用了一九八二年搬运索道驱动轮时的办法,不同的是,这次搬运的液压缸身量长、体重大,有利有弊。经过反复论证,在上次“井”字大架基础上,改进了大架的结构,把“井”字架改成了“目”字架,在“目”架字底部增加了停车制动横杠,即便中途停在紧十八上大架也不会向下秃噜。还有一个大的变化是从使用便捷和省力考虑,把杠子改成了加粗的扁担。
人员上,比上次增加了许多,抬扁担的主力队员增加到八十八人,特地准备了绞盘、绞绳,外加拉纤、后援,共一百四十六人。
上午十点整。
搬运大队整装待发。
这时,四姑娘和林晓真匆匆赶来,插入后援队伍中。
“哟,五姑娘来了!”有人高喊。
“哪有五姑娘,五姑娘早就出嫁了!孩子都多大了!你该叫俺五大娘了!”郝大芳大声回了一句。
人群一片欢腾。
不打不成交。不曾想,岳清明惹得那个照片风波,促成了林晓真一段姻缘。那段时间,因那报纸上的照片,林晓真对岳清亮是穷追不舍,甚至形影不离,成了郝大芳的心头大患。郝大芳和岳清亮说:“我看这妮子实在是不好惹,要惹急了她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尽快想办法给她找个主儿。”岳清亮说:“现成的,大毛蛋要人有人、要粪(份)有粪(份),配她有余。”谁知,经他俩一撮合,成了!林晓真和大毛蛋成了亲,还拉着大毛蛋一起去谢郝大芳这个大媒人,这一谢媒人不要紧,林晓真和郝大芳还拉上了关系,林晓真干脆和四姑娘合伙挑起了山。从此,四姑娘变成了五姑娘……
一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岳清亮登到盘道边的道沿石上:“各位兄弟爷们,自古挑山人是一家,感谢的话我就不再多说。我宣布一个事,从今天开始,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的队长我不再担任,这个队长由我的徒弟大毛蛋……不,是郭玉凯兄弟接替,他年富力强,肯定能胜任,还望大伙儿多多支持……玉凯,来,接着……”
岳清亮转身将喊话筒和指挥小旗交给郭玉凯。岳清亮站在了大架子前头,拔下插在大架子前端的引导大旗。
那天,全副武装的岳清明,站在郭玉凯身边,比郭玉凯还激动,心里早就按捺不住。岳清明想,这将是发生在泰山上的又一次壮举!
这时只见林晓真从人群里跑到郭玉凯跟前,把一条宽大的红绸子用力系在了郭玉凯腰间,然后右手用力一拍郭玉凯的后背,大喊一声:“嘚——驾——”
只见郭玉凯两步跨到大架子跟前,望了望在前头引导的岳清亮,岳清亮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把红旗用力哗地一挥……
郭玉凯昂头挺胸,高喊一声:
“挑——山——啰——”
喊声振天,泰山回响。
郭玉凯猛地把小旗一挥,雄壮的泰山号子顿时响起:
起架啰——
嗨哟——嗨哟——
上肩啰——
嗨哟——嗨哟——
起步啰——
嗨哟——嗨哟——
……
随着铿锵号子,泰山嗡嗡作响。
挑山汉子们后臂搭前肩,结成一条巨龙,怒吼着,向着山巅进发……
泰山号子又响起:
挑泰山啰——
嗨哟——嗨哟——
闯天关啰——
嗨哟——嗨哟——
昂起头啰——
嗨哟——嗨哟——
挺起胸啰——
嗨哟——嗨哟——
高抬步啰——
嗨哟——嗨哟——
落稳脚啰——
嗨哟——嗨哟——
……
这一次搬运也是从中天门出发,终点是山顶北天门。尽管和上次搬运索道驱动轮相比规模更大、人员更多,可有上一次搬运索道驱动轮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搬运相对来说顺利得多。
整个过程,高潮迭起。
岳清明被现场浩大声势所震撼,心想,这一壮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天下午,顺利完成任务,挑山汉子们陆续下山。
岳清亮来到升仙坊,重重跪在升仙坊背面石柱下,面向玉皇顶,磕下三个响头。
……
这次采访,岳清明收获巨大,特别是抓拍到一组极其珍贵的镜头,这一组镜头将泰山挑夫伟岸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泰山之巅,与泰山同辉:
镜头一:蓄势待发。这张照片描述的是,在中天门出发地点,搬运工作一切就绪,主力队员等待下令,扁担林立,队员群情激昂。照片前景是绑着液压缸的“目”字大架,背景是泰山主峰和十八盘,主画面是八十八名主力队员昂首挺胸,身边矗立着八十八根粗壮的扁担,极具视觉冲击力。反映了泰山挑山工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卓越情怀。
镜头二:锐不可当。这时,泰山号子打响,队员起架上肩,大架前头高昂,顷刻变成一条巨龙。画面采用特写,主体画面是拉长的液压缸和“目”字大架。衬托出泰山挑山工昂首向前、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
镜头三:顶天立地。大架子来到云步桥,这里坡陡弯急,人称“三瞪眼”,大架子过长,无法用肩抬扁担,只能将大架子举起。主体画面,队员们奋力举杠过顶,万斤重的大架子正从空中飞越云步桥。背景是云步桥“河山元脉”摩崖石刻。反映了泰山挑山工力可擎天、威力无比的英雄本色。
镜头四:众志成城。这时,队伍来到开山,盘道坡度加大,搬运更加困难,大架子被抬进十八盘盘口云门。画面上,拉长的大架子看上去和远处的紧十八相连,产生奇幻错觉视觉效果,整个画面顿时变成一座蜿蜒长城,蔚为壮观。背景是南天门。衬托出泰山挑山工精诚团结、固若长城的团队协作精神。
镜头五:钢筋铁骨。编队力攀紧十八,挑山汉子们大汗淋漓,大架子缓慢前行。主体画面,特写挑山工冒出汗珠的古铜色脊梁。背景是泰山玉皇顶。衬托泰山挑山工铮铮铁骨、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
镜头六:置身霄汉。这张照片描述的是,大架子来到升仙坊,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接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下临万丈深渊,俯视沧海桑田。主画面,大架子在紧十八爬升,昂角拍摄,悬崖峭壁被抛脚下。衬托出泰山挑山工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镜头七:一览众山小。大架子终于抬上十八盘最后一个台阶。主画面,众挑山汉子们拄着扁担,面带微笑,站在南天门前十八盘顶上,居高临下,俯瞰十八盘全景。反映了泰山挑山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豪迈气概。
“俺睡不着。哥,俺有个事不明白……你说,明天咱要把那个什么……缸……弄上去,后石坞到山顶的货运索道一开通,咱不就没活干了吗!再指望么混饭吃?”
“那叫索道液压缸……这不是你该问的事,也不是咱该管的事,不过,你要记着,这是咱该办的事。老大不小了,别操这么多心。”
“俺说的,这可是咱挑山工的大事啊。”
“郭玉凯,你以后最想干的事是什么?”
“哥,你怎么一下子叫起俺的大号来了,乍听起来像个浑名字似的。”
“郭玉凯,从明天起,哥就不再叫你的小名大毛蛋了,你也不要再叫哥队长了……我是说,以后你想干点么?”
“除了挑山,还是挑山,俺初中就差点没有上下来,能干么?再说,俺也跟着你挑了十来年的山了,俺就热挑山,干别的会不习惯。”
“要是没了挑山的活儿呢?”
“只要有泰山,就得有人上山,就离不开泰山挑夫,俺就永远失不了业。”
“说得好!可你想过没有,建了货运索道,挑泰山就挣不了几个钱了,你永远成不了万元户的。”
“俺想过,俺离不开泰山,要是不挑山了,俺可能就混不下去了……万元户俺不稀罕!”
“你和哥想的一样。我爷爷说过,咱挑山人的担子不能丢,咱挑山人就得像这担子能担能当,泰山更不能丢,咱挑山人心中不能没有一座泰山。我二老爷说过,千万不要打泰山的歪主意,不要想着让泰山变成咱自己的聚宝盆,咱要守护她,敬仰她,别让人给糟蹋了。我爷说过,哪怕就挑一趟泰山也得有足够的力气,光有足够的力气不行,还得有足够的精神,有足够的撑劲,有足够的耐性,你挑上一回、挑上一天不叫挑泰山,你要一挑就得是三十年、四十年。”
“哥,这些俺都懂!”
“郭玉凯,咱的入队誓词你要牢记一辈子。”
“记得。山再高,往上攀,路再长,上前走,不怕山高路远,永远做一根能挑能担的扁担。”
“郭玉凯,今天夜里我要正式收你为徒弟……你别吱声,现在咱就明开了,不搞什么仪式……哥不会改行,哥我还是一个挑山工,还是一个挑泰山的。明天,哥还要把队长的位子让给你……你还是别吱声,你要把咱泰山挑山队永远带下去,哪怕只剩下你自己。”
“哥,那你……”
“我当然还有别的事要干,不过我永远是个泰山挑夫,不会离开你和大伙儿。”
……
泰山初夏的早晨格外清新。
岳清亮比谁都清楚,索道液压缸一到位,泰山后石坞货运索道一运行,大多泰山挑夫的命运将就此改变,他自己也不会例外,挑泰山这一自古就有的行当,历史将会被改写。
过了这个夏天,岳清亮挑泰山就整整十五个年头,他有两大心愿一直没能实现,一个是泰山索道坐缆车,一个是泰山顶上看日出。是啊,一个泰山挑夫,平时谁有闲功夫去干这个!昨天夜里,岳清亮和郭玉凯啦完呱后,失了眠。岳清亮知道,那个索道液压缸一到,他实现这两个愿望的机会,有可能就要失去。
一大早,岳清亮乘上了最早一班缆车。
缆车上,他看到了那个转动的铁家伙,看到了哪碗口粗的钢丝绳,看到了那一座座安放在山顶上的大钢架……对它们,岳清亮再熟悉不过。
岳清亮坐在缆车里,泰山就在他的脚下,往日高不可攀的峰峦,变得那样渺小,任他踩踏,他似乎已置身于山外,他第一次有飞起来的感觉。无限风光在险峰,他渴望自己飞得更高些。缆车眨眼间就要到山顶,随着急速提升六七百米,他似乎已置身于天外,他想二老爷从升仙坊飞到玉皇顶应该和他一样,飘然欲仙,美妙无穷!
岳清亮登上日观峰,站在介丘岩上,眼前是一片波动的海洋,里面有舢板,有海鸥,还有渔夫,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让他渴望已久的世界,他想,在那边,二老爷一定会像挑山一样,起个老早去赶海。
岳清亮登上探海石,他两手打眼罩,极力找寻,漠漠远天,似乎更加高远,充满了神奇与向往,可就是不见二老爷的身影……
当通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波动的海洋就变成了起伏的山峦,一个一个驯服地偎依在泰山脚下。
这时,岳清亮似乎听到二老爷的泰山小唱从深深的山旮旯传来:
东岳泰山真不赖啊,
七十二帝来封禅啊,
金豆子山上坐一坐啊,
虬龙湾边看一看……
二老爷的声音低低地,有些黯哑,接着,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直到在岳清亮耳边清清亮亮地响起,直到整个泰山都淹没在二老爷那高亢豪迈的泰山小唱中。
十
一九九八年五月九日,农历四月十四,晴。
今天,是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今天成功向山顶搬运了货运索道最大配件液压缸。液压缸长达九米、重量近五吨。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这次搬运借鉴了上次的经验,顺利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青年突击队的团队精神和顽强战斗力。大家都知道,建成货运索道,对泰山挑夫来说有着划时代的影响,意味着大部分泰山挑夫将要下岗。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上午九点。
已被五花大绑的索道液压缸,静静躺在中天门停车场一侧盘道边上。
搬运索道液压缸的队伍陆续到达。这是以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为主力,联合了所有泰山挑山队组成的一支精干挑山队伍,总人数近一百五十人。
郭玉凯拿着画好的图纸在给大伙儿介绍:“这是后石坞到山顶货运索道的主体部件液压缸,总长九米半,总重四吨半,是国家花大价钱买来的,搬运时,要特别小心,一旦碰坏,就会减少它的使用寿命。”
搬运这家伙同样要途径十八盘。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基本采用了一九八二年搬运索道驱动轮时的办法,不同的是,这次搬运的液压缸身量长、体重大,有利有弊。经过反复论证,在上次“井”字大架基础上,改进了大架的结构,把“井”字架改成了“目”字架,在“目”架字底部增加了停车制动横杠,即便中途停在紧十八上大架也不会向下秃噜。还有一个大的变化是从使用便捷和省力考虑,把杠子改成了加粗的扁担。
人员上,比上次增加了许多,抬扁担的主力队员增加到八十八人,特地准备了绞盘、绞绳,外加拉纤、后援,共一百四十六人。
上午十点整。
搬运大队整装待发。
这时,四姑娘和林晓真匆匆赶来,插入后援队伍中。
“哟,五姑娘来了!”有人高喊。
“哪有五姑娘,五姑娘早就出嫁了!孩子都多大了!你该叫俺五大娘了!”郝大芳大声回了一句。
人群一片欢腾。
不打不成交。不曾想,岳清明惹得那个照片风波,促成了林晓真一段姻缘。那段时间,因那报纸上的照片,林晓真对岳清亮是穷追不舍,甚至形影不离,成了郝大芳的心头大患。郝大芳和岳清亮说:“我看这妮子实在是不好惹,要惹急了她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尽快想办法给她找个主儿。”岳清亮说:“现成的,大毛蛋要人有人、要粪(份)有粪(份),配她有余。”谁知,经他俩一撮合,成了!林晓真和大毛蛋成了亲,还拉着大毛蛋一起去谢郝大芳这个大媒人,这一谢媒人不要紧,林晓真和郝大芳还拉上了关系,林晓真干脆和四姑娘合伙挑起了山。从此,四姑娘变成了五姑娘……
一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岳清亮登到盘道边的道沿石上:“各位兄弟爷们,自古挑山人是一家,感谢的话我就不再多说。我宣布一个事,从今天开始,泰山青年挑山突击队的队长我不再担任,这个队长由我的徒弟大毛蛋……不,是郭玉凯兄弟接替,他年富力强,肯定能胜任,还望大伙儿多多支持……玉凯,来,接着……”
岳清亮转身将喊话筒和指挥小旗交给郭玉凯。岳清亮站在了大架子前头,拔下插在大架子前端的引导大旗。
那天,全副武装的岳清明,站在郭玉凯身边,比郭玉凯还激动,心里早就按捺不住。岳清明想,这将是发生在泰山上的又一次壮举!
这时只见林晓真从人群里跑到郭玉凯跟前,把一条宽大的红绸子用力系在了郭玉凯腰间,然后右手用力一拍郭玉凯的后背,大喊一声:“嘚——驾——”
只见郭玉凯两步跨到大架子跟前,望了望在前头引导的岳清亮,岳清亮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把红旗用力哗地一挥……
郭玉凯昂头挺胸,高喊一声:
“挑——山——啰——”
喊声振天,泰山回响。
郭玉凯猛地把小旗一挥,雄壮的泰山号子顿时响起:
起架啰——
嗨哟——嗨哟——
上肩啰——
嗨哟——嗨哟——
起步啰——
嗨哟——嗨哟——
……
随着铿锵号子,泰山嗡嗡作响。
挑山汉子们后臂搭前肩,结成一条巨龙,怒吼着,向着山巅进发……
泰山号子又响起:
挑泰山啰——
嗨哟——嗨哟——
闯天关啰——
嗨哟——嗨哟——
昂起头啰——
嗨哟——嗨哟——
挺起胸啰——
嗨哟——嗨哟——
高抬步啰——
嗨哟——嗨哟——
落稳脚啰——
嗨哟——嗨哟——
……
这一次搬运也是从中天门出发,终点是山顶北天门。尽管和上次搬运索道驱动轮相比规模更大、人员更多,可有上一次搬运索道驱动轮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搬运相对来说顺利得多。
整个过程,高潮迭起。
岳清明被现场浩大声势所震撼,心想,这一壮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天下午,顺利完成任务,挑山汉子们陆续下山。
岳清亮来到升仙坊,重重跪在升仙坊背面石柱下,面向玉皇顶,磕下三个响头。
……
这次采访,岳清明收获巨大,特别是抓拍到一组极其珍贵的镜头,这一组镜头将泰山挑夫伟岸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泰山之巅,与泰山同辉:
镜头一:蓄势待发。这张照片描述的是,在中天门出发地点,搬运工作一切就绪,主力队员等待下令,扁担林立,队员群情激昂。照片前景是绑着液压缸的“目”字大架,背景是泰山主峰和十八盘,主画面是八十八名主力队员昂首挺胸,身边矗立着八十八根粗壮的扁担,极具视觉冲击力。反映了泰山挑山工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卓越情怀。
镜头二:锐不可当。这时,泰山号子打响,队员起架上肩,大架前头高昂,顷刻变成一条巨龙。画面采用特写,主体画面是拉长的液压缸和“目”字大架。衬托出泰山挑山工昂首向前、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
镜头三:顶天立地。大架子来到云步桥,这里坡陡弯急,人称“三瞪眼”,大架子过长,无法用肩抬扁担,只能将大架子举起。主体画面,队员们奋力举杠过顶,万斤重的大架子正从空中飞越云步桥。背景是云步桥“河山元脉”摩崖石刻。反映了泰山挑山工力可擎天、威力无比的英雄本色。
镜头四:众志成城。这时,队伍来到开山,盘道坡度加大,搬运更加困难,大架子被抬进十八盘盘口云门。画面上,拉长的大架子看上去和远处的紧十八相连,产生奇幻错觉视觉效果,整个画面顿时变成一座蜿蜒长城,蔚为壮观。背景是南天门。衬托出泰山挑山工精诚团结、固若长城的团队协作精神。
镜头五:钢筋铁骨。编队力攀紧十八,挑山汉子们大汗淋漓,大架子缓慢前行。主体画面,特写挑山工冒出汗珠的古铜色脊梁。背景是泰山玉皇顶。衬托泰山挑山工铮铮铁骨、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
镜头六:置身霄汉。这张照片描述的是,大架子来到升仙坊,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接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下临万丈深渊,俯视沧海桑田。主画面,大架子在紧十八爬升,昂角拍摄,悬崖峭壁被抛脚下。衬托出泰山挑山工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镜头七:一览众山小。大架子终于抬上十八盘最后一个台阶。主画面,众挑山汉子们拄着扁担,面带微笑,站在南天门前十八盘顶上,居高临下,俯瞰十八盘全景。反映了泰山挑山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豪迈气概。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