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1754
阅读:11276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7章
1
…
6
7
8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何阳在一九九三年终于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那是在他与生活抗争了多年之后,在为了女儿的信仰耗尽了精力之后自然而然得上了此症。他开始失去记忆,很快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紧接着几乎失去了思想,除了妻子仍时而能唤起一点大脑深处的东西。何佳像对待工作一样精心照顾父亲,给父亲无比的温暖,因此,仍然可以从何阳的常态和眼神中看到流露出的生命尊严,那是他与社会的唯一联系,与女儿的唯一联系。何佳知道父亲活着仍然在为着她,他在耗尽仅存的一丝情感,直至结束生命。何佳在照顾父亲时有时会想到如果社会上有很好的福利机构来照顾老人那该有多好,当然它怎么也赶不上我对父亲的照顾,但是如果能做到像子女照顾老人那样就是另一回事了,当然还要有好的医疗保障和温馨的生活娱乐环境,那么所有老人都可以坐享其乐了。她同曲良讨论过这件事,甚至还流露出想参与这件事的想法,当然也只是说说而已。曲良并不这样看,他认定妻子有一个真实的想法,这个想法是妻子从心里面说出来的,她甚至还有一个构思,一个蓝图,只是目前还没有条件去实现它。一九九四年,何阳平静地去世了,他活了八十三岁,要不是何佳多年的精心照顾和开导,他也许活不了那么长时间。他在后半生老是回忆过去,思念妻子,这没有错,尽管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的一生仍然是幸福的。
再就是关于董方的事情。董方在大学毕业的好多年里一直没有考虑自己的婚事,实际上就是不想结婚,即使在何佳的不停劝说下仍然不予考虑,原因正如大家现在猜到的一样,曲俊仍然占据着她心中的位置,以及对曲俊无尽的思念。在何佳每次推心置腹地劝说中,她总是以现在的婚姻观和事业观作为托辞,或者干脆用眼泪回答。直到何佳认为七八年的时间不论因为怀念而拒绝婚姻,还是因为生理的原因已经是最后的期限了,她又一次劝说董方,口气坚决而严肃,就是在命令:
“小方,我今天是最后一次劝你,今年是最后一年,你必须带一个人到家里来,你必须结婚,否则你就不是我的女儿,你知道我说话算数的。”
董方听到这话眼泪又流了出来,她哭着说道:“妈妈,你不要这样说,我真的不想结婚,即使不是因为曲俊,我也不会考虑结婚的,求求你,妈妈,不要再说这件事了。我现在很好,我对我的生活已有考虑,你放心吧,妈妈。”
何佳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要让我放心是不可能的,你知道,如果要让我放心或让我安心,你必须立刻考虑婚事,如果你心里真装着曲俊,你就必须这样做,因为曲俊绝不会允许你这样下去的,你知道他希望你好,希望你尽早结婚生子,幸福地生活。我真后悔没有早点对你这样说话,我有时想着你可能还没有遇上合适的人,只在心里着急,我真糊涂,我辜负了曲俊的期望,对不起曲俊。”说着,她似要流出了眼泪,但最终没有让它流出来。
董方看着何佳好一会儿,依偎在她的身旁,心底终于下定了决心,慢慢地说道:“妈妈,我听你的,我听曲俊哥的。”
何佳听后立刻高兴地抱住董方,她恢复了平静,问道:“你说过的那个男同事叫什么名字?他现在还在追求你吗?”何佳说的是两年前在她再三追问下董方说出的那件事,三年前一位名叫金浩的同事开始追求董方,追求得执着而有分寸,没有因董方的拒绝而放弃,并且没有一点许多人对女性使用的那种死缠硬磨的招数,相反他是从心灵发出的呼唤,用工作热情、无私的帮助、当然也少不了偶尔用眼神来表达爱意。他采用的形式也很简单,比如每年元旦给她写一封信,内容只有一句话:“我永远喜欢你。”生日送一束花,过年送一声祝福,都很正点。当然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时间的考验,在董方不理会的日子里,他始终坚定不移,苦苦追求。董方在叙述中还形容过那个同事长得还算英俊,诚实正直而且事业心很强,一点也不虚伪,靠的是本事工作,所以何佳记住了此事。
董方听到问话后喃喃地说道:“是的。”
何佳继续问道:“你喜欢他吗?”
董方说“不知道。”
何佳猜透了她的心理,说道:“我知道你以前对他没有反感,应该是喜欢上了他。如果他是一个正直而有事业心的人,能这样体面地追求你这么多年,毫不考虑自己青春的流逝,那他一定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我还记得你说过他长得也英俊,我想在其他方面都不用再考虑了,如果你真喜欢这样的人,就把他带到家里来,越快越好。”
董方开始难为情了,又喃喃地说道:“这么多年没有理会人家,真不知道如何开口。”
何佳问道:“他知道曲俊的事吗?”
“知道。我同他说过一次。”
何佳非常高兴,说道:“那好,他确实是一个理性的追求者,他看重的是你的人品,当然还有你的学识和漂亮。”
“他在今年初提升为付科长,所以我------。”
“所以你有顾虑,更不好开口。”何佳接过话,“这只能说明他更加爱你,只会因你的同意而更加高兴。好吧,该你主动了,明天就找他,告诉他你答应了,接受他的爱,然后把他带到家里来,我知道你会做好的,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我想你父母一定会高兴万分的。”
没过几天,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董方带金浩来到何佳家里,何佳看到金浩后十分满意。在何佳解释和说明了事情原委之后,在得知董方是如何接受他之后,在刚看到曲俊那张英俊的照片之后,金浩感慨万千,泪如雨下,他跪在何佳和曲良面前长久不起,从心里面感到这个屋子里的人是多么善良和伟大啊!他们的行为举止包含着多么深的人生含义啊!还有想着刚看到的那张英俊的照片顿使他升出一种亲切和崇敬之情。何佳把金浩扶起来,要他们开始向前看,积极地面对今后,去迎接美好的生活。然后当下敲定年底前结婚,当然她要他们尽快到董方乡下的家里同父母商量细节,定下具体的日子。然后,何佳建议他们到北京旅行结婚,去看一次天安门升旗仪式。一九九三年金秋十月,一切如此照办,曲静和何平安排了他们的所有行程。第二年,他们生下儿子金俊,工作和生活十分愉快。
二十一
一九九五年何佳搬进了一座叫金苑的住宅小区,这是她再三考虑决定下来的,她想到住房的社会化可以更多地开拓人生的视野,与社会有更多亲密的融合,符合内心追求抱负的愿望。她没有像许多人那样感到高兴和兴奋,也没有举行任何乔迁之喜之类的仪式,家具都是原来的,甚至房间的摆设也同从前,不同的是新添了一台二十九吋的彩色电视机。她真不愿意离开原来的老家,她的所有情感都在那所老房子里,不论欢乐,痛苦,怀念,还有她的思想都能令她心旌激荡,她的勇气和力量在这里是永不熄灭的。但是她也知道时代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顺应这种生活就是对未来的积极表现。同所有家具一样,她把所有的情感装进心里带进了新居,正因为始终注视着前方,她能够衔接好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非常流畅,要说有什么痕迹的话,就是偶尔回忆一下老房子里的情形,不是痛苦,而是增强新的期望,她的所有情感永远都不会丢失那怕一丁点,还有勇气和力量,它们随时都给她激动并激励她坚强地寻找未来。在金苑社区宽大的客厅里何佳感到与现实拉近了许多距离,宽大的电视画面使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祖国发展的巨大变化,无数新闻信息使她产生了与时代共呼吸的强烈感受,在不停地拨动她的心弦呼唤她去实现始终向往的美好生活。
一天她看到一个关于介绍失学儿童的节目,电视传来如下的声音:“这些辍学在家没钱上学的孩子,他们渴望上学,渴望同其它孩子一样在学校操场上玩耍,他们还渴望在同学家里复习功课或者愉快地放学回家。当我们看见这些孩子无奈的眼神,同父母一起在田间劳作,当我们看见他们时常遥望学校方向的身影,我们的心同这些孩子的心一样在流泪。有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有的孩子还要照顾病倒在床上的双亲,他们是懂事的弱者,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何佳突然想到我现在能做的事就摆在眼前,应该尽所能提供一点帮助。她又想起四十年前在甘肃工作的情景,那位无私的采药农妇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也许现在那里仍然没有什么变化,还有那帮姐妹,六十年代她们还保持通信,文革期间中断了联系,后来又联系上了,知道工厂仍在生产,有一些发展,但变化不很大,而现在她们也都是近六十岁的人了,真想同她们见一面,不管境况如何,在一起聊一聊,叙发往日的友情。
第二天,何佳走进了湖北省慈善机构的大门。她先在大厅右侧一台大屏幕彩色电视前看了一会正在
播放的介绍儿童失学的画面,然后走向左侧的服务台,那里有许多人在询问和填写表格。她走近服务台,其中一位面目和善的小伙子主动问话:“我叫曹钢,请问能为你帮忙吗?”
何佳说道:“是的,我想资助一位贫困的孩子读书。”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