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61620
阅读:6177
发表:2019/10/21
主旋律,农村 小说
挑泰山(第一、二部)
斤墨 [山东泰安]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B-05028】


  农村  改革  村支书  扶贫

  “光武,你的脾气俺知道……这活儿早晚你得接,可你要记住,咱老岳家从来就是吐口唾沫砸个窝!你应了李主任的活儿,就得把事给人家办到家,不能坏了咱老岳家的规矩!再说,还就得干出个样来,不能让洋鬼子瞧咱泰山挑夫的笑话……可咱要抬那个铁家伙,离了这大架子,还真不行。这两天,俺就多次拿出来琢磨,也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你拿回去明天慢慢寻思,看看怎么破解吧!”
  “谢谢二叔。睡觉!”
  岳光武如获至宝。
  
  三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日,农历九月二十五,晴。
  今天祭山。二老爷主持祭山仪式。听说要祭山,还在上大学的弟弟岳清明很好奇,专门请了假,跟了去。我也是第一次参加祭山。一开始我们对这事很反感,觉得这是老封建的一套,可参加祭山后,觉得还真长了见识。没想到祭山还要宣誓,从誓词内容以可看出咱挑山人敢担敢当的精神,我和弟弟都受到了教育。其实,这次祭山相当于一次动员会,为下一步搬运索道驱动轮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回家后,我爹让我把今天祭山的过程和内容一一整理好,嘱咐我要当成传家宝永远流传下去。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祭山,是早年挑泰山的隆重礼仪。有些年份,到了冬季,泰山是要封山的,封山时挑山人也得休整几天。祭山礼往往在开山的前三日举行,祭拜泰山奶奶和泰山上的各路神灵,保佑泰山挑夫平平安安。
  泰山挑夫遇到大事也要祭山。那是民国三十一年,岳光武说那年他刚满十四岁,已经是挑泰山的整壮劳力了。这一年,日本鬼子在泰山上抓了十二个泰山挑夫去给他们修泰城东关的碉堡,其中就有岳清亮的一个叔伯老爷――六老爷。碉堡修完后,鬼子将这十二个人用麻绳绑成一串,一个一个地戳死,那鲜红的血淌了几大片,把地上的土坷垃都洇透了。没敢叫六奶奶看六老爷的尸首,岳清亮的老爷把六老爷背到西南荒场里,挖了个坑,就埋了。日本鬼子还在泰山一带到处抓捕泰山挑夫去做劳工,有一天,鬼子一个人也没有抓到,正巧碰到下山的岳光武,不用分说,就把岳光武给抓走了。日本鬼子把岳光武抓去后,给他测量身体,抽血化验,剃头发,还问岳光武什么地干活,岳光武装呆卖傻,说什么地活也不干。日本鬼子一看是个小孩子,还是个傻瓜,第二天就给放了回来。
  日本鬼子在泰山一带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岳清亮的老爷专门杀了只大公鸡,请风水先生看了黄历。就在民国三十一年腊月初十巳时一刻,岳清亮的老爷领着十七个泰山挑夫,岳光武当然也跟着,在金豆子山封禅台上磕头祭山,还割手腕子骂绝誓,从此与日本鬼子势不两立。
  这些确切的时间,谁也忘不了,谁都不能忘。
  这次选农历九月二十五巳时一刻这个祭山的时辰,二老爷也是专门杀了大公鸡请老风水先生看了黄历的。
  泰山脚下有一个溜圆溜圆的小山包,就是村后边那个金豆子山。金豆子山背靠大泰山,它左右前方有两个低矮的山丘,左边的叫凤山,右边的叫凰山。在凤山凰山正当中,有一汪子水,铮亮铮亮地,叫虬龙湾。二老爷说,虬龙湾是泰山奶奶的穿衣镜,汉武大帝八次来泰山,有六次在这汪水里洗澡净身。二老爷说,咱金豆子山村,是前有照来后有靠,左有膀来右有臂,是个打着灯笼到天边也找不着的风水宝地。
  金豆子山顶上有一个八九米见方的夯土台子,台子中央用墨绿色石子砌成一个圆圈圈,小伙伴们常在上面练把式,大家都叫它封山台。二老爷知道的多,说不是封山台,是封禅台,有不少皇帝老子都来这里磕过头呢,别小看台子上那些黑石头,可都是泰山墨玉,泰山墨玉辟邪,值钱着哩!
  那一天,祭山的地点就选在金豆子山顶封禅台上。
  那天天气真好。一点雾气都没有,天显得又高又蓝,蓝得湛清,蓝得匀实,整个天像一块透亮的碧玉。那泰山,简直就是一幅画,镶嵌在这块碧玉中,把天衬得湛蓝湛蓝。泰山格外美:一眼望去,碧霞祠隐约闪着红光,红砖青瓦清晰可辨;十八盘像一挂软梯从山顶抖落下来,轻轻摆动了两下,顿时给泰山增添了动感;山的颜色肯定是有人刻意调过的,色如残阳的细碎枫林像谁那么随手一甩,一抹一抹地点缀在从山顶到山脚那由清淡而苍翠的底色中。整座山简直就是一个翡与翠混合的立体雕件,平稳地安放在波平如镜的虬龙湾岸边。金豆子山上长满了黄草,看去满山金黄金黄的,可不就是这个翡翠雕件上的一颗耀眼宝珠!
  东岳泰山真不赖啊,
  七十二帝来封禅啊;
  金豆子山上磕个头啊,
  虬龙湾边净净面……
  二老爷哼着他自编的泰山小唱,带领几十个挑山汉子走上封禅台。
  封禅台正对着泰山玉皇顶。
  祭山就要开始。
  封禅台的北边放了一张栗红色的抽屉桌子,桌子上安放了一座泰山奶奶泥塑像,泥塑像前横放着系了红布的老岳家传家宝,那条黢黑油亮的扁担。抽屉桌子两旁,两个杌子上各蹲着一个系了红绸布的鱼鳞酒坛,前面放一个低矮的饭桌,饭桌前再放一个泥巴小三盆,盆里盛满了谷子。
  二老爷招呼几十个挑山汉子在两边站了,拿了一个整张的绵羊皮挂在抽屉桌子后面立着的杆子上,又从篮子里拿出五个黑窑碗,把盘好的整鸡、正在蹦跶的整鱼、切好的方肉和两个蔫了的苹果分放在黑窑碗中,摆上饭桌。
  现场一片肃静。
  二老爷端跪在地,神态庄严,两手五指叨着三柱香,插进小三盆里谷子中,掏出火柴,哧喇点上,三缕细细的青烟就袅袅升起。
  嘎嘎嘎嘎,山鸡的叫声从泰山坡上传来。
  二老爷微闭双眼,两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开祭!”二老爷猛地高喊一声,几十个挑山汉子立马分列东西,肃然起敬。
  二老爷起身退到圆圈圈当中,接过岳清亮抱过来的大红公鸡,两手举起,朝玉皇顶拜了三拜,再缓慢跪行到饭桌旁。
  大公鸡不断发出唉唉的叫声。
  二老爷把唉唉叫的大公鸡举过头顶,大声宣祭:
  “苍天在上,东岳同在;紫气东来,慈光九天;碧霞生辉,国泰民安;元君福佑,灵应四山。俺泰山挑夫,即日举事,祈求山神庇护,出入平安,意顺事成……”
  说完,接过岳清亮弟弟岳清明递来的刀和碗,杀鸡取血。
  二老爷端鸡血起身,绕封禅台一周,将碗中的鸡血淋于封禅台四角,然后把剩下的用力泼向挂在杆子上的绵羊皮,绵羊皮沾上鲜血,瞬间抖动了一下。
  二老爷回到圆圈圈当中,两手拱拳,面朝苍天,庄严喊道:
  “起……誓!”
  “起……誓!”
  两列挑山汉子跟随二老爷起誓:
  “生我有爹娘,养我有泰山……山高路远都不怕,艰难险重一肩担;挺直脊梁担道义,昂起头颅向泰山!”
  那声音雄壮,威震山谷。
  起誓完毕,二老爷又大喊一声:
  “跪……拜!”
  挑山汉子们齐唰唰朝玉皇顶跪倒,学着二老爷的架式,听着二老爷的号令:
  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二老爷宣布礼毕。
  ……
  这次祭山其实只是一个行礼环节,传统的祭山仪式比这要复杂的多。
  行完祭山礼,二老爷说:“光武,你也说两句吧。”
  岳光武走到圆圈圈当中,拱了拱手:“行,俺就说两句。多年了,弟兄们没有这样聚聚,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眼下有个大活儿,还得麻烦兄弟爷们,就是头两天从飞机上掉下来的那个大家伙,咱得帮忙抬上去,吉日选在九月二十八……”
  “咱应了……没的说”、“甭啰嗦……光武哥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岳光武话没说完,大家早已七嘴八舌。
  岳光武再拱手:“……谢谢各位……光武这里敬各位一碗……开坛!倒酒!”
  早有几个年轻人把两个酒坛搬来,倒上酒。
  随着岳光武一声“干!”挑山汉子们应声一饮而尽。
  祭山结束。
  下山的路上,二老爷撵上岳光武:“你说说……光武,年龄不饶人啊,祭山多有纰漏!”
  “多年不祭山,我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岳光武说的是实话,他知道,祭山的程序还要复杂的多,二老爷也只是做做架式,好在没几个人知道到底应该怎么个祭法。
  “今天,没烧两道纸,没放两挂鞭,忒不是个事。”二老爷感到这次祭山还有美中不足。
  “哼,你还想烧纸放鞭,要把那个防火的大头蜻蜓引过来,咱的麻烦可就大了。”岳清亮说。
  “行,光武,不管怎么说,山是给你祭了,后边的事,全靠你办了……你二叔么都明白,你这是黄鼠狼子拉鸡--借劲使啊。”二老爷说。
  岳光武住了脚,说:“二叔,啦到这里,还真得谢谢您老人家,什么都不说了,俺这里给您磕个头。”说完,岳光武真的跪下,给二老爷磕了一个响头。
  岳清亮说:“你爷俩别再演戏了,家里温得酒早凉透气了……”
  岳清明不明白怎么回事。
  岳清亮低声对岳清明说:“你真是二百五不叫二百五,叫半吊子啊!什么祭山,咱爹是在搞战前动员哩。”
  
  四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晴。
  这两天一直在为搬运驱动轮做准备。今天我和二老爷把整个搬运路线实地看了一遍,把沿途中重点部位的尺寸量好。为了寻找长的杠子,李主任和我爹还专门去了邮电局,借了两根长长的木头电线杆子。搬运驱动轮成了我家的大事,我们全家人都上了阵。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李主任那才叫大方,请岳光武和二老爷几个人吃饭,竟然安排在了中天门天门宾馆一楼餐厅豪华包间里。
  平时连碗茶都不敢在这里喝一口的二老爷,激动得直挠头皮。他老人家激动的是,这一次肯定得有好酒喝,至少是泰山老窖!
  服务员一把两瓶子酒端上桌,好喝两盅的二老爷就直钩了眼,上来的不是泰山老窖,是泰山特曲,比泰山老窖要高级!泰山特曲,国宴用酒,誉满九州啊!
  “我说李管委啊,这也太破费了吧。”二老爷倒不是啦客气呱。
  “破费么,应该的,领导说了,这活儿难、险、重、急,热情招待一下几位……就是我自己掏腰包也应该。再说,请几位来这里,也是实地看看情况,摸摸底儿,做到心中有数。”李主任说的也不光官话。
  “趁明白,咱先上去看看。”岳光武先起身,大家跟了出去。
  从天门宾馆的边门出去,来到中天门石坊旁边,爬上那高高的石光梁,眼前就是挂在山上的十八盘。
  这时的十八盘,是一天中游客最为集中的时候。一眼望去,飞龙岩、翔凤岭陡立东西,把十八盘夹在当中,好像是谁拿剑把泰山劈了一个豁口儿。透过一线天,升仙坊、南天门就像天上的宫阙。盘路陡绝,像一个云梯倒挂在泰山上。冷风绕过崖壁吹来,山谷里传来一阵阵松涛声。
  “这就是咱的泰山啊!谁能和她相比呢……挑山这么多年,我还真没像今天这样仔把细地看看咱这泰山!”岳光武要是李白和杜甫,估计现场非来两句不可。
  李主任吩咐管委办公室小王:“念念你昨天测量的那些数据。”
  “不用……”岳光武说,“我担心俩地方,一个是云步桥,一个是紧十八……可是,那个云步桥的净里宽度,是多少来?”岳光武不知问了谁一声。
  “六尺五冒一点。”二老爷张嘴就来。
  “是三米五一,我师傅说的不准。”岳清亮很认真。
  “升仙坊那边……”岳光武又问。
  “得走升仙坊旁边,差两寸不到七尺半,这地方不用怕。”二老爷还是张嘴就来。
  “明明是三米九九,哪来的七尺半?您老人家用的哪国的尺子?”岳清亮来了犟劲。
  “你二老爷用的是咱老祖宗的木金尺,你用的是米尺,你爷俩说的都差不到哪里去……行了,李主任,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岳光武说。
  岳光武比谁都熟悉泰山。他八九岁就登泰山,挑泰山已四十个年头,也算得上挑泰山的老江湖。岳光武被日本鬼子抓去的那一年,刚被放出来没几天,几个小鬼子又闯进家里抓人,岳光武一口气跑到金豆子山顶,心想这该差不多了吧,可回头一看,一个小鬼子追了上来。岳光武一看认得这家伙,会说点中国话,上次就是他把岳光武抓走的,听说叫什么“牙狗”。 这家伙对岳光武说:“……朋友的干活”。岳光武当了真。谁知这家伙冷不丁一个黑狗扎裆,差点把岳光武给撂倒。岳光武起身随手抓住“牙狗”的裤腰带,把他揉到肩上,又两手把他举起,横在了头顶上,抪拉了两圈儿,扔到封禅台圈圈中,撒丫子跑下山。这个“牙狗”,就是一九八五年专程来泰安谢罪的那个老鬼子,他亲手写下“谢罪”俩字,落款崖沟宝芳。听说崖沟还只身去了金豆子山封禅台,还打听当年把他举过头顶转圈圈的那个先生来哩……前年,一个台湾商人来泰山还愿,捐献给泰山一口大钟,足足两千五百斤。要把这口大钟放到中天门西边的山顶上,谁也不敢接这个活儿。后来是岳光武带领二十多个挑山汉子,硬硬地用肩膀扛上去的。嘻哈亲王来的那一年,碧霞祠里那三十二个青铜神像要从配殿搬到大殿,这活儿就是岳光武接的。还有山顶气象台上那个大锅盖子,电视转播塔几千斤的发电机,早些年重修升仙坊的石柱子,天烛峰铁大桥十四节大铁梁……都是岳光武接的活。十四年前泰山盘道大整修,岳光武他们从后石坞向泰山盘道搬运石条子两千多块儿,二十五天没进家……
  这一次,岳光武对搬运这个索道驱动轮,那真是二老爷岳大河磨的刀--下了狠功夫了,他都细致到厘米,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回去喝酒!”岳光武搀着二老爷,先下了石光梁。
  “行啊,光武哥!你都安排好了,真得谢谢你。”李主任有些意想不到。
  “李主任,这是市里的大事,咱不干谁干?要干,咱就得干好……这两天我都把人招呼齐了。”岳光武当然不能和李主任说祭山的事。
  岳光武又说:“这两天分了工,他老爷俩负责打探线路。我和其他弟兄们准备杠子,一个一个地计算好尺寸,打截好,长短横竖杠子整整七十二根,光绳索就准备了一百五十六斤。所有东西,那怕一根绳头,二叔他老人家也一一过目……一会儿得让二叔多喝几盅。”
  听岳光武这么一说,李主任更是喜出望外,说:“那个……这个……上边批了万把块钱,也算个大活了……”
  岳光武说:“别提钱,咱先得把活干好!”
  一行人回到天门宾馆,向一楼大餐厅走去。
  还没走进大餐厅,就听里面传来阵阵欢笑声。
  进来大餐厅,只见大餐厅内一伙人围着一张大餐桌,餐桌旁坐着四位姑娘,姑娘们正在狼吞虎咽地吃面条。
  一问才知道,这伙挑山汉子和四位挑山姑娘打赌赌输了,正在请四位姑娘吃面条。四位挑山姑娘一色海蓝的衣裳,长得虎背熊腰,汉子一般。
  十多个空碗已经摆在四位姑娘面前,服务员又将十多碗面条端上桌。
  周围的人们不时发出哄笑声。
  那个长得最漂亮的高个姑娘又端起一碗面条,用筷子几扒拉,面条就下了肚,她站起身,把空碗向桌子一摞,自报战果:“九碗装进去了,算是过了一个小年。”
  现场一片啧啧声。
  岳清亮看傻了眼。
  二老爷一拍岳清亮的肩膀:“走吧,还愣在这里干么?有什么好看的!又没你的事。”
  爷几个跟着李主任绕过众人,走进餐厅包间。
  
  五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农历九月二十八,多云。
  今天是搬运索道驱动轮的头一天。今天主要是把搬运驱动轮所需物料运到山上,把大架扎好,检查人员到位情况,做好人员分工,这是整个搬运工作基础环节。回来后我又对照我自己画的图样,仔细看了看二老爷的“八卦图”,有的地方我还是没看懂,这里边似乎还藏着什么机关。没想到的是,今天四姑娘也来了!这让我很激动。真没想到,我爹的号召力这么大,挑山人这么义气。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李主任请酒的第二天,天刚朦朦亮。
  二老爷把岳清亮喊起,在院内摆上扁担和绳索,给岳清亮讲解和示范“煞挑子”技术。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竹雨凝
  • 自由职
    我是无
  • 其他
    pet
  • 编剧
    执笔为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7号)
      *
编剧的其他相关作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同类推荐作品

青花梅瓶(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蓝色游戏(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小小(农村)
赤裸人生(爱情, 农村)
我的朋友马小军(农村)
走在思恋中(爱情, 农村, 奇幻)
孕事(农村, 家庭)
2022年的第一场雪(爱情, 农村)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王村那年的事(爱情, 农村, 家庭)
虎獠(主旋律, 军事)
长津湖的女儿(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困难家庭补贴(小小说)(主旋律, 爱情, 校园)
你是我一生的回忆(主旋律)
寨门(农村)
黑猫精神(主旋律, 都市)
劫爱(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