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4559
阅读:11282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4章
1
…
3
4
5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因为她曾经是一个知青。”杨柳答道,“你没看见她来看我们那会儿带着宽慰地微笑,那儿有知青的情结在里面。”
曲静说道:“她来看我们就是告诉我们她是一名知青,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王小青说道:“我看她后来一定是没有任何欲望了,一心一意挣工分,随后很自然地嫁给了农民,生儿育女。”
“她战天斗地过,为青春洒向广阔的田野自豪过,也曾经为拥有理想而激动过。”曲静敬佩地说道,“只是她又回到了现实中,但是曾经的记忆会永远留存在心中。”她设想着那个女知青仍然拥有宽阔的胸怀。
杨柳说道:“这么多年亏她熬得过来,如果所有的知青都不招工,都不回城,都不参军,她也许成了知青领袖,可变化太大了,知青们来了又走了,只有她是一个忠实的守望者。”
王小青说道:“也许她实在没有办法回城,是无奈的选择,听说在农村结了婚就不能回去了。”
杨柳说道:“是这样的,也许我们也和她一样,扎根在了农村。喂,曲静,你送她一条围巾真使她受宠若惊,你打动了她的心弦。”
王小青说道:“听说几年前她被树立为公社的典型,知青的模范,到处作报告,再后来就没有人理会她了,而她好像也忘记了一切。”
何佳看着王小青,肯定她话中的含义。
杨柳又说道:“不是说那边山后还有一个回乡的男知青吗?比我们要早几年,他为什么没有来看我们?”
王小青说道:“是啊!要不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要不他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曲静,你说呢?”
曲静说道:“我不知道。也许知青太多了,也许他喜欢安静。”
王小青说道:“要不然我们去拜访他,他离我们还近一些,应该去打个招呼。”
杨柳说道:“我看还是算啦。如果他无心来看我们,我们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会给他增加麻烦,他得要回访,说不定他并不愿意呢!”
曲静说道:“杨柳说得对。”她站了起来,“姑娘们,不论今后怎样,只要我们付出了艰辛,若干年后是值得回顾的。”
曲静在休息的日子常到村东头山岗旁的一片小松树林里看书学习。这一天天气晴好,她带上书本和草垫来到小树林里,把草垫放在一块大石头边的草地上,然后坐下来开始看高中课本。她不仅有计划地循环复习高中文化,也喜欢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到这个偏僻的地方享受片刻的安宁。这时一个男青年出现在不远的地方,他就是她们提到的那个回乡的知青,名叫何平,高个子,看上去稳重而干练,看见曲静后稍微走近了些,然后轻声地打个招呼,“你好。”
曲静抬起头,看见了他,回答:“你好。”
“你一定是这儿的知青?”何平问道。
“是的。”
“我叫何平,请问?”
曲静回答:“我叫曲静。”
何平说道:“噢,我明白了。”他继续介绍自己,“我是七一年从北京下放到这儿的,当时我们全班的同学都下放到了云南,我父母要我回祖籍,我自己也愿意,所以就到了这儿。”
听到北京的口音,曲静非常熟悉,她说道:“我听说过你,这儿还有些老知青。”又问道,“你好像不喜欢热闹?”
何平说道:“是的,你说对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没有去拜访你们,我是失礼了。”
曲静说道:“我们也没有去拜访你,有时我们在这个山岗附近玩的时候,想着你就在山下不远处,还是没有去看看你。”
何平说道:“那还是我的错。我是先入为主,应该是我先同你们打个招呼,不过说实话,我喜欢安静,这也是我回到老家的原因。”
曲静品味着后一句话,问道:“你除了干农活以外,其它时间做什么呢?”
何平看着曲静手上的课本,说道:“和你一样。干完农活以后,我独自一人学习,我喜欢学习,把它当作消遣的好方式,偶尔也到附近的山上转悠一会,望着远方,做会儿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正因为此,所以才遇见了你。”
曲静说道:“你是说你也一直没有丢开书本?”
曲静说道:“她来看我们就是告诉我们她是一名知青,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王小青说道:“我看她后来一定是没有任何欲望了,一心一意挣工分,随后很自然地嫁给了农民,生儿育女。”
“她战天斗地过,为青春洒向广阔的田野自豪过,也曾经为拥有理想而激动过。”曲静敬佩地说道,“只是她又回到了现实中,但是曾经的记忆会永远留存在心中。”她设想着那个女知青仍然拥有宽阔的胸怀。
杨柳说道:“这么多年亏她熬得过来,如果所有的知青都不招工,都不回城,都不参军,她也许成了知青领袖,可变化太大了,知青们来了又走了,只有她是一个忠实的守望者。”
王小青说道:“也许她实在没有办法回城,是无奈的选择,听说在农村结了婚就不能回去了。”
杨柳说道:“是这样的,也许我们也和她一样,扎根在了农村。喂,曲静,你送她一条围巾真使她受宠若惊,你打动了她的心弦。”
王小青说道:“听说几年前她被树立为公社的典型,知青的模范,到处作报告,再后来就没有人理会她了,而她好像也忘记了一切。”
何佳看着王小青,肯定她话中的含义。
杨柳又说道:“不是说那边山后还有一个回乡的男知青吗?比我们要早几年,他为什么没有来看我们?”
王小青说道:“是啊!要不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要不他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曲静,你说呢?”
曲静说道:“我不知道。也许知青太多了,也许他喜欢安静。”
王小青说道:“要不然我们去拜访他,他离我们还近一些,应该去打个招呼。”
杨柳说道:“我看还是算啦。如果他无心来看我们,我们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会给他增加麻烦,他得要回访,说不定他并不愿意呢!”
曲静说道:“杨柳说得对。”她站了起来,“姑娘们,不论今后怎样,只要我们付出了艰辛,若干年后是值得回顾的。”
曲静在休息的日子常到村东头山岗旁的一片小松树林里看书学习。这一天天气晴好,她带上书本和草垫来到小树林里,把草垫放在一块大石头边的草地上,然后坐下来开始看高中课本。她不仅有计划地循环复习高中文化,也喜欢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到这个偏僻的地方享受片刻的安宁。这时一个男青年出现在不远的地方,他就是她们提到的那个回乡的知青,名叫何平,高个子,看上去稳重而干练,看见曲静后稍微走近了些,然后轻声地打个招呼,“你好。”
曲静抬起头,看见了他,回答:“你好。”
“你一定是这儿的知青?”何平问道。
“是的。”
“我叫何平,请问?”
曲静回答:“我叫曲静。”
何平说道:“噢,我明白了。”他继续介绍自己,“我是七一年从北京下放到这儿的,当时我们全班的同学都下放到了云南,我父母要我回祖籍,我自己也愿意,所以就到了这儿。”
听到北京的口音,曲静非常熟悉,她说道:“我听说过你,这儿还有些老知青。”又问道,“你好像不喜欢热闹?”
何平说道:“是的,你说对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没有去拜访你们,我是失礼了。”
曲静说道:“我们也没有去拜访你,有时我们在这个山岗附近玩的时候,想着你就在山下不远处,还是没有去看看你。”
何平说道:“那还是我的错。我是先入为主,应该是我先同你们打个招呼,不过说实话,我喜欢安静,这也是我回到老家的原因。”
曲静品味着后一句话,问道:“你除了干农活以外,其它时间做什么呢?”
何平看着曲静手上的课本,说道:“和你一样。干完农活以后,我独自一人学习,我喜欢学习,把它当作消遣的好方式,偶尔也到附近的山上转悠一会,望着远方,做会儿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正因为此,所以才遇见了你。”
曲静说道:“你是说你也一直没有丢开书本?”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